分离银行制与全能银行制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全能银行出现利益冲突的可能性较大 全能银 行追求利 益的冲动 和密切的 银企关 系 使其出现利益冲突的可能性较大。全能银行业务的
多元化使得它能够为客户提供大量的金融服务, 在 掌握客户全面信息的基础上, 向客户有失公正地推 销本行的金融业务, 客户相对被动的地位使之选择 的余地较小, 这可能对客户不利。另外全能银行通 过委派人员进驻企业参与管理, 进一步了解企业内 部经营状况, 服务其多元业务的开展, 可能造成银 企勾结, 将风险转移。如企业破产风险增加, 银行可 能会说服企业向社会发行债券或股票, 发行的收入 可以偿还银行贷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与贷款有 关的风险转嫁到外界投资者身上, 造成利益冲突。 在分离银行体制下,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 分离, 商业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等业务, 银企关系 较为单一, 对企业的干预程度小, 滥用利益冲突牟 利的可能性小。
2000 年第 10 期
我国目前银行业务范围狭小, 不能实现范围经 济, 不能通过内部补偿机制来抵消在某一业务领域 所造成的损失, 不利于商业银行抢夺客户和占领市 场, 对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其到了制度上 的限制作用。因此, 必须发展全能银行来提高我国 商业银行的国际、国内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政府 对金融 体系的 监管目 标普遍 从强调 金融 体系的 安 全性逐 步转到 强调提 高金融 体系对 经济 增长作 用 的效率上来, 而调节金融机构的市场组织结构是提 高金融体系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我国政府也应迎头 赶上, 逐渐放松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 为金 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条件, 促 进全能银行制的发展。
作者单位: 人行沈阳分行哈尔滨金融监管办 太平洋保险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责任编辑: 杜志文
19
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成功时, 高额的收益会被银行 股东 和经理阶层 占有。这 种风险和 收益的不 对称 性会产生潜在的 道德风险!, 助长全能银行在经营 过程中重收益、轻风险的观念, 增加金融风险。
2. 全能银行为追求流动性, 其证券买卖很可 能引起证券市场动荡, 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并损害小
18
额投资者利益。全能银行为满足自身经营中对现金 的需要, 特别强调资产的流动性, 因此更注重证券 投资的流动性和短期收益。这种投资上的短期性很
黑龙江金融
分 离 银全 行能 制银 与行
制 的 比 较 分 析
2000 年第 10 期
理论纵横
根据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是否分离, 可将银行 体制分为分离银行制和全能银行制。分离银行制是指规
定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 同时,
也 有相关法 律限制商 业银行经 营保险 业务和 信托业 务
脱媒!现象。总之, 各种提倡分业的限制措施都削 弱了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
4. 全能银行能以低成本使储蓄向投资转化。 无论是分离银行制还是全能银行制, 储蓄、投资转 化均可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进行, 都有多元化 的、合理的储蓄 ## # 投资转化渠道, 能够满足不同 投资者的需要, 但在分离银行制下, 其转化要涉及 不同的金融机构, 比全能银行的转化成本高。因 此, 全能银行制的效率性高于分离银行制。
行制可以采取灵活的让利方式, 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并可以直接向现有客户推销新的服务, 其成本比开拓新
客户低。再次, 全能银行制追求的是长期利益, 他们会采
取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经营方式, 如持有公司股票、派人
员进行共同管理等, 这有助于加强银企关系。分离银行 制不具有这些优势。
17
理论纵横
黑龙江金融
3. 分离银行制在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特定 时期 内具有绝对 优势。虽 然在分离 银行体制 下商
3. 全能银行对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如管 理不到位则会增加其风险。全能银行业务种类多, 金融创新更加频繁, 要求管理者有更高的经营管理 水平, 对各种投资组合和金融创新要有系统的分析 和预测。如果高层管理者对新业务的理解不深, 缺 乏足够能 力和条件 去测量所 从事业务 的风险 和业 绩, 这会导致风险增加; 全能银行竞争力强, 效率 高, 收益水平高, 可能使管理者在缺乏足够分析论 证的基础上盲目增加网点或加快金融创新速度, 形 成短期内金融资源严重过剩, 增加金融业潜在风 险。
这样, 商业银行体系被大致划分为两部分, 各 大商业银行可以集中力量去发展资产业务, 提高资
会严重损害银行体制的公正性。 三、全能银行制是我国银行体制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两种银行体制的比较分析可见, 分离
银行制有利于银行体制的安全稳定和公正, 全能 银行制则注重银行体制的效率, 两者各有优劣。各 国无论选择哪种体制, 实际上都是在稳定、效率和 公正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银行体制的选择, 主要取 决于该国的价值取向。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长 期实行全能银行制。由于全能银行业务面宽, 20 世 纪 60 年代以来,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和金融创 新的不断涌现, 一些长期实行分离银行制的国家 开 始逐步 放松其 对本国 商业 银行经 营上 的限 制, 逐步向全能银行制转变。1999 年 11 月 12 日, 美国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的通过, 标志着美国由分 离银行制向全能银行制的转变, 更进一步说明全 能 银行 制 是国 际 上发 达 国 家银 行 体 系的 发 展 趋 势, 我国现行的分离银行制已受到巨大的挑战。
虽然在 两种银行 体制下都 存在潜在 的利益 冲
突, 但是全能银行出现利益冲突的可能性较大, 并 且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有效的内控机制,
2000 年第 10 期
黑龙江金融
理论纵横
重组整合储蓄系统的
可行性研究
杨忠贤 王迎霞
目前中国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四大商业银行, 都 清醒 地认识到生 产力水平 和生产效 率问题的 严重 性, 所有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的改革也都是围绕着提 高生 产力水平和 生产效率 这一最终 目标。笔 者认 为, 建立和完善中国自己的储蓄银行体系, 可以成 为解 决中国银行 业提高生 产力和生 产效率问 题以
低商业银行的风险, 保持银行的安全和稳健。但实 践证明, 该法案使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 位日益下降。一方面, 由于信用级达到投资级的企 业可以直接到证券市场融资, 造成商业银行的贷款 对象大量流失, 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逐步萎缩。 另一方面, 由于银行储蓄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 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储蓄为各种投资, 于是出现了
领域, 降低了银行在其他业务领域开拓业务的成本; 三
是客户信息可在不同业务中重复使用, 降低了获得信息 的成本; 四是全能银行流动性的信贷资产与证券业务可
以相互抵押和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 使之比分离银行更 容易融资; 五是银行人员有可能接触较多的金融业务,
邢 桂 君
使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利于 银行的长远发展。
( 二) 全能银行制潜在风险较大, 如果控制不 力, 容易引发金融动荡
1. 全能银行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会助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其 道德风险, 影响金融业稳定。全能银行倒闭所带来 的金 融和社会问 题会比专 业银行倒 闭所带来 的问 题大, 这是因为全能银行规模大, 并且它们的业务 范围延伸至国民经济的各层次、各方面。全能银行 一旦倒闭, 其所带来的负面外部性较大, 不仅对全 能银行自身及其客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 而且可能 引发国内乃至国际金融危机, 对就业、经济增长以 及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 政 府必 然会采取实 质上是全 体纳税人 承担全能 银行 经营 不善所带来 的风险的 措施进行 干预。而 全能
围经济。
在分离银行体制下, 由于银行业务范围受到法律限 制, 不能存在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
范围经济, 而全能银行存在获得范围经济的可能。一是 全能银行可能通过同样的资源进行尽可能多的业务, 降
低了各业务的平均管理费用, 使收益增加; 二是由于全 能 银行在某 一领域内 获得的信 誉可以 转移到 其他业 务
等的银行体制。我国是典型的分离银行制的代表。全能
银行制亦称 综合银行制!, 指商业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
工限制, 可以经营所有种类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体制,
所有银行都有权自主选择业务范围。全能银行的业务范
围较广, 能同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 经营成本低, 在保
障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有独特优势。
一、分离银行制与全能银行制的比较分析
( 一) 从效率性标准看, 全能银行制优于分离银行制
1. 全能银行的效率较高。范围经济是指能够运用
相同的生产和服务手段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使既 定的人才和其他资源的产出率更高。在规模经济一定的
条件下, 如果银行经营 M 种资产的成本小于 M 家银行
分别经营其中一种资产的总成本, 就说明银行达到了范
2. 全能银行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银企关系。全能
银行制有利于处理银企之间的信息对称问题, 使银企之

间保持比较亲密、长期的关系。首先, 由于客户可以以较
低成本从一家全能银行获得所需的全部金融服务, 且效

率较高, 所以他们更偏爱全能银行, 银企之间的关系要
比银行仅向企业提供贷款广泛持久得多。其次, 全能银
业银行之间、投资银行之间、商业银行部门与投资
银行部门之间存在着竞争, 但是由于政府体制因素 的人 为干预而影 响了金融 机构之间 的竞争机 制作
用的充分发挥, 由此形成了整个金融体系效率较低 的局面。比如美国的∀格拉斯 ## # 斯蒂格尔法案∃试 图通 过将商业银 行业务和 投资银行 业务分离 来降
可能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 从而影响金融市 场的稳定并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当一国
的证券市场不太健全时, 因全能银行资金量大, 实 力强, 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高, 可能操纵证券市场, 其 后果可能会破坏一国经济的稳定, 增加经济危机发 生的可能性。在分离银行制下, 由于限制了商业银 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股市 动荡对商业银行的不良影响, 从而防止或降低了经 济危机发生的可能。
及今后改革的途径之一。 一、可行性探讨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调整的过程中, 在各
商业 银行根据自 身经营状 况考虑从 某些市场 撤出 的同时, 可以利用这些银行遗留下来的营业网点组
建专业的储蓄银行。这些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为吸 收居民储蓄, 筹集来的资金不得从事信贷业务, 只 能通过同业市场有偿价格( 应付利息+ 租赁固定资 产+ 活劳动工资+ 税费+ 比例积累等) 拆放给商业 银行、政策性银行或者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等。 如果今后大银行撤出更多的储蓄存款市场, 同时一 些银行业务人员被置换到了储蓄银行, 这就将为更 大规模地组建储蓄银行, 同时安排好四大银行现有 富余人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