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减少蔬菜流通环节 破解蔬菜最后一公里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模式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破解蔬菜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谈及社会结构的变迁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旧结构有其惯性,而新结构不是现存的,需要有人发明、试验,才能被众人接受,进而完成社会变迁。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是一个无所适从的时期,这时产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出办法,制定模式,引导人们走出窠臼。
在当前中国的大转型时代,是否也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敢为人先的引领经验呢?
发展不再惟GDP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共识,但这种共识尚未成为普遍的行动,惟GDP思维仍在不自觉地主导着我们的发展观。这时,我们看到了北京的突破,在行动上的突破。发展不再追求绝对的高速度,而是追求发展的质量,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完满和谐。在这种实际行动的追求中,产生了本报暂且为之命名的“北京经验”。为此,本报陆续在医改、住房、文化、交通、商业和环境等领域全面剖析北京经验,以期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前途提供一份有分量的梳理和思考。
按照“多模式、减环节、降费用”的宗旨,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尝试场店对接、直营直供、车载车售等多种蔬菜流通模式,不仅对平抑菜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进一步优化了
流通环节,保障供应链畅通,降低了蔬菜“最后一公里”流通成本。商务部也对其中的车载菜市场蔬菜流通模式给予高度认可,并决定在全国推广。
多模式减少蔬菜流通环节
蔬菜乃日常生活所需,菜价的涨跌时刻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两年前,大蒜价格堪比猪肉,“蒜你狠”走红,随后,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又催生了“姜你军”、“豆你玩”等热词。如何调控菜价已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破解菜价“卖难买贵”难题,首先得了解北京蔬菜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流通状况。据了解,目前市场上70%以上的蔬菜来自新发地批发市场。蔬菜从新发地进入终端销售,要经过经销商的逐级批发,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级批发商”,占据买方市场分销中的30%,这类人从新发地市场批发以后贩运到城里的二级市场和零售市场,主要赚取中间差价;第二类是农产品配送业主,这类群体有公司、团体和个体户,组织和形式都不同,他们依托新发地市场采购不同品种的农产品,直接配送到宾馆、饭店、学校、部队、机关团体和超市,在买方市场分销中占35%;第三类是农产品中转贩运户,专门从事南菜北运和北菜南销的长途贩运,在市场分销中占25%;第四类是机关团体自行采购和群众零购,在市场分销中只占
10%。随着生活成本以及车辆保养成本、市场摊位费、管理费等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了“产地很便宜、市场并不低”的菜价水平,也造成了“市民买贵、农民卖难”的局面。
物美超市相关负责人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斤蔬菜从产地到卖场销售期间,人工成本每斤加0.1元左右,损耗成本每斤加0.1元,运费成本每斤加0.2元。除了这些成本,卖场对蔬菜供应商还要有5-7个扣点,从而进一步推高菜价。
只要存在逐级批发的流通环节,蔬菜成本上涨就无法避免。为了解决蔬菜“最后一公里”问题,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在市商务委的推动下,北京市率先尝试了场店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蔬菜流通新模式,实现了蔬菜从批发市场到菜市场、从农业生产基地到大型连锁超市、从农业生产基地到餐饮企业的无缝对接,免去了中间流通环节,同时减少了蔬菜损耗,直接降低流通成本达10%-20%。同时,在规范化菜市场推出“保本菜”,在保证菜价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卖难”的问题。
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
家住积水潭附近的王阿姨最近买菜多了一个新选择,以前都要到离家很远的菜市场买菜,现在小区里一辆写着“蔬菜直销”字样的卖菜车解决了王阿姨的买菜之忧。“这里
的菜有时候比菜市场卖的还便宜,西红柿最便宜能卖到7毛钱1斤,1斤便宜8毛钱,10斤可就是8块了。而且这个车每周固定几天都是一大早就过来,蔬菜十分新鲜。”王阿姨兴奋地告诉记者。
王阿姨享受的正是北京市商务委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车载车售蔬菜流通新模式。车载车售模式通过“三方合作”方式,由公司寻找社区合作方和经营者,并提供运输车辆以及蔬菜货源组织与配送,确定销售品种及统一零售价,社区方提供经营场所和相关管理服务,经营者负责蔬菜销售,并承担租车成本,将蔬菜直销到社区,平均菜价比周边市场便宜25%以上。这种模式除了减少流通环节成本,更主要是依靠“大进货量降低价格”。
车载车售模式的运作公司北京红伟安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玉华介绍,目前“车载蔬菜直销社区”模式日供应蔬菜能力已经超过10万斤,如此巨大的进货量,使该公司的采购价格相较于普通零售商有着明显优势。随着车载车售的车辆不断增多,其形成的规模效应也愈发凸显。未来预计运输车辆将逐渐发展到100台,覆盖社区也将从现在的70多个增加到350个。
在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看来,批发商看似每斤菜只赚了几分,但由于走量大,所以挣得多。相较一般经销商,这种规模化采购能够拿到最低价格的批发价,因
此,要让菜价真正降下来,除了减少流通环节,能拿到蔬菜最便宜的批发价格也至关重要。
商务部内贸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蔬菜车载市场这种模式主要是解决农民卖菜难、居民买菜难的问题。推广这种模式不一定是照搬照抄这种形式,而是要推广这种模式的精髓,让农民更加便利卖、居民更加便利买。
保障供应扩大流通规模
另一种拉低社区菜价的模式是北京市正在大力推广的蔬菜直营直供模式。直营直供,就是将新鲜的蔬菜直接从“农民的菜园子”送到“市民的菜篮子”,让市民、农民都得到实惠。
据了解,早在2008年北京市就开始探索直营直供模式,今年,市农委再次创建京郊农产品直销示范店。为了让市民买到更实惠的蔬菜,相关政府部门对直营店的店面租金实行减免,同时在配送方面建立蔬菜运输“绿色车队”,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市商务委表示,年内将新建蔬菜直营直供店60家,进一步推动蔬菜流通直营直供体系建设。据市统计局统计监测结果显示,新模式网点供应蔬菜价格比全市蔬菜平均价格低20%-50%。北京绿富隆产销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兼理事长张会臣介绍,其经营的农产品示范店有30多种蔬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