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四)机器单采血小板的优点 6. 限制了不必要的外来(供者)抗原的接触范围, 无效输注出现迟,发生率低; 7. 选用适当的分离管道,血小板可保存 5 天,便 于急诊时应用; 8. 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 效果好); 9. 只需1个供者,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
一、概述
(五)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1. 临床医生已不再相信输新鲜血能提升血小板 * 血小板需要22℃振荡条件下保存,而全血是在 4℃静置保存, 超过12小时血小板的功能大部 分丧失; * 刚采出来的“热血”中血小板浓度低,达不到 有效治疗剂量; * 血站采出的血液要经仔细检测,12小时之内的 全血难以办到,也不安全; * 未经检测的“热血”更不安全。
一、概述
(一) 历史回顾 4. 60年代末应用塑料联袋分离获得血小板 制品,血小板输注逐渐增多; 5. 70年代血细胞分离机的问世,使血小板 的制备变得简便易行,用量不断上升; 6. 近年来,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不断改进, 血小板的制备完全自动化,质量有了保 证,用量已占细胞成分的第二位。
一、概述
一、概述
(三)发展趋势
1. 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应用为主; 2. 去除血小板中的白细胞; 3. 清除血小板表面抗原; 4. 紫外线照射灭活抗原以预防同种免疫; 5. 特制血小板制剂的应wk.baidu.com; 6. 建立血小板分型供者库; 7. 血小板代用品的开发。
一、概述
(四)机器单采血小板的优点 1. 容易达到所规定的血小板治疗剂量; 2. 只需1个供者就够1个治疗剂量,甚至2个治疗 剂量; 3. 白细胞混入少,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 红细胞混入少,只需ABO 同型输注,不必作交 叉配血试验; 5. 所需供者数少,减少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性;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大同市中心血站 孙建友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三、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四、常见疾病的血小板输注 五、疗效标准 六、血小板无效输注 七、血小板输注不良反应
一、概述
(一) 历史回顾 1. 1910年Duke首先尝试为一位出血病人输 注新鲜全血提升血小板数以达止血目的; 2. 50年代开始有人从全血中分离出血小板, 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3. 60年代初,全血轻离心制成富含血小板 血浆,直接输给病人;
一、概述
(五)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2.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病人增多 * 大手术,特别是心脏外科手术增多; * 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开展; * 恶性肿瘤病人增多,强烈化、放疗后容易引起 血小板减少; * 严重创伤病人增多,大量输血可导致血小板稀 释性减少。
一、概述
(五)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3.血小板预防性输注增多 * AABB 调查,超过 70% 的血小板为预防性输注, 不足30%为治疗性输注。; *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可有效防止病人发生自发性 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和内脏大出血。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二) 输注效果 1. 有人将血小板病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预防性 输注和不输注,结果不输注组的出血频率远高 于输注者; 2. 还有人对血小板<25×109/L的病人作预防性输 注,并与未输注的病人对比,发现输注者出血 机率显著降低; 3.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价值已获公认。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四) 输注标准 5. 目前普遍认为:
* 慢性疾病且病情较稳定,血小板<20×109/L,无明显出血不输;
* 血小板<20×109/L,伴有发热或有潜在出血部位(如眼底出血) 要输; * 血小板<5×109/L,要紧急输注(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 作腹部手术(如剖腹产、阑尾切除等)或侵入性检查(如腰穿、 胃镜检查和活检、留置管插入、支气管活检、肝活检,经皮肤的 导管植入,肝穿刺等)应将血小板提升到50×109 /L (骨髓穿刺 例外); * 关键部位的手术(如脑、内眼、某些泌尿外科手术)应将血小板 提升至100×109/L。
(三) 输注标准 1. 血小板数与出血之间的关系尚无公认的临值; 2. 血小板低到什么程度才需要预防性输注,迄今 并无公认的标准; 3. AABB对医疗机构调查显示: * 60% 医疗机构以血小板计数 <20 × 10 9 /L 作为预 防性输注的临界值 * 20% 以血小板计数 <10 × 10 9 /L 为预防性输注的 临界值 * 20% 以血小板计数 >20 × 10 9 /L 为预防性输注的 临界值;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五) 值得注意的问题 1. 经常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很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导致真正需要血小板输注挽救生命时无效; 2. 经常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容易传播血源性疾病; 3. 费用高,某些病人难以承受; 4.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应权衡利弊,严格掌握输注 指征,不可滥用。
(二)存在问题 1. 临床应用指征缺乏具体标准,特别是预 防性输注尚无公认的临界值;; 2. 疗效判断尚无统一标准; 3. 有些血小板输注达不到预期效果,即无 效输注尚无良好对策; 4. 血小板制品还没有简便易行的长期保存 方法;
一、概述
(二)存在问题 5 . 血小板消耗增加的机制和其他一些问题 尚未明了; 6 . 机采血小板推广应用不力,用量上升缓 慢; 7. 对手工法与机采法制备的血小板“单位” 的概念还模糊不清。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一) 输注指征 1. 血小板减少病人出血的危险性: 早在1962 年就发现血小板计数愈低,出血的 危险性愈大; 2. 血小板计数 <20X109 /L时,出血的危险性显著 增加; 3. 血小板<5X109时,易致颅内出血,甚至是血小 板减少病人的首发表现; 4. 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因素存 在,发生出血的危险性更大。
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
(四) 输注标准 4. 具体操作时应依病人的情况而定: * 长期慢性血小板低下者(如慢性再障),无出 血表现无须预防性输注; * 有些情况,如急性白血病、全身抗凝治疗或正 在化疗中、血小板计数较低,虽无出血表现, 但必须输注。 * 若有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的因素,输注标准 适当放宽,病情稳定则标准从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