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生活,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复习词语,巩固旧知。
(1)我会读:看见注视监视
哗哗作响噼里啪啦噗
猜测恍然大悟钦佩
扎在聪明高明。
(“扎”多音字复习,两个“明”的读音辨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带刺的朋友指的是谁?(刺猬)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刺猬?(聪明)
2.“聪”原本是这样写的,右上边是窗户,右下边是心,表示内心有窗,心地明亮,加上左边的“耳”,强调耳朵灵敏,善于捕捉真相。
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聪”,它由哪些熟悉的字组成?(由耳、眼、口、心这些熟悉的字组成),我们平时用好这四件宝,就会变成聪明的人。
今天咱们继续学习《带刺的朋友》,看看作者是怎样运用这几件宝来观察生活的。
二、各种感官观察,感悟“高明”。
(一)用眼看、用耳听
(1)生活当中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环视,打量,观看等等)
(2)课文中有哪些词语表示“看”呢?(看见、注视、监视)齐读两遍,这几个词有什么不一样?(注视:认真的看;监视:躲在角落偷偷看)作者观察得越来越仔细,越来越谨慎。
现在我们将词语送进课文,读出感情读这三句话:(点名读)
①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②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③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感情的细微变化,是朗读的一种好方法。
)(3)作者通过这些看,他发现小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表示它偷枣动作的词语。
注意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我们已经知道了,刺猬偷枣的技术很——(高明)为什么说他偷枣的
本领很高明?作者抓住了小刺猬偷枣的什么来描写?(动作)首先小刺猬有什么动作?(爬)有几个爬?(三个)
爬树:
课件出示: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①交流动作“爬”。
刺猬是怎么爬的?有几个爬?(缓慢地爬、诡秘地爬、
爬向)理解诡秘(近义词替换:隐秘)它为什么要这么鬼鬼祟祟的爬?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刺猬偷枣小心谨慎。
)(相机在黑板上贴:爬)
②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我们不得不说(出示课件):那个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这是小刺猬偷枣本事高明之一。
摇枣:
谈话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摇枣)你从课文哪句话得知它接下来的行为?(点名读)
课件出示: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①交流动作“摇”(相机在黑板上贴:摇)。
理解“兴许”(也许,表示猜
测)。
师:刚才这位同学把这两个词(哗哗,劈里啪啦)读的更重一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这是表示声音的拟声词
师:请你把这两个词再读一遍。
再把他们送进课文中读一遍
②指导朗读: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
地。
)
我们不得不说(出示课件):那个家伙,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这是小刺猬偷枣本事高明之二
掉下来:
谈话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请你在课文里找一找。
(点名回答)
课件出示: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师:刚刚小刺猬摇枣的朗读中,我们知道将重点放在拟声词上,可以把句子读好。
那现在这个句子,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说说你的看法?(“噗”字重音)
①从这个噗字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从树上掉了下来。
(相机在黑板上贴:掉)。
从“噗”字,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刺猬的速度特别的——(快)
小刺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②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们不得不说(出示课件):,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点名回答)
这是小刺猬偷枣本事高明之三。
运枣:
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你从第几自然段发现了?(第十自然段)
课件出示: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
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个自然段这么长。
说说你要怎么样把这个部分读好。
(分句读,把动作读
重音等等)
预设:
①师:同学们,在我们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动词找出来,这样条理会更加
清晰。
请你们找一找,这个自然段中的动词有哪些?(点名回答)(“归拢、打滚、扎、驮、跑”。
)
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
(在黑板上贴:归拢、打滚、扎、驮、跑)
师:如果我们抓住动词来读这篇文章,就会显得十分有条理。
老师认为还可以抓住这三个词语来读。
②相机展示:慢慢地、匆匆地、急火火地
师:作者不仅观察仔细,用语也是十分细腻生动。
说说你的体会。
慢慢地(摔疼了,动作有点迟缓)、匆匆地(再不收枣就会被发现的)、急火火地(拼尽全力逃跑)
③指导朗读:看你们回答的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
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同学们接下去。
我们不得不说(出示课件):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这是小刺猬偷枣本事高明之四。
(二)用心想
作者除了用眼看、用耳听,他还把自己心理想到的写了出来,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或句子:
课件出示:
猜测恍然大悟钦佩
“猜测”说明作者对这个小东西熟悉么?(不熟悉)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
“钦佩”(佩服的意思)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小刺猬的感情是由陌生到熟悉再到钦佩
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句子里去读一读(点名读)
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当作者不知道那圆乎乎的东西是什么时,他暗暗地猜测着——“是猫,还是别的什么?”
当作者通过看到它从树上掉下来以后,他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当作者观察完刺猬整个偷枣过程,他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三)用手抄
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在摘录本上抄下了这样的句子,并做了这些标记,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生:作者对刺猬称呼的改变;随着作者对刺猬的熟悉,对它的称呼也不断发生变化)
师:作者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后的钦佩,甚至于喜欢,他由衷的把小刺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认真的观察,用耳朵认真的倾听,用心认真去体会,最后写下了这个可爱的小刺猬。
三、归纳复述,拓展延伸: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认识到了非常可爱又令人钦佩的小刺猬。
请你变身小刺猬,来说说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刺猬偷枣记:大家好!我是小刺猬,别看我身材圆乎乎的,背上还长满了刺,可是我偷枣的本事可高明了,我趁着朦胧的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一定要用上黑板上的动词,可以想一想刺猬当时的心理活动,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清楚,可以用“先……接着……再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连接;
②语句通顺,要有条理性。
(1)自由练习。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
四、总结全文,善待动物
学了课文,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聪明的小刺猬),作者由刚开始的陌生到熟悉到喜欢,把它当做了自己的朋友,所以作者称它为——《带刺的朋友》。
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和朋友,需要你用上自己的几件宝去发现去感悟。
五、推荐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
六、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2、用多种感官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写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