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案例分析
李某某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男生,性格比较霸道,遇事容易上火冲动,而且习惯不是很好,迟到、爱玩游戏、经常不写作业、喜欢跟老师顶嘴,对着干,初二时班里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交朋友,甚至没人愿意跟他同桌,但是他头脑很聪明,成绩在班级排名中上。作为班主任,他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所以对他的关注相对较多,但在他看来我这似乎是跟他过不去,不管我怎样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看起来好像都不愿意向我打开心扉,进行交流沟通,导致我们的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他对我的抵抗情绪比较严重,这样的状态也让我特别苦恼和挫败。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和自我反省,发现了以李某某为代表的这一类型的初中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逆反心理。
初中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规律。逆反心理又是青春期的心理断乳,从生理上讲,由于初中生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所以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自负和自卑两个极端,心思也容易变得敏感和小心翼翼。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而现代社会的运转要求初中生更多的服从成人、接受成人的指导,初中生在生理上的需求愈益被社会所忽视或漠视,所以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容易滋生蔓延开来。
通过对李某某的观察和分析,他的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分析主要
有三个:第一,喜欢追求个性,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为了让老师和同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地位,他往往表现出某种偏执,有意标新立异,以引起别人注意。第二,态度上的对立,喜欢跟老师唱反调。据调查统计,很多学生的逆反不是针对于某件事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安排这件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主要以“管、卡、压”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催化剂。由此可见,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身上背负的责任有多大。第三,心理落差引发的挫败感。李某某的挫败感主要来自内心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与未能达到期望值的实际情况的落差。这种挫败感导致他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因而采用极端的方式和老师“交流”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来掩饰心理上的自卑。
了解了这种情况并且反省了平时我与他交流的方式后,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引起重视,正视学生的逆反心理。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初中时期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都是正常的,以客观的情绪接受这一切改变。不要放纵自己,更不要过分责怪自己,通过交流和学习让自己变得成熟,度过这一段带着刺而又珍贵的青春岁月。
其次,作为过来人的我们,要学会放下身段,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和平台。当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承认错误,顾及自己的面子,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并设法让自己静下来,
坦诚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利弊,同时指出学生的问题,保证师生的正常沟通并且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另外,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是相互的,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不要讽刺挖苦学生,更不要使用高压政策和威胁的方式,虽然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暂时妥协,但是往往更容易采取偏激极端的方式来反抗和报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宽容学生,理解学生,用表扬代替批评。当学生表现出逆反情绪时,班主任要“接受”他的逆反,不发脾气,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有些方面我也做得不够到位,有时候时机不合适,有时候缺乏机智,有时候方法不得当,有时候处理的分寸把握不好,影响了教育的效果。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