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优秀教案感受民歌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三单元“民歌的海洋”,具体内容为第1节“民歌的概念与分类”及第2节“中国民歌的特点与欣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并欣赏到不同地域的经典民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中国民歌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民歌,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歌的分类及中国民歌的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民歌的基本概念,学会欣赏不同地域的民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歌舞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民歌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民歌的分类,分析各类民歌的特点。
(3)介绍中国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不同地域的民歌,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特点。
4. 例题讲解:(1)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2)讲解如何从这些方面去欣赏民歌。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欣赏一首民歌,写出其特点。
(2)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歌的概念、分类及中国民歌的特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民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七、板书设计1. 民歌的概念与分类2. 中国民歌的特点3. 民歌欣赏方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民歌的概念及分类。
(2)请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
2. 答案:(1)民歌是民间流传的音乐,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舞蹈歌曲等。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2篇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精选2篇(一)课题:民歌欣赏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了解民歌的起源、特点和历史背景。
3. 掌握一首民歌的歌曲结构和基本演唱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选取多种民歌的音频素材。
3. 教师准备的相关资料,如民歌的背景知识等。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民歌欣赏,并简单解释什么是民歌,并让学生猜测一下民歌的特点。
欣赏:1. 教师播放一首精选的民歌音频,让学生静听,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2. 欣赏完毕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这首民歌的感受和观点,并引导学生讨论民歌的特点,如简单易懂的歌词、纯朴的旋律等。
3. 教师播放多首不同类型的民歌音频,让学生欣赏并发表意见。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民歌,向全班分享自己喜欢的民歌,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民歌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发展轨迹,并提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和民歌演唱艺术家。
2. 教师向学生展示民歌歌曲结构的示意图,解释歌词、旋律和伴奏等要素。
3. 教师逐句分析一首民歌的歌词和歌曲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4. 教师教授民歌的基本演唱技巧,如正确发音、节奏感等,并让学生跟着音频或教师的示范一起唱。
巩固: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自选的民歌,分别分析歌词和歌曲结构,并彼此演唱和表演。
2.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欣赏彼此的表演,并互相给予建议和改进意见。
总结: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强调民歌的重要性和魅力,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欲望。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和演唱民歌,并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拓展:鼓励学生在家庭或社区中寻找更多的民歌资源,并主动向父母或他人传授自己学到的民歌知识和演唱技巧。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舞蹈音乐教案目标:1. 了解舞蹈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各地区的民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通过民歌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并理解各地区的民歌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茉莉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歌的了解和感受。
2.新课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民歌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民歌的基本知识。
3.民歌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如《康定情歌》、《小放牛》、《敖包相会》等,引导学生感受各地区的民歌风格。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首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4.民歌学唱(1)教师教唱一首简单的民歌,如《茉莉花》。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掌握民歌的旋律和节奏。
(3)学生分组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5.拓展与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的民族音乐,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歌。
(2)学生分组收集各民族的民歌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在欣赏民歌过程中的收获。
四、作业1.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写成一篇短文。
2.学生收集一首家乡的民歌,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让学生对我国各地区的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辨识并描述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以及歌词中的地方方言和文化特色。
对话设计:“同学们,你们能听出这首《茉莉花》和我们在ktv里常听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吗?它的旋律和节奏有怎样的特点?”2.教学重点之二是通过学唱民歌,让学生体验并表达民族音乐的情感。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
高中音乐《民歌欣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我国不同地域的民歌,感受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民歌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我国主要地域民歌的特点及代表作品3. 民歌的演唱技巧和欣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学会欣赏民歌。
2. 教学难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地域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实践法:学生参与民歌演唱,体验民歌的演唱技巧。
五、教学准备1. 音频、视频资料:各类民歌及演唱视频。
2. 教学PPT:展示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4. 学生用具:笔记本、笔,用于记录和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基本概念与分类: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介绍民歌的分类,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
3. 地域特点与代表作品:讲解我国主要地域民歌的特点,如东北民歌、江南民歌、西南民歌等,并欣赏相关代表作品。
4. 演唱技巧与欣赏方法:讲解民歌的演唱技巧,如真假声转换、装饰音运用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唱。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歌的重要性和欣赏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民歌进行学习,了解其地域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各组汇报学习成果,进行课堂交流和分享。
3. 教师点评各组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欣赏一首民歌,并尝试分析其地域特点和演唱技巧。
2. 结合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民歌欣赏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技巧和欣赏能力。
高中音乐民歌篇教案
高中音乐民歌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民歌篇》的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我国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华北地区的山西民歌《小放牛》,华东地区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西南地区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民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区别。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各地区民歌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感受。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各地区民歌。
(2)详细讲解各地区民歌的背景、特点及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山西民歌《小放牛》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模仿演唱《小放牛》。
(2)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演唱技巧表现出民歌的地域特色?(2)拓展:介绍其他地区的民歌,如西藏民歌、新疆民歌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高中音乐——民歌篇2. 板书内容:(1)各地区民歌名称(2)民歌特点及演唱技巧(3)例题:《小放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收集并学唱一首其他地区的民歌。
(2)分析所唱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2. 答案:(1)学生所唱民歌的特点分析。
(2)学生对民歌演唱技巧的掌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是否浓厚?(2)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高中音乐鉴赏课民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课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民歌的海洋》第5课时,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
通过分析这些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和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唱民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各地民歌的音乐特点,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重点:学唱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歌谱、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我国各地民歌的背景、特点,分析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 歌曲学唱(15分钟)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b. 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提高歌唱技巧。
c. 整体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茉莉花》的旋律、节奏、歌词,让学生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首民歌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民歌的海洋》2. 内容:a. 我国各地民歌特点及代表作品。
b. 《茉莉花》旋律、节奏、歌词分析。
c. 学唱歌曲:《康定情歌》、《小河淌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并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河淌水》,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国家的民间音乐,与我国民歌进行对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我国各地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民歌欣赏》,详细内容包括《茉莉花》、《小河淌水》、《康定情歌》等经典民歌的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各地区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理解民歌所表达的情感。
重点:欣赏经典民歌,学会尊重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钢琴学具:音乐课本、笔记用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音乐的韵味,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民歌,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旋律、节奏特点。
3.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讲解歌曲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河淌水》和《康定情歌》的特点,并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实践:分组进行民歌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歌欣赏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a. 《茉莉花》:江苏民歌,旋律优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小河淌水》:云南民歌,节奏明快,描绘了美丽的大自然景色。
c.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旋律激昂,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2. 答案示例:以《茉莉花》为例,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达对这首民歌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分析民歌特点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地区的民歌,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歌合唱团,提高音乐素养。
高中音乐《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课时】:1 课时【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一、赏析民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并能作出概述。
二、参与聆听、比较、探究、演唱、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民歌的体裁形式。
三、感受民歌的质朴美,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一、掌握民歌的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的概念及风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参与活动、参与体验、参与表现。
【教具】多媒体录播室、电钢琴。
【教法】赏析法、比较法、体验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一开始我先唱首歌,同学们想听吗?(弹唱《走西口》直接引入)二、教学新课(一)赏析《上去高山望平川》地域:《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花儿”又称少年或河州大令,发源于青海后来又流传于甘肃、宁夏,素有“西北之魂”之称。
并于2009 年9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词:方言、衬词,特点质朴简练。
旋律:(1)音域宽广,高亢嘹亮。
同学们通过请画旋律高低起伏线,了解旋律以及特点。
(2)真假声结合节奏:自由情感:以花喻人,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爱慕之情。
总结山歌概念:旋律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用方言即兴创作。
同时是劳动人民在户外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山歌的称谓:青海:花儿,四川:晨歌,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湖北:赶五句。
体验山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二)赏析《茉莉花》听赏:分成四组去聆听,第一组关注歌曲的地域与歌词,第二组关注歌曲的旋律曲调,第三组关注歌曲的节奏,第四组关注歌曲的情绪情感,然后请通过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把学生分成四组,各小组分工明确、成员间交流互动、教师巡视指导,合作有效)。
地域歌词:江苏省,采用方言。
旋律曲调:细腻委婉,柔美流畅。
节奏:规整抒发情感:它借茉莉花抒发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热爱。
高中音乐优质教案《民歌欣赏》优质教案
高中音乐优质教案《民歌欣赏》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民歌欣赏》,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民歌的音乐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民歌的历史背景、分类及音乐特征,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鉴赏民歌的能力,学会从音乐特点、地域特色等方面分析、评价民歌。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其地域性。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起源、发展,掌握民歌的音乐特点,学会欣赏不同地域的民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介绍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2)讲解民歌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调式等。
(3)分析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不同地域的民歌,让学生分辨其特点,并说明理由。
(2)邀请学生上台演唱民歌,感受民歌的韵味。
4. 例题讲解:分析《茉莉花》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5. 随堂练习:《小河淌水》(云南民歌)、《康定情歌》(四川民歌)、《阿里郎》(朝鲜族民歌)。
七、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民歌的音乐特点(3)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八、作业设计《小河淌水》(云南民歌)、《康定情歌》(四川民歌)、《阿里郎》(朝鲜族民歌)2. 答案:(1)《小河淌水》:具有明显的云南地域特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自由。
(2)《康定情歌》:四川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节奏明快。
(3)《阿里郎》:朝鲜族民歌,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富有弹性。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音乐特点,学会欣赏不同地域的民歌。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四章《民歌欣赏》。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地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演唱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涉及的民歌有《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民歌的基本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各地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艺术特点。
重点:掌握民歌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教案、教材。
学具:笔记本、笔、歌词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问:“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它来自哪个地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介绍各地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丰富多样性。
3. 例题讲解:以《康定情歌》为例,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民歌。
4. 随堂练习:分组让学生学唱《康定情歌》,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5. 情景实践:播放《小河淌水》,让学生跟随音乐,模仿民间舞蹈的动作,体验民间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民歌的定义及分类(2)各地民歌的特点(3)民歌的演唱技巧(4)本节课学习的民歌:《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茉莉花》,分析其艺术特点。
2. 答案:(1)艺术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民族特色。
(2)演唱技巧:注意气息的控制、咬字的清晰、音色的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学唱、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我国各地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其他地区的民歌,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5. 板书设计的条理性与清晰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教案:《民歌欣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二章第三节“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欣赏》。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特点以及代表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特点,能够分辨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特点及代表作品。
难点:欣赏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投影仪。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民间舞蹈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中国民歌的分类(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和特点(如节奏、旋律、演唱方式等),并通过音响设备播放一些典型民歌,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
3. 欣赏与分析(10分钟)分别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陕西民歌《信天游》和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引导学生分析三首民歌在旋律、节奏、演唱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讨论它们各自所属的民歌类型。
4. 实践环节(10分钟)分组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进行学唱,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进行演唱,让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民歌分类、民歌特点、代表作品等。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民歌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了解其背景、特点及演唱方式,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2. 分析本节课欣赏的三个地区的民歌,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使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歌的魅力。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民歌的欣赏,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们发现并感受民歌的美和魅力,并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民歌,并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
3.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训练学生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1.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2.民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民歌风格;4.针对具体的民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介绍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歌的由来和意义;2.听课法:通过听取民歌 recordings,让学生们感受和欣赏不同地域、民族的民歌风格,帮助他们对民歌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3.分析法:针对不同的民歌进行分析,例如欣赏和分析《茉莉花》、《高山青》等民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美感;4.提问法:通过提问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和参与,例如冰花、桃花,为什么说唱到《桃花》时,人或顾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民歌的背景和特点在教室中介绍民歌的背景和特点,包括民歌概念、特点、种类和文化内涵等。
第二步:欣赏民歌 recordings播放不同地域、民族的民歌 recordings,让学生们听取,感受和欣赏民歌风格的差别和民歌的美和魅力。
第三步:分析民歌针对具体的民歌,例如《茉莉花》、《高山青》等,引导学生们分析其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和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第四步:提问讨论针对学生们对民歌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们开展讨论和提问,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产生兴趣,训练其审美和鉴赏能力。
第五步:总结反思引导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收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第二册第五章《民歌欣赏》,详细内容包括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民歌,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和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钢琴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各地民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各地民歌的起源、发展、特点及音乐表现手法。
3. 实践环节(2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特点。
(2)小组展示:每组选取一首民歌进行演唱或演奏,展示其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茉莉花》为例,讲解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演唱《茉莉花》,体会其音乐风格。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各地民歌特点及风格民歌音乐表现手法《茉莉花》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描述。
2. 答案:歌曲名:《康定情歌》分析:旋律优美,节奏悠扬,歌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民歌的进一步学习,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视频选取要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
高中音乐精品教案音乐精品教案民歌欣赏
高中音乐精品教案音乐精品教案民歌欣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民歌风韵》中的第一节《民歌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风格及表达的情感,着重欣赏《茉莉花》、《康定情歌》和《小河淌水》等经典民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歌所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唱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理解民歌所表达的情感。
重点:学唱经典民歌,感受民歌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音响设备。
学具:歌谱、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引导学生关注这首歌曲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民歌欣赏。
2. 新课内容:(1)介绍各地民歌的特点和风格。
(2)欣赏《茉莉花》、《康定情歌》和《小河淌水》等经典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3)学唱《茉莉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3. 例题讲解:分析《茉莉花》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让学生了解其风格特点。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学唱《茉莉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强调民歌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欣赏、传承民歌。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各地民歌特点及风格(2)经典民歌:《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3)学唱《茉莉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收集一首你喜欢的民歌,了解其背景和风格特点。
(2)学唱《茉莉花》,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答案:(1)学生收集的民歌及背景、风格特点。
(2)学生学唱《茉莉花》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民歌的喜爱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民歌演唱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2)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歌的魅力。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1. 民歌的界定与特点:介绍民歌的定义、分类、地域特色、音乐元素等。
2. 各地民歌赏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各地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进行详细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界定、分类、地域特色及音乐元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各地民歌的赏析,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兴趣,鼓励他们尝试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歌的地域特色、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把握。
2. 教学重点:各地民歌的赏析,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民歌的界定、分类、地域特色;(2)讲解民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调式等。
3. 茉莉花》为例,进行赏析:(1)播放《茉莉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3)讨论歌曲的地域特色。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音乐元素和地域特色。
5.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民歌的界定、分类、地域特色;(2)音乐元素:旋律、节奏、调式;(3)各地民歌赏析:《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包括歌曲背景、音乐元素、地域特色等。
答案示例:歌曲:《康定情歌》背景:四川康定地区民间传唱的情歌,描绘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
音乐元素:旋律优美,节奏欢快,采用五声调式。
地域特色:具有明显的四川地方风格,歌词中融入了四川方言。
2. 拓展作业:尝试创作一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
2024年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2024年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章《民歌的鉴赏》第二节《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地民歌的代表作品,详细讲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地域特色以及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民歌的基本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地民歌的音乐特征、地域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音乐鉴赏中,准确地把握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我国各地区民歌的剪辑,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2)详细讲解民歌的音乐特征、地域特色以及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位会唱当地民歌的学生现场演唱,让大家亲身感受民歌的魅力。
(2)教师现场演奏一曲民歌,让学生对比分析教材中的歌曲。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茉莉花》为例,分析其音乐特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调民歌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教材中的一首民歌,从音乐特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尝试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2. 答案:(1)分析教材中的《康定情歌》。
音乐特征: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富有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四川康定地区特有的山歌风格。
文化内涵:表达了康定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创作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此题答案略,根据学生实际创作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对我国各地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音乐鉴赏课民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课民歌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9章第3节《中国民歌》。
教学内容包括:1. 了解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学习民歌的代表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3. 分析民歌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歌词等;4. 欣赏并学唱民歌,体验民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提高音乐文化素养;2. 学会分析民歌的音乐元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3. 欣赏并学唱民歌,体验民歌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学会分析民歌的音乐元素;欣赏并学唱民歌。
难点:民歌音乐元素的深入分析;民歌的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乐谱;学具: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2. 讲解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通过PPT展示,讲解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3. 分析民歌的音乐元素: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音乐元素。
4. 欣赏民歌代表作品:播放《康定情歌》等民歌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
5. 学唱民歌:引导学生跟唱《茉莉花》,体验民歌的演唱乐趣。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课本中的其他民歌作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民歌定义:民间口头传唱的歌曲分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歌词富有生活气息七、作业设计(1)《茉莉花》(2)《康定情歌》2. 答案:(1)《茉莉花》:旋律优美、节奏轻盈,歌词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康定情歌》:曲调悠扬,节奏自由,歌词描述了康定地区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分析民歌的音乐元素,但在民歌的演唱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民歌,下一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了解民歌的魅力。
音乐教案民歌欣赏高中音乐教案模板
音乐教案民歌欣赏高中音乐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民歌欣赏》第二章“各地民歌特点”。
详细内容包括:东北民歌《小放牛》、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特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技巧。
重点: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掌握其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东北民歌《小放牛》,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东北民歌的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2)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美和歌词意境。
(3)探讨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韵律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
(2)小组展示:每组选一首民歌进行演唱,展示其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以四川民歌《康定情歌》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学唱《康定情歌》。
(2)分组进行演唱比赛,评选最佳演唱小组。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东北民歌《小放牛》(2)江苏民歌《茉莉花》(3)四川民歌《康定情歌》(4)各地民歌特点对比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东北、江苏、四川民歌的特点。
(2)学唱《康定情歌》,并分析其风格特点。
2. 答案:(1)东北民歌:旋律豪放、节奏明快、歌词朴实。
江苏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意境深远。
四川民歌:韵律悠扬、旋律跌宕起伏。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民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第二册第六章《民歌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茉莉花》、《小河淌水》、《康定情歌》等,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民歌,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地域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茉莉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我国各地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体验各地民歌的韵味。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茉莉花》的旋律、节奏特点,以及它所反映的江南水乡文化。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分析《小河淌水》和《康定情歌》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民歌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民族音乐。
六、板书设计1. 《民歌欣赏》2. 内容:(1)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各地民歌特点及其地域文化(3)例题:《茉莉花》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小河淌水》和《康定情歌》的旋律、节奏特点,以及它们所反映的地域文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地区的民歌,了解其特点,下节课进行分享。
同时,推荐学生观看相关音乐节目,提高音乐素养。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专题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定义与分类,掌握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2.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在民间的作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歌的定义与分类,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民歌的演唱形式。
难点:著名民歌的解析,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播放器、乐谱;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组我国各地民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2. 课堂讲解:a. 讲解民歌的定义与分类;b. 分析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c. 介绍民歌的演唱形式;d. 解析著名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3. 欣赏与实践: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民歌,并进行随堂练习,如学唱《小河淌水》;4.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民歌的认识,以及自己对民歌的看法;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演唱形式以及著名民歌解析。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了解其背景、演唱形式等,下节课分享;2. 分析一首自己熟悉的民歌,从旋律、歌词、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民歌的特点;3. 练习演唱一首民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播放视频、讲解、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对民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仍较浅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比赛、观摩民歌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歌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民歌的定义与分类:这是理解民歌概念的基础,学生需要明确什么是民歌,以及民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2. 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这是了解民歌多样性的关键,学生需要掌握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特色。
3. 民歌的演唱形式:这是理解民歌表演方式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民歌的演唱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课优秀教案《感受民歌》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共同探讨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艺术鉴赏力。
2.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动手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民歌的类别与赏析 [课堂类型] 音乐欣赏课 [课堂特点] 以学生主讲、展示、讨论为主,教师做相对的引导为辅。
[课前准备] 1、选题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 D 能歌善舞的民族E艺术人生F身边的民歌 2、据学生的特长、能力特点进行小组组合。
3、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资源、特长进行选题、分工(资源寻找、多媒体或板报制作、小组展示的设计等)
4、小组合成,确定方案,创编、预讲。
5、教师提出本课活动要求A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各组选题,不能重复,要重视过程B内容:可适当介绍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活,但主要侧重于介绍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
C展示要有设计,要以一个小的节目类型出现(其中包括唱、跳、弹、说),要注意与台上台下同学之间的互动,为了确保
自主学习的质量,每组同学要能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本组介绍的特点学唱一首民歌。
6、确定课堂主持人,讨论评分标准(占本学期考查的45%)由展示资料10%(课件或板报)展示方式15%(形式的创意和互动的效果)、教学重难点的解决10%、时间控制2%、团队协作8%五个部分组成。
7、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做评委,全班选出三名同学组成监审组,选一位同学计分。
职责: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本组代表不参加本组评分),并当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打分扣分理由,监审组则可对平为转达同学的疑问,并指定评委回答问题。
计分员根据去掉最高、最低分打出平均分。
8、确定展示顺序。
9、各组课件的电脑输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A在民歌联唱歌声中主持人宣布实践课开始。
B评委及监审组入座。
C宣布评分标准及展示顺序。
二.展示、交流、探讨(各组按设计方案展示,其中穿插老师与评委的点评、监审组的提问和各种互动活动)1.第一组:劳动号子 A 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 B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C艺术升华(如《黄河船夫曲》)2.第二组:山歌A了解壮族“三月三”歌会B介绍“客家山歌”C体验
民俗,山歌演唱。
3.第三组:小调讨论人文地理与民歌的关系(江南民歌)4.第四组:能歌善舞的民族 A 了解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舞蹈动作B民族舞蹈表演5.第五组:艺术人生――人物介绍彭丽媛A了解艺术生涯B欣赏音乐作品6.第六组:民歌新唱A介绍身边的民歌B民歌新唱展示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共同探讨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艺术鉴赏力。
2.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动手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民歌的类别与赏析 [课堂类型] 音乐欣赏课 [课堂特点] 以学生主讲、展示、讨论为主,教师做相对的引导为辅。
[课前准备] 1、选题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 D 能歌善舞的民族E艺术人生F身边的民歌 2、据学生的特长、能力特点进行小组组合。
3、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资源、特长进行选题、分工(资源寻找、多媒体或板报制作、小组展示的设计等)
4、
小组合成,确定方案,创编、预讲。
5、教师提出本课活动要求A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各组选题,不能重复,要重视过程B内容:可适当介绍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活,但主要侧重于介绍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
C展示要有设计,要以一个小的节目类型出现(其中包括唱、跳、弹、说),要注意与台上台下同学之间的互动,为了确保自主学习的质量,每组同学要能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本组介绍的特点学唱一首民歌。
6、确定课堂主持人,讨论评分标准(占本学期考查的45%)由展示资料10%(课件或板报)展示方式15%(形式的创意和互动的效果)、教学重难点的解决10%、时间控制2%、团队协作8%五个部分组成。
7、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做评委,全班选出三名同学组成监审组,选一位同学计分。
职责: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本组代表不参加本组评分),并当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打分扣分理由,监审组则可对平为转达同学的疑问,并指定评委回答问题。
计分员根据去掉最高、最低分打出平均分。
8、确定展示顺序。
9、各组课件的电脑输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A在民歌联唱歌声中主持人宣布实践课开始。
B评委及监审组入
座。
C宣布评分标准及展示顺序。
二.展示、交流、探讨(各组按设计方案展示,其中穿插老师与评委的点评、监审组的提问和各种互动活动)1.第一组:劳动号子 A 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 B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C艺术升华(如《黄河船夫曲》)2.第二组:山歌A了解壮族“三月三”歌会B介绍“客家山歌”C体验民俗,山歌演唱。
3.第三组:小调讨论人文地理与民歌的关系(江南民歌)4.第四组:能歌善舞的民族 A 了解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舞蹈动作B民族舞蹈表演5.第五组:艺术人生――人物介绍彭丽媛A了解艺术生涯B欣赏音乐作品6.第六组:民歌新唱A介绍身边的民歌B民歌新唱展示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共同探讨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艺术鉴赏力。
2.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究、动手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 民歌的类别与赏析 [课堂类型]
音乐欣赏课 [课堂特点] 以学生主讲、展示、讨论为主,教师做相对的引导为辅。
[课前准备] 1、选题A劳动号子B山歌C小调 D 能歌善舞的民族E艺术人生F身边的民歌 2、据学生的特长、能力特点进行小组组合。
3、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资源、特长进行选题、分工(资源寻找、多媒体或板报制作、小组展示的设计等)
4、小组合成,确定方案,创编、预讲。
5、教师提出本课活动要求A必须百分之百参与,各组选题,不能重复,要重视过程B内容:可适当介绍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活,但主要侧重于介绍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征。
C展示要有设计,要以一个小的节目类型出现(其中包括唱、跳、弹、说),要注意与台上台下同学之间的互动,为了确保自主学习的质量,每组同学要能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且结合本组介绍的特点学唱一首民歌。
6、确定课堂主持人,讨论评分标准(占本学期考查的45%)由展示资料10%(课件或板报)展示方式15%(形式的创意和互动的效果)、教学重难点的解决10%、时间控制2%、团队协作8%五个部分组成。
7、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做评委,全班选出三名同学组成监审组,选一位同学计
分。
职责:评委按评分标准打分(本组代表不参加本组评分),并当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出打分扣分理由,监审组则可对平为转达同学的疑问,并指定评委回答问题。
计分员根据去掉最高、最低分打出平均分。
8、确定展示顺序。
9、各组课件的电脑输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A在民歌联唱歌声中主持人宣布实践课开始。
B评委及监审组入座。
C宣布评分标准及展示顺序。
二.展示、交流、探讨(各组按设计方案展示,其中穿插老师与评委的点评、监审组的提问和各种互动活动)1.第一组:劳动号子 A 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 B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C艺术升华(如《黄河船夫曲》)2.第二组:山歌A了解壮族“三月三”歌会B介绍“客家山歌”C体验民俗,山歌演唱。
3.第三组:小调讨论人文地理与民歌的关系(江南民歌)4.第四组:能歌善舞的民族 A 了解新疆、西藏少数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和基本舞蹈动作B民族舞蹈表演5.第五组:艺术人生――人物介绍彭丽媛A了解艺术生涯B欣赏音乐作品6.第六组:民歌新唱A介绍身边的民歌B民歌新唱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