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工作中的引入,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
该系统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
测绘地理信息是支撑城市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整合城市地理信息。
关键词:数据挖掘;智慧城市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1智慧城市建设与测绘地理信息的概述想要实现智慧城市的良好发展,必然要从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切入点,并充分的依托物联网的技术以及云计算的处理方式,帮助人们能够将知识转变为发展的目的,并将其良好的运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通过对其的使用,实现合理规划以及对于整个城市的管控中,从而实现能够减少对于人工的智能化模式的依赖,实现最佳组合的方式,达到多种行为活动之间的良好协同发展。
而地理空间的结构,主要是以城市的信息化,作为建设的基础,数字从城市或者是智慧城市想要实现全面发展与建设,都不能脱离这一结构提供的良好的支撑。
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作为基础,以及本质性的信息资源,能够在建设数字化城市发展时期,构建信息的云平台,以此来为智慧城市能够实现顺利良好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架构为满足测绘地理信息的共享需求,在开发共享系统前,应明确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系统在共享效率、安全保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在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对象保障、访问方式、数据建模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为解决此方面问题,将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支撑,结合数据仓库的使用。
在使用该系统构建共享测绘地理信息时,数据仓库可将空间数据的形式化表示与分析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相结合,从而直观地显示地理信息与场景内容的时空分布、属性相关性,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复杂性、非线性特点。
在深入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中发现,该系统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地理信息处理,具有计算简便、易于实现的特点,数据仓库可以提取、转化多源信息,将专业知识与城市地图知识相结合,在缺少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仍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动检索出模型,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管理决策需求。
扬州“智慧云脑”的建设思路
文|张贞 程海翔当前,信息化加速迈向全面互联、跨界融合、集成创新的新阶段,如何坚持以数据为基、以人为本,建设更高层次的城市“智慧云脑”,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更高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是时代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答卷”。
一、“智慧云脑”的现实需求与建设背景“智慧云脑”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数字空间建造一个与物理城市相匹配的数字城市,实现物理城市和数字城市虚实交互成为可能,一个“城市全要素数字化、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运行管理协同化和智能化”的数字孪生城市呼之欲出。
从整体环境看,新型智慧城市是“有温度”的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手段与城市发展理念、运作模式、体制机制的有机融合,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了解城市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抑制技术、资本和社会环境的冲动,将信息技术真正嵌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的参与共享,实现“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处理、贴心服务”,促进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从基础条件看,“云上扬州”计划实施三年多以来,31个项目已启动实施24个项目,建立了“五联动”工作机制,“一中心三平台一体系七朵云应用”有序推进,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共享交换开放体系和市县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初步建成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社会信用4个基础数据库以及综合治税主题数据库,累计归集6个县(市、区)、4个功能区、66个市直单位共计约4.7亿条数据,我的扬州APP、互联网+政务、公积金在线提取、智能停车、智慧医疗等应用实现了利民、便民、惠民,统筹建云、数据进云、应用上云、安全管云成效初步显现。
从现实需求看,500个城市、投资超万亿元的智慧城市建设在这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面前验出了“成色”。
不论在数据采集应用能力、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公众数字化应用能力以及在运用已有技术针对突发问题的预判机制、解决机制和运营服务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需进一步寻找差距、补齐短板。
智慧生态景观城市建设方案
智慧生态景观城市建设方案智慧生态景观城市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因此智慧生态景观城市建设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将城市打造成为智慧、生态、宜居的城市,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然而,在科技和生态节能领域发展快速的今天,智慧生态景观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此,本文将针对城市的智慧、生态、景观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设方案。
一、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以智能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和城市管理为目的,融合了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安保、智慧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使城市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
因此,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我们应该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交通通过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实现指挥中心、信号灯、车辆等交通设施之间的信息化、智能化互联和数据共享,提高了交通的精度、便捷性和控制性。
2、智慧环保城市环保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热点。
城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废弃物品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建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系统,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
3、智慧安保智慧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安全监控等手段,升级城市的监控系统,实现更好的治安防范。
4、智慧能源城市运行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
为了提高城市的绿色度和节能环保的目的,我们可以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同时,引入新能源、燃料电池等技术,优化能源体系,实现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主张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社会的绿色转型。
基于绿色经济的理念,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技术,通过植被覆盖和生态系统的恢复,逐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具体举措如下:1、绿化垃圾堆填场解决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一个难点。
绿化垃圾堆填场可以利用植物达到除臭、净化空气,减轻污染的效果。
2、建设生态池城市水污染是生态城市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可以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地区建立生态池,用生态系统抽取水分、净化废水,让城市的水体更加清晰和健康。
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分散、孤 立的数据
9/37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六个一”
6 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共性基础“一张网” 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一个数据体系
让信息时代带来的数据存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是数据的总和
——人、物、组织、设施、事件…….
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创新经济要靠数据驱动
10/37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突出“六个一”
6
19/37
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二、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三、顶层设计的目标 四、顶层设计的内容 五、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设计目标:构造6+N完整体系
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N个开放应用:“一张图+”
共性基础“一张网” 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一个数据体系
6+N
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21/37
新型智慧城市 能力
民生服务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
创新经济能力
绿色低碳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 能力
民生服务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
创新经济能力
低碳绿色发展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面 面向 全新向不 市型社同网 统卫会空络 一生需间化 的管求的文 电理的城体 子和教市旅 公医育便游 共疗智捷服 服服慧生务 务务服活能 能能务服力 力力能务 力能
处置资源
公安
城管 消防 安监 医疗 其他
28/37
设计系统架构
民生服务
业
务
统 服一 智 智 智 智
应
务电 慧 慧 慧 慧 门子 医 教 社 社
用
户公 疗 育 保 区 共
城市治理
智慧应用
创新创业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14•【字号】龙政办〔2023〕60号•【施行日期】2023.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龙政办〔2023〕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14日龙岩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和《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提升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水平,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适度超前、按需部署、有序推进、建用并重原则,加强全局性谋划、战略部署、整体性推进,加速布局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发展融合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筑牢龙岩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到2025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泛在连接、高速智能、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建成5G基站8400个以上,5G用户普及率70%,千兆宽带用户普及率32%,物联网终端数超过300万,窄带物联网在县级以上主城区、重点区域全覆盖,争取列入国家千兆城市。
环境信息化现状评估报告
环境信息化评估报告目录第1章概述 (4)1.1指导思想 (4)1.2分析评估的目的 (4)1.3分析评估的意义 (4)1.4分析评估原则 (5)1.5分析评估范围 (6)第2章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现状 (7)2.1XXX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7)2.2环保信息化发展阶段 (8)2.3国内外环境保护信息化现状分析 (9)2.3.1国外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9)2.3.2国内发达省市环保信息化现状分析 (11)第3章XXX环保信息化评估 (16)3.1XXX环保信息化比较分析 (16)3.1.1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分析 (16)3.2XXX环保信息化存在主要问题 (20)3.2.1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应用集成水平不高 (20)3.2.2生态感知物联监管体系还未建立 (20)3.2.3智能分析决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21)3.2.4污染源被动监管,开放式服务不足 (21)3.2.5综合业务集成、协同程度不高,互联治理水平有限 (21)3.2.6公共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22)3.3XXX环保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22)3.3.1生态感知监测更加全面透彻 (22)3.3.2基础网络更全面互联互通 (22)3.3.3环境数据更深入整合聚集 (22)3.3.4分析决策更加智能可视化 (23)3.3.5污染源监管更加自主开放 (23)3.3.6综合业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23)3.3.7公众环境体会更加主动真实 (24)第 1 章概述1.1指导思想按照市委关于“以新型城市化建设为总目标,以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为抓手,全面推动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对XXX环保局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充分剖析环保信息化存在的瓶颈与问题,紧紧围绕“美丽广州”环保工作重点的新变化,明确环保十二五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全力推动XXX“智慧环保”建设。
智慧城乡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方案
定期维护与巡检
制定定期维护和巡检计划,对系 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升级与扩展
根据业务发展和技术更新情况, 制定系统升级和扩展计划,确保 系统能够持续满足智慧城乡发展 的需求。同时,在升级和扩展过 程中充分考虑兼容性和平滑过渡 问题,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
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策略部署
农村土地资源
01
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制定土
地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农村产业资源
02
挖掘农村特色产业资源,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农村人力资源
03
加强农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为
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搭建
07
望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成功构建智慧城乡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实现 城乡资源、信息、服务的全面整合。
通过平台,推动城乡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 等多方面的智慧化升级。
有效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经验教训分享
重视平台规划与顶层设计,确保项目的系统性和可持续 性。
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体 系。
深入了解各地区教育资源分布现状,识别资 源短缺和过剩区域。
实施方案
细化资源配置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 点和实施步骤。
均衡策略
制定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策略,优化学校布局 ,促进师资流动。
监测评估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评估资源配置效果 ,及时调整优化。
医疗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搭建
需求分析
技术架构
梳理医疗健康信息共享需求,明确平台功 能和定位。
三位一体试点方案
三位一体试点方案简介三位一体试点方案,是指在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推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方案。
其核心理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据接口、服务接口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涵盖政务数据、社会信息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
通过“三位一体”协同系统,为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
实施目的三位一体试点方案的目标是打破政府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效能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能为技术行业提供切实的实践场景,推动数字经济和新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
系统架构三位一体试点方案的系统架构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社会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政务数据的融合共享和政务数据的应用共享等。
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可以打通管、服、办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政府各项政务工作的数据共享、流程协调和资源整合。
社会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社会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主要面向社会公众,为公众提供服务。
该平台以信息服务为导向,主要功能包括社会信息的共享、咨询和交流等。
社会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开信息孤岛,为公众带来便利的信息服务。
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以金融服务为导向,主要服务于企业和个人。
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风险评估和信用等。
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开金融信息孤岛,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
实施方案三位一体试点方案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安全政务部门、企业和个人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数据安全是三位一体试点方案的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建立合理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此外,还应当完善数据分类管理机制,规范数据管理流程,避免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技术支持三位一体试点方案需要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
智慧城市建设谨防误区
极” 引领路 径 , 等 于重复 建设 。 我 国在建
的智 慧城 市 多达 3 0 余个 , 环渤海 、 长 三 角、 珠 三 角三 大 区域 的城市 经 济 实力雄 厚, 物联 网产 业发 展 及应 用示 范最 为集 中, 占我 国智 慧城 市 总数 的7 4 % 。内 陆 城 市 的智 慧城 市 建 设 相 对 沿 海 来 说 起
需正 本 清 源 :
一
是有信息有知识, 不等于有智慧。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 萨瓦特
尔在 其名著 《 哲学 的邀 请》 中区 分了信 息 、 知 识和 智慧 , 认 为三者 是 一个 由
低 到高 的 序列 : 信 息是 事 实 , 知 识 是对 信 息 即事 实 的反 思 , 智 慧 则是 知 识
不 让 人担 忧? 我 们 曾经 看 到 , 在 之前 数 年 中平 安城 市 的 建设 就 出现 了诸
次 。智 慧城市 取 决于城 市 管理 者 的 “ 智
慧集 成 ” 。 二是没有 “ 智 慧城 市群 ” 的 “中心
多脱 节 , 政 府 只顾 建 设而 不 维护 的恶果 也 频频 出现 。在 技术 等 级 更高 一
健康 与数 字 生活等诸 多领域 ,把握 新一 轮 科技 创新 革命 和 信息 产业 浪潮
的重 大 机遇 , 充 分发 挥信 息 通信 ( I C T) 产 业 发达 、 电子标 签( R F I D) 相 关 技
层 是 人 的智 慧 ,人 , f - j  ̄ : l J 新科 技和 管 理 , 将 智 慧转 化成城 市 发展 的新动 力 , 让城 市 具 有更 高智 能 , 使 各 系统和 各 个参 与 者高 效 协 作 。 这三 个 层 次 必 须 三 位 一 体, 才 能构成 智 慧城 市 ; 而且, 智 慧城 市
咯论“三位一体”能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内容 摘 要 : 面对 经 济 全 球 化 、 信 息 化 、 资 源 环 境 约 束 的 不 断加 强等 挑 战 ,要 求发 展 中 国 家 必 须 走 一 条 综 合 性 建 设
的 新 型 城 市化 道 路 。 本 文 提 出 以创 意 城 市 、 智 慧城 市 和 生 态 城 市 于 一 体 的
创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 业 ,具有先 导 性。创意产业 又称创意 工业、创造 性产 业、创意经济 ,是源 于个人创造 力与技 能 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 的生成 和取 用、具
销 、出口实施 系统 支持 。在政策侧面构 建
发展 文化产 业的法律 支持 及服务体 系 。制 定 法律 法规保障文化产业发展 。
联网战略。建设 U Ci 是 U— o e — t y K ra发展 战略在韩国城市 的具体 实施 。 — t是一 U Ci y40 Nhomakorabea 304)
个可 以把市民及其周围环境与无所不在技
术 ( bq i u c n lg 集 成起 来的 u iut st h oo y) o e
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 — t: U Ci } I y BT包含在所
对 火灾 发生地 点进行 定位 。L CD大 屏幕 可 以播放火 灾现场 情况 ,视 频 监控 系统 可 以实时 监控 火 灾现场 。在城 市环 境方
面 ,U一环境 系统可 以自动给市 民手机发
有创造财 富并增加就业潜 力的产业 ,主要
包括广 告、建筑 、美术 和文物交易、手工 艺、设计 、 尚、电影 、 动休 闲软 件、音 时 互 乐、表 演艺术 、出版 、软 件及 电视 、广播
在有 条件 的城市率先普及物联 网体 系 建成 智慧型城 市 , 在城 市设施 管理 、 城市 安全 、 市环境 、城 市交通 、城 市生活等 城
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及组成部分
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及组成部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型智慧城市”这个概念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呢?它又由哪些组成部分构成呢?简单来说,新型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智能化的感知、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智慧”二字。
它不再仅仅是传统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而是要让城市中的各种系统和服务能够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具备思考、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这意味着城市能够根据实时的数据和信息,迅速做出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新型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繁多,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首先是智能化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高速、稳定且广泛覆盖的通信网络,如 5G 网络、光纤宽带等,为城市中的各种信息传输提供了畅通的通道。
还有智能电网,它能够实现电力的高效分配和管理,降低能源损耗。
以及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交通监控设备等,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再者是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城市中的各个部门和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政务数据、交通数据、医疗数据等。
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这样一来,不同部门可以基于统一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然后是智慧政务。
这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一站式服务,让居民和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种事务。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
智慧民生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智慧医疗,通过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手段,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智慧教育则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还有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此外,智慧环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刘闻佳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17期摘要:自2008 年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來,全球范围内建设“智慧城市”的浪潮方兴未艾,作为新一代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高级城市管理形态,“智慧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等四大特点区别于以往的城市建设理念。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已成为拉动城市升级、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尽管国内众多城市和地区纷纷启动了“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层出不穷,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城市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管理体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投融资机制,多渠道获取资金保障;合理规划统一标准,推动智慧政务项目。
关键词:智慧城市;武汉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49自2008 年IBM 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全球范围内建设“智慧城市”的浪潮方兴未艾,作为新一代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高级城市管理形态,“智慧城市”自诞生起就以“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互通、更深入智能化”的口号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从国内外实践情况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继数字城市、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之后城市化的新增长点,也是谋求人地和谐的重要出路,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和高度融合的结果,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理念。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智慧城市的概念由“智慧地球”演化而来。
2008年11月,IBM公司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概念,随后在世界各国引发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
关于智慧城市的确切含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国内外学者、研究机构也从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三位一体”智慧园区综合数据服务
“三位一体”智慧园区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初探陈元元(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产业园区进入创新发展期,逐步向智慧园区发展。
信息系统的推广,物联传感的装载,信息数据的剧增,数据源存在多源、多度、海量以及异构特性,为此,对智慧园区进行数据治理,制定数据管理规范体系、建立主数据管理中心、搭建智慧运营平台,并为业务标准化工作提供规范性数据传输服务,实现园区数据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功能联动,以期加强园区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园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智慧园区 大数据 主数据 数据治理 物联网 地理信息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12(b)-0017-05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Trinity" Wisdom ParkIntegrated Data Service PlatformCHEN Yuanyuan(Xiamen King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era of big data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and social economy,the industrial parks have entered a period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gradually develop into smart parks. Th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loading of IoT sensors,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information data, and the existence of multi-source, multi degree, massive and heterogeneous data sources. Therefore, we will conduct data governance for the smart park, develop a data management standard system, establish a master data management center, build a smart operation platform, and provide normative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s for business standardization to achieve the interconnection, resource sharing, and functional linkage of the park data, 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k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k management.Key Words: Smart park; Big data; Master data; Data governance; IoT; GIS智慧园区是通过综合应用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使物理空间的园区具备设备设施的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园区各方协同运作、园区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实现对园区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1],帮助园区实现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提升园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以园区为中心的产业聚合,进而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位一体”智慧园区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探析
“三位一体”智慧园区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探析摘要: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大数据与社会经济之间的深入结合,工业园区开始了一个创新性的发展时期,并逐渐走向了智能园区。
随着信息系统的普及,在物联网时代,伴随着大量的感知数据,其来源具有多源、多度、海量性、异质性等特点。
为此,必须对智能园区进行全面的信息资源管理,构建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系统,成立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通过构建一个智能运营平台,并提供规范化的数据传输服务,园区成功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功能联动。
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园区的改革与创新,还全面提升了园区管理科学化水平。
智能运营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流和协作平台,使得各业务部门能够高效地共享数据资源,并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工作。
这种互联互通的数据流动促进了园区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深度集成,从而实现了功能的有机联动。
借助规范化的数据传输服务,园区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决策和运营提供可靠的支持,促进了园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智慧园区;大数据;数据服务平台;数据治理引言: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1],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资料,对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数据资源是一种跨行业、跨部门、跨类别的宝贵财富,其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都不容忽视。
如何对数据的价值与效力进行评价,是决定数据治理的方向与品质的关键[3],而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数据治理系统,则是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发掘与利用的关键。
在园区发展中,要重视对园区信息化的策略性,从园区的数据运作的视角出发,利用大数据服务,实现对数据的有效集成和共享;防止因各个部门单独施工而造成的标准不统一,施工内容有重叠,投资浪费等问题[4]。
大数据对园区的经济、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数据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的资源,提升数据资源的使用价值,已经变成了各个园区今后可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和保证。
以人为本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六大体系
佳都科技 |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S-PCI架构
三大阶段
2
社会安全立体化
区/县 安全中心
城市 安全中心
区/县 安全中心
街道办 安全中心
街道办 安全中心
街道办 安全中心
街道办 安全中心
一个城市运营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一个数据中心 一张网 三个一架构
三个一架构
一个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一个城市一个平台,汇聚所有智慧服务 一个数据中心:建设安全云,数据汇聚到安全资源池,实现安全大数据 一张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涵盖平安建设、应急、安监、食药监、
效率提升
加强部门的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内部数据共享和对外数据开放
视频资源池和社会资源池建设
警务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的融合
大数据战略
完善信息资源库,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筑 数据库、法人单位、城市部件数据库、自然资 源和空间地理基础库、标准化地址库、房屋库、 网格库、车辆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珠海市智慧城市
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43个重点建设项目,15个已建设完 成,23个在建,5个项目尚未启动
初步建成了一卡(市民卡)、一网 (网上办事大厅)、一号(12345 市民服务热线)、一页(市民网页 和企业网页)四大便民服务渠道和 一库(信息资源库),一平台(综 合服务平台)已启动建设
基于大数据的一卡、一网、一号、一库、一张 图、一体系
大数据仪表盘,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帮助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
5
网上办事大厅 市民热线 警民通 社区网格化
民生服务智慧化
民生服务
绿色、健康、人文型智慧城市 充分发挥手机APP作用,手机代替电脑、网厅代替行政服务中心 “一门式、一网式” 网上办事大厅建设 建设统一政府服务热线12345 民生服务智慧催生新的大数据,基于手机APP面向公众提供大数据服务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让服务唾手可得,手机、终端普及应用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智慧城市 绿色出行,健康步道、自行车租赁、轨道交通 智慧建设催生人文智慧,为美丽建设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一体构建新型智慧城市
——专访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熊垓智
■中国城市报记者叶中华《中国城市报》( 2016年05月23日第17 版)
熊垓智,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执行副理事长、中国
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信息化和信息
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和现
代服务产业战略专家,国家标准委员会智慧城市标准总体
组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联网、计算机速录专业学科建
设带头人,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常
委。
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
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协助各级政府开展智
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及城市和农村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共同主持的25个部门参加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包括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自主可控的安全体系等五大要素。
那么,如何落实好五大要素?“关键在于解决好顶层设计、产城融合和投融资创新等核心问题。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执行副理事长熊垓智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顶层设计统领智城建设
中国城市报:2014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巜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智慧城市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的要求,您认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应如何进行科学设计?
熊垓智:面对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中央网信办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并且牵头组织国家发改委等25个部委联合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这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步入科学规划的顶层设计时代。
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科学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一是确定城市定位,明确目标,制定业务能力模型,找准城市的灵魂与根基;二是合理探索解决有关公权力分配与运行机制、公共服务基础架构、重点工
程近中远期目标等问题;三是以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为出发点,从组织架构、业务架构、目标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安全架构等七个方面规划顶层设计;四是具有大数据视野,站在城市高度思考信息化建设,打通行业之间的平台障碍,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五是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应变能力机制和成长能力评估机制。
中国城市报: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熊垓智: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太多、太重的信息化烙印,没有从根本上厘清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在理念、范围、路径、模式等方面的区别,从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是新瓶装旧酒。
一是数据风险依然存在。
目前部分核心技术需要国外研发部门的支持与帮助,然而在海量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又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核心技术如果难以完全国产化,一旦遇到技术和系统不可控问题时将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其次,系统更新与淘汰过程中造成部分成本的损失风险依然需要面对;再次,数据与软件的关联度极高,数据与未来发展系统的对接风险依然存在。
二是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研发。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技术与关键技术。
其中,基础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微机电技术、软件技术等;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这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短板,应加强研发力度。
三是国家政策性指导匮乏。
目前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禀赋各不相同,一些资源型经济地域的发展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因而忽视了城市的发展质量,部分城市IT资源由各部门分开管理,相互的协同性平台难以建立,这就需要国家从一定高度入手进行政策性指导,将智慧城市建设引入良性轨道。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应如何建设?
熊垓智:目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应由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并给予资金扶持,政府应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做好前期导向工作,并为之搭建基础平台,合理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新兴主导产业,设立专项资金来扶持主导产业的开发、建设、升级,完善与其相关的政策,如服务外包、市场推广应用、主导项目的财税政策等;二是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跨学科高精尖人才,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光学技术、管理学技术、生态学技术、地理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根据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级别、职能、发展方向等因素,合理地设置项目体系和布局信息要素突出城市个性,避免千篇一律。
例如,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城市应该注重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其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便捷服务,对于旅游型城市应当努力发展智慧旅游体系,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四是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号召社会全面参与,目前政府与科研单位都对智慧城市建设抱有极大热情,但是智慧城市主要的发展目标是服务社会大众,而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市民与信息的互动。
因此,需要提高市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
同度和参与感,结合市民的各自意愿与看法,使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具体、合理和亲民。
产城融合“人”城
中国城市报:新型城镇化战略必然要求新型智慧城市实现产城融合,那么,“产”和“城”各有何新内涵?
熊垓智: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智慧城市,而是通过这些新技术实现的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的产城融合让广大市民所获得的幸福感,才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主旨和真正内涵,建设上要摒弃ICT思维;智慧城市的主体在“城市”而不是“技术”。
智慧城市发展的“产”,包含产出、产能、产业,具有规模化、职业化、社会功能性及服务性等特点,而城市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
中国城市报:如何避免城市建设的空心化,实现产城融合?
熊垓智: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的空心化,关键是回归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需求,坚持战略引领、问题导向、需求驱动,杜绝技术导向、项目驱动。
为此,必须坚持六个作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合理科学布局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完善体制和法律体系;二是提升城镇产业配套功能,注重承接产业园区发展和人口集聚衍生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需求,提升城镇对人口集聚的承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能力;三是坚持基础设施优先,提高城镇对产城融合的支撑能力;四是全面改善城镇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五是完善多层次城镇体系,增强城镇对资源
要素的集聚作用;六是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人民提供智慧化的文化修养。
创新投融资的造血功能
中国城市报: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庞大,再加上地方债高企,政府财政资金无以为继,致使资金之困成为阻碍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
您认为如何创新投融资机制?
熊垓智:自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发布PPP相关政策文件以来,PPP
模式已被视为一剂破解智慧城市建设资金困局的良药:一是当PPP模式被
引入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中后,为换取特许经营权,社会资本方将承担大部分的资金投入,既解决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也会缓解政府增量债务。
同时,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社会资本方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项目盈利,有利于政府存量债务的消化。
二是通过PPP模式,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到智慧城市公共项目领域,使得政企双方的角色和作用随之发生改变,政府将由公共服务的供给方转变为合作方和监管方,对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后续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会持续监管,可避免因企业获取暴利而使公众利益受到侵害现象的发生;企业对项目的参与程度也由单一的建设转变为从方案设计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直至后期维护的全程参与。
三是PPP模式实现了政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可以将政府在顶层设计及战略制定等方面的优势,与社会资本方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专家智库、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共建智慧城市。
中国城市报:目前国家提倡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尽管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积极性不高,忌惮投资风险不敢涉足。
对此,您有何见解?
熊垓智:我认为在PPP模式中,风险都是由最善于应对的一方承担,让对方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
比如,在智慧交通项目的运营中,如果因车流量不足而导致企业达不到基本的预期收益,该经营风险应由政府承担,政府可以对企业提供现金流量补贴,以有效降低类似不可控因素所引发的经营风险。
同时,企业应按其相对优势承担较多的管理职责,这恰恰也是政府管理层“低效风险”的易发领域。
在PPP模式中,以合同形式约定参与方的责、权、利,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可以有效规避参与方“相互勾结”的腐败风险。
为此,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中明确规定,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公司禁止参与地方PPP项目。
可见,PPP模式以“风险共担”为理念,以共同目标为纽带,将政府、金融机构、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等参与方聚合在一起,形成抵御智慧城市推进中所遇风险的强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