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过滤、臭氧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2000年获奖情况一览表-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山东大学2000年获奖情况一览表-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山东大学2000年度获奖情况一览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1.反应生成粒子复合强化耐热钢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王执福、于化顺、张景德、公志光、刘明、惠希东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ES500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应用环境完成单位:威海分校主要完成者:云昌钦、杨志强、严中华、王浩、张志伟、魏新华、孙玉军2."风包粉"系列低Nox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研究及应用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秦裕琨*、吴少华*、孙绍增*、李争起*、马春元、孙锐*荣获高校科学技术奖(10项)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1.离子注入光波导和缺陷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王克明、时伯荣、王忠烈、卢霏、孟鸣岐2.哺乳动物呼吸节律形成及调节机制的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宋刚、刘磊、王玉田、张衡、李勤、于萍3.焊接熔池形态及其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武传松、孙俊生、郑炜、曹振宁4.新型全固化短脉冲激光系统和高效腔内倍频激光系统实验理论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王青圃、赵圣之、张行愚、何京良、刘华5.钕铁硼永磁合金矫顽力机制的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高汝伟、张德恒6.无创伤性测定心腔和大血管内压力的方法学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葛志明、张运、张梅、季晓平、范觉新、赵玉霞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1.华林--哥德巴赫问题的新研究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刘建亚、展涛2.微扰非微扰过渡区强相互作用性质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梁作堂、王群、谢去病3.人乳头瘤病毒16型致癌基因E6/E70RF的基因克隆及新型疫苗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于修平、卡继峰、栾怡、赵蔚明、齐眉4.D-(一)-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邓氏盐(甲酯、钾盐)的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张苗、王明刚、谢新记、李吉海、鲁成学、王春省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59项)一等奖(3项)1.高效遗传性AITiB中间合金的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边秀房、刘相法、亦效刚、马家骥2.多元金属氢氧化物超细粉制备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侯万国、孙德军、韩书华、张春光、宋淑娥、吴涛、刘尚营、王果庭3.动态三维(四维)超声心动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张运、关昭伦、王王勇、邢燕秋二等奖(23项)1.前列腺特异抗原基因启动子中二个调节序列的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建业、庞维秋、张莲英胡晓燕、王鑫2.塔式起重机结构动态特性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黄珊秋、窦修荣、陆萍孙家林、苗雨顺3.冷冻肌活检标本库的建立及其在神经肌病诊断和病理机制中的应用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焉传柱、李大年、吴金玲刘淑萍4.颌骨缺损修复系列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魏奉才、张凤河、孙善珍王勇、程玉峰5.应用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张梅、张运、张园园卜培莉、葛志明6.头颈部恶性肿瘤累及颈部组织的手术治疗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栾信庸、潘新良、解光许风雷、刘大昱7.冷冻肿瘤细胞膜抗原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徐中华、田军、玄绪军时庆、周尊林8.妊高征血流变学与胎儿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及婴幼儿智力随访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杨玉英、江森、郝素媛张薇、戴珉笙9.硬成型表面数控加工技术及系统开发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强、岳明君、黄克正李沛刚、宋现春、张承瑞10.产品表面设计技术研究及CAD系统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黄克正、徐志刚、刘和山于慧君、艾兴11.铁路变、配电所微机监控系统完成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曹景森、刘伯强、李鲁宇阳胡咏梅李家庭李磊柴松林孙芳营12.湿式净化秸杆气化机组研制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董玉平纪桂花慕增得齐浚秦惠芳朱瑞富王衍章13.BZR-1型自动绕线机完成单位:华天公司主要完成者:杨仲景、李传信、徐军然、苏玉民、周敬馨、李表泉14.发电机故障录波监测装置完成单位:电气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波、李欣唐、张志峰、韩继生、孙晓军15.高压断路器光电控制装置完成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庆范、张承慧、崔纳新、孙延春、李歧强、李现明16.头孢唑啉钠中间体2-甲基-5-硫基-1、3、4-噻二唑的研制开发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王明刚、张苗、谢新记、孟凡君、鲁成学17.臭氧一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源的研究完成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胡文容、张倩、李善平18.金属塑性成形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赵国群、孙胜、栾贻国、王广春、管延锦、关廷栋19.BWDK-3200系列干式变压器温度控制器完成单位:华天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李传信、杨仲景、迟恩先、王德涛、鞠洪兵、王秀珍20.光电和半导体材料的离子注入及其特性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王克明、时伯荣、卢霏、孟鸣岐、王忠烈21.神经管畸形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高英茂、管英俊、马金龙、刘凯、郝晶、钟惠军22.小麦与不同属植物的体细胞杂交研究完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夏光敏、周爱芬、向凤宁、王槐、陈惠民23.机电一体化电感涂装机淄博无线电六厂完成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隋青美、卢立营、李智广*、徐智绪*. 伊道刚*. 高金庆三等奖(33项)1.晚期丝虫病人健康、医疗需要与需求的社会经济学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袁方曙、李顺平、刘兴柱、郭淑玲、孟庆跃、张红静2.急性脑血管病十五种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郭洪志、李义召、迟兆富、徐淑军、朱士文、朱爱菊3.鸟氨酸脱羧酶基因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单位:刘贤锡、林毓琴、赵春华、胡海燕、傅善基、罗道春4.WT-P53导入对MDR细胞耐药及恶性表型的影响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陈学良、刘春生、丛雅琴、杨建华、朱丽5.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释放GM-CSF、ICAM-1、TGF-β1及药物调节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李玉、吴大炜、侯怀水、王淑贞、董亮、许仁和6.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灌注扫描对肺心病右心功能的对比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许仁和、杨印楼、张运、武广华、王勇、任长征7.脑胶质瘤发病中IL-6自分泌环路的验证及实验性阻断治疗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李刚、田志刚*、张庆林、张建华8.儿童交替性偏瘫的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迟兆富、尚伟、周盛年、郭洪志、曹丽丽、赵玉英9.补肾健脾法治疗胎动不安的机理及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王秀芹、刘亚群、丛华、王世友、彭秀芬、杨涛10.颏舌肌功能调控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机制的实验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于萍、宋刚、王丽、张衡、刘磊、王凤斌11.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和分期的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李传福、张晓明12.不平衡支链氨基酸对胃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李克、孙学英、张楠、寿楠海、姜希宏13.新型模用锌基合金焊接工艺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刘秀忠、赵东建、董博玲、袁培燕、邵德军、魏星14.快速智能制造系统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项辉宇、李德军、吴耀华、黄克正、刘和山15.螺旋进丸新型高效抛丸器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姜青河、廖希亮、王维倜、韩建德、刘永胜、隋大山、赵朋成16.高速钢激光熔覆金属陶瓷的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陈传忠、周香林、常春、曹怀华、王文中、于家洪17.SGK分布式远程测控系统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卫宁、刘玫、张兴华、胡江、褚兴亮18.多媒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完成者:曾广周、王晓琳、赵合计李保建、石冰19.数控石材制品多功能加工设备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进生、王志、徐青、韩涛、王明星、李玲20.煤矿物流信息集成系统(CMIIS)完成单位:华天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姚作斌、李广恩、赵文友、李丙强、刘忠河、孟光春21.新型全固化短脉冲激光系统实验、理论与光折变材料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王青圃、赵圣之、张行愚、王玉荣、赵建华22.量子反应散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蔡政亭、冯大诚、吕文彩、马万勇、邓从豪23.有机微多相介质的光分析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黄锡荣、张文娟、杨景和、揭念琴24.BM-13,505(达曲班)对心脑缺血保护作用完成单位:药学院主要完成者:张世玲、孟昭力、郭秀丽、孙勇、熊波、赵彦伟25.最佳编码调制方案在移动数据、图象传输系统中的性能研究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袁东风、王承祥、姚旗、隋爱芬、韩冰26.黄河冲积粉土路用性能分析与最佳稳定方法完成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主要完成者:商庆森、刘树堂、姚占勇、迟洪格、林荣刚、马国梁27.室性心动过速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钟敬泉、张运、张梅、季晓平、范觉新、赵玉霞28.螺旋压力机的动态特性研究完成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工:李培武、夏天纠、郑效忠、郝滨海、管延锦、谭晶29.二维工程图识别与三维信息提取系统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韩云鹏、王兆辉、孟剑铎、徐志刚、项辉宇、刘昌英、丁甫春30.萃取体系的物理化学山东建材学院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杨永会、杨廷钊、孙景修、宋其圣31.酒精调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mRNA的表达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李延青、王凯、张梅、王淑贞、吕红、樊薇32.山东省道路基层材料配比的区域变异性研究完成单位:山东省公路管理局土建与水利学院主要完成者:商庆森、杨永顺*、房建国*、刘树堂、程扩远*33.光纤传感检测微小面积粗糙度装置完成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徐建强、江驰、刘裕勤、张慧*、夏霄红*、王廷津荣获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奖(59项)应用技术成果一等奖(6项)1.W-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吴葆杰、张岫美、周建政、丁力、魏欣冰2.对羟基邓氏盐[4-羟基-a(3-甲氧基-1-甲基-3-氧代一丙烯基)氨基苯乙酸钾]的研究完成单位:开发三星公司主要完成者:张苗、王明刚、谢新记、李吉海、鲁成学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张锑、徐从高、刘海鹏、纪春岩、张春青4.汽车车型自动识别存储系统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王欣、王汇源、彭玉华、付永生、王潍南5.山东省典型道路调查与基层材料的配比研究完成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主要完成者:商庆森、刘树堂、姚占勇、赵治广、李松辉6.直肠癌淋巴化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何庆泗、姜希宏应用技术成果二等奖(10项)1.并联补偿喷射式热泵的研究完成单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孙奉仲、伦宁、马效君、孙红杰、史月涛2.电针疗法对抗化诒药物破坏肿瘤者免疫系统作用的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叶芳3.多媒体视频成像设计系统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卫宁、刘玫、周学海、陆萍、湛力4.复合迷走神经背核对胆道运动调控作用及其机理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刘京璋、刘传勇、周建华、李自英、刘克敬5.腹腔镜胆道手术腹腔残石转归的动物实验研究完成单位:二附院主要完成者:胡三元、亓玉忠、张建良、于文滨、王培林6.甘颠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颜会兰、李应全、李淑玲、刘萍、赵宪村7.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卜培莉、张运、张梅、张薇、王淑贞8.人脂肪细胞上受体的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卢盛华、马剑峰、曹伟、王菊英、刘萍9.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于建华、李守先、张供、李朝辉、刘言训10.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中医证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张继东、崔红燕、傅善基、张维东、邹雄应用技术成果三等奖(11项)1.P16全基因序列的克隆、表达及其在基因变异和抗体制备中的初步应用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利宁、马春红、刘素侠、曹英林、宋静2.抽动一秽语综合征脑诱发电位的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姜玉华、朱爱菊、卢宪梅、刘德山、孙若鹏3.冠脉缺血性刺激(PTCA)前后血清IL-6、TNF-a水平的变化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孔宪明、高海青、潘其兴、刘同涛、李大庆4.经皮内镜伟胃造瘘术(PGE)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赵幼安、陈建、王明春、张尚忠5.母婴保健偿制评价及支付意愿研究完成单位:公共卫生学院主要完成者:徐凌中、刘玉芹、刘兴柱6.帕金森病患者血液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多巴制剂与VitE对其影响的研究完成单位:公共卫生学院主要完成者:蔺新英、许继平、李玉莲、陈兆堂、孟虹7.糖尿病性肾病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临床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张晓黎、王桂兰、董建军、蒋玲、于红玲8.退热Ⅲ号的药效学研究及临床观察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刘新春、王连山、解英、梁济乐、韩文岫9.紫外线照射对人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岳寿伟、时庆、侯怀水、黄丽雯、杨海泼10.自由体操直体"旋"空翻的技术研究及其与人体髋骨、股骨的关系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谢良云、邹静、辛平、高健、李文寿11.人体蠕形螨病感染度理论、植螨工具与技术、诊断标准和治疗中药与剂型筛选的系列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袁方曙、邓树海、郭淑玲、戴高升、黄桂华著作二等奖(1项)1.《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完成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曾毅、张明、孙晓军著作三等奖(5项)1.山东省教委"九五"立项教材《医用高等数学》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虞孝珍2.《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完成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彭玉华3.《胸部外科手术图谱》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徐光亚、王善政、周德芳4.《血液病与肿瘤诊治及实验技术》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徐功立、杨道理、李英、王应跌、周登峰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完成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主要完成者:王有志、薛云冱、张启海、高锌群论文一等奖(10项)1.Heterozygous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noggin affect human joint morpho 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龚瑶琴2. 齿轮轮齿瞬时变形理论与实验研究完成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李剑峰、王勇、田志仁、王寿佑、艾兴3 .关于网络计算与网络安全的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完成者:马军、徐秋亮、朱大铭、梁东敏4.花生红衣抗氧化及抗蛋白糖化活性成分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娄红祥5.计算机辅助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彩明、汪嘉业、杨兴强、王凯6.晶体中的热效应对高功率端面泵浦Nd:YV04.Nd:GdV04激光器的影响研究完成单位:晶体所主要完成者:刘均海、邵宗书、王长青、祝莉、王继杨7.铁基非晶和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巨磁阻抗效应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刘宜华、萧淑琴、梅良模、陈晨、张林8.小分子气相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顾月姝、王宝山、侯华、刘传朴、敦敬忠9.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完成单位:二附院主要完成者:关广聚、吴涛、文蓉珠、付玉琴、姚晓奕10.用李代数方法研究分子动力学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丁世良、郑雨军、戴瑛、潘陆宇论文二等奖(9项)1.补体调节蛋白在三种干细胞缺陷性贫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完成单位:齐鲁医院主要完成者:徐从高、张锑、赵睿、张茂宏2.非线性数学期望及应用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陈增敬3.功能晶体中缺陷的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和光学显微术研究完成单位:晶体所主要完成者:胡小波、王继扬、魏景谦、刘耀岗、刘宏4.酵母菌耐高浓度酒精分子机制的研究完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池振明、张长铠、高峰4.手性液晶在空气/水界面上的二维相变研究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薛庆斌、陈晓、刘洪国、杨孔章、张其震5.随机控制理论及在金融中的应用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主要完成者:吴臻6.褪黑素抗衰老作用机制系列研究完成单位:药学院主要完成者:张庆柱、张均田7.微扰非微扰过渡区强相互作用性质完成单位: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者:梁作堂、王群、谢去病8.液-液体系中铀的传质与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杨延钊、杨永会、孙思修论文三等奖(7项)1.表面活性剂缔合结构的研究及其应用完成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完成者:李干佐、沈强、马成松、徐桂英、毛宏志2.超声波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驱动系统的研究完成单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完成者:刘锦波、陈永校、高芳红3.基于软件agent的协作支持技术研究完成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完成者:李保建、曾广周、王晓琳、林宗楷4.气相色谱法测定二乙酰关附甲素的血液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完成单位:药学院主要完成者:王唯红、王如斌、张君仁、刘传华、潘淑菊5.渗流问题数值分析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主要完成者:程爱杰、孙文涛、王高洪6.微分动力系统和复动力系统完成单位: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主要完成者:扈培础7 .盐酸异丙嗪的阴道杀精避孕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完成单位:医学院主要完成者:武玉玲、姜恩亭、栾世钦、邴鲁军、宋卫华主要研究人员中标*者为非本校成员。

微絮凝工艺

微絮凝工艺

微絮凝工艺微絮凝工艺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技术,它通过利用微小的颗粒物质,使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迅速聚集形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微絮凝工艺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微絮凝工艺的原理微絮凝工艺是通过加入絮凝剂将水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凝物,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絮凝剂通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够吸附在颗粒表面,并形成带电的絮凝团。

当带电的絮凝团相互碰撞时,会发生凝聚作用,使颗粒逐渐增大,最终形成沉淀物。

微絮凝工艺通常需要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絮凝剂,并通过混合、搅拌等方式促使颗粒的聚集。

微絮凝工艺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对于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浊度较高的水源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以下是微絮凝工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1.饮用水处理:微絮凝工艺可以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口感。

2.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微絮凝工艺可以将这些污染物聚集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水源净化:对于湖泊、河流等水源的净化处理,微絮凝工艺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提高水源的水质。

三、微絮凝工艺的优势微絮凝工艺相比传统的絮凝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处理效果好:微絮凝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浊度,提高水质的透明度和纯净度。

2.运行成本低:微絮凝工艺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设备投入,运行成本较低。

3.操作简便:微絮凝工艺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并进行混合搅拌即可。

4.适用范围广:微絮凝工艺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水处理系统,能够应对不同水质和处理要求。

微絮凝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小的颗粒物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沉淀物,实现水质的净化。

微絮凝工艺在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水源净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随着水质要求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微絮凝工艺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用法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用法

臭氧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用法臭氧处理污水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多种用途和优点。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用臭氧氧化法处理废水所使用的是含低浓度臭氧的空气或氧气,其工艺设施主要由臭氧发生器和气水接触设备组成。

大规模生产臭氧的常见方法是无声放电法,制造臭氧的原料气可以是空气或氧气,原料气需经过除油、除湿、除尘等净化处理,否则会影响臭氧产率和设备正常使用。

用空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一般为10~20毫克/升,用氧气制成臭氧的浓度为20~40毫克/升。

臭氧氧化法的用途包括:1. 水的消毒:臭氧是一种广谱速效杀菌剂,对各种致病菌及抵抗力较强的芽孢、病毒等有比氯更好的杀灭效果。

水经臭氧消毒后,浊度、色度等物理化学性状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COD)一般能减少50~70%,还可去除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

2. 去除水中酚、氰等污染物质:处理含酚、氰废水实际所需的臭氧量和反应速度与水中所含硫化物等污染物的量及水的pH 值有关,应进行必要预处理。

理论上,把水中的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臭氧需要量是酚含量的7.14倍;把氰化物氧化成微毒的氰酸盐,臭氧需要量是氰含量的1.84倍;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臭氧需要量是氰含量的4.61倍。

该方法通常与活性污泥法联合使用,先用活性污泥法去除大部分酚、氰等污染物,再用臭氧氧化法处理。

此外,臭氧还可分解废水中的烷基苯磺酸钠(ABS)、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木质素、腐殖质、杂环状化合物及链式不饱和化合物等污染物。

3. 水的脱色:印染、染料废水可用臭氧氧化法脱色,这类废水中往往含有重氮、偶氮或带苯环的环状化合物等发色基团,臭氧氧化能使染料发色基团的双价键断裂,同时破坏构成发色基团的苯、萘、蒽等环状化合物,从而使废水脱色。

臭氧对亲水性染料脱色速度快、效果好,但对疏水性染料脱色速度慢、效果较差。

含亲水性染料的废水,一般用臭氧20~50毫克/升,处理10~30分钟,可达到95%以上的脱色效果。

水库水净化处理方案

水库水净化处理方案

水库水净化处理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改善,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处理技术也逐渐提高。

生活饮用水多数来源于处理后的地表水。

山上水流下汇集形成的水库水具有明显的特点:浊度较低,细菌含量较少,但有机物较多。

下面就山上水形成的水库水的特点,设计其净化处理方案,使经过处理后的水达到直接饮用标准。

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砂滤、消毒。

现行常规处理工艺出水存在细菌、藻类和有机物超标以及微生物泄漏等问题,水中有机杂质、重金属无法除去, 另外, 水中有机杂质或腐殖酸会与氯气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不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为了改善常规处理工艺的缺陷,我们可以结合现代膜分离技术,采用常规工艺-膜分离相结合的方法来净化处理水。

一膜分离技术的特点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RO) 、纳滤(NF) 、超滤(UF) 以及微孔过滤(MF) 。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是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 这是由于膜分离水中杂质的主要原理是机械筛分, 因而出水水质仅仅依据膜孔径的大小, 与原水水质以及运行条件无关。

此外, 膜分离还会使水厂用地大大减少, 运行操作自动化,使水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水工厂。

用膜技术处理水,要求进水几乎不含浊度,故在用膜技术处理水库水时,最好先用常规工艺作为预处理。

膜分离水中微粒和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RO 运行压力高, 为1~ 10MPa, 能耗大, 而且由于良好的截留性能将大多数无机离子( 包括对人体有益的) 从水中去除。

长期饮用这种水, 会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不适宜作为水厂处理工艺。

NF 进水要求几乎不含浊度, 故仅适用于地下水处理。

超滤过程是比微滤膜孔径更小的膜操作过程, 它的出水水质好, 操作压力不高,故采用常规工艺-超滤。

二设计方案天然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多为腐殖酸类的天然有机物(NOM) , 其中的低分子量部分最易与氯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的三致物质。

UF 膜的污染多发生在膜表面, 因而透水通量下降程度不大。

微絮凝过滤、臭氧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微絮凝过滤、臭氧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微絮凝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T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源为一山涧水库水,由于长期自然沉降,浊度很低,1995年—1997年的平均浊度在10 NTU左右,尤其是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期间,浊度<5.0 NTU。

近些年来,由于旅游业发展和水库养鱼大量增加,造成水库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当光照充足时,藻类大量繁殖,每年4月—9月间,藻类个数高达(5.0~7.0)×107个/mL。

为了保证该市水厂传统混凝、沉淀、过滤净水工艺的正常运行,需要在源头投氯杀藻,结果造成大量卤代烃生成。

研究发现[1],在低浊源水处理中,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O3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用作消毒剂进行消毒可降低投氯量,减少出厂水中卤代烃含量。

现将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4月—9月间高藻期水库水的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1 试验方法与材料1.1 分析测试方法分析测试方法如表1所示。

NH3-N纳氏试剂光度法三氯甲烷顶空气相色谱法四氯化碳顶空气相色谱法细菌总数琼脂培养计数法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1.2 工艺流程根据水库水浊度低的特征,采用以微絮凝直接过滤和O3消毒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其流程如图1所示。

1.3 设备及工艺参数滤池:为了减少将来工程改造量和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采用石英砂滤池,除了滤池直径缩小为185 mm外,其他操作参数与该厂现有的滤池一样,即内填700 mm厚的粒径d=0.5~1.2 mm石英砂颗粒滤料,滤速为8 m/h,过滤周期为12 h,反冲期历时3.0 min,滤料的膨胀率为45%。

混凝剂为PAC,该厂原工艺投加4.31 mg/L,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试验工艺投加1.01 mg/L。

O3接触塔:内径d =100 mm,H=900 mm,利用氧气产生O3。

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完全相同条件下,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出水平均浊度为0.59 NTU,该厂传统工艺出水平均浊度为0.68 NTU,说明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具有强化接触凝聚效果,提高了过滤截污能力。

微污染水处理工艺探析

微污染水处理工艺探析

微污染水处理工艺探析微污染水是指受到有机物污染, 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Ⅲ类水体标准的水体。

微污染水一般是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污水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入供水水源导致的, 其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物(天然有机物(NOM)和人工合成有机物(SOC))、氨(水体中常以有机氮、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形式存在)、嗅味、三致物质、铁锰等。

微污染水主要包括石油烃、挥发酚、氯氮、农药、COD、重金属、砷、氰化物等,这些污染物种类较多,性质较复杂,但浓度比较低微,尤其是那些难于降解、易于生物积累和具有三致作用的优先控制有毒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毒害很大。

这些有害污染物,常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不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同时液氯很容易与原水中的腐殖质结合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直接威胁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无法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性的需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微污染水源水污染日益严重,有害物质逐年增多, 尤其是近年来水源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不断加重, 水体中有机物种类和数量激增以及藻类大量繁殖, 现有常规处理工艺已不能有效保证水厂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无法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安全性的需要;同时, 随着水质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标准逐步提高。

但是在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下,微污染水源水仍将是重要水源,根据微污染水的水质特点及供水水质的要求,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方案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微污染水源水的给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强化常规处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

一、强化常规处理根据目前的原水水质状况,改进和强化传统净水工艺是改善出厂水水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对传统净化工艺进行改造、强化.可以降低出水浊度,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全面提高水质。

强化常规处理不仅可以降低出水浊度,同时也降低了出厂水中的细菌、大肠菌、病毒、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铁、锰等的浓度,使形成氯消毒副产物的母体——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活性有机物也有所降低。

水处理常用工艺

水处理常用工艺

水处理常用工艺以水处理常用工艺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水处理中常用的几种工艺。

一、澄清工艺澄清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工艺之一,通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微生物等杂质,使水变得清澈透明。

常见的澄清工艺有:1. 自然沉淀:将水放置一段时间,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2. 絮凝剂处理:加入絮凝剂,通过絮凝作用将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3. 过滤:利用滤料(如石英砂、活性炭等)的孔隙和表面吸附作用,将悬浮物截留下来。

二、消毒工艺消毒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消毒工艺有:1. 氯消毒:向水中加入氯气、次氯酸钠等化学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2. 臭氧消毒:利用臭氧氧化作用来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灭微生物。

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三、软化工艺软化是为了去除水中的硬度成分,防止水垢的形成。

硬度主要由钙、镁等离子组成,常见的软化工艺有:1.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如强酸型树脂、强碱型树脂)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释放出等量的钠离子,达到软化水的目的。

2. 反渗透: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将硬度成分和其他溶解物质截留下来,得到软化水。

四、脱盐工艺脱盐是为了去除水中的盐类,得到纯净水。

常见的脱盐工艺有:1. 蒸汽蒸馏:利用水和蒸汽的不同挥发性,将水中的盐类蒸发出去,得到纯净水。

2. 电渗析:利用电场作用,将水中的离子迁移至离子选择性膜上,实现脱盐。

3. 逆渗透: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将溶解在水中的盐类截留下来,得到脱盐水。

五、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是对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以满足特定要求。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有:1.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等。

2.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等对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胶体等。

3. 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胶体颗粒迅速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微絮凝_超滤和混凝_沉淀_过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对比试验

微絮凝_超滤和混凝_沉淀_过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对比试验

水质标准 ( CJ/T206&2005) 》 中体现出来。在新的 水质标准面前, 研究开发适用于我国经济现状、 安全 可靠、 高效、 低投资的新型饮用水处理技术具有极其 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基于这一考虑, 对微絮凝 - 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进行了中试试验。
52
Á
第 32 卷 第 12 期
50 40 30 20

Á
0.16
0.14 0.12 0.10 0.08 0.04 0.02 0.06
Fig.1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water works production
10 0 0 10 20 30 40 50 60
41.99% 、 16.62% 、 60.84% 。 微 絮 凝 - 超 滤 工 艺 对 CODMn、 TOC、 UV254 的去除率比常规工艺分别高出 5.46%、 19.03%、 9.20%。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在水处理行业, 除了水处理效果, 制水成本也是 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 如果制水 成本高得人们无法承受,再好的水处理工艺也没有
X703.1;TQ028.8

1000-3770(2006)12-0051-03
与常规的混凝 - 沉淀 - 过滤工艺相比,超滤具 有出水水质稳定、 去浊率高、 能有效去水中病原体生 物、 工程占地面积小、 基建费用低、 建设周期短等优 [1-2] 点 。 基于这些优点, 超滤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 据有关资料介绍, 原水不加预处理直接超滤, 有 试验在深圳大涌水厂进行,水源为深圳水库水 机物的去除率不高。而水中有机物又是膜的主要污 ( 水源水质状况见表 1) 。试验采用两种工艺的平行 染源,膜污染直接关系到超滤工艺的产水效率和运 试验。一种是直接采集水厂的混凝 - 沉淀 - 过滤的 行成本[3]。因此, 对于受到轻微污染的水源水, 如果 运行数据 ( 本文称为常规处理工艺, 见图 1) , 另一 采用超滤工艺, 必须找到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否则, 种是微絮凝 - 超滤组合工艺 ( 见图 2) 。两种工艺均 超滤工艺的处理效率将大打折扣。 据研究, 混凝$超 采用聚合氯化铝 ( PAC) 作混凝剂, 混凝剂投加量均 滤组合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缓解膜 为 2mg/L。 污染[4]。所以, 目前一般都采用混凝 - 沉淀作为超滤 的前处理。而微絮凝%超滤工艺, 由于絮凝时间短, Table 1 Quality of raw water 项目 最高值 最低值 平均 且省去沉淀单元,基建投资比混凝 - 沉淀 - 超滤工 浊度 (NTU) 38 5.6 23.16 艺会更加节省, 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45635 33010 38028 !2!m 颗粒数(个 /mL) 深圳的主要饮用水水源为水库水,由于珠三角 pH 7.15 6.80 6.88 CODMn(mg/L) 2.32 1.64 1.87 地区工农业发达, 水源受到微污染, 主要表现在水体 2.70 1.92 2.34 TOC ( mg/L) 富营养化, 藻类污染较严重, 以 TOC 为表征的有机 0.0667 0.0502 0.0576 UV254(cm-1) 360 130 180 细菌总数(个 /mL) 物含量较高, 而且有机污染物种类较多。另一方面, 80 30 48 大肠菌(个 /100mL)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1.43!107 1.90!106 3.32!106 藻类 ( 个 /L) 必然会对水质提出更严格要求,这种发展趋势已经 试验的核心设备是国产内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在 2005 年 6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建设部 《 城市供水 ( 由立升公司提供) , 膜组件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6

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

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

杭嘉湖地区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选择杭嘉湖地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水源的微污染问题也愈发凸显。

因此,选择适合杭嘉湖地区的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集成工艺,并分析它们在杭嘉湖地区的适用性。

首先,常见的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有混凝-过滤-氯化消毒工艺、超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以及臭氧-颗粒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

这些工艺都具有一定的净水效果,但在选择适合杭嘉湖地区的集成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杭嘉湖地区的水质特点。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该地区的水源微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

因此,净水工艺应该具备一定的混凝沉淀功能,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物和微生物等。

其次,需要考虑净水工艺的操作和维护成本。

杭嘉湖地区水资源较多,但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维成本也不可忽视。

因此,在选择净水工艺时,需要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并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另外,需要考虑净水工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杭嘉湖地区属于湿润气候,水质可能会随季节和天气变化而有所变化。

因此,净水工艺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稳定地处理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微污染水源。

在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后,笔者认为混凝-过滤-氯化消毒工艺是适合杭嘉湖地区的微污染水源净水集成工艺。

这种工艺通过混凝剂将悬浮物和胶体物与水分离,然后经过过滤去除残留的微小颗粒,最后进行氯化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混凝-过滤-氯化消毒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混凝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以及部分溶解有机物,从而提高水源的透明度和净水效果。

其次,过滤可以进一步去除微小颗粒,使得水质更加清澈,提高水源的安全性。

最后,氯化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杀菌方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净水质量。

尽管混凝-过滤-氯化消毒工艺在净水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该工艺无法去除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DDNP生产废水

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DDNP生产废水

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DDNP生产废水
倪丽;郭晓滨;金菁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4X
【摘要】本文采用絮凝-臭氧氧化法处理DDNP废水。

前期实验证明在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400mg/L、pH值为8时、CODcr、硝基酚、色度可分别降低至182.24mg/L,6739mg/L和4500倍。

处理水经过絮凝后静置,再取上清液进行臭氧氧化,当氧化时间为40min、温度为20qC、pH值为9、臭氧浓度为
1.32mg/L的条件下,CODcr可降低至140.04mg/L,色度为202倍,硝基酚含量为1.5mg/L。

【总页数】0页(P58-59)
【作者】倪丽;郭晓滨;金菁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1
【相关文献】
1.絮凝沉淀-内电解-厌氧生物氧化预处理DDNP废水 [J], 王恒鹏;
2.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DDNP生产废水 [J], 倪丽;郭晓滨;金菁
3.絮凝沉淀-内电解-厌氧生物氧化预处理DDNP废水 [J], 王恒鹏
4.絮凝沉淀—臭氧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 [J], 赵锡斌;阎金宏
5.DDNP生产废水灵捷微电解处理系统技术r研究报告 [J], 张海峰;张砚军;冯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库水源水微污染物去除方法探讨

水库水源水微污染物去除方法探讨
3、除水中嗅味的方法 水中嗅味主要来源于藻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的代谢产物或分解产物,以及水中的有机物和 无机物。使饮用水产生异嗅的物质,在水中的含量一般在g/L级。现在已查明富营养化水体 中产生嗅味的物质有十余种,主要有2一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2一异丁基一3一甲氧 基吡嗪,2一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2,4,6一三氯茴香醚和三甲基胺。这几种化合物的嗅阈值极 小,均以g/L计。去除水中嗅味的主要方法: 3.1、氧化处理技术 用于去除嗅味的氧化剂主要有氯气、二氧化氯、臭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比较起 来,臭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除嗅剂,相关研究和应用也较多。 马军、李学艳等比较了几种常见氧化剂对饮用水致嗅物质2-MIB氧化去除效果。结果表 明:KMn04、NaCIO、H202、C102对水中2-MIB的去除效果均较差去除率最高在20%~35% 之间。而臭氧却能有效地氧化MIB,在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对MIB的去除较好,5min之内达 90%以上。对富营养化水体产生的天然嗅味,臭氧预氧化可有效去除异嗅物质MIB。 3.2、吸附预处理技术 活性炭是去除水嗅味较为有效的吸附剂,李伟光等对粉末活性炭(PAC)去除饮用水中嗅味 的试验,结果表明PAC可有效地控制藻类季节性繁殖引起的水体嗅味。在原水嗅阈值为90时投 ]JIl40mg/L的PAC和嗅阈值为30时投}J【120mg/L的PAC后,出水无异嗅,异味。研究发现进水 嗅阈值有所变化,某一投量下的活性炭除嗅率基本保持不变。 3.3、生物处理技术 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具有较好的除嗅效果,但运行费用较高,而生物处理在这方面具有 一定优势。饮用水的生物处理在欧洲应用较普遍,我国正处在推广应用阶段。生物处理大多采 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生物滤池。有机物和氨的生物氧化,可以降低配水系统中使微生物 繁殖的有效基质,减少嗅味,降低形成氯化有机物的前体物,另外可以延长后续过滤和活性炭 吸附等物化处理的使用周期和容量。生物处理后的微生物、颗粒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等都可以通 过后续处理加以控制。 3.4、膜滤法 超滤能去除大部分大分子天然有机物,因此可去除水中部分大分子量嗅味物质,而对中、 小分子有机物,尤其是微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由于土臭素和2-MI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仅为182和168,所以超滤难以去除这两种致嗅物质。有研究表明NaCI截留率55%的NF膜可去

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概述

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概述

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概述微污染水源是指在水质中存在较低浓度的有害物质,一般无法肉眼看到,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的水源。

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的目标是将水源中的有害物质降至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微污染水源的主要特点是有害物质的浓度较低,一般难以通过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去除。

因此,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的主要技术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氧化还原等。

首先,预处理环节可以采用沉淀、澄清、过滤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浊度。

其次,混凝沉淀技术适用于去除水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和氨氮等有机污染物,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其形成团聚体,并通过沉降达到去除的目的。

再者,过滤技术可以采用活性炭滤池、砂滤器等方式去除有机污染物和颗粒物。

此外,吸附技术可以利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吸附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等,可以通过膜膜孔大小和半透性来过滤去除微量有害物质。

最后,氧化还原技术主要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多种处理工艺的组合来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达到相关的安全标准,保证水质合格。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还应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

可以通过加强农业、工业和城市的污染防治,减少有害物质的输入;强化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监管,严禁乱排乱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等,以减少微污染水源的产生和扩散。

综上所述,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并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才能确保水质达标,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为人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

在处理微污染水源饮用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水源的特点和水处理工艺的可行性。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的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介绍了03/HZO2,03/UV和03/金属氧化物等三种常见的催化臭氧氧化工艺,最后指出提高臭氧在水中的传质溶解和提高羟基自由基(·OH)生成的速率和数量仍是今后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研究的主要方向。

标签:催化臭氧化;微污染;水源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面污染的加剧以及新型工业的不断涌现,大量工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人水体,使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

持续几年的环境公报均显示,我国七大重点流」勃也表水普遍受到污染,且以有机污染为主,这些有机污染物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而且,随着分析检测手段的进步,在饮用水中检出的这类污染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饮用水中己检出965种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

目前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该工艺流程对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等具有相对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和微量有机污染物等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这些有机污染物经消毒工艺后,常常生成一些消毒副产物如有机氯化物三卤甲烷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各国水处理专家试图通过改进传统水处理工艺流程来控制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但所获结果卻差强人意。

目前很多水厂均出现消毒过程中氯用量不断增加,虽然保证了对病菌的完全灭活,却导致了水厂出水中有机氯化物的含量升高。

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已经很难应对目前我国饮用水源水有机污染的状况。

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深度水处理技术来强化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目前水处理中画垂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去除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对于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包括O3/H2O2、O3/UV和O3/金属氧化物等。

1.O3/H2O2O3/H2O2体系是一种臭氧高级氧化系统,这一方法不是利用O3直接与有机物反应,而是利用O3分解产生的·oH来氧化有机物。

微絮凝过滤、O_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微絮凝过滤、O_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微絮凝过滤、O_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胡文容
【期刊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1(17)9
【摘要】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水库水浊度的去除效果好于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处理后出水浊度≤ 1.0NTU ;②O3消毒能减少消毒投氯量和有效控制处理出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 ,确保三氯甲烷<60 μg/L、四氯化碳<3μg/L ,其最佳投加量为6.9g/m3;③该工艺的药剂费用为 0 .0 82元 /m3,比传统处理工艺增加 0 .0 61元
/m3,但可省去混凝沉淀工序的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 ,降低了工程投资。

【总页数】4页(P6-9)
【关键词】微絮凝;直接过滤;臭氧消毒;微污染;水库水
【作者】胡文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4
【相关文献】
1.微絮凝时间对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微污染水的影响研究 [J], 王连旺;周璠;孙涛
2.电絮凝-陶瓷微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水过程中r絮体基团和铝极板钝化层分析 [J], 周振;姚吉伦;张星;庞治邦;刘波
3.微絮凝-超滤和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对比试验 [J], 尹华升;陈益清;陈治安;尤作亮;张金松
4.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源的应用研究 [J], 陈超;王燕蓉;冯修梅;赵树秋
5.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矿井水的研究 [J], 范荣桂;朱东南;邓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絮凝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微污染水库水 T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源为一山涧水库水,由于长期自然沉降,浊度很低,1995年—1997年的平均浊度在10 NTU左右,尤其是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期间,浊度<5.0 NTU。

近些年来,由于旅游业发展和水库养鱼大量增加,造成水库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当光照充足时,藻类大量繁殖,每年4月—9月间,藻类个数高达(5.0~7.0)×107个/mL。

为了保证该市水厂传统混凝、沉淀、过滤净水工艺的正常运行,需要在源头投氯杀藻,结果造成大量卤代烃生成。

研究发现[1],在低浊源水处理中,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O3作为一种强氧化剂,用作消毒剂进行消毒可降低投氯量,减少出厂水中卤代烃含量。

现将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4月—9月间高藻期水库水的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1 试验方法与材料1.1 分析测试方法分析测试方法如表1所示。

NH3-N纳氏试剂光度法三氯甲烷顶空气相色谱法四氯化碳顶空气相色谱法细菌总数琼脂培养计数法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1.2 工艺流程根据水库水浊度低的特征,采用以微絮凝直接过滤和O3消毒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其流程如图1所示。

1.3 设备及工艺参数滤池:为了减少将来工程改造量和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采用石英砂滤池,除了滤池直径缩小为185 mm外,其他操作参数与该厂现有的滤池一样,即内填700 mm厚的粒径d=0.5~1.2 mm石英砂颗粒滤料,滤速为8 m/h,过滤周期为12 h,反冲期历时3.0 min,滤料的膨胀率为45%。

混凝剂为PAC,该厂原工艺投加4.31 mg/L,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试验工艺投加1.01 mg/L。

O3接触塔:内径d =100 mm,H=900 mm,利用氧气产生O3。

2 试验结果与讨论2.1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完全相同条件下,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出水平均浊度为0.59 NTU,该厂传统工艺出水平均浊度为0.68 NTU,说明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具有强化接触凝聚效果,提高了过滤截污能力。

此外,在半年连续试验中,出水浊度超过1.0 NTU的概率<10%,而且大部分数值≤1.2 NTU,只是在过滤刚开始运行的第一天,出水浊度达1.5 NTU,说明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的运行稳定、可靠。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对CODMn、UV254、氨氮等的去除效果与该厂传统处理工艺基本相同,原因是两者的功效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对可溶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对NH3-N、CODMn 等污染指标的去除实际上是通过去除源水中的浊度来实现的。

2.2 O3消毒的最佳投加量在进水流量恒定为220 L/h的条件下,当臭氧气体流量为2.0 L/min时,不同O3浓度所对应的消毒效果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当O3浓度为12.72 mg/L时,滤后水中细菌为2个/mL,而大肠杆菌全部被杀灭;当O3浓度提高到15.27 mg/L时,滤后水中的细菌和大肠杆菌全部被杀灭;当O3浓度减少到9.90 mg/L时,滤后水中大肠杆菌全部被杀灭,但残留细菌数增加到18 个/mL。

考虑到O3杀菌的有效浓度和经济性,选择O3浓度为12.72 mg/L作为杀菌有效浓度比较合理,按此换算可得滤后水杀菌消毒需要投加的臭氧量为6.9g/m3。

为验证这个数据的可靠性,分别采用不同滤后水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

取样分析表明,大肠杆菌全部被杀灭,消毒后出水均残留活细菌,其个数最高不超过10个/mL。

由此可见,滤后水投加6.9g/m3的O3,可将细菌控制在10个/mL以内,大肠杆菌则全部被杀灭。

由于O3半衰期较短,为实现出厂水无菌和保证管网末梢细菌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规定标准,需要再投加少量的Cl2以抑制细菌的再度繁殖。

研究发现[2],当水中无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时,加氯量等于余氯量。

由于试验滤池出水已经O3杀菌消毒,水中几乎没有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消耗氯的物质,因此加氯量等于余氯。

按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出厂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 min后不应低于 0.3 mg/L,所以经O3消毒后需要投加0.3 mg/L的Cl2以抑制细菌的再度繁殖。

2.3 出水卤代烃含量据研究[3],卤代烃具有致癌作用或可疑致癌作用,因此饮用水中卤代烃含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作了明确规定,其中三氯甲烷含量<60 μg/L,四氯化碳含量<3 μg/L。

所以,研究经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中卤代烃含量,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效益(见图2、3)。

从图2、图3可以看出,源水经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和投氯消毒后,水中CHCl3含量由源水的8.5 μg/L下降为8.0 μg/L。

源头投氯杀菌后,出水三氯甲烷含量略有上升,由8.0 μg/L上升为9.0 μg/L,增加了1.0 μg/L,但远低于GB 5749—85规定三氯甲烷含量不超过60 μg/L的要求。

图3的四氯化碳含量也低于GB 5749—85规定的3 μg/L。

由此可见,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处理工艺,基本上能控制消毒副产物卤代烃的生成,确保出水卤代烃含量低于GB 5749—85规定的标准值。

而传统处理工艺出水的卤代烃含量较高,CCl4含量为3.5 μg/L,超过GB 5749—85规定的3 μg/L的标准。

3 经济分析据T市水厂统计,试验时该厂处理工艺投加PAC混凝剂4.31 mg/L,投氯量为3.59g/m3。

按当时该厂PAC混凝剂进价2 300 元/t、氯的进价3 000 元/t计算,则药剂费为0.021 元/m3。

据报道[4],我国生产O3的费用约为11.4元/kg[电费按0.60 元/(kW·h)计算],而试验的杀菌消毒O3最佳投加量为6.90g/m3,则O3消毒费用为0.079 元/m3。

此外,为了控制细菌再度繁殖,需再投加0.3 mg/L氯,其费用为0.000 9 元/m3,则实际消毒费用为0.079 9 元/m3;投加1.01 mg/L的PAC混凝剂需0.002元,则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的费用为0.082元/m3。

因此,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的药剂费比传统处理工艺增加了0.061 元/m3。

4 结论①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处理T市水库水,能满足出水浊度≤1.0 NTU 的要求。

②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处理工艺可减少消毒投氯量,能有效控制出厂水中CHCl3和CCl4含量,使出厂水中CHCl3和CCl4含量远低于GB 5749—85标准值,保障了人们饮水安全,解决了常规处理工艺出厂水中卤代烃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

③微絮凝直接过滤、O3消毒工艺的处理成本为0.082 元/m3,比传统工艺增加了0.061 元/m3,但可省去混凝沉淀工序,减少了工程总投资。

味精废水治理技术路线商讨某味精厂经过多年认真考察,确定采用ABBL废水治理工艺,该工程总投资357万元,设计水量为800m3/d,实际水量为1000m3/d。

已通过当地环保部门验收。

表1 某味精厂味精废水水质、水量计工艺流程表2 处理效果平均值表单位:除pH值外,其余均为mg/L监测点位监测项目pH COD SS BOD5生物调节池1.19~4.221.04×104440 1.01×103WXY反应系统6.43~7.32651.815632.8好氧生物 6.34~238.1649.3由表2所示经过处理后,公司每年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为:SS 111.8吨,COD 3138.9吨,BOD5 372.3吨;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分别为SS 83.7%,COD 97.5%,BOD5 99.1%,NH3-N 8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规模:800 m3/d 工程投资:357万元占地面积:1600 m2装机容量:268 KW运行费用:3. 60元/m3·水(包括电、人工、药剂、维修、折旧等费用)一. 工艺机理水解酸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复杂有机物进行水解和发酵的过程,使多糖水解为单糖,再通过酵解途径进一步水解酸化成乙醇和脂肪酸,蛋白质则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产生脂肪酸和氨。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无论是厌氧UASB工艺,还是兼氧水解酸化工艺,其目的都是为后面的好氧生化处理作预处理。

所不同的是UASB是全过程的厌氧生物降解工艺,而水解酸化工艺则只完成了厌氧反应前两阶段,即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

二. 工艺选择味精废水按污染物浓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离交尾液等。

第二类为炭柱处理水、洗米水、设备清洗水及生活废水等组成的中、低浓度有机废水,这部分废水水量较大。

废水中有机物、NH3-N及SO42-含量高,pH值偏低,且含有一定量的Cl-。

对厌氧和好氧生物具有直接和间接生物毒性,其治理国内外已经作了多年研究。

通过对国内较典型味精废水处理工程实地考察、调研,已实施的工程中基本分三种工艺:1.厌氧+好氧处理工艺;2.完全好氧工艺;3.不同形态的水解酸化+好氧工艺。

由于废水中高SO42-、高NH3-N,对厌氧、好氧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使厌氧反应系统几乎不能运行。

为避开两相矛盾,部分企业的后续改造与2000年后的新工程设计将重点放在前期物化处理方面,分别采用:一、浓缩蒸发法;二、Ca(OH)2脱硫法;三、空气氧化吹脱法;四、工艺水稀释法。

随着日趋渐严的环保法规的完善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实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造成富营养化、破坏受纳水体水质的NH3-N值已放在了监测因子的首位。

2.恶臭气味的产生,H2S气体排出对周边空气环境的影响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受产品低利润空间的限制,企业无法承受过高的改造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4.地下水和地表水随着新水法的执行,实行有偿使用和总量收费。

5.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特别是易造成二次污染的产业。

这些问题迫使设计单位必须作出新的选择,为治理企业提供先进工艺,减少企业投资,适应环保要求。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工程实践,证明味精废水的处理应立足于生化法为主体,通过预处理或生物处理的强化手段,提高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能力,有效的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降解有机物的条件。

UASB工艺和水解酸化工艺均在水解、断键反应的作用下实现原水中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和脂类等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向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附带产生少量的CO2、N2和H2),并且在细胞体内分解为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及较高级的脂肪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