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口交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便于生生互动,便于老师分别指导,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教师“主导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点个人的想法: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要实践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语文是一种审美,是心灵对事物的一种领悟;语文是一种创造,是心灵对事物意义的一种生发。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很被动,他们习惯于听课和记笔记,只能在老师预设的问题范围内思考答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问题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压抑状态,老师也容易忽略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运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有助于改变这种低效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以老师角色转换为基本前提的。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课堂学习的合作者、共同探究的对话者、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和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正鲜明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在语文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学,老师提出自学要求并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勾画圈点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通过自查
工具书等方式疏通文字、文意,初步理清文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学结果,这实际上锻炼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因为阅读课文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展开审美想象。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要实践以教导学的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思辨的好习惯。运用以教导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读书需要悟性,悟性来自思考。以教导学的课堂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课文进行品评。他们把发现的问题或疑惑提出来,然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老师巡视、点拨。记得我以前听的一堂公开课《阿房宫赋》,课堂上,有个学生对“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句的解释提出异义,课文中它被理解为“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啊。”而这位学生却发出疑问,说为什么这句不翻译成“一个百姓来秦朝的心思,是代表千万人(灭秦)的心思”。执教老师听后,并没有急着否定他的独到理解。其实,这涉及到结合语境(上下文)分析句子的一个问题,如果脱离上下文,这句像那个学生理解的那样翻译也未尝不可,教者以此为契机,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让他们发表对这两种译法的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实,这种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辨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发现疑点也好,讨论疑点也好,其本身就是对分析能力的一次锻炼、一次有效的参与。通过让学生辩论,老师适时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既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意识,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要实践以学促教的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过程应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统一。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老师过多注重信息的输入,而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恰是这两者的统一。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口头表达,或质疑,或让学生自己讲解,或让学生自由诵读,或让学生回答问题,形式多样。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说”,强化他们的表达欲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种切合新课程精神的教学方法,应该要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相关知识告诉我们,学习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表面感知”到“深层感悟”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指出,语言的习得,其过程是“符号――信息――符号”。这科学的指出,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个从“感”到“悟”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无疑是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感悟。但是,我们在实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时,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自学的要求,如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细化、对自学常识的掌握等;其二是必须引导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知识脉络,做到心中有数,思维清晰。对一篇语文课文来说,一般要讲要学的范围都非常宽泛。如何了解作家作品、品鉴课文语言、理清课文思路,联系现实展开联想等都可以纳入学生的学习视野,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分清主次。
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要实践活学活用的的教学理念,
避免固步自封,力戒教条化和程式化。实践运用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面面俱到,处处照搬,而应抓其精髓,巧作导引,点拨生发。我们在课堂上的发言要简明扼要,富有参与性和鼓动性。我们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先鼓励他们提问,再引导他们自己去找寻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轻易地割裂“传统”,既要运用新课改的精髓,又不能放弃旧教学模式的有用载体,将新课改的理念与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才能给学生新鲜感,防止他们的参与热情降温。同时,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比以前更高了,所以,我们要适应过去的那种程序化教学,适应当前的生动活泼、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只要充分理解了新课改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质,就会对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个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