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全攻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全攻
文言句式和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也包含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等成分,语序大都相同,只是在特殊条件下有特殊结构。我们学习文言文时, 要切实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基本规律,才能取得举一反三。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中,见到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 肯定判断句用“是”表示, 否定判断句用“不是”表示。文言文却不同,文言文中的“是”多为指示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这些”、“那些”, 只在少数情况下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肯定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用“……者, ……也”来表示,翻译时在“者”处写个“是”, 删去“, ”号, “者” 和“也”不直译,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强将。又如: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乐羊子妻》译文:不知道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是谁家的女儿。
(二。用“……者……也”来表示, 即主语后面不用“, ”号, 翻译时只把“者”译为“的”, 在“者”后加个“是”,如: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译文:灭亡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在“者”处换“是”,句末加“的”,“者也”不译,如: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译文:这两样不能同时得到, (我是放弃鱼而取熊掌的;又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 号,再加“是”。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如:鱼我所欲也。(《孟子》译
文:鱼是我想得到的东西。又如: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故事》译文:(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 把“为”直接翻译成“是”, 语序不变, 如:此为何若人? (《公输》译文:这是怎样的人?又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译文: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还如:必为窃疾矣。(《晏子故事》译文:一定有偷窃的病了。
(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如:定伯诳之言:“我亦鬼”。(《宋定伯捉鬼》译文:宋定伯骗鬼
说:“我也是鬼”。再如:此乃英雄也。(《魏武将见匈奴史》译文:这才是英雄啊。
(七。用“是”表示判断, 如:鬼言:我是鬼。 (《宋定伯捉鬼》译文:鬼说:“我是鬼”。再如:巨是凡人。(《赤壁之战》译文:吴巨是平凡的人。
(八。意合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没有任何判断标志,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后加“是”, 如:秦, 虎狼之国, 不可信。 (《屈原列传》译文: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信任。再如:温州雁荡山,天下奇景。(《雁荡山》译文:温州雁荡山,是天下最秀丽的山。还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译文:沿途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文言文中,否定判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用“非……”来表示,“非”可直接翻译成“不是”,如: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二。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如:卿太重,将非鬼
也?(《宋定伯捉鬼》译文:你太重了,可能不是鬼吧?
(三。用“非……者也”表示, 翻译成“不是……的”, 如:非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译文:不是我所讲的那种传授给人们的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二。被动句
现代汉语被动句结构是:“受事者 +被 +施动者 +动词”,如:“他们被景色迷住了”,“垃圾被我们清扫干净了”。而古文中的被动句,除用“被”表示外,还有另外八种句式:
(一。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用“被”引起施动者,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译文:都是被逼迫的,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二。用介词“为”引起施动者,这个“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语序不变,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译文:自己作客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啊。再如: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译文:周处年轻的时候,强悍霸道, 被本乡邻里当作祸害。
(三。用“见”引起施动者,这个“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语序不变,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恐怕不能得到秦国的都城,白白地被秦国欺骗。
(四。用介词“于”引起施动者,放在动词谓语后面表示被动,构成了状语后置,即:“受事者 +动词谓语 +于 +施动者”, 翻译时把“于 +施动者”移到动词谓语的前面, 再把“于”直接翻译成“被”,如:夫赵强而燕弱,而于赵王宠。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却又被赵王宠爱。
(五。用“见 +动词谓语 +于 +施动者”来表示被动, 翻译时把“于 +施动者”移到“见”字后面,“见”“于”合译为“被”,如: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害怕被大王欺骗而违背了赵王。
(六。用“受事者 +为 +施动者 +所 +动词谓语”或“为 +所 +施动者”来表示被动, 翻译时“为” 译成“被”,“所”不翻译,如: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译文:恐怕被曹操占了先。再如: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这样,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
(七。用“受施者 +为见 +施动者 +所 +动词谓语”来表示被动, “为见”翻译成“被”, “所” 不翻译,如:凡举事无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汉书《朱浮与彭宠书》译文: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被亲友们痛恨,却被敌人高兴。
(八。动词本身含有被动成分的,可以不用任何标志,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翻译时要在动词前加个“被”字,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译文: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感动。
三。宾语前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 宾语是要在动词谓语或介词后面, 而文言文中则有些宾语常在动词谓语或介词前面, 这叫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前置的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后面。文言文的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而且各有特点和标志。
(一。在文言文的疑问句中,常把疑问代词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来表示疑问,因而构成宾语前置。所以可断定,“疑问代词 +介词或动词”出现,其后又无宾语者,则为宾语前置句,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再如:吾欲辱之,何也?(《晏子故事》译文: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二。在文言文的否定句中, 常把代词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面以示强调, 因而构成宾语前置, 所以遇见“否定副词 +代词 +动词谓语”时, 则可判断为宾语前置句,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三。在文言文反问句中,常把“疑问代词 +名词”组成的偏正短语和“之”一起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因而构成宾语前置,所以遇见“疑问代词 +名词 +之 +动词谓语”即可判定为宾语前置句,“之”不翻译,如:宋何罪之有?(《公输》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再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译文:为什么担心铲不平呢?
(四。在文言文的陈述句中,常把宾语放在谓语前面,谓语后面用“之”填位,以示强调, 因而构成宾语前置句。所以遇见动词谓语前面的词或短语和谓语后面的那个词或短语要移到“之”处,“之”不翻译。如果前置的宾语后面有逗号,词序也可不动,“之”翻译为“它”, 如: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孟子〉〉译文:那么不辨礼仪就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