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特点。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特点,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作用。
2. 探究原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
3. 认识构造: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4. 学习使用: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测量力的大小。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并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特点。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 编写一个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弹簧测力计解决相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弹簧测力计构造、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3. 探索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分析结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到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弹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弹力的概念、实例和弹簧测力计的介绍。
2. 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各种弹性物体(如橡皮筋、弹簧等)、钩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物体可以产生弹力?”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展示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如弹簧床、橡皮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强调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原理:详细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弹簧的伸长与受力成正比的关系。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包括调零、挂钩码、读数等步骤。
3.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感受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弹性物体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弹力与弹性形变的概念。
4. 课堂练习与讨论提供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与延伸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3.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力的测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动脑思考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测力计的刻度表示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
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绳子等);3. 数据记录表;4.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测量方法,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方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方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概念及原理。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子、重物等。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和操作弹簧测力计,让他们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2. 讲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让孩子们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是通过弹簧的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
3. 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动手实践:孩子们自己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5. 分享成果: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概念及原理。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孩子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了解家中的弹簧制品,如弹簧床垫、弹簧门等,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这就是我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教案让学生发现科学的魅力
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应用。
2. 讲解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3.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 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实验准备1. 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细线、钩码等实验器材。
2.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准备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七、实验步骤1. 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2. 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 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用一个弹簧测力计。
5. 让学生用细线将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与弹簧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
2. 实验器材:绳子、挂钩、重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涉及到弹力?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认识弹簧测力计(15分钟)1.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体会测力原理。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知识。
2. 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弹力这一主题。
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和汇报,让学生深入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避免错误。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使用和力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细绳等)3.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实验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实验4.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6. 板书设计弹力概念: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使用方法:正确安装、观察分度值、测量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一致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请简要描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2. 请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请写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步骤。
4. 请结合实验,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2. 同伴评价:相互之间评价对方在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弹力的概念与测量1.1 弹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力学的知识,理解弹力的定义。
通过示例或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体因形变产生的力。
1.2 弹力的测量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包括量程、分度值等。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第二章: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2.1 弹簧的弹性特性讲解弹簧的弹性特性,包括弹性系数、形变与力的关系等。
引导学生理解胡克定律,即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成正比。
2.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即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来测量力。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设定、分度值的确定等制作过程。
第三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维护3.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包括校准、测量、读数等。
强调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超量程、防止损坏等。
3.2 弹簧测力计的维护与保养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教育学生正确存放、清洁、检查弹簧测力计,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四章: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4.1 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
引导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验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4.2 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称重、测力等。
引导学生关注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与探究5.1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弹簧测力计的实验,确定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
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2 弹簧测力计的探究与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教案: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六章:弹簧测力计的误差分析6.1 弹簧测力计的误差来源讲解弹簧测力计的误差来源,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
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
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1、演示一:(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 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6、共同分析得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二、弹力1、学生动手实验: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感受皮筋、弹簧、尺子对手的力。
2、分析以上弹力的产生,得出弹力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知道其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2.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
2. 实验器材:细线、钩码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引入弹簧测力计的话题。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讲解弹簧在受到拉力时的伸长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挂载、如何读取数值等。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6. 误差分析:讲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来源,如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弹簧测力计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9.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称重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和使用介绍,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原理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实验室,实际观察弹簧测力计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弹簧测力计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前进行检查。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学习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讲解法,讲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进而引出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合实物,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弹力大小。
6.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讲解如何正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数值。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留下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数据处理,评估学生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方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实物。
2.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其他测量力的工具,如电子秤、拉力计等。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有何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复习弹力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弹力学习笔记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学习笔记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章节:一、弹力的概念与特点二、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四、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实例五、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一、弹力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2. 掌握弹力的特点教学内容:1.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2. 弹力的特点:接触力、相互作用力、可逆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弹力?2. 讲解弹力的定义和特点3. 举例说明弹力的应用二、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弹簧、外壳、指针等2. 弹簧的弹性特性: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力成正比教学活动:1.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构成2. 讲解弹簧的弹性特性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量程选择、校零、测量等2. 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避免超过量程、避免剧烈振动等教学活动:1.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2.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四、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车悬挂系统、起重机械等2. 弹簧测力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体重秤、弹簧拉力器等教学活动:1. 介绍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实例2. 分析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这些实例中的作用五、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操作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安装、测量、记录等2.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注意事项:避免误差、保持测力计稳定等教学活动:1.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步骤2.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六、弹簧测力计的校准与维护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校准弹簧测力计2.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维护方法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校准步骤:使用标准力计进行校准2. 弹簧测力计的维护方法:定期检查、清洁、避免过度使用等教学活动:1.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校准步骤2.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校准方法3.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维护方法七、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如测量弹簧常数、研究物体受力情况等2. 弹簧测力计在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如生物力学、地球物理学等教学活动:1. 介绍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2. 分析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八、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安全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安全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安全使用原则:避免误操作、避免超出量程等2. 弹簧测力计的故障处理:如指针卡住、读数不稳定等教学活动:1.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安全使用原则2.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安全使用方法3. 讨论弹簧测力计的故障处理方法九、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知识教学内容:1.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知识点回顾2. 综合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教学活动:1. 复习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知识点2. 学生完成综合练习题十、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总结教学目标:1. 总结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1. 学生总结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知识点2. 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学习总结2. 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弹力的概念与特点二、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四、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应用实例五、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六、弹簧测力计的校准与维护七、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八、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安全使用九、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综合练习十、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学习总结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多个方面,包括弹力的定义和特点、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应用实例、实验操作、校准与维护、安全使用、综合练习以及学习总结。
《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力的测量”展开研究。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重要工具。
先是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再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先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感受力的大小,在测量前估测物体的轻重,培养学生的单位量感,发展估测能力,逐渐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
在体验后,进一步探索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认识到“弹力是因为弹簧被拉伸而产生的”。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刻,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拓展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来解释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
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和科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规范地操作弹簧测力计,准确读数。
【教学准备】学生:圆筒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记录单、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标准物(钩码)。
教师:学生器材一套、弹簧测力计刻度版的纸板模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那么这个比赛的裁判是谁呢?(出示两个拉力器)学生活动:能通过观察拉力器受力时弹簧的变化,判断出力气大的同学可以将弹簧拉得更长。
教师活动: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设计意图:由力量大小的比赛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力的大小,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引出弹簧测力计。
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弹力,学习弹力的定义、计量单位以及作用。
•学习测量动力等量的装置——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弹力的计量单位和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作用3. 教学内容3.1 什么是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变形后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是一种恢复力。
在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性形变和弹性力是成比例的。
力学中,称单位长度内的恢复力为“单位弹性力”。
单位弹性力的国际单位为牛/米(N/m)。
3.2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物体所受拉力或压力的装置。
它是由一个弹簧和弹簧两端的固定支架组成,弹簧的一个端点与被测物相连,另一端与沿直线移动的指示器相连。
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在受受拉力或压力时产生形变的原理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弹簧测力计的精度和紧密度与其弹簧强度、弹簧数量、弹簧刚度和指示器的精度有关。
3.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测力计适用于测量小的压力和拉力。
在使用时,应该先将弹簧测力计静止,把要测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让其自然受力,读取显示值。
待弹簧测力计上的指示器恢复到原来的起点后,便可取下测力计,并关闭电源。
4.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由老师简要介绍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计量单位以及作用,然后对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进行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5. 教学步骤1.介绍弹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作用、计量单位等内容。
2.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其构成以及原理。
3.展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4.让学生自行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拉力、压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的过程和方法。
5.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实际问题解决训练。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弹力的概念、计量单位以及作用。
同时,学生认识到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物理问题,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实用工具。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标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弹力弹簧测力计2. 实验台3. 不同质量的物体4. 笔记本和铅笔5.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和原理,解释弹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实验操作:1. 将弹力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
2. 将一个物体挂在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下方,记录下示数。
3. 重复步骤2,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示数。
4.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种规律?2. 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正确读取示数、保持弹簧垂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哪些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作用?为什么?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弹簧的材质、长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测量非垂直方向的力?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评估:1.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测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比较它们与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台的稳定和物体的悬挂安全。
弹力学习笔记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学习笔记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章节:第一章弹力的概念与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
2. 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2. 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必须发生形变,且具有恢复形变的能力。
3. 弹力的作用:使物体恢复形变,维持物体的稳定。
4. 弹力的计算方法:F = 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常数,x为形变量。
5.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
6.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正确安装弹簧测力计,避免超量程使用,保持测力计的清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体验弹力的作用。
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
3. 讲解弹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例计算。
4.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完成弹力计算的练习题。
2. 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弹力的理解程度。
教案章节:第二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维护保养知识,延长测力计的使用寿命。
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安装、校准、测量、读数。
2. 弹簧测力计的维护保养:清洁、防潮、避免剧烈震动。
教学活动:1.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维护保养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延长测力计的使用寿命。
作业与评估:1. 让学生完成弹簧测力计使用与维护的练习题。
2. 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教案章节:第三章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弹力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汽车弹簧、自行车减震器。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4.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使用图表、公式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鼓励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一个利用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小发明或改进方案。学生需要简要描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和预期效果。
4. **小组研究性学习**:
-分小组进行一项关于弹力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主题自选,可以是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弹力与其他类型力的比较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并制作PPT在班上展示。
4.能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让学生分组讨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探讨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3.针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判断弹力的产生条件,区分弹力与其他类型的力。
1.学生对弹力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验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物理教案模板
物理教案模板物理教案模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教案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教案模板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五、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教案让学生发现科学的魅力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教案让学生发现科学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5. 实验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受力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
2. 教学难点:弹力的大小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准确读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弹簧玩具,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演示其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弹力的大小。
3. 分组实验: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度下的弹簧伸长,探讨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的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每个小组一台,用于实验操作。
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弹簧、板子、绳子等,用于实验探究。
3. 实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4. 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3.预期效果: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初步认识到弹力的存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重点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弹力的产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精确测量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深入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并能正确读取测力计的数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现象,解释其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6.课后作业
-布置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参与讨论、实验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弹簧测力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识讲解:弹力:日常生活中有些东西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比如说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用力掰尺子,尺子变弯,松手后,尺子又恢复原状;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松手后又恢复原长。
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叫做弹性。
而像橡皮泥,泥巴等撤去力之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像这样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产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弹性的物体只有在受力的作用时才发生形变,没有力的作用时没有形变。
物体对弹簧产生力的作用使其形变,弹簧必然会对视力物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就是弹力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
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体操比赛中。
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制作原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F=k·ΔLF:弹力k:弹性系数ΔL:弹簧的伸长量自制弹簧测力计: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
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
在纸板上。
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
分别将0.5N、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
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时将更为精确。
注:制作的过程也可以用来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竖直测量时如图1放置,使其指针在零刻度。
水平测量时将测力计水平放置,使其指针在零刻度)(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有时我们还要考虑弹簧测力计自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
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 > 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N。
2、某同学想将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秤。
他的操作如下:①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②在塑料杯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在塑料杯中装满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则杯中水的质量为kg,待测液体的密度为kg/m3,他设计的密度秤的量程为0~ kg/m3.(g取10N/kg)3、在实验中学联合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1所示的图像。
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
(填“A”或“B”)4、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N;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__cm.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12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8.55、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7、弹簧受力时会_______,不受力时又会_____,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弹力是物体由于_______而产生的力,_____力、_____力、_____力都是弹力.8、王刚新买了一套弹簧拉力器,内装5根相同的弹簧,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0N的力”。
王刚将其中4根并联装入拉力器,若王刚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则他的拉力是。
二、选择题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1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2N C.4N D.8N11、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1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1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14、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A、吊绳对水桶的拉力;B、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C、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D、使瀑布下落的力。
15、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00牛顿,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A、100牛顿、200牛顿;B、0牛顿、100牛顿;C、100牛顿、0牛顿;D、100牛顿、100牛顿.16、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的长度为零B.弹簧的伸长为零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D.指针的初始位置17、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A.偏大;B.不变;C.偏小;D.无法确定.1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19、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20、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水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2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2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23、―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B.比原来的测量值小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24、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左、大小为5N的力,.拉弹簧秤外壳上的环,同时用水平向右、大小也是5N的力n拉弹簧秤的挂钩.若弹簧秤的读数用F表示,弹簧秤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用F合表示,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10N,F合=10N B.F=5N,F台:ONC.F=5N,F合=10N D.F=ON,F合=ON25、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26、若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秤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 N的拉力,则弹簧秤的示数:A.大于5 N B.等于5 N C.小于5 N D.不能确定.27、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28、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 ;B、F1<F2;C、F1=F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9、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N和1.5N B.1.0N和0.5NC.2.0N和1.0N D.2.0N和1.5N30、(多选)起重机钢丝绳下吊着4×104 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拉力是4×104 NB.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大于4×104 NC.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小于4×104 ND.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都是4×104 N三、实验,探究题31、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___N.32、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