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识讲解:

弹力:日常生活中有些东西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比如说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用力掰尺子,尺子变弯,松手后,尺子又恢复原状;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松手后又恢复原长。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叫做弹性。而像橡皮泥,泥巴等撤去力之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像这样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产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弹性的物体只有在受力的作用时才发生形变,没有力的作用时没有形变。物体对弹簧产生力的作用使其形变,弹簧必然会对视力物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弹力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制作原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F=k·ΔL

F:弹力k:弹性系数ΔL:弹簧的伸长量

自制弹簧测力计: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再将一根

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

在纸板上作好记号。分别将0.5N、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

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

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时将更为精确。

注:制作的过程也可以用来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竖直测量时

如图1放置,使其指针在零刻度。水平测量时将测力计水平放置,使其指针在零刻度)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

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有时我们还要考虑弹簧测力计自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

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

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

用同样的力F0(F0 > 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

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N。

2、某同学想将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秤。他的操作如下:

①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②在塑料杯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③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在塑料杯中装满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

的位置。

则杯中水的质量为kg,待测液体的密度为kg/m3,他设计的密度秤的量程为

0~ kg/m3.(g取10N/kg)

3、在实验中学联合科技活动中,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

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1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

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_______。

(填“A”或“B”)

4、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N;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___cm.

5、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

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右

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7、弹簧受力时会_______,不受力时又会_____,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弹力是物体由于

_______而产生的力,_____力、_____力、_____力都是弹力.

8、王刚新买了一套弹簧拉力器,内装5根相同的弹簧,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

需要10N的力”。王刚将其中4根并联装入拉力器,若王刚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则他的拉力

是。

二、选择题

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1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11、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1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1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4、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的是()

A、吊绳对水桶的拉力;

B、桌面受到茶杯的压力;

C、汽车刹车时受到减震的缓冲力

D、使瀑布下落的力。

15、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00牛顿,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A、100牛顿、200牛顿;

B、0牛顿、100牛顿;

C、100牛顿、0牛顿;

D、100牛顿、100牛顿.

16、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长度为零B.弹簧的伸长为零

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D.指针的初始位置

17、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A.偏大;B.不变;C.偏小;D.无法确定.

18、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19、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20、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水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21、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B.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2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23、―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B.比原来的测量值小

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

24、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左、大小为5N的力,.拉弹簧秤外壳上的环,同时用水平

向右、大小也是5N的力n拉弹簧秤的挂钩.若弹簧秤的读数用F表示,弹簧秤在水

平方向所受的合力用F合表示,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F=10N,F合=10N B.F=5N,F台:ON

C.F=5N,F合=10N D.F=ON,F合=ON

25、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26、若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秤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 N的拉力,则弹簧秤的示数:A.大于5 N B.等于5 N C.小于5 N D.不能确定.

27、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

28、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

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

B、F1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9、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

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

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N和1.5N B.1.0N和0.5N

C.2.0N和1.0N D.2.0N和1.5N

30、(多选)起重机钢丝绳下吊着4×104 N的重物,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拉力是4×104 N

B.物体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大于4×104 N

C.物体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小于4×104 N

D.物体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都是4×104 N

三、实验,探究题

31、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如下表格中: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下列数据:从这次数据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___N.

32、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N。

(4)小李作出了下图5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 C

33、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0.6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4、生活中我们常用到各种弹簧,如自动圆珠笔中的弹簧、拉力器中的弹簧、沙发中的弹簧等。小明发现,用手拉不同的弹簧时,使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所用拉力的大小不同。他猜想: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与弹簧原来的长度有关。

现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细线、支架、钢丝钳和一根均匀长弹簧(可裁剪),如果请你通过实验来验证小明的猜想,那么:

(1)要满足实验的要求,应对这根长弹簧做怎样的处理?答:;

(2)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3)请简述你的实验思路:

(4)请你写出另一种猜想:弹簧被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拉力的大小,可能跟弹簧的有关。

35作图题:画出下列两个图中的A物体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

六、简答题

3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所示.

问:(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物体与墙壁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启发诱导 【课前准备】 直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测力计、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观察思考1 跳水运动员跳水时,变弯的跳板对运动员有力的作用吗? 观察思考2 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手上有什么感觉?

是否感到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二、新课讲解 一、形变 (1) 物体受到作用力,形状会变化,叫形变。 (2)、形变分类: 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①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橡皮筋的形变和弹簧的形变都属于弹性形变 ②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施加外力产生形变;停止用力形变保留 学以致用 下列物体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被拉长的橡皮筋 B、被压扁的橡皮泥 C、被压弯的竹竿 D、钟表内被旋紧的发条 答案:B 二、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具有弹力。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都是弹力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 对于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1)弓拉的越满弹力越大。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册立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弹力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 使用说明:1、用10分钟时间自学教材52—53页,未学懂的用红笔标记 2、.用35分钟独立完成本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并准备课堂交流 四. 学法指导:阅读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复习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合作学习: 一、形变、弹力(预习书上p52页“弹力”完成下面实验) (一)实验1 :压气球或拉橡皮筋 (请大家同学们压气球或橡皮筋,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体会你的感受,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1. 手压气球,气球会________;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会________;物体的形状或者体积改变,叫__________。 2.我们把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 请你说说: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苏教案第八章第一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鞍湖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教案主讲人:薛书连 课题:第八章.第一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及设计表格的能力。 (4)了解范性形变。 过程与方法 (1)动手实验操作、探究 (2)体验 (3)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1)弹力的概念。 (2)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1)弹力概念的引入。 (2)通过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教具和学具: 弹簧,橡皮筋,气球,橡皮泥,,塑料板,钩码,铁架台(含铁夹)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今天想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看过由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请举手。 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郭靖弯弓射雕,一箭双雕的镜头。今天我们学习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板书:弹力和弹簧测力计(I)) 二、教学过程 (一)形变和弹力 1、形变 试一试: 同学们,请你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气球,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然后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一下。 议一议: 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 那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你们自己的实验现象,大家知道什么叫做形变吗? 2、弹力 想一想: 我们用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师:大家都看过跳水比赛,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什么变化? 师: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后,会怎样? 师:这些说明了什么呢? 师:由此说明,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师: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产生弹力? 师: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会产生弹力。师: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使用的都是比较柔软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它们会发生形变。提出问题: 有人认为,坚硬的物体不会产生形变,只有有弹性的物体才会产生形变。比如,人走在水泥楼板上时,楼板并没有形变,只有走在木制地板上时,才会使木板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吗? 师:那我们就以坚硬的物体是否会发生形变为主题,请同学们分为正方和反方来辩论一下。正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会发生形变。 反方观点:坚硬的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师:通过刚才的小型辩论会,各方有各方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小实验。 观察: 将一只烧瓶中灌满带颜色的水,然后将瓶口用橡皮塞塞紧,穿过橡皮塞向瓶中插一根空心细玻璃管,然后用双手挤压瓶身,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变化。 思考: 水面为什么会升高? 教师总结:看来,不仅是软的物体会发生形变,坚硬的物体也会形变,只是我们用肉眼直接观察不易看出。在外力作用下,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二)活动8.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 观察: (1)将塑料板搭放在两个木块之间,观察塑料板。在塑料板的中间放一个重物、两个重物,观察塑料板的形变情况。 (2)用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的一端,逐渐增大拉力,观察弹簧的形变情况。 猜想: 以上观察表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作用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物体的形变量可能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 1、演示一: (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6、共同分析得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二、弹力 1、学生动手实验: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感受皮筋、弹簧、尺子对手的力。 2、分析以上弹力的产生,得出弹力的概念。 (1)皮筋在被拉长时,对手施加的力叫弹力。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1.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 分组实验: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 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5.3一l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 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 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 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

6.2弹力弹簧测力计(学案)之欧阳光明创编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6.2弹力弹簧测力计 欧阳光明(2021.03.07) ——赵亮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学习重点】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学习过程】 1.复习引入: (1)力是。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发生。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他们都能影响到力的。

2.知识探究: 问题一:什么是弹力? 弹性——塑性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结论: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 问题二: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有何关系? 结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 问题三:弹簧测力计原理及使用: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是测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的伸长就越。(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认清测力计的,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的力。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 (3)认清指针是否指在处,若不在,应。 (4)检查弹簧测力计是否,指针是否与测力计。 (5)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 观察时,视线视线必须与。注意:不能测量。 3.动手操作: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用手拉秤钩,使指针指在1N 、5N , 感受一下1N 、5N的力有多大。 (2)将钩码(1个,2个,多个)依次挂在秤钩上,读出它们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钩码个数(个) 弹簧秤示数 (N) (3)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 4.反馈练习: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2.能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性形变和弹力 【教具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气球、橡皮泥、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讲怎样描述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单位是牛(N)同时我们还讲了力的示意图。压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也可以标在物体的重心位置,前提是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1.形变与弹力 师:请同学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等器材,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待会儿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 在外力的作用下,你们看到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弹力。 师:当用手压弯直尺时,直尺受力发生形变能把物体弹飞,这时,直尺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请学生看课本插图)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但是当直尺或跳板被压断了还能把物体弹起吗?还会对物体施力吗? 师:我们把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我们学过的拉力、支持力、压力、引力、磁力等哪些属于弹力呢? 【实验】 拿一把直尺放在两粉笔盒之间,在直尺中间放一重物,使直尺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直尺对重物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弹力 师:说明支持力属于弹力 师:其实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这些力都有相应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引力、磁力不属于弹力 3.弹簧测力计。 【实验】 实验目的: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钩码(1.5N)、直尺 实验简要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 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用直尺测出这时弹簧的长度 再在弹簧下添加一个钩码,再用直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这样把每次的钩码个数和弹簧的长度记录下,记录5次。) 分析数据 结论: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专门的测力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对。那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板书:2.弹簧测力计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教科版物理《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3.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会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活动 一、弹力 介绍: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2: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

《13.1弹力_弹簧测力计》导学案(1)

第十三章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导学案 主备人:张志华审核人:时间:2012-10-10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重点、难点)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重点)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难点) 【温故知新】 1、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也可以改变 2、力的、和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1)(2) 【学习过程】 一、试一试: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二、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弹性和塑性 结合自己的体会,对以上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1、弹性: 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2、塑性: 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2)弹力: 1、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 3、弹力的大小与有关。 【点拨】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3)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2、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动 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下面进行实验探究。 弹簧测力计由三部分组成:弹簧、 秤钩和 刻度盘

2017-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教科版

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会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活动 一、弹力 介绍: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2: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 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吊环。 3.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学生用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感受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要先轻轻拉挂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 (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他阻碍; (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小结: (1)观察:量程与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弹簧是否灵活。 (3)测量:a.不能超过量程; b .弹簧伸长方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弹簧一要靠在刻度板上; c.沿力的方向静止或匀速拉测力计。 (4)读数:数值+单位。 多媒体展示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弹力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弹力弹簧测力计》w o r d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3、1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弹力 师;出示握力计、拉力器、弹簧秤。让学生握一握、拉一拉、称一称。 生;举手上台演示。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那么想知道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导入课题》二出示导学提纲、小组自主学习 师:师出示拉紧的弹弓,压弯的竹竿图片,并提出问题 它们为什么会有弹力,这种变形叫什么形变? 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弹力、弹性形变的定义 2、弹簧测力计 师:安排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并提出问题量程多少,分度值多少生:举手回答 师:安排学生认真观察研究测力计;想一想他的测力原理是什么?生:研究思考、举手回答 师:总结归纳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师:指导学生按课本要求进行实验 生:自主实验

师:巡回指导 实验结束师生共同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的几点。 三:展示学习成果,小组自主学习 四:师生互动、反思归纳 学生回顾本节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五:练习补偿、检测成果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___,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 板书设计 12、1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外力又回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养成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科学道理的情感,提高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2、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弹簧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拉力器、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学具: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以上各分成30组,每两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健儿郭晶晶获得了3米板跳水的冠军,她那有力的起跳,优美的弧线,成功后的喜悦,都会让人流连忘返,下面我们再次回到当时决赛时的情景:(多媒体播放)确实非常精彩,真不愧为跳水女皇,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郭晶晶借助什么东西让自己跳的更高呢?学生:木板变形产生的弹力 我们可以看出,郭晶晶用力改变了木板的形状。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实验开始! (板书:一、弹力弹簧测力计)(板书:一、弹力) (一)[探究实验1]探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 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2、铜(铁)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3、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4、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5、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了。(失去拉力后,橡皮筋恢复到原来长度) 6、气球用力压,扁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生总结]: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不同点是:有的不受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不受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 师:[板书]形变 师:受力时发生形状改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是哪些器材? 生:弹簧、直尺、橡皮筋、气球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给像弹簧这类物质所具有这种性质取一个名字呢?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13.1 弹力弹簧测力计 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 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其次用到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共同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所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上,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二种不同的状况,指出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引入要学习的内容。 2、推进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 ①弹力的概念:a、在引入新课后,通过演示实验重现上面所说的二种不同的形变,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直尺、橡皮、饮料瓶等)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得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概念。b、通过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饮料瓶被弄瘪不恢复状或通过拉直小弹簧的实验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c、引导学生共同感受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力足够大)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指出物体在弹性形变时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得到弹力的概念。d、分析指出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②弹簧测力计:a、从上述力有大小之分过渡到怎样才能得到力的具体大小,从而引入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b、对照课本的图和实物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c、结合前面拉弹簧的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d、根据其工作原理,在强调弹簧有弹性限度的基础上,回顾所学习的温度计、流表、电压表、天平等的使用方法,明确对测量工具进行使用前都应先认清其测范围和分度值,再让学生自己找出所用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指出测量前要先校零。 e、演示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说明观察求数时要让视线正对着刻度线。同时在演示时创设情景,对学生说明使用时要让所测力的方向和弹簧伸长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课堂小结,拓展深化: ①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②指出微小形变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显现出微小形变。 ③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对弹簧的两边都有拉力的作用,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其一端较小的力的大小。 4、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弹力、弹簧测力计学案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准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使用 难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 知识链接: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够改变,力能够改变 自我学习: 一、弹力: 1.小实验:压、拉弹簧、拉橡皮筋、互压手指、手压直尺、压书本、课桌、揉纸团、捏橡皮泥等,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观察物体的形变。 2.看课本P52“弹力”部分,结合以上实验,得出: (1)弹性 塑性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物体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物体因为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的产生原因: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物体相互挤压(即发生弹性形变)。 思考:书压桌子,书和桌子发生形变吗?用手推墙,墙发生形变吗? 我们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3)弹力的方向: 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分析支持力、拉力的方向。 (4)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二、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前: 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②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③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若不是,则需调节。 使用时: ④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⑤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⑥记录数字、单位。 【体验】1.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I0N,观察弹簧测力计弹簧长度的变化,感受1N、5N、10N的力的大小。 2.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使弹簧拉力计弹簧逐渐增长)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大小。 自我检测: 题型一知道什么是弹力,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基础知识练习:学习辅导P27 预习热身二1、2 水平检测一、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E.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水平提升: 可简记为: 1.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 2.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 3.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练习题及答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基础知识训练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____.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的____,可以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种.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拉力、压力都属于___.(题型一) 3.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撑杆跳高中弯曲的撑杆和跳水时的弯曲跳板都具有______能.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题型二)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 (题型二)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6.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题型二)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二)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图8-4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8-4所示. 问:(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物体与墙壁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题型一)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8-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N ,分度值为___N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位于第二小格的A 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 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N . (题型二) 2.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伸长1cm 要用1N 的拉力,则将健身器拉长,需要拉力为 N 。(题型三) 3.在下图中,A 、B 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 (题型一) 4.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题型一)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A B C D 图8-5

《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新知的能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用:气球、锯条、弹簧、直尺、弹簧秤、钩码(10个)、细木条、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用:橡皮筋、硬导线、测力计、钩码、头发、橡皮泥、气球等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丰富的弹力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弹力的浓

厚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从而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观看些运动图片(射箭、跳水、蹦极、蹦床)说说这些运动中所用器材的共性。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形变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出的皮筋和硬导线等分别做挤压或拉伸小实验。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1、用力拉皮筋,皮筋伸长,失去拉力,皮筋恢复原来长度。 2、硬导线用力弯,变形,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课件投影老师推荐的物体,同学们对其分类。并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橡皮筋类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板书:1、弹性形变 试一试:用力弯折细木条,当力量过大时细木条会怎样 结论:弹性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 (二)弹力 小实验:拉长橡皮筋和弹簧,体会手的感觉 (板书:2、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同学们看完视频后接着列举:拉力器、弹弓、弹簧秤、摩托车的减震器…… 前面物体形变都很明显,那么用手按压桌面、捏瓶子能产生形变吗 探究:拉弹簧、皮筋观察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提问逐步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1)了解测力计的作用:测量力的大小(板书)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提环、秤钩(板书) (3)用手将弹簧秤的示数拉至1N、2N、4N、5N,体验它们的大小,并体会测力计的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板书) (4)进行实验 分别将1、2、3个钩码悬挂于测力计下,读出示数并填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