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分析结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到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2. 教学难点:理解弹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弹力的概念、实例和弹簧测力计的介绍。
2. 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各种弹性物体(如橡皮筋、弹簧等)、钩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物体可以产生弹力?”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展示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如弹簧床、橡皮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强调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原理:详细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弹簧的伸长与受力成正比的关系。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包括调零、挂钩码、读数等步骤。
3.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感受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弹性物体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弹力与弹性形变的概念。
4. 课堂练习与讨论提供一些与弹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心得体会。
5. 课堂小结与延伸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 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教案3篇)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一)【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这节课是2019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的第4课,本章前三节主要研究了小车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也着重了解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类型的力。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力和弹簧测力计其实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感性经验。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使用尺子、温度计、量筒、天平等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
学生也能够说出生活中常用物理量的多少,比如1厘米有多长、1秒钟有多长等问题的答案,但很少有学生知道力的大小是如何测量的,力的单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力的大小应该怎样表示。
基于此在《弹簧测力计》一课中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需要的,对各种测量工具的回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建构有关“测量”的知识框架。
【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顿。
科学思维: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尝试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橡皮筋测力计。
探究实践: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态度实践: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的态度。
3.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4.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3.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力的测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动脑思考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测力计的刻度表示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
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绳子等);3. 数据记录表;4.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测量方法,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方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方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概念及原理。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子、重物等。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和操作弹簧测力计,让他们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2. 讲解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让孩子们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变形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是通过弹簧的变形来测量力的大小。
3. 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动手实践:孩子们自己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5. 分享成果: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概念及原理。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孩子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和了解家中的弹簧制品,如弹簧床垫、弹簧门等,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这就是我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方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教案让学生发现科学的魅力
教案: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实验探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2.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应用。
2. 讲解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3.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 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及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弹力与弹簧测力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实验准备1. 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细线、钩码等实验器材。
2.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准备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七、实验步骤1. 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
2. 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 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用一个弹簧测力计。
5. 让学生用细线将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与弹簧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
进程与方式: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踊跃探索制作和利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利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进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式。
【教学难点】1.形变、弹力【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分组实验: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发动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二〕进展新课一、弹力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跳水运发动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
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发动。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一种情况下产生弹力?生甲:撑杆跳高运发动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射箭运发动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窗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咱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一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窗们有疑问吗?生:桌面发生形变咱们都看不出来。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初中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
2. 实验器材:绳子、挂钩、重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涉及到弹力?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认识弹簧测力计(15分钟)1.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体会测力原理。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2.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知识。
2. 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复习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弹力这一主题。
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和汇报,让学生深入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避免错误。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换算5.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使用方法及读数与换算。
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读数与换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弹力的产生原因。
2. 采用实物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 采用操作练习法,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弹簧测力计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演示其使用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讲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换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有关弹簧测力计的实践作业,如测量日常物品的重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练习,评估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弹簧测力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每个小组一台,用于实践操作。
2. 教学PPT:展示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点。
3. 实物模型: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 练习题库:用于巩固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弹力概念及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
2. 第3-4课时: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生分组练习。
3. 第5-6课时:讲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换算方法。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
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1、弹性、塑性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弹力的概念,并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方法。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教学,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学习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弹力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弹簧测力计进行简单的力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使用它进行力的测量。
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和理解弹力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等。
学具包括记录本和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向孩子们介绍弹力的概念,并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使用它进行力的测量。
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和理解弹力的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同时,我也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这就是我设计的这节课的教学方案。
我相信,通过实践活动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的设计我选择了实践性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和学习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这种方法的原因在于,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例如,通过拉弹簧并观察其伸长的程度,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力的方法;•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弹力的定义和特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弹力的定义和特点;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弹簧的弹性特点,并引导学生发现弹力的存在;2.利用教材、实验和示意图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结合实例和练习,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和问题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引入1.教师可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弹力的视频或展示一张弹簧有关的图片来引入本课。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弹簧和弹力的观察和感受。
2.教师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Step 2:概念解释与讲解1.弹力的定义:讲解弹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其特点,如弹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与伸长或压缩长度成正比等。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教材的相关内容以及示意图,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特别要强调其利用弹簧伸长长度与受力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测量力的大小。
Step 3:实验与探究1.引导学生进行弹簧测力计的实验。
示范和帮助学生搭建测力计实验装置,并逐步进行实验操作。
2.提供几组带有不同质量的物体,请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每个物体所受的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3.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受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Step 4: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弹力的特点,并强调与质量无关、与伸长或压缩长度成正比这两个重点。
2.教师总结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重点强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与巩固1.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 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准确使用和力的测量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细绳等)3.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 实验演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实验4.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6. 板书设计弹力概念: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力成正比使用方法:正确安装、观察分度值、测量力的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一致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后作业1. 请简要描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2. 请简述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请写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步骤。
4. 请结合实验,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八、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
2. 同伴评价:相互之间评价对方在实验操作和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
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
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1、演示一:(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 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6、共同分析得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二、弹力1、学生动手实验: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感受皮筋、弹簧、尺子对手的力。
2、分析以上弹力的产生,得出弹力的概念。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知道其在物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2. 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
2. 实验器材:细线、钩码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引入弹簧测力计的话题。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讲解弹簧在受到拉力时的伸长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挂载、如何读取数值等。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6. 误差分析:讲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来源,如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弹簧测力计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9.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称重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 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和使用介绍,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原理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实验室,实际观察弹簧测力计在生产中的应用。
3. 开展弹簧测力计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使用前进行检查。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能感知弹力的存在,能解释实际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知识。
(2)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进程与方式(1) 通过感知弹力的观察进程,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经历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利用”进程,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利用的探讨,培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式(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2.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三、教学设计1. 弹力产生的条件熟悉弹力产生的条件的关键是理解弹性形变的概念。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内容可拿来生活中常见的弹性和塑性的材料让学生动手体验,再讨论形变的性质,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引发的。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关键是知道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为了冲破难点,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实验,使学生自己在探讨进程中得出结论;为了突出重点,可通过生活中常见弹簧设备(如拉力器),形象感受弹簧伸长与拉力大小关系并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
3. 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的关键是掌握弹簧测力计利用方式。
为了突出重点可采用分组探讨实验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利用弹簧测力计,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比已经学过的物理仪器的利用方式来加深记忆。
四、教学进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将一把直尺的两头别离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恢复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恢复来的长度;(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维持变形后的形状;(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纸不会恢恢复来形状。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13.1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形变的种类,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弹力大小与形变大小的关系。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动手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一、新课引入“跳跳床”是小孩子喜欢的运动。
小孩从高处跳到地面上,不会被弹起来。
但是跳到蹦蹦床上,就会被弹起来。
为什么蹦蹦床能把小孩子弹起来呢?二、新课教学1、形变的种类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类,其中一种是改变受力物体的形状。
比如:①轻压一把直尺,直尺发生形变②拉橡皮筋,橡皮筋发生形变③使劲拉弓,弓发生形变④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可爱的小兔子,橡皮泥发生形变⑤将一块玄铁打成一把刀,铁发生了形变在力的作用下,上述物体发生了形变,但是,形变的种类是不相同的。
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答:有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力撤去之后,物体会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有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力撤去之后,物体不会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有些物体形变很小,例如挤压一个玻璃瓶,肉眼看不出玻璃瓶形状的改变。
用手挤压桌面,桌面的形变也看不出来,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方法显示出来。
(水瓶实验)弹性是有限度的,超过弹性限度,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例如使劲拉金属弹簧,就可能损坏弹簧而使其不能完全恢复原状。
所以,物体要恢复原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弹性,二是处于弹性限度内。
2、弹力产生原因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弹力。
要产生弹力,首先,两个物体要接触,其次两个物体要挤压。
例如:弯曲的弓弦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箭产生弹力的作用。
蹦蹦床在孩子跳下来时发生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上面的小孩产生弹力的作用。
手挤压桌面时,桌面发生了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手产生弹力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支持力、重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标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弹力弹簧测力计2. 实验台3. 不同质量的物体4. 笔记本和铅笔5.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和原理,解释弹力弹簧测力计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对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实验操作:1. 将弹力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台上。
2. 将一个物体挂在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下方,记录下示数。
3. 重复步骤2,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示数。
4.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种规律?2. 引导学生总结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正确读取示数、保持弹簧垂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弹力弹簧测力计在哪些实际应用中可以发挥作用?为什么?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弹簧的材质、长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弹力弹簧测力计测量非垂直方向的力?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弹力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评估:1. 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弹力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测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比较它们与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异同点。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台的稳定和物体的悬挂安全。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弹力的概念与测量1.1 弹力的定义与特性解释弹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探讨弹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的确定。
1.2 弹簧的弹性特性介绍弹簧的弹性特性,包括胡克定律。
讲解弹簧的弹性系数,让学生了解弹簧的弹性与弹力之间的关系。
1.3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机制。
探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
第二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2.1 弹簧测力计的选择与校准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能够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校准方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详细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步骤,包括测量范围的确定、测力计的固定、测力计的零位调整等。
强调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拉伸或压缩弹簧测力计。
第三章:弹簧测力计的实验与应用3.1 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3.2 弹簧测力计的实际应用介绍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的重量、制作弹簧秤等。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实际局限性,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四章:弹簧测力计的创新与拓展4.1 弹簧测力计的改进与发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改进与发展,如电子测力计的出现。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的潜在改进方向,如提高精度、扩大量程等。
4.2 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讨弹簧测力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医学等。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需求和解决方案。
第五章:综合练习与评估5.1 弹簧测力计的综合练习提供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对弹簧测力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2 弹簧测力计的学习评估设计学习评估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7.3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4.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使用图表、公式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引导学生从数据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鼓励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一个利用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小发明或改进方案。学生需要简要描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和预期效果。
4. **小组研究性学习**:
-分小组进行一项关于弹力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主题自选,可以是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弹力与其他类型力的比较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并制作PPT在班上展示。
4.能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弹力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让学生分组讨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探讨弹簧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3.针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判断弹力的产生条件,区分弹力与其他类型的力。
1.学生对弹力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验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3.预期效果: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初步认识到弹力的存在。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内容: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重点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对于弹力的产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精确测量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深入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此外,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并能正确读取测力计的数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弹力相关的现象,解释其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6.课后作业
-布置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参与讨论、实验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养成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科学道理的情感,提高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2、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弹簧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案、拉力器、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学具:弹簧、弹簧测力计、头发、直尺、橡皮泥、橡皮筋、铜线、气球以上各分成30组,每两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健儿郭晶晶获得了3米板跳水的冠军,她那有力的起跳,优美的弧线,成功后的喜悦,都会让人流连忘返,下面我们再次回到当时决赛时的情景:(多媒体播放)确实非常精彩,真不愧为跳水女皇,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郭晶晶借助什么东西让自己跳的更高呢?学生:木板变形产生的弹力
我们可以看出,郭晶晶用力改变了木板的形状。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实验开始!
(板书:一、弹力弹簧测力计)(板书:一、弹力)
(一)[探究实验1]探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生]:
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
2、铜(铁)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
3、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
4、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
5、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了。
(失去拉力后,橡皮筋恢复到原来长度)
6、气球用力压,扁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生总结]: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
不同点是:有的不受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不受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
师:[板书]形变
师:受力时发生形状改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是哪些器材?
生:弹簧、直尺、橡皮筋、气球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给像弹簧这类物质所具有这种性质取一个名字呢?
生:叫弹性[指定某一个同学回答]
师:[板书]:1、弹性:哪谁又能给弹性下一个定义呢?
生: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状改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师:回答的很好,同时板书:弹性的定义。
师:他说对了吗?(课件展示:“你说对了吗”课件:展示:弹性的定义)
师:那么,你们能给像橡皮泥这类物质取一个名字吗?
生:叫塑性
师:(板书:塑性)回答正确。
根据弹性的定义,谁又能给塑性下一个定义呢?
生: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师:他说对了吗?(课件展示:“你说对了吗”)展示:塑性的定义。
师:弹性与塑性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能举出几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生:弹性:蹦极、汽车减震、跳水跳板、弹弓、弓箭……。
塑性:揉面、折纸、捏泥人……。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做了生活的有心人,都很细心的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不是所有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失去力后,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呢?
生:不是,在弹簧的受力限度内是可以复原的,如果超过了这个受力限度,弹簧将不可复原。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完全正确,来大家给他鼓励一下。
(二)、弹力:
师: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刚才橡皮筋在用力拉长时,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到有力在拉手指。
师:橡皮筋发生形状改变会产生力的作用。
师:你能给这种力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生:弹力
师:很好,物体发生了弹性形状改变,所以就具有弹力,这个名字取的很不错,很适合。
来大家给他鼓励一下。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心目中弹力是什么样的?你能说一下吗?
(这时,学生回答的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总结指导,并且还要让学生自由讨论30S。
)师:[板书]弹力: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一种力。
[课件展示弹力的定义]师:结合我们前面做过的几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产生弹力呢?
生:物体发生弹性形状改变时
师:压缩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用手压直尺时,直尺也发生了形状改变,所以,他回答的很正确,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弹性这两个字,塑性可以吗?
生:不可以的,
[板书]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课件展示(你回答对了吗?):
(三)、弹簧测力计:
[过渡]:力有大小之分,我们怎么样才能得到力的具体大小呢?这就需要专门的工具来进行测量-测力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中形形色色的测力计,有没有大家没有见过的:(课件展示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师:欣赏完这些测力计后,我们就来认识其中最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学案中《平板式弹簧测力计自述》这部分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你实验桌上的弹簧测力计,看一下它的构造,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下面开始,请用5分钟的时候,把文章看完。
(学生一边阅读,教师要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等,仪器要轻拿轻放)
5分钟后,
师:五个问题
1、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弹簧测力计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请同学们回答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力的原理是什么?你能用桌上的器材演示一下它的原理吗?
3、请同学们回答一下所有测量工具,在使用之前应该先观察什么?
4、你能说明一下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吗?
[探究实验二]探究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及体验力的大小。
1、用手拉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体会一下1N、3N、5N力的大小。
2、请测下拉断头发丝时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
3、请测一下,实验桌上2个钩码的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在学案中。
学生间交流: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头发丝承受力的大小及测力的感受。
五、课堂练习(见学案)
六、小结
―――――――――――――――――――――――――――――
板书设计: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1、形变:物体发生形状改变时,叫做形变
2、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3、塑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4、弹性形变:弹性物体发生形变时
5、弹力:弹性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
(压力、拉力、支持力都是弹力)
4、产生弹力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1、构造:吊环、弹簧、指针、挂钩、刻度、外壳等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3、使用方法:①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调零③拉力的方向沿着轴线的方向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