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基础血液(ppt)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循环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循环

有效不应期 ERP 相对不应期 RRP 超常期 SNP
第一节 心脏生理
兴奋的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关系
心室肌AP、机械收缩曲线与兴奋性的关系
AP 机械收缩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 期长,延续到心肌 舒张早期。决定了 心室肌不会发生强 直收缩。
第一节 心脏生理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心脏受到窦性节律之外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在 窦性节律收缩之前。 代偿间歇:1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舒张期。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 反映心室收缩力的强弱。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舒张压的高低 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大动脉弹性: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
5.循环血量的变化
第二节 血管生理
4、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第一节 心脏生理
心脏的起搏细胞的分布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 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 外的自律细胞受窦房结 控制,自律性表现不出 来。 异位心律:病理情况下, 潜在起搏点发出兴奋控 制全心所表现出的节律 性活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二)生理特性
2.兴奋性(excitability)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概念
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 心脏与相通的血管构成了密闭的 循环系统,心脏推动血液在心血 管系统内周周而复始的定向流动 称为血液循环 血管
心脏
血液循环 系统
血液
心脏的重要性
80岁的一生中:
心脏跳动30亿次之多!
输送的血液达3亿多升,可装满1600架四引擎 波音747客机的全部油箱! 所作的功,相当于将3万公斤物体举到喜马拉 雅山顶峰所作的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循环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循环系统PPT课件

※——重点
△——难点
※4.髂外动脉(external iliac
artery)
• 分出腹壁下 动脉营养腹 直肌
腹壁下动脉 inferior epigastric a.
图1 下肢的动脉(1)
1.股动脉 (femoral a.)
分出股深动脉, 分支营养大腿肌、 髋关节和股骨 2.腘动脉 (popliteal a.) 分支构成膝关节网; 分为胫前、胫后动 脉两终支
髂外动脉 腘动脉
popliteal a.
股动脉
femoral a.
图2 股动脉
图3 小腿的动脉a

1)胫后动脉
(posterior tibial a.)






分布于小腿后群、外 侧群肌肉和足底。

腓 动
动 脉

侧 动 脉
分支:

腓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

足底外侧动脉
图4 小腿的动脉b
图5 足底动脉
great saphenous vein
2)小隐静脉
small saphenous vein
图20 下肢浅静脉(前) 图21 同上(后)
2.盆部的静脉
(1)髂内静脉(internal iliac vein) • 壁支 • 脏支
– 直肠下静脉(直肠静脉丛)
(2)髂外静脉(external iliac vein) (3)髂总静脉(common iliac vein)
肾静脉renal v.
图22 下腔静脉汇流
左肾上腺静脉 left suprarenal v.
右睾丸静脉right testicular v.

口腔解剖生理学血管淋巴PPT课件

口腔解剖生理学血管淋巴PPT课件
2〕眶下动脉----供 给颊的前部、上唇根 部及唇侧牙龈----发出 上牙槽前动脉
3〕腭降动脉----供 给硬腭粘膜及上颌腭 侧牙龈,软腭及腭扁 桃体
4〕蝶腭动脉----上
第三段
眶 下
眶 下


部颊
翼腭窝
、前
眶下动
唇部
后上 动牙 脉槽
腭 降 动

蝶 腭 孔
侧、 牙上 龈唇


上 后 牙 、 上 颌 窦
分支:
面横动脉-颞浅A出腮腺 前发出,在颧弓与腮腺导 管间水平向前.
额支-前终支,与眼动脉分 支吻合.
顶支-后终支,与对侧同名 A,耳后A,枕A及同侧额支 吻合.
8、颞浅动脉(superfacial temporal artery)
顶支
额支
外耳道 腮 腺
面横动脉
颧弓
腮腺 关节 咬肌 皮肤
颈外动脉
➢ 腭升动脉 自面动脉起始处沿咽上缩肌与 翼内肌间上行至颅底,分布与 软腭和扁桃体竺处。
3、颌外动脉 (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内眦动脉 〔角动脉〕
上唇动脉
下唇粘膜 下唇动脉 腺体肌肉
颏下动脉
舌下腺、颏部 各肌与皮肤
下颌骨 颌下腺
4、颌内动脉 (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上 后 牙 颊 侧 粘 膜
腭 管 腭 大
牙孔

鼻外侧壁 鼻
蝶腭动脉 旁窦 鼻中隔 上牙槽 前动脉
硬腭粘膜 上

腭大动脉
颌腭侧牙龈
5、咽升动脉 (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起于颈外A 起始部内壁,沿咽侧上行至颅 底,分支供给咽、软腭、扁桃 体和颈深肌群。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课件

生理学PPT:血液循环课件
驱动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 而产生压力梯度的主要原因是心室的收缩和舒张。瓣膜起 到良好的配合作用,引导血液向固定方向流动。
(三)右心活动的特征
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右心室的压力升高水平比左室低得多。
(四)心房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
临时接纳和储存血液---心室收缩期
血液从静脉返回心室的一个通道---全心舒张期(心室 舒张早、中期)
有效充盈的条件下
P=QR
三、动脉血压和脉搏(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arterial pulse) (一)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3期:K+负载的外向电流( Ik + ) 4期: Na+ - K+ pump、 Na+ -Ca2+pump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钙触发钙释放” 2. “全或无”式的收缩
一、心动周期( cardiac cycle)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一个心 动周期。 心缩期和心舒期 (Systolic period and diastolic period )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如图) 二、心脏泵血过程
(三)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共同特点:AP复极完毕后不稳定,能自动地发生去极化 电变化,一旦达到TP水平,就产生新的AP。
1.sinoatrial node(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如图
形成机制如图
2.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 如图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1.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absolute and effective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结构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人体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古希腊的希波克
拉底和盖伦等。
02 03
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逐渐形成和完善,特别是在 18世纪以后,随着显微镜等仪器的广泛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得到了迅 速发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进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拓展和创 新,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形态的观察 ,了解人体的正常形态特征和
生长发育规律。
实验法
通过实验手段对人体的生理功 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如生理实 验、药理实验等。
模拟法
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如安装净水器等。
05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基本要求
0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观察 和记录实验数据。
03
02
实验准备
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和分析。
04
03 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循环系统
总结词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 化碳运输出去。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神经系统
总结词
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系统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能够接收、处 理和传递信息,协调人体的各种活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PPT课件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肌的基本构造
介绍骨骼肌的肌纤维、肌膜、肌束和肌腹等 基本结构,以及肌原纤维和肌小节等微观结 构。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阐述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肌丝滑行的原理,以及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机制。
骨骼肌的功能与分类
介绍骨骼肌在维持姿势、产生运动和参与呼 吸等方面的功能,以及根据形状、位置和功 能等特点对骨骼肌进行分类。
脊神经
共31对,连接脊髓与躯干和四肢,负责感觉和运动功 能。
自主神经系统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感觉功能
接收和传递来自体内外环境的感觉信息,如 温度、疼痛、触觉等。
调节功能
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如体温、血压、血 糖等的调节。
运动功能
控制和协调身体的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反 射运动。
07
泌尿系统
肾的结构与功能
肾单位
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单位。
肾小管
分为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负责重吸 收和分泌。
肾小球
由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球囊组成,负责血液过 滤。
集合管
汇集多个肾小管的尿液,输送至肾盂。
尿的生成与排
尿的生成
血液经肾小球过滤后形成原尿,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形成终尿。
血管的功能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通过收缩和舒张调节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维持血液在循环系统中 的稳定流动。同时,血管还参与调节体温、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功能。
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
01
运输功能
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管的协同作用,将氧气、营养物质 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粘稠度的影响
血液粘稠度过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液粘稠度 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或贫血。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定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 分平衡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的调节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和血浆蛋白共同维持。晶体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对血浆渗透压有较大贡献,而血浆蛋白则通过水合作用对渗透压进行调节。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 • 血液的功能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型与输血
01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1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占血液总量的50%-60%。
02
血浆中含有无机盐、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等,具有
维持内环境稳态、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功能。
03
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细胞,占血液总量的30%-4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
维持水分平衡
血液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 以感知水分变化,通过调 节肾脏排尿来维持水分平 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抵抗感染
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和消灭 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防 止感染。
免疫反应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免疫反 应,对抗外来抗原的入侵。
03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调节尿液的酸碱度,维持体内酸碱
平衡。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尿成分和尿渗透压 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04
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
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07
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0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脊髓
灰质、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01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功能
脊神经
02
31对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
0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01
感觉功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处理感觉 信息的机制
内脏活动调节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对眼球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前庭蜗器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具有集音作用。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具有传音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具有感音作用。
感觉器官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感受器及其功能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的部分,能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同类型的感 受器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支持、保护、运动。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成年男性 450~550万个/mm3 成年女性 380~460万个/mm3 新 生 儿 600万个以上/mm3
血 细胞
血细胞扫描电镜像 (E红细胞 G粒细胞 L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 P血小板)
2.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1)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3. 红细胞生理特性 (1)红细胞渗透脆性 ①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 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简称 脆性) ② 红细胞溶血 如将红细胞置于低渗的NaCl溶 液中,水进入红细胞,细胞膨胀为球形,甚至 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嗜碱性粒细胞 0.5~1% 单核细胞 25~30% 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 7 % 免疫细胞 (2)从免疫功能特点分
3、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1)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很强,一般
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聚集,并将其吞噬。一个白 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其过程 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5、血清: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入 部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 固成血浆块、血浆块收缩析出淡黄色透 明的液体为血清。
6、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 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它血浆蛋白 质,但又增加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 放出来颜色
血液是一种不透明,粘稠液体。血液的颜色取 决于所携带O2的多少。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 暗红色。
2、血液的比重
血液的比重为 1.050~1.060 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一小时内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 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正常男性的红细胞沉降率第一小时不超过3mm,女 性不超过10mm。
4、血液的粘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值:pH为7.35-7.45•

pH低于7.35 酸中毒
pH高于7.45 碱中毒
pH低于6.9或高于7.8,将危及生命
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①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主要有NaHCO3/H2CO3缓冲 系,通常其比值为20:1;其次有Na2HPO4/NaH2PO4 和 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缓冲系。 ②通过肺和肾的调节,一者可使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 二者可使血液中缓冲系统各物质的比例恢复正常。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正常值:0.45% 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大,表示其脆性小;
临床意义: 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 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红细胞破裂而使血红蛋白逸出:溶血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大 水和晶体物质均可自由通过 蛋白质分子不易通过
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3、稳态的实现: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 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4、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 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 机体将发生疾病。
二、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血液: 流动 在血 管里 的液 态结 缔组 织
血细胞扫描电镜图 (E红细胞 G粒细胞 L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 P血小板)
第二节 血浆生理
测定血浆成分,可为某些疾病的 诊断提供依据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
血浆含水约90~92%,含溶质约8~10 %。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 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
(一)血浆蛋白
概念:是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
血浆: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 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 液体
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 红蛋白含量
●血细胞比容: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男性:4.5~5.5×1012/L;Hb:120~ 160g/L
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 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血中NPN主要 经肾脏排出,测定血中NPN或尿素的含 量,有助于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状况和 肾功能。
NPN含量14——25mmol/L 其中1/3~1/2为尿素氮
(四)其它
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脂类、乳酸,微 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
水总是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透过半透膜向 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
体内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等均为半透膜 ,但通透性能各不相同。
小分子晶体物质构成的晶体渗透压 大分子蛋白质所构成的胶体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细胞膜云溪水分子自由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
晶体溶质如Na离子。Ca离子等大多数严格控制,不易通过 。 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调节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和分布。
凝固后血液模式图 (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全血
血细胞 (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1.血细胞(45%): (1)红细胞 (2)白细胞 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其中有粒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3)血小板 2.血浆(55%)
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减少 引起水肿 大量呕吐或腹泻 引起组织脱水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人体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 类。
一、红细胞 为血细胞中数量最多。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
器,胞质内含丰富血红蛋白
图1 红细胞模式图及光镜图(油镜)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
例: 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红细胞比容↑
贫血→红细胞↓→红细胞比容↓
三、血量及血液的特性
●血量:约占体重的7~8%。(失血10%, 水无机盐1-2小时恢复,血浆蛋白1天恢
复,红细胞1个月恢复,30%有生命危险)
●组成: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血液的特性
正常血液呈红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多 少以及含氧量多少有关)
血浆因含微量胆色素呈淡黄色。
1.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2.血液粘滞性 全血4~5
血浆1.6~2.4
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酸碱度(pH值)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等渗溶液:
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 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
(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在生理学中,血浆渗透压可理解为溶液
分子所具有的吸引水分透过半透膜的力 量。
解剖生理学基础血 液(ppt)
(优选)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五 章血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
细胞
毛细淋巴管
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
2、稳态的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
血清: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 体。
二、 血浆渗透压
(一)血浆渗透压的形成
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而与溶 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分类:
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胶体渗透压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
压力 大(300mOsm/L或770KPa) 小(1.3mO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功 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运输作 用(球、白)、营养作用、缓冲作用(白) 、凝血与抗凝。
(二)无机盐
无机盐绝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 这些离子主要作用是形成血浆晶体渗透
压、维持血浆酸碱度和神经、肌肉的兴 奋性。
(三)非蛋白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