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公开课
从军行公开课教案500字
《从军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边塞诗的壮阔意境。
2.培养学生朗诵诗歌、品味诗句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边塞诗的壮阔意境。
2.培养学生朗诵诗歌、品味诗句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边塞风光和战争氛围的描绘。
2.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准备1.课件2.诗歌原文3.教学视频五、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诗,诗名叫做《从军行》。
大家知道边塞诗吗?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呢?(2)边塞诗是古代诗人以边疆风光、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的诗歌。
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
2.诗歌内容讲解(1)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他生活在唐朝中期,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
(2)诗歌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诗歌解析:第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了我国西北边疆的壮丽景色。
青海湖上空的云彩犹如长龙,将雪山映衬得更加雄伟。
第二句:“孤城遥望玉门关”,表达了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玉门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象征着边疆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描绘了边塞战士在沙场上英勇作战的情景。
黄沙漫天,战士们身着金甲,勇往直前。
第四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边塞将士保卫家园、誓死拼搏的决心。
楼兰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这里代指边疆的敌人。
3.诗歌朗诵与欣赏(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朗诵这首诗。
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边塞诗的壮阔意境。
(2)诗歌朗诵结束后,请大家谈谈自己朗诵时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理解。
4.品味诗句(1)同学们,这首诗中有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挑选一句,谈谈你的感受。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
5.拓展延伸(1)同学们,边塞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边塞诗词鉴赏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5/19
(二)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
碛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即使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基调,
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6/19
思乡闺怨: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 为镇守边疆将领,斗志昂扬, 坚信必胜豪迈情怀。第三句 写布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 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决 心,显示必胜信心。
3/19
解答边塞诗词鉴赏,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 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时代背景。
边塞诗最能表达国运兴衰
(一)盛唐:
其中成就最突出,当推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 李颀、王之涣等。
边塞诗词鉴赏
1/19
“边塞诗派”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 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反应边塞征战生活诗作逐步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 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一束奇葩。
边塞诗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 军”等字词,如柳中庸《征人怨》(年江苏卷)、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年重庆卷)等。
盛唐边塞诗组成“盛唐精神”壮丽音节,诗风 表现出来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4/19
[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 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既 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 们以身报国豪情壮志;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边塞诗歌四首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其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3、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解题《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
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
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详见《学海导航》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
《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
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词语点拨:1.青海:指青海湖。
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
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
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
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
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
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使。
昭帝元凤四年(前七七),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
唐时已无楼兰之称。
这里借用此典,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
还:归,回家。
五、总体感知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边塞诗(公开课)ppt课件
答:从“海”“边草”“白沙”“荣枯不见绿杨春”可
见客居边关,环境萧索之愁(2分);从“独”可见离
乡孤独之愁(2分);从“离乡万里”可见思乡之愁(2
分)。
最新版整理ppt
16
高考链接: (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6分) 征人怨(七言绝句) (唐) 柳中庸
简要的分析
最新版整理ppt
17
答: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 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 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 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 的活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 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最新版整理ppt
18
总结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李颀、李益等 最新版整理ppt
5
唐朝的边塞诗特点 意境高远,格调雄壮豪迈
最新版整理ppt
6
边塞诗的意象归类
景物:大漠、烽烟、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地名:楼兰、阴山、凉州、玉门关、天山、碛西、 轮台、龟兹、夜郎等
战事意象:(1)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 号角、鼓等
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不惜为国 捐躯的豪情壮志
最新版整理ppt
9
第二组: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 维)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 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件
结构特点
总结词
严谨的结构,层次分明
详细描述
《出塞》的结构非常严谨,层次分明。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描绘景象、表达情感和发出感慨。每一 部分都与主题紧密相关,层层递进,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主题鲜明。
修辞手法
总结词
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详细描述
王昌龄在《出塞》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对比等,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边关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历 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contents
目录
• 出塞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 出塞的诗意解析 • 出塞的艺术特色 • 出塞的影响与评价 • 出塞的课堂互动环节
01
出塞的背景与作者介 绍
出塞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唐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诗人王昌 龄在目睹边关将士的征战生活后,创 作了《出塞》一诗,表达对边关将士 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
05
出塞的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对出塞的读后感分享
总结词
学生分享对《出塞》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 的理解和感受。
详细描述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邀请学生分享他们阅读 《出塞》后的感受和理解。可以让学生自由 发言,谈谈他们对诗歌的初步印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诗歌 主题的把握、对诗歌语言的感受等。通过学 生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深同 情,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 苦和牺牲的反思。
02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诗人 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03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出塞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自学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通过诵读诗句、品悟字词,体会诗人对征人的同情对当时朝廷、将领的不满和对和平的渴望。
3.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感知边塞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想象画面,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查阅诗人和本诗背景资料。
结合注释,自学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里。
读诗,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第21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诗,穿越到唐朝的大漠边关,感知诗人王昌龄的赤子情怀。
(板书诗题和诗人)。
二、解诗题,知诗人。
(检查预习)1.解诗题齐读诗题,读准“塞”的音,说说“塞”和“出塞”的意思。
师随机补充“边塞”的重要性。
2.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1)PPT出示王昌龄简介,指名读。
(2)学生分享搜集的关于诗人和本诗背景的不同资料,师随机对学生予以肯定。
三、诵诗句,明诗意。
1、诵诗句(PPT出示全诗)(1)读正确、流利,做到字正腔圆。
指名反馈读,引导学生结合字音、流畅度评价。
(注意“教”读第一声。
可补充原因——唐诗平仄规律;《古代汉语字典》解释)学习“秦”字,齐读全诗。
(2)读出节奏有韵味。
指名读出节奏,评价。
(告知七言绝句的节奏通常为前四后三,也可按词读。
)自由练读。
师生合作读。
(3)展示读。
师:谁来学学王昌龄,一展诗情?指2-3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
(4)总结初读古诗的要求:首先我们要读正确、流利,有节奏,就是我们说的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2.结合注释,明白诗句大意。
师:放声朗读便于记诵,低声吟咏利于思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诗句,参照文下注释,说说意思,不懂之处同桌一起探讨。
(1)学生自学诗句,同桌探讨,师巡视了解疑问之处。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上《边塞诗歌四首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王维。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
3.背诵诗歌教学过程:1.导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位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一首边塞诗。
齐读题目《使至塞上》2.简介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着有《王右丞集》。
3.分析诗歌,理解王维的特定心境。
解题:使:出使;(王维)出使到边塞。
学生读诗。
个读+集体朗读回答王维为什么出使?(用诗句中的词回答)——问边单车欲问边——出使时随从很少。
一般作为使者出使,替皇帝慰问,队伍浩浩荡荡,而王维只是“单车”,为什么呢?王维当时的背景资料:开元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
次年贬荆州长史。
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
二十五年,受张九龄提拔的王维也遭牵连,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
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
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着名的例子。
李商隐——《无题》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
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
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一联诗句由两个画面组成。
领略边塞风物感受边塞情怀边塞诗情感鉴赏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总结归纳 • 1、边塞诗题目通常有哪些特点? •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参军”
等字词或边塞地名“陇西、蓟”等 • 2、边塞诗有哪些代表诗人? •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
第16页
• 3、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 • 边塞诗中常见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
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
领略边塞风物 感受边塞情怀 ——边塞诗情感鉴赏
第1页
学习目的
一、学习鉴赏边塞诗办法
二、把握边塞诗主题
第2页
• 二、学习《参军行》(杨炯)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2、诗中间两联分别描绘了如何场面?
第5页
• 三、学习《军城早秋》(严武)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3、诗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情怀?利用了什 么手法? • 诗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将领,斗志昂 扬,坚信必胜豪迈情怀。第三句写布署奋力出击, 显示昂扬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决心,显示必 胜信心。 • 手法:用典、直抒胸臆。
流露出诗人对边事忧虑之情。 第7页
蓟中作(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3、诗最后两句利用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如 何情怀?
用典,以孙武、吴起自况,抒发了请缨无路、 壮志难酬惆怅苦闷心情
第8页
五、 学习《参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傍晚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边塞诗专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试从意象角度进行赏析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心。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①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 ①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 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 (《后汉书·和帝 纪》)。
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常见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
7/23
该词属于边塞作品吗, 它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把握思想感情,不能紧紧经过意象, 还需认真琢磨诗词中抒情、议论句。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环境?(4分)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
“天寒”、“地暗”之后,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情感?(6分)
22/23
谢谢大家!
23/23
年 山东卷 徐兰 《出关》
年 辽宁卷 周德清 《塞鸿秋·浔阳即景》
年 全国Ⅱ 严 武 《军城早秋》
年 陕西卷 江总 《雨雪曲》
3/23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
以描述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 风光和其它边塞问题为主要内容诗 歌。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李颀、陈陶等
4/23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边 塞诗思想情感呢?
6/23
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
常见民族名和地名:胡 、 羌 、羯、 夷,
碛 [qì] 西 、 轮台 、龟兹[ qiū cí ] 、 夜郎、天山、 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 楼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公开课
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一、从诗的标题入手;二、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入手;
三、从诗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四、从诗中典故的含义入手;五、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入手。
诗歌鉴赏专题析关秦时明月汉时
边塞诗赏
——
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2.学会鉴赏边塞诗的方法。
关于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当然,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李益等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意象《使至塞上》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
情感
手法
边塞的绮丽风即景设喻(借光、孤独、寂景抒情) 寞、悲伤之情立志报国、战斗的激烈渲染、烘托
《从军行》
烽火、铁骑、雪、旗、风、鼓
《雁门太守行》
云、角声、红旗、鼓
立志报国
比喻、夸张、渲染、烘托、用典
《渔家傲秋思》
雁、边声、烟、日、城、羌管
戍边辛苦、思念借景抒情、衬托、家乡、爱国卫国、渲染、直抒胸臆朝廷软弱腐朽
边塞诗的意象归类空间意象:楼兰、阴山、凉州、玉门关、天山、长城、瀚海、荒城、辕门等事物意象: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号角、鼓等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战具:金鼓、旌旗、烽火、弓、戈、战车等等景物:大漠、烽烟、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人物意象:(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单于、吐谷浑、戍卒,将军、征夫等等
边塞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2
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及将士的艰苦生活状况 3表现连年征战
的残酷,表达对战士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4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批评边将无能、腐败,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5报国无门的愤懑及归家无望的哀痛
在表达技巧上多用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风格雄壮豪迈豪放旷达
苍凉悲慨慷慨悲壮
凄凉悲愤委婉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