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
意识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历史考察赵德江;胡海波【期刊名称】《长白学刊》【年(卷),期】2008()2【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与理解,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思维方式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历史性的存在,在历史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作为意识形态发端的意识对于人生成为"人"的历史作用,考察了社会意识上升为意识形态的历史条件,洞见了意识形态还原为社会意识的历史结局,并以此为基础,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应合理地反映人类历史,而且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异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意识形态观。
【总页数】5页(P4-8)【关键词】意识;意识形态;人;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作者】赵德江;胡海波【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1【相关文献】1.意识形态:一个经典概念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J], 赵笑蕾2.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J], 王莉莉3.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与\"唯物\"\r——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为考察重点 [J], 秦蜀南4.个人自主活动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价值哲学思想 [J], 刘进田5.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运思逻辑——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考察 [J], 李梦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
在1845到1846年这段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在这部著作中,两人通过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第一次系统地表达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并初步论述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神自身在地上行进,这就是国家,国家的根源就是作为意志而实现自己的理性的力量”〔1〕在黑格尔的哲学世界里,国家是一种类似于神的存在,其地位处于市民社会之上,而市民社会中的人应该服从于国家的安排。
国家的使命不仅在于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有“更高的精神要素,自在自为的真理要素”。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2〕作为伦理的现实存在,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倡导社会的“善”,最终达到自由的状态。
应该说,黑格尔眼中的国家是一种合理的现实存在。
国家和市民社会都是绝对精神在现实中的一种表现,而国家则是绝对精神发展达到顶点的一种表现。
市民社会则被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
黑格尔哲学,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深深地吸引着刚步入大学的马克思。
在他的早期著作当中,特别是他在《莱茵报》担任主编时所撰写的社会评论当中,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辩论》等一系列文章,一些黑格尔式的理性主义表露无遗,对自由等概念的阐发和论证还遗留着黑格尔哲学的痕迹。
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虽然在马叶涛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简介]叶涛涛,。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唯物史观早期著作。
由于青年马克思、恩格斯都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因此,在对于国家问题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并重新调整了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国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
就其阶级属性而言,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而为了使阶级统治能够继续,国家又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并且未来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阶级被消灭了,国家也终将归于消亡。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审视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审视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涉及一些历史观方面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历史创造者是谁,对社会理想、信仰方面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书中的思想,对共产党人进行唯物历史观的教育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编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这部著作包括两卷,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第1卷的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下,并对以往主流哲学进行了梳理,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如今,我们在全党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应积极使用吸收重要思想。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是两大重要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而唯物史观的确立作为其哲学的基础,使社会主义走得越来越科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史观这一新世界观,其实,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这一思想已初步形成,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马克思在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编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人的实践、创造的对象是世界,他最终把唯物主义原则与历史原则结合在一起,充分阐述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更深层次的关系,并把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工人在此状态下的生存困境及其阶级特征揭示出来,甚至对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马克思认为:“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传统意识形态、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和方法论的重要文本,其中包含着内容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
其中,“实证科学”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消解,意识形态属性的历史理解,以及未来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现实阐释等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本文尝试结合当前有关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热点问题,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述,以求深化相关讨论。
一“实证科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在理解其具体路径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论抽象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思辨化倾向。
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来看,解构传统意识形态的思辨倾向恰恰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当我们抽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内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偏离其基本精神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符合历史现实的理论,应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以往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要受到严厉的批判,正是因为它不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自己的理论形式,而是把关于实践的“想象”、“观念”看作现实中起支配和决定力量。
这样做的结果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还抱着一丝政治幻想,德国人却在“纯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
德国人所建构的“神的王国”不过是历史过程的虚幻编纂而已,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关系的意识形式,因此,“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创的历史理论在特性上就区别于当时的德国意识形态,在把握历史规律的理论维度赋予自身以“实证科学”属性:“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重要著作,它对于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著作从哲学、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物质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群众观的角度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无产阶级的观点和利益,强调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抗和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支撑者,却受到剥削和压迫。
他们强调了无产阶级作为劳动群众的历史使命和斗争对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和革命斗争。
这种群众观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也为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动力支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群众观为当代社会的群众运动和斗争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这部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危机,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假和本质,呼吁人民觉醒和反抗。
《德意志意识形态》也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强调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和理想社会的可能性。
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治动力,激励了人民群众的斗争和实践。
今天,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多种危机和矛盾,群众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它为当代社会的批判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政治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著作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命运,指出了历史的方向和社会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聂海杰【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7)002【摘要】针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的症结,在现实问题和时代课题的推动下,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意识形态思想。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844年以前的开始形成期、1844—1846年的基本确立期、1847—1867年的丰富深化期和1867—1895年的补充完善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主要包括:(1)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性视角,从世界观和历史观层面将意识形态明确界定为颠倒的先验体系,并在价值观层面将之区分为统治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
(2)阐明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既唯物地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又辩证地分析了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反作用。
(3)论述了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和规律。
立足于唯物史观高度,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运行轨迹。
(4)指明了终结传统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及其现实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旦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即无产者和资产者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随之而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必将实践地超越资本时代,并将终结一切颠倒的和虚假的意识形态。
(5)确立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传统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一切”的虚无主义倾向,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的即革命的和批判的原则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支撑,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及其根源,从而采取正确的原则和策略来破解意识形态难题。
【总页数】8页(P16-23)【作者】聂海杰【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相关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研究 [J], 王超;王磊2.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简评 [J], 张多来3.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J], 王莉莉4.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源泉和基本原则——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 [J], 王让新;胡小恒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本源、发展和功能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J], 田恒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及其现实意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
第42卷第1期2021年1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VoL42No.1Jan.2021[文章编号]1004—5556(2021)01—0011—04论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依据闫恒,伍志燕(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探索的重大成果,也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创造性地赋予了意识形态崭新的内涵并描述了其含义与特征,指出了意识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即物质利益、社会生产方式、人的活动及思想认识、世界历史性交往与普遍联系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持续散发着巨大的理论魅力,而且对当代意识形态领域也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A511[文献标识码]A Vcl:10.0999/j.isss.1004-5556.0021.01.003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于1546年,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首次在这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巨著中提出并使用。
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也未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
”4但意识形态在维护国家安全战略上,影响重大。
因此,深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意识形态的含义及其特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其一,指的是“分别以费尔巴哈、布鲁诺•鲍威尔、施蒂纳以及各式各样的先知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与德国社会主义”,2]P44即“德意志意识形态”。
其二,是从广义上理解的“意识形态”,它是阶级社会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并维系其统治地位而炮制的特殊性概念,即“观念上层建筑”。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 当 代
中图分类号: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612 1)6 06— 4 A2 A 1 8 72(010 — 08 其意 义
— —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
一
6 — 8
《 北京行政 学院 学报》0 1 第 6 21 年 期
●马克思主 义与 当 代
倒和虚假源于社会存在 , 因此对虚假 的、 颠倒 的意
识形 态 批判 必 然 导致 对 于现 实社 会 的批 判 。“ 意识 的 一切 形 式 和 产 物 不 是可 以通 过 精 神 的批 判 来 消 灭 的 . 是 可 以通 过 把 它 们 消 融 在 ‘ 不 自我 意 识 ’ 中 或 化为 陉影 ’‘ 、幽灵 ’ 陉想 ’ 等来 消灭 的 , 只 、 等 而
所 有 各 种 不 同 理 论 的产 物 和形 式 , 宗 教 、 学 、 如 哲 道 德 等等 , 且追 溯 它们 产 生 的过程 。这样 当然 也 而 能够 完 整 地 描述 事 物 ( 因而也 能 够 描 述 事 物 的这
些 不 同方 面 之 间的 相互 作用 ) ” Ⅱ
马克 思 恩 格 斯 所 创 立 的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主 张 。 必 须 把 我 们 周 围 的 感 性 世 界 理 解 为 “ 史 的 产 历
口王莉莉
( 北京财 贸职 业学院 思政 教学部 , 北京 1 10 ) 0 1 1
摘
要 :从 天上 降到人 间” “ 是德 意志 意识形 态虚 假性 的根 源 , 正确理解 意识 形态产生发展过 程及其 实践 意义 的
思考路 径是 “ 从人 间到 天 国” 意识形 态具有 阶级性和历 史性 , ; 对德 意志意识形 态的批 判是 消灭旧世 界 、 发现新世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V o 1 . 1 2 N o . 4
Ap r .2 0 1 4
2 O l 4年 4月
《 德 意志意识形态 》 中 的 人 学 思 想 及 其 当 代 意 义
吕 媛 , 李嘉 瑞
( 1 . 河 北 师 范 大学 法 政 学 院 ,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2 4 ;2 . 南开大学 哲学院 , 天津 3 0 0 0 7 1 )
的人” 应该是 “ 有 生命 的个 人 的存 在 ” , 它 属 于 “自 然
存 在物 ” , 具 有 自然 属 性 。现 实 的 人 形 成 的前 提 条 件 是“ 有 生 命 的 个 人 的 存 在 ”, 而 有 生 命 的 人 和 一 定 的 物质条 件 二者是 互 为基 础 的 , 人 要 生 存 就 必 须 要 生 产 出他 们 生 存 所 需 要 的 物 质 生 活 资 料 , 就 必 须 从 事
现 实生活 中去 考察 研 究 , 要 做 到 个 人 与 社 会 历 史 的 统 一 。具 体 来 说 , 《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中 的“ 现 实 的 人 ” 应该 包括 以下几 个层 面 的含 义 。 第一 , 现 实 的 人 应 该 是 物 质 的 人 。《 德 意 志 意 识 形 态 》 中指 出 : “ 全 部 人 类 历 史 的 第 一 个 前 提 无 疑 是
第l 2卷
第 4期
淮海 工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第三章创建新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一、特殊的文本产生特殊的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较为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
特别是该书第1章,集中体现了该书的精华。
在马克思经典原著中,《形态》这一文本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和运用的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在解读这一经典哲学著作时如果不注意这种特殊性,那么这些解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是令人生疑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种文本的特殊性,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它是一部至少由两人合作的手稿;②它是在作者生前没有发表过的手稿;③它是一份不完整、未完成(非解构主义内涵)的手稿;④它是一份有许多版本(编排方式)的手稿;⑤它是一份含有诸多修改痕迹的手稿;⑥它是一份有所遗失和侵蚀的手稿。
(一)现有的解读方法我们见到的《形态》现存结构,正如侯才所言:“……是由后来的出版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几经改进加以编排的。
这种编排因其固有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既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释读文本带来了障碍。
”这样一来,暂且撇开接受理论、阐释学、文本学意义上的不同解读模式不说,只就《形态》文本本身的上述特殊性而言,不同的人对《形态》的研究和解读必然会持有不同的路径、方法、立场和视角。
从下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可以管窥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两种解读视角。
张一兵教授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基本编排方式,不仅仅是文献的结构问题,还涉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问题。
”聂锦芳博士强调对《形态》解读的历史语境、整体马克思立场和文本学视角,其认为:“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简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思想简析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哲学著作,它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批判,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飞跃。
而马克思主义人的人学也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现实的人”正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分工的出现必定要经历片面的发展,当生产力高度发达,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便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全面发展逻辑脉络的阐述,在此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异化;分工;私有制;人的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13-02一、人的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一)“现实的人”的涵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与以往的“德意志形态家”的观点完全不同,他们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热衷于在抽象思辨中进行哲学思考,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人”。
这样的差别一方面根源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因为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
但是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马恩的唯物主义超越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不是把人理解为单纯僵化的“感性直观”,而是给人的能动性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将人理解为“感性活动”。
而所谓“现实的人”,简单的讲就是活生生的从事“感性活动”的人,而非抽象的,离群索居的,不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
马恩看到了人类历史最真实的前提,那就是从事人类物质生产的现实的能动的人。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由此可以看到,马恩将人放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这是在历史当中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活生生的人,这便是所谓“现实的人”的涵义。
此也正是他们与费尔巴哈的重要区别,“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及意义_时代意义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及意义_时代意义论文导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时间大致在1845年到1846年。
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时代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时间大致在1845年到1846年。
1955年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根据苏共中央决定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时,《德意志意识形态》被收入第3卷。
这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多年对前人思想的辩证研究的结果。
马克思由早期受黑格尔思想的影响到与之决裂,随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研究唯物主义,到最后批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的局限,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最终使马克思的思想走上了独立化发展的道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相关思想阐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及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是反对活动的旧有性质发表论文,消灭劳动,并在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因为完成这个革命的是这样一个阶级,它在社会上已经不被承认是一个阶级,它已经成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
(1)在这段话里马克思批判了以往的社会制度的性质是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劳动产品主要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分配,而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地位。
而共产主义革命就是消灭以往的阶级统治,消灭剥削、消灭压迫。
而无产阶级就是肩负着这种使命,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虽然无产阶级在由于它的使命不被当时的社统治阶级承认,但在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完全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些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地,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文本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文本依据[摘要]:“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际,但对当时的德国影响深远。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实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他们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是诉求于情感和思想,这是“德国风格”的国民性格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体现。
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马恩揭示了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脱离实际的哲学论证上,社会主义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为前提、通过暴力消灭社会分工,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并且创造性的提出了暴力革命理论。
[关键词]:“真正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暴力革命;劳动引言《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论著,亦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如果翻阅关于《形态》的研究资料就会发现关于《形态》的第二卷部分,目前处于研究的薄弱环节。
也许是因为这一部分看起来较为琐碎和混乱,没有像第一卷或其他著作读起来那么一以贯之,但是如果仔细研读原著就会发现马恩在这一部分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过程正是在孕育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诞生,通过批判他们揭示了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脱离实际的哲学论证上,社会主义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为前提、通过暴力消灭社会分工,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1.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创立,《形态》与人学研究,《形态》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关于第一个方面,当前的研究成果是在《形态》中,马恩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继承,主要体现在:一,人类生活的外部世界经过了实践活动的改造;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三,人类的社会历史领域也是遵循着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的。
总体说来,在《形态》中,马恩看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致性,他们既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人类社会又发现了自然界中实践所起的巨大作用,第一次科学的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次读书:《德意志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他们强调,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
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 上层建筑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肯 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资产阶级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 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 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第一卷 第一章 费尔巴哈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 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 写于1845年9月到 1846年5月。他们写作这部论著有四个 方面的原因。
(一)《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 哲学信仰。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1思、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 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 活条件。现实的个人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 活条件是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他们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 活条件,提出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 即:
(二)《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 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 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 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
(三)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 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
(四)《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义:
3.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 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起构成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探析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为本”思想摘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为:它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问题,通篇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在人的问题上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其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蕴含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唯物史观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正确认识和了解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知道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尽早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指明方向。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人为本”;唯物史观;现代化建设《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巨著。
这部巨著不仅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在经济学、政治学、人学、社会学及科学共产主义等学科方面,也都有深刻的论述。
综观《德意志意识形态》方方面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
把握其“以人为本”的内容,对我们学习这部巨著,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及以此为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文章的灵魂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研究社会历史的著作。
翻开这部著作,尽管其中没有一章或一节是专门论述“人”的问题,更没有类似“以人为本”的提法,但“人”始终是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来论述的,可以说,这部著作通篇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①何谓“现实的个人”?《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了解释,认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①。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黑格尔哲学陷入危机。黑格尔学派内部分裂为:保 守的老年黑格尔派,以辛里克斯为代表;激进的青 年黑格尔派,以施特劳斯、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
(2)1835年施特劳斯发表《耶稣传》, 认为福音故事不是个人主观的“自我意 识”的产物,而是某种精神实体(如国 民精神、民族精神等)的产物,是无意 识的集体创造的结果。
(3)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意识形态的转型问题 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协调意识形态中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关系 正确处理马列指导与学术争鸣的关系 正确区分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思考题:
1 .怎样认识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 .怎样理解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3.《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哪些唯物史 观的基本原理? 4 .怎样理解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2)二者的联系
科学与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与意识形态 既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又不断地处于或明或暗的 相互冲突之中,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加强或改变 某一社会制度服务的。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证明,科 学理论的发现、检验、修改、发展、应用无不受意 识形态(世界观、宗教、道德等)的制约和影响。 反过来,伟大的科学发现则往往影响意识形态的内 容和形式,特别是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念 和宗教信仰。同时,科学成就也常常被统治阶级的 意识形态所利用,被用于论证和维护特定的政治制 度。
4、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 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 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 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也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第4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P class="acontentlist"><B></B></P><P class="list1"><SPAN lang=EN-US><o:p> </o:p></SPAN></P>一、“从天上降到人间”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虚假性及其虚假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以市民社会为出发点、完整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及发展过程的认识基础和思维逻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德国哲学是“从天上降到人间”,其意识形态的诞生遵循着从“天上”到“人间”的思维逻辑。
通过检视1842~1845年德国思想领域的更替与喧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短时间内,整个德国哲学要么是从“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出发,要么是从“黑格尔的逻辑范畴”出发,迅速地以一种解释世界的观念代替另外一种观念,尽管热闹非凡,但无非都是把观念、思想和意识看作是统治现实世界的力量,并且这种意识形态变迁都发生在纯粹的思想领域,终究不过是“源于精神的精神”罢了,马克思恩格斯因此称之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幻想的宗教呓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批判“虚假的观念体系”,还是探究意识形态的真实来源,都应当遵循一条“从人间到天国”的思考路径。
即只有把“市民社会”和“现实的生活过程”作为出发点,才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意识形态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实践意义。
“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
”[1]32“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1]36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必须把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理解为“历史的产物”,理解为“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必须“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从物质实践”出发来理解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换言之,要完成对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准确理解和真正批判,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和阶级的分析方法。
“事实上,通过分析来寻找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
”[2]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的基础,意识形态的颠倒和虚假源于社会存在,因此对虚假的、颠倒的意识形态批判必然导致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
“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1]36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消灭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重要理论支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对“虚假的观念体系”———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他们指出,意识形态还有一层含义,即指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人间”而非“天国”,是直接的物质生产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1]16既然意识形态与人们直接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相联系,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在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这是因为:一方面,意识形态是现存物质力量、经济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另一方面,意识形态自身也是现存政治制度、统治关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实质就是“制度化的思想体系”,透过这种“制度化的思想体系”所蕴含的价值系统,意识形态发挥着使人们认同现存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作用。
同时,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鲜明的阶级性表明,任何意识形态都体现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诉求。
与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相关联,“意识形态”还包含革命阶级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1]44在社会变革的初期,任何想要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取得相应的地位,不仅要摧毁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更重要的是为了夺取政权,为此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
通过赋予本阶级的利益和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将本阶级利益和思想转变为具有普遍性的利益和思想,并以此作为阐释革命任务以及动员团结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口号,确保革命过程中的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
历史地看,阶级存在是思想存在的前提和载体,每一时代革命思想的存在都依赖于一定革命阶级的存在,而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又是革命阶级诞生的前提,因此,调整相应的社会关系使之与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阶级相适应,就成为任何革命意识形态的首要任务。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生产方式中,劳动者都是生产力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因而,任何形式的革命力图取得成功,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而革命的意识形态的力量和作用就在于明确使命、动员群众、团结群众,唤起群众的历史主动性,自觉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其最根本目的在于唤醒群众自觉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并“使用现实的手段”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
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不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也不是用“一些思想勇士”消灭另一些思想勇士,更不是用“一些原则”替代另一些原则。
马克思始终强调历史的动力以及任何理论的动力是社会革命而不是理论批判,因此,对作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首先必须服从社会革命的需要;其次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即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准确理解意识形态的复杂表现及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
用思想的总体,再现意识形态现实存在的整体,揭示意识形态产生、变化及其消亡的社会机制及历史根源,为最终超越旧的意识形态、建立新的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奠定基础。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意识形态的思考和阐述要以人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实践为起点任何时代的任何意识形态,要去除其“虚假的”和“虚幻的”性质,必须坚持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认识原则,在认识方法上,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尽管,生活的逻辑是从具体到抽象,而准确把握事物的真实逻辑则是从抽象到具体。
正如马克思从寻常的形形色色的商品现象,探究到资本的生产逻辑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一样,这些抽象只能从人类世世代代的活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去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同时,对优秀文化的弘扬和各种反动或不良思想的批判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应当立足于现实生活和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取代。
”[1]17-18(二)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发展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意识形态与现存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互为依存关系表明,无论在稳定时期还是在变革年代,意识形态都必须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才能获得“普遍性的形式”,具有“物质的力量”。
第一,关注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
马克思反复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物质生活本身,有关衣食住行这些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早在1841年,马克思在《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一文中写道:“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1978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预备会议上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3]物质利益的满足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精神文明建设也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
意识形态要达到说服群众、动员群众、进而掌握群众的效果,就必须密切关注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
为此,迫切需要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长期不相协调、公共服务不足、城乡差别加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大等实际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平衡,缩小两极分化,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二,引领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而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交通的便利和资讯的发达,还有异质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和融合;伴随着经济形式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关于得失、利弊、荣辱、是非等的观念也日趋多样化。
在文化多元并存、价值冲突彰显的全球化时代,人们的选择却越来越无所适从:一些地方政府在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追逐中,无视不良文化的沉渣泛起,将社会道义完全置之脑后。
一些政府官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公仆意识丧失殆尽。
“信仰缺失”与“精神危机”在讯息拥挤、快节奏的物质生活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
因此,用“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引导社会大众、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维护国家的民族精神、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而要引领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就必须使精神文化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2003年2月,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政策白皮书《促进国家利益》认为:“澳大利亚人珍视宽容、锲而不舍和伙伴关系。
”它构成了国家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共渡困境之时,在维护澳大利亚自由的斗争中,在社会凝聚和国家的团结中,都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将“珍视宽容、锲而不舍和伙伴关系”这样具体而简单的内容作为国家的精神,正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让社会公众感觉亲近,大家努力即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