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意识形态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涵盖了人类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基础出发解释了意识形态的本质。
他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意识形态则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经济基础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内容,不同的经济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导致了个人主义、竞争和利己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形成。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意识形态时,强调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他指出,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来表达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一个社会中,统治阶级掌握了政治和经济的权力,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以维护其统治地位。
因此,意识形态往往会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宗教信仰和等级观念被用来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关注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他认为,意识形态并不完全是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虽然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的,但它也有自身的规律性和发展动力。
意识形态可以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甚至成为推动经济变革的力量。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通过思想解放和革命意识形态的形成,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的兴起。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还关注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也存在着差异和转变。
同时,意识形态不是个别个体的意识所能决定的,而是与社会结构和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
因此,要全面理解和改变意识形态,需要考虑到其历史性和社会性。
总结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利益、相对独立性以及历史性和社会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担当着政治意识形态诠释者的角色与功能,事实上,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关系也关涉着马哲学科的市场资源。
但是,随着诸多社会领域的分化特别是经济领域跃居为核心领域而带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大一统局面的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即使存在,也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显赫,不仅如此,从社会变革的趋势看,这一功能还会不断弱化。
事实上,在学术意义上,马哲近年来已不断呈现边缘化的境况。
在这样一种情势下,究竟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
最近几年学术界的主要路向基本上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回撤到马克思哲学,如果说前者是意识形态式的指认,那么后者则是一种本文性的指认,这种指认一方面试图向马克思的著述回复,另一方面,则是从学理上展开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与沟通,呈现和拓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目前的努力基本上都是学术性的至少看起来是学术性的。
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研究正在努力地走向专业化马克思的研究者本人也实现了专家化,据说这一趋向是为了回应当下学界所谓思想淡出的学术化走势。
笔者虽然一直是这一努力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但同时也心怀一种疑虑,那就是,当我们把马克思哲学有意地从意识形态中区分出来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时,是否忽视了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应有的历史性关联,而这一关联本身就应该是我们从事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时无法割弃的思想前提,换句话说,当我们撇开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应有关联时,很可能同时也抽掉了马克思哲学与时代的内在关联。
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界关于这一时代意识形态淡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弱化的判断有些武断,并且本身就是认同于某种意识形态的结果。
二我们知道,正是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即观念学或观念体系,还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不附加价值判断,马克思正是通过对抽象的、唯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对任何意识形态的理解都必须深入到其背后的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的人的实践活动,正是通过这一路数,马克思发现了传统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反向的关联,那就是意识形态总是掩盖了其关联着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而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3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体系,其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是其核心之一。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为主线,探讨其核心概念、理论要点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阶级性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和立场。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的工具,用于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其次,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双重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既反映了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它又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和影响,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基础。
最后,社会意识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通过革命和革命意识形态的传播,人们可以改变旧的意识形态,创造新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要点1. 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斗争的产物。
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不同的阶级利益和立场,代表了不同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
统治阶级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以此来统治被统治阶级。
2.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压迫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往往是压迫性的,它通过灌输思想、压制异议等手段来维护和巩固统治地位。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掩盖了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本质,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3. 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实践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
意识形态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
意识形态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意识形态主要是指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和信仰。
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具体实践中有不同的做法和成效。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宗教意识形态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分析它们的成效。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强调了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做法包括提出阶级斗争理论、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
首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阶级斗争的理论。
通过揭示阶级斗争的存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批判了原始资产阶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呼吁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并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倡导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才能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俄国、中国等国家得到了实践,成功地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剥削阶级统治的制度,只有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尽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国家在实践中出现了权力集中、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衡和歪曲。
其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并不完善,难以预见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最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做法包括提倡市场经济、坚持个人权利、推动政治自由化等。
首先,自由主义推崇市场经济。
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形式,个人自由能够最好地发挥市场的潜力。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它在19世纪中叶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持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与思想解放,探寻人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如何实现精神和思想的解放。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的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位置。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主动改变自身和社会。
在这一意识形态的指引下,人们能够逐渐解放思想,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思想解放的重要性思想解放是指人们从各种思想禁锢和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思维状态。
思想解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受到宗教、封建思想、迷信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限制着个体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人们被鼓励独立思考、勇于批判,发掘真理和个人潜能。
思想解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解放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只有人们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发展自身的认识和理论。
其次,思想解放能够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再次,思想解放是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人们才能摆脱各种心理困扰和不确定感,找到真实的自我。
三、马克思主义对思想解放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对思想解放的贡献是无可忽视的。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它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模式和观念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操控,为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以及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欧洲正处于准备工业革命的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时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制度和传统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诞生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解释社会现象和制度的理论。
二、意识形态的定义意识形态是由一系列信仰、观念、价值和观点组成的思想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影响和塑造着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现象。
意识形态可以是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等各种形式的信仰和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和传播的一种思想工具。
它掩盖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种合法性和思想上的控制手段。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不同阶级的人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制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而意识形态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的集中体现。
通过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马克思主义指出意识形态是虚幻和片面的。
它往往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存在,模糊了现实的本质和阶级矛盾。
通过这种手段,统治阶级可以使被统治阶级接受并认同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的时期,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通过改变意识形态,统治阶级可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四、意识形态的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对于理解现实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意识形态的批判成为了改变社会阶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武器。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它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也影响深远。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是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工具,同时也是人民反抗的力量。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探讨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论。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及起源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思想、观念和信仰体系,它在社会中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利益而制造出来的一种虚假意识形态。
它隐藏了阶级矛盾和压迫的现实,使人民听任于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欺骗。
二、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
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来塑造和控制人民的思想,使人民从内心接受并支持统治阶级的统治。
而在阶级斗争中,被压迫阶级则通过揭示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目的,以便唤醒人民的阶级觉悟,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
三、文化的概念与作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它是人民生产、生活和交往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也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利用意识形态来巩固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统治阶级通过操控文化,使其成为维护统治利益的工具,随时为自己所用。
四、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形式。
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向人民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在人民中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认同感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五、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批判与解放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本质及其在阶级斗争中的作用。
它鼓励人民认清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真实面目,向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和文化束缚进行坚决的斗争,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六、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在实际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任务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揭示其背后的阶级利益和目的,人民可以看清真相,提高政治觉悟,团结起来与压迫者作斗争。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揭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即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反映性和实践性。
首先,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和意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主导了整个社会,用以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而无产阶级则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基础。
其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反映性。
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然而,由于社会存在本身是被特定阶级所决定的,意识形态往往被特定阶级利益的偏见所影响。
因此,意识形态并非客观客观真理的表达,而是特定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就是揭露意识形态的偏见和错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改变社会现实。
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激发人们的行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充当了先导的作用,唤起了广大工人和劳动者的觉醒,指导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争取解放和全人类的幸福。
综上所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反映性和实践性。
这一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作用,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争议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争议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是因为他们认为马克思曾在《序言》中将“意识形态”等同于“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
然而,这样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的,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意识形态”同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并非是“中性”的,而是否定性的。
标签:马克思;意识形态;社会意识;中性维度在有些学者看来[1][2],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存在一个“中性”内涵的维度,其中一个理由源于《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这段话:“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样的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确定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解决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3]在这一文本中,这些学者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全部社会意识或上层建筑(在其他地方论证这一问题时也同样如此)。
在他们看来,由于社会意识既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就存在着一个“中性”内涵的维度。
然而,这种理解的问题在于马克思在以往的文本中或《序言》中是否的确将意识形态等同于全部社会意识呢?由此,从这个问题出发,本文将而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详细的考察。
一众所周知,法国18世纪的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中有关意识的理论,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其中前者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反对宗教,而后者主要反对的是传统认识论,它们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倾向。
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
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特征的思想体系。
它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本质,着力揭示了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的紧密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包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其特征在于科学性、革命性和国际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力和实践动员力。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引领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对个体的影响体现在启蒙人们的思想、激励人们的行动方面。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人们提供着思想武装和行动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趋势受到全球关注,将继续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特征、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个体影响、当代意义、发展趋势、阶级斗争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内涵和特征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和系统表达。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是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一种总体思想,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与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更新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和理论支撑。
1.2 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重要的理论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是由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而制造和传播的一种意识形式。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比喻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比喻
马克思在论述意识形态时,经常使用“镜像之喻”来形容意识形态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意识形态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状况,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对现实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抽象。
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映着经济基础的特点。
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如宗教、道德、法律、哲学等,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控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同时,马克思也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也可以先于经济基础的发展。
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它有时候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时候则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现实的反映,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意识形态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人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人民的利益日益分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的涌入既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参照的视角,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挑战。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体意识的增长,国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凸显,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试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概要说来,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存在以下四大问题: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些理论阐释的欠缺增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而言,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但马克思主义学界在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共性以便减少借鉴资本主义发展成果的阻力时,忽略了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其一,从理论上而言,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水平是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
对这一反差,目前除了从历史的原因进行解释外,没有提出其他的解释框架。
况且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十分严重,这必然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
在总结苏联垮台的教训时,少数人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西方思想家的那套话语:把苏东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社会主义本身的问题,得出了社会主义是错误的也是不能实现的结论。
他们还搬来马克思的个别词句,认为苏联根本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
这样一来,苏联存在的合法性就被完全否定了。
由此他们进而推论,在经济社会条件还达不到沙俄水平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错误。
于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法性也被否定掉了。
极少数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或者说要求完全西化的思潮,其思考问题的逻辑无非就是这样。
因此,要清楚地告诉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联系及其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只是反西方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斗争意识形态是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信仰体系等的总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意识形态及其斗争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地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斗争,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被视为阶级斗争的产物。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
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宗教、哲学、道德、法律、教育、科学、艺术等,它通过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与传播,达到维护既得利益的目的。
意识形态扮演者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起到控制和操纵的作用。
然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存在。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扭曲的,它掩盖了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的本质。
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应当揭露和批判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以实现自身解放和社会的解放。
因此,意识形态斗争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被压迫阶级与压迫阶级之间的一种重要斗争形式。
意识形态斗争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
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体现为对不同观念、思想体系的辩论和争斗。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冲突是思想进步和社会转型的动力源泉。
在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体现为对意识形态传播渠道、文化产业、教育体系等的控制和争夺。
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是实现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策略之一。
意识形态斗争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意识形态斗争推动了社会进步和革命的发生。
通过批判和反思旧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观念的更新和改革。
其次,意识形态斗争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认同和行为准则。
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意识形态斗争是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意识形态斗争,不同的阶级和社会群体争夺权力和资源,推动了社会关系的重构和社会结构的演变。
然而,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解并非一成不变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三大挑战及应对策略第一大挑战: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交流交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面临着一定的冲击。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导致认同的模糊和混淆,甚至出现了认同危机。
应对策略:1. 多元文化交流和对话。
积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吸取其有益的成果,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交流中加强认同。
2. 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在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要树立自信的文化认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不被其他文化的影响所动摇。
3. 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
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在全球化的交流中更好地维护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这也使得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中大肆传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中面临着来自其他意识形态的挑战,而网络上流行的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应对策略:1. 主动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积极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其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认同度。
2. 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
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传播监管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引导和规范,杜绝不良信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
加强对网络用户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增强对其的认同和理解。
第三大挑战:社会转型和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面临着一定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多元化思想的挑战,有些人可能对其产生怀疑和质疑,甚至出现了对其认同的动摇。
应对策略:1. 关注社会转型和思想变革。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最新年文档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最新年文档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识和理解一、意识形态的含义1、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意识形态问题向来就是当代理论界探讨的热门问题。
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界大都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他们持批判的态度。
而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有多层意义,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界定也并没有那么唯一。
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马克思认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
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
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
他们这些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
”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意识形态就是等同于虚假意识;但是在另一段话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这里就说明了意识形态在某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中人们的意志、利益和愿望为内容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的特征就是直接参与了社会生活,是以实践为目的的观念表现,这里并没有虚假的意思;除此之外,“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从这段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也并非“虚假”,因为它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一种合法化价值化的思想体系,并且是人们所认同的社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是客观上把每一种社会的统治思想视为意识形态,并没有否定和虚假的意味。
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虚假的。
所谓“虚假性”,实际是以往存在于阶级社会中某种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从根本上否定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思维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观念、幻想的角度代替了现实,从而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体系,它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
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作为该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们意识及其形态的理论和观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是一种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体系。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表现社会阶级相互关系的思想形态,它具有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理论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阶级斗争是社会存在的根本矛盾,也是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常常表现为相互对立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自身的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思想和市场经济理论,以掩盖社会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的利益。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经济基础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和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法律制度、政治体系、教育体系等。
在这种理论观点下,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实质。
(三)社会实践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实际活动的总和,包括经济实践、政治实践和文化实践等。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实践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土壤,意识形态又通过影响人们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思考,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被视为统治阶级用来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一种思想体系,而文化则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意识形态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由统治阶级创造和控制的思想体系,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使被统治者接受和认同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这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社会形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二、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表达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化表达。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是一种对社会生活进行系统规划、组织和引导的活动,它包括语言、宗教、艺术、法律等方面。
统治阶级通过操控文化,塑造和操纵人们的思想,使其顺从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因此,文化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达,更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
三、文化领域中的权力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文化领域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的竞争场所。
统治阶级通过控制文化产业和教育系统,来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成和传播,以维护其统治地位。
同时,被统治阶级和革命者也通过反抗和反思社会现象,来对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统治。
这种权力斗争在文化领域中表现出来,决定了社会的意识形态格局。
四、意识形态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利益,而在社会革命时期,新兴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其革命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变革与社会的变革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化领域的思考深化了人们对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理解。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和理解。
首先,它可以被视为一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即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会决定他们的意识形态。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从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的,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的。
马克思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认为资本家阶级通过在意识形态中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持和加强了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人类的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产物。
根据他们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改变而不断演变。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将被推翻,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可以被视为一种解放理论,即意识形态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类,消除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人们的异化和压迫,意识形态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这种压迫的本质和阐述解放的道路,唤醒和组织被剥削阶级和劳动者,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推翻这种制度并建立一个更公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可以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以及解放理论的角度进行解读。
这三重释义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人类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并为实现社会变革和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重释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且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性质。
这种观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即物质决定意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关系是通过私有制和阶级划分来构建的。
资本家阶级掌握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劳动者则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生存的资料和金钱。
这种经济基础下的社会关系使得资本家阶级能够通过意识形态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持和加强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形态有什么涵义?雷蒙。
高斯(Raymond Geuss)依据意识形态在感情色彩上的差异,把意识形态分为三类:第一,中性意义(或描述意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description),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描述性概念,以分析一定的社会结构与功能,不论真假是非,不做价值判断。
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常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既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宗教仪式等,也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心理现象、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综合。
第二,贬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ejorative sense),主要是指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意识形态”概念。
它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falseconsciousness),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
第三,褒义上的意识形态(ideology in the positive sense),即建设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胜利之后,列宁提出“建立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工人处境的思想体系。
它是在揭穿虚假意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建设性工作。
无产阶级之所以急于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因为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至关重要,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便会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真理性。
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分类:基于知识社会学的学术背景,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定意识形态(particularideology),一类是整体意识形态(totalideology)。
前者是个别人的观念和表象,目的在于掩饰某些集团的私利;后者是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社会团体的意识形态,目的并不在于现实利益的掩饰和遮盖,而在于塑造特定的世界观,确定理论思维的总体架构和主体的认知态度。
前者的作用范围是个别人的心理,后者的作用范围是整体化的社会舆论。
前者总是对敌对派思想的一部分提出质询,后者则是对其整体提出挑战。
前者建立在对各种观念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后者在认识论——本体论的层面上发挥作用。
前者重在研究个人行为,后者重在研究集体行为。
根据不同意识形态理论的知识背景和历史发展,把意识形态分为四大类:1、认识论意义上(epistem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历史上看,“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18世纪末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这个概念。
它是建立在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特拉西首创了“意识形态”一词,并赋予其“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的意义,认为它的使命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与边界、认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等认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
2、社会学意义上(sociological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就会把它看成是一套在某个特定社会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观念体系,它在社会和谐、社会控制、社会动员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除此之外,意识形态还可以为一个特定的目标、一套特定的价值进行辩护(或进行批判),还可以使一定的政治权力合法化(当然也可以非合法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可能赋予“意识形态”一词以贬义色彩,也可以赋予它中性意义。
3、一般心理学意义上(psychologic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把它看作是控制个人情绪的工具。
弗洛伊德那里,宗教就是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人类为了抚慰心灵的创伤而制造的“狗皮膏药”,它虽然治不了病,却能给人提供一种幻觉(illusion),是人类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安宁而制造出来的“虚假意识”。
撒顿(Francis X。
Sutton)认为意识形态是对心理紧张的一种回应,而心理紧张来源于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带来了大量难题,每个人都要应付各种各样的难题,每个人在日常性地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相互冲突的需求和莫名其妙的情形。
角色塑造了人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使那些扮演角色的人产生了心理的紧张和焦虑。
为了消除紧张和焦虑,人需要寻找恰当的“指导原则”(guidingprinciples)。
意识形态就能起这样的作用。
4、文化心理学意义上(psychocultural approaches)的意识形态。
狄翁(Leon Dion)把意识形态定义为“具有一定整合性的文化和精神的结构”,是一定价值规范的模式,这个模式既有客观性(文化)又有主观性(精神)。
“个人或团体以它为基础设计政治蓝图,以便实现他们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高度评价过的抱负和理想。
”格尔茨(Clifford Geerts)对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十分不满,他想建立一个更加适当的非价值性的理论框架来处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
他从符号和符号行为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至少是部分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各种符号是如何符号化的?它们是如何调停各种意义而不使其相互矛盾的?”其基本假设是:思想是由符号体系的建构与操纵构成的。
符号体系,不论是认知性的还是表情性的,都是信息的内在资源。
人类生活就是根据符号体系予以模式化的,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资源十分贫乏。
符号体系是感知、判断、操纵世界的非个人性的机制。
文化模式,无论是宗教科学还是意识形态,都是一些纲要(programs),它为社会或心理过程的实现提供蓝图。
“正是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图解性意象的建构,人使自己或好或坏地成为一个政治动物。
”总之,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对心理紧张的回应,它还是指导人类政治生活的文化符号体系。
窃以为,其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浓厚的结构主义的色彩。
意识形态理论得以产生的基本动机是去除意识形态的蒙蔽——‚解蔽‛,并确立科学的观念意识。
‚解蔽‛的思想萌芽:柏拉图的‚洞穴说‛,后来培根又提出了‚假相说‛。
启蒙运动之所以为启蒙运动,在于它要去除人类信中的愚昧;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表现在他勇于揭穿谎言并暴露真实的现实关系和现实利益;胡塞尔的精神现象学,主张把支配人们头脑的各种先入之见‚悬置‛起来,以解除精神上的蒙蔽;海德格尔把存在的本真状态理解为‚解蔽状态‛,存在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蔽的过程。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的两条理论传统:一条是注重讨论认识真假的认识论传统(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卢卡奇及一些新近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将意识形态看做幻觉、歪曲和神秘化);另一条是关注意识形态社会功用胜于关注其真实性或非真实性的社会学传统。
在马克思的理论传统中,这两条充满矛盾的不同理论传统似乎得到了同等重要的强调,从而使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呈现出认识论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互相交叉的复杂状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是从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开始的。
马克思接着黑格尔对精神异化的揭示和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但将对意识领域的异化批判转入对个人所处的物质关系的批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借用拖拉西的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其意义进行了改造。
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相联系的。
不但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基础和存在倾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而且提出意识本质上是实践的,意识形态的实践用途之一就是生成幻象和神秘,以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
由此可见,马克思这时候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意义的指向性;并没有自身绝对独立的历史“意识形态没有历史”(非历史性、永恒性);本质上受统治阶级思想支配;掩盖或扭曲现实的不公正,并为现实的合理化做有意无意的辩护。
但在这里,马克思是辩证看待这个概念的,他似乎认同拿破仑的态度,对意识形态持否定、批判态度,但他也赞同法国意识形态家们对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反对将观念神秘化的倾向。
这里他既有认识论的传统,也从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意识形态的社会学意味的作用。
他看到意识形态本质是实践的,具有其物质产生条件。
在《形态》中,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属于耸立于社会生产条件之上的“观念上层建筑”。
在这里意识形态指的是那些自由漂浮于它们的物质基础之上却否认基础存在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应该揭穿和批判的幻象。
但还没有直接指出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无意识性或结构性),总的来说,认为这是统治阶级有意识的产物。
随后在《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意识形态的内容被具体化,指的是创建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上的各种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
他指出了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和矛盾本性,还阐明其演变规律。
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及其矛盾本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依赖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发展条件,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这个革命自身是矛盾的:它本来不过是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社会对抗的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另一方面,它又只有通过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他们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实现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反封建变革,因而又需要广泛的群众性。
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矛盾的本性:(1)以虚假的形式反映客观现实。
在反映和论证反封建的社会变革的客观历史必然性的过程中,由于要把资产阶级特有的、本质上是自私狭隘的阶级利益表达为人民的普遍利益,因而使资产阶级意识在一开始便具有幻想的特征。
它使抽象的理性原则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始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而缺乏真正的自我批评。
尽管是一种幻想,它仍然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过程,即消灭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的必然性。
其幻想的方式中仍然包含了部分真理性的内容,即在推翻封建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它给充满了英雄行为的革命群众提供了‚为了不让自己看见自己的斗争的资产阶级狭隘内容、为了要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伟大历史悲剧的高度上所必需的理想、艺术形式和幻想‛。
(2)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现实斗争的旗帜。
为了模糊现实斗争的阶级实质和真实内容,资产阶级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寻找精神支柱。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3)内部结构的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