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蒲松龄笔下的神鬼故事集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一)科场失意
提起蒲松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代表作——文言短篇小说
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
淄博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享年76岁。
蒲松龄出生之时,正赶上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兵荒马乱,自然灾害频
繁发生,但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科举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蒲松龄的家
族在淄川算得上是书香世家。明朝万历年间,全县食饩的秀才共八人,蒲
氏家族就占了六人。高祖蒲世广是廪生,曾祖蒲继芳是庠生,到了祖父蒲
生讷这一代,由于没有考中秀才,家道开始衰落。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请不起教师,蒲松龄兄弟们的教育,一直由父亲
蒲槃承担。顺治十五年(1658),19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参加了县府道考试,以三个第一名考中了秀才。他的文章甚至得到了淄川县知县、山东学
政等人的赞赏。此时的蒲松龄可谓志得意满,对前途充满着希望,今后的
一切功名似乎都唾手可得。谁知,造化弄人,这次赞赏是蒲松龄在科场中
第一次获得的殊荣,却也是最后一次。此后,蒲松龄连连参加乡试,每次
都铩羽而归,直至知天命之年,在其夫人的劝说下才终止了这种既无谓又
无望的拼搏。
(二)《聊斋志异》的成书
其实,早在少年时代,蒲松龄就“每于无人处时,私以古文自效”,
流露出对文学的喜爱和天赋。据学者研究,《聊斋志异》共有六次成书过程。
第一次成书约在康熙三年至康熙八年(1664—1669),即蒲松龄25
岁至30岁之间。此时,蒲松龄与挚友张笃庆有唱和诗,张笃庆《和留仙韵》有“君自神仙客”,“司空博物本风流”,“君自黄初闻正始”等句。蒲松龄既然以“神仙客”、仙人黄初平、博物司空张华而闻名于同人之中,可以断定,以他“少负异才”且“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品性,当时
应该写有相当数量的篇目,且已有写成一部专书的计划。此外,由这些称
誉可知,蒲松龄所记这些搜神、谈鬼之篇,一开始就被视为可与“张华
《博物志》”(《博物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由西晋张
华编撰)并列之作,这体现了时人对蒲氏《聊斋志异》(不管当时书名是
否为《聊斋志异》)的评价。
第二次成书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即蒲松龄40岁时。在《聊斋
志异》成编以后,蒲氏“雅爱搜神”“喜人谈鬼”的兴趣没有终结,其
“闻则命笔”的习惯也没有改变,况且《聊斋志异》作为短篇小说集,可
以无限制地扩充。就在这次成书之际,蒲松龄写了《聊斋志异》的序言,
名为《聊斋自志》。序中体现的是蒲松龄中年的心路历程和此一阶段《聊
斋志异》的创作宗旨。序言强调《聊斋志异》有着现实的劝惩和明确的批
判目标,也流露出蒲松龄生计的窘迫,在科场中怀才不遇、渴望知己的创
作心态。
第三次成书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即蒲松龄43岁时。从40岁
到43岁,蒲氏续作了多少篇,已不可考,然《祝翁》《水灾》是在康熙
二十一年所作。也是在这一年,蒲松龄将《聊斋志异》重新作了编定。
此后,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蒲松龄60岁和康熙四十七年(1708)左右,蒲松龄69到70岁时,又对《聊斋志异》进行过两次编订,还补充
了一些篇目。70岁以后,蒲氏便搁笔了。
目前通行本《聊斋志异》共490余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
评本》为491篇,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该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吗?
一般认为,“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聊斋”里记录奇异的故事。那么,“聊斋”是什么呢?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吗?
乾隆五年(1740),距蒲松龄逝世仅25年,他的孙子蒲立德为《聊
斋志异》作跋,说:“《志异》十六卷,先大父柳泉先生著也。先大父讳
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聊斋,其斋名也。”照理说,最了解蒲松龄的
应该是他的后代,其孙之言应属定论。但让人奇怪的是,蒲松龄本人与其
朋友几乎从来没有说过“聊斋”是其斋名的话。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两点
疑问:一是既然《聊斋志异》以“聊斋”命名,为什么在文献中对“聊斋”的解释极少?二是据记载,《聊斋志异》本来不叫此名,而叫《志异》,
这从其友人的记载中随处可见。马瑞芳先生的《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中说:“人们往往都认为蒲松龄的书斋当然是‘聊斋’。其实,‘聊斋’
最早仅是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虚拟的一个书斋,现实生活中他的书斋
先是叫‘面壁斋’,后又叫‘绿屏斋’,最后才定为‘聊斋’。”由此可见,“聊斋”是不是蒲松龄的书斋名还有待考察,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
材料来证明就是他的书斋名。
其实,与其说“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不如说是他的“心斋”。这
里的“心斋”可以定义为“心灵寄托之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前所述,蒲松龄虽喜欢谈天、谈地、谈狐、谈鬼,但纵观其一生,他更喜欢科举,
甚至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结果每次都是两手空空而归。写作《聊斋志异》一定程度上是他的精神寄托,“聊”字的一个意思就是“寄托、依赖”,我们常说的“百无聊赖”“无聊”就是此意。而“无聊”也有两种
解释,一是无以为生,二是精神无所寄托,此处当取第二种。蒲松龄在
《聊斋自志》中说:“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是这个意思的真正流露!在“心斋”中,蒲松龄寄托了自己无穷的心事,在极端落寞中得到些许安慰和满足。而这也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
一个
动机。
比如,在蒲松龄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为他订了亲。岳父刘季调是一个
老秀才,为人端方正直。蒲家托媒提亲时,曾有人以蒲家贫穷加以阻挠,
但刘季调很满意蒲家的书香门风,尤其钦佩蒲槃的人品,坚定地答应了这
门亲事。顺治十二年(1655),蒲松龄16岁时,谣传朝廷要选民女充实
后宫,于是人心惶惶,纷纷嫁女。刘季调便把女儿送到蒲家避难。过了两年,蒲松龄正式迎娶妻子。书香门第的女儿嫁给穷秀才,穷秀才发奋以报,这是《聊斋志异》中一个很突出的主题。蒲松龄一辈子拼命参加科考,固
然有家族、社会的因素,可能也有对以身相许的妻子的报答之情!
又如,大约在蒲松龄的大儿子出生之后,他的大家庭发生了分裂。其
原因,据蒲松龄在《刘孺人行实》中披露,是来自于他大嫂的吵闹。蒲松
龄的大嫂性格很凶悍,给予蒲松龄很深的刺激,这成为后来《聊斋志异》
的《孙天官女》《江城》《吕无病》等篇中悍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