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1)(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问题及对策(1)(一)
工程项目效益审计是通过运用效益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对国家用于工程项目公共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微观效益审计来达到促进国家公共资金宏观决策投资的合理性和使用的高效。审计工程项目中是否执行和完成了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是否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通过分析评价工程项目的“三性”(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实现程度来发现问题,找出与项目规划、立项、论证、概预算时的差距,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一、工程项目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论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在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和决策上,对编制工程项目意见书和扩初设计,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民主建设意识,其定位不准,使得在建设过程中易出现贪大求全、边建边改、建好即改的情况,造成工程投资浪费、工程索赔(追索)问题时常出现。
(2)对工程建设的规章制度落实缺乏监督力度。工程建设初期,各建设单位在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但由于工程项目中存在赶工期、赶进度的问题,因此,在涉及到具体的事件时,经常有跳过规定程序和制度规定,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
(3)基建部门的管理职能与监督部门的职能错位。有的基建部门承担着本应由监督部门承担的事情,而扮演着监督的角色。但更多的是监督部门承担着本应由基建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责任,混淆了基建部门
和监督部门的职能与作用。
(4)工程效益审计分析评价不到位。目前有的单位内部审计也在试行工程效益审计,但由于工程效益审计涉及到单位领导对工程项目期初决策论证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及建设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等分析评价。鉴于内审部门的权限及顾及本单位的利益、怕得罪领导或受制于领导的示意等原因,对审计项目的分析评价不能准确到位。
(二)工程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中存的问题每个工程项目效益审计都是针对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评价,目标不同,评价的具体形式也会随之不同。因此,难以制定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作为评判依据。效益审计涉及的标准大多具有一定的行业性、专业性和地区差异性,以至于有部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当局标准之分。由于标准的不唯一、不一致,甚至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当审计有关各方对采用何种标准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就难以提出完整准确的评价意见,易产生极大的审计风险。
(三)工程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比存在的问题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差异,最大的差异在于效益审计不但关注现时的成本收益,更关注未来潜在的成本收益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收支审计只关注过去和现时的成本收益;效益审计对“三性”的评价标准受时间、地域、环境、行业及政策的影响更大,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而财务收支审计有明确的行业会计准则、财经法
规制度相对照;财务收支审计依据所提供的审计资料就可以得出审计结论,而工程效益审计则必须在工程结算审计和基建财务收支审计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开展效益审计,因此效益审计比财务收支审计范围更广、复杂性更大、专业性更强、针对性更明确。
二、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对策
(一)工程项目效益审计的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效益审计分析和评价时,审计人员必须依据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测定,坚持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在审计评价工程效益审计项目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依据审计证据对照评价标准,对有关具体事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估算,确保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2)谨慎性原则。对工程效益审计必须采取谨慎态度,尽量不夸大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叙实性的语言反映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对审计项定的评价指标要切实符合审计项目,同时,审计报告尽量做到事实清楚,数字准确、可靠,避免用感情彩色较浓的文字。
(3)前瞻性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应坚持前瞻性原则。工程效益审计主要是对国家公共资金进行审计,而国家公共资金大多数是投入非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建设中。因此,对项目效益滞后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充分估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其要进行全面考察,包括对短期和长期效益;直接和间接效益;有形和无形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总量和结构效益的评价。
(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效益审计中,如果有能够根据
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公式,经数字换算能得出定量计算结果的,就尽量用定量来表述。但有的工程项目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外溢的效益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师生的满意程度等只能经过定性分析,用定性的文字来描述。因此,在工程效益审计中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