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ff4b0c79563c1ec5da714e.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题,从基础知识入手,能把握教材,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教育,社会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考查,考查全面,难度适中,符合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卷。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特做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类
本次试题分为填空题、选择(连线)题、明辨是非题,实践活动及问答几大板块。
二、试题得失分的原因
1、填空:本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①试题覆盖面广,学生重视程度不够;②基础知识记忆模糊,掌握不扎实,不牢固,考试一紧张,头脑模糊一片;③语文基础差,,填空用词不当,错别字多也是生失分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虽能理解题意,但不能正确的用词,写不对字最终导致不能得分。
2、选择(连线)题:本题为常识性问题,但学生出错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记忆混淆,遇到相近的答案不能准确把握,最终得分率不高。
3、明辨是非题: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常识的认知情况,学生能较好的判断,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好。
4、社会实践活动题:本题失分率较高,原因是:①学生不理解题意,或理解了题意,但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差,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②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把重点只放在了课本上,不能学以致用。
5、问答题: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①学生能理解题意但不能正确的表达或概括,写不上字或错字连篇;②平时学生死记硬背,考试不认真审题,结果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三、几点建议: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如字的正确性,用词的准确性等;②将知识进行归类,以帮助学生辨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③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将课本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年级思品期末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四年级思品期末试卷分析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5030d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e.png)
四年级思品期末试卷分析评价报告第一篇:四年级思品期末试卷分析评价报告四年级思品期末试卷分析评价报告苏仙区郴州市第一完全小学学校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一完小四年级九个567班人,实考567人,无缺考。
最高分98分,最低分45分,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所学社会道德常识掌握较扎实;能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实际,对道德常识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强;对世界基本常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程度优良;还有少数同学对课本中历史地理知识的了解掌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部分学生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分析、判断,和行为指导很正确.九个班级学生成绩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合格以上,少数班级人均不及格。
在第2题、第5题的回答中能联系实际,反映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1个别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如连线广东省的省会,电视广播生活里其实经常会出现,而且广州和郴州那么近,有的孩子尽然不知道。
2试题量过大,难度超出教材范围。
部分学生试卷没答完,约占总人数的1/6。
3少数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仔细审题,答非所问。
4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将课堂上学的知识还给了老师。
二、抽样调查全卷满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合格率优秀率82.0395%65%样本总量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备注抽样班级:四年级233班题号题型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区分度未答人数零分人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判断题问答题(一)、取得的成绩1、通过这次测试,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还是很透彻,如:如何与同学交往,诚实守信,在公路上行走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是需要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理解其中的内容的。
2、在考察知识能力的上,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了知识,能力,思想觉悟的有机统一.检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二)、还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不都全面,还不能真正理解把握教材。
2、学生的概括能力欠缺,思路不清晰。
如问答题:你怎样理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些孩子答非所问,令人啼笑皆非。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e56c3bfd0a79563c1e72a2.png)
九里坪中心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质量分析一、命题分析本套试题内容丰富,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检测又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课本知识掌握,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题型灵活多样: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辨析说理等,注重了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和问题。
试卷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偏、难、怪题现象,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要通过协商感悟、理解,完成试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本班人数57名。
平均分87分,及格人数56人。
及格率是 0.98 ,优分人数46人,优分率是0.81 。
低分人数1人,低分率0.018。
1、第一题我会填,完成情况良好,失分主要在1、2小题。
这部分内容考查学生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的常识,因此学生掌握较好。
丢分主要是少数学生记忆不牢固,错别字多。
2、第二题我会判断,答题准确率很高,只有极个别学生丢分1-2分。
说明学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判断。
3、第三题我会精挑细选,这道题部分学生丢2-4分,完成情况较好。
之所以丢分,是因为他们马虎,不认真读题,没审好题。
4、第四题我会回答,个别学生审题不仔细,做题马虎粗略,表达意思不完整,条理不清晰;有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错别字多;有的言之无物,答非所问,所以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5、第五题对对号,我行动。
学生都能说明理由,但都说的不透彻,语言组合能力有限,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
6、第六题我来显身手,关于自护自救的方法,学生经验有限,课外积累少,完成情况不好。
给父母的一封信,不少同学态度不端正,连写都没写;有的同学只写一两句话;有的语句不通,标点不使用。
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心中有话说不出,今后这方面应多训练学生。
三、今后改进措施1、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搜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学科的特点,抓住其生活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生活,是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联系生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6b516ae518964bcf847cb5.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的评价(一)试卷的基本情况《品德与社会》考试时间为40分钟。
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1、各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度适度,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15分,生活常识题,失分多,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三部分选择题、判断题。
学生完成相对整张卷来说是较好的,但选择题每小题3分,分值分配过大了,个别学生失分也是比较严重的。
3、第四、五部分简答32分、分析1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是因答题不全面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整张卷面,一部分学生书写太差,错别字太多,书写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3、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e702a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9.png)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第一篇: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本次试题内容丰富,题型新颖,既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同时注重能力的提升。
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一)成绩分析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但也有一部分儿童成绩较差。
且优秀率较低,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分布合理:(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
如“知识经验大比拼”“只能ABC”、“判断题”等。
主要是多数学生理解单一,选择题中出现漏选,大量失分。
还需在今后教学多接触多训练。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如“实践大舞台”等。
少数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答题错误率较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
(4)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
有的学生对规则不理解,答题不理想。
还需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钻研,多引导,多探究。
(三)学生答题中反映的问题分析(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10篇)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67a0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3.png)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范文(10篇)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篇1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决定,特别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余生活。
2.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例如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选择与学校活动安排的冲突。
3.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合唱、剪纸、书法、植物栽培和机器人制作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家人一起购物、游玩、读书或做家务,和同学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是我们校外课余生活的丰富内容。
5.丰富的课余生活的意义: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1)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2)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谊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3)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6.选择感兴趣的业余生活的作用:能够激起求知欲望,磨砺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发展。
7.为什么要参加不感兴趣的业余生活?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定感兴趣。
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8.怎样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1)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相结合;(2)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3)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4)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5)还可以请长辈监督。
9.课余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注意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活动规则。
10.选择课余生活的原则:当我们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既要注重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注重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课余生活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长小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卷面分析
![长小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卷面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1a9b6d3968011ca300918e.png)
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三、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 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 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不够全面,致使学生出现 了知识的盲区。
(3)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 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 句不通顺,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二、考试概况分析 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 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大部分学生测试 的积极性较高。 本学期我校四年级7个班,共有学生411人,参加考试 人数411人,均分36.66。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 优秀人数也较多,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很差,致使均分 较低,整体成绩不理想。
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 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 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 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 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 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 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6、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 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细心,思考严密,做题认真,答案规范 的良好学风。。
未来版四年级品德与社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参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163293dfc4ffe473368ab2e.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参考一、试题分析该试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以及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体现对品社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既重视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更重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对以后学生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覆盖了每个单元的内容,既测试了学生的背诵理解能力,又考验了他们的灵活程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答卷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所带班级是四(4)班、四(5)班。
根据学生试卷情况看,整体考试良好,满分50分,均分分别为48.26分和48.30分。
本次考试共设置了五个大题。
第一题为填空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绝大部分学生得满分,有两个学生因基础差,扣分较多。
第二题为选择题。
大部分学生得满分,说明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三题为判断题。
是考查学生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学生掌握得很好。
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判断是非,能选择正确的行为,这是将来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第四题为连线题。
本题是让学生掌握最重要的五个报警电话号码。
打报警电话是遇到紧急情况时所要采取的一个很主要的救急措施,这对学生的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大部分学生得满分,少数学生有扣分,说明记得不牢,还得加强记忆。
第五、六题为问答题。
本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绝大部分学生答题完整,正确率高。
有两名学生由于基础差,写字速度慢,未完成。
三、改进方面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
2.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书写认真,提高写作业速度等。
3.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及辨别是非能力奠定基础。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参考]。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968be04afe04a1b071dee2.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试题及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测试题具有导向和诊断的功能。
通过本试题可清楚的了解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了解命题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查找教学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本试题共设计了四部分内容,即:知识再现、火眼金睛辨对错、智能ABC、实践园。
从试题的内容可以看出,本试题能够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题型做到了内容训练全面,考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对知识宽展的能力。
1.试题分析指标①题型比例分析本试题出的新颖,覆盖面广,即考查了学生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的理解性、技能性又注重了实践性,开放性和学科间的融合性。
②内容比例分析本试题基础知识部分占60%(其中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理解性和实践性知识占40%,在实践园中共设计了4道简答题,这样出题有助于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教学是否全面,有没有忽视或遗漏的知识点。
③试题难度分析本试题统计基础知识与拔高性内容所占比例合理,这样既照顾了大部分学生,又能照顾优生。
④试题与新课程理念和中考题体发展趋势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既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又能适应中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2.试题质量评价本试题出的质量高,有实用价值。
3.对命题的建议今后在命题时多设计一些生活实际的内容。
二、试卷分析⒈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根据试题难度及学生实际情况,预测本年级学生测试的优秀率应占80%,但结果却并没达到,原因是有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家长不关心造成的。
⒉教学班成绩统计与分析中心小学学生共有85人,全部参加了考试,优秀率4.7%,单一的从成绩看,大部分学生考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记忆不全面,太粗心,综合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够全面,部分学生理解能力太差,为此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在实践应用方面下功夫。
⒊学生答卷反映出的问题的归类总结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部分掌握的还算可以,在这方面今后应继续发扬,但对理解性知识和综合知识就掌握的较差,原因是部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太差。
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0d6da4284ac850ad0242ca.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
卷分析与成绩分析
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已经结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
这次考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
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品社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题和作文题。
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学生成绩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理论部分,得分率可达到75%以上。
部分学生对于平度的景点了解不够,或是知道某些景点,但充实不到自己的理论系统。
学生丢分较多的题目,还是探究与实践类的题目,学生不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适当的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不够,今后,应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292cce4afe04a1b071de8d.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该试题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以及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体现对品社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既重视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更重视了学生品德的培养,对以后学生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覆盖了每个单元的内容,既测试了学生的背诵理解能力,又考验了他们的灵活程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答卷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所带班级是四(4)班、四(5)班。
根据学生试卷情况看,整体考试良好,满分50分,均分分别为48.26分和48.30分。
本次考试共设置了五个大题。
第一题为填空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绝大部分学生得满分,有个别学生因基础差,扣分较多。
第二题为选择题。
大部分学生得满分,说明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三题为判断题。
是考查学生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判断是非,能选择正确的行为,这是将来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原因是部分学生死记硬背,对题的内容没有理解。
第四题为连线题。
本题是让学生了解四种交通工具的作用。
大部分学生得满分,少数学生有扣分,说明分析能力较差,需要培养。
第五题为问答题。
本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绝大部分学生答题完整,正确率高。
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写字速度慢,未完成。
第六题是实践题:写信封。
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写信封的要点。
个别学生得零分,理解能力较差,还没有真正掌握要领,需加强学习。
三、改进方面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
2.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书写认真,提高写作业速度等。
3.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及辨别是非能力奠定基础。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1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2207988dd88d0d233d46ae2.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46人,均分31.4分,及格率67.4%,优秀率15.2%
二、卷面分析
本次试卷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填空这部分内容考察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常识,从卷面上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全面了解这部分知识,这部分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
存在较大问题的是第1、2小题,有部分学生亲属关系不清,也有部分学生知道但不会写字,造成失分严重。
第二部分:判断题,这部分内容学生做的较好,失分也较少。
第三部分:简答题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在答题过程中的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准确,不能说出要点,基本理念掌握的不是很好,这部分有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以后要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生活中与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2、11、7。
四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
![四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dac961daef5ef7bb0d3c1e.png)
四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
四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分析与反思本次考试由区教研室统一出题,共四个大题。
画龙点睛填空题,慧眼识珠选择题,明辨是非判断题,自护自救简答题。
分值的分布上,每个小题3分,最后一个简答题_分。
四个班级的成绩大体如下:
本次考试成绩一般,我认为与试卷有很大关系,这次教研室出的试卷有以下问题:
1、题量过少,分值偏大。
很多学生10几分钟就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在那里玩。
前面三个大题,只要出错在三个小题以上,就无法得到90分以上。
最后一个简答,占到_分,分值过大。
2、填空题第二题,关于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设计了2个空。
首先,这个知识点设置成填空题就存在问题,存在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倾向;其次,空的设置有限制定语和主语,对于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
除非能够完全背诵下来,否则这两个空很难填对。
如果出成判断题或简单题,学生答对的比例会大大提高。
3、判断题的第三个,关于商品价格的,这个题目过于抽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不小难度。
记得我在高一的时候,理解起来就困难的很,尤其是供求、价格这些词语。
4、选择题第二题,关于辛亥革命的,虽然我们最后并没有算入总分之内,但是把六年级的题目出到四年级试题里,显示了出卷人是多么的弱智和粗心。
简直是啼笑皆非!
5、缺少识图题和发散性的简答题。
当然,这次试卷也存在一些优点,比如说考点涵盖范围比较平均;题目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与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难易结合,有一定的区分度。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7afd12e009581b6ad9eb33.png)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试卷质量剖析期中考试结束,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课水平,现作试卷剖析以下:一、命题状况:本次命题依据小学道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查核学生对道德认识、道道德为的判断能力,特别是把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综合能力,全面认识本学科在讲堂教课中的成绩与不足,认识学生道德形成与行为习惯的现状。
二、成绩与不足:本次考试总的看,成绩是主要的,在教课中也充足表现了本学科的生活性、社会性、综合性及实践性,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优秀道德和行为的养成。
(一)主要成绩1、学生对填空题掌握的不太好,错误许多,题比较偏。
2、第二、三题,四题,判断、选择题、学生掌握的很好,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判断是非,能选择正确的行为,这是未来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问答题,为学生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判断对错,并开动脑筋,联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见解。
是查核学生综合能力的命题。
要修业生不单知其然,还要知其因此然,是综合运用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判断及道德行为来解决问题的命题,学生广泛回答的不是很好。
5、最后是综合实践题,观察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质中已掌握有关知识,理解比率尺所表示的意思,并级依据比率尺计算,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只管成绩是主要的,可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填空题,对课文中给出的内容还好些,关于实质应用的问题就一筹莫展了。
此后在讲堂上要注意将知识与实质生活亲密联系。
2、第五题是实践题,学生掌握的较差。
对这些实质生活中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好的原由是实践的少,此后应着重这方面知识的增补。
三、此后的改良方面:此后的教育教课中,我应仔细上好每一节道德课,要研究教材,要开发和利用教课资源,研究学生学习方法,要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质,扩大视线,拓宽知识面,要着重让学生从自己的领会、感悟来接受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真实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重视直接经验,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为培育学生优秀道道德为习惯及鉴别是非能力确立基础。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884d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e.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四年级参考学生36人,其中:100分的6人,90分—99分的14人,80分—89分的9人,70分的1人,60—69分的4人,60分以下的2人。
总分3061,最高100分,最低28分,均分85,及格率94.4%,优秀率80.6%。
二、试题分析:试题能仅仅围绕课程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素养而命题,具有科学性、灵活性。
试题基本上出自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出题。
本试题共四大题,由选择、填空、连线、问答四大部分组成,题型新颖、题量适中,难度不大,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
三、试卷分析: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比较理想,正常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但从学生的答卷来看,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做的不是太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不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二是个别学生不认真读题、审题,第四大题前一问要求举至少3个列子,后一问要求举至少4个列子,好多学生不认真读题,不是举一个列子,就是少举一个例子;三是极个别学生不认真对待,不管会与不会好歹不写,赵文龙、王洪森就是列子,整个试卷只聊聊写了一点点。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抓起:1.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期末考试结束,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作试卷分析如下:一、命题情况:本次命题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考核学生对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尤其是把认知内化为行为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综合能力。
四年级思品试卷分析
![四年级思品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8c8d27bb68a98271fefa9b.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命题分析本次期末检测命题,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充分体现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
试卷知识覆盖全面,教材重难点突出,考查内容难易适中。
符合学生社会生活实际。
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数据分析本次考试共参试39人,总分889,平均分为22.79,优秀率为7.7%,良好率为18%,及格率是25.6%。
从数据上看,成绩不够理想。
三、答题情况分析1、学生对填空题掌握的较好,正确率也较高,特别是前六个小题基本没出现错误。
2、第二、判断题,学生掌握的很好,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判断是非,能选择正确的行为,这是将来走向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第三题简答题是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决定怎么去处理,怎么做。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的也比较好。
4、第四题是综合实践题,考察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理解,并要求学生举一些实例。
一些同学掌握的还是不错的,真正能在生活实际中学到知识,关注课本学习之处的东西,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5、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6、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7、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而且还有错别字,失分的学生都是在活题上丢了分。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四年级品德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dd785ff01dc281e53af016.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分析石横镇中心小学王萃莲一、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到整个试题中。
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试题自身的特点:(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学校生活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事件去反映所学知识,如第四题问答题“4、和家人外出游玩时,要掌握哪些安全常识?”和“2、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你认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如第四题问答题“3、你一定又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请写出四种来”。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判断能力。
三、答题情况:试卷既考查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选择题,判断题和边线题。
又有实践能力的考察,学生能在30分钟内答完并检查。
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命题较为简单,失分率较低。
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如选择题中“我们家乡的地形、地貌主要有()”,有学生填不全,应选A平原C山地。
实践和辨析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所以对这样的题在平时教学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探究,不应怕浪费教学时间和完不成教学任务,而用教师的讲解、点拨,取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cd0fcfeefdc8d377ee32e7.png)
0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本次期末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共分为判断题、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四个部分,试题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的检测并有所延伸,命题科学灵活,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利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一) 总体成绩分析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不算出色,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二)试卷题型及分布情况(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
如第四大题简答题第2题、第二大题选择题第12题。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如第二大题选择题第15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如第三题辨析题。
(4)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如判断题第5、7,、14题。
(三)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
四年级思品试卷分析
![四年级思品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20e20f6294dd88d1d26bd2.png)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试卷分析杨国华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一)成绩分析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优秀人数也较多,但也有一部分儿童成绩较差。
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学生测试的积极性较高,成绩较理想。
(二)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分布合理:(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
如“选择题”、“辨析题”等。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如“简答题”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
(4)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
如“判断题”等。
(三)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
分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0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共分为判断题、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四个部分,试题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的检测并有所延伸,命题科学灵活,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利用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现自我。
(一)总体成绩分析
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不算出色,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试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试卷题型及分布情况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
如第四大题简答题第2题、第二大题选择题第12题。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
如第二大题选择题第15题。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如第三题辨析题。
(4)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如判断题第5、7,、14题。
(三)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7、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8、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细心,思考严密,做题认真,答案规范的良好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