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肺癌的确定标准

肺癌的确定标准

肺癌的确定标准
肺癌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多种医学检查和测试,医生可能会综合考虑病患的症状、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实验室和组织学等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些用于确定肺癌的常见标准和检查:
1.临床症状:
•包括咳嗽、呼吸急促、胸痛、咳痰带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促使患者就医,并引起医生的注意。

2.胸部X射线:
•胸部X射线是最早期用于检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它可以显示肺部的异常阴影,但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以确
定是否为癌症。

3.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扫描提供了更详细的图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异常。

它常用于确定肿块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4.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某些情况,MRI可能用于更全面地评估肺部病变,尤其是在评估肿瘤在周围组织中的扩散时。

5.痰液检查:
•通过痰液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癌细胞。

这通常涉及在痰液样本中寻找异常细胞。

6.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通过支气管进入,可直接观察肺部并采集组
织样本进行活检。

7.经皮穿刺肺活检:
•对于不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例,医生可能会选择经皮穿刺肺活检,通过胸部壁插入针头以获取肺组织样本。

8.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包括肿瘤的代谢活性和位置。

以上这些检查通常是医生用于确定是否患有肺癌以及评估肺癌的类型、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工具。

最终的确诊通常需要组织学检查,即通过活检获得肿瘤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学分析。

肺癌科普总结报告范文(3篇)

肺癌科普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公众对肺癌的认识,增强早期筛查和预防意识,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报告对肺癌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总结。

二、肺癌概述1. 定义: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 病因:- 吸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

- 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工业废气、石棉、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因素可增加肺癌风险。

-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铬、镍等有害物质可诱发肺癌。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有肺癌,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者,其患病风险较高。

- 其他因素:年龄、性别、慢性肺部疾病等也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3. 病理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 小细胞肺癌(SCLC):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下的小支气管上皮细胞。

4. 临床表现:-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伴有少量黏痰。

- 咯血:多为痰中带血,严重者可出现大量咯血。

- 胸痛:多为胸部隐痛或钝痛,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 呼吸困难:早期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晚期可出现呼吸衰竭。

- 声音嘶哑: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

- 体重下降:晚期患者常伴有体重明显下降。

三、肺癌的预防1. 戒烟: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2. 改善环境:减少空气污染,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3.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或长期吸烟者,应定期进行胸部X光或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四、肺癌的诊断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肺部听诊、触诊等。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MRI等。

4. 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血液检查等。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

同时,由于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晚期肺癌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专业的循证医学建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呼吸内科、肿瘤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和病理科专家,结合国际指南和中国国情,整合近年来肺癌病理、基因检测、免疫分子标志物检测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新进展,制定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旨在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肺癌筛查、诊断、病理、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

第一部分:肺癌的筛查一、筛查人群的选择1. 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

2. 肺癌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

建议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吸烟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肺癌(SCLC)的关系相对更为密切,鳞状细胞癌和SCLC常呈中央型生长,因此,重度吸烟人群可进一步进行荧光支气管镜筛查。

同时开展戒烟宣传教育。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Meta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 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

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遗传的肺癌易感位点。

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

肺癌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肺癌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肺癌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一:影像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在正侧位片中可以显示1cm以上的结节影,200ml以上胸水及肺门纵隔肿大的淋巴结。

2.CT 注射造影剂后血管强...一:影像检查1.胸部X线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在正侧位片中可以显示1cm以上的结节影,200ml以上胸水及肺门纵隔肿大的淋巴结。

2.CT 注射造影剂后血管强化可与周围组织区别。

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和血管、周围组织的关系能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

显示纵隔和肺门L结肿大,有组于助于分期。

近年螺旋CT可显示肺内<5mm的小结节3.MRI对肺内组织分辨率并不比CT强。

但能区分软组织及周围血管影,对明确纵隔L 结有意义。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能检测出形态学改变之前肿瘤的异常改变,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转移和复发.分期和准确的疗效判定。

5.骨γ闪烁显像敏感性为90%,判定肿瘤是否有骨转移。

二: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提供组织类型。

阳性率:70-80%6.纤维支气管镜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

通过活检、毛刷、冲洗等方式,对可见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可达71%~94%。

对中央型肺癌诊断有重大意义。

周围型可通过活检。

7.纵隔镜是检查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的有效手段。

8.胸腔镜可用于肺癌的诊断和分期。

对胸膜病变可行活检。

9.B超用于了解肝脏、肾上腺、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

可鉴别胸水或胸膜增厚。

10.组织病理检查a支气管镜, b 颈L结,锁骨L结活检。

c肺经肿块穿刺术三:肺癌标记物11.组织多肽抗原TPA, CEA12.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U-Ag)}认为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意义。

13.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断(CYFRA21-1)14.神经系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BB(COK-BB)和胃泌肽(GRPC)等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帮助。

目前未发现特异性血清肺癌标记物。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90%以上的肺癌是由于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所致。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肺癌至今还未发现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但是一些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手段,在部分病人于治疗后可作为监视肿瘤状况的指标,用于随访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Ca~50、Ca~125等。

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近年来发展甚快,包括癌基因、检癌基因等的检测,下表显示NSCLC和SCLC 中分子生物学异常的发生率。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异常发生率项目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微卫星不稳定0%~35% 0%~22%Ras点突变<1% 15%~20%myc过度表达15%~30% 5%~10%p53 畸变0%~90% 0%~50%Rb失活0%~90% 15%~30%P16ink4a失活0%~10% 30%~70%PHIF失活0%~75% 50%~75%Bcl-2过度表达75%~95% 10%~35%端粒活性酶提高0%~100% 80%~85%常见的等位丢失3p,4p,4q,5q,8p,10q,13q,17p,22q3p,6q,8p,9p13p,17p,19q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十分复杂,尚未统一,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分为蛋白质类、糖类、脂类、酶类、激素类、多胺类以及病毒类进行简述。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肿瘤甲胎蛋白肝细胞性肝癌、胚胎细胞癌癌胚抗原消化道恶性肿瘤β2微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系统肿瘤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铁蛋白白血病、小儿畸胎瘤胰胚胎抗原胰腺癌血清蛋白肝癌、多发性骨髓瘤M 蛋白骨髓瘤、淋巴瘤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肝癌特异性蛋白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癌胚抗原癌胚抗原(CEA)由Gold和Freedman于1965年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 000的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其中45%为蛋白质。

胎儿胃肠道及某些组织细胞具有合成CEA的能力,通常在妊娠期的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

1 例全内脏反位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1 例全内脏反位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1 例全内脏反位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一、疾病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首位。

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

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 80%。

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全内脏反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又称“镜面人”,其发生率约为 1/10000-1/8000。

全内脏反位患者的心脏、肝脏、脾脏、胃、肠等内脏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完全相反。

全内脏反位患者合并肺癌的情况更为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肺癌的病因- 吸烟: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 85%-90%的肺癌患者与吸烟有关。

吸烟可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起肺癌的发生。

-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苯并芘、二噁英、石棉等,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作用可导致肺癌的发生。

-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如矿工、石棉工人、油漆工等,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砷、铬、镍等,可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可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2. 全内脏反位的病因- 遗传因素:全内脏反位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目前研究表明,全内脏反位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有关。

- 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起全内脏反位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1. 肺癌的临床表现- 咳嗽: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泡沫痰。

- 咳痰:肺癌患者可出现咳痰症状,多为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有时可伴有血丝。

- 咯血:咯血是肺癌的重要症状之一,多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少数患者可出现大咯血。

- 胸痛:胸痛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可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些实验室检查早期发现癌症

这些实验室检查早期发现癌症

这些实验室检查早期发现癌症众所周知,肿瘤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它已经在我国各大城市人口死因中占到22.28%,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一位。

而人们最关心的是,从个人自我方面如何预防肿瘤?其关键重视“三早”即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在这“三早”中,主要依靠自己要学会经常观察或定期做一些检查,而临床主要是依靠许多不同的重要实验诊断学方法来实现。

在临床实验诊断中,主要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都能做到这些。

那么,肿瘤标志物是什么呢?从医学角度讲,它是由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转化而成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存在于人体内的组织、血液和其他体液中,例如尿液、胸腔积液等,其存在形式及浓度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与恶性肿瘤的性质密切相关。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的预测、早期诊断、判断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亦是一种很好的随访肿瘤病人术后状况的非损害性的方法,如残余肿瘤的程度及肿瘤的转移或复发等。

本文仅就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些常用检验项目,及其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即哪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癌症,作一简要介绍,供读者参考。

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1.A—甲胎蛋白(简称A—FP或α—FP)正常参考值:成人<25 ug/L;婴儿(3周~6个月)<39ug/L临床意义:甲胎蛋白是胎儿发育早期,在卵黄囊、胎儿肝脏及胎儿胃肠道生理性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

在孕期4周后,即可在胎儿血清中检测出A—FP,12~16周A—FP浓度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直至出生后降至最低。

在这之前检查这个项目没有意义。

但1周岁时血清中的浓度,可达成人正常水平。

所以正常人血清中A—FP检查,应是低于<25 ug/L。

一般成年人A—FP升高的原因,主要见于肝细胞严重受损,如:①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有77.1%的患者A—FP>500 ug/L。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18%的病人A—FP不升高,其原因是转移性肝癌时则极少增高。

肺癌病例分析

肺癌病例分析

肺癌病例分析
简介
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吸烟人群。

本文将对一位患有肺癌的病例
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

病史
患者为一名男性,60岁,长期吸烟史超过30年。

近期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常感到乏力,食欲减退。

就诊时主要抱怨呼吸困难严重,全身乏力。

临床表现
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气促明显,体温正常,心率增快,胸部透听呼吸音
减弱,右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诊断过程
1.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怀疑可能患有肺癌。

进行相关检查,
如胸部CT、纵隔CT、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等。

2.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右肺下叶出现肿块,且转移
至纵隔淋巴结,同时检查血液标志物显示肺癌相关标志物升高,最终确诊为晚期肺癌。

治疗方案
由于患者为晚期肺癌,手术治疗已不适用,考虑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包括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生长,化疗则可减轻肿瘤负荷,靶向治疗可针对肿瘤的具体靶点进行干预。

预后
晚期肺癌患者预后较差,治疗主要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
治疗的进行,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肺癌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肿瘤,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体检,避免吸烟和其他致癌因素,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以上是对一位患有肺癌的病例进行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也提醒大家重视自身健康,预防肺癌的发生。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要点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要点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要点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要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多数患者出现症状就诊时已属晚期,致晚期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不高。

一、肺癌的筛查1.高危人群的选择:年龄55~74岁,吸烟量30包/年(如已戒烟,戒烟时间<15年)的个体推荐参加低剂量CT (LDCT)肺癌筛查,或年龄45~70岁且有一项肺癌高危因素也可作为筛查的条件,包括吸烟史、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如石棉、电离辐射、二氧化硅等)、个人肿瘤史、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或肺纤维化)、有长期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等(图1)。

不能耐受可能的肺癌切除手术或有严重影响生命的疾病个体不建议进行LDCT筛查。

2.筛查频率:建议筛查的距离时间为1年,距离时间跨越2年的筛查模式并不举荐。

年度筛查一般的,建议每1~2年连续筛查。

3.筛查的管理:建议直径≥5mm结节需承受进一步检查。

阳性结节的定义以下:(1)基线筛查:直径≥5mm非钙化肺结节或肿块,或发现气管和(或)支气管可疑病变定义为阳性。

(2)年度筛查:发现新的非钙化肺结节、肿块或气管和支气管病变,或原有肺结节增大或实性身分增长,则定义为阳性。

4.结节的临床管理步骤:二、肺癌的诊断(图4)一)罹患肺癌的危险因素推荐意见】: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既往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肺纤维化)和家族肿瘤疾病史等均是罹患肺癌的危险因素。

1.吸烟:2.情形污染:3.职业暴露:4.肺癌家属史及既往肿瘤病史:5.年龄:6.其他:二)肺癌的临床施展阐发1.原发肿瘤表现推荐意见】:中央型肺癌可表现出相应的呼吸道症状,周围型肺癌早期常无呼吸道症状。

1)咳嗽、咳痰:2)咯血:3)喘鸣、胸闷、气急:4)体重降落、乏力、发烧:5)胸痛:6)声音嘶哑:7)吞咽困难:8)上腔静脉综合征:9)膈肌麻木:10)胸腔及心包积液:11)Pancoast综合征:2.远处转移施展阐发1)颅内转移:2)骨转移:3)肝转移:4)肾上腺转移:5)淋巴结转移:6)其他:3.其他表现1)高钙血症: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3)异位库欣综合征:4)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5)血液系统异常:6)皮肤表现:三)肺癌的辅佐影像学检查推荐意见】:肺癌的诊治过程中,建议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合理、有效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肺癌评估检查

肺癌评估检查

肺癌评估检查肺癌评估检查是对可能患有肺癌的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评估。

由于肺癌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以下是肺癌评估检查中常用的一些方法:1.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肺部的呼吸音、胸廓变形、淋巴结肿大等。

虽然体格检查不能直接诊断肺癌,但它可以提供有关可能病变的线索。

2. 胸部X射线:胸部X射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显示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但它并不能确定这些阴影是否为肺癌。

如果X射线发现异常阴影,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3.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图像,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识别其他病变,如肺部结节和淋巴结肿大,对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扩散情况非常有帮助。

4.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对于评估特定部位的肿瘤的扩散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非常有帮助。

然而,由于MRI对肺部的显示效果不如CT扫描,所以在肺癌评估中并不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5. 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CT扫描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评估肺癌的恶性程度、扩散情况和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PET-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是否为恶性、是否存在远处扩散,对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非常有帮助。

6.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肺癌的最可靠方法。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取得肿瘤组织,经过特殊处理和染色后,经病理学家的细致观察和分析,确定病变的类型、恶性程度和分级等,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常用的肺癌评估检查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检查方法并非每位疑似肺癌患者都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查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肿瘤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肿瘤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肿瘤科实验室检查的分类
01
020304 Nhomakorabea血液学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 志物检测等,用于检测血液中
与肿瘤相关的指标。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诊 断,确定肿瘤的性质、分化程
度和恶性程度。
内分泌检查
用于检测与内分泌相关的肿瘤 ,如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其他特殊检查
根据不同肿瘤的特点,可能需 要进行其他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如基因检测、免疫组化等。
免疫学检查是肿瘤科常用的实验室检 查之一,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系统状 态和免疫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 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有助于发现免 疫系统异常或评估免疫治疗效果,如 免疫疗法或疫苗接种等。
04
CATALOGUE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和流程
标本采集
通过手术、穿刺等方式 获取肿瘤组织样本。
详细描述
核医学检查可以用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常见的核医学检查方法包括放射免 疫分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
病情监测
对于已确诊的肿瘤患者,定期 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监测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患者 的预后相关,检测这些标志物 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复发监测
在治疗后,检测肿瘤标志物有 助于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转
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组织 病理学检查可以对治疗效 果进行评估,为调整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肺癌的诊断标准

肺癌的诊断标准

肺癌的诊断标准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肺癌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肺癌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虽然不具备特异性,但是在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时,可以作为肺癌的诊断参考。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发现肺部肿块、阴影等异常情况。

2.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结构,对于发现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等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3. 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代谢和结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肺癌的病灶。

三、病理学检查。

1. 细胞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等方式获取痰液或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

2. 组织学检查,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信息。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贫血、白细胞增多等异常情况。

2.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NSE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肺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法。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全面、准确地收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肺癌的诊断工作,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规范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一、概述原发性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 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导致肺癌诊断的延误。

周围型肺癌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常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这类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咳嗽,咳嗽是肺癌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症状。

②咯血,肺癌患者大约有 25%~40%会出现咯血症状,通常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咯血少见。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

③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

④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局限性喘鸣症状。

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心包、膈神经、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食管,或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机械压迫上述结构,可以出现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心包积液,Pancoast 综合征等。

肺癌的症状及检查

肺癌的症状及检查

肺癌症状及检查一常见症状:干性咳嗽痰中带血丝胸腔疼痛发热伴咳嗽、咯... 支气管树受压种植播散咯血伴胸痛咳嗽伴体重减轻咯血伴有皮肤粘膜出血黏稠或脓性痰伴...肺癌病人大多数是男性,男与女之比约为4~8:1,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常产生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

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

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的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

有的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在临床上呈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下列症状: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弓g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

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此外,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

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征候群。

肺癌血行转移后,按侵入器官而产生不同症状。

7、此外,还有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征候群(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柯兴氏征候群、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这些症状在切除肺部癌肿后可能消失。

肺部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和监测

肺部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和监测
•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推广:未来肺部疾病的诊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如 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等学科的联合诊疗,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肺部疾病的监测将更 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肺部疾病监测系统,将能够实 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疾病进展,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信息。
• 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实现: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未来肺部疾病的诊疗 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实现,如基于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的个体化诊 疗策略,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XX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3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等技术检测痰液中特定病原体的基因片 段,以提供更快速、更准确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01
通过X射线穿透胸部组织并产生影像,以观察肺部结构异常和病
变。
CT扫描
02
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更详细的肺部三维图像,有助于发
现更小的病变和更精确的定位。
MRI扫描
03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肺部图像,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肺
部疾病,如肺癌、肺动脉高压等,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测定
通过测量患者在一次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来评估肺部功 能。
通气功能检查
测量患者呼吸时气体流动的速率和容量,以评估呼吸道通畅程度 和肺部通气效率。
弥散功能检查
测量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膜上的交换能力,以评估肺部气体交 换功能。
XX
实验室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肺部疾病的 病情变化,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肺癌临床实验入组要求

肺癌临床实验入组要求

肺癌临床实验入组要求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加强对肺癌的研究和治疗,临床实验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在进行肺癌临床实验之前,研究人员需确定入组要求,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肺癌临床实验入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格式供参考。

I. 肺癌病例的选择在肺癌临床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病例入组,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代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入组要求:1. 病例诊断要求:a.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

b. 临床分期为Ⅰ期至Ⅳ期。

c. 患者必须符合国际通用的肺癌病例定义标准。

2. 病例基本信息:a. 年龄范围:一般限制在18岁以上,根据具体实验要求可以有相应的上限年龄。

b. 性别:没有性别限制,根据需要可以设置男女比例平衡。

3. 健康状况:a. 患者必须没有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例如严重心脏病、肝功能损伤等。

b. 患者不能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

c. 患者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能够配合实验的相关操作和观察。

4. 既往治疗史:a. 患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手术治疗、放疗或免疫治疗。

有接受过相关治疗的病例需要依据具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筛选。

II. 入组评估与筛查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及研究对象的安全,在入组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以下是常见的评估和筛查项目:1. 详细的病史采集:a. 过去的病史,例如曾经的手术、放疗、药物使用等。

b. 现病史,包括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

2. 影像学检查:a. 胸部X线或CT扫描确定肺癌的类型、位置、大小等。

b. PET-CT扫描以评估局部及远处的转移。

3. 实验室检查:a. 血液学检查,如血细胞计数、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b. 生化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测。

4.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心脏的基本状况,排除心脏疾病对研究的干扰。

5. 心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和心功能评估,了解患者的肺活量、呼吸功能等。

6.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具体实验需要,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基因检测、免疫组化检测等。

肺癌诊疗流程

肺癌诊疗流程

肺癌诊疗流程患者入院!分期检查!诊断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分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UICC2009)小细胞肺癌:采用1989年国际肺癌研究会(^510制定的分期法。

!治疗原则: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点和临床分期加以全面分析,制定治疗方案。

!主管医师进行医患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治疗方式!治疗反应及处理!治疗总结、随访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流程总则一、分期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基因监测等)。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MRI、PET-CT、骨扫描等)。

3、病理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检查、经皮奥丁导向下针吸活检法)4、心、肺功能检查二、诊断㈠临床诊断:因各种原因及患者特殊情况无法取得病理诊断。

1、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上皮来源、内分泌来源包括CEA,NSE,CYFRA21-1)2、影像学检查(至少三种以上影像诊断X光+CT+MR扫描下界至少包括双侧肾上腺)检查动态观察肿瘤增大,抗炎无效符合肺癌表现。

3、建议分子影像检查PET-CT,拒绝检查签署同意书。

4、肺部病变排除结核及炎性假瘤5、动态观察病变增大,影像学典型肺癌表现或有转移表现且肿瘤标记物符合肺癌表现6、痰查癌细胞至少7次。

7、经肿瘤部会诊。

8、征得患者家属对临床诊断无异议,并且签署同意知情书方可治疗。

㈡病理诊断:包括纤支镜、CT下经皮穿刺、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取得病理,痰脱落细胞检。

病理组织类型: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腺鳞混合癌、大细胞、支气管肺泡癌及其他)二、分期(一)非小细胞肺癌:采用(UICC2009)1、原发肿瘤(T)分期Tx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液中找到癌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肿瘤。

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W3cm,局限于肺或脏层胸膜内,纤支镜检查肿瘤近端未累及叶支气管;或任何大小的浅表肿瘤仅局限在支气管壁蔓延,若延伸超过叶支气管到达总支气管,或未累及主支气管T1a:肿瘤最大径W2cmT1b肿瘤最大径>2cm,W3cmT2肿瘤>3cmW7cm;或肿瘤具有下列之一。

肺癌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再梳理

肺癌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再梳理

肺癌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再梳理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通常开始在肺部某个部位的细胞中形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

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肺癌的严重程度,医生通常需要进行肺癌病理学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组织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计划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1. 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一种常见的肺癌病理学检查方法。

它涉及到从肿瘤组织中取得一小块样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组织活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1 穿刺活检:医生使用一根长而细的针头穿过胸壁或皮肤表面,将其引入肿瘤区域,然后通过收回针头内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常用于无创肺癌或其它较小的肿瘤的检测。

1.2 支气管镜下活检:这是一种非手术的活检方法,医生使用支气管镜将一根细长的工具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

通过该工具,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肺部病变,并取得一小部分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1.3 手术切除标本:对于一些肺癌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医生会在手术过程中取得肿瘤的标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被用于诊断和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2. 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是通过观察和分析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的一种方法。

这些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2.1 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医生使用一根细针通过皮肤或支气管壁进入肿瘤区域,收集一些细胞样本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可穿刺的肿块,如肺内肿瘤或转移瘤。

2.2 痰液细胞学检查:对于那些可咳出痰液的病人,医生可以收集痰液样本,并在实验室中对其中的细胞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初期肺癌的诊断。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获取关于肿瘤的结构和位置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1 X射线:X射线是一种简便、快速且广泛使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识别肺中的异常阴影,但对于小的病灶或者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有限。

肺癌患者处置预案及流程

肺癌患者处置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制定本预案,旨在规范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等环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

二、诊断流程1. 症状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重点关注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2. 体格检查:包括胸部、腹部、神经系统等检查,重点关注肺部体征。

3. 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2)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等;(3)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MRI、PET-CT等。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痰细胞学、支气管镜活检、胸腔穿刺、淋巴结活检等。

5. 分子病理学检查: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三、治疗流程1. 针对性治疗:(1)靶向治疗: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2)化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方案;(3)免疫治疗:针对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4)放疗: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的放疗。

2. 综合治疗:(1)手术切除:针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治疗:针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

3. 治疗方案制定:(1)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由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能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护理流程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症状护理:针对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 药物护理: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4.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排泄、翻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肺癌至今还未发现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但是一些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手段,在部分病人于治疗后可作为监视肿瘤状况的指标,用于随访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Ca~50、Ca~125等。

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近年来发展甚快,包括癌基因、检癌基因等的检测,下表显示NSCLC和SCLC 中分子生物学异常的发生率。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异常发生率项目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微卫星不稳定0%~35% 0%~22%Ras点突变<1% 15%~20%myc过度表达15%~30% 5%~10%p53 畸变0%~90% 0%~50%Rb失活0%~90% 15%~30%P16ink4a失活0%~10% 30%~70%PHIF失活0%~75% 50%~75%Bcl-2过度表达75%~95% 10%~35%端粒活性酶提高0%~100% 80%~85%常见的等位丢失3p,4p,4q,5q,8p,10q,13q,17p,22q3p,6q,8p,9p13p,17p,19q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十分复杂,尚未统一,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分为蛋白质类、糖类、脂类、酶类、激素类、多胺类以及病毒类进行简述。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肿瘤甲胎蛋白肝细胞性肝癌、胚胎细胞癌癌胚抗原消化道恶性肿瘤β2微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系统肿瘤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铁蛋白白血病、小儿畸胎瘤胰胚胎抗原胰腺癌血清蛋白肝癌、多发性骨髓瘤M 蛋白骨髓瘤、淋巴瘤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肝癌特异性蛋白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癌胚抗原癌胚抗原(CEA)由Gold和Freedman于1965年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 000的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其中45%为蛋白质。

胎儿胃肠道及某些组织细胞具有合成CEA的能力,通常在妊娠期的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

健康成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 μg/L,但是正常的参考范围为< 15 μg/L。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管腔脏器,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由肿瘤细胞分泌的血清CEA均有增高,但大于60 μg/L仅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最近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CEA的异质体,将原发性结肠癌的生理盐水提取物,经等电聚焦电泳显示8~12个CEA峰,已知其中3个峰为癌特异性峰,称CEA-S,其余可能属于正常的结肠交叉反应抗原簇或致癌过程中的其他过量产物。

细胞角蛋白19片段细胞角蛋白(Cytokeretin)是一类分子量为40 000 ~ 70 000的细胞结构蛋白,各种上皮细胞内均有分布。

根据所带电荷、免疫反应、mRNA杂交及肽链特征可将人类上皮细胞中的角蛋白分为两型,即酸性角蛋白(Ⅰ型)和中性角蛋白(Ⅱ型),Ⅱ型比Ⅰ型的分子量约大8000,表达时往往是Ⅰ型成对存在。

应用双向电泳可将人类上皮细胞角蛋白分离出20条区带,分别命名为CK 1~20,肿瘤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CK18和CK19。

CK19是一种酸性多肽,分子量为40 000,主要分布在单层上皮细胞,如肠上皮、胰管、胆囊、子宫内膜、输卵管及肺泡上皮细胞。

在健康人群中的参考范围为<3.6 μg/L。

当上述细胞癌变时可释放CK19的片段进入血液循环,过度的表达了这种蛋白,又称CYFRA21-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含量在肺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对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为21%,而对鳞癌的阳性率可达70%,特异性亦高于CEA和SCC。

腺癌阳性率为63%,大细胞肺癌为75%。

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其阳性率在Ⅰ期、Ⅱ期为38%左右,Ⅲ期为43%~79%,CYFRA21-1对NSCL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CYFRA21-1也是膀胱癌标志物,检测尿中CYFRA21-1浓度,可用来筛查膀胱癌。

CYFRA21-1可用于鉴别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它还可判断疗效和提示预后。

CYFRA21-1对头颈部肿瘤、宫颈癌等的诊断须与糖类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综合判断。

二、糖类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是从肿瘤组织或某些肿瘤细胞株中分离出的含糖复合物,糖类抗原的检测多用单克隆抗体法,有的还同时用两种不同位点的单抗做成双位点固相酶免疫试剂,以提高其特异性。

CA15-3CA15-3是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碎片和胞质中提取的糖类抗原物质,有两种单克隆抗体115D8和DF3,它们于1984年被命名。

正常健康者血清中CA15-3含量低于30 ku/L。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含量明显增高。

CA15-3是乳腺癌追踪监视的较特异的指标,虽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意义报道不一,但是对乳腺癌治疗后监视复发是较好的指标。

乳腺癌的复发患者中早期阳性检出率可达73%,复发患者CA15-3升高可比出现临床症状早1~13个月。

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肺癌和胃肠癌也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当乳腺癌有肝及骨转移时CA15-3增高,与CEA同时检测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少数肝硬化患者也有轻度升高。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是由Kato于1977年从子宫颈癌组织中提取的一种组织抗原TA-4。

该抗原存在于正常组织,但含量极微,也存在于不同器官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

正常人血清中SCC含量< 2.5 μg/L,SCC对子宫颈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阳性率83%,最高值可超过100 μg/L,其含量高低与肿瘤的侵犯程度及是否转移有关,定期检测SCC有助于监控宫颈癌患者的病情。

肺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CC浓度升高,阳性率随病情发展而上升,有利于病情预测,是肺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

SCC对食管鳞癌的检出敏感性达46%,对阴茎鳞癌的敏感性为30%~35%。

此外,SCC在喉、咽舌、软腭的被覆上皮癌患者中均可呈中度增高,由于这些部位的肿瘤尚无其他肿瘤标志物可供检测,故检测SCC有一定的意义三、酶类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细胞癌变过程中,与细胞分化或增殖有关的组织特异性酶或同工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并同时出现胚胎型同工酶或异位酶升高。

恶性肿瘤患者的酶活力变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肿瘤组织本身可产生异常含量的酶;②肿瘤存在使机体某些组织诱导并生成大量的酶;③肿瘤细胞通透性增高,导致肿瘤细胞内的酶类进入血流;④肿瘤组织压迫管腔而使某些酶返流入血;⑤因各器官功能不良导致各种酶的灭活和排泄障碍。

肿瘤组织中同工酶谱的三大主要类型为:①胚胎型同工酶,肿瘤组织中胚胎型同工酶明显增加,使同工酶谱退回到胚胎时未分化组织类型,此变化与恶性肿瘤发展成正比。

②胎盘型同工酶,肿瘤组织中也可表达胎盘中的同工酶,目前发现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的胚胎型和胎盘型同工酶达20余种。

③异位型同工酶,是指肿瘤组织异常表达了其他成年组织的同工酶类型。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1965年More等在研究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时在神经组织中发现的高酸蛋白,分子量为78 000,当时根据它的层析位置称为14-3-2蛋白,后研究发现14-3-2蛋白具有烯醇化酶性质,且仅存在于神经组织中,故命名为NSE。

自然界中存在5种烯醇化酶同工酶(分别为αα、ββ、γγ、αβ、αγ),它们均是胞浆二聚体酶,由α、β、γ三种亚基组成,均需Mg++作为辅助因子,脑组织中存在αα、ββ、γγ三种烯醇化酶同工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γγ型。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为<13 μg/L。

小细胞肺癌(SCLC)发病率占原发性肺癌的20%~25%。

SCLC的大多数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比其他肺癌和正常对照组高5~20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可达65%~100%。

目前已公认NSE为小细胞肺癌的高特异性、高灵敏性的肿瘤标志物。

血清NSE活性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程相平行,与小细胞肺癌转移程度相关,可用于临床监测和疗效评价。

神经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肿瘤,NSE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程度升高,治疗后降至正常。

血清NSE水平的测定对于监测疗效和预测复发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的代谢更有意义。

胰岛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瘤等的血清NS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测定NSE活性水平可用于这些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四、神经节苷脂及其组分的肿瘤标志物唾液酸唾液酸(SA)是细胞膜糖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生物组织中和体液中大量分布的单分子体,由一个丙酮酸分子与一个D-甘露糖胺分子缩合而成的糖甙衍生物。

唾液酸位于神经节苷脂的糖链的终末位置上,唾液酸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和接触抑制,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其存在有三种形式:糖蛋白结合唾液酸、脂蛋白结合唾液酸和游离唾液酸。

测定血清中唾液酸浓度,可作为癌肿诊断辅助指标和疗效观察指标。

SA的正常参考范围是:<0.55 mmol/L。

急性白血病、食管癌、肝癌、肺癌等患者的血清唾液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以急性白血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最高。

测定SA可作为肿瘤消长、复发及转移的协同指标。

由于该项目缺乏特异性,某些炎症的SA水平也可增高,应结合其他肿瘤抗原检测以资鉴别。

五、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激素是一类由特异的内分泌腺体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

所以,激素是这类细胞功能的特异标志物,当这类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时,激素的分泌量就发生异常。

而且,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现原来在正常情况下不分泌激素的非内分泌腺体或非内分泌细胞也分泌了一种分子结构与正常激素相似的激素,只不过是所分泌的部位、细胞不同,通常称之为“异位激素”或“异生性激素”。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可分泌不同种类的异生性激素,而同种肿瘤细胞可分泌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异生性激素。

一种异生性激素可由一种或多种肿瘤细胞所分泌,常见的可分泌异生性激素的恶性肿瘤有:肺未分化小细胞癌、神经外胚层肿瘤及类癌等。

下表是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激素肿瘤儿茶酚胺类嗜铬细胞瘤5-羟色胺原发性类癌降钙素甲状髓样瘤催乳素垂体腺瘤、肾、肺癌胃泌素胃癌、胃泌素瘤胃泌素前体释放肽肺癌(小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库欣综合征、肺癌(小细胞)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癌、睾丸癌甲状旁腺素肝、肾、乳腺、肺癌胃泌素前体释放肽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是脑肠激素的一种,是小细胞肺癌增殖因子胃泌素释放肽的前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