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前处理、提取ppt课件

中药前处理、提取ppt课件

(2)往复式切药机
• 切刀作上、下运动,药材通过刀床送出时即受到刀片的截 切。切段长度由传送带的六种给进速度调节 。
• 适应于根、茎、叶、草等长形药材的截切,不适于块状、 块茎等切制。
图11—3 往复式切药机 1. 刀片;2.刀床; 3.压辊;4.传送 带;5.变速箱; 6.皮带轮;7.曲 轴
三、药材的干燥
图11—4 卧式炒药机 1.炒药筒;2.抄板; 3.蜗轮;4.蜗杆; 5.电机
五、粉碎机
• 按产品粒度分类: • 产品粒度在数毫米以上为粗碎设备 • 数毫米至零点几毫米的为中碎设备 • 零点几毫米至数十微米为细碎设备 • 数微米以下为超细碎设备
按粉碎机构造分类: 机械式粉碎机 气流粉碎机 研磨机 低温粉碎机
(2)刀式粉碎机
• 由高速旋转的刀板与固定的齿圈的相对运动对 药物进行粉碎的机器。
• 刀板对物料主要作用以刀板边缘的剪切力和刀 板的冲击力,物料受到剪切、冲击、碰撞、磨 擦等而粉碎,故此种粉碎机特别适合于中药材 的粉碎。
• 由于中药材含大量纤维 韧性很高,一般采用多 级刀式粉碎机,方可达到所需粒度 。
• 刀式粉碎机生产能力较大,机内轴的后端多设 有风轮,物料和空气同时进人机内,最后空气 携带粉料排出。
图11—6 F—400型粉碎机
粒度由打板 与衬板的间隙 控制。
粉碎机送出 的细粉经风选 器将粗细粒分 离,粗粒重回 加料口继续粉 碎。
1.加料口;2.打板; 3.出料口 4.风轮
图11—7 TF一 700粉碎机组
中药处理、提取
中药材前处理
• 中药前处理工艺
• 中药材--挑选--洗药--切制---炮炙、烘干---粉碎---筛分--包装。 • 将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炮制等制作而制成一定规格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炮制品,即饮片。有生品和各种制品之分。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的目的也多样化了,开 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 的炮制而同时注重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中药炮制目的及影响—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中药炮制目的及影响—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成分相当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然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利用 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需要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某些 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利因素, 力求符合疾病的实际治疗要求。同时,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变的,脏 腑的属性、喜恶、生理、病理也各有不同,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对 用药要求也不同。中药只有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 药的要求。由此可见,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提高临床疗效的 重要环节。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物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 经过炮制,药物有的化学成分可能是量变,一些成分含 量增加了,另一些成分含量减少或消失了;也有的可能是质 变,即产生新的化合物。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一)净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1、原药材中常常混有杂质、非药用部分,或各个部位作用不同,一并入 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混有毒性物质,则会造成医疗事故。
2、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且占的比例较大(约2/3),若不除去, 用药剂量不准,影响疗效。
3、麻黄茎发汗,根止汗,两者作用不同,必须分开入药。 4、药物中常混有外形相似的有毒药物,如黄芪中混有狼毒,天花粉中混 有王瓜根,这些毒物若不拣出危险性很大。
单元二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项目二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毒性、补泻等; 炮制对其都有影响。

中药炮制技术之炒焦法—栀子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之炒焦法—栀子护理课件

预防保健
03
发挥中药炮制技术的优势,开发具有预防保健功能的中药产品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中药炮制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人才短缺
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和技术水平。
传统技艺传承
重视对传统中药炮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鼓励传承人开展技艺传 承活动,促进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
政策支持
焦法炮制的栀子,配以生地黄、牡丹皮等中药进行治疗,三天后症状消
பைடு நூலகம்
失。
03
案例三
患者高热不退,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中医诊断为热入心包
。采用炒焦法炮制的栀子,配以黄连、黄芩等中药进行治疗,两天后症
状明显改善。
炮制栀子的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量
炒焦法炮制的栀子常用量为5-10克/日,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 。
绿色环保
采用环保型的炮制方法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中 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炮制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创新药物研发
01
利用中药炮制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满足
临床治疗的需求。
个性化治疗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中药炮制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炒焦后药物表面形成焦状结构,有利于煎煮 时药液的渗透和有效成分的溶出。
矫臭矫味
某些药物经过炒焦后可以去除不良气味,提 高药物的适口性。
03
栀子的基本介绍
栀子的生长环境及分布
生长环境
栀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 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如浙 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中药炮制技术之炒焦法—山楂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之炒焦法—山楂护理课件
2023
REPORTING
中药炮制技术之炒焦 法—山楂护理课件
2023
目录
• 中药炮制技术简介 • 炒焦法的基本原理 • 山楂的特性与炮制 • 炒焦法炮制山楂的实践操作 • 炮制后的山楂护理应用
2023
PART 01
中药炮制技术简介
REPORTING
炮制技术的定义
01
炮制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加工方 法,改变中药材的物理形态和化 学成分,以达到特定的药效和治 疗效果。
现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炮制技术也不断进步。现代炮制技术 引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化学分析、药理学实验等,对炮制 过程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高了炮制技术 的科学性和可控性。
2023
PART 02
炒焦法的基本原理
REPORTING
炒焦法的定义
• 炒焦法:指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 中火或武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 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的方法。
干燥保存
将炒焦后的山楂置于阴凉 、干燥、通风的地方,避 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防 发霉和虫蛀。
密封保存
将山楂放入密封容器中, 尽量排尽空气,保持干燥 ,以防受潮和氧化。
冷藏保存
在密封容器中加入适量干 燥剂,将山楂放入冰箱冷 藏,可延长保存时间。
炮制后山楂的用法与用量
用法
将炮制后的山楂研成细粉或直接煎汤服用。
3. 随着温度升高,山楂会逐渐变软, 表面出现焦糖色。此时应继续翻炒, 直至山楂全部呈现出均匀的焦糖色。
2. 将山楂放入铁锅中,用竹筷子轻轻 翻炒,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 山楂。
4. 将炒焦的山楂取出,放凉后即可使 用。
注意事项与技巧

中药炮制技术之盐炙法—黄柏护理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之盐炙法—黄柏护理课件
盐炙法炮制黄柏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盐炙法炮制黄柏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盐的用量不易掌握,炮制过程中易出现焦糊 现象等,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
06
盐炙法炮制黄柏的未来发展与 展望
盐炙法炮制黄柏的技术创新
自动化技术
绿色环保技术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盐炙法 炮制黄柏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准备药 材
选择符合要求的中药材,清洗 干净。
拌炒
将清洗干净的药材与炒好的食 盐一起放入锅中,用小火拌炒, 使食盐均匀附着在药材上。
晾凉
将炒好的药材晾凉,然后收集 保存。
盐炙法的注意事项
选用优质食盐
应选用颗粒均匀、纯净 的食盐,避免使用含有
杂质的食盐。
控制火候
翻炒均匀
注意储存
盐炙时应使用小火,避 免大火导致药材烧焦。
它包括净选、切制和炮炙三类,其中净选包括了去除非药用 部分、除去泥沙杂质、挑选及破碎等;切制包括了切片、切 段、切丝、破碎等;而炮炙则包括了炒、炙、煅、煨、蒸、 煮等。
中药炮制技术的重要性
01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制剂的重要 环节,它能够改变药物的性能, 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 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准备材料
黄柏:适量 锅具:炒锅或平底锅
食盐:适量 搅拌工具:铲子或搅拌勺
操作步 骤
2. 将泡好的黄柏取出,用干 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1. 将黄柏放入清水中浸泡30 分钟,使其充分湿润。
01
3. 在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盐, 用中火加热,待食盐微黄时
02
03
放入黄柏。
4. 用铲子不断翻炒黄柏,使 其均匀受热。

2024版中药学PPT幻灯片课件

2024版中药学PPT幻灯片课件
8
中药的分类方法
按药物功能分类 如解表药、清热药、祛湿药等。
按药用部分分类
如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 等。
2024/1/28
按有效成分分类
如含生物碱类、含挥发油类、含苷类 等。
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
先把中草药分成植物药、动物药和矿 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的 原生形态进行分类。
9
各类中药的代表药物
结构鉴定与活性筛选 通过波谱分析、质谱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活性筛选确定其药理活性。
3
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探讨中药中多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如协同、拮 抗等,以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
2024/1/28
26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整体动物实验
通过观察中药对实验动 物的药理作用,如抗炎、 抗氧化、抗肿瘤等,评 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显微鉴定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中药中 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 性或定量分析,以评价中药的真伪、 优劣。
22
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有效性
安全性
中药必须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 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
中药必须无毒无害,使用安全。
均一性
同一批次的中药,其质量应该是 一致的,不得存在明显的质量差 异。
真实性
明清时期
中药学逐渐成熟,形成了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
中药学的学科体系
中药药性理论
研究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归经等药性理论。
中药功效与主治
研究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症,是 中药学的核心内容。 2024/1/28
中药配伍与禁忌
研究中药的配伍规律和禁忌,指 导临床合理用药。

加辅料炒法—砂炒法的代表药材(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加辅料炒法—砂炒法的代表药材(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晒干。
-3-
鳖甲炮制品首见于汉代的《金匮要略》。古代有醋制、童 便制、制炭、蛤粉炒、童便酒醋炙、、酥炙等方法。处方用名 有鳖甲、炙鳖甲、酥鳖甲、醋鳖甲等。
《中国药典》2015年版载有鳖甲和醋鳖甲两种炮制品。
-4-
二、生药饮片制备
取原药材,置蒸锅内,沸水蒸45分钟,取出,放入热水中 ,立即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干燥。
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
动;外治斑秃,白癜风。因生品密被鳞
叶,不易除净,且质地坚硬而韧,不利
于粉碎或煎煮。临床多用其制品。
-27-
烫骨碎补:砂炒后质地松脆, 易于除去鳞叶,便于调剂制剂 ,利于煎出有效成分。以疗伤 止痛,补肾强骨见长。用于肾 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 ,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 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9-
中药炮制技术
砂炒法——干姜
壹 来源 贰 生药饮片制备 叁 炮制方法 肆 成品性状 伍 炮制作用
一、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添除加 去须根及泥 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文本燥者称为“干 姜片”。
-12-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汉代《金匮 要略》。历代有煅法、蜜炙、盐炙、土炒等。处方用名有干 姜、炮姜、姜炭等。
《中国药典》载有干姜、姜炭和炮姜三种炮制品。
-13-
二、生药饮片制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 干燥,筛去碎屑。
-14-
三、砂烫炮制方法
将砂置炒制器具内,武火,炒至滑利、灵活状态,投入 净干姜,武火加热,翻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内部呈棕黄 色时,取出,筛去砂,晾凉。
-15-
四、成品性状
-18-

《中药炮制技术》PPT课件

《中药炮制技术》PPT课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
2.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
3.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 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 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
4.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 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
5.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 成一定宽度的丝。
3.厚片 厚度为2~4mm,适宜质地松泡、粘 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如茯苓、 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升麻、南 沙参等。
4.斜片 厚度为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 性强的药材。倾斜度小的称瓜子片,如 桂枝、桑枝;倾斜稍大而体粗者称马蹄 片,如大黄;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 称柳叶片,如甘草、黄芪、川牛膝等。
2. 对于全草类和叶类药材的饮片,可用 无毒聚丙烯塑料编织袋包装,固定装量 为10~15kg一件。
3. 对于矿物类和外形带钩刺药材的饮片宜 用双层或多层无毒聚丙烯塑料编织袋装, 以防泄露。
4. 对于贵重、毒剧药材的饮片宜用小玻璃 瓶、小纸盒分装到一日量或一次量的最小 包装,并贴上完整的使用说明标签。
第二节 饮片的干燥
药物切成饮片后,为保存药效,便 于贮存,必须及时干燥,否则影响质量。 自然干燥 人工干燥
一、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把切制好的饮片置日光下晒 干或置阴凉通风处阴干。晒干法和阴干法 都不需要特殊设备,具有经济方便、成本 低的优点。但本法占地面积较大,易受气 候的影响,饮片亦不太卫生。
5.直片(顺片) 厚度为2~4mm,适宜形状 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 别特征的药材。如大黄、天花粉、白术、 附子、何首乌、防己、升麻等。
6.丝 (包括细丝和宽丝)
细丝2~3mm,宽丝5~10mm。适宜皮类、叶 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如黄柏、厚朴、桑 白皮、秦皮、合欢皮、陈皮等均切细丝; 荷叶、枇杷叶、淫羊藿、冬瓜皮、瓜蒌皮 等均切宽丝。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中药材的粉碎、浸出、蒸馏工艺
粉碎
详细说明中药材粉碎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在制药过 程中的应用。
浸出
介绍中药材浸出的原理、方法和常用的溶剂,用于 提取有效成分。

蒸馏
讲解中药材蒸馏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以及其在制药 过程中的应用。
中药提取、纯化、结晶工艺
提取
详细介绍中药提取的工艺过 程,包括溶剂的选择和提取 方法的优化。
中药制药工艺课件
本课件介绍中药制药工艺的基本概念、意义和分类流程,并详细探讨中药材 的采购、贮存、加工与品质控制。
中药药材的原料制备
1
去杂
2
介绍中药药材去杂的工艺过程,确保制
药过程中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3
采集
讲解中药药材采集的最佳时间、方法和 注意事项。
炮制
探讨使用传统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材进 行处理,如炙、煅、炒等。
中药制药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中药制药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个性化制药、智能化生产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纯化
探讨中药提取物的纯化方法, 如溶剂萃取、凝胶过滤和色 谱技术。
结晶
介绍中药提取物结晶的原理、 方法和条件,确保纯度和质 量。
中药制剂的加工制备与工艺控制
1
配伍
讲解中药制剂配伍规则,确保药物的相
制粒
2
容性和疗效。
详细探讨中药制剂制粒的方法和设备,
以及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
3
炮制加工
介绍中药制剂炮制加工的工艺过程和方 法,提高药物的疗效。
3 包装
讲解中药颗粒的包装工艺 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使用方便。
中药制药工艺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1
超临界流体提取
探索超临界流体提取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提高药物的提取效率。

中药炮制基础知识与技能—中药饮片GMP介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中药炮制基础知识与技能—中药饮片GMP介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中药饮片GMP介绍
❖7. 生产管理
➢ 饮片生产企业不得外购中药饮片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 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 中药饮片应按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在同一车间内同时进行 不同品种、规格的中药饮片生产操作应有隔离措施。
➢ 净制后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得直接接触地面;洗涤中药 材应使用流动的饮用水,用过的水不得洗涤其它中药材, 不得同时在同一个容器内洗涤、浸润不同的中药材。
中药饮片GMP介绍
❖1. 人员
➢ 质量管理负责人:具备医药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 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同时应有饮片生产或质量 管理五年以上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质量管理经验。
➢ 关键人员:均应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其中,质量保证 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饮片质量控制、鉴别真伪优劣的能 力;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 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养护、 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 毒性中药材加工炮制区:应与其它饮片生产区严格分开, 并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生产的废弃物应经过处理并符合 要求。
➢ 仓储区: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分库存放;有毒或有特殊要 求的中药材和饮片应专库存放,并有相应的防盗及监控设 施。易串味、鲜活的中药材应有专库或冷藏等设施。
中药饮片GMP介绍
❖3. 设备
中药饮片GMP介绍
❖6. 文件管理
➢ 质量管理文件应包含物料购进、验收、贮存养护等制度; 应包含每种中药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和关键工艺参数、收 率限度范围、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批记录等。
➢ 批记录主要包括:投料记录、生产设备编号记录、生产前 的检查和核对记录、生产操作记录、清场记录、关键工艺 执行情况检查审核记录、特殊问题和异常事件记录、检验 记录和审核放行记录。

炙法—姜炙法的代表药材(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炙法—姜炙法的代表药材(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以四川为道地产区,色紫、肉厚、油润、香味浓烈者被称为“紫油厚朴” ,质量最好。
-3-
厚朴采集发汗过程
-4-
厚朴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炮制首见于《伤 寒论》。古代有去皮制、姜汁炙、糯米粥制、盐炒、 煮制、醋炙、酥炙等方中国药典》2015版载厚朴和姜厚朴两种炮制品。
中药炮制技术
姜炙法——厚朴
-1-
目录
壹 来源 贰 生药饮片制备 叁 炮制方法 肆 成品性状
伍 炮制作用
-2-
一、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 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添文置加本 阴湿处,“发汗 ”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10-
六、其他炮制方法
姜煮厚朴 标文炮题本制方法:取生姜切片,加水煮汤,另取刮净粗皮的
厚朴,扎成捆,置姜汤中,文火加热,煮至姜液被吸尽,取 出,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同姜炙厚朴。
-11-
-8-
四、成品性状
标题 文本
姜厚朴——形如厚朴丝 ,表面灰褐色,偶见焦 斑。略有姜辣气。
姜厚朴
-9-
五、炮制作用
标题
厚朴文本——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 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用于湿滞伤中,腕痞吐泻,食积 气胀,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生品辛辣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内服不用生品。 姜厚朴——姜制后能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 和胃的作用。
-5-
二、生药饮片制备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 洗净,润透,切丝,干 燥,筛去碎屑。
厚朴
-6-
三、姜炙炮制方法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 闷润至姜汁被吸尽,置预热后 的炒制器具内,文火炒干,取 出晾凉。筛去碎屑。

第五章生药学中药材的炮制.精选PPT

第五章生药学中药材的炮制.精选PPT

三、火制
1.烘:是将药材置于近火处或利用烘房或烘 箱,使所含的水分徐徐蒸发,以便于粉碎和 贮藏。
2.焙:或称烘焙,是用文火烘干,不需经常 翻动,如当归、防风等饮片及水蛭、土鳖虫 等动物药材。
§3.炒:种类很多,一般是将药材放在铁锅中翻动加热。
1)清炒(净炒)
▪ 将药材直接放锅中翻炒。 炒黄:用较小或中等火力,炒到药材微黄色或 微带焦斑为度,如炒苍术、炒黄芪等。 炒焦:用较大火力,炒到药材外部焦褐或焦黄 色,内部淡黄色为好,如焦槟榔、焦六曲等。 炒炭:用猛火炒到药材外面焦黑色,内部焦黄 色。目的是为了减低药材的性能或用于止血。
▪ 火制、 为蛤加粉工 烫而:成温的度,要如比西砂瓜烫霜低、,柿适饼用霜于等胶;类药材,如阿胶炒烫后便于磨粉应用。
2待.油焙吸:入或内称部烘,焙如,淫是羊用藿文等火。烘干,不需经常翻动,如当归、防风等饮片及水蛭、土鳖虫等动物药材。 下2.行淘药:常种用子盐或水果炙实,类例细如小车药前材子,、如泽夹泻杂等有。些泥土等物,要在水中淘洗,如牛蒡子等。
一、一般修制(包括部分切制操作)
1.拣:或“挑”,除去药材中的杂物及非药 用部分。
2.筛:除去药材中的细小部分或杂物。 3.簸:簸去杂物或分开轻重不同之物。 4. 去毛 :有些药材的表面有毛状物,如不除
去,服用时可粘附或刺激咽喉的黏膜,引起 咳嗽。 ▪ 去毛的方法有:刷、刮、火燎、烫、炒等法。
5.磨:利用摩擦力来粉碎药材,磨的工具 有石磨或机磨等。
6.捣或击:一些粒小体硬的药材,不便于 切片,可敲碎用。一般是放在铜药罐中捣 碎。
7.制绒:如大腹皮、茵陈蒿等常研压使其 松解成绒,供煎剂应用。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
1.洗:药材采集后,表面附有泥沙,要洗 净后才能供药用。特例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金、元、明时期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突出的贡献是在 炮制理论上有大的发展,提出了“凡药制造, 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 失”的原则。
缪希雍《炮炙大法》是继《雷公炮炙论》 后又一炮制专著,提出了著名的雷公炮制炮 制十七法,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
这一时期在前入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 系统总结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药基本理论,依照辨证 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的发展
1 春秋战国至宋代
《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有炮、炙、燔、 酒渍等方法。汉《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 指出了中药炮制的原则。
《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首先提出应用辅 料炙药,奠定了后世中药炮制的基础。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63年开始药典开 始收载中药炮制品,规定了饮片的生产工艺流 程、成品性状、用法、用量等。并在附录中设 有中药炮制通则,是国家级的质量标准。
2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中药饮片质 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了饮片的净度、 片型、粉碎粒度、水分标准以及饮片色泽等要 求,属于部级质量标准。
中药材的炮制
❖ 1 中药炮制的一般情况 ❖ 2 炮制的依据 ❖ 3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 4 炮制的常用辅料 ❖ 5 炮制的方法 ❖ 6 炮制的质量要求 ❖ 7 炮制的原理
中药材炮制的一般情况
炮制又称炮炙,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 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起源于中药的发展和 使用。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 我国医药学的特有术语。
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是部级中药饮 片炮制标准(暂行)。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1 减毒 2 改性 (1)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如首乌、地黄等。 (2)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何
为升降沉浮。 (3)影响药物的归经(何为归经)如生姜。 (4)缓和药性。如蒲黄 (5)增强药物的疗效如淫羊藿、杜仲等。
中药炮制去毒的机理
6 破坏毒性成分的结构,使之失去活性。 如全蝎中的全蝎毒素。水蛭用滑石粉炒破 坏水蛭毒素。 7 辅料的解毒作用:机理为吸附毒物如豆 腐制藤黄、改变毒物的理化性质、生理活 性、增强机体的解毒功能。如甘草(甜 素)。如天南星用生姜、甘草制。马兜铃 的炮制打破后炼蜜制。
马 兜 铃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 Bunge或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 螂科昆虫大刀螂 Paratenodera sinensis de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nb.或巨斧螳螂 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 的干燥卵鞘。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 止带。
用于遗精、遗尿。
穿 山 甲
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用 于和中止呕。
炮姜(姜炭)、便血、崩漏。
2021
14
3 利于药材贮藏,保存药效。如桑螵蛸 4 利于调配制剂和有效成分煎出。穿山甲 5 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6 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如麻黄茎发汗,而止汗,故需分开入药。
性味:辛、甘、温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阳痿、不孕、尿频。肝肾 不足所致盘骨痹痛、风湿麻木。
杜仲
为杜仲科植物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干燥 树皮。
功效:补肝肾, 强筋骨,安胎,降 血压。
主治:肝肾不足的 腰膝酸痛、阳痿; 肝肾亏虚的胎动不 安、习惯性流产。
蒲黄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的目的也多样化了,开 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 的炮制而同时注重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香蒲科植物水烛 Typha angustifolia L.及同属其他植
物的干燥花粉。
功效止血,活 血化瘀。既能 止血又能化瘀, 治疗各种出血 (咯血、尿出 血、崩漏等)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 寒呕吐、风寒咳嗽。“呕家之 圣药”。主入肺经。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温肺化饮。温燥力强,主入心 经,用于回阳救逆,如四逆散; 寒饮咳喘。
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鲮鲤科(Manidae)动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L. 的鳞甲。
功效活血,下乳,消肿,排脓。治疗经闭、产后 乳汁不下。
中药炮制去毒的机理
1 除去含毒性成分的部位:如蕲蛇去头。 2 改变毒性成分的结构:如乌头碱。马钱子中的
士的宁、马钱子碱转变为异士的宁、异马钱子 碱。 3 降低毒性成分的含量:巴豆霜等。 4 除去非有效的水溶性毒性成分:HgS中可溶性汞 盐。雄黄中的可溶性砷盐。水飞法:雄黄 5 破坏酶,以防止有效成分在酶的作用下生成毒 性成分如杏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