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隐喻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西方文学中隐喻的运用
摘要本篇文章介绍了隐喻的基本含义,详细列举了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运用,揭示了隐喻主要功能和特点,并分析了隐喻的三大功能,分别是掌握认知规律、丰富语言文学表达功能、运筹帷幄地把握英语文学作品的表达特征。
关键词西方文学隐喻运用
一、隐喻的基本含义
隐喻,也叫“暗喻”,是指隐藏的比喻,隐喻一般都不明显。
从结构上来说,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就是隐喻,即原始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是在两个域之间潜在相似性和语义迁移的激活。
从功能层面上来说,用一种事物去经历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便是隐喻的本质。
隐喻所体现的是思维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
“隐喻是将明喻缩减到一个词的一种简化形式,这个词被投放到一个看似属于它,其实并不属于它的位置。
”隐喻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隐喻被称为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是修辞形式的广泛运用,同时也是语言的概念得以充分表达的重要条件;而狭义的隐喻是指用另一种思想内容的名称来替代原本的思想内容,而且这种做法是有意而为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曾经这样定义,说隐喻是将某一事物的构成转移为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这种转移的方式可以是从属到种或者是从种到属。
有些学者这样解读隐喻:“隐喻充斥在人
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不仅出现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而且还蕴含在思维和行动中。
”
二、隐喻的主要派别
(一)夸美纽斯提出了关于“种子”的隐喻
“种子”隐喻指的是“神圣可教性”,它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被提出,成为其认知思维的重要基础。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分析了“种子”的隐喻。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其指出人是一切事物中最完整、最高贵、最美好的。
其次,其提出了美德、博学、笃信三者种子,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从而使人更加敬重上帝、领悟生活,按照道德规律而生存。
(二)洛克提出的“白板说”隐喻
洛克不同意天赋观念,其认为知识是通过后天学习所得的,而能力是上天赋予的。
其将人心假定为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主要靠外在力量进行塑造和雕刻。
然而,后来形成的知识和理念在上面刻下了印痕,这便是所谓的“白板说”。
(三)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隐喻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经验能够理清隐晦的模糊观念,对先验观念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获取绝对的新知识。
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第一步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讽刺。
他和各种人进行交谈,讨论这些人关心的话题。
第二步就是所谓的产婆术。
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让对方对自己原有的认识加以否决,发现自己认识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进行正确的
认识,从而更好的认知真理,以形成科学的概念。
(四)柏拉图提出的“洞穴中囚徒”的隐喻
隐喻运用中最娴熟的大师之一就是柏拉图,其部分哲学思想和认知理念都是用隐喻进行表达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运用了“太阳喻”、“线段喻”和“洞穴喻”这三个隐喻来对理念论加以阐述。
其中太阳喻停留在直接形式上,它通过语言结构解析隐含的认知结构。
线段喻上升到间接形式上,它通过认知结构解析隐含的思维规则。
洞穴喻则升华到到逻辑结构的高度,它呈现出一个完整形态的认识论模型。
三、西方文学中的隐喻
(一)神话中的隐喻
世界各个文明的文艺初创大多都是以神话传说为开端的。
邓启耀对此论述说:“神话思维方式是一种以事物的模糊相似性为根据,在想象的幻化中将万事万物容纳进一个真空的整体系统中,从而进行整体模比的隐喻类比方法。
”其中,尤以古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奥德塞》和《伊利亚特》这两大史诗最引人入胜,是隐喻使用中的经典运用。
(二)浪漫主义诗歌中的隐喻
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想象,这集中体现在了浪漫主义诗歌中。
远古神话的作者认为其描写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而浪漫主义文学的解读者和作者明知其为假,却心甘情愿接受幻觉的欺骗,暂时放弃不信任,是一种解读策略和自觉的艺术创作手法。
四、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主要功能
(一)使隐喻的研究对象得以丰富
语言学是一门以认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而认知问题是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身份地位和个体外在身体的变化,二是个体内在的人生阅历的累积,以及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表述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多种方式和方法,要想从整体上分析人的变化发展,并形成文字表述,则更是难上加难。
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仅能对事实做出外在观察,它不能描述一个人内在的世界,不能对内在世界进行实质性的把握。
(二)使语言学的性质更加透彻
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特点,突出了认知活动的内涵意义。
认知隐喻的本质是一种语言现象,难免会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联系。
认知学者生存在一个有意义的认知世界里,不能完全隶属于科学世界的范围。
认知隐喻要求个人正确的表达理解认知理念,这体现了厚实的文化内涵及语言的生动感,同时可以弥补科学语言的不足。
(三)有利于认知理念的反思研究
隐喻集语言现象、思维方式、文化现象三者于一身,隐喻的认知价值在于体会认知活动的精神,把握认知活动的内在,理解认知活动的文化。
我们探索研究隐喻的含义,不只是为了实现对认知的理解,丰富对认知的领悟,更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五、结语
通过阐述隐喻的基本含义、分析隐喻的主要派别、联系西方文学中隐喻的实例以及揭示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主要功能,明确了隐喻在西方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为以后熟练的运用隐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彭懿,白解红.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2]彭茂红.隐喻与认知[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