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仍治疗皮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炎经验

合集下载

二例无肌炎性皮肌炎引起急性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

二例无肌炎性皮肌炎引起急性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

二例无肌炎性皮肌炎引起急性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王汇【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67-169)【关键词】无肌炎性皮肌炎;急性肺间质损害;护理【作者】王汇【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6;R563.1+3无肌炎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DM)是指患者患有诊断意义上皮肌炎的皮肤损害,但在24个月内无肌炎症状和实验室异常(仅有轻微的肌炎症状和轻度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侵犯多器官。

本病在国内少见报道,当伴有急性肺间质损害时,死亡率高[1]。

我科救治无肌炎性皮肌炎并发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病例2例,1例成功救治,1例死亡。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1.1 病例1:患者,女性,54岁,已婚。

反复咳嗽2周至外院就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抗感染(阿奇霉素)、平喘、化痰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2013年12月15日来我院急诊就诊,胸片提示:两肺炎症,胸腔积液。

急诊以“肺部感染”收入院,入院后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抗感染,查体额部及面颊见散在红斑,考虑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炎,予甲强龙40mg,1次/d抗炎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12月17日转入我科。

既往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入院时查体:T 37.8℃,P 86次/min,R 21次/min,BP 15.3/8.80kPa(115/66mmHg),额头、面颊见散在红斑,另于右肘部、左手第2、3掌指关节见红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92×109/L,N 92%,Hb 109g/L,PLT 179× 109/L;C-反应蛋白:50.4mg/L;血沉59mm/h;肌酶:肌酸磷酸激酶239U/L;CK-MB 39U/L;乳酸脱氢酶13.34μmoL·s-1·L-1;自身免疫指标:阴性;痰培养:查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肿瘤指标CA 199:3.89;CEA:11.52;NSE:22.87;SCC:0.7;胸部CT提示:两肺间质性肺炎。

1例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袁娜娜

1例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袁娜娜

1例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袁娜娜发布时间:2023-05-17T09:50:20.77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8期作者:袁娜娜[导读] 1例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护理经验分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重庆市沙坪坝区 400038摘要:1例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护理经验分享,皮肌炎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以呼吸系统损害最常见,本次分享通过对患者呼吸系统、乏力、饮食、用药等相关护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MDA5阳性皮肌炎;间质性肺炎;护理皮肌炎(DM)是一种以肌肉和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炎症疾病,间质性肺疾病(ILD)是皮肌炎常见并发症,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胸部X线检查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不同类疾病群构成临床病理实体总称。

抗MDA5阳性皮肌炎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中一种特殊类型[1],极易并发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定义为呼吸道症状在1-3个月内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CT提示新发肺间质病变或肺间质病变较前加重的间质性疾病。

抗MDA5抗体做为一种DM特异性抗体,有一定种族差异,报道显示亚裔成人DM患者中,抗MDA5抗体阳性率达20-50%。

该病核心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缺乏特异有效治疗手段,是当前风湿病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于此类处于疾病快速进展期的患者,应降低氧耗,减少感染风险,加强皮肤护理,我科于2022年9月20日收治一例抗MDA5阳性皮肌炎间质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0岁,体重59.5kg,身高169cm,2022年9月20日因“咽喉肿痛伴全身乏力、皮肤红斑3+月,发现血糖升高2+月”以“MDA5阳性皮肌炎,肺部感染”收入我科,肌肉疼痛,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皮肤呈“向阳性皮疹”、关节伸面“Gottron”疹,手指掌面和侧面呈“技工手”表现、颈部、前胸V区,肩背部均可见皮疹、四肢乏力、眍周水肿、阴茎龟头皮肤破溃、骶尾部、双肩皮肤压红、消瘦、近半年体重下降约20+kg。

张念志从虚论治间质性肺炎经验

张念志从虚论治间质性肺炎经验

张念志从虚论治间质性肺炎经验
胡燕灵;张念志
【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
【年(卷),期】2022(34)6
【摘要】间质性肺炎是一种表现为肺泡腔内炎症、肺泡结构紊乱、继而肺泡壁增厚,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难治性疾病,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张念志教授为安徽省首届名中医、江淮名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科带头人,从医30载,临证经验丰富,在运用传统中医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病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张教授认为间质性肺炎可归于中医“肺痿”范畴,病因病机关键在于肺肾亏虚,其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为“虚、痰、瘀”,临证当从“虚”而治,以“补虚、活血、化痰”为法,选用麦味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总页数】4页(P1066-1069)
【作者】胡燕灵;张念志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3
【相关文献】
1.张念志教授从痰虚瘀治疗肺胀经验
2.张念志主任医师扶正祛邪法论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验撷萃
3.张念志教授从虚痰瘀毒治疗肺痿经验
4.张念志教授从风咳论治感染后咳嗽经验浅析
5.张念志教授从气血论治肺结节经验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质性肺炎,养阴化纤汤,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炎,养阴化纤汤,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

间质性肺炎,养阴化纤汤,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的前世今⽣!间质性肺炎(IIP)⼜称肺纤维化(IPE)、纤维性肺泡炎(CFA)简称ILD。

间质性肺炎是在近10年来才受到关注的特殊病症,⽬前,被称为慢性癌症。

在上世纪我国,根本没有⼀家医院研究并治疗此病,原来此症状⼀直归为哮喘病历⾥⾯,在国内最早研究并⽤⼤剂量中药治疗此病的是原⽯家庄哮喘病研究所所长,范书庆教授!。

间质性肺炎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弥漫阴影、限制性通⽓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间质性肺炎在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厌⾷、等全⾝症状,急性期可伴有感染发烧。

间质性肺炎的病因:此病⼤多是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管炎及⽀⽓管肺炎,病程迁延难愈,易演变为慢性肺炎。

其中有少数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有机粉尘的吸⼊、有害⽓体的刺激有关。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炎症主要侵犯⽀⽓管肺泡壁,早期以肺泡壁的炎症侵害为主,特别是⽀⽓管周围⾎管周围⼩叶间,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且多呈坏死性病变;在中期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在晚期为肺泡壁纤维化。

作x线肺部检查尤其是⾼分辨率CT(HRCT)检查时可发现在两侧肺野尤其是下肺野,呈现出密集细⼩的⽹织状结节,此结节较均匀⼜边界不清,或有⽹格状、条索状、斑⽚状病灶、蜂窝肺,磨玻璃样改变不明显,单纯磨玻璃样改变者容易恢复。

作⽓管镜活检(TBLB)病理检查时,显⽰出肺泡萎缩、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病的最⼤特点:起病隐袭、进⾏性加重、最终导致肺,⼼功能衰竭⽽死亡。

间质性肺炎病成为不可预防、不易早期发现、不好治疗、进⾏性损害的'绝症'。

⼀般的间质性肺炎患者都是在作x线肺部检查时才发现⾃⼰患上了间质性肺炎,此时已经到了病程的中晚期,患者已感到时有呼吸困难,⼲咳。

一中医疗法对间质性肺炎治疗有一定疗效

一中医疗法对间质性肺炎治疗有一定疗效

一中医疗法对间质性肺炎治疗有一定疗效。

我们通过对诊治病人的分析和总结,认为本病瘀、痰、热、肺肾两虚等病邪交结为主要病机,采用活血通络、补益肺肾、化痰清热、软坚散结等方法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慢疾病进程,如改善肺功能、提高血氧分压和减轻气促等,使患者适当的参加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

二“磁药叠加”治疗肺纤维化原理《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是在胡斌清、陈银魁两位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临床研究独创的最新疗法,在运用中医治疗肺部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临床应用中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费用深得患友及其家属的赞誉,多次在专业学术交流会上以其独特的辩证观点和诊疗手法深得业界同行们的高度认同。

该疗法融入了中医几千年医道之精华,在基础腧穴理论的指导下,以"拔、熏、炙、针、贴"等多种手法进行综合调治,治疗原则以绿色(不损伤其它脏器机体功能)、自然(按自然变化规律来平和五脏阴阳)为主线,既要让患者达到"治已病"的效果,还要实现"治未病"的目的。

该疗法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完美释意,即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而宜,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治疗方案,该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中医经络药罐法自动修复病变组织,促进肺部微循环,解除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生成,促进肺部病变组织细胞的回复和再生能力。

2、中药穴位熏蒸法促进粘膜细胞再生,提高肺泡生理功能,全面更新肺细胞,增强肺功能的通气能力,使病情得以恢复。

3、穴位免疫激活法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祛瘀生新,调理气血,给疾病一个出口。

具有解表泄热、疏通经络、解毒消炎,调整肺部乃至全身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4、穴位注射法通过穴位药物的循经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致肺部已发生功能障碍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王会仍医案集

王会仍医案集

王会仍医案王会仍主任中医师,1938年7月出生,幼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1954年辞别双亲归国学习。

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一直在浙江省中医院工作。

历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曾被聘为《中医临床与保健》和《现代应用药学》等杂志的特邀编委。

1986年应邀在新加坡中医公会及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作中医学术讲座,深受好评。

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同年被指定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四十余年来,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育事业。

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最为擅长,对呼吸系疑难病证治疗颇富经验,对失眠、鼻炎、胆病和胃肠道等疾病也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科研一向孜孜以求,70年代初就积极参加浙江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负责中药“重楼”、“侧柏叶”、“山苍子油”及“香叶醇”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协作课题的临床验证工作。

嗣后,又就中医药对肺功能的影响及“肺气虚证”与肺功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主持完成了“肺气虚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及其本质的研究”和“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等省自然科学基金会及省中医管理局课题的研究项目。

先后撰写了《肺气虚与肺功能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和《参麦针对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影响》等50多篇论文和综述,分别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中国医药学报》等刊物上发表。

近年,还参与了《实用中医内科手册》及《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等书的编写工作,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

肺系疑难病医案一、肺结节病治验潘××,女,44岁,已婚。

初诊:1999年8月4日。

病史简介:反复咳嗽、咯痰、气急、胸闷3年。

3年前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而清稀,伴有气急、胸闷,神倦乏力,查血ACE为66.5Iu/ml,经CT 及病理证实为肺结节病,服用“强的松”7月后,肺结节曾消失。

半年前病情复发,症状性质同前,血ACE又高达60 Iu/ml,服用强的松后肺结节与症状都未见明显改善,遂自停服激素。

王会仍辨治急性、亚急性咳嗽经验

王会仍辨治急性、亚急性咳嗽经验

王会仍辨治急性、亚急性咳嗽经验洪辉华;徐婷贞【摘要】[Objective]To summarize doctor Wang Huireng's clinical experience on treating acute/subacute cough. [Method]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doctor Wang Huireng on treatment of acute/subacute cough,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typicalcases.[Results]Remov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restoring zan-fu organs function are two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doctor Wang Huireng ,he uses methods like dispel ing wind and cold, clearing heat and resolving phlegm, releasing lung qi, smoothing liver ,normalizing the function of stomach, and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Conclusion] Remov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restoring zan-fu organs function are the treatment principles. The experience is effective and worthy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目的]探讨王会仍名老中医治疗急性、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王会仍老师在治疗急性、亚急性咳嗽时的辨证要点及用药特点,并结合王老师临床典型案例。

王会仍诊治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王会仍诊治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王会仍诊治肺间质纤维化经验周忠辉;骆仙芳【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8(028)005【总页数】3页(P343-345)【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王会仍【作者】周忠辉;骆仙芳【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呼吸科宁波315010;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而来,目前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众多。

全国名老中医王会仍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对肺系疑难病有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 病名结合该病咳嗽、咯痰、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王老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病初若仅表现为干咳无痰或活动后气喘,可归为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疾病中后期症状迁延不愈,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归为中医“肺痹”、“肺痿”范畴。

肺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载有:“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

”肺痿病名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王老师认为,由于该类病患早期症状轻,不易被发现及主动就诊,明确诊断且寻求中医药就诊者以中晚期多见,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临证多以“肺痿”论治。

2 病因病机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天气通于肺。

王老师认为,该病系粉尘、烟雾、真菌、病毒、毒性气体、农药、除草剂、某些药物等致病因子从鼻、皮毛或口腔而入,与痰、瘀等病理因素互结,壅塞肺络,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致病。

王老师突破古人“肺痿无实证”的观点,提出该病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认为其病机为外邪入侵人体,首先犯肺,耗伤肺气,而正虚邪乘,痰瘀内生,郁久化热,日久伤及脾肾,形成恶性循环;患者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耗伤气阴,易致外邪入侵。

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肺功能变化

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肺功能变化梁志强;姜凤云;赵蕾;王雪燕;常晓华;刘艳伶;王亚婷【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10【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效果。

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皮肌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肺功能变化。

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有所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值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lung function changes of hormone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ermatomyos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Methods:40 patients with der-matomyos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40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the changes of serum creatine kinase level and pulmonary functio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40 cases ofpatients serum creatine kinase was improved, serum creatine kinase ( CK) val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1);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level was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Dermatomyositi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with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the prognosis is goo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总页数】3页(P1600-1602)【作者】梁志强;姜凤云;赵蕾;王雪燕;常晓华;刘艳伶;王亚婷【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承德 067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与血清PLA2R抗体浓度的相关性 [J], 梁艳;张小玲;朱清;邵凤民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和受体表达变化及其治疗作用机制 [J], 冯莉;赵令;马宁;姜振宇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研究 [J], 黄王乐;傅德生4.功能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婷婷; 施国林; 吕正超; 甘智超; 黄旻昊; 赵宁辉5.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唑来膦酸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相关研究 [J], 商木岩; 郭帅; 张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会仍临证经验举要

王会仍临证经验举要

肝 胃 为本 ; 咳 为标 , 逆 为 本 。 法 宜 疏 肝 和 胃制 酸 , 肺 降 止 降 肃 逆 止 咳 , 在 润肺 化 痰 方 药 的 基 础 上 加 用 旋 覆 代 赭 汤 和 左 金 善 丸 , 如旋覆花 、 赭 石 、 连 、 茱萸 、 芍、 朴 、 金 、 药 代 黄 吴 白 厚 郁 杏 仁 、 杷 叶 等 , 嘱 患 者 忌 烟 酒 , 刺 激 腥 燥 食 物 。 经 中 药 及 炙 并 避
个 月后 , 尼松 减 至 5mg d 一 般情 况 可 , 嗽 、 急 明显 好 泼 /, 咳 气
转 , 寐可。 夜 按 : 发性 肺 纤 维 化 是 一 种 原 因不 明 的 以 弥 漫性 肺 泡 炎 特 和肺 泡 结 构 紊 乱 , 终 导 致 肺 间 质 纤 维 化 为 特 征 的疾 病 , 病 最 其 因及 发病 机 制 尚不 十 分 明 确 , 医多 以激 素 治 疗 为 主 , 效 果 西 但 甚微 , 不 良反 应 较 多 。王 老 师 认 为 , 病 在 祖 国 医学 上 可 归 且 本
酸 、 气 、 闷等 , 微 量 误 吸 的 胃食 管 反 流患 者 , 期 更 易 出 嗳 胸 有 早
现 咳嗽 及 咽 喉 部 症 状 。 临 床 上 也 有 不 少 G R 患 者 没 有 反 EC 流症 状 , 嗽 是其 唯一 的临 床 表 现 。 王 老 师认 为 , 咳 本案 归 属 于 “ 嗽 ” 畴 ,肺 主气 , 呼 吸 … … 禀气 于脾 ”“ 为肺 之 母 ” 咳 范 “ 司 ,脾 ,
例 1 女 ,3 ,06年 5月 2 日初 诊 。 患 者 咳 嗽 、 急 , 5 岁 20 0 气 5 月余 , 个 曾在 某 院住 院 治 疗 , 肺 部 C 肺 功 能 、 支 镜 等 经 T、 纤 检 查 , 诊 为 特发 性 肺 间 质 纤 维 化 , 用 泼 尼 松 (0m / ) 确 经 3 g d 治 疗后 , 急 、 气 咳嗽 仍 明显 , 腹胀 满 , 差 。 舌 色 淡 , 薄 黄 , 脘 寐 苔 脉 细 。 治拟 益 气 养 阴 , 血 化瘀 , 热 润 燥 法 : 活 清 黄芪 3 、 0g 太子 参 2 、 冬 1 、 桑 叶 1 、 草 6g 浙 贝 2 、 白芍 1 、 0g麦 2g 冬 2g甘 、 0g 生 5g 前 胡 1 、 仁 1 、 合 1 、 养 麦 根 3 、 杖 2 、 山 5g杏 0g百 2g野 0g 虎 0 穿 g 甲 2 、 鳖 虫 6g全 当归 1 、 芎 1 、 山 药 1 , 北 0 地 g 、 2g 川 0g 淮 0g 南 沙 参各 1 。7剂 后 , 5 g 咳嗽 、 急 等症 状 好 转 , 证加 减 治 疗 2 气 随

治疗间质性肺炎的惨痛经历

治疗间质性肺炎的惨痛经历

治疗间质性肺炎的惨痛经历我是一个男人,一个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在外面打拼的男人。

由于是做生意的,免不了要经常出差,经常与客户吃吃喝喝。

不知道是经常抽烟喝酒的事还是怎么回事,有一次出差回来没过多久,总是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喘不上来气、还老咳嗽、全身乏力。

刚开始也没太注意,毕竟那几天生意很忙,所以就没顾上。

可没过多久我发现越来越厉害,身体也越来越不舒服,才开始担心起来。

刚开始没让我老婆知道,怕她跟着担心。

于是自己就偷偷到医院去检查。

没想到让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医院确诊了是间质性肺炎。

刚开始医生建议直接服药治疗,还打了一周的点滴。

于是听了医生的话,配合治疗,本以为不难受了就没事了,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又复发了,于是又去找医生,医生说这种病确实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治好的,需要一段时间,还要注意预防感冒。

毕竟是刚得这个病,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听医生的,于是就傻傻的医生怎么说就怎么做。

光吃西药差不多就吃了两个多月,还是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结果病情还是反反复复发作。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年,钱也花了,人也折腾够了,但病就是不见好转,那段时间真是急的我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但也没办法,我总不能放弃治疗吧,于是又强打起精神,到各大医院咨询,结果都不太理想,还是反复复发。

说真的,那段时间整个人都快崩溃了,医院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我得另想出路啊,于是经常在网上查阅有关间质性肺炎的各种病症,跟很多患了同样病的朋友聊天,相互鼓励,缓解各自压力。

终于功夫不复有心人,一次碰到一个病友他给我介绍了吉林的老中医孔教授,说他有临床特效验方,可以治好这个病。

又打听了下,很多用过的朋友都反映很好。

当时就加上了他们专家咨询的QQ号,于是跟专家聊了起来,我把自己的痛苦经历跟无助全部讲给专家听了。

专家就开始开导我,鼓励我,安慰我。

让我去他们医院就诊,说我这类患者他们治愈了很多。

这病他们有办法治好。

起初抱着一线希望,只想说有药就试试,总比什么都不做的要强吧,于是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了吉林新华医院,看到上午排队等候看诊的长长队伍,我心中燃起了几分希望,原来找孔教授看病的人这么多,一定是卓越的疗效才会让大家都来这治病吧。

王会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_洪东华

王会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_洪东华

9911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王会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经验洪东华1,指导:王会仍2(1.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硕士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浙江 杭州 310006)收稿日期:2008-12-18作者简介:洪东华(1983-),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疾病防治。

王会仍主任医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行医近50年,融西贯中,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并收集其经验方,兹就其对慢阻肺的治验介绍于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见胸满如窒、胸痛短气、呼吸欠畅,甚至喘息不得卧。

证属中医咳嗽、喘病、肺胀、痰饮、肺痿、哮证等范畴。

其病理演变复杂,病程缠绵难愈,以老年人为多见,治疗十分棘手。

1 病因病机王师认为,慢阻肺的形成与吸烟、环境污染、感染及机体遗传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又主皮毛,宣行卫阳之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壅塞为逆。

如各种原因使肺气宣降失常,即可出现咳嗽、咯痰、气急、胸闷、喘息等症。

肺朝百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若久咳肺气虚弱,则无力辅心运血,致心脉瘀阻、呼吸不畅、肺气壅塞,形成痰瘀阻肺、气道壅塞所致的肺气肿。

王师指出肺气虚是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条件,吸烟、六淫外邪是导致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外因,痰瘀内阻贯穿慢阻肺病程始终。

王师认为,瘀痰阻肺气机不利是慢阻肺的基本病机。

此外,王师认为本病虽然表现一派肺系症状,但本质与脾、肾关系颇为密切,尤其以肾阳不足为关键。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而致脾肾亏虚,肺气根于肾,肾虚失于摄纳,动则气促;脾土为肺金之母,脾土虚弱,不能生肺金,则卫气不足,肺卫不密,易感外邪,脾虚损肺,肺虚失于宣肃,肺气上逆而久嗽不愈,甚至咳而兼喘。

“久病必瘀”,病久经脉瘀阻,痰浊瘀血互结,导致疾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王会仍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经验

王会仍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经验

固有 一 定 疗 效 ,且 能 使 病 死 率 下 降 ,但 终 究 不
能 长期 使 用 ,尤 其 是 胃肠 道 功 能 不 良的 病 人 无 法 忍 受 长 期 服 用 红 霉 素 所 带 来 的不 良反 应 如
何提高本病疗效 , 以 及 降 低红 霉 素 副作 用 呢 ? 必
须 同 时 采 用 中药 治 疗 。 王 会 仍 主 任 医 师 在 长期 从 事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的研 治 中 对 其 积 累 了 较 为 丰 富 的临 床 经 验 。 王 师根 据 弥 漫 性 泛 细 支 气 管 炎
有 慢 性 副 鼻 窦 炎 、慢 性 咽喉 炎 。 早期 咳痰 色 白 , 随着 病 情 进 展 ,痰 量 增 多 ,并 转 为 黄 脓 痰 ,感
染十分顽 固, 且 易 并 发 绿 脓 杆菌 感 染 。 听 诊 时 两 下 肺 可 闻 及 断 续 性 湿 罗 音 ;胸 片 可 示 两 肺 弥 漫 性 散 在 性 颗 粒 状 、 结 节 状 阴 影 ,常 伴 有 原灶 性 肺炎 ; 胸部 C T 示 小 叶 中心 性 颗 粒 状 阴影 。 肺 功
维普资讯
娜 ,

, q 一 ‘ ●,

吲 t 2
王 会 仍 治 疗 弥 漫 性 泛 细 支 气 管 炎 经 验
3 3 0 o o 6 浙 江 省中 医 院 妻 魏
关 键 词
王 会 仍
璧 型 曼
老 中 医 经 验
的 主 要 表 现 ,认 为 其 在 祖 国 医 学 中 属 于 “ 喘
对 咳 喘 病人 用 桔 梗 多 限在 3 g左 右 , 认 为桔 梗 有 “ 令 人 喘 促 而 死 ”之 弊 , 但 王 师 在 长 期 临 床 实践 中 .运 用 较 大 剂 量 治 疗 本 病 ,从 未 发 现 有 这种 毒 副作 用 , 故 嘱 我们 不可 拘泥 于前 人 之 说 。 认 为 只有 热 毒 清 才 不 至 于 使 痰 液 煎 熬 、 稠 固不 化 ; 只 有 痰 热 清 才 能 清 除 慢性 气 道 炎症 ,解 除气 道 阻 塞 ,改 善 通 气 功 能 。

王会仍运用“四时膏方”调治慢性肺系疾病经验

王会仍运用“四时膏方”调治慢性肺系疾病经验
R 中 图 分 类 号 : 2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WANG Hui - reng' s Experience in Using ^Seasonal Ointment" to Regulate Chronic Lung Disease
XU Zhe - yun,TONG Wei - quan,WANG Hui - reng,CHEN Fang,GU Xi - d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Zhejiang University o f Chinese M edicine, Hangzhou 310006 fChijia.
理其临床经验与相关论述并介绍如下。 1 四时相应,顺从节令
目前,中医基于“治 未 病 ”理 念 的 调 理 多 局 限 于 一 年 中 的 “三 九 ”“三 伏 ”两 个 极 端 时 令 ,其 余时间则 很 少 重 视 [2]。针 对 盛 行 的 冬 季 膏 方 ,王 老 更 推 崇 “四时膏方”,认 为 膏 方 作 为 一 种 中 医 传 统 疗 法 ,不 应拘泥于“冬 令 进 补 ”的观 念 ,只 要 药 证 相 合 ,切中 病机,四季皆可服食。而在四时膏方的应用中,医者
摘要:膏 方 是 中 药 剂 型 的 一 种 ,具 有 注 重 整 体 、强 调 辨 证 、糾 偏 却 病 、缓 和 持 久 等 特 点 ,广 泛 运 用 于 慢 性 病 的 调 理 。 全 国 名 老 中
医 王 会 仍 擅 用 膏 方 调 治 各 类 慢 性 肺 系 疾 病 ,对 膏 滋 疗 法 提 出 许 多 独 到 的 见 解 ,认 为 其 不 仅 仅 用 于 “冬 令 进 补 ”,四 时 皆 可 服 食 , 并 为 此 提 出 “因 时 制 宜 ”“疏 补 并 重 ”“因 人 而 异 ”等 处 方 原 则 ,其 经 验 对 指 导 临 床 诊 疗 、扩 展 临 床 思 路 皆 有 参 考 价 值 。 关 键 词 :四 时 膏 方 ;慢 性 肺 系 疾 病 ;王 型的一种,具 有 “注重整体、强调 辨证、纠偏却病、缓和 持 久 ”[1]等 特 点 ,广泛运用于 慢性病的调理。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 验继承指导老师王会仍教授(以下尊称“王老 ”)在 运用膏方治疗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等 慢 性 肺 系 疾 病 中 经 验 丰 富 ,除了 注重肺、脾 、肾三脏的综合调理外,王老对于膏滋疗 法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认 为 膏 方 不 仅 仅 用 于 “冬令 进补”,如若切中病机,四时皆可服食,并 针 对 “四时 膏方”的运用,提 出 “因时制宜”“疏 补 并 重 ”“因人 而异”等 处 方 原 则 。笔 者 在 临 床 侍 诊 时 有 感 ,遂整

从肺论治皮肌炎探析

从肺论治皮肌炎探析

从肺论治皮肌炎探析
胡刚;王敏;李慧敏;王于斌;蔡亮亮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6(025)024
【摘要】阐述“肺主皮毛”的含义,提出从肺论治皮肌炎的理论基础。

从中医角度分析皮肌炎病因病机,结合现代生理病理学方面对肺和皮肤关系的研究,探寻中医从肺系角度治疗皮肌炎的理论根据。

根据皮肌炎发病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湿热侵肺,热蕴肌肤;气阴两虚,瘀阻脉络三个证型,分别进行论治。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胡刚;王敏;李慧敏;王于斌;蔡亮亮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
【相关文献】
1.胡建东教授从肺论治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经验 [J], 徐玲霞;胡建东
2.从肺论治喉癌探析 [J], 彭海燕;刘沈林
3.高血压从肺论治的理论探析 [J], 苗艳敏;陈凯佳
4.从肺论治郁证经验探析 [J], 刘超;董宁;刘江;王兴臣
5.崔云教授从肺论治前列腺疾病验案探析 [J], 刘嘉豪;应志康;崔云;沈泽铖;蒋富贵;徐新宇;管鹏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会仍治疗妊娠感冒经验

王会仍治疗妊娠感冒经验

王会仍治疗妊娠感冒经验
杨德威;童卫泉;王会仍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6(026)012
【总页数】3页(P1067-1069)
【作者】杨德威;童卫泉;王会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省中医院肺功能室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王会仍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J], 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
2.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经验 [J], 刘贤忠;陈芳;王会仍;
3.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经验 [J], 刘贤忠;陈芳;王会仍
4.王会仍运用和胃止咳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验 [J], 孙欢欢;陈伟琼;李晓娟;骆仙芳
5.王会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J], 张君;王会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8例分析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8例分析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8例分析
林玲;姚桂飞;王慧红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017)006
【摘要】目的提高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认识.方法对8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X线/CT检查均有双肺弥漫性病变,肺功能均存在弥散功能降低.8例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病情好转,2例死亡.结论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肺组织病理活检;合并间质性肺炎是皮肌炎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主要手段.
【总页数】2页(P847-848)
【作者】林玲;姚桂飞;王慧红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317000;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杭
州,310031;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317000;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临海,317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6;R0563.13
【相关文献】
1.皮肌炎并间质性肺炎及纵隔、皮下气肿3例分析
2.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38例分析
3.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4.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
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并间质性肺炎14例临床病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会仍教授自拟王氏平喘汤治疗哮喘

王会仍教授自拟王氏平喘汤治疗哮喘

王会仍教授自拟王氏平喘汤治疗哮喘
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4
【摘要】目的观察王会仍教授自拟“王氏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西药和“王氏平喘汤”加减(炙麻黄、黄芩、杏仁等)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控制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结论王氏平喘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控制哮喘发作,明显改善肺功能,减轻不良反应.
【总页数】3页(P766-768)
【作者】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6;浙江省中医院,杭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2
【相关文献】
1.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经验 [J], 刘贤忠;陈芳;王会仍;
2.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经验 [J], 刘贤忠;陈芳;王会仍
3.王会仍教授自拟"王氏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贤忠;张丽婷;童卫泉;王帅;陈芳;王会仍
4.王会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J], 张君;王会仍
5.王会仍主任医师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与治疗辑录 [J], 王效娅;骆仙芳;蔡宛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病 因 病 机
皮肌 炎 属 于 中医 “ 痿 证 ” 范 畴 ,多 由筋 脉 失 养 、
脉络瘀 阻等 因而成 ,王老 师 认 为其 病 因系 致病 因子 粉
茯 苓 、甘草 等 。⑤宜降气 不宜升气 。肺气 上逆 ,而见 咳
嗽 、气短不 续 ,宜 选 降气 之 品 ,常用 佛耳 草 、老鹳 草 、 广 地龙 、苏子 、莱菔子 、炙紫菀 、前胡 、代赭石等 。
关 键 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 肌 炎 相 关 间 质 性 肺 炎 王 会 仍 医 案
结缔 组 织病 是一 组 以 自身 结 缔组 织 损 害 为 特点 的
佛 耳 草 、老 鹳 草 、地 骨 皮 、芦 根 、天 花 粉 、百 合 等 ,
这 些药 物 既有 清 热作 用 ,又 具 有 平 喘 化 痰 止 咳作 用 。 ③宜 滋 阴不 宜 助 阳 。养 阴药 物 ,常 用 南 沙 参 、北 沙 参 、天冬 、麦冬 、五味 子 、知 母 、生 地 、怀 山药 、石 斛 、芦根 、玉 竹 、百 合 、黄 精 等 。④ 宜 补 气 不 宜 破 气 。肺 虚失 于宣 降 ,则 咳嗽 、气 短 ;卫外 不 固则 反 复 感 受外 邪 ,津 液 失 于 输 布 ,则 内 聚 为 痰 ;宣 肃 失 职 , 气 机不 畅 ,则 内生瘀 血 ,故 肺 气 虚 为本 病 最 根本 的病 理 基础 。益 气 药 ,常 用太 子参 、党 参 、黄 芪 、绞股 蓝 、
2 用 药 特 点
在用 药方 面 ,王 老师 提 出 应 注意 以下 几 点 :① 宜 清肺 不 宜 燥 肺 。宜 选 知 母 、 石 膏 、竹 叶 、桑 叶 、 连
翘 、牛蒡子 、鱼 腥 草 、银 花 、地 骨 皮 、野 养 麦 等 清肺 热 药 ,不 宜选用 或 过 用 细辛 、生 姜 、桂 枝 、藁 本 等 辛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结 缔组 织 病 有 许 多具 体 类 型 ,均 可
并发 间质 性 肺 炎 ,称 为 结 缔 组 织 病 相 关 间 质 性 肺 炎 。
中医药对 本 病 的治疗 具 有一 定 的优 势 。王 会 仍 主任 中
医师行 医 近 5 0年 ,融 西 贯 中 ,长 期 从 事 呼 吸 疾 病 的 临床 诊 治 与 科 研 ,对 治 疗 间 质 性 肺 炎 积 累 了丰 富 经 验 ,笔者 有 幸随 师侍 诊 ,兹 将 其 辨证 用 药 经 验简 介 如 下 ,供 同道参 考 。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1 3年 l 1 月第 4 8卷 第 l 1 期
【 专 家 传经 】
王会 仍 治疗 皮 肌炎 相关 间质性 肺 炎 经 验
张 君 骆 仙 芳
1 浙江 中医药大 学第 二 临床 医学 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2 浙江 中医药大 学附 属第 二 医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0 5
温 发散 之 品 ,以防 伤 阴损 肺 、耗 气 伤津 。② 宜 甘寒 不
测定 实 测 值/ 预 计 值 百 分 比:弥 散 量 ( 6 7 . 9 )减 少 、 弥散率 ( 6 1 . 6 )降低 。继 续予 中药治 疗 ,泼尼 松片减
至 5 mg / d ,病情稳 定 。2 0 1 3年 5月 8日复查 肺 功 能示 C O弥 散 功 能 测 定 实 测 值/ 预 计 值 百 分 比 :弥 散 量 ( 7 5 . 5 )减少 、弥散率 ( 7 1 . 6 )降低 。较前好 转 。
本病 的治 疗应 以 “ 益 气 养 阴 ,清 热 润 燥 ,化 痰 活 血 ”
为主 ,且 根据 病人 不 同体 质 、不 同病 情 程 度 而有 所 侧
重 。 病 变 后 期 , 由 肺 及 脾 及 肾 , 因 此 , 在 治 疗 时 健 脾
青各 2 0 g ,野荞麦 根 、黄芪 、米仁各 3 0 g ,杏 仁 l O g 。1 4 剂后 ,咳嗽 、气急 等症状好转 ,仍有 咳痰 、胃部不适及
3 典 型 病 案
尘 ,烟雾 ,真菌 ,毒 性气 体 等 从 口鼻 、皮 毛 而 入 , 留
滞肺 内 ,损 伤肺脏 而致 发病 。这 一 观 点 突破 古 人 “ 肺 痿无 实证 ” 之说 ,进 而提 出本 病 属 “ 本 虚 标 实” 、“ 虚
倪 某 ,女 ,3 3岁 。2 0 1 1 年 9月 2 8日初诊 。 主诉 :
咳嗽咳痰伴气急一 月余 。患者 于 2 0 1 1 年8 月2 2日诊 断
为皮 肌炎并发 问质性肺炎住 院治疗 ,出院后予泼尼松 片 ( 4 0 ag r / d )维持 治疗 ,但 咳嗽 气急症 状迁 延不 愈 ,活 动 后 明显 ,咳白痰 ,咳出不 畅 ,伴乏力 ,关 节酸痛 ,偶 有 胃脘 不适 。舌偏 红 ,苔厚 腻 ,脉 细 。治法 :补肺 润燥 , 化痰 活血 。处方 :桑 白皮 、百合 各 1 2 g ,红 景 天 、甘 草 各 6 g ,地 骨 皮 、鹿 衔 草 、佛 耳 草 、生 白芍 、八 月 札 、 怀 山药 、穿 山龙各 1 5 g ,太子 参 、浙 贝 、虎杖根 、三 叶
关节 酸 痛 ,原 方加 皂 角 刺 9 g 、木 瓜 1 2 g 。其 后 随 症 加 减 ,症 状逐步好转 ,泼尼松 片逐 步减量 ,2 0 1 2年 8月 4 日查肺 功能示肺 容 量 、肺通 气 功能正 常 ,C O弥 散功 能
以旺 生化 之源 ,补 肾以纳气 平 喘应属 必需 。
实错 杂” 之证 。其 病机 乃致 病 因子 侵 入 人 体 ,损 伤 正
气 ,正虚 邪乘 ,痰 瘀 内生 ,郁 久 化热 。加 上长 期 使 用 激素 和免 疫抑 制剂 ,机体 御 邪 能 力低 下 ,易致 外 邪 侵 袭 ,从而 形成 本虚 标 实 的局 面 。本 虚 为 “ 气 阴两 虚 ” , 标实为 “ 燥 热 内 结 ,痰 瘀 互 阻 ” 。初 起 病 位 在 肺 , 日 久 累及 脾 肾 ,造成 肺脾 肾俱 虚 ,肺 失 宣 发 肃 降 。故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