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

合集下载

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装置技术规范书条目照表

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装置技术规范书条目照表
5.1.b)
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之间的信息通信应满足安全接入要求,监测装置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中的相关规定;
3
5.1.c)
装置与主站系统及其通信回路均应符合Q/CSG1204009中对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
5.1.c)
装置与全域物联网平台及其通信回路均应符合Q/CSG
1204009中对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
4
5.2.1
新增
5.2.1
监测装置的数据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
a)装置应符合设备物模型规范要求,并采用设备直连的方式接入南方电网全域物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与全域物联网平台的通信,并满足《南方电网电力全域物联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1CSGI210050-2023)、《全域物联网平台技术规范》(Q一CSG1210052-2023)中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c)工频电流测量试验
将监测装置安装在试验导线上,对导线回路依次施加有效值为15A、IkA、15kA的工频电流。试验电流稳定后,主站系统通过全域物联网平台控制监测装置随机测量三次电流
c)工频电流测量试验将监测装置安装在试验导线上,对导线回路依次施加有效值为15A、IkA、15kA的工频电流。试验电流稳定后,主站系统控制监测装置随机测量三次电流值,测量时间间隔不少于InIir1,计算三次平均值并与试验电流值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要求。
监测装置可通过PCIE插槽或贴片封装方式兼容物联网通信模组,具备数据加密认证能力。
9
6.2.6
b)通信模块试验
按照监测装置与主站系统无线通信方式数据通信规约要求,对装置无线通信功能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功能及数据规范性等。
6.2.6
b)通信模块试验

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难点及其应用

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难点及其应用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 142 ·Aug. 25, 2023, Vol.40 No.162023年8月25日第40卷第16期通信网络技术DOI:10.19399/ki.tpt.2023.16.045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难点及其应用杨晓敏(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柳州545000)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大动脉,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概念的提出,推动输电线路全覆盖运维管控尤为重要。

相较于其他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系统,光纤环网通信有着传输容量大、成本低以及通信稳定等优势,能够为输电线路的状态监测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以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为研究对象,分析光纤环网通信技术实施的难点,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有效弥补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应用的不足,同时探究了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的应用场景,为输电线路光纤环网通信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光纤环网;在线监测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of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in Transmission Lines and TheirApplicationsYANG Xiaomin(Liuzhou Bureau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EHV Transmission Company, Liuzhou 545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main artery of power system, transmission line is the key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With the concept of ubiquitous power Internet of Things(IoT) and smart grid being put forwar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full coverag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ransmission lines. Compared with other on-line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of transmission lines,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transmission capacity, low cost and stable communication, and can provide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services for state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Taking the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so as to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transmission line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are explor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Keywords: electric transmission line; optical fiber ring network; online monitoring0 引 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1]。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 第1部分:平台规范 1-43篇:厂站间通信规约规范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 第1部分:平台规范 1-43篇:厂站间通信规约规范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第1-43部分:平台规范厂站间通信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mo projects of Integrated Power Grid Operation Smart Systemin China Southern GridPart 1-43: System platform specifications Spec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bstations/Plants适用时间:发布 - 试点结束适用范围: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建设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 2011143-2011目次前言 (II)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通信要求 (5)4.2信息特性分类 (7)4.3数据完整性要求 (8)4.4远方保护要求 (8)5基于IEEE1344的广域保护通信协议 (9)5.1格式定义 (9)5.2通信流程 (16)I143-2011II 前言为落实公司二次一体化的工作要求,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运行标准等问题,经研究国内外电网运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思路和实践案例,提出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

为指导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各试点项目的建设,特制定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

本系列规范分为4部分共44篇,第一部分为平台规范,共19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技术架构和平台相关要求;第二部分为应用规范,共19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和厂站应用功能要求;第三部分为建设规范,共5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和厂站配置要求;第四部分为管理规范,共1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验收等管理要求。

标准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143-2011本规范是该试点指导规范的第1部分第43篇。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技术要求-2023最新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技术要求-2023最新

目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 缩略语 (2)5 基本要求 (2)软硬件配置 (3)结构外观 (3)工作条件 (3)使用电源 (3)包装和储运 (4)6 功能要求 (4)监测功能 (4)无线通信覆盖 (4)声光报警 (4)装置管理 (4)状态上传 (5)故障上报 (5)远程浏览 (5)定位 (5)7 性能要求 (5)网络和通信 (5)存储 (5)电磁兼容性 (5)环境适应性 (6)可靠性 (7)安全 (7)附录A(资料性)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接入终端类型 (8)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以下简称网关)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网关的设计、制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5—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2019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2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2423.24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太阳辐射试验和气候老化试验导则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35697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IEEE 802.1x 局部和城域网络Networks—Port-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3 术语和定义GB/T 2900.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试行)前言为适应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按照标准化、规化、体系化的管理思路,指导和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特制定本规。

本规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广西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试验研究院、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试验研究院本规主要起草人:昊,福增,傅闯,黄志伟,鹏,朱时阳,敏,黄良,仕军,毛先胤,高尚飞,王恩,超,周震震本规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规2011年首次发布。

目次1 适用围 (5)2 一般约定 (5)2.1 规约版本号 (5)2.2 监测终端状态监测数据量 (5)2.3 通讯方式约定 (6)2.4 无效数据定义约定 (6)2.5 状态监测装置 (6)2.6 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 (6)2.7 关于采样时间的约定 (7)3 数据帧格式 (7)3.1 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 (7)3.2 字节定义 (7)4 控制字定义 (8)5 控制字格式 (10)5.1 开机联络信息00H (10)5.2 校时 01H (11)5.3 设置终端密码02H (11)5.4 主站下发参数配置 03H (12)5.5 终端心跳信息 05H (13)5.6 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6H (14)5.7 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7H (15)5.8 终端复位 08H (15)5.9 短信唤醒 09H (16)5.10 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0AH (16)5.11 终端功能配置 0BH (17)5.12 终端休眠通知 0CH (18)5.13 查询终端设备时间 0DH (19)5.14 主站请求终端数据 21H (19)5.15 上传导地线拉力及偏角数据 22H (19)5.16 上传气象数据 25H (21)5.17 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 26H (22)5.18 上传杆塔振动数据 27H (24)5.19 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 29H (24)5.20 上传杆塔倾斜数据 2AH (26)5.21 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 2BH (27)5.22 上传综合防盗数据 2CH (27)5.23 上传山火报警数据 2DH (30)5.24 上传大风舞动报警数据 2EH (31)5.25 上传设备故障信息 30H (33)5.26 微风振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39)5.27 导线舞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41)5.28 拉力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43)5.29 图像监测控制字格式 (46)1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与主站系统通信的一般约定、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定义及格式、数据结构及传输规则,适用于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各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规范化设计与应用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规范化设计与应用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规范化设计与应用摘要:为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线路综合运行状态进行监测非常重要,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监测选点设计、通信方案设计、数据安全、技术选型及安装设计等多个环节。

本文分析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规范化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设计输电线路对于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输电线路不少处于恶劣的地质条件以及恶劣的运行环境下,对输电线路的状态采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确保事故隐患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即刻清楚,保障输电线路处于良好的运用状态。

对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应给予极大的重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质量提升对保证输电线路稳定,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系统总体设计基于图像识别的输电线路超高监测系统主要由前端监控子系统、通信网络、监控管理平台3个部分组成。

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1.前端子系统:前端子系统主要由供电系统、前端监控主机、摄像机部分、通讯系统和高声响喇叭等组成。

供电系统采用高性能12 V,20或40AH硅能电池,利用太阳能充电和风电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充分保证系统的电源正常工作。

摄像机部分支持红外功能,在夜晚能够实现不间断监测,保证了监测的连续性。

2.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可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

无线传输主要以3 G方式为主,并可支持GPRS/CDMA、无线局域网和WIFI技术。

3.监控管理平台:监控管理平台由系统管理服务器、终端显示屏、操作终端和报警终端盒运行软件系统组成。

二、监控终端构成监控终端完成电力数据的采集和GPRS发送,由数据采集模块、单片机、GPRS通信模块等组成。

安装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的监控装置包含采集器、高速一体化CCD摄像机、云台、解码器、中央控制板、DSP压缩模块、GPRS/CDMA通讯模块、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温湿度测量模块、风速测量模块。

中央控制板可定时或受中心请求启动摄像机工作,将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经DSP压缩模块压缩为标准的JPEG文件,同时采集环境的温度、湿度。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及发展_2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及发展_2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应用及发展发布时间:2023-02-15T07:32:31.144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9期作者:安玉平[导读]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是指安装在线路设安玉平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是指安装在线路设备上可实时记录表征设备运行状态特征量的测量系统及技术,是实现状态监测、状态检修的重要手段,状态检修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在线监测技术水平。

架空输电线路监测装置共16种,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通道环境监测及本体状态监测2类,其中通道环境类4种,本体状态类12种。

在线路本体状态监测装置方面,又分为架空线路的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串4类。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发展引言根据地理分布和城市发展情况,电力线通常用于人口稀少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b .杆倾斜角度、连接中断或停电,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使用有效的仪器监控机架中的线路非常重要。

对基于图像的线路的在线监测目前通常是通过监测或无人值守的视频录像进行的,并将其发送回后台。

机架布线视频监控设备通常运行5年以上。

为了进行全面监控,将数百台监控摄像头连接到一个电路,从而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高数据传输成本。

同时,对输电线路进行在线监测需要低延迟和高保密性的数据传输过程,使得对前面识别的输电线路进行在线监测成为今后的趋势。

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是国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的纲领性规范,规定了除状态监测主站以外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的分类与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数据传输规约、供电电源、试验检验等内容,用以指导装置的设计、生产、入网检测和应用。

在通用技术规范给出的要求基础上,国网公司组织起草并发布了气象、导线温度、微风振动、等值覆冰厚度、导线舞动、导线弧垂、风偏、现场污秽度、杆塔倾斜、图像、视频监测装置的单项技术规范,并且根据架空线路监测技术面临的电源、通信难点以及装置质量问题,强化提出了太阳能电源技术规范、试验检测标准以及安装调试与验收标准等专项规范,加上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主站部分内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

南方电网远动101、104通信规约故障分析及排查基本方法培训讲义

南方电网远动101、104通信规约故障分析及排查基本方法培训讲义
?归一化值?标度化值?短浮点多点设定iec104应用层acp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duapciasdu长度起动字符68hapdu长度最大253控制域八位位组1控制域八位位组2控制域八位位组3控制域八位位组4iec608705101和iec608705104定义的asduiec104应用层3种格式?编号的信息传输格式informationtransmitformat简称i格式?编号的监视功能格式numberedsupervisoryfunctions简称s格式?不编号的控制功能格式unnumberedcontrolfunction简称u格式iec104应用层控制域i格式iec104应用层控制域s格式iec104应用层控制域u格式iec104应用层iec104重要参数kwi格式报文的发送方保存和接收方确认机制?k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未被dte确认即不被承认的连续编号的i格式apdu的最大数目
0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1 类型标识(TYP)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标识符在 在7.2.3中定义 在7.2.4中定义 在7.2.5中定义 S/E QU 0 SCS 传送原因(COT)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对象地址 SCO=单命令(在.7中定义) 信息对象 7.2中定义 数据单元
0 0 0 0 0 0 0 0 1 类型标识(TYP)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 传送原因(COT)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对象地址 0 0 SPI SIQ=带品质描述词的单点信息(在.1中定义) 7.2中定义 在中定义 在中定义 IV NT SB BL 0 标识符在 在中定义 数据单元 信息对象数i
其他类型: 单点命令 双点命令
应用层
遥控过程:
应用层
遥调举例: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C_SE_NA_1设定命令, 规一化值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

二、技术要求;
3.5 本地接口
(1) 脉冲输出 具备二路 LED 显示脉冲及二路光耦或继电器脉冲输出。电能常数必须保证
1%Ib 或 1%In,cosϕ=1 时每个脉冲间隔<1.5 分钟。面板上应有电能计量精度和脉冲常数标示信息。
(2) RS-232 接口 功能测试本地专用通讯接口,做为利用无线通道(GPRS/CDMA)进行功能
二、技术要求;
3.1 功能要求
3.1.3 终端抄表
c 日数据:
正反向有功、无功,四象限无功,保存最近 60 天以上数据,默认为每日零点,可 通过主站 进行设置。
A、B、C 各相电压的越下限、越上限累计时间、上、下限指标可通过主站设 置,保存最近60 天以上数据。
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日最大、最小值及发生时间, 保存最近 60天以上数据。
二、技术要求;
3.4 电源
(1) 供电方式 使用三相四线供电方式,在断两相电压的条件下,交流电源能 维持终端正常工作。
(2) 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额定值及允许偏差如下: ——额定电压:220V,允许偏差 -30% ~ +30%;
——频率:50Hz,允许偏差 -5% ~ +5%。
(3) 消耗功率
在守候状态(不与主站通信的状态)下,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消耗功率每相电压 回路≤2W 和 5VA, 每相电流回路≤2VA。
±1.0 ±0.5 ±1.0
1.2Un<U≤1.3Un
1、0.5(L)、0.8(C)
±1.0
二、技术要求;
3.1 功能要求
3.1.2 交流采样 电压规格为三相四线 3×220/380V,电流规格见表 1。 可显示电压、
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最大需量、零序电流(通过矢量计算得出)等交 流量。 电压测量精度(50% Un-120%Un)1 级,电流测量精度 (1%In-120%In)1 级,功率测量精度 (1%In-120%In)1 级。

南方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3)大气压力:80kPa~110kPa
(4)最大风速:35m/s(离地面10m高,10min平均风速)(户外)
(5)最大日温差:25℃(户外)
(6)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户外)
(7)覆冰厚度:10mm(户外)
(8)耐地震能力:地震烈度7级地区(地面水平加速度0.20g,地面垂直加速度0.10g,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
3。3
传感器
变电设备的状态感知元件,用于将设备某一状态参量转变为可采集的信号.如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传感器、容性设备监测装置的电流传感器等。
3。4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装置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3。5
年故障次数
装置年故障的平均次数。
4
4。1正常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15℃~+50℃
(2)环境相对湿度:5%~95%(无凝露、无积水)
GB/T 17626。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17626.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0。5 kV
Ur>60V
2。0 kV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试验电压采用Ur>60V的要求。
5。4。3冲击电压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设备的电源输入回路、交流信号输入回路、数据输入回路等各回路对地、以及各回路之间,应能承受1。2/50μs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大于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5kV;当额定电压不大于60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1kV。试验后设备应无绝缘损坏和器件损坏。冲击试验后,装置的测量准确度应满足其等级指数要求。

南方电网220-500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南方电网220-500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0XX-XX -XX 发布20XX-XX - XX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01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 (1)3主要术语 (2)4总则 (4)4.1总体要求 (4)4.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 (4)4.3监控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信息采集原则 (6)4.5控制操作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系统构成 (5)5.1系统结构 (5)5.2网络结构 (5)6 站控层功能要求 (6)6.1数据采集和处理 (6)6.2监视 (6)6.3控制与操作 (7)6.4防误闭锁功能 (8)6.5电压无功自动控制 (10)6.6报警处理 (10)6.7事件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 (11)6.8统计计算 (11)6.9 同步对时功能 (11)6.10制表打印 (12)6.11人机界面 (12)6.12远动功能 (12)6.13在线自诊断与冗余管理 (13)7间隔层功能要求 (14)7.1数据采集功能 (14)7.2数据处理 (15)7.3控制 (15)7.4开关量输出信号 (15)7.5开关同期检测 (16)7.6测控单元就地显示及操作 (16)7.7通信功能 (16)7.8时间同步对时 (17)7.9 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 (17)7.10监控单元的自检功能 (17)8系统配置和硬件要求 (17)8.2站控层硬件 (17)8.3间隔层硬件 (20)8.4网络设备 (22)8.5屏柜 (23)9软件要求 (23)9.1软件总体要求 (23)9.2软件结构 (24)10.通信接口及协议 (26)10.1与远方调度和集控中心的接口 (26)10.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口及协议 (26)10.3与其它智能设备的接口方式 (26)11微机五防工作站功能 (27)12设备布置 (28)13场地与环境 (28)14电源要求 (29)15防雷与接地 (29)16电缆选择和敷设 (30)17系统性能技术指标 (30)17.1站控层性能指标 (30)17.2间隔层性能指标 (31)17.3网络性能指标 (31)17.4 抗扰性能 (31)18验收及试验要求 (32)18.1型式试验 (32)18.2工厂验收试验 (32)18.3现场验收试验 (33)18.4 验收报告 (33)19附录(监控系统信息采集范围) (34)20附录(工厂验收大纲) (38)中国南方电网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前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变电站监控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和远方控制的必备手段。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规约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规约

南⽅电⽹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规约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规约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Transmission Lines Online Monitoring 201*-**-**发布201*-**-** 实施⽬次⽬次 .......................................................................................................................................................................I 前⾔.......................................................................................................................................................................I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1)3.2主站系统 (1)3.3监测装置 (1)3.4传感器 (1)4⼀般约定 (1)4.1监测装置状态监测数据量 (1)4.2通信⽅式约定 (3)4.3⽆效数据定义约定 (3)4.4状态监测装置号码 (3)4.5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 (3)4.6采样时间的约定 (3)5数据帧格式 (3)5.1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 (3)5.2字节定义 (4)6控制字定义 (4)7控制字格式 (8)7.1开机联络信息00H (8)7.2校时01H (9)7.3设置装置密码02H (9)7.4主站下发参数配置03H (9)7.5装置⼼跳信息05H (10)7.6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号和卡号06H (11)7.7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号和卡号07H (11)7.8装置重启08H (12)7.9短信唤醒09H (12)7.10查询装置配置参数0AH (12)7.11装置功能配置0BH (13)7.12装置休眠通知0CH (13)7.13查询装置设备时间0DH (14)7.14发送确认短信0EH (14)7.15主站请求装置数据21H (14)7.16上传导地线拉⼒及偏⾓数据22H (14)7.17上传⽓象数据25H (15)7.18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26H (16)7.19上传杆塔振动数据27H (16)7.20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29H (17)7.21上传杆塔倾斜数据2AH (17)7.22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2BH (18)7.23上传综合防盗数据2CH (19)7.24上传⼭⽕报警数据2DH (20)7.25上传⼤风舞动报警数据2EH (20)7.26上传设备故障信息30H (21)7.27主站请求微风振动动态数据31H (24)7.28微风振动动态数据上送32H (24)7.29微风振动动态数据补包下发34H (25)7.30主站请求舞动动态数据35H (25)7.31舞动动态数据上送结束标记37H (26)7.32舞动动态数据补包下发38H (26)7.33主站请求拉⼒动态数据39H (26)7.34拉⼒动态数据上送3AH (27)7.35拉⼒及偏⾓动态数据上送结束标记3BH (27)7.36拉⼒及偏⾓动态数据补包下发3CH (27)7.37上传污秽数据41H (28)7.38上传导线弧垂数据42H (28)7.39上传电缆温度数据43H (29)7.40上传电缆护层接地电流数据44H (30)7.41上传电缆故障定位数据45H (32)7.42上传电缆局放数据46H (33)7.43上传装置⼯作电能量状态数据40H (34)7.44主站设置故障测距终端参数60H (35)7.45主站查询故障测距终端参数6AH (36)7.46上传故障测距终端⼯况数据61H (37)7.47上传⼯频故障波形数据62~65H (38)7.48上传故障⾏波波形数据66~69H (39)7.49主站查询装置⽂件列表71H (41)7.50主站请求装置上送⽂件72H (43)7.51装置请求上送⽂件 73H (43)7.52⽂件上送74H (43)7.53⽂件上送结束标记75H (44)7.54⽂件补包数据下发 76H (44)7.55图像监测控制字格式 (44)7.56录像回放 (74)7.57实时视频.......................................................................................................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XXX XXXXX—201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Data transportation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修订22011-XX-XX发布2011-XX-XX目次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报文格式分类 (1)3.1 监测数据报文格式 (1)3.2 控制及配置数据报文格式 (1)3.3 远程图像报文格式 (1)3.4 工作状态报文格式 (1)4 报文基本规范 (2)4.1 数据通信方式约定 (2)4.2 数据传输方式 (2)4.3 校验算法 (2)4.4 帧结构及帧数据排列格式 (2)5 监测数据报文格式 (4)5.1 气象数据报 (4)5.2 杆塔倾斜数据报 (5)5.3 杆塔振动数据报 (6)5.4 导地线微风振动数据报 (7)5.5 导线弧垂数据报 (9)5.6 导线温度数据报 (9)5.7 覆冰及不均衡张力差数据报 (10)5.8 风偏数据报 (11)5.9 导线舞动数据报 (12)5.10 导线出口处角度传感器数据报 (14)5.11 电缆测温数据报 (15)5.12 护层接地电流监测数据报 (16)5.13 电缆外护层环流监测数据报 (17)5.14 金具温度静态数据报 (18)5.15 绝缘子串拉力及角度数据报 (19)5.16 绝缘子串角度传感器数据报 (20)5.17 绝缘子串泄露电流数据报 (21)5.18 现场污秽度数据报 (22)5.19 避雷器动作计数监测数据报 (23)5.20 短路故障判断监测数据报 (24)6 控制数据报文格式 (25)6.1 控制数据报文的帧结构 (25)6.2 控制数据报文响应方式的帧结构 (25)6.3 状态监测装置时间查询/ 设置 (25)6.4 状态监测装置网络适配器查询/ 设置 (26)6.5 上级设备请求数据 (27)6.6 状态监测装置采样参数查询/ 设置 (28)6.7 模型参数配置信息查询/ 设置 (29)6.8 报警阈值查询/ 设置 (30)6.9 状态监测装置指向上位机的信息查询/ 设置 (31)6.10 基本信息查询/ 设置 (32)6.11 远程升级数据报 (33)6.12 状态监测装置ID查询/ 设置 (34)6.13 装置复位 (35)6.14 装置苏醒时间设置 (36)7 远程图像数据报文格式 (37)7.1 图像采集参数设置 (37)7.2 拍照时间表设置 (37)7.3 手动请求拍摄照片 (38)7.4 采集装置请求上送照片 (39)7.5 远程图像数据报 (39)7.6 远程图像数据上送结束标记 (40)7.7 远程图像补包数据下发 (40)7.8 摄像机远程调节 (41)7.9 启动/ 终止摄像视频传输 (42)8 装置工作状态报文格式 (42)8.1 心跳数据报 (42)8.2 装置基本信息报 (42)8.3 状态监测装置工作状态报 (43)8.4 装置故障信息报 (44)9 CRC校验算法 (46)10 附表 (49)10.1 帧类型表 (49)10.2 报文类型表 (49)10.3 图像监控设备动作指令表 (51)前言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文件精神,为实现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整合规范接入浙电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编制本规范。

南方电网厂站电能计量遥测数据传输通信规约(试行)

南方电网厂站电能计量遥测数据传输通信规约(试行)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通信规约2008-XX-XX发布2008-XX-XX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1)4 规约结构 (1)5 物理层 (1)6 链路层 (1)7 应用层和用户进程 (1)7.1 应用数据结构 (1)7.2 IEC60870-5-4(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的选集 (2)7.3 特定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定义和表示 (11)7.4 IEC60870-5-5(基本应用功能)的选集 (19)附录A(标准的附录)数据保护的校核 (24)附录B(标准的附录)在监视方向典型单点信息的地址表 (24)附录C(提示的附录) (26)前言营销自动化技术系列标准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和规范,并结合目前南方五省(区)营销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运行实际和管理要求而提出,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区供电局营销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及管理维护工作。

营销自动化技术系列标准包含九项内容:1. 地区供电局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管理办法2. 地区供电局营销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3. 地区供电局营销自动化系统实用化验收大纲4. 营销自动化系统负荷管理终端技术条件5. 营销自动化系统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条件6. 营销自动化系统低压抄表集中器技术条件7. 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条件8. 营销自动化系统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及低压抄表集中器通讯协议9. 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通讯协议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检测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检测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规约检测谈树峰【摘要】This paper compares differences of two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power system real-time dynamic detection system,one isQ/GDW 13 1-200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wer system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thereafter as V2 edition protocol)and the other GB/T 26865.2-201 1 power system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the second part,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 (thereafter as V3 edition protocol).It also states improvement points of V3 edition protocol and its issue purpose and meaning.In order to investigate degree of phase measuring unit and phase data concentrator reali-zing V3 edition protocol,it introduces design for structure,flow and content of protocol de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for realizing protocol detection.%针对电力系统实时动态检测系统中使用的2个数据传输规约———Q/GDW 131—2006《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V2版规约”)和GB/T 26865.2—2011《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第2部分:数据传输协议》(以下简称“V3版规约”),比较了两者的差异,阐述了 V3版规约的改进之处以及发布的目的和意义。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

电力技术应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信息传输技术方良斌(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广西随着电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的建设及其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始终是难点内容之一。

基于此,主要分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主要特点,提出对信息传输技术的具体要求,旨在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的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技术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fo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Transmission LinesFANG Liangbin(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Ul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mpany Liuzhou Bureau, Liuzhouof power grid business,technology also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the informationthe difficult content. Basedtechnology in transmission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因此性和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传输网络,主要是由在线接入网和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等多部分构成。

此外,可以将在线监测接入网分为远程网络段和现场网络段等多个路段。

现场网络段由终端信息传输节点与汇聚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远程网络段由信息传输综合数据网接入点和中继信息传输节点等部分构成。

对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专网方案信息传所示,公网方案信息传输网络构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的具成数据采集,采集完成的数据需要由报文形式进行分组传送。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论文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论文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网络技术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通信传输网络的建设是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设置的重要环节。

随着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信传输网络的要求日益增高。

因此,分析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建设的需求,指明通信传输网络的组成与设计,并重点阐述具体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技术0引言利用输电线路的状态监测能够完成对输电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对提升输电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输电线路的状态监测主要运用广域通信技术、多种传感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完成感知输电线路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预警信息发布、故障诊断以及状态评估等工作。

为更好地完成上述工作,及时的信息数据反馈是十分必要的。

1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通信传输网络建设的需求分析现阶段,我国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设备样式繁多,分类方式也较为多元。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设备按功能可分为机械类、电器类与运行环境类,按设备形式可分为导线监测类、气象环境监测类、杆塔附件监测类、杆塔监测类以及其他监测类,按设备的安装位置则可分成地线类、导线类、绝缘子类、金具类、杆塔基础类、杆塔类以及非接触类[1]。

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的检测数据可分为宽带数据、中等宽带数据以及窄带数据三类。

其中,宽带数据的数据流量普通的情况下要大于1Mbit/s,高清情况下要大于3Mbit/s,且数据的形式多为流媒体,有着实时性的要求,此外,常用的接口为以太网接口,常见的监控装置为视频采集装置;中等宽带数据的数据流量要小于150Mbit/s,数据形式为数据报文,具有非实时性的要求,常用接口同样为以太网接口,常见的监测装置则为图像采集装置;窄带数据的数据流量要小于150Mbit/s,数据形式为数据报文,具有准实时的要求,常用接口为串行接口,常见的监测装置为导线温度与杆塔倾斜测量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试行)前言为适应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按照标准化、规化、体系化的管理思路,指导和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特制定本规。

本规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广西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试验研究院、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试验研究院本规主要起草人:昊,福增,傅闯,黄志伟,鹏,朱时阳,敏,黄良,仕军,毛先胤,高尚飞,王恩,超,周震震本规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规2011年首次发布。

目次1 适用围 (5)2 一般约定 (5)2.1 规约版本号 (5)2.2 监测终端状态监测数据量 (5)2.3 通讯方式约定 (6)2.4 无效数据定义约定 (6)2.5 状态监测装置 (6)2.6 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 (6)2.7 关于采样时间的约定 (7)3 数据帧格式 (7)3.1 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 (7)3.2 字节定义 (7)4 控制字定义 (8)5 控制字格式 (10)5.1 开机联络信息00H (10)5.2 校时 01H (11)5.3 设置终端密码02H (11)5.4 主站下发参数配置 03H (12)5.5 终端心跳信息 05H (13)5.6 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6H (14)5.7 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7H (15)5.8 终端复位 08H (15)5.9 短信唤醒 09H (16)5.10 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0AH (16)5.11 终端功能配置 0BH (17)5.12 终端休眠通知 0CH (18)5.13 查询终端设备时间 0DH (19)5.14 主站请求终端数据 21H (19)5.15 上传导地线拉力及偏角数据 22H (19)5.16 上传气象数据 25H (21)5.17 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 26H (22)5.18 上传杆塔振动数据 27H (24)5.19 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 29H (24)5.20 上传杆塔倾斜数据 2AH (26)5.21 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 2BH (27)5.22 上传综合防盗数据 2CH (27)5.23 上传山火报警数据 2DH (30)5.24 上传大风舞动报警数据 2EH (31)5.25 上传设备故障信息 30H (33)5.26 微风振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39)5.27 导线舞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41)5.28 拉力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 (43)5.29 图像监测控制字格式 (46)1适用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与主站系统通信的一般约定、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定义及格式、数据结构及传输规则,适用于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各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

2一般约定2.1规约版本号规约版本号是对本规约不同版本的标识,由主版本号及次版本号组成。

本次制定的规约版本号为V1.2。

2.2监测终端状态监测数据量1)本规约适用于短信(SMS)、IP网络、北斗卫星等通信方式;2)图像、视频采用IP网络进行通信;3)纯数据可采用1)中规定的任一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4) IP网络通信采用UDP协议;5)监测终端采用主动上送数据的方式,主站也可以主动召唤数据。

2.4无效数据定义约定1)无效数据指状态监测装置未正常采集到的监测数据。

2)无效数据每个字节都用FFH表示。

2.5状态监测装置1)状态监测装置的终端长度为6个字节。

前两字节表示厂家代码,采用大写字母。

后四字节表示厂家对每套状态监测装置的识别码,采用大写字母及数字,优先使用数字。

2)厂家代码由南方电网公司统一分配。

3)厂家赋予每套状态监测装置的终端应在南方电网围具备唯一性。

2.6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功能单元识别码用于区分同一套状态监测装置中的多个相同功能单元。

功能单元识别码用1字节表示,前四位表示安装位置,值1至3区分不同相别,其对应的实际相别关系由后台主站系统进行配置;值4、5表示地线,实际对应关系由后台系统配置;后四位表示多个不同功能编码,值0至F,分别表示不同监测类型,值0至4表示多组拉力和绝缘子倾角传感器组;值5至8表示安装于导线侧的传感器组,值9至F保留。

例如:11H表示某相(1表示的具体相别根据后台主站配置确定)传感器1号拉力和绝缘子倾角传感器组,15H表示某相(1表示的具体相别根据后台主站配置确定)导线侧传感器组(如:导线测温,导线电流,视为一组;特殊的导线舞动监测,将多个功能位置相同传感器视为一组,在规约中用单元序号区别)。

2.7关于采样时间的约定同一采样周期采集的各类数据在上传报文中的采样时间应相同,上传的采样时间可以采用该周期任意一个数据的采样时间。

例如:同一个采样周期,2012年1月1日10时15分58秒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和2012年1月1日10时16分01秒采集到的拉力与倾角数据,在上传数据时两类数据的采样时间可采用2012年1月1日10时16分01秒。

3数据帧格式3.1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数据包采用数据帧模式,对数据帧定义起始码、终端设备号、控制类型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校验码和结束码。

1)帧结构字节由高Bn到低B1前后排列,字节的位由高b7到低b0左右排列,如下表所示:1)起始符:1字节,该值定义为68H;2)终端:见2.5;3)控制字:1字节,用于区分数据类型;4)数据长度:2字节,其中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

若为零表示无数据域;5)数据帧长度不大于1000字节;短信通信方式,帧长不大于130字节;6)校验码:采用累加和取反的校验方式,发送方将终端、控制字、数据长度和数据区的所有字节进行算术累加,抛弃高位,只保留最后单字节,将单字节取反;7)结束符:1字节,该值定义为16H。

4控制字定义控制字可供使用的有256个(00H--FFH),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扩充,具体定义见下表:5控制字格式5.1开机联络信息00H监测终端仅在开机或复位后,上传开机联络信息,收到主站返回信息之前终端不向主站发送其他数据包。

数据格式:数据域长度为2字节,格式为:规约版本号:采用本文2.1二字节代表规约次版本号,如0102H,代表V1.2版本。

主站收到终端主动上传开机联络信息后,立即原命令返回。

终端每次发送开机联络信息,主站无返回信息则每1分钟发送一次直到收到主站返回信息。

主站主动下发请求格式:5.2校时 01H1) 监测终端收到主站开机联络返回信息后主动请求校时,每隔2分钟请求一次直到校时成功为止,若请求时间与主站应答之间延时不超过20秒,则接受该命令,更改终端时钟。

(注:该方式不用于短信通信)2) 主站每天对终端校时一次。

3) 终端请求校时格式:主站主动下发对时命令时,应在收到心跳包时开始下发,若主站没有收到终端返回原命令,每隔10秒发送一次对时命令,最多3次。

其中:数据域格式:5.3设置终端密码02H数据格式:终端出厂密码:字符:‘1234’(31H32H33H34H);终端收到该命令后判断原密码是否与原设置密码相同,若相同则将密码更改为新密码,并按照原命令返回。

若不同,则返回下列出错信息:出错信息格式:5.4主站下发参数配置 03H用于主站向终端下发配置参数。

说明:密码:终端密码,这里作为验证条件,不作为修改参数;心跳间隔:终端心跳信息发送间隔,单位分钟,出厂配置应为1分钟;采样间隔:即每隔多少分钟采样一次(采样间隔与拍照时间无关),单位分钟,出厂配置应为20分钟;休眠时长:通讯设备休眠时间,即GPRS/CDMA不在线时间,该时间支持短信;单位分钟,若为0则终端不休眠;在线时长:通讯设备保持GPRS/CDMA在线时间;单位分钟;密文认证:4字节,终端初始为字符‘1234’(31H32H33H34H),为确认终端数据的正确性,防止非法用户恶意欺骗服务器。

该密文用于防止非法终端用户的数据被主站认可,安装时终端设定默认密文,上塔安装完成后,主站下发指令修改该终端密文,仅终端主站记录的密文一致时视该数据合法有效,否则屏蔽。

硬件重启时间点:为保证终端软件可靠运行终端应支持定时重启。

时间点格式时:0到23;分:0到59;终端验证密码通过后,执行参数配置命令,并按照原命令返回。

若密码错误,则返回如下信息:密码出错信息格式:5.5终端心跳信息 05H数据格式:数据长度为2字节;数据域长度为8字节,格式为:前6个字节为时间(年+月+日+时+分+秒),第7字节代表当前无线信号强度百分比,有效值为(00H-64H)0%-100%;第8字节代表当前蓄电池输出电压,终端将所测数值乘以10,得到整数后上送主站。

主站将终端上送值除以 10 即为真实蓄电池电压,如终端上送44H,代表数值68,实际电压=68/10=6.8V;若接收到时间与主站时间时差大于2分钟,主站下发校时指令。

该信息在终端设备每次上线时发送,在线期间,若无其他指令,终端按照设置的联络间隔发送一次该信息,遇其他命令后顺延一个联络间隔。

主站收到终端联络信息后,原命令返回。

5.6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6H数据格式:数据域格式:主站IP:标准4字节IP;端口号:高字节乘以256加上低字节;主站卡号:为F加通信卡号,每个数字占半个字节。

如卡号为,则发送数据为:F1H,39H,12H,34H,56H,78H;说明:只有密码与终端密码相同且两组主站IP、端口号和主站卡号对应字节完全相同才执行更改命令。

终端执行更改命令后按照原命令格式返回。

若密码出错,终端返回如下出错信息:密码出错数据格式:数据不对应出错数据格式:5.7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7H终端收到该命令后,返回其当前设置的主站IP、端口号和主站卡号。

查询数据格式:应答数据格式:端口号:高字节乘以256加上低字节;主站卡号:为F加通信卡号,每个数字占半个字节。

例如卡号为,则发送数据为:F1H,39H,12H,34H,56H,78H。

5.8终端复位 08H数据格式:只有终端密码通过后,终端原命令返回并执行此命令,否则返回出错信息:出错信息数据格式:5.9短信唤醒 09H数据格式:正常情况下,处于休眠状态的终端应在接到唤醒命令后,立即切换到在线状态。

5.10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0AH用于主站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终端返回数据格式:5.11终端功能配置 0BH用于主站向终端下发功能配置参数。

数据域:前4个字节为终端密码,终端功能配置仅下发有效功能,无效功能不发送,默认无效。

5.12终端休眠通知 0CH数据格式:该信息在终端设备每次休眠之前发送。

5.13查询终端设备时间 0DH主站主动查询终端设备系统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