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科目的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体中型或大型。 • 触角4 节或5 节。 喙坚硬, 仅3 节, 基部不紧贴于头下, 而弯曲成弧形。 • 前翅分为爪片、革 片和膜片3 部分, 膜片基部有两个翅 室, 从其上发出2 条纵脉。(肉食性 )
(三) 同翅目
• 除粉虱及雄介壳虫属于过渐变态外,均为渐变态。 • 本目昆虫体形变化很大, 一般以刺吸植物汁液为 生。 • 繁殖方式多样, 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 也有 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进行。有卵生, 也有卵 胎生。 • 本目不少种类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并能传播植 物的很多病害, 如蚜虫、叶蝉、木虱等能传播病 毒。亦有不少种类如蚜虫、介壳虫、粉虱等, 分 泌蜜露, 诱致煤污病
• 完全变态。幼虫多属寡足型, 头部发达, 咀嚼式口器, 一些钻蛀性种类完全无足。 蛹多为裸蛹, 如天牛、叶甲、金龟子等, 另有一些种类为被蛹, 如隐翅虫。此外, 瓢虫科和几种叶甲, 以其尾端附着于蛹化 物上, 并有一硬化的外壳(末龄幼虫的蜕 皮) 包围。
隐翅虫
• 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 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 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 的一科。鞘翅极短,因该科大多数种类其 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觉而得名。 其中,毒隐翅虫因体内有毒液而对人有威 胁。但并不致命。
• 翅表面光滑无毛,前翅 有脉纹,没有翅脉。
(五) 鞘翅目
• 通称甲虫, 微小至大型种类。 • 前胸发达, 前胸背板完整且高度骨化。口 器咀嚼式;触角形状不一, 多为10 或11 节; 无单眼。 • 前翅鞘翅, 盖住中后胸和大部分或全部的 腹部, 但中胸小盾片多露出; 后翅膜质, 静止时折叠于前翅之下, 少数种类无后翅。 附节多为5 节或4 节, 很少3 节。 • 无尾须。
3.飞虱科
• 体小型
• 触角刚毛状, 生于两复眼下, 前翅透明,后 足胫节末端生 一大距。如稻 白背飞虱、稻 灰飞虱及褐飞 虱。
• 稻白背飞虱成虫,成、 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 刺吸汁液;雌虫产卵 时,用产卵器刺破叶 鞘和叶片,易使稻株 治方法: 失水或感染菌核病。 1、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防止后期贪青徒 长,适当烤田,降低田间湿度,恶化白背飞 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 虱生存环境。 2、保护利用天敌。如保护青蛙、稻田放鸭, 生,影响水稻光合作 以及利用稻飞虱寄生性天敌黑肩绿肓蝽、蜘 1:4-5(早稻) 用,严重的稻株干枯。蛛、步行虫等,当蛛虱比达 或1:8-9(晚稻)时就可不用药防治。 、25%悬浮剂吡蚜酮20-24g/亩,孵化高峰 俗称“冒穿”、“透 3 亩对水50kg喷雾。 ;也可以用10%悬浮剂哌 顶”或“塌圈”。严 虫啶25-35g/亩,孵化高峰亩对水50KG喷雾。 (用量为推荐用量,具体施药量可按本地情 重时颗粒无收。 况而定)
6. 粉虱科
• 成虫体纤弱而小。体 及翅上常有白色蜡粉。 • 触角7 节。 • 翅脉简单, 仅具1 或 2 条纵脉。 • 成虫与幼虫腹面有皿 状孔, 为本科昆虫的 最大特征。
• 形态非常特化。 • 一般为小型昆虫, 体长0.5 ~7 m m 。 • 大多数介壳虫以固定不动地吸食植物汁液的方 式进行危害, 同时体表常盖有介壳或各种粉状、 绵状等蜡质分泌物。 • 雌成虫与雄成虫的外形彼此差别很大。雌虫身体 没有明显头、胸、腹三部分的区分, 无翅, 大 多数被各种蜡质分泌物所遮盖, 属渐变态; 雄 虫体长形, 只有一对薄的前翅, 具分叉的翅脉, 后翅特化成平衡棒。雄虫寿命短, 交配后即 死去。 • 如吹绵蚧、红蜡蚧、苹果球蚧。
东方蝼蛄
蟋蟀科
• • • • 粗壮, 色暗。 触角比身体长。 跗节3 节。 尾须长, 不分节。产卵器细长 , 成剑状或镰状。 • 雄虫发音器在前足近基部, 听 器在前足胫节上。夜出性昆虫。 • 食性杂, 多取食植物近地面柔 嫩部分, 危害幼苗。少数种类 为肉食性。不少种类雄虫性凶残 , 常搏斗, 有互相残杀现象。
7. 蚧科
蚧科
• 为过渐变态, • 多数为害虫, 以危害木本植物为主, 许 多种类是果树及林木的重要害虫, 如危害 柑橘的吹绵介 等。但也有些种类是益虫, 如紫胶虫、白蜡虫。
(四) 缨翅目
• 通称蓟马, 是一类微小型的昆虫。 • 成虫体细长略扁, 长仅1 ~2 。多数黑色、 褐色或黄色。 • 触角短,6 ~9 节, 丝状, 略成念珠状。 锉吸式口器, 左上颚发达, 右上颚退化。 • 前后翅狭长, 翅脉稀少甚至消失, 翅的周 缘具长缨毛, 故称缨翅目。有的种类无翅 (无翅者无单眼)。跗节1 或2 节, 具1 或2 爪, 中垫泡囊状。腹部10 或11 节。 • 无尾须。雌虫腹末圆锥形, 产卵器锯状、 柱状或无。
2. 缘蝽科
• 体一般较狭, 两侧缘略 平行。 • 触角4 节, 喙4 节。中 胸小盾片小, 短于爪片。 • 前翅分革片、爪片及膜 片3 部分, 从一基横脉 上分出多条分叉的翅脉。 • 本科均为植食性, 常见 种类可危害瓜、豆及果 树。
3. 盲蝽科
• 小型或中型昆虫。 • 触角4 节, 无单眼, 喙4 节。前翅分为革片、 爪片、楔片及膜片, 在 膜片基部有1 或2 个小 翅室, 其余翅脉均消失。 同一种类常有长翅型、 短翅型和无翅型。 • 本科有植食性的,也有 捕食性的。
中国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 国家。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也引起了国家的积极关 注,给农民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都投入了更多的支持。 但是农业方面的情况依旧还是不景气,这不禁让人 再次认真思考中国的农业问题究竟出在哪,出路又在何方
?
本人对这个问题作过一番思考,最后总结出以下个人观点。
4. 网蝽科
• 小型种类, 体扁。 • 无单眼。触角4 节, 第3 节最长, 第4 节膨大。喙4 节。 • 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 片, 有网状花纹, 前翅不 分革片与膜片, 也有网状 花纹。 • 成虫和若虫生活在叶的背面, 常在主脉的两侧危害, 被 害处常积集斑点状的褐黑色 分泌物及蜕皮壳。
5. 猎蝽科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头、胸和腹三个体段 头部具有口器、1 对触 角、1 对复眼和2 ~3 个单 眼.(取食&控制) 胸部具3 对足、常具 2 对翅。(运动) 腹部有外生殖器, 有 时还有1 对尾须…(新陈代 谢&生殖)
昆虫的附肢、附器
• 一、昆虫的头部
见书P3
单眼
• 昆虫的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
• 一、昆虫纲的分类系统 • 昆虫纲的分目是根据翅的有无及类型、变 态的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的形状、跗 节节数等进行的, 但具体目的数目及其分 类系统, 各分类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 • 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目有直翅目、半 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鳞翅目、 膜翅目、双翅目、脉翅目等九个目。
昆虫鉴别技术
(二) 半翅目
• 通称蝽蟓。 • 体小至中型, 略扁。 • 刺吸式口器, 喙从头的前下方生出。触角3 ~5 节。复 眼显著, 单眼有或无。 • 前胸背板甚大, 中胸小盾片发达。跗节一般三节。多数 具2 对翅, 前翅为半鞘翅, 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成革 片、爪片、缘片和楔片, 而端部的膜质部分, 称为膜片, 常具翅脉。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 末端部分交叉重 叠。胸部腹面常有臭腺, 可散发出恶臭。
1. 蝉科
• 多为大型昆虫。 • 复眼发达, 单眼3 个。 触角短, 刚毛状。 • 前足腿节膨大, 下方有 齿。雄虫具发音器, 位 于腹部两侧。 • 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 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2. 叶蝉科
• 体小型至中型。 • 单眼多为2 个, 触角鞭节 分节甚多。 • 后足胫节下方有2 列短刺, 这一特征可以区别于近缘 科昆虫。 • 雌虫具齿状产卵管, 产卵 于植物组织内。
1. 蓟马科
• 体扁。 • 触角6 ~8 节, 末端 两节形成端刺,3 或4 节上有感觉器。 • 翅狭长, 翅端尖,前翅 常有2 条纵脉。 • 雌虫腹端有锯状产卵器, 向下弯曲。
2、管蓟马科
• 体黑色或暗褐色,翅白 色、烟灰色或有斑纹。 • 触角8节。
• 腹部末节管状,生有较 长的剌毛,无产卵器。
三、主要目科的概述
• (一) 直翅目
• 中型至大型昆虫。 • 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剑状, 单眼2 或3 个。 • 前翅狭长, 复翅、革质, 常覆盖在后翅上, 后翅膜质, 能够作扇状折叠, 翅脉多是直的。 有些种类短或无翅。后足多发达, 适于跳跃, 或前足为开掘足。 • 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腹部第十节有尾须一对。 雄虫大多能发音, 凡发音的种类都具有听器。
(一) 胸部的附肢附器
• 1、胸足 • 构造:
昆虫足的类型
2、 昆虫的翅
翅的基本构造 • 前缘,后缘或内缘,外缘。 • 肩角,顶角,臀角。 • 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
肩角 臀前区 前缘 顶角 腋区
轭区
臀区
臀角 后缘
外缘
昆虫翅的类型p5
• 膜翅(大多数昆虫)膜质而透明 • 复翅(如蝗虫的前翅)有革质 • 鞘翅(如甲虫的前翅)角质化 • 半鞘翅(如蝽的前翅)前翅端半部分是膜 质基半部分是革质 • 鳞翅(如蝴蝶的翅膀)附有细小的鳞片、 细毛 • 毛翅(如石蛾的翅膀) • 缨翅(如蓟马的翅膀)边缘长毛 • 平衡棒(如苍蝇的后翅)退化
2. 螽斯科
• 触角丝状, 比体长。 • 跗节4 节, 听器在前 足胫节。 • 尾须短小。产卵器刀 状或剑状。 • 螽斯有肉食性也有植 食性的。雌虫多产卵 于植物枝条组织内, 造成技梢枯萎或落叶。
3. 蝼蛄科
• 触角显著比身体短。 • 前足开掘足。 • 前翅甚小。后翅由前翅下方突出于 体外, 呈尾状。 • 无听器。 • 体表无产卵器。 • 此类昆虫以土栖为主, 具较强的趋 光性, 夜间活动, 咬食植物的根 茎, 为重要的农业害虫。
• 不完全变态。 • 本目昆虫多数生活在地上, 也有生活在土中的 (如蝼蛄)。成虫多产卵于土中(如蝗虫、蝼蛄、 蟋蟀) 或植物组织内(如螽斯)。多为植食性, 其中很多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常见的有蝗虫、 蝼蛄、蟋蟀等。
1. 蝗科
1. 体粗壮。 2. 触角短, 一般不超过体 长多呈丝状、剑状。 3. 前胸背板马鞍型, 跗节 3 节。多具2 对发达的 翅, 亦有短翅及无翅的, 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 4. 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 发音, 听器位于腹部第 一节的两侧。 5. 产卵器粗短, 瓣状。
复眼
3. 口器
•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 由于昆虫的种类、食性 和取食方式不同, 它们的口器在外形和构造上有 各种不同的特化, 形成各种不同的口器类型。
咀嚼式
刺吸式
锉吸式
虹吸式
嚼吸式
舐吸式
蝗虫的咀嚼式口器构造
上唇
上颚
下颚
下唇

(2)刺吸式口器
昆虫的胸部
• • • • • 构造: 前胸、中胸和后胸 前足,中足,后足 前翅和后翅 背板,侧板,腹板。
• 渐变态。 • 本目昆虫大多为植食性, 危害农作物、果 树、森林, 刺吸茎叶或果实的汁液, 是 重要的园艺害虫; 部分种类可以捕食害虫, 是天敌昆虫, 如猎蝽、长蝽的一些种类。
猎蝽
半翅目昆虫身体构造模式及前翅示例
1.蝽的背面观 2.头、胸部腹面观 3.后足端部
l . 蝽科
• 触角5 节(极少数4 节), 单眼2 个, 少 数缺, 喙4 节。 • 前翅分为革片、爪片、 膜片三部分, 膜片上具 多数纵行翅脉, 发自于 基部的一根横脉。中胸 小盾片大, 三角形,超 过爪片。 • 本科种类很多, 一般为 植食性。
4.蛾蜡蝉科
• 体中型,状似蛾, 前翅宽大成长方形, 脉相复杂,前翅前 缘有很多横纹。如 碧蛾蜡蝉、青蛾蜡 蝉。
5. 蚜科
• 体细小, 柔软。 • 触角丝状, 通常6 节, 很少5 节, 末节中部突然变细, 故 又分为基部和鞭部两部分; 第 3 ~6 节基部常有圆形或椭圆 形的感觉圈, 它的数目和分布 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 多数蚜虫的腹部第六节背面生 有一对“腹管”, 腹部末端的 突起称为尾片,腹管及尾片 的形状为分类上的重要特征。
一、 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 一、首先,从农业的经营模式看(其经营 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 • 二、其次,从生产过程看(产量不稳定、 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 • 三、最后,从营销策略看(只顾大量盲目 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 ,造成产销脱节
农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昆虫 主要科目的识别
第四节 昆虫主要目、科的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