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心理指数分析通用范本
交通事故成因心理学分析报告
交通事故成因心理学分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因素涉及人、车、路、环境、管理,但究竟在何种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从心理学的观点,发生事故的行为可分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驾驶人、骑自行车人、乘车人、行人,以及参与交通活动的其他人,这些交通参与人的各种素质、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知识水平、身心状态、感觉功能、动作功能、经验、疾病、气质等;环境因素,包括车辆的各种性能、路况、交通密度、天气状况、照明、家庭、社会、工作单位等情况。
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交通参与者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尤其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机动车驾驶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人原因造成的事故占绝大多数。
据统计结果,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
其中,因机动车驾驶人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人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
一、机动车驾驶人心理分析1、一般原因分析由机动车驾驶人失误发生的交通事故从表面上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分析其在的原因可发现,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感知迟缓(错误)、判断不准确(或判断过慢、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其中感知迟缓引起的事故约占55%,判断错误的事故约占40%,操作不当约占5%。
驾驶人对任何一个信息的处理都要依次经过信息感知(观察)、分析判断(推断和决策)、操作(执行)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错误都将造成整个信息处理过程的迟缓甚至失败,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信息感知就是收集理解信息的过程。
感知是感觉器官所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反映。
信息先由感觉器官接收,经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映像。
这个过程的速度通常是相当快的。
若因某种原因使得这个速度变慢,就是感觉迟缓;若在大脑中产生的映像出现错误就是感知错误。
发生感知迟缓或感知错误的原因,除了刺激物方面的原因如有些信息过于突然、过于隐蔽、刺激强度过弱等以外,主要是驾驶人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
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对事故发生之前人的心理状态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事故多种多样,事故原因也很复杂,对事故发生前、过程中、事故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以期待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
一、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客观上,一种系统的组合、设备的运转、人员的操作等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者说潜在危险,总是存在的。
由于人员的心理不良,有时可能成为事故的“触发”因素。
有时当其他原因引发事故时,操作人员心理因素关系,可能使可以避免的事故没有避免,甚至人为地扩大了事故。
所以,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分析,也极为重要。
1、侥幸心理企图意外地免去不幸或可能获得成功的心理即侥幸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就这一次,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没关系,以前有一次我这么干过”、“不会那么巧,灾难不会落到我头上”,结果图省事,明知故犯,导致事故发生……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巧,好象专门来“惩罚”那种存有侥幸心理的人似的。
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敌。
2、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有的人工作吊儿郎当,什么事都敷衍了事,有的人脑子里想的是金钱,对主业工作不感兴趣,有的人图省事,不严格要求,不按章办事等,总之,责任心不强表现在方方面面。
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118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事故中安全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行为安全心理与事故关系密切。
根据近几年对事故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事故原因与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相关,即人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心理直接或间接地与事故发生联系。
通过对事故规律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心理与行为。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有重要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受个性心理、社会心理、社会、生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生产中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为失误和"三违"的原因是复杂的。
有了这样认识,对于人为事故原因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行为"这一层次上,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例如在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时,应分清是生理还是心理的原因;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原因。
对于心理、主观的原因,主要从人的内因入手,通过教育、监督、检查、管理等手段来控制或调整;对于生理或客观的原因,除了需要管理和教育的手段外,更主要的是从物态和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人的生理客观要求,减少人的失误。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文本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考,动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小,由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为过程往往受情绪的支配,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易于引发事故。
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事故造成者进行测量,找出他们的共同个性特征,然后对其个性进行调整或进行适当安排,如把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不易发生事故的工作,而把那些在个性方面不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易发生事故的工作。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安全管理,需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
为此需要研究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安全生产与安全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把灾害和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使灾害安全管理工作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导致事故的各种心理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以求对控制事故的综合系统工程提供一定的心理科学理论依据和设想。
事故原因与心理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中除了生理上的因素,还有心理的因素。
(1)发生事故的心理因素。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断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个体根据。
大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人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分析事故原因的关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已知道的不安全行为:①有意违反安全规程;②无意违反安全规程;③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④放纵的喧闹、玩笑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⑤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⑥与人争吵,心境下降;⑦匆忙的行动,行动草率过速或行动缓慢;⑧无人道感,不顾他人;⑨超负荷工作,力不胜任。
第二,可能成为直接的人为事故的原因:①没有经验,不能查知事故危险;②缓慢的心理反应和心理上的缺陷;③各器官缺乏协调;④疲倦,身体不适;⑤找工作“窍门”,认为不安全的方法方便;⑥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⑦职业、工种选择不当;⑧夸耀心,贪大求全。
第三,心理上影响行为的不利原因:①激情、冲动、喜冒险;②训练、教育不够、无上进心;③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无安全感;④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⑤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缺陷;⑥业余生活单调;⑦轻率、嫉妒;⑧未受重用、身受挫折、心绪不佳;⑨自卑感、冒险逞能、渴望超群;⑩受到批评、心有余悸。
(2)心理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劳动条件和心理因素在事故致因中有一定地位,人在发生事故时具有的心理状态,依事故发生的频率、作业条件不同而异。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事故心理指数分析一、心理压力分析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时所感受到的心理负担和紧张程度。
对于驾驶员来说,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影响驾驶安全。
在驾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二、心理疲劳程度心理疲劳是指个体在长时间工作或重复性劳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疲惫和失去兴趣的状态。
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疲劳,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操作失误等问题。
为了减轻心理疲劳,驾驶员应该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和路线,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注意休息和放松。
三、注意力集中程度注意力集中是安全驾驶的重要保障。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对道路和交通状况进行敏锐观察和分析,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导致反应迟缓、操作失误,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驾驶员应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克服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如使用手机、听音乐等。
四、情绪稳定状况情绪稳定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情境和刺激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正常的情绪状态。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如果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如愤怒、焦虑、沮丧等,可能会导致操作失误和判断错误。
因此,驾驶员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驾驶安全。
五、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环境变化和工作压力时,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能力。
驾驶员在面对不同交通状况和路况时,需要具备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如应对堵车、超车、变道等情况。
为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驾驶员应该多了解交通规则和路况信息,积累驾驶经验,培养灵活应变的能力。
六、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如避免冲动驾驶、控制车速等。
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875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为了更好地防止事故,需要对事故心理的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控制的前提是预测,事故心理的预防方法有:①直观型预测,主要靠人们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如征兆预测法等。
②因素分析型预测,是从事物发展中找出制约该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作为该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预测因子,测知各种重要相关因素。
③指数评估型预测,对构成行为人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若干重要因素,分别按一定标准评分,然后加以综合,做出的总估量,得出某一个引起事故的可能性的量的指标。
(2)事故心理的控制:造成事故心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消除造成事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控制事故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事故的心理因素是对由于影响和导致一个人行为而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和成分的总称。
导致事故的心理虽然不如人的全部心理那样广泛,但仍然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而且其中各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矛盾与制约。
在研究人的导致事故心理过程中,发现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不仅内容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
它们常常是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辩证地起作用。
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种种心理因素假设为事故的心理结构。
事故心理结构是由众多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要素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一个人形成一定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而且具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性格,并且碰到一定的引起事故的机遇时,才会发生也必然发生引起事故的行为。
由此,可得出最基本的逻辑模型: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机遇——导致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
人的事故心理分析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08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事故心理分析通用范本人的事故心理分析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安全管理,需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
为此需要研究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安全生产与安全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把灾害和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使灾害安全管理工作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导致事故的各种心理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以求对控制事故的综合系统工程提供一定的心理科学理论依据和设想。
事故原因与心理因素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人的因素中除了生理上的因素,还有心理的因素。
(1)发生事故的心理因素。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判断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个体根据。
坠机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坠机心理调查分析报告坠机心理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坠机事故常常发生,不仅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会对幸存者的心理造成重大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坠机幸存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其中80份有效回收。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坠机经历对心理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在坠机后,9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经历了巨大的恐惧、焦虑和紧张。
这主要是由于坠机事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所致。
此外,8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坠机事故后出现了失眠和噩梦,并且对于乘坐飞机感到害怕。
这表明坠机事故对个体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不良影响。
2. 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坠机后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通过心理咨询、参加康复活动、加强社交支持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
然而,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这些策略并没有明显的效果,仍然感到心理不适。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选择应对策略时缺乏指导和指导,以及缺乏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建议1.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针对坠机幸存者的心理困扰,建议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这可以包括建立心理咨询热线、派遣心理专家到幸存者身边进行个别咨询,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困扰。
2. 加强康复活动建议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组织康复活动,例如开展团体心理治疗、举办康复营地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幸存者共同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并互相支持和鼓励。
3. 加强航空安全宣传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乘客的航空安全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应对能力。
这可以通过安全教育课程、宣传海报和讲座等方式来进行。
五、总结坠机事故对幸存者的心理造成了持久的不良影响,需要得到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本报告提出了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加强康复活动以及加强航空安全宣传等建议,希望能对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有所启示。
同时,个人也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积极应对并克服心理困扰,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297-72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考,动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小,由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为过程往往受情绪的支配,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易于引发事故。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
安全事故心理分析1、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
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
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2、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
a.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3、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
盲目自信。
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
(我行我素)4、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5、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
6、凑趣心理也称凑兴心理。
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
7、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
硬充大胆。
8、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
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
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
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
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
绪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考,动
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小,由
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
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
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为过程往往受
情绪的支配,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
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
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
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易于引发事故。
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事故造成者进行测量,找出他们的共同个性特征,然后对其个性进行调整或进行适当安排,如把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不易发生事故的工作,而把那些在个性方面不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易发生事故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15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通用范本
事故心理指数分析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安全管理,需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
为此需要研究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
一、事故原因与人的心理因素
引起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设备因素也有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安全心理学理论出发,人为事故原因分为三类。
①有意违反安全规程或无意违反规程;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放纵喧闹、开玩笑分散他人注意力;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与人争吵,工作热情下降;行动草率过速或行动缓慢;无人道
感,不顾他人;超负荷工作,力不胜任。
②没有经验,不能查知事故危险;缓慢的生理反应和生理缺陷;各器官缺乏协调;疲倦,身体不适;找工作窍门,发现不安全的方法便当;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职业选择不合理;夸耀心,贪大求全。
③激情、冲动、喜冒险;训练、教育不够,无上进心;智能低,无耐心,缺乏自卫心理,无安全感;家庭原因,心境不好;恐惧、顽固、报复或身心缺陷;工作单调,或单调的业余生活;轻率,嫉妒;未受重用,遭受挫折,心绪不佳;自卑,或冒险逞能,渴望超群;受到批评,心有余悸。
第三类表现了基本的心理原因。
而事故发生前,人在行动起点上的心理大致有五方面的因素:素质癖性;无知,智能低;无意工作,缺乏注意
力;被外界吸引,心不在焉,工作掉以轻心;抑郁消沉。
二、导致事故的心理分析
性格与事故: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分为情绪型、意志型和理智性。
具有理智型性格的人,由于行为稳重且自控能力强,因而行为失误少;情绪型相比之下就易于发生事故。
由于情绪型属外倾性格,行为反应迅速,精力充沛,适应性强,但好逞强,爱发脾气,受到外界影响时.情绪波动大,做事欠缺仔细。
意志型的人属内倾性格,善于思考,动作稳当,但反应迟缓,感情不易外露,对外界影响情绪波动小。
由于个性较强,具有主观倾向,因此也具有事故心理侧面。
性格是在生理
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情绪与事故:情绪是人心理的微观波动状态,人的行为过程往往受情绪的支配。
喜、怒、哀、乐、悲、恐、惧对行为产生影响。
当情绪处于极端状态时,往往是行为失常的基础;行为的失常又常常是事故前提。
气质、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也与事故行为具有特定的联系。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有些人不管工作情境如何,也不管他们干什么工作,总是易于引发事故。
这种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事故造成者进行测量,找出他们的共同个性特征,然后对其个性进行调整或进行安排性适应,如把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不
易发生事故的工作,而把那些在个性方面不容易出事故的人分配去做易发生事故的工作。
三、事故心理结构及控制
为了更好地防止事故,需要对事故心理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的前提是预测,事故心理的预防方法有三种。
①直观型预测,主要靠人们的经验,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
如征兆预测法等。
②因素分析型预测,是从事物发展中找出制约该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作为该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预测因子,测知各种重要相关因素。
③指数评估型预测,对构成行为人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若干重要因素,分别按一定标准评分,然后加以综合,做出总估量,得出某一个引起事故的可能性的量的指标。
事故心理的控制:造成事故心理的控制就是要通过消除造成事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控制事故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
事故的心理因素是对由于影响和导致一个人行为而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和成分的总称。
导致事故的心理虽然不如人的全部心理那样广泛,但仍然有相当复杂的内容,而且其中各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矛盾与制约。
在研究人的导致事故心理过程中,发现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心理因素,不仅内容多,而且最主要的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有机的联系。
它们常常是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辩证地起作用。
为便于研究,人们把影响和导致一个人发生事故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假设为事故的心理结构。
事故心理结构是由
众多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要素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一个人形成一定的引起事故的心理结构,而且具有可能引起事故的性格,同时碰到一定的引起事故的机遇时,才会发生也必然发生引起事故的行为。
由此,可得出最基本的逻辑模型:
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事故机遇=导致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
根据这一事故模型我们不难看出,在研究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首先要考虑肇事者的心理动态,分析事故心理结构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和支配作用,从而弄清事故心理结构和其事故行为的因果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通过研究造成事故者心理结构的内容要素和形成原因,探寻其心理结构形成过程的客观规律,
寻究和找出发生事故行为的人的心理原因。
在研究事故的预测问题时,首先应着重于研究造成事故的心理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造成事故心理的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预测。
当某一个体的心理状况与造成事故的结构的某些心理要素接近相似时,该个体发生事故行为可能性便增大。
因此,造成事故心理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造成事故心理结构的内容要素进行人的心理状况的预测。
对肇事者的心理结构及其性格估量进行分析讨论,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的因素很多,而造成事故者的心理状态常常是导致事故的主要的,甚至是直接的因素。
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复杂多样,我们在事故心理结构设计时,不可能把所有的
事故心理因素列出,为便于研究,现归纳为十大心理要素:A侥幸心理;B麻痹心理;C偷懒心理;D逞能心理;E莽撞心理;F心急心理;G烦躁心理;H粗心心理;I自满心理;J好奇心理。
可能造成事故心理因素的估量可用事故心理指数Z测定:z=
(A+B+C+D+E+F+G+H+I+J)/(L+ M)。
公式中L表示事业感和工作责任心,M表示遵守安全规程,有安全技术和知识。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