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框构桥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构中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太原至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DK64+561.2框构中桥施工图。

参照图号:《太中(银)涵通-01~05》、《秦沈桥通05》

《叁桥5013A》、《叁桥5013B》、《叁桥5013C》、《叁桥5014A》、《叁桥5014B》、《叁桥(2005)5201-B》、《叁桥(2005)5201-B》。

2、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DK64+561.2框构中桥位于山西省交城县贾家寨村,是为交城县现有县级沥青公路义南线,后期规划工业东路下钻太中银新建铁路主线而设。且位于太中银铁路工程交城车站场区内,为Ⅰ类变更初步设计。工点地势平坦、开阔,属晋中盆地,冲积平原地形,地面高程在750米左右。

2、工程简介

DK64+561.2中桥起止里程为DK64+538.135~DK64+584.265,共4跨,中间2孔为主孔,跨度13.76m,两侧边孔跨度为6.88m。本桥为框架结构,中间主体分为3节,节长为15.97+15.585+16.385m,整体框架结构长48m,宽46.13m,净高6.6m。

3、主要工程数量表:

4、场地条件和布置

4.1施工场地原有县级沥青公路1条,设备进场较为便利。后期砼浇注沿施工便道至砼

拌和站,拌合站距该工点2km。

4.2施工用电、用水

4.2.1工地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现场附近水井抽水为施工及生活用水。

4.2.2本工程用电主要为钢筋加工设备,由于现场没有电源,现已配备150KW发电机组

2台。

4.3 钢筋加工场地

因工点位于交城站场内,永久征地很宽,钢筋加工场地设置于主线路基外侧,设计长×宽为50m×30m,约150m2。具体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三、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织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管理小组,对框构中桥的施工进行全面监控。

框构中桥工程组织机构图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1施工前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审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

质资料。如发现遗漏、错误或不明处,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并及时追踪反馈信息,更正设计错误。

1.2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1.3配备水准仪及专门的测量技术人员,水准仪施工前必须经校验无误。由测量技术人

员对工点地形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测量地面标高,如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项目部申报设计进行变更或调整。

2、施工机械及小型机具

挖掘机:1部(基坑开挖)装载机:1部(弃土装车、砂垫层铺设)

拉土车:6部(弃土外运)吊机: 1部(25t吊装能力以上)

泵车:1部(砼浇注)发电机:2部(电力)

对焊机:3部切割机:2部弯曲机:2部

电焊机:3部振捣棒:6部吸水泵:2部(砼养护)

3、劳动力组织

4

五、施工进度计划

1、总体施工计划

09年08月1日开工,于09年10月31日完成地基处理和桥身的混凝土浇注主体工程。09年11月15日完成附属工程的施工。

2、施工部署

2.1因变更、征迁问题,本框构中桥开工时间较晚,工期压力巨大,为满足业主下达的

铺架工期要求,首先施工主体中间节右侧第一节,斜长18.315m,然后由右向左依次逐节施工,主体完工后进行翼墙施工,最后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2.2每节主体施工分三次浇注成型,自下而上顺序为底板、墙身、顶板,为满足设计图

纸的抗渗要求,底板与墙身底部1m同时浇注,墙身1m处设置凹槽;墙身浇注自底板以上1m至5.6m,5.6m处设置凹槽;为满足顶板倒角加强筋布置要求,顶板与墙身顶部1m同时浇注。

六、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图

1、基坑开挖

测量人员放出基坑开挖轮廓线并移交水准控制点,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拉土车进行弃土外运,机械开挖至距离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人工清理基底。尽量避免超挖现象,扰动原状土,若出现超挖,回填素土进行夯实。开挖后沿基坑四周设0.3×0.3m排水沟,四角设0.5×0.5×1.0m集水井,以备雨天防排水。基坑开挖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原地面

基坑开挖示意图

2、地基处理

施工图纸要求涵洞基底需打入水泥搅拌桩的按以下工艺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浆液配制与输送

a、浆液的配合比。深层搅拌的浆液以设计规定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配制,掺量为15%~20%,水灰比0.45~0.50。

b、浆液的配制与输送。搅拌灰浆时依次加入水和水泥,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并将水泥浆充分拌匀。水泥浆从灰浆拌和机倒入集料斗时,必须过滤杂物。集料斗的容量一般为0.2m3,保证有一定的余量,且不会因浆液供应不足而断桩,也不会因浆液过多产生沉淀而引起浆液浓度不足。

深层搅拌施工

a、设备就位。搅拌机的钻杆须垂直并对准桩位。

b、第一次钻进。在确认浆液从搅拌叶的出浆口喷出后,方可启动搅拌机,以60r/min 的转速和1m/min的钻进速度,顺时针方向边钻边注浆,直至设计桩底高程,再继续喷浆1.5min后停泵,改逆时针方向边喷边提升搅拌至高出设计桩顶30cm~50cm。

c、第二次钻进。以同样方式再次顺时针方向钻进注浆。钻进至设计桩长1/3长度时停止注浆,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到搅拌头露出地面。

d、两次循环钻进成桩。经过上下两次循环钻进提升,水泥浆向桩孔内注浆3次、并搅拌4次,此桩完成作业后,移机到下一桩位施工。

质量控制

a、严格控制水灰比,须用计量容量配制浆液。

b、搅拌杆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5%,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c、桩浇筑后7天之内不得开挖基坑,凿除桩头时禁止使用机械挖掘,桩头要小心整理,不得用重锤敲击,桩头应整平。

质量检验

a、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并对照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工程桩进行质量评定。

b、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

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检查桩数的2%,并不少于5根,每根桩在成桩28天后取3个试样(在桩径方向1/4处、桩头至桩长2/3范围内垂直钻芯)。

c、基槽开挖时,对桩头、桩数和桩头强度进行全面检查。

施工质量控制参数

施工允许偏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