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重点强调:教师强调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认真审题、仔细计算、书写规范等。
3.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求立方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立方体模型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立方根的定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导入新课
1.实物引入:展示立方体模型,如魔方、立方体积木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立方体的特点。
2.问题激发:提问学生“你知道立方根吗?你能举个例子吗?”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已知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为64立方厘米,求其边长。
2.能力提升题:
-计算√27、√64、√125的值,并说明它们分别对应哪个整数的立方。
-如果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求其表面积。
3.实践应用题: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立方根来表示?请举例说明。
-利用立方根的概念,设计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其原理。
2.提高题:计算带分数的立方根,如√2.5、√4.5等。
3.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求其边长。
4.拓展题:研究立方根的性质,如证明一个数的立方根唯一性。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以下归纳:
1.立方根的定义: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使得这个数等于其立方的那个数。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立方根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立方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4.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联想等方法,将立方根与已学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1.请举例说明立方根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思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3.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请给出具体步骤。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我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四类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基础题:计算简单立方根,如√8、√27等。
4.拓展探究题:
-研究立方根的性质,例如:证明一个数的立方根唯一性,讨论立方根的有界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实数等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负数的立方根存在疑惑,需要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

2.能够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负数的立方根的理解。

3.应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同时,讲解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负数的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以及判断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正负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立方根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8立方米,求这个立方体的棱长。

”5.拓展(10分钟)讲解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质的体积、求解方程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四次根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已经有一定掌握。

但是,立方根与平方根虽然在概念和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把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知识点和示例。

3.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

例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的棱长与体积的关系,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性质,与平方根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PPT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观察、思考、归纳。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立方根》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立方根》

教学计划:《立方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能够准确求出正数、零和某些负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的探究,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逐步推导出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及求法。

●难点:理解立方根与立方运算的互逆关系,掌握负数立方根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正方体的体积与其边长的关系)引入立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旧知:回顾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目标: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0分钟)●定义阐述:清晰阐述立方根的定义,即若a3=b(a为任意实数,b为非负实数),则称a是b的立方根,记作√b3。

●性质探讨: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如立方根的唯一性、立方根与立方运算的互逆关系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求8、0、−27的立方根)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3. 方法探究(15分钟)●算法推导:以正数为例,引导学生探究求立方根的一般方法,即逐步逼近法或利用计算器求解。

●负数处理:特别强调负数立方根的求解方法,通过具体例子(如求−8的立方根)让学生理解负数立方根的存在性和求解过程。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求立方根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4. 巩固练习(15分钟)●基础练习:设计一系列基础练习题,包括求正数、零和负数的立方根,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

●错题分析: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投影展示,共同分析错误原因,纠正错误思路。

●提升练习:设计一些稍具挑战性的练习题,如利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或证明相关性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以及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立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可能在理解立方根时会受到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会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例法:教师运用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立方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实例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立方根的定义,解释立方根的概念,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立方根的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知识,对比二者之间的异同。

部编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立方根》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立方根》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根》省优质课⼀等奖教案《⽴⽅根》教案⼀、教学⽬标1.知识⽬标:掌握⽴⽅根、开⽴⽅的概念,⽴⽅根的表⽰⽅法,⽴⽅根的特征。

2.能⼒⽬标:会运⽤⽴⽅根概念求⼀个完全⽴⽅数的⽴⽅根.能⽤⽴⽅根解决⼀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探索⽴⽅根的变化规律,提⾼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根教学难点:了解⽴⽅根的性质,区分⽴⽅根与平⽅根的不同。

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是新丰县第三中学七(8)班学⽣,这个班采取⼩组合作学习的⽅式,从整体看,学⽣基础参差不齐,但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活动氛围初步形成。

(2)学习⼩组内互背1-20的平⽅,互背1-10的⽴⽅,学会⼈与⼈合作,并能与他⼈交流思维,建⽴⾃信⼼,提⾼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12=34.0 ; 351;2.正⽅体的边长为a ,它的体积是 . 3.要制作⼀个容积为273m 的正⽅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设这种集装箱的边长为x m ,依题意,得:,⽅程的意义就是:要求⼀个数,使它的⽴⽅等于27. ∵ 2733=∴ 3=x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3m .活动⼆:阅读课本P49内容,理解、掌握⽴⽅根概念和开⽴⽅概念⼀般地,如果,那么 .这就是说:如果,那么. 求的运算,叫开⽴⽅. ⽴⽅与开⽴⽅运算是运算.1.完成下列填空:∵ 823=,∴ 8的⽴⽅根是;∵()125.03=,∴ 125.0的⽴⽅根是;∵()03=,∴ 0的⽴⽅根是;∵()83-=,∴ 8-的⽴⽅根是;∵()2783-=,∴ 278-的⽴⽅根是;2.观察上⾯各数及其⽴⽅根,归纳数的⽴⽅根的特征:正数的⽴⽅根是数;负数的⽴⽅根是数;0的⽴⽅根是 . 3.数的平⽅根与数的⽴⽅根有什么不同?活动三:阅读课本P50内容,掌握⼀个数的⽴⽅根的表⽰⽅法4.完成下列填空:∵ =-38 , =-38 ,∴ 38- 38-;∵ =-327 , =-327 ,∴327- 327-;5.观察上⾯的填空,归纳3a -与3a -的关系: 3a - 3a -6.阅读课本P50例,掌握⼀个数的⽴⽅根式⼦表⽰的意义.活动四: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是125的⽴⽅根;()(2)4±是64的⽴⽅根;()(3)5.2-是625.15-的⽴⽅根;()(4)3)4(-的⽴⽅根是4-. () 2.填表:43.求下列各式的值:(1)31-;(2)3008.0-;(3)3271;(4)312564-. 4.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8333=-x ;(2)8)1(3=-x5、计算下表中各式的值,并填⼊相应表中:(2)你能归纳出被开⽅数与它的⽴⽅根之间⼩数点的变化关系吗?x4 6 9 3x1253435121 000(3)000001.03001.0 31 31000 31000000 ………5五、板书设计【知识回顾】板书 113= =328 2733= 6443= 12553= 21663= 34373= 51283= 72993= 1000103= 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2 ; =33 ; =34.0 ; 351??;2.正⽅体的边长为a ,它的体积是 .3.要制作⼀个容积为273m 的正⽅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设这种集装箱的边长为x m ,依题意,得:,⽅程的意义就是:要求⼀个数,使它的⽴⽅等于27. ∵ 2733=∴ 3=x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3m .【⾃主学习】阅读课本P49内容,理解、掌握⽴⽅根概念和开⽴⽅概念6⼀般地,如果,那么 . 这就是说:如果,那么 . 求的运算,叫开⽴⽅. ⽴⽅与开⽴⽅运算是运算. 【⾃主探究】6.完成下列填空:∵ 823=,∴ 8的⽴⽅根是;∵()125.03=,∴ 125.0的⽴⽅根是;∵()03=,∴ 0的⽴⽅根是;∵()83-=,∴ 8-的⽴⽅根是;∵()2783-=,∴ 278-的⽴⽅根是;7.观察上⾯各数及其⽴⽅根,归纳数的⽴⽅根的特征:正数的⽴⽅根是数;负数的⽴⽅根是数;0的⽴⽅根是 . 8.数的平⽅根与数的⽴⽅根有什么不同?阅读课本P 50内容,掌握⼀个数的⽴⽅根的表⽰⽅法9.完成下列填空:∵ =-38 , =-38 ,∴ 38- 38-;∵=-327 , =-327 ,∴ 327- 327-;10.观察上⾯的填空,归纳3a -与3a -的关系: 3a - 3a -11.阅读课本P50例,掌握⼀个数的⽴⽅根式⼦表⽰的意义. 【基本训练】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是125的⽴⽅根;()(2)4±是64的⽴⽅根;()(3)5.2-是625.15-的⽴⽅根;()(4)3)4(-的⽴⽅根是4-. ()2.填表:【能⼒提升】 3.求下列各式的值:(1)31-;(2)3008.0-;(3)3271;(4)3125 64-.4.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8333=-x ;(2)8)1(3=-x5.(1) 计算下表中各式的值,并填⼊相应表中:x4 6 9 3x1253435121 0000000013001.08。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教案

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学难点与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新1. 判断题:4的平方根是2( )1的立方根是1( )-0.125的立方根是-0.5( )278-的立方根是32±( ) -6是216的立方根( )2.求下列各式的值 327102-;()331.0--;()25-问题:350有多大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程中讨论2有多大时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学方法。

因为2733=,6443= 所以45033<<因为656.466.33=,653.507.33= 所以7.3506.33<<因为836032.4968.33=,24349.5069.33=所以69.35068.33<<……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350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50=一3.684 031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二、自主学习1、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并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学生利用计算器的说明书独立学习.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采用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2、学生解决上节课未解决的一个问题,简单回忆: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少?(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三、应用新知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0,31.0,31000002、用计算器计算3100(结果个有效数字)。

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30001的近似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首先,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尝试手算简单的立方根,如2^3、3^3等,巩固学生对立方根的理解。
-其次,引入计算器,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求解更复杂的立方根,包括无理数。
-最后,设计一系列梯度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上,我设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情境,如:
-家长出题,让孩子求解立方根相关问题。
-孩子向家长讲解立方根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平方根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降低学习难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物、图形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几何意义。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果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它的体积的立方根是多少厘米?
3.创新性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自行设计一个与立方根有关的问题,并给出解答。问题可以涉及物理、几何、日常生活等方面,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索。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1)》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1)》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立方根(1)》
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会计算整数的立方根。

3. 掌握应用立方根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 整数的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现在有一边长为
8cm的立方体,我们需要找出它的边长是多少?
2. 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测是否有一个数乘以自己三次可以得到8,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3. 介绍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

4. 示例演示:通过多个例子,教授如何计算整数的立方根。

5. 练: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些整数的立方根,并核对答案。

6. 应用拓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立方根的解决方法,例
如计算物体的体积等。

7. 总结回顾: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掌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引入问题、示例演示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能
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应用拓展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立方根的应用能力。


体而言,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控制得更好,以
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1《立方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立方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实数等知识,对于乘方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是新的知识,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数的认识也是初步的,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立方根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立方根的定义、实例、练习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小组合作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立方根的概念,如“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用PPT展示立方根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

同时,讲解求立方根的方法,如用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求立方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立方根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学习新知识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但有时可能会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影响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立方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2.难点:立方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立方根的实例和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立方体的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方体,如冰淇淋、魔方等,引导学生关注立方体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立方体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方根。

2.呈现(10分钟)展示立方根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立方根与立方体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立方根》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发现立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来提高数学素养: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对于选做题和拓展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水平选择完成。
3.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数学素养。
4.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6.梯度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巩固所学知识。
7.课堂小结,总结规律: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立方根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8.融入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能出现的困难和误区,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第七章: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第七章: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第七章:立方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6.2立方根”章节的教学设计。

在学习此章节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知识点:平方数、完全平方数、立方数、完全立方数、乘法分配律、乘除律、指数运算等。

此章节是整个教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是介绍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和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熟练掌握计算并简化立方根的方法;•锻炼学生的代数计算能力。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严谨精神。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回忆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让学生反思:如果根号内的数字是2的幂次方,我们会怎么计算它的根号呢?当数字为3的幂次方时我们怎么计算它的立方根?3.2 讲授环节3.2.1 立方根的概念立方根是一个数的三次方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我们可以将∛a表示为 a的 1/3 次幂,即∛a=a^(1/3),或者写成 a 的 3 次方根。

3.2.2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性质1:对于a、b为非负实数,则∛ab=∛a×∛b;•性质2:对于a、b为正实数,则∛(a/b)=∛a/∛b;•注意事项:当数字a为负数时,则∛a为负数。

3.2.3 立方根的应用掌握了立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将学习一些关于立方根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以一些例子来说明:例1:水箱的体积为1000升,求水箱的边长。

解析:设水箱的边长为x,则水箱的体积为x³,因此,题目所求即为1000=x³,解得x=10(单位:m)。

例2: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96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边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2《 立方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2《 立方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6.2《立方根》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平方根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立方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立方根的性质及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方根的知识,对乘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空间几何图形中的立方体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了解立方根的性质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立方根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难点:立方根的性质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立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问:“谁能说出立方体的特点?”、“立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用多媒体展示立方根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立方根》教案1一. 教材分析《立方根》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根的性质,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实数及其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乘方,对乘方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立方根的概念与乘方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能够从中找出规律,理解并掌握。

另外,学生可能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运算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2.学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能熟练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意义。

2.讲授法:讲解立方根的性质和求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立方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爆米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数学中的哪个概念有关?从而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立方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通过PPT课件展示立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计算一些立方根的例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设置一些有关立方根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立方根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2立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2立方根
2.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知识,通过对比平方根和立方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3.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数的平方根是什么,那么立方根又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介绍立方根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解释立方根的含义,如:2的立方是8,那么2就是8的立方根。
b.请列举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分析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堂练习
1.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涵盖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和应用等方面,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关注学生对立方根定义的理解,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含义。
2.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逐步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3.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立方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活动:展示立方体和平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它们的特性,引导他们发现立方根与立方的关系。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通过立方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互助,增强集体荣誉感。
2.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物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立方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立方根的定义,即一个数的三次方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立方根。同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立方根的性质,如唯一性、符号等。
2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课立方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够准确计算出给定数的立方根。
2.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体积、密度等计算问题。
3.掌握立方根与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通过立方根的学习,加深对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立方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发现并总结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
2.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立方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运算不准确、方法不熟练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提高他们对立方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立方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学设计
a.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立方根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数学故事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b.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录制一段讲解立方根计算方法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
5.复习作业:
a.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b.家长协助学生检查作业,关注学生在立方根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帮助学生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立方根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数学归纳和推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演示立方根的计算方法:首先,可以通过试除法找到立方根的近似值;其次,可以通过数学软件或计算器求解精确值。
4.结合实例,讲解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体积、密度等计算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举例说明立方根在生活中的应用。
b.讨论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计算技巧。
作业布置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学生对立方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4.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立方根的能力,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掌握立方根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立方根》教案
2.提升数学运算能力:在立方根的计算过程中,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数学运算法则,增强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增强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立方根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立方根性质和计算方法的探讨,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
本节课将紧扣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立方根的性质,明确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符号相同,以及负数也有立方根。
-举例:讲解2的立方根是8,-2的立方根是-8,强调符号性质。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使用计算器或手算法求解立方根,了解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举例: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求解一个具体数的立方根,如64的立方根是4。
-立方根的应用: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学会将立方根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体积、密度等。
-举例:计算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已知边长为a,则体积为a^3。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立方根》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方根的概念及其应用。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导入新课时的生活化问题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家对于这个数学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对于立方根的定义和性质的讲解,我发现有些学生仍然难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立方根的意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立方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2、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学难点与重点】
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新
1. 判断题:
4的平方根是2( )
1的立方根是1( )
-0.125的立方根是-0.5( )
278-的立方根是3
2±( ) -6是216的立方根( )
2.求下列各式的值 327
102-;()331.0--;()25-
问题:350有多大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程中讨论2有多大时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学方法。

因为2733=,6443
= 所以45033<<
因为656.466.33=,653.507.33= 所以7.3506.33<<
因为836032.4968.33=,24349.5069.33=
所以69.35068.33<<
……
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350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50=一3.684 031
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
二、自主学习
1、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并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学生利用计算器的说明书独立学习.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采用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
2、学生解决上节课未解决的一个问题,简单回忆:如果要生产这种容积为50L的圆柱形热水器,使它的高等于底面直径的2倍,这种容器的底面直径应取多少?(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三、应用新知
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0,31.0,3100000
2、用计算器计算3100(结果个有效数字)。

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30001
的近似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