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血管、腺 体等自主器官活动的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调节体温、呼吸、消化等 方面的生理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是通过反射 弧来实现的,能够快速地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谢和生理反应。
03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内脏器官
和血管等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稳定。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这 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感觉包括痛 觉、温度觉、触觉和味觉等。
03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从一个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突触。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传递。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的作用,如兴奋或抑 制。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
性。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与脊髓直接相连的31 对神经,负责传递脊髓与身体
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感觉、运动、 内脏等方面的功能。
脊神经的分类
脊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 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调节体温、呼吸、消化等 方面的生理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是通过反射 弧来实现的,能够快速地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谢和生理反应。
03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内脏器官
和血管等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稳定。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这 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感觉包括痛 觉、温度觉、触觉和味觉等。
03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从一个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突触。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传递。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的作用,如兴奋或抑 制。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
性。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与脊髓直接相连的31 对神经,负责传递脊髓与身体
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感觉、运动、 内脏等方面的功能。
脊神经的分类
脊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 经两类。
《解剖神经系统》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维 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调 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如 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会兴奋。
PA R T. 0 3
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脑神经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共12对,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
脑神经的主要功能
脑神经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传递信息和 控制身体运动。
脑神经的分类
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 神经。
脑神经的纤维组成
脑神经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负责传递信 息。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共31对,主要负责躯干和四 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医生会开具相 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
帕金森药物等。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非 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 肿瘤、脑血管畸形等,手术治疗是必 要的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调整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定义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具有感受、传递和处 理信息的功能。
结构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通道,接收来自 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通道,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 应器。
PA R T. 0 2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2024/1/26
外周调节
神经递质、受体和效应器 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射调节
通过感受器接收刺激,经 传入神经传至中枢,再由 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1
自主神经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 查进行综合判断
2024/1/26
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 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通过内耳中的耳蜗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经听神经 传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核、内侧膝状体、听放射,最后投 射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听觉中枢。
2024/1/26
13
感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
、MRI等)。
2024/1/26
结构
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 和保护作用。
2024/1/26
5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感知与行为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 行识别,进而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学习与记忆
05
2024/1/26
04
舌
包括舌体、舌根和舌系带等,主要功 能是接收味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
12
感觉传导通路与机制
• 痛温觉传导通路:痛觉和温度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 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突触前膜
外周调节
神经递质、受体和效应器 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射调节
通过感受器接收刺激,经 传入神经传至中枢,再由 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1
自主神经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 查进行综合判断
2024/1/26
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 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通过内耳中的耳蜗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经听神经 传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核、内侧膝状体、听放射,最后投 射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听觉中枢。
2024/1/26
13
感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
、MRI等)。
2024/1/26
结构
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 和保护作用。
2024/1/26
5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感知与行为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 行识别,进而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学习与记忆
05
2024/1/26
04
舌
包括舌体、舌根和舌系带等,主要功 能是接收味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
12
感觉传导通路与机制
• 痛温觉传导通路:痛觉和温度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 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突触前膜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白质结构
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各种不 同的神经纤维束构成,包括皮质脊髓 束、皮质脑干束、脊髓丘脑束等。
神经根
神经根定义
神经根是由脊髓发出的许多神经 纤维束组成的集合,它们负责将
信息传递到身体的不同部位。
神经根结构
每个神经根都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神 经纤维组成,这些纤维来自脊髓的 不同部分,并终止在不同的身体部 位。
运动功能
总结词
运动功能是指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支配和控制,以实现身体 的自主运动和姿势调节的能力。
详细描述
运动功能主要依靠大脑皮层和小脑的运动区来实现,这些区 域通过发出神经冲动来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产生 各种运动和姿势。运动功能对于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活动和 行为表现至关重要。
自主神经功能
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是指从大脑皮层到 肌肉的传出纤维。它通过前角细 胞传递运动指令,支配肌肉的活
动。
上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从大脑皮层到 脊髓的运动传导纤维。它传递大 脑皮层的运动指令,通过脊髓到 达前角细胞,控制肌肉的活动。
自主神经传导通路
• 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概述: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是负责调节内脏器 官活动的路径。它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通过调节内 脏器官的活动来维持身体的内环境平衡。
责处理信息。
小脑
小脑皮质
小脑核
小脑皮质是构成小脑的主要部分,分为三 个叶:前叶、后叶和扁桃体。小脑皮质主 要负责协调自主运动的控制和平衡。
小脑核是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团,分为四个 部分:前庭核、网状核、齿状核和红核。 这些核团主要与运动的协调和平衡有关。
小脑白质
小脑灰质
小脑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连接小脑 的不同部分,传递运动指令和感觉反馈。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感觉 大脑半球 感觉 间脑 运动 中脑上丘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人体生理解剖神经系统ppt课件
随意运动与不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
指意识可以控制的运动,如走路、跑 步、写字等。这类运动受到大脑皮质 的直接控制,通过运动传导通路将指 令传递给效应器。
不随意运动
指不受意识控制的运动,如心跳、呼吸、 消化等。这类运动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调节 内脏器官和血管的活动。
运动协调与平衡控制
边缘系统
与情绪、记忆、自主神经 系统调节等功能密切相关。
小脑的结构与功能
小脑皮层
由浦肯野细胞和分子层、 颗粒层构成,负责运动协 调、平衡和精细动作控制。
小脑深部核团
参与运动调节和感觉信息 的处理。
小脑连接
通过小脑上脚、中脚和下 脚与大脑、脑干和脊髓相 连,实现运动控制和感觉 信息的传递。
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 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呼吸、消化 等。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负责将中枢 神经系统的指令传达到身体各个部位, 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传回中 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接 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包括 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结构。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共有12对,它们连接着脑 的不同部位,并分布到人体各个
器官和组织中。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的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头面 部、颈部、胸部、腹部等。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 和运动,以及内脏器官的活动,如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面部表 情肌运动等。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压力觉 压力觉是指对作用于皮肤或深部组织的机械性压力刺激的感知。压力感受器能够感知不同强度和形式的 压力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进行处理和识别。
解剖生理课件——神经系统_图文
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
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
*
39
18
二、外周神经系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 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
出颅腔。
书:p159 表2-5
*
39
19
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Ⅰ嗅神经 Ⅱ 视神经、 Ⅷ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Ⅲ 动眼神经:眼球 Ⅳ 滑车神经:眼球 Ⅵ 外展神经:眼球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Ⅶ 面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 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 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
*
39
41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
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
*
39
33
第二节 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蛛网膜
• 有很薄的结缔组织构成。是一层半透明 的膜,位于硬脑膜深部,其间有潜在性 腔隙为硬脑膜下隙。腔内含有少量液体。 蛛网膜跨越脑,被覆于脑的表面,与软 脑膜之间有较大的间隙,称为网膜下腔, 腔内充满脑脊液。
• 软脑膜
• 是紧贴于脑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并伸 入沟裂。脑的血管在软脑膜内分支呈网, 并进入脑实质浅层,软脑膜也随血管进 入至脑实质一段。由软脑膜形成的邹襞 突入脑室内,形成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 丘脑的核团及其纤维联系:丘脑前核: 位于丘脑前结节的深方,它接受发自乳 头体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投射至扣 带回。丘脑内侧核:接受丘脑其他核的 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额叶前部皮质。 丘脑外侧核:又分为较小的背侧部和较 大的腹侧部。背侧部接受丘脑其他核团 纤维,发出纤维至顶叶皮质。腹侧部与 脊髓、脑干以及小脑有广泛联系。
• 脑干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及中脑。延髓 尾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接续,中脑头 端与间脑相接。延髓和脑桥恰卧于颅底 的斜坡上。
• 大脑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 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 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 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 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 理(ppt)
(优选)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
• 1:皮肤: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 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 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2 皮下组织: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 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 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 小脑幕 呈半月形,水平地位于大脑 半球与小脑之间。小脑幕分为两侧颞骨 岩部;前缘游离并向后凹陷,称为幕切 迹,与蝶骨鞍背围成的孔有中脑穿过。 小脑幕将颅腔分为幕上、下间隙。幕上 间隙又借大脑镰分为左、右两部。当幕 上间隙的颅内压增高时,可将海马旁回 和海马旁回钩推入小脑幕孔,形成颞叶 钩回疝。
•
•
•
• 脑干背侧面:延髓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称为闭合部,其室腔为脊髓中央管 的延续,正中沟的两侧为薄束结节和楔 束结节,其中分别隐有薄束核与楔束核。 脑桥的背面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部。 在第四脑室底具有横行的髓纹,是延髓 和脑桥的分界标志。
•
• 脑干腹侧面:在延髓的正中裂处,有左 右交叉的纤维,称锥体交叉,是延髓和 脊髓的分界。正中裂的两侧纵行的隆起, 为皮质脊髓束(或锥体束)所构成的锥 体。脑桥的下端以桥延沟与延髓分界, 上端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
• 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 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 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 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 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 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 下通过脑导水管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相 通。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 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 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被 丫形的白质板(称内髓板)分隔成前、 内侧和外侧三大核群
•
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 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
•
• 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 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 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 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 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 面有很多个孔 。
•
三.脑
• 脑位于颅腔内,平均重量约1400克。脑 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 和延髓。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 为脑干.延髓是脊髓的延续,在腹侧面它与 脑桥间有桥延沟相分隔,脑桥上端与中脑 大脑相连脊髓的中央管开放成延髓、脑 桥和小脑间的共同室腔(第四脑室)。
•
•
• 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在颈部上升
至颅底,前行至破裂孔出入颅。;颈内 动脉的主要分支如下:(1)眼动脉:供 应视网膜和眼球的血液;(2)后交通动 脉;(3)脉络膜前动脉;(4)大脑前 动脉及前交通动脉;(5)大脑中动脉: 它是颈内动脉的延续。
膜;三层膜合称脑膜。
硬脑膜
• 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是颅骨内 面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特别是 在枕部与颞部附着更疏松,称为骨膜层。 但在颅的缝和颅底则附着更牢固,很难 分离。颅内无硬膜内腔。硬脑膜内层较 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在枕骨大孔处 续连,称为脑膜层。
硬脑膜突起
• 在一定部位,硬脑膜内层折叠成皱襞, 其中重要的有: 大脑镰 形如镰刀。是硬脑膜内层 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向伸展与两半球之 间的结构。其前端窄,附于鸡冠,后分 宽,向下连于小脑幕的上面
五.脑血液循环
• 脑循环系的特点是:有成对的颈内动脉 和椎动脉在脑内互相衔接成动脉循环; 静脉系多不与同名动脉伴行,所收集的 静脉血先进入静脉窦再汇入颈内静脉; 各级静脉都没有瓣膜。它包括脑的动脉 系统和脑的静脉系统。
• 颅脑的动脉 脑的动脉壁较薄,平滑肌纤 维亦少。供应大脑的动脉主要是颈内动 脉和椎动脉。前者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 动脉后1/3和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椎 动脉入颅后形成基底动脉,其分支与颈 后动脉发出的交通支相吻合,形成大脑 动脉环,有调节脑血液供应的平衡作用。 当动脉环的血流阻断时,侧枝循环即可 起到代偿作用以保证脑的血液供给。
3 帽状腱膜: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 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 坚韧有张力。
4 帽状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 成。 5 骨膜: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
二.颅骨
•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 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 整体,称为颅(cranium) 。通常将组成脑 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颅骨可分为颅盖 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 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 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 线以下为颅底。
小脑
• 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其上面借小脑幕与 大脑的枕叶相隔。小脑借上、中、下三 对脚与脑干相连。上脚(结合臂)与中 脑被盖相连,中脚(脑桥臂)与脑桥的 基底部相连,下脚(绳状体)与延髓相 连。小脑在脑干菱形窝的背方,与菱形 窝之间的空间为第四脑室。小脑可分为 蚓部和半球部。。
•
四.脑膜
• 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 • 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