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文物古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字寺遗址
车厂村西北鹿门峪
河北镇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万佛堂
孔水洞壁有隋唐同代的刻经和雕像,洞上的万佛堂内壁满布石雕佛像,附近山上并有辽砖塔。孔水洞,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隋唐宗教艺术和水文变迁,均有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山区文物古迹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项,市文物保护单位14项,区文物保护单位25项,共43项)
本名单资料来源于国家、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北京地名典》;北京百科全书网;西城区政府网站;《京都古迹大观》以及个人所知。
名称
地址
简介
琉璃河
琉璃河燕都遗址
董家林一带
发掘中发现有当时的居住区、古城墙和墓葬区,并保存了几座奴隶殉葬墓和车马坑,地下遗存丰富。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宫
黄山店村宝金山
由前宫、后宫、塔院三部分组成。玉虚宫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光绪年间所重建。前宫四合院布局。正殿前竖碑两座。后宫地势与前宫殿脊齐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宫50米左右,有塔4座。其中3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约7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结构,高约7米。这3座塔均为清宣统元年(1909)建。另一座距此三座塔30米远,高约7米。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塔
高庄村
建于辽。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塔型秀丽,塔基为须弥座,塔身正面设券门,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宝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庄土城遗址
蔡庄村
建于战国。城址建于台地上,东西墙各长450米,南墙长270米,墙高4米,宽12米。北临拒马河,地表有大量的红、灰夹砂陶片。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城址。管理使用单位:蔡庄村委会。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磨碑寺
岩上村。
地近汉白玉产地石窝村,由于石窝采下的汉白玉“荒料”在此地加工磨制成碑形,寺因此得名。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现存前、后大殿。前殿名为佛殿,面阔三间14.4米,进深两间10米。前出一步廊,棋盘心顶硬山调大脊,梁架采用粗大笔直的楠木料,三架梁有驼峰。旋子彩画。装修无存,门窗用砖堵上。殿内原有泥塑,正面是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佛像。后殿名药王殿,面阔五间,18米,进深三间,6.9米。顶铺灰瓦。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画。明间四扇隔扇门,次、稍间菱花隔扇窗。旧日阴历二月十九日庙会,现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照塔
塔照村
建于辽代。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形七级密檐砖塔,通高15米。此塔当地传说为风水塔。塔基为须弥座,高3米,每面宽2.2米。中部塔身高2.2米,每面宽1.75米。塔身正面有券门,其它各面设假门和假窗。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刹。
大白玉堂
高庄村西
早期开采白玉石的堂坑。堂坑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40余米,深20多米。已废弃不用,坑内的泉水用于养鱼和灌溉。水深10余米,四季不枯。有巨大的汉白玉石料阁置在堂坑边。长10.47米,宽2.23米,厚0.57米,总重约10吨。大白玉堂为房山区年(1546年)建成。为九孔联拱实心栏板大石桥,是北京现存少数明代桥梁之一。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岫云观
洄城村
南尚乐
云居寺塔及石经
水头村
云居寺位于房山区石经山,距市区75公里,是历史上的佛教胜地。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正年间。寺门朝东,寺的中路原为六进殿宇,最前面是天王殿,拾级而上是毗卢殿,殿的两侧是鼓楼和钟楼,再往上是释迦殿,旗檀殿,药师蓼和弥勒殿。在这些殿堂的两侧建有僧房、文殊殿和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云居寺的最高处是大悲殿,它与说法堂、藏经阁浑然一体,构成全寺规模最大的殿宇。云居寺最为著名的是该寺对面的石经山所藏《房山石经》,是中国唯一的石刻大藏经。经文都刻在石板上,分别藏在九个岩洞内。《房山石经》始刻于隋,成于明,历时千年,堪你世界杰作。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1961年,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后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经板库,并决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将石经重新回归地下,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楼顶造像
长沟峪村北岭的大房山主峰茶楼顶上
顶巅有崇圣宫遗址,西侧有古弈台,古弈台南侧断壁并排雕刻着两尊造像,左为武将,右为文臣。武将头戴战盔,身披甲胄,立足端坐,左臂内曲托于腹际,右臂内曲,倒持剑柄,一把短剑树于右膝内侧,剑峰插入地表。武将右侧,一文臣与之并排而坐,文臣朝服衣冠,曲膝立足,左臂内曲,手掌直伸抚于胸际,右手自然下垂,抚于右膝内侧。稳重端庄。白云亭遗址东侧崖壁还有一尊造像。这尊造像头部损坏严重,衣著一副官服。
镇江营烽火台
塔照村西拒马河西岸镇江营村外
镇江营聚落遗址
镇江营村
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
镇江塔
镇江营村
明建,为覆钵式,通高约13米,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塔座方形,须弥座式。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一个不大的佛龛形门;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塔旁一棵古槐有两人合围之粗。
周口店
永寿禅寺
猿人遗址北侧椅子山十亩坪
庄公院、刘师尼塔
娄子水村
创建于辽代,明、清均有重修,始建寺时名超化寺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道人王太定主持维修的,占地约7 000平方米。正殿为上、下两层阁楼式样,高约10米左右,有3个圆形拱门,雕有龙凤图案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上层为娘娘庙,木构建筑三间,下层为三清殿,是三间砖石结构的无梁建筑,原供奉三清圣像。面阔12.5米,进深7.8米,高约5米。两侧配殿各5间。院中尚存清刻石碑四座,其中三座为重修三清殿堂碑记,正面为当时房山县令罗在公撰文,背面为捐款人姓名;另一块记载为持受该宇房地产交接事宜之事。三清殿西北约50米处,有一座辽重熙时期(1032~1055)建筑,名曰“刘师民塔”,高约7米,呈人角形,三层檐,宝珠刹。塔身中间有发券门。建筑保存较好。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车厂村西北鹿门峪
河北镇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万佛堂
孔水洞壁有隋唐同代的刻经和雕像,洞上的万佛堂内壁满布石雕佛像,附近山上并有辽砖塔。孔水洞,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隋唐宗教艺术和水文变迁,均有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山区文物古迹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项,市文物保护单位14项,区文物保护单位25项,共43项)
本名单资料来源于国家、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北京地名典》;北京百科全书网;西城区政府网站;《京都古迹大观》以及个人所知。
名称
地址
简介
琉璃河
琉璃河燕都遗址
董家林一带
发掘中发现有当时的居住区、古城墙和墓葬区,并保存了几座奴隶殉葬墓和车马坑,地下遗存丰富。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宫
黄山店村宝金山
由前宫、后宫、塔院三部分组成。玉虚宫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光绪年间所重建。前宫四合院布局。正殿前竖碑两座。后宫地势与前宫殿脊齐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宫50米左右,有塔4座。其中3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约7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砖结构,高约7米。这3座塔均为清宣统元年(1909)建。另一座距此三座塔30米远,高约7米。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塔
高庄村
建于辽。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通高15米,塔型秀丽,塔基为须弥座,塔身正面设券门,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宝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蔡庄土城遗址
蔡庄村
建于战国。城址建于台地上,东西墙各长450米,南墙长270米,墙高4米,宽12米。北临拒马河,地表有大量的红、灰夹砂陶片。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城址。管理使用单位:蔡庄村委会。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磨碑寺
岩上村。
地近汉白玉产地石窝村,由于石窝采下的汉白玉“荒料”在此地加工磨制成碑形,寺因此得名。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现存前、后大殿。前殿名为佛殿,面阔三间14.4米,进深两间10米。前出一步廊,棋盘心顶硬山调大脊,梁架采用粗大笔直的楠木料,三架梁有驼峰。旋子彩画。装修无存,门窗用砖堵上。殿内原有泥塑,正面是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佛像。后殿名药王殿,面阔五间,18米,进深三间,6.9米。顶铺灰瓦。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画。明间四扇隔扇门,次、稍间菱花隔扇窗。旧日阴历二月十九日庙会,现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照塔
塔照村
建于辽代。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形七级密檐砖塔,通高15米。此塔当地传说为风水塔。塔基为须弥座,高3米,每面宽2.2米。中部塔身高2.2米,每面宽1.75米。塔身正面有券门,其它各面设假门和假窗。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上边是七级叠涩檐,塔尖为攒尖刹。
大白玉堂
高庄村西
早期开采白玉石的堂坑。堂坑为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40余米,深20多米。已废弃不用,坑内的泉水用于养鱼和灌溉。水深10余米,四季不枯。有巨大的汉白玉石料阁置在堂坑边。长10.47米,宽2.23米,厚0.57米,总重约10吨。大白玉堂为房山区年(1546年)建成。为九孔联拱实心栏板大石桥,是北京现存少数明代桥梁之一。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岫云观
洄城村
南尚乐
云居寺塔及石经
水头村
云居寺位于房山区石经山,距市区75公里,是历史上的佛教胜地。云居寺又称西域寺,始建于隋大正年间。寺门朝东,寺的中路原为六进殿宇,最前面是天王殿,拾级而上是毗卢殿,殿的两侧是鼓楼和钟楼,再往上是释迦殿,旗檀殿,药师蓼和弥勒殿。在这些殿堂的两侧建有僧房、文殊殿和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云居寺的最高处是大悲殿,它与说法堂、藏经阁浑然一体,构成全寺规模最大的殿宇。云居寺最为著名的是该寺对面的石经山所藏《房山石经》,是中国唯一的石刻大藏经。经文都刻在石板上,分别藏在九个岩洞内。《房山石经》始刻于隋,成于明,历时千年,堪你世界杰作。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云居寺所藏石经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到现在还完好保存的石经就有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1961年,国务院将云居寺遗址,两座辽塔、八座唐塔、藏经洞和石经,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先后对辽代北塔进行了加固维修,为保护石经板盖了经板库,并决定在1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将石经重新回归地下,以使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贵文物代代相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茶楼顶造像
长沟峪村北岭的大房山主峰茶楼顶上
顶巅有崇圣宫遗址,西侧有古弈台,古弈台南侧断壁并排雕刻着两尊造像,左为武将,右为文臣。武将头戴战盔,身披甲胄,立足端坐,左臂内曲托于腹际,右臂内曲,倒持剑柄,一把短剑树于右膝内侧,剑峰插入地表。武将右侧,一文臣与之并排而坐,文臣朝服衣冠,曲膝立足,左臂内曲,手掌直伸抚于胸际,右手自然下垂,抚于右膝内侧。稳重端庄。白云亭遗址东侧崖壁还有一尊造像。这尊造像头部损坏严重,衣著一副官服。
镇江营烽火台
塔照村西拒马河西岸镇江营村外
镇江营聚落遗址
镇江营村
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50米左右。地表文化遗存大量的红、灰陶片,断壁上暴露出墓葬等。商周遗存发现于50年代,1986年在遗址上又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随之发现了一些房址、窑穴,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
镇江塔
镇江营村
明建,为覆钵式,通高约13米,通体使用豆渣石料建筑而成。塔座方形,须弥座式。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南侧有一个不大的佛龛形门;上部是九重相轮,宝珠刹。塔旁一棵古槐有两人合围之粗。
周口店
永寿禅寺
猿人遗址北侧椅子山十亩坪
庄公院、刘师尼塔
娄子水村
创建于辽代,明、清均有重修,始建寺时名超化寺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道人王太定主持维修的,占地约7 000平方米。正殿为上、下两层阁楼式样,高约10米左右,有3个圆形拱门,雕有龙凤图案纹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上层为娘娘庙,木构建筑三间,下层为三清殿,是三间砖石结构的无梁建筑,原供奉三清圣像。面阔12.5米,进深7.8米,高约5米。两侧配殿各5间。院中尚存清刻石碑四座,其中三座为重修三清殿堂碑记,正面为当时房山县令罗在公撰文,背面为捐款人姓名;另一块记载为持受该宇房地产交接事宜之事。三清殿西北约50米处,有一座辽重熙时期(1032~1055)建筑,名曰“刘师民塔”,高约7米,呈人角形,三层檐,宝珠刹。塔身中间有发券门。建筑保存较好。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