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逛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4afd89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00.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 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知道超市里的商品种类和特点。
2. 学会文明购物,遵守超市的规则,如排队付款、不乱动人家的商品等。
3. 能够与同伴合作购物,学会交流和分享。
4. 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2. 超市里的商品种类和特点3. 文明购物,遵守超市规则4. 合作购物,交流和分享5. 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各种商品、超市环境等。
2. 教学视频或PPT:超市购物流程、商品介绍等。
3. 购物清单:提前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包括幼儿常见的商品。
4. 超市模型:可以模拟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超市的环境和商品。
2. 讲解:通过教学视频或PPT,介绍超市的购物流程,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等。
3. 实践:分组进行超市购物实践活动,每组有一个购物清单,幼儿需要合作完成购物任务。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对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是否有所了解,是否学会了文明购物和合作购物。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实践。
4.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5. 根据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任务,是否遵守超市规则等。
2. 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幼儿对超市环境和购物流程的理解,以及对文明购物和合作购物的认识。
3. 收集幼儿的购物清单,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和识别商品。
4. 综合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超市工作人员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超市的工作和购物流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96b9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1 活动设计背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c6957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3.png)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购物过程中沟通、选择的欢乐。
2、发展幼儿的交往本领,能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争做文明顾客。
3、引导幼儿学习选择商品等超时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购物篮、代币卷。
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宝宝超市开业了,我们一起去购物吧!二、打开1、参观超市。
率领幼儿参观超市,感受商品丰富的种类,察看商品的摆放的位置。
2、在实践中体验购物的乐趣,学习超市购物的基本常识。
(1)沟通超市购物的程序。
提问:我们在超市里应当怎样买东西?怎样选择商品呢?小结:要想好本身需要什么;先看好物品的价格,觉得价钱合适再买;买东西的时候认真对比选择,选完后到收银台结账。
(2)鼓舞幼儿做文明顾客。
提问: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呢?小结:要轻拿轻放物品,选好物品假如不想要了,要放回原处或者指定位置。
(3)请幼儿自由购物。
(4)引导孩子到收银台结账。
3、讨论、沟通,叙述超市购物的感受。
(1)呈现并并叙述本身买到的商品,体验购物的欢乐。
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本身买到了喜爱的东西,愉快吗?(2)引导幼儿回忆买东西的过程。
4、进行品德、安全等教育。
提问:(1)你是怎样做文明顾客的?(2)假如遇到喜爱但是并不需要的物品怎么办?(3)假如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三、结束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
2、在区域活动中布置小超市。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2活动目标:1.察看超市各种商品的陈设与摆放。
2.体验自主购物过程,感受独立购物的乐趣。
3.简单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不同分工。
活动准备:1.向家长说明本次活动的意义,请家长搭配利用周末或晚饭后漫步时间去逛超市,大概了解不同区域内5元以内的商品。
2.在家长的搭配下为孩子准备5元钱和购物袋。
活动过程:一、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幼儿原有经验组织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察看并自主选择商品,独立购物。
2.明确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1)注意超市中购物的礼仪;(2)注意保管好本身的钱、物和购物小票。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dcea00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5.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 了解超市的环境和布局,知道超市提供的商品种类。
2. 学会在超市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培养独立购物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概念和环境介绍2. 商品的分类和特点3. 购物礼仪和礼貌用语4. 购物清单的制作和使用5. 结账流程和购物体验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布局,培养独立购物的能力,学会礼貌用语。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购物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超市环境图片、商品图片、购物清单模板、结账演示视频等。
2. 教学场地:教室、模拟超市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布局,引发幼儿对超市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商品的分类和特点,讲解购物礼仪和礼貌用语。
3. 实践:分组进行模拟购物,让幼儿体验购物过程,培养独立购物的能力。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购物体验,总结购物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5. 扩展:邀请超市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增进对劳动者的尊重。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超市的环境和布局了解不足,在导入环节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讲解。
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对独立购物存在困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购物环节的指导和辅助,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独立购物的技能。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购物过程中,学会与工作人员沟通,提高购物体验。
六、教学活动安排1. 教学活动一:认识超市环境(20分钟)观看超市环境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布局和功能区域。
讨论超市中常见的商品种类和用途。
2. 教学活动二:学习商品分类(20分钟)展示不同类别的商品图片,让幼儿学习商品的分类。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根据图片将商品分类。
3. 教学活动三:制作购物清单(20分钟)教导幼儿如何制作购物清单,并讲解清单的用途。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f05fc8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3.png)
《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提高生活经验。
2. 培养幼儿独立选购商品的能力,学会礼貌交流。
3. 引导幼儿关注商品的标签,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4. 教育幼儿节约资源,养成不浪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环境特点:货架、商品、收银台等。
2. 购物的基本流程:挑选商品、排队结账。
3. 商品的基本信息:名称、价格、产地等。
4. 节约资源,不浪费的食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培养独立选购商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注商品的标签,了解商品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超市场景图、商品图片、标签等。
2. 材料:购物清单、小篮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超市的环境特点。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超市的购物流程,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步骤。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超市购物情境,引导幼儿独立完成购物任务。
4. 商品标签:教师讲解商品标签的作用,让幼儿学会关注商品的基本信息。
5. 教育实践: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际购物,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反思: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购物心得,引导幼儿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7. 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超市的环境和购物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选购商品,并关注商品的标签。
但在实际购物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商品的价格和产地等信息关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让他们养成不浪费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逛超市,记录购物清单,并尝试独立完成购物任务。
2. 区域活动:设置“超市”主题的区域活动,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售货员、顾客等,模拟购物场景。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超市环境和购物流程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独立选购商品的能力,以及关注商品标签的习惯。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fd6c2d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4.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超市中常见的商品种类与用途,并能简单地进行分类。
2.能够在超市内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
3.能够听懂教师的简单讲述和问题提问,并能够简单地回答问题。
4.能够加强对社交礼仪的认知,如在购物中理性消费、排队等。
二、教学内容1.了解超市常见的商品分类。
2.了解超市内的购物流程,如拿篮子、挑选商品、结账等。
3.学习社交礼仪,如在购物中的简单交流和排队等。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购物篮、商品卡片、结账台等教具。
并提前了解好超市的布局和商品分类。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游戏,问学生们家里有哪些东西可以在超市里买到。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商品卡片并讲解其所属分类。
2.2 学习超市商品分类(15分钟)1.教师出示商品卡片,并让学生一起分类放到标签下。
2.学生口头说出超市中常见的商品种类并贴到白板上,与之前所分类的标签对比,寻找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2.3 学习超市购物流程(15分钟)1.教师出示购物篮并让学生感性认识其作用。
2.学生模拟拿篮子、挑选商品、结账的购物流程。
2.4 学习购物的社交礼仪(15分钟)教师出示排队的图片,让学生回忆之前模拟购物时的购物排队情况。
教师分析排队的必要性和规范行为。
2.5 加强理性消费观念(10分钟)教师发放购物卡片,并让学生填写商品名称、价格和个数,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总价汇总,并与学生进行算账和找零练习。
2.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表现,并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超市中的商品分类,以及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和社交礼仪。
通过采用分类、模拟购物流程等教学方法,学生的理解表现得比较好,他们能够很好地进行商品分类,并且在购物流程中也能够有很好的行为表现。
同时,我还注意到学生的参与度与广度要提高,还有一些学生观察力还有待提高,会出现把相似的商品放在不同的分类标签下的情况。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8f941a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7.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知道超市里的商品种类。
2. 学会自己购物,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超市的起源和发展史。
2. 超市的布局和商品分类。
3. 购物技巧和礼仪。
4. 实践购物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超市的起源、发展史、布局和商品分类等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购物技巧和礼仪。
3. 实践法:组织幼儿进行实践购物活动。
4. 互动法:引导幼儿与同伴、超市工作人员交流、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等资料。
2. 购物清单和购物币。
3. 超市场景布置。
4. 口罩、手套等卫生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超市的起源和发展史,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解超市的布局和商品分类,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情况。
3. 示范:示范正确的购物技巧和礼仪,让幼儿学会与陌生人交流、礼貌问好。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实践购物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回顾本次教学内容,强化幼儿对超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教学反思:针对本次教学,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购物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超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搜集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与人交流、礼貌问好方面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社交礼仪。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购物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购物任务,提高实践能力。
2. 邀请超市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超市工作。
3. 组织幼儿参观超市后台区域,了解超市商品储存和配送过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实践购物活动安全,提醒幼儿注意商品价格和质量。
2. 关注幼儿在购物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幼儿园大班《逛超市》教案
![幼儿园大班《逛超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48b5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8.png)
幼儿园大班《逛超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区域。
2. 学习超市中常见的商品分类和名称。
3. 认识货币,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独立购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超市购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爱护商品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超市概述2.1.1 介绍超市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1.2 讲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如入口、出口、收银台、商品区域等。
2.2 商品分类与名称2.2.1 生活用品:如牙膏、洗发水、毛巾等。
2.2.2 食品:如水果、蔬菜、零食、饮料等。
2.2.3 玩具:如益智玩具、玩偶、拼图等。
2.2.4 其他:如书籍、文具、家用电器等。
2.3 货币与购物2.3.1 认识货币:如人民币、硬币等。
2.3.2 了解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排队付款、领取购物袋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展示超市的布局和商品。
3.2 情景教学法:创设超市购物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践操作。
3.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购物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购物技巧。
3.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或提问方式,引起幼儿对超市的兴趣。
4.2 讲解超市布局和商品分类:用图片、实物等展示,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情况。
4.3 模拟购物: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实践。
4.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购物心得,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超市购物的兴趣。
5.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在模拟购物环节中的表现,如商品挑选、付款等。
5.3 小组讨论: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及购物心得分享。
大班主题逛超市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逛超市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7da928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3.png)
1.教学重点
(1)认识超市环境:使学生掌握超市的基本布局、商品分类及摆放规则,理解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特点。
-举例:区分食品区、生活用品区、文具区等,了解各区域商品的特点和摆放规律。
(2)货币使用与价格理解:培养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学会计算价格,进行合理消费。
-举例:认识人民币,学会进行简单的找零计算,理解商品价格标签的含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大班主题逛超市》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财经素养,增强对货币及商品价格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购物活动,提升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学会从超市环境中获取所需信息,进行合理选择;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理解并遵守公共场所规则,养成良好购物习惯。以上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超市购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购物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在超市中根据清单购物,理解商品价格和货币使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来解释货币使用和价格计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同时,我也尝试让同学们参与到模拟购物活动中,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部分内容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超市购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这让我很欣慰。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我将更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讨论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7b55f7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b.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识记新词汇“超市”、“货架”、“购物车”、“收银员”、“付款”、“找零”。
2、能听说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操作制作2-3种简单的小食品。
3、能理解、朗读简短的对话,初步培养听、说的能力。
4、能通过“逛超市”活动:学会关注、感悟周围的事物,培养观察力,培养自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幻灯片、班级物品(购物车、超市、货架、食品)、手工材料、教案三、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T:Hello,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T: Today we are going to go to the supermarket. Do you know what is a supermarket?S1: A place where we can buy many things.S2: A big supermarket has a lot of things more than a small shop.T:Good job! What can we buy in the supermarket?S3: Snacks, fruits, vegetables and meat.S4: Drinks, milk, juice.T: Yes, you're right. Now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s of market, grocery store, department store and supermarket)T: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grocery store and a supermarket?S5: Grocery stores are smaller than supermarkets. Supermarkets have more things to sell.Step2. TeachingT: we're going to make some snacks. Are you ready?Ss: Yes!T:首先,我们需要购物。
逛超市活动教案8篇
![逛超市活动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fde9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2.png)
逛超市活动教案8篇想要在教学中获得成功,教师需要重视教案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教案的编写能够促使教师重视多样化教学并满足学生需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逛超市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逛超市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超市各种商品的陈列与摆放。
2.体验自主购物过程,感受独立购物的乐趣。
3.简单了解超市里工作人员的不同分工。
活动准备:1.向家长说明本次活动的意义,请家长配合利用周末或晚饭后散步时间去逛超市,大致了解不同区域内5元以内的商品。
2.在家长的配合下为孩子准备5元钱和购物袋。
活动过程:一、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
1.结合幼儿原有经验组织谈话,明确本次活动目的要求:观察并自主选择商品,独立购物。
2.明确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1)注意超市中购物的礼仪;(2)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和购物小票。
二、逛超市,体验自主购物过程,感受独立购物的乐趣。
1.教师带领幼儿全面逛一圈超市,帮助幼儿了解物品是分类、有序摆放的如:家电类、点心类、文具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日用品、肉食类等,每一类物品都是摆得整整齐齐的。
2.引导幼儿了解超市里有导购员、收银员、顾客等。
3.幼儿自主、文明选购自己想买的商品(提醒大家在相对固定的区域中选择,选择时尽量不将货架上东西弄乱)4.鼓励幼儿有序文明付款,并能与收银员简单交流,结束后会整理好物品、零钱及购物小票。
三、交流、分享独立自主购物的快乐。
1.说说超市物品分类与摆放的特点。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逛超市的一些感受,说说自己从选择到购买的过程。
逛超市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
(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2024年最新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
![2024年最新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0ee2d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4.png)
2024年最新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指南》中的“生活中的科学”章节,详细内容为“逛超市”。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了解超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常见商品及其分类,学习货币的使用和简单的计算,培养在实际场景中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超市的基本结构,如收银区、货品区、促销区等,并了解各区域的功能。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分类常见的超市商品,如食品、日用品、文具等。
3. 培养学生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的能力,并能完成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使用和计算,超市商品分类。
教学重点:超市的基本结构,商品识别,货币交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结构图,各种商品图片,货币模型,购物清单。
学具:学生用购物清单,货币卡片,画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超市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超市的各个区域名称及其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商品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讲解如何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根据购物清单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练习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购物经验,讨论在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消费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超市结构图:标注各区域名称及其功能。
2. 商品分类:展示各类商品图片,注明分类依据。
3. 货币交易:示例交易过程,展示货币模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购物清单,记录购买的商品名称、价格和数量。
2. 答案:购物清单示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设计更多关于货币计算的练习,加强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3. 结合环保主题,教育学生在购物时关注商品的生产过程和包装方式,培养绿色消费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货币的使用和计算2. 超市商品分类3. 实践情景引入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货币的使用和计算1. 教师可利用货币模型,展示不同面值的货币,并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如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等。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4612ac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9.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购物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1.2 教学内容•了解超市的布局和商品分类。
•学习物品的收银和找零。
•培养购物的过程和技巧。
1.3 教学资源•仿真超市道具、玩具货币、水果蔬菜模型等。
1.4 教学时长•两节课(每节45分钟)。
二、具体教学过程2.1 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准备教具和模型。
•将教室划分为超市区域和收银区域。
2.2 导入和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展示超市布局图,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结构。
•谈论超市的目的和意义,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3 模拟购物活动(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两名幼儿担任店员和顾客角色。
•店员展示不同商品,并告知商品价格。
•顾客选择商品并找钱,店员完成找零计算。
•学生轮流担任店员和顾客角色,互相合作进行购物活动。
2.4 分析和总结(10分钟)•结束模拟购物活动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购物过程。
•引导幼儿总结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分享幼儿的收获和感受,培养幼儿的反思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逛超市》的教学活动,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反思和改进意见:3.1 教学准备不足在教学准备阶段,我发现我对幼儿在购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考虑得不够充分,导致在教学中无法迅速和准确地解答幼儿的疑问。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准备好相关的解答和说明。
3.2 活动难度设置不合理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进行购物和找零的过程中出现了困惑和错误。
经过反思,我认为是因为我在活动难度的设置上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
下次教学中,我会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进行分组,并根据不同分组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活动难度,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和顺利完成活动。
3.3 学生角色分配问题在本次教学中,我将幼儿分成了店员和顾客两个角色,但发现有些幼儿对自己的角色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导致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混乱和困惑。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501224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4.png)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教案:《逛超市》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逛超市的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场景图、商品图片、计算器。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配备计算器、商品图片。
五、活动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教师展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在逛超市。
2. 讲解商品价格:教师展示各种商品图片,并标明价格,让学生熟悉价格标签。
3. 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两种商品,计算总价。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教学加减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解答小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5.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提出超市购物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如:“购买一个篮球和一副羽毛球拍,需要支付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逛超市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良好。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运算错误,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购物清单,计算总价。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运算准确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选择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在逛超市的场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3bf4b8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3.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教学背景本次社会教学活动是针对大班幼儿展开的,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超市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幼儿在超市中的购物体验,并通过引导和互动等方式,让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从而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成长。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掌握购物的基本技能和流程,并能够自主完成购物任务;•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在购物中进行判断和决策;•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过程活动准备•在社会角色游戏中制作一个超市区域,并准备相关的道具和材料,包括收银员柜台、收银员工具、购物篮、商品标签等;•确认幼儿的家长或安排志愿者担任导游,带领幼儿到超市进行参观和购物;•提前准备一些购物清单和相关的购物任务,例如买一瓶水、买一包饼干等;•提前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幼儿参观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导游介绍在导游的带领下,幼儿们首先来到超市门口,导游会向幼儿们介绍超市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则,例如门口的购物车,超市的各个区域和商品陈列等。
探索购物区幼儿们随导游来到超市的购物区,导游会让幼儿可以自由地探索、观察和发现购物区中的各种商品,尝试了解商品的包装、价格、品种等基本信息。
购物任务接下来,导游会向每个幼儿分发一个购物清单和一些购物任务,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购物。
在购物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查找相应的商品,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品种,并记录商品的数量、价格等信息。
结账过程完成购物任务后,幼儿可以前往收银员柜台进行结账。
在结账过程中,收银员会询问幼儿购买商品的名称和数量,并使用收银员工具进行结算。
幼儿要用自己的钱来结账,学会掌握基本的货币使用技能。
反思当所有幼儿完成购物任务和结账后,导游会带领幼儿进行一次简短的反思,在交流中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购物经验和感受,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对购物经验的理性思考和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0b9e317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9.png)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超市是一个购物的地方,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购物的能力,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与售货员礼貌交往的习惯,培养幼儿爱惜商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培养幼儿独立购物的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超市环境图片、商品图片、购物清单、购物车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逛超市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超市环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回忆逛超市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学习:介绍超市是一个购物的地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超市环境,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情景模拟,培养幼儿独立购物的能力。
4. 商品比较:提供不同商品的图片,让幼儿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是否掌握了超市的环境和购物的基本流程,是否能够独立购物,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图片比较等,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逛超市的相关知识点,如商品价格、质量比较等,是否注重了幼儿的实践操作。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目标是否得到有效实现,幼儿的参与度如何。
5.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超市环境的理解、购物流程的掌握以及商品比较能力的运用。
2. 成果评价:通过购物清单,检查幼儿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任务,评价幼儿对商品价格和质量的比较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6804e6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a.png)
大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市的功能和作用。
2.学习超市中货柜商品的陈列方式和分类。
3.培养孩子们的购买能力和理财意识。
4.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领会超市的功能和作用。
2.学习超市中货柜商品的陈列方式和分类。
3.培养孩子们的购买能力和理财意识。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学具准备:1.《逛超市》的相关图片。
2.模拟超市摆设的商品。
五、教学过程:【导入】1.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上次去超市的经历,询问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呈现】2.呈现图片:教师出示《逛超市》的相关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讨论超市里有哪些东西。
3.学习超市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超市的功能和作用,如买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
4.学习超市中货柜商品的陈列方式和分类:教师出示模拟超市摆设的商品,引导孩子们观察商品的摆放方式和分类。
【实践】5.分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和若干个组员。
组长要带领小组寻找和购买指定的商品,组员负责记录所需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6.购买体验:组长带领小组前往模拟超市,根据购买清单寻找商品并询问价格,购买完后将商品放入购物篮中。
7.结账体验:小组全体一起前往结账台,组长将商品放在结账台上,并对照价格表核对价格,最后掏出相应的钱进行结账。
【总结】8.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所学内容,强调超市的作用、商品的分类和购买的过程。
【拓展】9.拓展活动:教师提问孩子们,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呈现图片和实践活动的设计,有效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并互相帮助。
购买和结账的实践体验,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购买能力和理财意识。
同时,教师鼓励孩子们回忆和总结所学内容,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逛超市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71c338718762caaedc33d446.png)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逛超市《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逛超市》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教案40篇逛超市!(1)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人教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评析:生活中幼儿喜欢逛超市,老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幼儿引入情境,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取钱1.教师: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
)(评析:神秘的小包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神情专注,听觉参与活动,凭借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测,活跃了思维。
)2.教师: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
(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老师手上是3枚1元的硬币)(评析:引导幼儿触摸、感知、辨别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展了幼儿的触摸觉。
)3教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评析:引导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幼儿的操作水平。
)4.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三、观察硬币1.教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子?反面是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外形特征,增进对硬币的认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2.教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么你们手上有多少钱呢?请用动作告诉大家。
四、抛玩硬币1.教师: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找空地方坐下玩玩吧。
2.教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3枚硬币轻轻撒到垫板上,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
![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1129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2.png)
最新大班社会实践活动《逛超市》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社会实践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你我他》,详细内容为“逛超市”。
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超市,了解超市的购物流程,认识商品分类及价格标签,培养学生独立购物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基本结构和购物流程,能够独立完成购物任务。
2. 培养学生认识商品分类和价格标签,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礼貌、友善地与人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商品分类和价格标签的认识,独立购物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超市购物流程的了解,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购物清单、购物篮、收银台等。
学具:学生自备购物清单、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逛超市的经历,激发他们的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购物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5分钟)(1)讲解超市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超市的各个区域。
(2)介绍购物流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挑选商品、查看价格、排队结账等。
(3)引导学生认识商品分类和价格标签,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组购物清单,让学生按照清单上的商品,模拟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解答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购物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购物清单,在教具超市中完成购物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超市的基本结构进口出口收银台货架冷藏柜2.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查看价格排队结账验收商品3. 商品分类与价格标签生鲜食品零食饮料日用品价格标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购买清单上的商品。
(2)记录每件商品的价格,计算总价。
(3)与家人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趣事。
购物清单:苹果面包牛奶牙膏洗发水2. 答案:(1)商品购买记录。
(2)总价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可以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活动之前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单
活动难点: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按照自己清单上的物品进行选购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里将各种玩具摆上“货架”
列清单要用到的纸笔,活动过程中用到的钱币,袋子.超市购物篮,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活动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动开始:
1、大家一起讨论平时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教师引导小朋友选择纸笔列出购物清单(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单的小朋友到材料区拿钱币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购物结束,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小结: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在购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列的清单进行购买,这样购物又快又不会落下自己要买的物品。
逛超市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逛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习惯,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逛超市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的孩子马上面临着升入小学,脱离保育的过程,对于生活的独立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在大班阶段就要对孩子的独立性等方面加以强化,这节社会课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以后的买卖交易更顺利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养成做事之前先规划的良好习惯。
2、通过参观、购物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超市的作用,从中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