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绘画艺术欣赏共28页
名家齐白石、徐悲鸿作品鉴赏
米 95 纸 19 群 本 39 奔 18 设 年 1色 厘国 画
×
《五马图 》
北宋 李公麟
五代 赵喦
《调马图》
《九方皋》 ,纸本设色,138x351厘米,1931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欧洲留学归来后,看到当时社会对人才极不重视,就 画了这张《九方皋相马》,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画上站着的老 先生气宇轩昂,就是九方皋。他前面黑色的公马就是要找的千 里马。徐悲鸿画的所有的马,都没有缰绳的,他所有作品里只 有这张画给马套上了缰绳。什么意思呢?就说马像人一样,为 识己者用,这匹马也遇到了知音。马夫为什么低下头?自己养 的一匹好马,居然不知道它是千里马,为自己的愚钝低头。
箫声
1926年
布面油画 80×39厘米
少妇像 1940年
布面油 画
82×54厘
米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 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 撼人心魄。
《田横五百士》
徐 悲 鸿 油 画
《徯我后》创作于1931至 1933年,取材于《尚 书·仲虺之诰》:“徯我 后,后来其苏。”描写夏 桀暴虐,在他的统治下, 人民痛苦不堪,商汤带兵 去讨伐暴君,老百姓殷切 地期待他们来解救。大地 干裂了,瘦弱的耕牛啃着 树根,人们的眼睛里燃烧 着焦灼的期待。
齐白石画虾 可以说是画坛一绝, 灵动活泼、栩栩如 生、神韵充盈,用 淡墨掷笔,绘成躯 体,浸润之色,更显 虾体晶莹剔透之感。 以浓墨竖点为睛, 横写为脑,落墨成 金,笔笔传神。细 笔写须、爪、大螯, 刚柔并济、凝练传 神,显示了他高妙 的书法功力。
2011年 春拍,齐 白石65年 前为当时 国民党主 席蒋介石 祝寿而画 的《松柏 高立图•篆 书四言联》 拍4.255亿 元天价, 刷新中国 书画拍卖 的成交纪 录。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2012年05月09日 18:50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字号:T|T0人参与00条评论0打印转发(二)绘画艺术的浪漫主义特色多数学者对徐悲鸿绘画艺术的认识往往集中在他的写实主义风格,却没注意到他重视写形之上的传神和艺术的抒情明志作用。
徐悲鸿的具有高尚的气节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鲜明的的艺术个性,他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气质品格无不有机地融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特色。
徐悲鸿在艺术创作中,坚持用自己的敏锐的感受和完整而深刻的美学理念来驾驭自己的形象思维,并将自己的人格气质以及创作激情有机地熔铸到其中。
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客观事物,更有作者的真性情。
当然与中国文人画中的重视自我胸怀和情思表达相比,徐悲鸿的思想感情、文化道德以及个性气质中包含了更深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徐悲鸿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难、也最催人奋进的时代。
社会上充满了落后与进步、愚昧与科学、野蛮与文明、独裁与民主、亡国灭族与民族振兴等矛盾之间的殊死斗争和卓绝抉择。
在此新旧思想交替、开放与守旧并存的时代,徐悲鸿正是我们新文化运动在艺术革命领域里的领袖。
据王震先生所辑《徐悲鸿文集》记载,徐悲鸿曾经说过:“为艺术之德,固不当衰于一是;但小博大雄奇为准绳,如能以轻微淡逸与之等量齐观,固无损其伟大也。
若其跻乎庄严、静穆、高妙、雍和之境者,则尤艺之极诣也。
”“我们的雕塑,应当继续汉人雄奇活泼之风格。
我们的绘画,应当振起唐人博大之精神。
我们的图案艺术,应绍述宋人之高雅趣味。
”其绘画艺术中蕴涵着磅礴的思想、强烈情感和民族精神,这些与他在留学期间所吸收的西方理性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他艺术上的浪漫主义特色。
徐悲鸿在艺术上追求真善美,是其终极追求在于尽善尽美。
[4]正如他所说:“穷造物之情者,恒得真之美;探人生之究竟者,则能及乎真之善……若其挥斥八极,隘九州,或真宰上诉天应泣者,必形式与内容并跻其极,庶乎至善尽美,乃真实不虚。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 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 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 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 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 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 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 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 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 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 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 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 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作品欣赏
1、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 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 与毅力。
2、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 自《史记· 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 的气慨,撼人心魄。
3、浴 此幅作品属作品欣赏
徐悲鸿奔马图欣赏
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 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 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 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 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 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1、立体效果强。强烈的立体效果是很 突出,头部使用阴阳明暗来表现,中国 画的笔墨、造型语言是很明显的。
2、造型上比较夸张。 画中的马和自然的马比 较,比如颈部较长,腿 部细而且高,都体现出 “天马”善于奔跑,驰 骋疆埸,勇猛精进的特 色。尤其是马的鬃尾处 在剧烈运动中向上飘扬, 奋力摆动。
3、突出特点。特 别是对于马的骨骼 肌肉结构特点。例 如马头鼻骨,面部 阴阳转折面是很符 合马的生理特点的, 就连胸部肌肉也无 不体现出骏马的矫 健。
4、民族特色比较显著。用笔用墨完全是中国化的,鬃尾一般是
徐悲鸿画作赏析
徐悲鸿画作赏析
《田横五百士》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 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桂林风景
1934年
布面油画
56×7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鸡鸣》 中国画,纸本设色, 132x76.5厘米,1937年 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喜马拉雅山 36×52cm 1940年
群狮 1943年 纸本设色 国画 113×217厘米
神鹰图
抗日战争期间
纸本水墨 国画 32.5×26厘米
灵鹫 121×92cm 1942年
《愚公移山图》
1940年,纸本设色,1.43×4.24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的气势、 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厘 米
国 纸 群 画 本 奔 设年马 色 1939
95×181
纸群 本马 水 墨 厘 国 米 画 年
110×122
1940
1941
中 国 年画 作, ,纸 徐本 悲设 鸿 马 》
76x130
饮马 78×58cm 1943年
1.大树双马 2.《三马图》 (作于1944年)
徐悲鸿作品鉴赏ppt课件
《奔马》(1941年 国画 130×76cm)
画上题有“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
仍有前次之结果也,pp企t课予件 望之。
16
田横五百壮士
ppt课件17来自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占 国时代齐国的旧王族田横在秦末农民起义中率众五百人入居海岛, 刘邦建汉后派人招降,田横告别众人赴洛阳,途中拔剑自刎,五百 壮士闻之也全部自杀殉节。画面描写田横与五百壮士告别时的情景, 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 头饮泣,气氛悲壮。借此历史事故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 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很有意思的是, 徐悲鸿把众壮士中那个身着黄衣者画成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画家 不畏强暴的正义感的一种表达。 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
《侧目》(1939年 国画
111×109ppct课m件)
27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徐悲鸿 满怀悲愤,画此负伤雄狮。它 回身昂首,双目怒视远方,这 是一幅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 怀的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和复 仇的信念,象征了中华民族的 自尊自强和不容侵犯。迎风飘 舞的鬃毛,强健有力、紧抓地 面的利爪,喷出怒火的双眼, 都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徐悲鸿作品鉴赏
ppt课件
1
1
徐悲鸿简介
2
主张及其风格成就
3
作品鉴赏
4
感悟
ppt课件
2
徐悲鸿 (1895-1953),江苏宜 兴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 美术教育家。取法西方古典写实 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 国画,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造 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 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 之到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 形式的大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 画的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 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 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 画派。
徐悲鸿
《九方皋》代表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首 先是其意境真实,气息高古,其次是其构图布局主次、虚实、 开合相得益彰,人与马,掩映生姿;再者,人与马造型严谨 而生动,概括而传神,且设色古雅质朴。此画中的人物,尚 见中华人物体貌,在这幅巨构中,画家的素描能力与造型天 赋得到了高度发挥,但这种发挥一点也不牵强,造型与笔线 胶合在一起,两者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题材之古与寓意 之新,又古又新,每看皆令人难忘。
• 徐悲鸿还为我们平湖的弘一大 师李叔同画过像呢?1939年, 已迁居新加坡的广洽法师庆祝 弘一大师六十寿辰,特请正在 新加坡举办画展的徐悲鸿根据 弘一大师照片为大师造像。徐 悲鸿欣然接受,画了一幅弘一 大师的油画肖像――这就是经 常被收入各种弘一大师纪念论 文集中的那幅画了。 徐悲鸿本 人显然对这幅画也很重视, 1947年,他又为此亲笔补写了 题记一则,表达了他对弘一大 师的景仰之情。 简单赏析画家笔下的画像。你 能不能取个主题?
当徐悲鸿在展厅内看到齐白石的作品《虾趣》 时,心中暗喜道:“真是一幅妙趣横生的佳 作啊!”他立即找来展厅的负责人,把《虾 趣》放在展厅中央,与他的作品并列在一起, 并将《虾趣》的标价8元改为80元,而自己 的那幅 《奔马》标价为70元;他还在《虾趣》 下面注明“徐悲鸿标价”字样。此事引起轰 动,齐白石也由此名扬京城。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 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 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 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巨大作用。他擅长素描、油画、 中国画。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 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 题材广泛,山水、走兽、人物、 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 栩如生。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 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 的风格。
徐悲鸿最全全集:60幅大赏
徐悲鸿最全全集:60幅大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现代中国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大艺术教授、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泰戈尔 1940年纸本设色50cm×50cm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极力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提倡写生,反对摹古。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方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色结合素描方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人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奔马图设色纸本横披1937年作 (896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五花散作云满身(1018万港元,2011年4月苏富比春拍)奔马1948年作(463.8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奔马立轴水墨纸本 1942年作画中奔马一承徐氏作风,既有写实。
又有中国画的意象特点,全马以水墨写出,但并不依马的实际比例亦步亦趋,虽瘦骨嶙峋而动势毕出,精气毕至;其背景空无依傍顾,更别具空灵生气。
奔马颈毛与尾鬃猎猎风中,坚蹄则奋勇地上,似有为抗日摇旗、驱走之意;马首高昂旁,则寓誓不低头而期待同志之情。
整幅画面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一马当先 1947年作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此幅《一马当先》中,作者将西洋画的笔触与传统没骨画法相结合,以惯常的魏碑兼草隶的笔意勾勒马躯干,又以极具古金石气的短而劲的线条传达马的神韵,用浓淡有度的水墨表现马的肌肉质感、骨骼结构。
近现代名家徐悲鸿作品赏析
自幼习画 艰难求索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 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 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 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 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 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 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
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
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
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
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
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
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
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
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
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
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
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
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徐悲鸿在作画栩栩如
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 《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 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 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 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 志”。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 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 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 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 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 老人》、《自画像》.........。
徐悲鸿
徐悲鸿——将自己的意愿赋之实践的一个画家
在指导期间提出, 改良中国画的基本观点:“古法之佳者 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 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 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 风格。
徐悲鸿——将自己的意愿赋之实践的一个画家
1919年官费留学法国。先入徐梁画院学素描, 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受教于历史画画家弗拉 孟。1920年冬结识著名画家达仰并得其教诲,达仰 教导他“勿慕时尚,勿甘小就”,要求他“每精究 一课竟,默背一次,记其特征,然后再与对象相较, 而正其差”,对于油绘人体,则要“分部研究,务 能体会其微,勿事爽利夺目之施”。徐悲鸿行之有 效,致力益勇。留学期间曾赴德国、比利时、意大 利诸国参观文艺复兴时期杰作,深受欧洲古典艺术 的影响。
徐悲鸿作品
《九方皋》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 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
者绝尘耶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 所与其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 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 "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 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 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徐悲鸿——将自己的意愿赋之实践的一个画家
徐悲鸿介绍及作品ppt课件
1951赴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准备创作反映新时代人民改天换地精神的《当 代愚公》,不幸在构图时患脑溢血。
1952卧病在床,但一直关心国内外的艺术活动 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了作,并计划编写《爱 同主义教育挂图》,拟将历代政要艺术珍品集 中编印。
老师的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 画,为什么?
我们最喜欢徐悲鸿 的奔马图。从马的 千姿百态中我们体 会出徐悲鸿当时作 画的心境,也从中 感受到一种勇往直 前、坚韧不拔的进 取精神。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西 山 古 松 柏
一
1919年徐悲鸿留法照片
九
一
八
年
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921年 徐悲鸿因整天参观法国国家美 展,流连忘返,闭馆时才知天降大雪。 他饥寒交迫,得了严重的肠痉挛病。
1931在法国里昂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徐悲鸿 画展。1933年徐悲鸿赴欧洲,举办近代中国画 展和他个人的作品展览,使中国绘画在欧洲产 生了巨大影响。
欧 州 展 览 馆
重访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1905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溧阳 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 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徐悲鸿绘画代表作品
徐悲鸿绘画代表作品01 《老妇》这幅油画《老妇》就是大师28岁时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的作品。
在近代美术界,徐悲鸿的肖像油画技巧之高、声名之盛,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
这幅油画无论是色彩层次、光线变化,还是起伏肌理,技法水准都相当高。
虽然油画由于保管不妥,表面已有剥落并产生裂纹,但所绘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很是传神。
02 《柱棍老人》49cm×32cm 1924年作品最微妙地体现了人体肌肉、曲线的变化。
这件素描作品采用了东方式的用线,在对人物轮廓的勾勒上,非常微妙地用了东方笔触,成为经典。
03 《抚猫人像》布面油画纵53.5厘米横65厘米 1924年此画右上角有“悲鸿”签名。
绘于麻布上。
这是徐悲鸿大师在留法期间完成的另一幅画作。
一位年轻少妇,她身着色调偏暗的粉红色旗袍,一手抱着一只白色可爱的猫,一手抚摸着猫,猫两眼炯炯有神;少妇神情安详露出微笑,睁大双眼,一头利落的短发,显得很有精神和活力。
背景上露出男人的头像,显然是这位少妇的丈夫,对作品主体人物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这是以蒋碧微和画家自己为题材创作的。
04 《奴隶与狮》布面油画纵123厘米横153厘米 1924年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
这幅巨幅油画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05 《箫声》布面油画 1926年画面右下侧有题字“悲鸿,丙寅冬”。
画家自认为:“是岁丙寅,吾作最多,且时有精诣。
”1925年秋徐悲鸿自法国经新加坡返国,发现中国之油画受法国画商宣传影响“浑沌殆不可救”,于是于1926年春末又复去法国巴黎,夏天曾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同年10月返法,故这幅《箫声》当完成于法国。
画一中国青年女子侧身而坐吹箫。
箫为中国传统管乐器,竹制单管直吹,发音清幽。
女子吹箫时的神情似若有所思,背景为幽静田园景象,老树身影与飞翔的白鹤隐约可见。
从画面上,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那传达人物情思的清幽悦耳的箫声。
优选徐悲鸿绘画艺术欣赏ppt(共25张PPT)
• 徐悲鸿以雄狮为题材 的创作,主要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一是抗 战前;一是抗战期间 。
• 1942年12月,徐悲鸿 创作了此幅《雄狮》 。雄狮双眸如电,怒 啸于巨石之上,题句 却曰:“寂寞谁与语 ,昏昏又一年”,更 渲染出一层心境。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遭 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徐悲鸿满怀悲愤,画此负 伤雄狮。它回身昂首,双 目怒视远方,这是一幅用 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怀的 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 和复仇的信念,象征了中 华民族的自尊自强和不容 侵犯。迎风飘舞的鬃毛, 强健有力、紧抓地面的利 爪,喷出怒火的双眼,都 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 之情。
在此幅画中,徐悲鸿 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 头、颈、胸、腿等大转折 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 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 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 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 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 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 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 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 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 似乎要冲破画面。
徐 徐悲悲鸿鸿当 画时 马作 名画 闻的 天心 下境 ,,他也 的从 马中 之所以能在上千年来无数画马的作品中境凸现界出,来,作主要品是在他成狮功子地将强西画烈的的技法动和势精神、溶情入了国画中,注重比例、造
型准确,以形传神。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110×122厘米
节性表现、高度想象力、画面对艺 术家民族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成功传
徐悲鸿
该画在头、颈、躯干以及手臂形 成的稳定的整体构图上又体现出 了相应的变化,笔法简洁概括但 造型坚实,人物手臂的姿势、面 部神态、尤其是眼睛都传达出了 画家自信和持重的内在品质。对 人物内在精神的表达永远是徐悲 鸿艺术创作的主旨,也是对“以 形写神”的中国绘画艺术的优秀 传统在新的领域上的继承和发扬。
【名品赏析】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十二)
【名品赏析】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十二)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十二)群雀图设色纸本1945年作双喜设色纸本1944年作款识:甲申,悲鸿。
钤印:徐徐悲鸿笔下的喜鹊,造型准确,用笔概括简练,是他乐于创作的题材之一。
徐悲鸿先生曾有喜鹊课徒稿传诸后世。
在创作中,先以淡墨写卵形,作为喜鹊的躯干,在此基础之上,再分别以重墨分写双翅、头颈、双爪。
创作过程完全是以西洋画写生、速写的方法。
此件《双喜图》中,一只背身喜鹊正是这一中西结合绘画技法的完美体现。
双喜写成,再以大笔淡墨写出枝干,继而点笔作腊梅,给人以春寒料峭之感,取其“双喜报春”之意。
此件作品是徐悲鸿于四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春风报喜丁亥(1947年)作款识:建宏先生雅正。
悲鸿,丁亥。
钤印:悲鸿之画徐悲鸿的作品一样,都是情绪饱满而热烈的,看去总是淡淡的,轻轻的,但是忽然在某一个街角,山回路转,奇峰突起,带给观者充实饱满的精神冲击和回味悠长的品读思考。
喜鹊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徐悲鸿多次以喜鹊图赠友,暗含“喜上眉梢”、“捷报频传”等美好心愿,寓意着画家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期盼,寄托着对友人衷心的祝福。
此作以简单凝练的花鸟构图,所绘喜鹊姿态灵动,栩栩如生。
以粗笔湿墨勾写喜鹊。
长喙用淡墨渲染,表现出圆浑的明暗光感,鹊身局部还施以白粉,增强立体效果。
柳枝则以纤线勾出,如丝发,劲利流畅。
喜鹊与所栖树枝浓淡墨色的节奏变化甚妙,柳拂鹊跃,充满融融春意。
作品疏密有致,气韵灵动,透染盎然生机。
鸴斯图设色纸本1951年作款识:此即诗经所称鸴斯,桂林一药肆豢之甚驯。
余写六幅此其一也。
悲鸿1951题。
钤印:悲鸿之画、东海王孙画中鸴斯,取材来源于《诗经》中的记载,羽翼丰满,停驻枝头。
徐悲鸿所绘花鸟,造型和形态都相当准确逼真,结构严谨合理;运用细笔的中锋线条,显得流畅自如,洒脱自然;画家在设色时将西画的明暗法运用到其创作之中去,墨色纯净爽然,浓淡自如,自然得体,极富透明感和真实感。
画面中描绘的花鸟形象生动且传神,自然融汇,浑然一体。
徐悲鸿画马欣赏(高清80幅)
徐悲鸿画马欣赏(高清80幅)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在画马的时候,用到了明暗对比,黑白虚实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马的神态上寥寥数笔勾勒出马的精神状态。
不论眼和鼻子还是耳朵和嘴的细节处理,不但用笔精到而且形象真实。
徐悲鸿的马既有写实主义的格调又有传统笔墨的韵味。
墨色单一但是不失层次感,强化了马的立体感,在马的形体塑造上,结合西方的光影效果,马的躯干和肌肉表现真实,线条粗狂有力,马的整体身形矫健俊美,画出的马具有力量感。
徐悲鸿画的马与传统马相比更加昂扬、奔放、蓬勃,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精神感召力、更加具有时代精神。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在中国画马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画马史上的里程碑。
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悲鸿马独冠绝时而且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悲鸿马极少备鞍勒缰,它们为祖国为民族的命运扬鬃奋蹄、驰骋嘶鸣。
秋林三骏1918年,徐悲鸿经友人引荐结识蔡元培,并由蔡元培聘入北大画法研究会担任图画教授,翌年又经蔡元培斡旋,其官费赴欧事最终成行。
上面这幅秋林三骏即1918年重阳节时,徐悲鸿画与蔡元培之作。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徐悲鸿(1895.7—1953.9)。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读书学画。
十三岁时家乡遭水灾,随父流浪江湖卖画为生,绘画以“神州少年”题款。
1915年去上海,谋事不遂返回乡里。
第二年又去上海,以典当度日,后投画上海审美馆馆长高剑文、高奇峰兄弟,得以出版销售。
同年考入震旦大学法文系。
后明智大学征求仓颉画像,投画中选,因之结识康有为、王国维诸人,得机会包览金石书画名作,开始尝试结合西洋画的明暗透视表现中国画的空间体积,创作大量的国画作品。
1917年去日本,倾囊购画,半年后回上海,后去北京,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由罗瘿公、蔡元培推荐去法国留学,考入法国高等美术学校,以校长弗拉孟为师,结识名画家达仰,得益良多。
1923年所作油画入选法国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得好评。
1925起创作日趋成熟,有油画《萧声》、《蜜月》、《原闻》、《怅望》、《抚猫人家》等相继完成,优以《萧声》、《远闻》为人称颂。
1927年去瑞士,意大利,在欧期间观摹了大批古今绘画名作和雕塑艺术珍品,视野大开。
1927年4月回国任田汉筹办的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不久又任中央大学教授,教学之余创作完成具幅油画《田横五百士》。
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大力提倡国画革新,反对因袭守旧。
后因聘齐白石为教授遭人攻讦,辞职回南京,又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1933年完成具幅油画《徯我后》,并先后去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举办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去比利时、德国举办个人画展。
1934年秋回国。
1935年去广西写生,创作了《风雨思君子》、《晨曲》、《古柏》等中国画。
1937年后仍任教于中央大学,在重庆创作了《负篑巴妇》、《巴人汲水》、《自写》等中国画。
1940年春应泰戈尔之邀去印度讲学,为泰戈尔、甘地画像,并举办个人画展。
后赴印度大吉岭,创作有中国画《愚公移山》《喜马拉雅山》等,油画《喜马拉雅山的晨雾》。
1940年底去新加坡日夜作画,第二年在吉隆坡、槟榔屿等城市举办筹赈画展。
徐悲鸿40幅精品欣赏
徐悲鸿40幅精品欣赏《虎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90.4cm,横43.6cm。
【简介】自题:“七年冬将之法,叔平先生持汉魏精拓多种赠别,作此报之并为纪念。
悲鸿。
”钤“悲鸿”朱文圆印。
画幅右下角钤“妙机其微”白文方印。
七年即指民国七年(1918年),徐悲鸿时年23岁。
图绘一花斑虎卧于石上,正扭头转身回眸远眺,其警觉的目光既扩展了画面的空间感,也显现出百兽之王唯我独尊的霸气。
图中的虎采用传统中国画的淡彩晕染,以细劲的笔致勾勒出虎之欲行又止的动态,又以或深或浅的赭石及藤黄交错地渲染虎背的皮毛,表现出细密柔滑的质感。
在书法上,徐悲鸿颇受康有为的影响,工于汉魏法书名拓。
1918年11月,徐悲鸿争取到公费赴法留学的名额。
赴法前,得到好友马衡(字叔平)相赠的汉魏精拓,很是高兴,于是精心地绘制了此图作为答谢《自画像》1922年【文物现状】现藏徐悲鸿纪念馆《箫声》1926年, 油画,尺寸80cm×39cm【简介】创作于1926年, 油画,尺寸80cm×39cm,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一级品。
画中体现出徐悲鸿在早期就有意识地探索油画的中国特色。
其构图、色彩、笔法乃至思想、情感和笔墨情趣上都具有浓郁的东方绘画精神,尤其是构图极具想象力和大胆的革新精神,饱含东方艺术精神和智慧,对画中人物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和截取,其重心严重地偏离画面中心,既从视觉上又从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极不平衡的强烈动势和压迫感,很好地服务于画面整体思想和情感的主题要求。
背景中的一株也被截取的树木被巧妙地放置于画面右上侧,使画面重新获得了平衡,处在画面中心的长箫极具动感,起到了对画面人物和树木构图上的联系作用,是构图上的点睛之笔。
《箫声》是中国意境之美与西方油画形式的一次成功和完美的结合,也是徐悲鸿对意境美的表达过程中在画种和表达形式上的一次成功突破。
《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赏析】此画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