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最终)
双向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双向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双向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在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桩基施工方法,通过搅拌桩机将水泥和土壤充分混合形成桩体,以加固地基并承受上部荷载。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水泥搅拌桩的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设计依据:–根据工程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双向水泥搅拌桩的设计参数。
2.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保证生产施工区域的平整干净。
3.材料及设备准备:–确保水泥、填料及搅拌桩机等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齐全,并检查其完好性。
三、施工流程1.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在场地上进行桩位、桩径及桩深的测量,确定施工标志,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基准。
2.机械开挖:–使用双向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桩孔开挖,保证开挖直径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搅拌成型:–将水泥、土壤按一定比例投入桩孔中,开启搅拌桩机进行搅拌成型,确保桩体质量和密实性。
4.静置固结:–搅拌完成后,进行适当的静置固结时间,使桩体充分硬化成型。
5.验收检测:–对完成的双向水泥搅拌桩进行验收检测,确保桩体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技术监督:–设立专人监督施工现场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桩体质量检测:–对每一根双向水泥搅拌桩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桩体没有质量缺陷。
3.施工记录完备:–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工艺操作、设备运行情况、质量检测等。
五、施工安全1.人员防护:–全体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
2.机械操作安全:–搅拌桩机等施工设备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使用规程,保证安全操作。
3.施工现场管控:–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整齐,做好危险源清除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六、施工结束及验收1.施工结束:–完成桩基施工后,做好施工场地清理工作,确保无遗留材料和设备。
2.竣工验收:–由相关专业机构对双向水泥搅拌桩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出具验收报告。
七、总结双向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重要的桩基处理工艺,在地下工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可以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和安全。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1、施工准备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开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场地平整,满足施工需要。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样确定桩位。
(2)根据试桩结果,确定钻进及提升速度、工作压力、最佳灰浆稠度等技术参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措施。
1.2 工艺性试桩为严格控制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更为科学地指导施工,在正式开工前,必须进行试桩,其目的:(1)确定水泥浆液比重和输浆量,选择合适的输浆泵;(2)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难易程度,确定钻头进入土层的电流变化;(3)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水灰比和配合比是否符合;(4)合理选择喷浆口的位置及大小;(5)掌握搅拌机提升、下沉、复搅的速度,确定水泥浆到达喷浆口的时间等参数;(6)验证成桩的均匀度及桩径大小。
2、施工工艺根据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试桩结果,本项目钉形水泥土双向深层搅拌桩下部采用二搅一喷施工工艺、上部扩大头部分采用四搅三喷工艺。
参数选择设计要求水灰比0.45-0.55,我部选择水灰比0.5进行试桩,水泥掺量20%,土体天然密度1.554×10kg/m每米双向搅拌桩土体用量为:G0=ρV=1.554×π×0.35×1000=598.05kg;每米双向搅拌桩水泥用量为:Gg= G0×20%=598.05×20%=119.61kg;每米双向搅拌桩水用量为:Gw= Gg×0.5=119.61×0.5=59.81kg;2.1 工艺流程(1)双向深层搅拌桩机就位:放线、定位,安装打桩机,并移至指定桩位对中;(2)扩大头部位切土下沉:开启搅拌机,并使叶片伸展至上部扩大头设计直径,双向深层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启动水泥灰浆泵向软土层喷水泥浆液,搅拌设备的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内外钻杆同时双向切割搅拌土体,直到上部扩大头设计深度(上部一搅一喷);(3)搅拌桩下部缩径切土下沉: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使叶片收缩到桩体下部设计直径,搅拌设备的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和切割搅拌土体,达到设计规定的深度,并在桩底处持续喷射浆液搅拌不少于10秒(下部一搅一喷);(4)双向深层搅拌桩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设备,使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下部两搅);(5)扩径部位提升搅拌:改变钻杆的旋转方向,使搅拌机叶片伸展至上部扩大头直径,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面(上部两搅两喷);(6)上部扩大头再次下沉搅拌:开启灰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设计深度(上部三搅三喷);(7)上部提升再次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搅拌机两组叶片同时双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面(或桩顶以上50cm),完成搅拌作业(上部四搅三喷);(8)桩顶处理:桩顶人工修整,完成、移机。
钉型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 (1)三、试桩目的....................................... . (2)四、工艺介绍. ................................ .. (2)五、钉型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 .......... .. (2)六、人员及机械设备组织 (8)七、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9)八、质量保障措施 (10)九、材料计划表................................................... (12)十、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 (12)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9)一、编制依据1、S332安庆至望江改建工程第5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4、软土路段的地质勘察报告;5、本工程合同要求和招投标文件;6、施工规范及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范》(YBJ225-91);《钉型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024-2007)二、工程概况1、我公司承建的S332安庆至望江改建工程第五标段,起止点桩号为K50+000~K67+726.097,线路起于望江县高士镇武昌村自东北向西南沿S332老路布设,终点位于望江县华阳镇新北社区附近S211,全长约17.729公里。
其中武昌湖周边多为软土地基,土质承载力较差。
设计图纸中将K54+168~K54+410、K54+623~K55+959.1段软土地基采用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方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具体设计参数如下:桩长:5-14m,其中扩大头直径0.9m,长度4-9m,共19080根,115708米;下部桩体直径0.6m,长度0-8m,共10791根,69169米。
x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word版本

麻涌大道延长线升级改造工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专项方案编希H : 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_湖南中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麻涌大道延长线升级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 年5 月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概述水泥搅拌桩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振动小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生了水泥搅拌桩存在均匀性差、浆液上冒、受力不合理,人为因素等影响工程质量等问题,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吸收了常规水泥搅拌桩的优点,充分利用复合地基应力传递规律,在攻克了常规搅拌桩的严重缺陷后,发明的一种新型与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即钉形水泥土搅拌桩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两者有机结合成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简称钉形桩)。
1.2 设计要点⑴桩径d:扩大头桩径100 cm,下部桩径60 cm,扩大头长4m.⑵桩距S:本次设计桩距为1.8m。
⑶桩长: 钉形桩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及结合现场地质情况确定, 桩端要求穿透淤泥层, 要求落在持力性能较好的土层, 且进入持力层大于等于o.5 ~im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参照地质报告和逐段试桩结果校对图纸桩长。
⑷材料要求: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比为18%,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⑸配合比:浆体包括三种材料:水、水泥、工业废石膏,其比例 关系为:(0.4 〜0.5 ) : 1.0 : 0.2。
⑹成桩工艺:施工采用两搅一喷工艺。
⑺褥垫层厚度 0.3 米,材料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20 mm )。
⑻桩体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并经过验收合格后, 方可填筑路堤或施 工加其它荷载,桩身2d 龄期的击数N10达到15击或7d 龄期的击数 N10大于原天然地基击数的一倍以上。
1.2 工程地质情况本段地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 岩性及力学性质划分为 5 大层 8个亚层: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淤质粘土层、第四系 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层、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粉质粘土、 含砾粉质 粘土层、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粘土, 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中风化石灰施工工期目标为确保本工程能顺利按时竣工, 本工程力争在 41 日历天内完成施 计划从 5月15日开工,至 6月 25日完工。
钉型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 (1)三、试桩目的....................................... . (2)四、工艺介绍. ................................ .. (2)五、钉型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 .......... .. (2)六、人员及机械设备组织 (8)七、施工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9)八、质量保障措施 (10)九、材料计划表................................................... (12)十、安全技术措施及文明施工 (12)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9)一、编制依据1、S332安庆至望江改建工程第5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4、软土路段的地质勘察报告;5、本工程合同要求和招投标文件;6、施工规范及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范》(YBJ225-91);《钉型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024-2007)二、工程概况1、我公司承建的S332安庆至望江改建工程第五标段,起止点桩号为K50+000~K67+726.097,线路起于望江县高士镇武昌村自东北向西南沿S332老路布设,终点位于望江县华阳镇新北社区附近S211,全长约17.729公里。
其中武昌湖周边多为软土地基,土质承载力较差。
设计图纸中将K54+168~K54+410、K54+623~K55+959.1段软土地基采用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方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具体设计参数如下:桩长:5-14m,其中扩大头直径0.9m,长度4-9m,共19080根,115708米;下部桩体直径0.6m,长度0-8m,共10791根,69169米。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1

天童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以下工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库外碎石道床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桩长延长米67万。
2、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径1000/500mm(即扩大头直径1000mm,下部桩径500mm),桩间距1.8m,扩大头高度5.0m,桩长22~25m。
3、水泥采用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初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土体质量的15%,水泥浆水灰比为~。
桩顶设置0.6m碎石垫层夹双向50KN/m土工格栅。
图1-1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平面布置图图1-2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构造图二、施工准备1、水田地段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表层种植土,旱地及荒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层,并用购好土回填至原地面;地表低洼积水地段排水疏干并清除表层污泥后填土找平;清除建筑垃圾、建筑残留物及地表硬化层等。
施工场地耐力应满足桩机施工要求。
2、对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查。
不等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
3、施工前应完成现场地邻建建筑、道路、地表及地下管线、高压输电线、构筑物、边坡、环境等保护措施,具备施工用水,施工道路畅通。
4、室内配比试验:采集典型软弱层土样,进行室内配比实验,测定各水泥土试块不同年龄期、不同水泥参入量、不同外加剂的抗压强度,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灰比、水泥掺入量及外加剂品种、掺量。
要求28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5、成桩工艺试验,利用室内水泥土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桩试验(不少于3根),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6、主要施工设备、设施配置措施和施工劳动力组织(1)、机械选型:本标段搅拌桩桩长为22~25m,选用DM-3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拟配备3台DM-3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机进行施工。
(2)设备控制措施(a)进场即由我公司设备部统筹配置性能优良机械按工期筹划所需准时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secret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中北延长线三标合同段K2+792.677—K3+360、K3+860—3+900段、水域面积40416㎡、水深0.5m—1.1m、淤泥厚度2.5m—22.5m、采用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法对软弱地基进行深层处理,设计桩顶标高为19m—20m之间、设计标底标高在-3m—15m之间。
桩长为5m—22.5m 之间、其中桩身直径φ500、扩大头直径φ1000、长3m。
桩距1.8m,梅花形布置。
地基处理面积42803㎡、共打桩15156根、钉形搅拌桩体积72487m³。
二、编制依据(一)、《工程施工合同》。
(二)、《钉形搅拌桩施工图》(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076—95)。
(四)、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相关资料、我项目部现有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从事类似工程建设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三、设备选型及施工前期准备(一)、主要施工设备及其技术参数本工程选用SJB型深层搅拌桩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
1、桩机型号:SJB深层搅拌机2、搅拌头转速:60r/min3、最大施工深度:18m4、额定扭矩:8500N·m(二)、施工前期准备1、清除地面各种障碍物、平整场地,在鱼塘、藕塘处回填50cm 粘土压实,为桩机准备好工作平台。
3、组织材料进场,进场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存放场地要充分满足施工需要,现场布局合理。
(三)、测放桩位1、施工前,首先根据轴线交叉点坐标用全站仪定出轴线。
2、根据桩位平面图及主要轴线,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确定桩位。
3、测量现场地面标高,确定桩顶标高。
对桩位进行编号,以利于施工管理和资料整理。
4、设备进场后,按设计要求,在不同地点根据不同桩长进行工艺性试验桩的施工,确定下沉及提升速度、浆泵工作压力、每米水泥浆用量情况等工艺参数,了解地质情况,待参数确定后再进行工程桩施工。
TS14标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原则................................................ - 1 -1.3编制范围................................................ - 2 -2.工程概况...................................................... - 2 -2.1工程地质及水文、气象.................................... - 2 -2.1.1水文地质.......................................... - 2 -2.1.2 气象.............................................. - 2 -2.2周边环境................................................ - 3 -2.3设计情况................................................ - 4 -3.工期安排...................................................... - 5 -4.施工组织及机械人员............................................ - 5 -5.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 6 -6.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要求...................................... - 7 -6.1施工准备................................................ - 7 -6.2施工工艺流程图.......................................... - 8 -6.3施工步骤................................................ - 8 -7.施工要求...................................................... - 9 -7.1过程质量检测........................................... - 10 -8.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及措施....................................... - 11 -8.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11 -9.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3 -9.1安全施工措施........................................... - 13 -9.2供电及照明安全措施..................................... - 13 -10.文明施工措施................................................ - 14 -11.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 14 -12.环境保护措施................................................ - 15 -12.1水污染的防治.......................................... - 16 -12.2大气污染的防治........................................ - 16 -12.3噪声污染的防治........................................ - 17 -12.4施工现场清洁.......................................... - 17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TS14标段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本方案按照以下文件和标准进行编制:(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5)《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JG/T024-2007);(6)《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理论与应用》;(7)《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TS14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8)《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300号;(9)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3篇)

第1篇本项目为某住宅小区基础工程,基础形式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桩径为600mm,桩长为15m,桩间距为1.5m。
本方案针对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资料: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概况、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2)材料设备:水泥、砂、粉煤灰、水、搅拌桩机、钻机、振动板、吊车、运输车辆等。
(3)人员组织:施工队伍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流程(1)场地平整:将施工现场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坚实、平整。
(2)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样桩位,确保桩位准确无误。
(3)搅拌桩施工:①开孔:采用钻机进行开孔,孔径应大于搅拌桩直径。
②搅拌:将搅拌桩机插入孔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应保持搅拌速度均匀。
③灌浆:将水泥、砂、粉煤灰等材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搅拌桩机将浆体灌入孔内。
④复搅:待浆体初凝后,再次进行搅拌,确保浆体均匀分布。
⑤成桩:待桩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成桩。
(4)桩体质量检测:采用无破损检测方法,检测桩体强度、桩体长度、桩体垂直度等指标。
3. 施工注意事项(1)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搅拌速度均匀,避免出现搅拌不均匀现象。
(2)灌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浆体配合比,确保浆体质量。
(3)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桩体质量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检测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水泥、砂、粉煤灰等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搅拌桩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桩体质量:加强桩体质量检测,确保桩体强度、桩体长度、桩体垂直度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
四、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机械操作安全: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钉形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工程第二施工标段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浙江实强建设有限公司温州市站西路二期工程Ⅱ标项目部2013年4月20日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第二部分: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一、施工综述二、主要材料供应三、主要施工方案第三部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一、质量目标和创优计划第四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9)一、施工进度计划要求二、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及控制三、施工人员需求计划及控制四、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五部分: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二、文明施工主要技术措施三、环境保护保持措施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温州市站西路二期(站南路—瓯海大道)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镇林桥头村,路段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瓯海大道,南至站南路,红线宽50m,起点桩号K2+837.86,终点桩号K4+880,全长约2042.14m。
本工程同时是104国道温州过境段改建工程(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一段,G104温州改建工程含本工程预留高架。
本项目道路等级按城市主干道Ⅰ级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
2、施工标段本标段为第二施工标段,桩号K3+700~K4+880,路线全长1.180km。
主要工程内容为:道路、桥涵、给排水、电力管道、交通标线、照明及交通设施工程的施工。
本标段当桥头路段淤泥层厚度小于20m时,桥头30m范围内路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呈正三角形分布,靠近桥台20m路段中心间距180cm,后10m路段中心间距200cm。
搅拌桩上部桥扩大头直径D=1m,水泥用量为260Kg/m;下部桩径d=0.5m,水泥用量为65Kg/m。
搅拌桩采用普硅42.5#水泥,水灰比为1:0.45~1:0.55。
具体处理范围及相关参数见下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参数表另本工程墙身高度大于3m的挡墙,挡墙基础也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处理。
最新x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

x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案麻涌大道延长线升级改造工程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湖南中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麻涌大道延长线升级工程项目经理部2013年5月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概述水泥搅拌桩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振动小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生了水泥搅拌桩存在均匀性差、浆液上冒、受力不合理,人为因素等影响工程质量等问题,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吸收了常规水泥搅拌桩的优点,充分利用复合地基应力传递规律,在攻克了常规搅拌桩的严重缺陷后,发明的一种新型与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即钉形水泥土搅拌桩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两者有机结合成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简称钉形桩)。
1.2设计要点⑴桩径d:扩大头桩径100㎝,下部桩径60㎝,扩大头长4m.⑵桩距S:本次设计桩距为1.8m。
⑶桩长:钉形桩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及结合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桩端要求穿透淤泥层,要求落在持力性能较好的土层,且进入持力层大于等于0.5~1m;施工前应进行试桩,参照地质报告和逐段试桩结果校对图纸桩长。
⑷材料要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比为18%,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
⑸配合比:浆体包括三种材料:水、水泥、工业废石膏,其比例关系为:(0.4~0.5):1.0:0.2。
⑹成桩工艺:施工采用两搅一喷工艺。
⑺褥垫层厚度0.3米,材料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20㎜)。
⑻桩体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并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路堤或施工加其它荷载,桩身2d龄期的击数N10达到15击或7d龄期的击数N10大于原天然地基击数的一倍以上。
1.2 工程地质情况本段地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按地层成因、岩性及力学性质划分为5大层8个亚层: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湖积淤质粘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粘土,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中风化石灰岩。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第一篇: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2.1、搅拌机就位:搅拌机到指定桩位并对中。
2.2、喷浆下沉: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旋转(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切割、搅拌上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到设计深度。
2.3、施工下部桩体: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喷浆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设计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
2.4、提升搅拌:搅拌机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地面标高。
2.5、伸展叶片: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径;提升钻杆,两组叶片同时正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
2.6、切土下沉: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
2.7、提升搅拌: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完成单桩施工。
第二篇:双向水泥搅拌桩连盐铁路监理三标监理二组深层水泥搅拌桩监理细则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专业工程的特点 (2)三、水泥搅拌桩监理工作流程图 (4)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重点 (8)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10)六、旁站具体部位及工序 (23)七、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安全 (23)八、资料整理 (23)连盐铁路监理三标监理二组深层水泥搅拌桩监理细则一、编制依据:1、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站前工程施工图及其它相关设计资料;2、国家、原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定型图、标准图等各项技术标准;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 J1078-2010);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J285-2004);5、已批准的监理规划6、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连盐铁路监理三标监理二组深层水泥搅拌桩监理细则二、专业工程的特点:深层水泥搅拌桩,适用于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素填土、粉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松散砂土等地基。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目录1.1、编制依据 (3)1.2、编制范围 (3)2、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和工程量 (3)2.1、工程概况 (3)2.2、工程地质条件 (3)2.3、主要工程量 (6)3、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 (6)3.1主要材料的供应 (6)3.2、施工技术交底 (7)3.3、设备选型 (7)3.4、施工准备 (7)3.5、施工工艺流程图 (9)3.6、成桩要求及施工资料的整理 (10)3.7施工控制要点 (10)3.8、设计参数要求 (10)4、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2)4.1、工程质量目标 (12)4.2质量保证措施 (12)5、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13)5.1、施工进度计划要求 (13)5.2、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及控制 (14)5.3、施工人员需求计划及控制 (14)5.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4)6、施工保证措施 (15)6.1、安全生产施工管理目标 (15)6.2、安全生产指导思想 (15)6.3、安全生产总体计划 (15)6.4、安全及消防管理体系 (16)7、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8)7.1、文明施工目标 (18)7.2、文明施工措施 (19)8、环境保护保持措施 (21)8.1、施工环保目标 (21)8.2、施工保护措施 (21)1、编制范围及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甬金高速溪口东至甬台温高速姜山连接线一期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钉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 JG/T024-2013)。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2、编制范围K9+454-K10+500段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全部布置在主线范围内,除去K10+327.5中桥两侧的预应力管桩(141米)及桥梁宽度(39.04米)外,其余部分863.10米全部为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
2、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和工程量2.1、工程概况主线起点为甬金高速溪口东出口,沿已建成的四明路(上畸线)向东与规划汇诚北路相接,沿规划汇诚北路向北终点桩号为K12+250位置(其中9.438km 利用已建成四明路)。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武汉市武金堤(三环线-江国路)道路排水工程合同文件;2、武汉市武金堤(三环线-江国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8、现行国家和安徽省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
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项目沿线属长江水系,地表水系较发育。
主要河流为白石天河。
区内主要为新构造运动的沉降地带,松散堆积物厚度较大。
在软土分布区和现代河流发育地段,上部主要为河漫滩相沉积的粘性土等细粒土及粉细砂透镜体,下部为河床的砂层、砾卵石层等粗粒物质,含细粒土,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从而构成了双层含水的水文地质结构。
其中上部主要为细粒土组成,厚度15-30米不等,构成了潜水含水层,富水性差,地下水位埋深1米左右。
下部粗粒土厚度较大,空隙大,连通性好,富水性好,为承压水,主要接受上部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补给,为本区主要含水层。
本标段沿线软土主要分布于K25+984-K27+250段,软土厚度不等。
K25+984-K26+670段软土厚度为8-11m,上腹有较薄的硬壳层为粉质粘土,下伏粉质粘土,可塑状。
K26+670-K27+250段软土厚度为3-8m,软土分布较均匀,软土上腹有粉质粘土硬壳层,下伏粉质粘土,可塑状。
本段设计采用的钉形桩,具体设计参数如下:桩长:10-14M,其中扩大头直径1.0M,长度5M,下部桩体直径0.5M,长度5-9M,桩间距1.8-2.2M,正三角形布置。
钉型双向水泥搅拌桩设计采用固化剂为32.5级以上复合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5,水泥掺量为13%。
按照设计及相关施工要求规定,在钉型搅拌桩正式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工艺参数的试桩试验,且在同一工程地质条件下试验桩数不小于10根,试验桩与工程桩一致。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2)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一、前言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地基构造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方法。
该工法通过钉形水泥土桩的双向搅拌作用,在地下形成一种高强度的桩体,提供了较好的承载性能和抗剪强度。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工法特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强度:通过双向搅拌的作用,使钉形水泥土桩形成均匀致密的桩体,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承载性能。
2. 灵活性: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地下工程要求。
3. 施工周期短:相比传统的桩基施工方法,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具有施工周期短、效率高的特点。
4. 环境友好: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水排放,对周围环境和民居影响小。
5. 经济效益好:该工法使用的材料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可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适应范围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基处理:1. 土质条件差:对于土壤较松散、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的地区,该工法可以提供较好的地基改良效果。
2. 限制振动施工的场地:在一些对振动限制较为严格的场地,如附近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该工法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高含水层地基处理:钉形水泥土桩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水泥水浆的收缩力和抗剪强度,适用于高含水层地基的处理。
4. 土壤污染地区:该工法可以通过充实和固结土壤,减少土壤的渗漏,从而达到处理土壤污染的目的。
四、工艺原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施工工法主要包括预制孔和钉形水泥土桩搅拌两个主要步骤。
首先,在需要加固地基的位置钻孔并吹入水泥浆,形成孔内水泥环,然后将搅拌桩装入孔内,通过旋转搅拌头和定向机构,将钢筋和混凝土与周围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形成钉形水泥土桩。
这种工法通过钢筋的加固和水泥的固结作用,提供了地基坚实和稳定的承载力。
钉形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一般情况下,普通水泥搅拌桩可以满足地填方桥头和箱涵结构物的承载力要求,但是本次工程淤泥层较厚,超过其经济适用桩长,且淤泥承载力小,普通搅拌桩无法保证成桩效果,因此本工程复合地基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和预制管桩,可以满足设计桩长和复合地基强度的要求.二、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方法介绍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是在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工艺和结构形式,工程质量更容易保证。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采用同心双轴钻杆,他通过在内钻赶上设置正向旋转叶片并设置喷浆口,在外钻杆上安装反向旋转叶片,通过外杆上叶片反向旋转过程中的压浆作用和正反向旋转叶片同时双向搅拌水泥土的作用,实现了正反向同时旋转,由于实现了正反向的同时旋转,阻断水泥浆上冒途径,作业环境良好,把水泥浆控制在两组叶片之间,保证水泥浆在桩体中搅拌均匀,桩身强度大大提高,对桩周土的扰动大大减少,施工安全。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水泥成桩过程中,由动力系统分别带动安装在同心钻杆上的内、外两组搅拌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既可以为一个直径,形成圆柱体桩体,又可以通过搅拌叶片的伸缩(利用土体的主被动土压力差,使钻杆上叶片打开或收缩,)桩径随之变大或变小,使桩身上部截面扩大而形成的类似钉形的水泥土搅拌桩,形成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桩体的任何地方变化其直径,形成扩大桩头。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采用的是二搅一喷的工艺流程,扩大桩头部分与桩体一次施工完成,工艺流程简单,更能消除人为因素,提高搅拌桩的质量,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
三、施工前准备(1)掌握加固土的性质及单桩承载力要求。
(2)每个工点施工前必须先打不少于3根的工艺试验桩(位置选择在桥头的密集段的边坡范围),以检验机具性能及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
(3)掌握满足设计单桩喷浆量的各种技术参数;检验桩身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共设置32根桩,桩径为1米,桩深为12米,主要用于地下结构的支撑和加固。
二、施工准备1. 准备工具:挖掘机、水泥搅拌机、压浆机等。
2. 准备材料:硅酸盐水泥、砂、石子等。
3. 确定桩基位置:按设计好的桩基间距和平面布置要求,在地面上标示出桩基的中心线。
三、施工步骤1. 确定桩基位置后,先用挖掘机开挖桩基坑。
坑底宜留有一定的垫层,防止土壤脱窝坍塌。
2. 开始搅拌桩材料。
将硅酸盐水泥、砂和石子按一定比例放入水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确保桩材料的质量。
3. 启动压浆机,在桩基坑中注入定量的水泥浆料,同时使用压浆机混合桩材料,使其达到一定的浆液状态。
浆液的质量要求均匀,且不得有砂浆渗漏。
4. 开始灌注桩基。
将搅拌好的桩材料灌注至桩基坑中,同时使用振捣棒顶打,以排除空隙和气泡,确保桩身质量。
5. 水泥搅拌桩灌注至设计标高后,用振捣器进行揉捏和压实桩身,增加其密度和强度。
6. 确保桩身达到规定的强度后,进行桩顶处理。
将桩顶削平并修整,以便后续地下结构的施工。
四、施工要点1. 水泥搅拌桩在灌注过程中,要确保桩材料质量均匀,避免出现桩身中空或不均匀的情况。
2. 注入的水泥浆料在硬化前,要防止外界环境对其影响,如雨水浸泡等。
3. 灌注桩基后,要及时使用振捣器进行揉捏和压实,以保证桩身的密度和强度。
4. 桩顶削平和修整时,要将注意力放在桩顶的平坦度和垂直度上,确保桩顶与地下结构的连接牢固。
五、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施工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 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
3. 施工过程中,要按要求进行各项试验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总结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桩材料的质量和灌注过程中的均匀性,同时要注意桩身的揉捏和压实,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桩基的稳定性。
双向搅拌桩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层,基础采用双向搅拌桩基础。
搅拌桩直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12-15米。
本方案针对本项目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1)成立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工作。
(2)设立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调配、物资供应等工作。
(3)设立技术质量部,负责施工技术指导、质量控制、质量检验等工作。
2. 施工人员(1)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熟悉搅拌桩施工工艺。
(2)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搅拌桩施工技术。
3. 施工设备(1)搅拌桩机:采用国产或进口双轴搅拌桩机,具备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
(2)运输车辆:用于搅拌桩原料、成品运输。
(3)其他设备:搅拌车、挖掘机、平板车等。
4. 施工材料(1)水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2)粉煤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稳定。
(3)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早强、抗渗、抗裂等功能。
(4)砂、石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稳定。
三、施工工艺1. 施工顺序(1)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2)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确保桩位准确。
(3)搅拌桩施工: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搅拌桩施工。
(4)桩体质量检验:对搅拌桩桩体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桩体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桩顶处理:对搅拌桩桩顶进行处理,确保桩顶平整。
2. 搅拌桩施工(1)桩位测量: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测量,确保桩位准确。
(2)搅拌桩施工:采用双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启动搅拌桩机,将搅拌轴伸入搅拌桩孔内。
2)将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搅拌均匀,倒入搅拌桩孔内。
3)启动搅拌桩机,进行搅拌施工,直至达到设计深度。
4)关闭搅拌桩机,将搅拌轴缓慢退出搅拌桩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专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安徽省314省道改建工程二标段路基标编号:安徽省314省道改建工程路基02标段(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山东鑫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1、本工程软土路基段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加固,桩延长米56.5万。
2、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径1000/500mm (即扩大头直径1000mm ,下部桩径500mm ),桩间距2.0/2.2/2.4m ,扩大头高度4.0/5.0/6.0m ,桩长6~13m 。
3、水泥采用P.o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初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土体质量的13%,水泥浆水灰比不大于0.5。
桩顶设置填筑0.3m 碎石垫层双向50KN/m 土工格栅。
图1-1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平面布置图下部桩径 d =0.5桩间距图1-2 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构造图二、施工准备1、水田地段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表层种植土,旱地及荒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层,并用购好土回填至原地面;地表低洼积水地段排水疏干并清除表层污泥后填土找平;清除建筑垃圾、建筑残留物及地表硬化层等。
施工场地耐力应满足桩机施工要求。
2、对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施工用水水质进行取样复查,不得使用有侵蚀性水作为施工用水。
3、施工前应完成现场地邻建建筑、道路、地表及地下管线、高压输电线、构筑物、边坡、环境等保护措施,具备施工用水,施工道路畅通。
4、室内配比试验:采集典型软弱层土样,进行室内配比实验,测定各水泥土试块不同年龄期、不同水泥参入量、不同外加剂的抗压强度,寻求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灰比、水泥掺入量及外加剂品种、掺量。
要求7天龄期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28天龄期强度1.6Mpa、28天龄期强度2.4Mpa。
5、成桩工艺试验,利用室内水泥土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桩试验(不少于10根),以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6、主要施工设备、设施配置措施和施工劳动力组织(1)、机械选型:本标段搅拌桩桩长为6~13m,选用DM-3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拟配备3台DM-3型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施工。
(2)设备控制措施(a)进场即由我公司设备部统筹配置性能优良机械按工期筹划所需准时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b)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都达到Ⅱ类机械设备的要求,并且状况良好,性能优良。
(c)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司机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操作。
7、施工劳动力组织三、试验桩位置试验桩桩号为B1-1~B1-9,里程为K22+504.5四、施工计划加固区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填筑土方、桩完工:2011年6月20日--- 2011年10月5日五、技术要求1、水泥土搅拌桩采用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径1000/500mm(即扩大头直径1000mm,下部桩径500mm),桩间桩间距2.0/2.2/2.4m,扩大头高度 4.0/5.0/6.0m,加固总桩长及桩顶高详见站场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不设桩位时靠边界第一排桩中心距边界不大于0.5m)。
2、水泥采用p.0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初定的掺灰量不小于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3%,水泥浆水灰比不大于0.5。
3、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4、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桩径质量检验合格后,桩顶填筑0.3m碎石垫层夹二层土工格栅。
碎石垫层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垫层碾压满足地基系数K≥120MPa/m,空隙率小30于31%的要求。
土工格栅为聚丙稀双向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5.0m,网孔直径80~120mm,纵、横向屈服坑拉强度≥50KN/m。
对应纵、横向伸长率≤10%,幅宽度不小于≤10%。
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工格栅必须耐碎石挤压,不得在填筑碾压垫层时出现折断。
5、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铺设桩顶垫层及进行上部路基填土施工。
6、双向搅拌桩机械参数:下沉速度0.5~0.8m/min;提升速度0.7~1.0m/min;内钻杆转速≥50r/min;外钻杆转速≥70r/min;下沉时喷浆压力0.25~0.40MPa。
7、双向搅拌桩机械叶片宽度80~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度。
六、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工步骤及打桩顺序1、搅拌桩定位:搅拌机到制定桩位并对中;2、喷浆下沉:启动搅拌机,是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外钻杆逆时针旋转,内钻杆顺时针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3、施工下部桩体: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收缩到下部桩体直径;喷桩切土下沉,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设计深度,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4、提升搅拌:搅拌机提升、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扩大头底面标高;5、伸展叶片:改变内外钻杆的旋转方向,将搅拌叶片伸展至扩大头径;提升搅拌,提升钻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设计或桩顶标高以上50cm;6、切土下沉: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送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搅拌机持续下沉,直到扩大头设计深度;7、提升搅拌:关闭送浆泵,两组叶片同时正反方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到地表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
8、完成单桩施工:关闭搅拌机械,桩机移位准备施工下一根桩。
a)b)c)d)e)f)g)h)图1 -3钉形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七、质量控制1、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应坚持全程的施工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并对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
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内外钻杆转速、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停浆处理方法和单桩施工时间等。
2、施工准备阶段,应对原材料质量、计量设备、搅拌叶片的伸展直径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查。
3、施工时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水平和导向架垂直,搅拌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4、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水泥浆比重、搅拌机提升和下沉速度以及钻机最后30s的电流和钻进速度等。
5、单桩施工结束后,应对桩位偏差、桩径、单桩水泥用量以及单桩施工时间进行检查。
桩径、扩大桩头高度及单桩水泥用量不得少于设计值,单桩施工时间不得小于工艺试桩确定的时间值。
要求单台桩机一昼夜打桩长度不超过500m。
6、连续施工:为保证防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应保证24小时连续作业,如因故停工1小时以上,必须进行全面清洗,以防止水泥在设备管路中结块影响施工。
八、质量检验1、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7天后采用浅部开挖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和搅拌均匀程度,并可检验桩身直径,检查频率为1‰,且不少于3根。
2、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取芯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为保证试块尺寸,钻孔直径不小于108mm。
检验桩数应随机抽取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对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扩大头部分宜在小直径桩外取芯,下部桩宜在圆心外0.125m处取芯,通过芯样对桩长、扩大头长度、强度、均匀性等综合评价。
3、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4、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荷载试验条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检验桩数为总桩数的2‰,且每个单项工程不少于3点。
质量验收方法及频率尚应符合《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T024-2007)要求。
九、施工注意事项1、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路基点应及早安排施工,搅拌桩施工完成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铺设桩垫层及进行上部路基填土施工。
2、加固桩长详见“第一分册站场与线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当相邻横断面加固桩长不一致时,两个横断面间加固桩长渐变顺接。
3、搅拌机钻头到达设计深度后,在桩端应就地持续喷浆搅拌10秒以上。
4、施工时因故停浆,恢复供浆时应在断浆面上下重复搭接0.5m喷浆搅拌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时,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并在原位旁边补桩。
5、钉形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28天内不得有任何机械在上面行走。
6、按要求设置沉降、位移观测设备和进行沉降、位移观测,观测结果应纳入竣工文件。
7、路堤填筑应严格控制填筑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若有异常,应停止填筑或暂缓填筑。
十、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
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所有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
8.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
9.搅拌机转动,应设专人看管,严禁伤人。
10.每天下班后,应有专人负责关闭、切断电源。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