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牙的发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牙的发育

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牙板:在胚胎第5周,原口腔上皮局部增生形成原发性上皮带。上皮带继续增生分裂,在唇(颊)侧形成前庭板,在舌侧形成牙板。

一、成釉器的发育

(一)蕾状期:

牙板末端的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形的上皮芽,如同花蕾,称为牙蕾。

牙蕾细胞类似基底细胞,周围有间充质细胞增生。

(二)帽状期:

上皮芽继续生长,体积增大,底部凹陷,形状如帽子。外周的间充质细胞也增生聚集。此时的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和星网状层。

(三)钟状期:

随着成釉器的长大,上皮凹陷加深,形如钟状。外周的间充质细胞也继续增生。

此期的成釉器分化为四层: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

1.外釉上皮层:是一层立方上皮,借牙板与口腔上皮相连。外釉上皮与内釉上皮相连处称为颈环。

2.内釉上皮层: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的凹面的基底膜上,与牙乳头相邻。

3.星网状层: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细胞呈星形,有较长的突起。细胞间充满富含蛋白的粘液样液体,有营养保护作用。

4.中间层:在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细胞。与釉质形成有关。

5.釉结、釉索:

釉结为内釉上皮局部增生。

釉索是由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一条细胞条索。

以上均为暂时性结构。

二、牙乳头

牙乳头细胞为成釉器包围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在内釉上皮细胞的诱导下,牙乳头外层细胞分化为高柱状的成牙本质细胞。

牙乳头是决定牙形态的重要因素。并形成牙髓。

三、牙囊

牙囊由成釉器外周的间充质细胞呈环形排列而成。

牙囊发育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第二节牙体组织的形成

一、牙本质的形成

在成釉细胞的诱导下,牙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随后,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牙本质基质,并合成I型胶原。

最早形成的牙本质基质称为罩牙本质。罩牙本质基质的胶原纤维粗大。

牙本质的矿化形态是球形矿化,形成钙质小球。球形矿化遗留的未矿化的基质称为球间牙本质。

除罩牙本质外,其余大部分的原发性生理性牙本质成为髓周牙本质。髓周牙本质的胶原纤维比较少,并相互交织与小管垂直。

二、釉质的形成

釉质矿化分四期:

I:基质含达矿化总量30%的矿物盐。

II:矿化从釉质表面开始,向深层扩散。

III:由最内层向表层矿化。

IV:外层釉质很快矿化,且矿化度最高。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矿物盐沉积在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从釉质中被吸收。最后使釉质达到96%的矿化程度。

牙冠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薄膜,成为釉小皮。

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成为缩余釉上皮。

三、牙髓的形成

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牙髓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牙髓细胞。

随着牙本质细胞向中心移动,牙乳头的体积逐渐缩小。

到原发性牙本质完全形成,髓腔内的结缔组织成为牙髓。

四、牙根的形成

当牙冠发育完成时,牙根开始发育。内釉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形成上皮根鞘。

上皮根鞘继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成45o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成为上皮隔。

五、牙周组织的形成

(一)牙骨质的形成:

随着根部牙本质的形成,牙囊细胞穿过根鞘上皮,进入根部牙本质表面,分化成为牙骨质细胞。

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覆盖在牙根冠方2/3处。

继发性牙骨质是细胞牙骨质,覆盖在根尖侧的2/3区域。

(二)牙周膜的发育

当牙根形成是,牙囊细胞增生活跃,在邻近根部的牙骨质和固有牙槽骨内壁,分别分化为牙骨质细胞和成骨细胞。而大量位于中央的细胞,则分化为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部分被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形成穿通纤维。

随牙齿的萌出,牙周纤维斜行排列。并不断改建,对牙起支持作用。

(三)牙槽骨的形成

随牙周膜的形成,在骨隐窝壁上的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新骨。

牙周组织形成后,随着功能需要,不断改建,不断补充。来自骨髓的细胞通过血管定位于牙周膜,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

第三节牙的萌出和替换

一、牙的萌出

是牙冠形成后向牙合平面移动,穿过骨隐窝和口腔粘膜,达到功能位置的过程。

(一)萌出前期:上、下颌骨向中线和后端增长时,乳牙胚向前庭方向和牙合面移动。牙移动方骨吸收,反之增生。

(二)萌出期:缩余釉上皮与口腔上皮在萌出牙上方融合成一上皮团,称为上皮袖。其中央上皮坏死,形成牙萌出的通道。使牙萌出时不会发生出血。

牙囊通过结缔组织条索与口腔粘膜固有层相连,形成引导索。在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条索的孔,称为引导管。当牙萌出时,骨吸收时引导管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骨通道。

(二)萌出期:牙冠萌出到口腔,缩余釉上皮与釉质分离,使牙冠暴露。在牙颈部,缩余釉上皮形成结合上皮。

(三)萌出后期:刚萌出的牙的牙根尚未完全形成,髓腔很大,根尖孔呈喇叭状。一般经过2~3年,牙根才能完全形成。

当牙萌出到咬合建立时,牙周组织不断改建完善。血管丰富,纤维增粗,骨密度增强,神经进入牙周膜。

(四)牙萌出移动的机制:

1.牙根的形成:导致牙冠的牙合向移动。

2.液体的压力:根尖部组织压力增加将牙推向牙合面。

3.周围骨组织的吸收:骨的吸收和沉积使牙发生移动。

4.牙周膜的牵拉: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的收缩能力能够牙移动。

二、乳恒牙交替

乳牙从6岁开始,到12岁全部被恒牙代替。

随着颌骨内恒牙胚的发育和牙合向移动,使恒牙胚与乳牙根之间的结缔组织充血,并分化出破骨细胞。牙根被吸收,牙周膜和牙髓组织也被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