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师:你们见过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介绍多媒体出示人民币)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2、了解学生简单运用人民币的情况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用这么多的办法记住人民币。老师想看看你们谁认得多,认得准。
师: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说面值
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都有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是真正的理解,有的无法正确购物。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买文具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填一填"等练习来使学生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3:不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储蓄罐里。
评点: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取人民币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使用人民币的意义,学会爱护人民币,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这节课较好地把握课标这一精神,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教材的局限,把原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摸、看、拿、比……"手段观察人民币,改为先由学生自行汇报课前收集"人民币"的有关信息,再介绍记住人民币的方法,后进行简单运用。老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把课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充分地展示;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确实还掌握不好的,这也恰恰提醒老师要给予必要点拨。这种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2、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
1、同学们请看谁来了?(多媒体出示蓝猫图像)它今天来是想请我们去参观刚开业的蓝猫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去吧!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
师:你想买什么文具?买这些文具要用什么购买呢?
2、师: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我们国家通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师用实物演示)
评点:创设"蓝猫文具店"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购物活动--"买文具"带入课堂,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购物中初步认识人民币,感知使用人民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使孩子们逐步明白学数学是自个的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生:我说面值,请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师:我说颜色,你来回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学生的回答区分2元、2角)
3、比较人民币的单位
师: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你会说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各是什么?
生:角、分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4、探索元、角、分的关系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兑换零钱"的游戏。多媒体播放动画:小熊拿了一张5元钱到蓝猫文具店买刚笔,可是蓝猫没有零钱找它。师:你们说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帮蓝猫的忙(多媒体出示P71第1题)你可以离开座位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换一换,说一说。)
2、填一填、做一做。(多媒体出示P71第2、3题)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把它填在书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反馈)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我学会了用钱买东西;
生3:我会认很多钱;
生4:我知道了当售货员很不容易,要学会计算。
生5:我知道人民币上还有国徽。
师: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怎样爱护人币民呢?
生1:不要把它折成小船;
生2: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
3、买尺子。
师:听说蓝猫文具店里的尺子很漂亮,我们也来买一根吧。
4、一元钱买学习用品。
(1)师:如果你只有一元钱,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想想,能买哪些物品呢?(学生自己说)
(2)开展购物活动
师:现在请小组长当服务员,其它同学当顾客用你手中的1元钱来买自己想买的文具。
(3)汇报刚才活动情况。
评点:学习"人民币"这个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买圆珠笔",让学生体会兑换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买尺子",让学生体会买同一种物品(币值相同)有多种付钱的方法;"一元钱买学习用品",让学生体验同样的钱也可以买不同的东西。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发现数学,再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交流、合作探索与问题解决,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场所,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张1元钱,跟小组其它同学换成1角,想想该怎么换呢?比比哪个小组换得快,换得对(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钱进行交换)并引导学生推导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2)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师生推导出1角=10分)
评点:人民币对于来自城镇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过它,有的还会正确使用。因此,老师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再现"的机会,"你见过的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谁愿意说说平时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再为学生搭造"数学学习"的平台,"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面值;学生说面值,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淡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较好地挖掘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初步感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师:你们见过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介绍多媒体出示人民币)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2、了解学生简单运用人民币的情况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用这么多的办法记住人民币。老师想看看你们谁认得多,认得准。
师: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说面值
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都有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是真正的理解,有的无法正确购物。
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买文具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填一填"等练习来使学生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3:不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储蓄罐里。
评点: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取人民币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使用人民币的意义,学会爱护人民币,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这节课较好地把握课标这一精神,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教材的局限,把原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摸、看、拿、比……"手段观察人民币,改为先由学生自行汇报课前收集"人民币"的有关信息,再介绍记住人民币的方法,后进行简单运用。老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把课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充分地展示;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确实还掌握不好的,这也恰恰提醒老师要给予必要点拨。这种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2、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
1、同学们请看谁来了?(多媒体出示蓝猫图像)它今天来是想请我们去参观刚开业的蓝猫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去吧!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
师:你想买什么文具?买这些文具要用什么购买呢?
2、师: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我们国家通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师用实物演示)
评点:创设"蓝猫文具店"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购物活动--"买文具"带入课堂,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购物中初步认识人民币,感知使用人民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使孩子们逐步明白学数学是自个的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生:我说面值,请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师:我说颜色,你来回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学生的回答区分2元、2角)
3、比较人民币的单位
师: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你会说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各是什么?
生:角、分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4、探索元、角、分的关系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兑换零钱"的游戏。多媒体播放动画:小熊拿了一张5元钱到蓝猫文具店买刚笔,可是蓝猫没有零钱找它。师:你们说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帮蓝猫的忙(多媒体出示P71第1题)你可以离开座位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换一换,说一说。)
2、填一填、做一做。(多媒体出示P71第2、3题)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把它填在书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反馈)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我学会了用钱买东西;
生3:我会认很多钱;
生4:我知道了当售货员很不容易,要学会计算。
生5:我知道人民币上还有国徽。
师: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怎样爱护人币民呢?
生1:不要把它折成小船;
生2: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
3、买尺子。
师:听说蓝猫文具店里的尺子很漂亮,我们也来买一根吧。
4、一元钱买学习用品。
(1)师:如果你只有一元钱,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想想,能买哪些物品呢?(学生自己说)
(2)开展购物活动
师:现在请小组长当服务员,其它同学当顾客用你手中的1元钱来买自己想买的文具。
(3)汇报刚才活动情况。
评点:学习"人民币"这个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买圆珠笔",让学生体会兑换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买尺子",让学生体会买同一种物品(币值相同)有多种付钱的方法;"一元钱买学习用品",让学生体验同样的钱也可以买不同的东西。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发现数学,再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交流、合作探索与问题解决,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场所,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张1元钱,跟小组其它同学换成1角,想想该怎么换呢?比比哪个小组换得快,换得对(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钱进行交换)并引导学生推导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2)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师生推导出1角=10分)
评点:人民币对于来自城镇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过它,有的还会正确使用。因此,老师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再现"的机会,"你见过的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谁愿意说说平时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再为学生搭造"数学学习"的平台,"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面值;学生说面值,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淡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较好地挖掘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初步感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