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和输血疗法

合集下载

新生儿胆红素高,血红蛋白低。,治疗方法

新生儿胆红素高,血红蛋白低。,治疗方法

新生儿胆红素高,血红蛋白低。

,治疗方法胆红素是一种在肝脏中合成的黄色的化合物。

在人体中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由红细胞自然凋亡后有大量的红细胞破裂,并释放了含有血红蛋白的内部器官。

红细胞膜和内部器官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内部产生异头孢菌环化作用,使血红蛋白分解出来,在分解血红蛋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包括胆红素。

胆红素经过肝脏的处理后,再排泄到肠道中,并被大部分吸收。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产生的胆红素不能及时地排出,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使得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非常高。

同时,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也比成年人低,导致了新生儿贫血的现象。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因此,新生儿高胆红素和低血红蛋白的问题需要及时治疗。

一、治疗方法1、光疗对于新生儿黄疸,光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光疗,我们可以使新生儿暴露于一定强度的光下,以加速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的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目的。

2、输血当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过低时,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血液输注可以减轻新生儿贫血症状,同时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力。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和低血红蛋白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增加胆汁酸的药物,加速胆红素在小孩的肝脏中的代谢,从而达到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目的。

二、注意事项在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和低血红蛋白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进行及时的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在发现有黄疸症状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黄疸过重的新生儿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2、饮食调节对于新生儿贫血和黄疸的病症,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节。

可以增加新生儿的摄入铁、蛋白质等物质,增加新生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3、注意病情变化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复诊。

如果发现新生儿的病情有所变化,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

4、避免暴露在光线直射下在进行光疗治疗时,需要严格控制光线的强度和照射时间,避免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伤害,同时要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
一 铁的代谢 (一)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 体内总铁量:成年男性约为50mg/kg; 女性约为35mg/kg;新生儿约为75mg/kg. 总铁量的64%用于合成血红蛋白, 3.2%合成肌红蛋白,约32%以铁蛋白及含 铁血黄素形式储存于肝,脾及骨髓中.
(二)铁的来源 1,食物中摄取的铁:动物性食物含铁高 且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达10%~25%;植物 性食物的铁为非血红素铁而吸收率低约 1.7%~7.9%;乳制品含铁量均低. 2,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几乎全 部被再利用. (三)铁的吸收和运转 1,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病因 (一)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吸收和运输障碍 3,需要量增加 (二)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药物作用: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及 用抗叶酸制剂. 3,吸收不良:慢性腹泻,小肠病变等. 4,需要增加: 5,代谢障碍 二,发病机制
叶酸还原酶,维生素B12催化
叶酸→→→→→→四氢叶酸(是合成 DNA过程中必需的辅酶)→ DNA合成
维生素B12或叶酸↓→四氢叶酸↓→幼红细 胞内DNA合成↓ →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时间↑ →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巨幼
骨髓内易破坏
红细胞
进入血流后寿命短
贫血
维生素B12 ↓ →神经髓鞘中脂蛋白形成受 影响→周围神经变性,脊髓亚急性变性 和大脑损害→神经精神症状
3,观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铁剂疗效, 早期最可靠的指标是 A.面色改变 B.食欲情况 C.心率减慢 D.血红蛋白量 E.网织红细胞升高
4,.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一般用药至 A. 红细胞数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B. 红细胞压积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C. 网织红细胞数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D. 血红蛋白量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E. 血清铁正常后一个月左右

小儿输血

小儿输血

一、贫血的定义小儿贫血是指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健康儿童的正常值。

(一)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个月Hb<140g/L,3个月Hb<110g/L,6个月~6岁Hb<120g/L,7~13岁Hb<130g/L,>14岁Hb与成人相同。

(二)我国6个月内的婴儿贫血标准(会议暂定)新生儿Hb<145g/L; 1~4个月Hb<90g/L; 4~6个月Hb<100g/L。

二、病因(一)红细胞和Hb生成不足1.造血原料缺乏:缺铁、叶酸、维生素B12等;2.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继发性);3.感染、癌症、慢性肾病等。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

如: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2.红细胞外在因素。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三)红细胞丢失(失血)三、小儿代偿性贫血(一)代偿性贫血的临床特征1.呼吸和心率增快;2.反应灵敏;3.能饮水或吃奶;4.正常、平静地呼吸,伴有腹部运动;5.极小的胸部运动。

(二)代偿性贫血的治疗1.支持疗法;2.针对病因治疗;3.密切观察,暂不输血。

四、小儿失代偿性贫血(一)失代偿的原因1.需氧量增加(感染、疼痛、发热、运动);2.氧供应的减少(急性失血、肺炎)。

(二)失代偿的早期征象1.呼吸快速伴三凹征;2.因呼吸增加腹肌的使用;3.鼻翼扇动;4.喂食困难。

(三)失代偿的体征1.呼吸窘迫;2.精神状态改变;3.脉搏减弱;4.肝脾肿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5.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大于2秒;6.进食困难。

* 重度贫血儿童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少见,其呼吸困难可能是酸中毒所致。

(四)失代偿的治疗1.支持治疗(1)改善通气,如坐起;(2)高浓度吸氧;(3)如有发热应降低体温以减少氧的需要;(4)取血标本作交叉配血试验及有关检查;(5)用利尿剂治疗血容量超负荷和心力衰竭;(6)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

2.输血适应证(1)Hb<40g/L (Hct < 0.12)不论临床情况如何都需要输血;(2)Hb40~60g/L (Hct 0.13~0.18)伴有酸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也需要输血。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

儿科学重点知识点: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概述】本章内容重点是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及鉴别;一、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造血特点(1)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①中胚叶造血期;②肝、脾造血期:自胚胎第6~8周开始,第4~5个月达到高峰,第6个月逐渐减退;(“6肝8脾”)③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第4个月开始造血,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2)生后造血:①骨髓造血:为生后的主要造血方式;1°婴儿期:全部为红髓,无黄髓,无造血储备能力;2°儿童期(<5~7y):红髓多,黄髓少,造血储备能力低;3°年长儿及成人期:红髓少,黄髓多,造血储血能力强;②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1°原因:小儿生后头几年,由于机体需要↑造血时(如:感染、溶血、贫血);2°器官:肝、脾、淋巴结等髓外造血器官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3°特点:肝、脾、淋巴结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RBC/幼稚N,病因除后可恢复正常的骨髓造血状态;4°意义:它是小儿造血器官特有的一种代偿性造血反应;2.血象特点(1)RBC数和Hb量及其变化规律:高→低→正常①出生时:RBC 5.0~7.0×1012/L,Hb150~220g/L;②生理性贫血★:1°原因:RBC生成减少(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升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RBC破坏增加(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血液稀释(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2°时间:生后1周开始减少,至2~3个月(8~12周)达最低,此时红细胞数3.0×1012/L 左右,Hb量降至100g/L左右,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Hb量又缓慢↑,6个月时恢复正常水平;3°程度:轻度,自限性;(2)WBC计数与分类:①WBC计数:由高→低→8岁达成人水平;②WBC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者比例相等的时期→生后4~6天,4~6岁;(3)血小板数:出生时,PLT数与成人相似,150×109~250×109/L;(4)Hb种类;(5)血容量:小儿血容量相对地较成人多,更易脱水;二、小儿贫血概述1.贫血的概念(1)贫血(anemia):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量/RBC数低于相同年龄正常标准;(2)诊断标准:①<6个月者:新生儿期Hb<145g/L;②2~6个月:Hb<100g/L;③6个月~6岁:Hb<110g/L;④6岁~14岁:Hb<120g/L△注: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Hb↑4%2.贫血的分类(1)贫血程度分类:①轻度:Hb从正常下限~90g/L;②中度:~60 g/L;③重度:~30g/L;④极重度:<30g/L;(2)病因分类:①RBC生成不足性贫血:1°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②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1°RBC内在异常:1°RBC膜结构缺陷;2°RBC酶缺乏;3°Hb合成或结构异常;2°RBC外在因素:1°免疫因素;2°理化因素;3°感染;③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3)形态分类3.小儿贫血的基本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毛发、体力、发育;(2)造血器官反应:髓外造血表现;(3)非造血系统表现:循环系统(Hb<70g/L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4.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1)诊断思路:(1)确定有无贫血及其程度(2)确定RBC形态(3)确定贫血的具体病因(4)确定贫血的并发症;(2)病史询问:年龄、现病史、出生史、喂养史、疾病史与用药史、家族史;(3)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皮肤黏膜表现、指甲和毛发表现、肝脾淋巴结表现;(4)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RBC形态检查;③网织RBC计数;④骨髓检查;⑤特殊检查:溶血、Hb分析、酶学检查等;⑥其他检查:基因检查等;5.小儿贫血的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或诱因;(2)针对贫血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①补充特异性造血物质:铁剂、VitB12、叶酸;②补充造血刺激因子:Epo、雄性激素;③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④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脐血、外周血;⑤基因疗法:如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3)输血治疗:①输血指征:重度贫血(Hb<60g/L),并心功能不全或严重感染或急需手术者,极重度贫血者;②输血种类:多为浓缩RBC(节省,↓病毒感染,↓并发症);③输血量与速度:贫血越重,一次输血量越小,速度越慢;(4)并发症治疗;(5)一般治疗;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Hb合成↓,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2、血清铁(serum iron,SI):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称为血清铁;3、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2/3的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4、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为血清总铁结合力;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S):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占的百分比称之为转铁蛋白饱和度;(一)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孕母缺铁使胎儿储铁↓;2、铁摄入量不足: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不及时添加含铁量较多的食物易致缺铁性贫血;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易致缺铁;4、铁的吸收障碍:①食物搭配不合理②慢性腹泻;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钩虫病、梅克尔憩室等;(二)发病机制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铁通常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RBC合成Hb的铁尚未↓;(2)RBC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erythropo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RBC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Hb的量尚未减少;(3)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可轻度肿大;3、非造血系统表现:(1)食欲减退,异食癖;(2)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3)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免疫功能降低;(4)可有反甲;(四)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1)Hb降低比RBC数减少明显,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2)外周血涂片可见RBC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最多,中央淡染区扩大;(3)网织RBC正常或轻度减少;(4)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2、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RBC增生为主;3、铁代谢:(1)血清铁蛋白(SF):较敏感(早期)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情况,正常值:<3个月婴儿为194~238ug/L,>3个月为18~91ug/L;低于12ug/L提示缺铁;(2)RBC游离原卟啉(FEP):当FEP>0.9umol/L时提示细胞内缺铁;(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的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SI和TS降低,TIBC升高(SI<9.0~10.7umol/L,TS<15%,TIBC>62.7umol/L);(4)骨髓可染铁:RBC内铁粒细胞数<15%提示储存铁↓(确诊的较好办法,限骨髓小铁);(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病史(喂养史)+临床表现+血象特点,必要时做骨髓检查;(2)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2.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Vit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RBC性贫血等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六)治疗:主要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1、一般治疗;;2、去除病因:①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②对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应及时治疗;3、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铁的吸收;(2)注射铁剂:易发生不良反应;(3)使用时限:①补给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②网织RBC于服药2~3天后开始↑,5~7天达高峰,2~3周开始下降到正常;③治疗1~2周后Hb逐渐↑,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④Hb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铁储存;4、输RBC:Hb>60g/L以上者,不必输RBC;四、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Vit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2、临床表现:(1)6个月~2岁多见;(2)毛发稀疏、黄色;(3)贫血:皮肤蜡黄色,口唇、指甲处苍白,可有肝脾大;(4)神经系统:少哭不笑,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震颤;(5)消化系统:舌炎;3、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MCV↑,MCH↑,MCHC正常;(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RBC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以原始红/早幼红为主);(3)VitB12叶酸测定;4、治疗:(1)注意营养;(2)去除病因;(3)VitB12、叶酸治疗:①有精神神经症状必须补充VitB12(>1个月);②单用叶酸有加重症状的可能;③叶酸需口服3~4周;。

新生儿输血规范

新生儿输血规范

新生儿输血规范一、引言新生儿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医疗行为,对于纠正新生儿贫血、提高新生儿免疫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新生儿生理特点及输血相关风险的考虑,新生儿输血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本规范旨在为新生儿输血提供专业、准确、有见地的指导,以确保新生儿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新生儿输血指征1. 缺血性贫血: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低于13g/dL,伴有临床症状者。

2. 出血性疾病: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如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等。

3. 免疫性溶血病: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如ABO溶血病、Rh溶血病等。

4.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需行手术治疗者。

5. 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等。

6. 其他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

三、新生儿输血原则1.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根据新生儿病情、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等综合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2.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根据新生儿病情选择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制品。

3. 尽量减少输血量:新生儿输血量应根据体重、血红蛋白水平、病情等确定,尽量减少输血量。

4. 注意输血速度:新生儿输血速度宜慢,一般为24mL/kg·h。

5. 加强输血监测: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面色、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新生儿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准备:(1)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2)交叉配血: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血液相容。

(3)血液制品的准备:根据新生儿病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并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制备。

2. 输血操作:(1)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建立静脉通道。

(2)输血:按照输血速度要求,缓慢输注血液制品。

(3)观察: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面色、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输血后处理:(1)记录输血情况:记录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等。

(2)观察新生儿病情:观察新生儿贫血、出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新生儿输血疗法ppt课件

新生儿输血疗法ppt课件

双胎间Hb相差33g/L可确诊。
7
⒉产科意外

原因很多,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膜 穿刺时伤及胎盘、脐带过短以及产钳牵拉使脐 带破裂、剖宫产时伤及胎盘等。
⒊产伤性内出血

表现为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消
化道出血、肝包膜下出血、脾包膜下出血等。
8
⒋医源性失血

多次化验,静脉取血量较多,超过 总血量10%,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由于广泛采用维生素K1预防,本病的发病 率已显著降低。
18
五.新生儿溶血病
㈠病因

本病是由于母亲与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引起
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在红细胞 23 个血型系统中,以 ABO 系统和 Rh系统血型不合引起者最为常见。 上海18年中共发现本病835例,其中ABO血 型不合引起者 712 例( 85.3% ), Rh 血型不合 122 例( 14.6% ), MN 血型不合仅 1 例( 0.1% )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㈦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较弱,血清
中抗体效价低,判定血型要用高效 价标准血清。3个月内婴儿不需做反 定型。
4
二、新生儿生理性贫血

足月儿生后6~12周Hb降至95~110g/L,早 产儿生后4~8周Hb降至65~90g/L,新生儿 能耐受而无症状。这种贫血呈自限性,一 般不需治疗。
30g/L。
12
⑷如有休克或病情危急来不及配血者,应先输5% 白蛋白20ml/kg 补充血容量,然后再输红细胞 ; ⑸贫血伴有心衰者,可在输血同时以快速利尿剂 静注; ⑹输血同时给氧气吸入,以减少组织缺氧所带来
的损害。

供血部门应提供小包装红细胞或全血,红
细胞适应证(见表1)。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

新生儿输血操作指南引言新生儿输血是指将新生儿血液或血液制品通过血管途径输入给新生儿,以纠正血液功能障碍或缺失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输血操作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新生儿输血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帮助医务人员正确管理新生儿输血过程。

适应症新生儿输血的适应症包括:1. 出生后出血不止或伴有出血倾向的新生儿。

2. 严重贫血或需要补充血红蛋白的新生儿。

3.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的新生儿。

4. 其他需要输血治疗的特殊情况,如出生窒息后的复苏等。

准备工作1. 确认输血的适应症,并与患儿的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2. 完成输血相关的医嘱,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3. 检查血型与交叉配血结果,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4. 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输血针、输血袋等。

5. 检查输血血液制品的标签,确保所使用的血液制品与医嘱一致,并检查血液制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

输血操作步骤1. 患儿接受输血前,应经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输血的需要和风险。

2. 确保输血器具的无菌和完整性,同时准备好止血材料,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

3. 在输血前,正确核对患儿的身份和输血相关的医嘱信息。

4. 患儿需要静脉通道作为输血途径,选择适当的静脉通道,如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

5. 打开输血器具的包装,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装配输血管、输血针等。

6. 将输血针插入患儿静脉通道,注意插入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血管壁。

7. 确保输血管与输血针连接牢固,并通过检查与患儿的血管连接处是否有渗血来确认连接的紧密性。

8. 将输血袋中的血液缓慢注入给患儿,通常开始输注速度为510滴分钟,后续根据患儿的情况逐渐增加输注速度。

9. 在输血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和生命体征,特别关注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10. 在输血过程中,根据需要监测血气分析、血红蛋白浓度和凝血功能等指标。

11. 输血完成后,将输血管从患儿的静脉通道中拔出,及时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和止血措施。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

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1.新生儿输血规范诊疗指南输血特点】新生儿的输血需注意以下几点特点:1.新生儿的心脏功能不健全,输血量计算不当或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循环超负荷而致心衰。

2.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差,心肺发育尚不成熟,不能耐受低温血,输血时应以室温血为宜。

3.新生儿的肾脏排钾和保钠及维持酸碱平衡功能差,输入保存时间过久的库血容易出现高血钾、低血钙和酸中毒。

4.新生儿的HbF含量高,红细胞内的2,3-DPG含量低,红细胞与氧的亲和力大,Hb需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才能满足生理需要。

输血指征】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输血:1.血容量不足:当急性失血量≥10%总血容量时,根据失去的主要成分和失血的速度给予输注相应的成分血液或全血。

2.贫血性疾病: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静脉血Hb<130g/L;慢性贫血患儿,Hb<80~100g/L可予输注浓缩红细胞。

3.婴儿肺部疾病时,应维持Hb≥130 g/L,以确保氧容量,减轻阻滞缺氧;4.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有大量左向右分流者,维持Hb>130 g/L,可增加肺血管阻力,使左向右分流及肺血流减少,也可促使开放的动脉导管关闭。

5.出现与贫血有关的症状如气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心动过速或过缓、进食困难或淡漠等。

输血后症状减轻。

6.早产儿贫血:详见附表。

7.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以及一种或多重凝血引子缺乏所致的严重出血。

血小板输注指征为:新生儿PLT<50×XXX出血征象,或新生儿PLT<30×109/L,不伴出血征象。

8.免疫缺陷病:严重感染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的患儿,可予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以预防或控制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严重新生儿感染,经抗生素治疗48h以上无效者,首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

无效时可考虑粒细胞输注,目前认为两者的长期安全性仍需评估。

9.低蛋白血症可首选人血白蛋白或血浆。

输血适应症知识

输血适应症知识

输血适应症----根据《广西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节约用血考核标准(试行)》(桂卫医【2011】96号)。

一、手术、创伤患者及急性贫血的输血原则:1、一般情况:手术及创伤患者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

2、急性贫血或休克患者,失血量≥血容量的20%,可考虑输血。

并根据患者的出凝血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

3、手术、创伤患者,Hb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注意:血容量损失<20%,应使用晶体及胶体液,轻度失血<600ml、Hb>100g/L输血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除外),属无指征输血。

二、慢性贫血的输血、红细胞制品输注原则总原则: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急、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洗涤红细胞用于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

1. 慢性贫血输血:Hb≤ 60g/L或红细胞压积低于0.20才考虑输血(地贫患儿除外)。

2、慢性贫血患者Hb在60-90g/L的病人,如果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合并症时,可以考虑输血。

注意:慢性贫血输血:Hb>60g/L或红细胞压积>0.30输血的,属无指征输血。

三、冷沉淀输注适应症1、外伤病人有第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ⅩⅢ因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时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可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也可用于大量失血输入库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

注意: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凝血因子是正常的30%输注冷沉淀的,属目的不明确。

四、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适应症1、手术、创伤输注:用于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及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II、V、VII、IX、X、XI或抗凝血酶III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应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新生儿贫血致输血的产科因素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贫血致输血的产科因素及预防措施
2 . 3 手术 时 间 6例 因产 前大 出血 、 羊 水过 少 、 胎膜
1 . 2 研 究 方 法 对 7例 新 生 儿 的分 娩 方 式 、 妊娠 时间 、 手 术
早 破 、瘢痕 子宫 临产 等不 同原 因均 当 日行急 诊 手术 结束妊娠 , 1 例 患者 妊 娠 3 2 周 时 卵巢 囊 肿 蒂扭 转 经保守 治疗 半天 疼痛 加剧 行 手术治 疗 。整个 手 术时
血 的发 生 有 重 要 意 义 。
【 关键词 】 贫血 , 新生儿 ; 输血 ; 产前保健 ; 产前诊断
( J h t t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 2 0 1 3 , 4 0: 5 7 6 — 5 7 7 )
新 生儿 贫 血通 常指 出生 7 d内 出现 的贫 血 , 其 病 因多样 , 与 产科 的产 前保健 、 产前 检查 及 产后护 理 关 系密切 ,因此作 为产 科 医生 要加 强对 新 生儿 贫血 的认 识 , 尽 量减 少 产科 因素 引起 的新 生 儿贫 血 , 现 将
代 小红
【 摘
周 琦 沈

要 】 目的 : 探讨新生儿贫血需输血治疗的可能产科 因素及其 可行 的预 防措施 。方法 : 选取 2 0 1 1 年1 2 月一
2 0 1 2年 6月于湖北省孝感市 中心医院妇产科分娩 的、并由各种原 因导致贫血而需输 血的新生儿共 7例 ,对其分娩方 式、 妊娠时问、 手术 时间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 比较分析 。结果 : 妊娠 时间短 、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等因素可能导致新生 儿贫血而致输 血。 未发现手术 时间对新生儿贫血有影响 。 结论 : 加强产前保健 、 产前检查及产后 的处理对减少新生儿贫

小儿贫血

小儿贫血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造血器官表现 各系统状态:循环和呼吸、消化、神经

诊断要点 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 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骨髓

治疗 去除病因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输血治疗 并发症治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疗效观察: 网织红细胞在给药后2~3天上升,5~7天 高峰,2~3周正常。 血红蛋白1~2周后上升,3~4周正常 如>3周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应寻找原 因
早产儿宜自1~2月左右给与铁剂预防。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
定义 病因 维生素B12缺乏: 摄入不足――孕母缺乏,可致婴儿维生素B12储存不足。 单纯母乳喂养而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儿,尤其是乳母长期 素食或维生素吸收障碍者。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 B12。 吸收和运输障碍:维生素B12―――与胃底壁细胞分泌的 糖蛋白结合――末端回肠吸收―――血循环――转钴蛋白 结合――肝脏储存 需要量增加:婴儿生产发育快,严重感染消耗增加
治疗

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 维生素B12和叶酸:有精神神经症状者, 应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
有关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蛋白SF-是诊断缺铁ID期的敏感指标。<12μg/L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增高的机制,>50μg/L。SF降 低,FEP增高而尚未出现贫血――――IDE期典型表现 SI、TIBC、TS――IDA期,SI降低(<50μg/dl),TIBC 增高(>350<50μg/dl) 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ID期开始减少。6月龄以上检验 缺铁敏感而可靠指标。 骨髓可染铁――缺铁时细胞外铁粒减少,铁粒幼细胞亦可 减少。――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敏感可靠指标。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 (2)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 (2)

怎样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一、判断孩子贫血不贫血孩子贫血的判断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观察面色:贫血患儿面色苍白无华,甚至呈现黄灰色。

2.观察睡眠状态:贫血患儿常感疲乏,睡眠质量差,容易瞌睡。

3.观察口唇舌头:贫血患儿口唇舌头稍带苍白,有时可呈现苍白至红斑相间的“地图状”。

4.观察爪甲:爪甲色泽变浅,钩状,质地变脆。

5.进行血红蛋白测定: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判断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从而确诊贫血。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一般来讲,贫血患儿口服补血药、补铁剂、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提高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含量,缓解贫血症状。

2.饮食治疗: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可以从饮食入手,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高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吸收率。

平时多吃含丰富的铁、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新鲜蔬菜、水果等。

3.生活调理:孩子贫血的时候,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均衡的饮食,避免劳累过度、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三、注意事项1.避免多种贫血病症复杂叠加,循序渐进治疗。

2.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指导和监护,避免过量用药和长期用药,养成规律用药的习惯。

3.饮食调整,遵循“少油、少盐、充足营养”的原则,避免生冷油腻、酸甜刺激等不良食品的摄入。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为孩子创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环境。

5.贫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配合,恪守治疗方案,耐心等待治疗效果。

怎样改善小孩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小孩贫血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疲倦无力、乏力、过度呼吸等。

若贫血不及时治疗,会对小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贫血。

一、改善小孩贫血的方法1.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改善小孩贫血的关键。

可以多食用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酸奶、豆腐等。

同时,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如番茄、西红柿、柑橘类水果等。

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及输血治疗_张倩

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及输血治疗_张倩

3. 预后: 本次研究中只有 2 例早产儿间隔数周 后需要再次输血,1 例因为重复感染,1 例因为生理 性贫血期出现重度贫血。
讨论
近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普遍建立和医 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逐年升高。但是与此 同时,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生后容 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贫血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失血量及失 血速度有关,失血量小可无症状,失血量约大于 50 ml 才有明显的失血性贫血表现,急、慢性贫血表现 也有差异。
DOI: 10. 3969 / j. issn. 1673-6710. 2012. 02. 015 作者单位: 215000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通讯作者: 冯星,电子信箱: xing_feng66@ hotmail. com
感染、先天性肺部疾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为症状 性贫血。
2. 检查方法: 患儿出生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每 隔 3 日采集末梢血监测 Hb、红细胞压积( HCT) 及红 细胞计数( RBC) ; 记录患儿每次吃奶量; 隔天清晨 空腹测量体重。
胞后患儿贫血均得到有效纠正。一次配血后分两次
输血的策略,明显减少了患儿的输血次数及输血总
量,同时避免了因一次输血量过多引起心力衰竭等
并发症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由于输血存在诸多风险,多次输注成人红细胞
会早产儿 视 网 膜 病 的 风 险[7],故 应 明 确 输 血 指 征,
表 2 输血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 x珋± s)
时间 输血前 输血后
t P
例数 37 37
Hb( g / L) 99. 1 ± 13. 5 105. 9 ± 9. 0
2. 56 0. 010
RBC( × 1012 / L) 3. 12 ± 0. 53 3. 47 ± 0. 57 2. 69 0. 009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及症状概述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母体的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解,从而造成贫血。

原因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Rh血型不符合。

当母亲的Rh阴性血型与胎儿的Rh阳性血型不匹配时,母体会产生抗Rh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除此之外,ABO血型不符合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在这种情况下,母体的抗体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不良反应。

症状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1. 皮肤黄疸:新生儿因溶血产生大量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疸。

2. 贫血:由于红细胞破裂溶解,导致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贫血症状。

3. 肝脾肿大:由于肝脏和脾脏在分解大量破裂的红细胞时扩大。

4. 肝功能异常:由于大量胆红素的释放,导致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5. 骨髓受损:由于新生儿骨髓需要更多红细胞来代替受损红细胞,从而对骨髓造成影响。

治疗对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疗:通过光疗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将皮肤裸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帮助新生儿将胆红素转化为一种无害的形式。

2. 输血治疗: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来补充红细胞数量。

3. 注意观察: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症状变化,确保及时诊断并治疗。

预防预防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包括: 1. 孕期监测:孕妇在怀孕期间定期进行血型检测,确保母体与胎儿的血型兼容。

2. Rh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Rh阴性孕妇,可以在产前和分娩后注射Rh免疫球蛋白,避免产生抗Rh抗体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结语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通过了解其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该病症。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新生儿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新生儿疾病考试题及答案

新生儿疾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第几天?A. 1-2天B. 3-5天C. 6-7天D. 8-10天答案:B2. 新生儿窒息的Apgar评分中,心率小于100次/分钟的评分是?A. 0分B. 1分C. 2分D. 3分答案:B3.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链球菌D. 流感嗜血杆菌答案:A4. 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A. 血糖<2.2mmol/LB. 血糖<2.8mmol/LC. 血糖<3.3mmol/LD. 血糖<3.9mmol/L答案:B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A.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B. 肺泡充血水肿C. 肺泡出血D. 肺泡纤维化答案:A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A. 宫内感染B. 围生期窒息C. 先天性心脏病D. 遗传代谢病答案:B7. 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类型是?A. ABO血型不合B. Rh血型不合C. MN血型不合D. Kell血型不合答案:A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腹胀、呕吐、腹泻B. 腹胀、呕吐、血便C. 腹胀、腹泻、血便D. 呕吐、腹泻、血便答案:B9.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主要病因是?A.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B. 母体甲状腺功能亢进C. 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D. 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答案:A10. 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皮肤硬肿、低体温B. 皮肤硬肿、高热C. 皮肤硬肿、低血压D. 皮肤硬肿、高血糖答案:A11. 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 脑室周围B. 脑实质C. 蛛网膜下腔D. 硬膜下答案:A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并发症是?A. 核黄疸B. 贫血C. 肝功能异常D. 肾功能异常答案:A13. 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链球菌D. 流感嗜血杆菌答案:C1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是?A. 室间隔缺损B. 动脉导管未闭C. 房间隔缺损D. 法洛四联症答案:B15.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抽搐、惊厥B. 呼吸困难、发绀C. 腹胀、呕吐D. 皮肤黄染答案:A16. 新生儿低镁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抽搐、惊厥B. 呼吸困难、发绀C. 腹胀、呕吐D. 皮肤黄染答案:A17. 新生儿低钠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抽搐、惊厥B. 呼吸困难、发绀C. 腹胀、呕吐D. 皮肤黄染答案:B18. 新生儿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 先天性失血B. 溶血性贫血C. 营养不良性贫血D. 感染性贫血答案:B19.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轮状病毒B. 沙门氏菌C. 大肠杆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A20. 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A. 呼吸性酸中毒B. 肾功能不全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 乳酸性酸中毒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21.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包括?A.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B. 胎盘早剥C. 脐带绕颈D. 羊水过少答案:ABCD22.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包括?A. 出生后2-3天出现B. 4-5天达高峰C. 7-10天自然消退D. 血清胆红素<221μmol/L答案:ABCD23.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A. 体温不升或发热B. 呼吸急促或呼吸暂停C. 心率增快或减慢D. 皮肤黄染或发绀答案:ABCD2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包括?A. 早产B. 母亲糖尿病C. 母亲妊娠期感染D. 胎膜早破答案:ABCD2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 肌张力增高B. 抽搐C. 昏迷D. 脑电图异常答案:ABCD26.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 贫血B. 黄疸C. 肝脾肿大D. 胆红素脑病答案:ABCD2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包括?A. 早产B. 低出生体重C. 感染D. 缺氧缺血答案:ABCD28.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A. 皮肤干燥B. 便秘C. 低体温D. 肌张力低下答案:ABCD29. 新生儿硬肿症的高危因素包括?A. 早产B. 低体温C. 感染D. 缺氧缺血答案:ABCD30.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A. 早产B. 缺氧缺血C. 产伤D. 感染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31.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儿童输血指南儿科输血特点儿童时期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血容量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变化。

因此,在使用血液成分时,需要考虑患儿当时的体重、正常状态下的血容量、贫血的程度和出凝血状态等因素。

失血比例应根据体重和机体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血液成分。

大量失血时常伴有凝血因子的丢失与消耗。

新生儿由于在宫内处于相对乏氧状态,出生时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但以胎儿血红蛋白(HbF)为主,其对氧的亲和力强,释放氧的能力较低。

因此,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评判贫血程度时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儿童。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血容量较少,对有活动性出血或手术出血的患者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和合理补充非常重要。

足月新生儿血容量仅为300ml左右,而失血量又不易准确评估,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儿童输血前评估对于急性失血、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尤其是新生儿),应进行输血。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重度贫血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也是输血的指征。

对于围术期的患儿,应对术中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备血方案。

自体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感染性损伤及非感染性损伤,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地开展自体输血。

红细胞输注指征一般儿科红细胞输注指征包括:Hb<XXX或XXX<0.20,伴有明显贫血症状;急性失血(如消化道大出血)或急性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G6PD缺乏症急性溶血期、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合并感染出现急性溶血等),估计出血或溶血将持续加剧时输注指征应适当放宽。

3) 对于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慎重进行输血。

如果生命体征稳定,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40g/L,可以暂不输血。

如果必须输血,应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的冲击治疗下输注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也可以采用血浆置换的方法进行治疗。

4) 对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或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和部分HbH病患者,应考虑定期输注红细胞,并维持Hb水平在90g/L以上(100~120g/L之间较为适宜)。

输血

输血

输血输血输血是一种治疗措施,可算是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疗法。

出现场合包括了外科手术备血以防术中失血过多、严重贫血等等。

输血可以针对不同血液成分(或称“血品”)进行输入,包括了全血(whole blood)、红血球浓厚液(packed RBC)、洗涤红细胞(washed RBC)、白细胞浓缩液(WBC concentrate)与血小板浓缩液(platelet concentrate)等,视病人需求做出选择。

概况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

正常人的血量相对恒定,约占体重的7~8%输血示意图,如果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10%,所失的血浆和无机盐可以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而得到补充;血浆蛋白也可以一天内得到恢复。

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较慢,一般需3~4周。

如果一次失血起过全血量的15%时,机体的代偿机能将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可引起机体活动障碍,此时就需要输血。

输血原则上应输同型血,并作交叉配血试验,无红细胞凝集现象方可进行。

输血的途径一般采用静脉输血。

抢救重症低血压时,较少量的动脉输血能迅速使血压升高。

骨髓内输血仅用于垂危小儿。

输血疗法是尽可能在血型相同的个体间进行。

在输血治疗前,血液一般已经过基本传染病化验,证实安全,才可使用。

但没有绝对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输血疗法,都有可能产生感染和出现并发症之危险。

作用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快速输血输液加压器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

因此根据病人因不同,输血治疗的具体目的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种类的输血方式。

如急性大失血,引起血压下降时,则应输全血。

严重贫血者由于红细胞数量不足,而总血量不一定少,故最好输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患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主要是血浆减少,最好输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对某些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则可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有凝血因子的血浆以增强凝血能力促进止血。

新生儿肛门小怎么处理,治疗方法

新生儿肛门小怎么处理,治疗方法

新生儿肛门小怎么处理,治疗方法新生儿肛门狭窄是指肛门外口较小或被阻塞。

肛门狭窄不仅会引起肛门口的疼痛和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大便排出不畅,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发现新生儿肛门狭窄应及时处理。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肛门狭窄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新生儿肛门狭窄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扩大肛门,使大便顺利排出。

手术方法包括扩大肛门、拆除直肠阻塞物和拆除直肠肛管区域等。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

2.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的肛门狭窄,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可以通过疏通肛门、肠道口、后肠和肠壁等途径,以达到扩大肛门的目的。

非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造成伤害或不良反应。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外用或口服药物,以达到扩大肛门的目的。

外用药物包括矽胶、Vaseline、局麻药等,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泻药等。

二、注意事项1.预防和防治感染肛门狭窄易造成感染,因此需将操作过程和消毒做好。

手术后要对伤口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干燥。

另外,要定期进行跟进和检查,以发现病情变化。

2.保持口腔干燥手术后需要避免液体进入口腔,防止引起呛咳、咳嗽等反应。

同时,为防止拒食,可在口腔内垫上干燥的纱布,避免感染引起并发症。

3.注意饮食健康手术后的新生儿需要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食用油腻、高蛋白质、高脂肪等食物,以免影响肛门狭窄的恢复和病情进一步恶化。

4.规律活动肛门狭窄的治疗需要患儿规律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导致血循环不畅。

同时,避免激烈活动,以防止手术部位撕裂。

总之,新生儿肛门狭窄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仍需注意防止感染、保持口腔干燥、注意饮食健康、规律活动等。

如有不适或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接受治疗。

新生儿身上汗毛多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新生儿身上汗毛多的原因新生儿身上的汗毛过多,可能是因为新生儿的毛发生长周期较长,汗毛会在毛发生长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生脐血
Hb 170g/L ( 140-200g/L ) Hct 0.55 ( 0.43-0.63 ) RBC 5.51012/L
• 生后数小时内上升,后逐渐下降 • 一周时与脐血值相似,一周后下降
新生儿血像影响因素
• 采血部位,Hb Cap > V • 采血时间 • 脐带处理,晚扎脐带 30s
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
• 产前失血
胎儿 — 胎盘出血:脐带绕颈 胎 — 胎输血(单卵): 机制 双胎胎盘间共用的血管床 血清蛋白浓度,心钠素,胎盘,血管紧张肽系统 诊断 产前:B超 产后:胎盘病理,羊水过少 胎儿外貌特征,Hb差> 50g/L,体重差>
20%
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
• 产时出血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脐带畸形
• 骨髓造血期
胎儿3-4个月,6个月成为主要造血器官
胎儿造血分期
各胎龄平均红细胞值
胎儿期血红蛋白变化
中胚层造血期 Hb Gower 1, Hb Gower 2 胎儿3个月 Hb F
胎儿6个月 90-96% Hb F, 5-10% HbA1
出生时70-90% Hb F, 30% HbA1
新生儿期红细胞特点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红细胞形态异常 特点:黄疸、脾大、网织红增多、红细胞脆性增加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常染色体显性,10-20% 散发 50%新生儿期出现症状 涂片:小球形红细胞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 涂片:椭圆形、卵圆形、雪茄形、碎裂红细胞 多在生后6-10周发病,新生儿期少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病
中国两广高发:广东6.3%,广西9.2% X染色体长臂基因,男:女 = 2:1 诱因:感染、缺氧窒息、酸中毒、氧化剂类药物 诊断:家族史、高胆、G-6-PD测定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PK)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发生率1.2-3.4%
• 急性失血> 10%血容量
• 有心肺疾病时放宽输血指针
• 出现贫血相关症状
输血疗法
• 血源选择
新鲜、库存 全血(Hct = 0.4)、红细胞(Hct = 0.66) 同型血(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外)
• 输血量
10-15 ml/Kg 须全血量=W ×(预期Hb- 实际Hb)× 6
输血疗法
• 输血前准备
• 地中海贫血
家族性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
• 纯红细胞再障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正色素性大细胞贫血,RBC表面有i 抗原
EPO增加,不能促红细胞生成(红系干细胞缺乏)
• 感染
获得性, 先天性
• 营养性缺陷
铁、叶酸、B12、
• 先天性白血病
早产儿贫血
• 生理性
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血液改变:溶贫,粒减,血小板减少,肝脾大 女:男= 1.5:1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 药物引起溶血性贫血
诱发红细胞酶缺乏(G-6-PD) 诱发不稳定Hb:VitE缺乏(早产儿6-8周) 药物或其毒素引起免疫溶血:青霉素、奎宁、磺胺等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红细胞酶的缺陷 可引起新生儿期贫血和黄疸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 遗传性东南亚卵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 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 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
原因不明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不规则、扭曲、染色深、有棘刺状突起
可见于G6PD,PK,Vit E缺乏等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血红蛋白病 正常Hb四联体2 α ,2 β
足月儿--大量失血
2-3mg/Kg.d,3个月-1年
谢 谢
新生儿期少见,贫血但网织红减少
病理性贫血
出血、失血
• 产前失血
胎 — 母输血: 发生率 50%孕妇血循环可检出胎儿血 8% 血量0.5-40ml 1% 血量> 40ml 原 因 脐动脉与绒毛间隙存在压力差 羊膜穿刺术、操作、崔产素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等血管畸形


红细胞酸洗脱试验,胎儿Hb定量,AFP
• 生后出血
断脐,医源性
产伤: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肝脾破裂,肾上腺
出血性疾病:血管壁:缺氧、感染、机械、营养、遗传 血小板:免疫、感染 凝血抗凝障碍:先天性(血友病),DIC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病 因
• 免疫性溶血
Rh,ABO或少见血型不合 母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
• 感染
败血症,风疹、梅毒、单疱病毒
• 原 因
氧释放量超过组织需要后的反应
1、生后SpO2> 宫内SpO2 降
2、RBC寿命短 3、体重增加血容量扩充,RBC稀释
EPO下
病理性贫血
• 失血性贫血
贫血为主,可伴或不伴有黄疸
• 红细胞破坏性贫血(溶血)
新生儿期发病同时有贫血和黄疸 免疫性 — Coombs’ (+)
• 红细胞生成减少/障碍
• 红细胞异常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
• 定义:由于体内产生于自身红细胞抗原起反应的自身红细
胞抗体,是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
• 病因
感染:CMV,风疹,败血症,EBV 免疫失控:疫苗,代谢紊乱 遗传:新生儿红斑狼疮
病理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溶血)
• 新生儿红斑狼疮
母体产生抗胞浆的自身抗体RO/SSA,La/SSB 通过胎盘 患母多有发病 特点:皮肤暂时性狼疮样皮疹
生后4 — 8周大最低值 96±14g/L 1.2- 2.3Kg: <1.2Kg: 78±14g/L 原因: RBC寿命短 生长迅速,血容量扩大导致稀释 EPO生成减少 医源性失血
早产儿贫血
相关营养因素
• 铁 胎儿期恒定铁含量75mg/Kg
存在形式:血红蛋白铁,组织铁,贮存铁
铁贮存量 出生Hb
足月儿骨髓铁贮存20-24周耗尽,早产8周
新生儿贫血和输血疗法


• 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红细胞系统的特点
• 新生儿贫血 • 早产儿贫血 • 贫血的诊断 • 贫血治疗
胎儿期红细胞的发育
• 中胚层造血期
胚胎2-3周开始,第6周减少,3个月末消失 原始血细胞 原始原红细胞(巨幼红细胞,有核)
• 肝造血期
胚胎5周开始,6个月后减少,持续至生后1周 定型原红细胞
• 病史
家族史:遗传性疾病
母亲病史:孕期用药、感染
产科病史:前置胎盘、产伤 贫血出现时间,有无黄疸
贫血诊断
• 实验室
RBC计数、Hb、Hct 网织红细胞:出血和溶血 ,产生障碍 周围血涂片:RBC形态异常 胆红素:溶血性和内出血 ,外出血 Coombs’:免疫性溶血 其他
输血疗法
指针(争议)
• 24小时内,V Hb < 130g/L
14ml/Kg 1min 20ml/Kg
• 医源性失血
新生儿贫血
• 诊断标准
生后2周内V Hb ≤ 130g/L Cap Hb ≤ 145g/L
• 病因
生理性 病理性 出血 溶血 生成障碍
新生儿生理性贫血
• 足月儿生后6-12周Hb 降至95-110/L
• 早产儿生后4 - 8周Hb 降至65 - 90/L
早产儿贫血
补铁 缺铁与早产儿贫血不成正比,早期补铁不能预防Hb 生后2周至2个月开始,持续12-15个月 量:1.5-2.5Kg:2mg/Kg.d 1-1.5Kg:3mg/Kg.d
• 铜 促进铁的吸收和贮存铁的释放
早产儿需铜量:80ug/Kg.d
• Vit E
抗氧化剂?
• 叶酸
贫血诊断
贫血诊断
交叉配血定血型
HIV、乙肝丙肝、梅毒、CMV等筛查
静脉通路,PICC、UVC一般不用于输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心衰患儿输血前利尿剂
输血疗法
• 不良反应
过敏 溶血 发热 感染 血型不合 心衰
输血疗法-- 早产儿贫血
预防早产儿贫血
• EPO
• 铁剂补充
生后2周至2个月开始,持续12-15个月
1.5-2.5Kg:2mg/Kg.d 1-1.5Kg:3mg/Kg.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