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全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培训ppt课件

24
②填表 QTZ60 力矩限制器(定码变幅形式)
25
2、起重量限制器 ①概念:用以防止因超载而导致的起重机倾翻。
当吊重超过最大起重量并小于最大起重量110% 时,应停止提升方向的运行,但允许运行机构做 下降方向的运动。具有多档变幅的起升机构,限 制器应对各档具有防止超载的作用。 ②原理:考虑单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③形式:一般采用测力环。 ④安装位置:起重臂根部。
如不能解决,可同供电部门共同研究排除,最好 采取更改线路走向或改为埋设,做不到也可采取 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立竹架杆并张挂竹笆防护) (图)也可调节变幅限位器和回转限位器(图)。
9
10
11
12
e、基础地耐力 基础地耐力应符合本机说明书要求(如一般说明
书要求地耐力0.2Mpa)。如不能满足可同厂家 协商解决,解决方法可以加大基础尺寸,沙质土 地区也可采取灌注桩承台式基础,但必须由相关 计算设计。(例1) f、深基坑边沿基础的确定 可采取塔机基础与深基坑共同开挖,即将塔机基 础整体下沉。(例2)(图)
13
14
g、基础砼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问题1、一次性直埋地角螺栓易出现位置偏移,螺栓
下沉等问题,造成底梁安装困难。 解决方式: ①采取二次灌注方式:先留螺栓孔,等安放底梁后,
再放置螺栓灌注砼。但振捣不实易出现问题(例3) ②采取木夹具固定,效果较好。 ③螺栓下沉,可采取加长方式(图)
15
16
问题2、用标准节代替底部预埋支架或预埋支腿。 除非说明书中明确写明这种做法,一般不宜采取。
因为预埋小支腿或支架一般经加强处理,标准节 为未经加强的节。 引:加强节外观与标准节相同,但其主弦杆壁厚 增加,或主弦杆内有加强筋。
17
(二)安全保护装置的认识
②填表 QTZ60 力矩限制器(定码变幅形式)
25
2、起重量限制器 ①概念:用以防止因超载而导致的起重机倾翻。
当吊重超过最大起重量并小于最大起重量110% 时,应停止提升方向的运行,但允许运行机构做 下降方向的运动。具有多档变幅的起升机构,限 制器应对各档具有防止超载的作用。 ②原理:考虑单根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③形式:一般采用测力环。 ④安装位置:起重臂根部。
如不能解决,可同供电部门共同研究排除,最好 采取更改线路走向或改为埋设,做不到也可采取 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立竹架杆并张挂竹笆防护) (图)也可调节变幅限位器和回转限位器(图)。
9
10
11
12
e、基础地耐力 基础地耐力应符合本机说明书要求(如一般说明
书要求地耐力0.2Mpa)。如不能满足可同厂家 协商解决,解决方法可以加大基础尺寸,沙质土 地区也可采取灌注桩承台式基础,但必须由相关 计算设计。(例1) f、深基坑边沿基础的确定 可采取塔机基础与深基坑共同开挖,即将塔机基 础整体下沉。(例2)(图)
13
14
g、基础砼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问题1、一次性直埋地角螺栓易出现位置偏移,螺栓
下沉等问题,造成底梁安装困难。 解决方式: ①采取二次灌注方式:先留螺栓孔,等安放底梁后,
再放置螺栓灌注砼。但振捣不实易出现问题(例3) ②采取木夹具固定,效果较好。 ③螺栓下沉,可采取加长方式(图)
15
16
问题2、用标准节代替底部预埋支架或预埋支腿。 除非说明书中明确写明这种做法,一般不宜采取。
因为预埋小支腿或支架一般经加强处理,标准节 为未经加强的节。 引:加强节外观与标准节相同,但其主弦杆壁厚 增加,或主弦杆内有加强筋。
17
(二)安全保护装置的认识
起重设备安全培训幻灯片PPT

11.
①裂纹
12.
②链条发生塑
性变形,伸长度达原
长度的5%
13.
③链环直径磨
损达原直径的10%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根本知识
以下情况时应报废处理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根本知识
8. 吊带的平安使用 9. 严禁使用无吊重标识的起吊器具; 10.严禁超载起吊; 11.严禁吊带吊绳与没有加垫防护层的硬物、棱角点直接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根本知识
3. 跨度 S • 跨度指桥式类型起重机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
水平距离,单位为m。 • 天变公司的天车有两种规格: 16.5米 22.5米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根本知识
4. 工作速度 V • 工作速度是指起重机工作机构在额定载荷下稳定
运行的速度。 ① 起升速度Vq
起升速度是指起重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额定 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单位为m/min。 ② 大车运行速度Vk 大车运行速度是指起重机在水平路面或轨道上 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min。
备及电气装置、桥架构造、主要机电零部件 拆解检查,制定预修方案。 六.年检:维修人员对起重机全面拆检,各部位 进展维护和保养。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平安管理
2. 平安操作:
3.
操作人员资格:18周岁以上,身体合
格,受过专门的培训教育并考核合格,取得 起重作业操作资格证、了解起重机构造、性
能等。
4.
平安操作规程:看图
于歪拉斜吊发生超负荷而拉断吊索具。 (4)过(超)卷扬。 原因:一是由于没有安装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或限制器
失灵。二是由于起升机构主接触器失灵 。
实用文档
起重设备常见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2007年3月,某车间员工在用行车吊工装时,吊 钩脱钩,导致工装掉落,将其右脚防砸断〔没有穿防砸鞋 〕,大脚趾砸成骨折。
《起重作业安全》ppt课件

电气故障
电气元件损坏、线路短路或断路 等。
排除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采取相应 的排除方法,如更换损坏的电气 元件、修复短路的线路等。同时 ,对于复杂的故障,需要请专业
人员进行维修。
2024/1/26
10
03
吊装作业安全
2024/1/26
11
吊装作业流程与注意事项
吊装作业流程
明确任务、现场勘查、制定方案、选择吊具、设置安全措施、试吊、正式吊装、 检查与验收。
采用正确的搬运姿势和技巧,如弯腰、屈膝、保持背部挺直等,避 免受伤。
16
物体搬运过程中注意事项
01
02
03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搬运过程中,严格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好 个人防护用品、禁止超载 、禁止酒后作业等。
2024/1/26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时刻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特别是搬运大型或重物时 ,要确保周围人员和设备 的安全。
事故经过
塔吊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多人伤亡和财 产损失。
原因分析
安装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塔吊基础不牢固,导 致事故发生。
2024/1/26
24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及教训总结
1 2
教训总结
严格遵守安装规范,加强基础施工监管,提高操 作人员素质。
案例二
某港口起重机倾覆事故
3
事故经过
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倾覆,造成人员伤亡和 设备损坏。
采用合适的堆放方式
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特性,采用合适的 堆放方式,如平放、竖放或斜放等, 确保物体稳定可靠。
2024/1/26
18
05
人员操作与培训要求
2024/1/26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培训(PPT)

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与防护措施
安全装置
列举常见的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如限位器、超载保护装置、 缓冲器、防倾翻装置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作用。
防护措施
介绍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如电气安全、高处 作业安全、吊装作业安全等,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起重机械的操作规程与安全要求
操作规程
详细说明起重机械操作前、操作中和操作后的安全检查步骤,以及常见故障的 排除方法。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确保操作人员 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持证上岗
要求操作人员持有有效的起重机械操 作证书,确保具备法定资质。
定期复训
定期组织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复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起重机械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起重机械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安 全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起重机械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责任制
建立起重机械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 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安全奖励与惩罚
实施安全奖励与惩罚措施,激励员工积极参 与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和培训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强化安全管理
应急处理措施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 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
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 应急设备和人员,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04 起重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每日检查
操作员应每日对起重机械进行例 行检查,包括检查设备外观、紧 固件、润滑系统等,确保设备处
坠落事故
2024版流动式起重机械(汽车吊)安全培训课件pptx

安全意识教育
培养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程度,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技能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在设备操作、维护 保养、故障排除等方面的技能水 平。
2024/1/28
01 02 03 04
安全知识培训
使从业人员掌握流动式起重机械 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安全操 作规程等。
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培养从业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 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2024/1/28
《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
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管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预防特种设备事故。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法》等,涉及流动式起重机械在道路运输、建筑施工等方面 的安全要求。
28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2024/1/28
12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步骤
2024/1/28
经验法
凭借专业人员的经验、知识和技能 进行分析。
类比法
参考类似起重机械的危险源辨识结 果。
13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步骤
系统安全分析法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
确定辨识对象
明确需要辨识的起重机械及其相关部件。
2024/1/28
14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步骤
典型事故案例介绍
2024/1/28
案例一
01
超载导致吊臂折断
案例二
02
操作不当引发侧翻
案例三
03
维护不当导致机械故障
24
事故原因分析
超载
超过起重机械的额定载荷进行作业, 导致吊臂折断或机械故障。
维护不当
未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导致 机械部件磨损严重或失效。
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培训 ppt课件

事故案例再现
•2011年10月11日,铝加工某厂新建12500T车间,电气动力部六名 电工安装车间照明设施(由于顶棚较高需用车间内行车辅助作业)。 当某站在行车小车上进行安灯作业时,突然同轨道内另一行车向正 在作业的行车方向驶来,地面及
吊车上人员大声呼喊“危险”未果,造
成两辆行车相撞,站在小车上的某瞬间
从事故统计看,以挤压碰撞和吊物(具)坠落两类为突出
PPT课件
12
☞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起重机在吊运物体时,无专人或不熟悉指挥信号,物体下降过快,造
成脱钩。
➣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吊运物体受力过大而造成断裂伤人。
➣由于吊挂钩时不当,使物体不稳定产生晃动,碰到堆物或撞击周围人
员。
➣对作业环境危险源认识不足,造成在吊件的惯性移动过程中,挤压碰
机车倾翻
高处坠落
5% 8%
10%
触电
34% 30%
挤压碰撞
吊物坠落
PPT课件
11
☞起重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1、吊物坠落 2、挤压碰撞 3、机体倾翻 4、物体打击 5、触电等
☞起重伤害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
1、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是起重工、操作工的从事起重作业。 2、超载、抬吊等未经验算及评审。 3、安全交底未进行就进行作业。 4、安全措施、日常检查落实不到位。 5、起重设备未做试验或试验不合格就投运。
障造成起重事故 。
➣由于起重作业人员选用的钢丝绳、链条、卸卡等吊索具的不当,安全
系数不足或没有,造成吊物坠落伤P人PT、课件设备损坏。
13
货物本体绑扎不牢固 货物长短不一
只有一根钢丝绳
禁止在吊装物下工作
PPT课件
14
第三部分:吊钩和钢丝绳使用时 注意事项及报废标准
•2011年10月11日,铝加工某厂新建12500T车间,电气动力部六名 电工安装车间照明设施(由于顶棚较高需用车间内行车辅助作业)。 当某站在行车小车上进行安灯作业时,突然同轨道内另一行车向正 在作业的行车方向驶来,地面及
吊车上人员大声呼喊“危险”未果,造
成两辆行车相撞,站在小车上的某瞬间
从事故统计看,以挤压碰撞和吊物(具)坠落两类为突出
PPT课件
12
☞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起重机在吊运物体时,无专人或不熟悉指挥信号,物体下降过快,造
成脱钩。
➣钢丝绳没有定期检查,吊运物体受力过大而造成断裂伤人。
➣由于吊挂钩时不当,使物体不稳定产生晃动,碰到堆物或撞击周围人
员。
➣对作业环境危险源认识不足,造成在吊件的惯性移动过程中,挤压碰
机车倾翻
高处坠落
5% 8%
10%
触电
34% 30%
挤压碰撞
吊物坠落
PPT课件
11
☞起重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1、吊物坠落 2、挤压碰撞 3、机体倾翻 4、物体打击 5、触电等
☞起重伤害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
1、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是起重工、操作工的从事起重作业。 2、超载、抬吊等未经验算及评审。 3、安全交底未进行就进行作业。 4、安全措施、日常检查落实不到位。 5、起重设备未做试验或试验不合格就投运。
障造成起重事故 。
➣由于起重作业人员选用的钢丝绳、链条、卸卡等吊索具的不当,安全
系数不足或没有,造成吊物坠落伤P人PT、课件设备损坏。
13
货物本体绑扎不牢固 货物长短不一
只有一根钢丝绳
禁止在吊装物下工作
PPT课件
14
第三部分:吊钩和钢丝绳使用时 注意事项及报废标准
起重作业安全管理 安全培训PPT课件

起重作业基本安全知识
HSE安全志
➣ 起重工作的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前,要对整个作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编制控制危险 因素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做到四个明确:工作任务 明确、施工方法明确、吊装物体重量明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明确。 2、吊装工作中,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思想集中,听从调配和指挥。 3、需要进入生产运行区域进行作业时,必须取得相关方的同意,并遵守相关 方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4、禁止在运行的管道、设备以及不坚固的构筑物上捆绑链条葫芦、滑车和卷 扬机等作为起吊重物的承力点。 5、各种重物放置要稳妥,以防倾倒和滚动。 67、、遵起守重安作全业规是程一,个多正人确配使合用完劳成动的保集护体用作品业、用,具必。须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全员 互保。
起重作业基本安全知识
HSE安全志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12、翻转大型物体,作业人员应站在重物倾斜方向的对面,严禁面对倾斜方向站 立。必要时应在重物翻转下方放置衬垫物。 13、选用的钢丝绳、链条等吊索具长度必须符合要求,挂吊物体时,吊索具与所 吊物体的夹角要适当,不宜过大。 14、吊运物体如有油污,应将捆绑处油污擦干净,以防止吊物从捆绑处滑动。 15、指挥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体时,必须开具安全施工作业票, 并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严格按照安规10.1.4条之规定进行。 16、吊运大件设备时,应在设备端部系上绳索拉紧,确保在上升或平移过程中的 稳定。在卸到运输车辆上时,要观察重心是否平稳,确认松绑后不致倾倒时才 可松绑卸物。
起重作业安全管理
HSE安全志
01 起重作业基本安全知识 02 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及基本要求 03 起重作业的事故及其主要原因
01 起重作业基本安全知识
起重机械安全基础知识ppt课件

分类
根据结构形式和使用场合的不同,起重机械可分为桥式起重机、门 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
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源驱动工作机 构(如起升机构、运行机构等)实现 物料的搬运和装卸。
结构组成
主要包括金属结构(如桥架、门架 等)、工作机构(如起升机构、运行 机构等)、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 装置等。
在操作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部件、安 全装置等处于良好状态。
遵守“十不吊”原则,即超载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吊物捆绑不牢不吊等。
维护保养制度
建立健全的起重机械维护保养 制度,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维 护保养。
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 质和技能,按照维护保养计划 进行作业。
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发现 并处理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和 隐患。
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措 施得到有效执行。
强化应急救援措施
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 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 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04
安全防护装置与措施
限位器、超载限制器等安全防护装置
限位器
0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方法
经验法
凭借专业人员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对起重机械使用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直观的判断和识别。
系统安全分析法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起重机械系统进 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发 生的危险事件。
故障树分析法
通过对起重机械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逻辑分析, 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从而确 定危险源。
根据结构形式和使用场合的不同,起重机械可分为桥式起重机、门 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
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源驱动工作机 构(如起升机构、运行机构等)实现 物料的搬运和装卸。
结构组成
主要包括金属结构(如桥架、门架 等)、工作机构(如起升机构、运行 机构等)、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防护 装置等。
在操作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部件、安 全装置等处于良好状态。
遵守“十不吊”原则,即超载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吊物捆绑不牢不吊等。
维护保养制度
建立健全的起重机械维护保养 制度,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维 护保养。
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 质和技能,按照维护保养计划 进行作业。
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发现 并处理起重机械存在的问题和 隐患。
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措 施得到有效执行。
强化应急救援措施
建立健全起重机械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 急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 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04
安全防护装置与措施
限位器、超载限制器等安全防护装置
限位器
0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方法
经验法
凭借专业人员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对起重机械使用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直观的判断和识别。
系统安全分析法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起重机械系统进 行全面的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发 生的危险事件。
故障树分析法
通过对起重机械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逻辑分析, 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从而确 定危险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建设用的起重机械大型居多:塔式起重机、 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履带起重机、缆索起 重机、汽车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坝顶门式起重 机、塔带机、升降机、提升设备等等。
国家相关法规对其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相关人员应:
提高法制化管理意识、加强学习法规、增强 法制观念
强化专业培训和安全培训力度
使用者应实行规范化管理-受法自律、提高管 理水平
各级管理者应严格监督、确保其安全
一、机械安全形势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简述 当前起重机事故还属于高发期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电建工地机械管理现状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简述
95年以来每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0万以上, 每年有上升趋势。04年死亡13.6万人(05年死亡约 12.5万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矿山 事故1万多人,其他事故约2万人左右;伤残70万 人;约20万人得职业病;大数为事故直接受害100 万人,涉及100万个家庭,直接影响300万人,20 年将直接影响6000万人。
05年上半年中国矿工死亡2672人 ,7、8月发生重 特大事故67起死亡1062人,全年死亡约7000人。 04年中国煤产量占世界33.2%死亡人数占世界的 80%;中国每百万吨死亡率为3.96,美国是0.039, 印度是0.42,俄罗斯是0.34,南非是0.13。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组 织、技术、资金、行政、制度、法律等);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塔机事故率:99年3.9‰,00年 4.2‰,01年4.75‰,02年5.3‰,比起欧盟国家 在1‰以下,差距很大。
电建系统:02年安装上海浦东造船厂600吨龙门起 重机垮塌造成36人死亡;03年上海石洞口电厂工 地拆卸30吨龙门吊垮塌事故造成2死6伤;江西抱 子石水电站50吨履带吊倾覆造成1人死亡;甘肃平 凉电厂磨煤机料斗吊装,吊耳开焊造成死亡1人; 山东济宁运河电厂拆卸水塔升降平台,一侧结构 断裂造成7人死亡;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斜井施 工的卷扬机升降平台,一卷扬机卷筒挡板根部开 裂,造成2死4伤等。
人员持证概念不清、培训力度不足 机械安拆作业指导书审查不严 机械进场把关松懈 体系网络不能发挥作用 以租代管、以包代管 机械安全形势分析判断不足、法规学习不够 新老机械并存、认识和知识欠缺等
二、事故案例教训
陕西渭河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使用、轨道) 上海石洞口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拆卸、缆绳) 河北衡水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安装、缆绳) 河南郑州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设计、制造) 云南宣威电厂工地塔吊事故(地基) 黑龙江七台河电厂工地塔吊事故(使用、地基) 内蒙准格尔电厂工地塔吊事故(绳索) 山西河津电厂工地履带吊事故(制造、地基) 山东南定电厂工地履带吊事故(地基、使用)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其实远不止如此,近两年来,如天津大港、山东 南定、山西榆社、陕西韩城、山西河津、广西合 山、天津大港、江苏太仓等电厂工地发生多起大 型履带起重机倾翻事故;石洞口、黔北电建工地 龙门吊倒塌事故;常州电厂卷扬机事故、拉谷水 电站门座吊倾翻事故、昆明电厂行车事故、郑州 电建工地龙门吊倒塌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严重,不一一例举。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工程任务多,人力和机械资源相对短缺, 外包队和外包工增多,外租机械增多,以包代管 现象增多;新旧机械并存,新机械安全使用性能 了解不足,旧机械老化严重。
有的工程低价中标,安全投入不足,尽量减少施 工管理人员,降低成本。
工期压缩、抢进度和短期行为思想。 机械安全管理认识不足,责任和监管不到位。
电建工地机械管理现状
不设机械管理机构或无具体专业管理人员 人员少、素质差、不知如何管 权威、权利不足、无支持力度 忙于其他事物 费用扯皮不能及时处理机械缺陷 械安全目标空洞、过程控制无具体细化目标和 指标、无考核约束和激励
每年事故100万起,平均每天重大事故(死3~9人) 7起,特大事故(死10人以上)每周2.5起,死30 人以上每月1.2起,死100人以上每年至少1起;每 年食物中毒事件超过200起、死超过200人,农药 中毒每年超过5万人。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04年安全事故直接损失2500亿人民币,占国家 GDP的2个百分点。(加上灾难每年死亡超过20万人, 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前言
起重机械-在一定范围内以间歇、循环方式将物料 进行垂直升降和水平位移的搬运的机械设备。
工作特点-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多种运动组合、 作业范围大、多人群体作业、作业条件复杂,起 重机械属危险性生产设备,作业过程和方式存在 很多危险因素;而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更多(后 面具体讲),出现事故易大型化、群体化和后果 严重——危险性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2002年全国起重机械事故125起,其中建筑工程工 地77起。当年19起特种设备重大事故中起重机事 故11起(指死亡3人及以上),其中安装2起,拆 卸1起,顶升2起,使用3起,其他3起,共死亡38 人。
2003年1月中关村科贸中心工地建筑塔机拆卸倾翻 事故,中断道路交通两小时;3月安徽徽黄高速公 路16标段工地塔机倒塌8人死亡,4人重伤。03、 04年机械事故具体数字不祥,但并不乐观,估计 事故略有回落。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内部改革的影响——精简机构和人员、 职能下放和管理不顺、管理不规范。
对机械安全法规学习不够。 新人增多项目法施工如何管好机械安全知识贫乏,
经验不足。 老旧机械增多检修和管理不善,成本观念增强 有的业主、监理要求监管不严、重视不够、认识
不足、不知如何管和无专业人才等。 行业管理弱化和权威性下降。 面临主辅分离等。
国家相关法规对其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相关人员应:
提高法制化管理意识、加强学习法规、增强 法制观念
强化专业培训和安全培训力度
使用者应实行规范化管理-受法自律、提高管 理水平
各级管理者应严格监督、确保其安全
一、机械安全形势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简述 当前起重机事故还属于高发期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电建工地机械管理现状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简述
95年以来每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0万以上, 每年有上升趋势。04年死亡13.6万人(05年死亡约 12.5万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矿山 事故1万多人,其他事故约2万人左右;伤残70万 人;约20万人得职业病;大数为事故直接受害100 万人,涉及100万个家庭,直接影响300万人,20 年将直接影响6000万人。
05年上半年中国矿工死亡2672人 ,7、8月发生重 特大事故67起死亡1062人,全年死亡约7000人。 04年中国煤产量占世界33.2%死亡人数占世界的 80%;中国每百万吨死亡率为3.96,美国是0.039, 印度是0.42,俄罗斯是0.34,南非是0.13。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引起国家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组 织、技术、资金、行政、制度、法律等);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塔机事故率:99年3.9‰,00年 4.2‰,01年4.75‰,02年5.3‰,比起欧盟国家 在1‰以下,差距很大。
电建系统:02年安装上海浦东造船厂600吨龙门起 重机垮塌造成36人死亡;03年上海石洞口电厂工 地拆卸30吨龙门吊垮塌事故造成2死6伤;江西抱 子石水电站50吨履带吊倾覆造成1人死亡;甘肃平 凉电厂磨煤机料斗吊装,吊耳开焊造成死亡1人; 山东济宁运河电厂拆卸水塔升降平台,一侧结构 断裂造成7人死亡;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斜井施 工的卷扬机升降平台,一卷扬机卷筒挡板根部开 裂,造成2死4伤等。
人员持证概念不清、培训力度不足 机械安拆作业指导书审查不严 机械进场把关松懈 体系网络不能发挥作用 以租代管、以包代管 机械安全形势分析判断不足、法规学习不够 新老机械并存、认识和知识欠缺等
二、事故案例教训
陕西渭河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使用、轨道) 上海石洞口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拆卸、缆绳) 河北衡水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安装、缆绳) 河南郑州电厂工地龙门吊事故(设计、制造) 云南宣威电厂工地塔吊事故(地基) 黑龙江七台河电厂工地塔吊事故(使用、地基) 内蒙准格尔电厂工地塔吊事故(绳索) 山西河津电厂工地履带吊事故(制造、地基) 山东南定电厂工地履带吊事故(地基、使用)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其实远不止如此,近两年来,如天津大港、山东 南定、山西榆社、陕西韩城、山西河津、广西合 山、天津大港、江苏太仓等电厂工地发生多起大 型履带起重机倾翻事故;石洞口、黔北电建工地 龙门吊倒塌事故;常州电厂卷扬机事故、拉谷水 电站门座吊倾翻事故、昆明电厂行车事故、郑州 电建工地龙门吊倒塌事故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严重,不一一例举。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工程任务多,人力和机械资源相对短缺, 外包队和外包工增多,外租机械增多,以包代管 现象增多;新旧机械并存,新机械安全使用性能 了解不足,旧机械老化严重。
有的工程低价中标,安全投入不足,尽量减少施 工管理人员,降低成本。
工期压缩、抢进度和短期行为思想。 机械安全管理认识不足,责任和监管不到位。
电建工地机械管理现状
不设机械管理机构或无具体专业管理人员 人员少、素质差、不知如何管 权威、权利不足、无支持力度 忙于其他事物 费用扯皮不能及时处理机械缺陷 械安全目标空洞、过程控制无具体细化目标和 指标、无考核约束和激励
每年事故100万起,平均每天重大事故(死3~9人) 7起,特大事故(死10人以上)每周2.5起,死30 人以上每月1.2起,死100人以上每年至少1起;每 年食物中毒事件超过200起、死超过200人,农药 中毒每年超过5万人。
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04年安全事故直接损失2500亿人民币,占国家 GDP的2个百分点。(加上灾难每年死亡超过20万人, 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
前言
起重机械-在一定范围内以间歇、循环方式将物料 进行垂直升降和水平位移的搬运的机械设备。
工作特点-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多种运动组合、 作业范围大、多人群体作业、作业条件复杂,起 重机械属危险性生产设备,作业过程和方式存在 很多危险因素;而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更多(后 面具体讲),出现事故易大型化、群体化和后果 严重——危险性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起重机械事故属于高发期
2002年全国起重机械事故125起,其中建筑工程工 地77起。当年19起特种设备重大事故中起重机事 故11起(指死亡3人及以上),其中安装2起,拆 卸1起,顶升2起,使用3起,其他3起,共死亡38 人。
2003年1月中关村科贸中心工地建筑塔机拆卸倾翻 事故,中断道路交通两小时;3月安徽徽黄高速公 路16标段工地塔机倒塌8人死亡,4人重伤。03、 04年机械事故具体数字不祥,但并不乐观,估计 事故略有回落。
机械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施工企业内部改革的影响——精简机构和人员、 职能下放和管理不顺、管理不规范。
对机械安全法规学习不够。 新人增多项目法施工如何管好机械安全知识贫乏,
经验不足。 老旧机械增多检修和管理不善,成本观念增强 有的业主、监理要求监管不严、重视不够、认识
不足、不知如何管和无专业人才等。 行业管理弱化和权威性下降。 面临主辅分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