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冷轧厂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冷轧厂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生产安全,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冷轧厂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报废等全过程。
1.3 冷轧厂设备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设备购置与验收2.1 设备购置前,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比选,确保所选设备符合生产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2 设备购置需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确保购置流程合法合规。
2.3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备数量、型号、规格、质量、包装等,确保设备符合合同要求。
2.4 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设备入库手续,建立设备台账。
三、设备安装与调试3.1 设备安装前,需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设备安装、调试技能。
3.2 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施工图纸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牢固、安全可靠。
3.3 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调试内容包括设备运行参数、性能指标等,确保设备达到设计要求。
3.4 调试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将设备纳入生产使用。
四、设备运行与维护4.1 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4 设备维护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计划检修,具体要求如下:(1)日常保养:操作人员每日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基本保养工作。
(2)定期保养: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调整设备参数等。
(3)计划检修: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生产需求,制定设备检修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设备检修与改造5.1 设备检修分为日常检修和计划检修,具体要求如下:(1)日常检修: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轧钢厂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公用设施以及相关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轧钢厂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优化配置,合理使用;3. 保养为主,计划检修;4. 管理与维护相结合。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轧钢厂设备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门职责:1.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管理;2. 负责设备的技术监督、质量检验和设备档案管理;3. 组织设备大修、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4. 组织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生产车间职责:1. 负责本车间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2. 组织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3. 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和隐患;4. 配合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
第七条设备操作人员职责: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2. 保持设备清洁、整齐,定期进行设备保养;3. 发现设备故障和隐患,及时上报;4. 参与设备操作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第八条设备购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2. 技术先进,性能可靠;3. 经济合理,性价比高;4. 便于维护和操作。
第九条设备购置前,需进行市场调研和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第十条设备购置后,需进行验收,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是否符合要求;2. 设备的安装、调试是否合格;3. 设备的配件、工具是否齐全;4. 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资料是否完整。
第十一条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并进行设备档案登记。
第四章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十二条设备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第十三条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2. 设备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3. 设备的润滑系统是否良好;4. 设备的冷却系统是否有效。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第一节设备前期管理制度一、设备在使用前,设备供应科主管备件计划员、设备员要组织验收,如安排不到位扣100元/次,作业区不积极配合考核作业区200-500元。
二、设备到达现场后,计划员要通知档案室,将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存档,不执行者考核200元/次。
三、新上或技改等未正式使用的设备,主管设备员要组织培训,否则考核设备员100元/次,作业区未安排人员学习考核500元/次。
四、作业区未对润滑点进行润滑的,发现一次考核100元-500元。
第二节进口设备管理制度一、进口设备验收时,须按图纸逐项检查。
否则每次考核100元。
二、进口设备润滑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不允许油品混合,如混合或未按原设计使用油品每次考核500元。
油品要按要求定期检验并更换,否则每次考核责任单位200元。
三、进口设备如辊箱等必须按技术要求涂油或放在油池中浸泡,如未按要求保管每次考核责任单位500元。
四、进口设备国产化必须经主管设备厂长同意并签字,私自更改每次考核100元。
第三节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构成公司固定资产的标准:(1)具有独立作用的资产体;(2)使用期限在一年及以上;(3)单价在2000元及以上;同时具备上述条件者为固定资产(含15KW及以上电机)。
使用年限较短、容易损坏、更换频繁的物品,如减速机、电磁盘、轧辊、专用工具等虽价值达到2000元,也不计入固定资产,应列为低值易耗品。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三、形成厂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为:基建投资、基建借款、专用拨款、专项借款和专用资金。
厂内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用其他资金购置固定资产。
四、零购设备也为固定资产。
五、设备科是厂内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管理,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员,其职责:六、各生产区、作业区必须确定专人或兼职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其职责:七、凡厂属构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和非生产用设备、设施,如发生使用单位归属变动,必须报北营能源装备部,统一由能源装备部办理有关手续,任何使用单位和个人不经批准无权自行处理固定资产事宜。
轧钢厂用电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轧钢厂用电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工作。
第三条轧钢厂用电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轧钢厂成立用电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用电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用电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和修订用电设备管理制度;2. 审批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工作;3. 监督用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施;4. 定期组织用电设备安全检查和评估;5. 处理用电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用电设备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用电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维护、检修和报废等工作;2. 负责编制用电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3. 负责用电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4. 负责用电设备事故的处理和统计分析;5. 负责用电设备的能耗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设备安装与验收第七条用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八条用电设备的安装前,必须进行以下工作:1. 设计审查:审查用电设备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2. 材料审查:审查用电设备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3. 安装人员审查:审查安装人员的资质和技能。
第九条用电设备的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以下验收工作:1. 外观检查:检查用电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2. 功能测试:测试用电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3. 安全检查:检查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达标;4. 文件审查:审查用电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等文件是否齐全。
第十条验收合格后,用电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第十一条用电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用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轧钢机械设备是钢铁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正常运行和保养工作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一、管理1. 设备管理制度轧钢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
设备管理制度需要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并严格执行,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高效运行。
2. 设备使用管理在使用轧钢机械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动设备结构或参数设置。
设备使用管理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以降低设备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故障风险。
3. 设备保养管理设备保养管理是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包括设备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个方面。
日常保养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定期保养包括设备零部件的更换、调整、维修等工作。
建立健全的设备保养管理制度,对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4. 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台账管理是对设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通过设备台账管理,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为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维护1. 设备润滑轧钢机械设备在工作时需要频繁运动,因此润滑工作非常重要。
正确的润滑可以减少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对于轧钢机械设备,润滑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的润滑周期和润滑方法进行,选择合适的润滑材料,确保设备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
2. 设备维修设备维修是指对设备故障或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修理或调整的工作。
设备维修需要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并且需要遵循设备制造厂家的维修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维修质量和设备安全。
3. 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定期检查、调整和维护工作,减少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损坏。
通过预防性维护,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设备的潜在问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轧钢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轧钢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轧钢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轧钢设备管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维护保养、有效管理”为宗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轧钢设备管理应遵循节约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作用,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第五条轧钢设备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保障、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实行精益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
第六条轧钢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资料,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二章设备管理职责第七条轧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故障排查和修理等工作。
第八条设备管理人员具体职责如下:(一)设备主管负责设备的全面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好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并全面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二)设备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三)设备技术人员负责对设备技术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和维护技术。
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适应市场需求。
第十条设备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加强协作,共同维护设备运行和生产秩序。
第三章设备管理流程第十二条设备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故障排查和修理等几个环节。
第十三条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和要求进行,包括设备日常清洁、润滑、调试和检查等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四条设备故障排查和修理要及时快速,经过检查确认故障原因,按规定程序处理,使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设备管理人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设备运行情况,定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四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是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和规划,指导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厂长担任主任,安全主管、技术主管、生产主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会代表组成。
第六条安全主管负责炼钢厂整体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技术主管负责设备设施安全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第八条生产主管负责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第九条工会代表负责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提出员工的安全需求和建议。
第十条员工应严格遵守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控制第十一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控制必须从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进行管控。
第十二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第十三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无事故。
第十四条设备设施的安装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检测和验收。
第十五条设备设施的维修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在维修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设备设施报废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第四章隐患排查与整改第十七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隐患应通过定期巡检、定期检测等方式进行排查。
第十八条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由相关部门进行排查和整改。
对于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工停产,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必须及时、到位,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本制度的订立旨在规范和管理轧钢厂的设备使用与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的全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工具设备、运输设备、仪器仪表设备等。
3. 设备管理责任3.1 设备部门负责订立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并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保养。
3.2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的合理使用,严禁私自改动设备设置,确保设备依照正常工艺进行运行。
3.3 运输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运输和搬移,确保设备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3.4 财务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和入账工作。
3.5 全体员工要严格遵守设备管理制度,严禁私自操作设备,必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授权方可操作设备。
4. 设备的采购和验收4.1 设备采购前,财务部门必需编制设备采购计划,并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
4.2 设备采购应依照质量、性能、价格等要求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4.3 对于新购设备,必需由设备部门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报告,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 设备的投入使用5.1 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需由设备部门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5.2 设备的操作必需由经过培训并授权的人员进行,未经授权的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5.3 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必需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私自改动设备设置。
5.4 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需适时关机,清理设备,并进行记录。
6. 设备的维护保养6.1 设备部门负责订立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巡检和保养工作。
6.2 设备的巡检和保养记录必需认真、精准,包括巡检日期、巡检内容、巡检人员、巡检结果等信息。
6.3 设备显现故障时,必需适时报修,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
6.4 在设备维护和修理期间,必需实行相应的措施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7. 设备的更新淘汰7.1 设备部门应依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技术进展水平,订立设备的更新淘汰计划。
轧钢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管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起重机械(含电梯、绞车等升降机械)、压力容器(含锅炉、气瓶,特指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工程运输车辆等.2.1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2。
2压力容器(特指压力容器):指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
1MPa(表压),并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
5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氧舱等。
气瓶是指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
2MPa(表压),并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
0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液体的气瓶。
2.3锅炉:指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等及其安全保护装置.2.4压力管道:指利用一定压力,输送液体或者气体的管状设备及附件(包括压力管道管子、压力管道管件、安全阀、调压阀、调节阀、闸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疏水阀、隔膜阀、非金属材料阀门、特种阀门、法兰、补偿器、压力管道支承件、压力管道密封元件、计量或保护仪表等),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
1 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3 适用范围适用轧钢厂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5 附则附文本1:特种设备日常管理流程说明附文本2:特种设备档案管理说明附表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单附表2: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附表4: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明细表(使用单位用)附表5:特种设备目录附表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附表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明细(使用单位用)填报日期: 年月日编号:使用单位:(盖章)注册机构:(盖章)附表4:营口嘉晨钢铁有限公司( -———厂)特种设备台帐编号第8页共17页附表5定。
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炼钢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依法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炼钢厂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并适用于炼钢厂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设施。
第三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结合本制度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应注重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为重点,强化管理措施,健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六条:依法全面加强安全管理。
第七条:事故责任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第八条:安全教育和培训双重保障。
第九条:安全制度推行到位,安全检查日常化。
第十条:安全信息化管理,便捷高效。
第三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一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新,及时修复设备设施的故障和缺陷。
第十二条:炼钢厂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必须依法取得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炼钢厂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第十四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定期制定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按计划进行维护,并做好维护记录。
第十五条:炼钢厂设备设施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和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期间不发生事故和意外。
第十六条:优化设备设施设计,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第十七条:加强设备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和设备设施数据库,及时掌握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
第十八条:加强设备设施的能耗管理,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十九条: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安全检查和监督第二十条:炼钢厂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一条: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和更新应按规定进行记录,确保操作人员清楚掌握设备设施状况。
第二十二条: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消除隐患,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轧钢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全体员工,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中必须遵守。
二、设备管理职责及权限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轧钢厂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采购、调试、维修和报废等。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岗前培训和证书,具备相应的操作权限。
3.设备操作人员有权利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查、维修和调试。
4.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守相关规定。
三、设备采购与验收1.设备采购前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
2.设备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达到要求。
3.设备验收必须由设备管理部门指定的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四、设备保养与维修1.设备保养负责人每年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保养。
2.设备保养负责人对设备的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3.设备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维修人员进行,严禁擅自拆卸设备或维修设备。
4.设备故障发生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停止设备的使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设备操作与保护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3.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清洁和整洁,严禁在设备上堆放杂物。
4.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油量、润滑情况和传动装置的正常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六、设备报废1.设备报废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核,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
2.设备报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且设备已达到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
3.设备报废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将设备进行处理,确保设备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安全防护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轧钢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轧钢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所有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叉车等。
第三条轧钢厂特种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轧钢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1. 主任:由厂长担任,负责全面领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2. 副主任:由生产副厂长、安全副厂长担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
3. 成员:由设备管理部、生产部、安全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设备管理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验检测、使用、报废等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2. 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3.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4.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5. 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生产部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2. 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记录和台账管理。
4.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培训。
第七条安全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2.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 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培训。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八条设备管理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特种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九条设备管理部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报告、维修保养记录、事故记录等。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正文删除线行内代码上标下标清除格式默认字号默认字体默认行高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增加缩进减少缩进设备的管理制度推荐度:设备器材管理制度推荐度:设备管理制度推荐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推荐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推荐度:相关推荐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11.厂(矿)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
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轧机管理制度范本

轧机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轧机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轧机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检修工作。
第三条轧机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设备完好率。
第四条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按公司规定予以处理。
二、设备管理第五条设备采购应选用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的产品,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查。
第六条设备安装、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厂家技术要求进行。
第七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设备故障应及时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及时恢复运行。
第十条设备检修应按照“维修计划、维修质量、维修成本”三控制原则进行。
第十一条设备改造、更新应根据生产需要和技术发展适时进行。
三、操作管理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四懂三会”(懂设备结构、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操作、懂设备维护,会操作、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四条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为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维护管理第十六条设备维护应按照“清洁、润滑、调整、紧固”的八字方针进行。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日常维护由操作人员负责,定期维护由专业维护人员负责。
第十八条维护人员应按照维护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维护质量。
第十九条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上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五、安全管理第二十条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设备安全设施应齐全、有效,不得随意拆除或遮挡。
第二十二条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023年炼钢厂设备管理制度5篇

2023年炼钢厂设备管理制度5篇书目第1篇炼钢厂电气设备点检管理制度第2篇某炼钢厂电气设备点检管理制度第3篇炼钢厂设备设施平安管理制度第4篇炼钢厂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第5篇某炼钢厂设备设施平安管理制度某炼钢厂设备设施平安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须要,使平安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规范设备设施的平安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武钢集团昆钢股份炼钢厂所属科室、作业区所辖设备设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炼钢平安规程》(aq2023-2023)3术语、定义设备设施平安管理制度:是指在生产建设工作中必需运用的设备设施,通过平安管理,为保证平安生产,爱护员工的平安与健康的规则。
4职责4.1设备能源管理科负责依据《炼钢平安规程》(aq2023-2023)制定设备设施的平安管理制度,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作业区及相关方对设备设施的平安隐患进行整改。
4.2平安环保监督管理科对设备设施的检查及平安隐患整改进行监督,并对平安隐患整改供应资金支持。
4.3各科室、作业区负责协作本专业系统设备设施平安管理的实施,负责对平安隐患的执行落实状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5管理内容5.1厂房5.1.1冶炼与浇注厂房内产生大量热量及有害气体、烟尘,设计应考虑良好的通风散热与采光条件,转炉、铁水贮运与预处理、钢水浇注等热源点上方,应有良好的通风道;热源点四周的建、构筑物应考虑高温影响,实行相应的隔热防护措施。
5.1.2厂房结构应考虑风、雨、雪、灰等动(静)载荷及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主厂房屋面四周应设栏杆,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通道等;厂房应合理布置登上屋面的消防梯与检修梯。
5.1.3炼钢主厂房,应设置贯穿各跨间,并与各跨间进出口及主工作平台相通的平安走廊,其宽度不小于1m。
5.1.4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与摩电道,原则上应相对布置;若两者位于同一侧,则应有平安防护措施。
5.1.5应依据设计规定的平安标记设置要求和实际生产状况,在厂房内生产作业区域和有关建筑物适当部位,设置符合规定的平安标记。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设备管理目标按照厂提出的“主动协作、快速、高效”、“讲标准”的要求,通过“超前维护、精细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
1、设备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与检修并重"的方针,严格经济责任制,做到定人、定机、定职责;2、对设备的维护实行分工制,并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要做到“三无”[设备周围和本体清洁整齐,无油物、无积尘、无垃圾],“四清楚" [设备技术状况清楚,维护等级清楚,设备缺陷清楚,润滑点清楚].3、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达到设备最佳运行效果.第二章、轧钢厂设备组织体系一、设备管理网络分厂厂长主管厂长设备安全科机水准精高械电备整轧轧车车车车车车间间间间间间二、单位管理职责1、设备安全科(1)、设备安全科是分厂设备管理主管单位。
负责全厂设备操作、使用维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责任制和各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负责编制全厂设备检修计划、技改技措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4)、负责编制、汇总备件材料计划以及落实;(5)、负责分厂计量设备管理工作;(6)、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工作,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7)、负责各项设备管理考核2、机械车间(1)、承担轧钢厂流体设备、轧线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水电车间(1)、承担轧钢厂所有电器设备、自动控制部分和水系统(循环水泵房、化学除油器、板框压滤机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分厂计量能源设备检测维护;(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4、生产准备车间(1)、承担轧钢厂轧线工艺设备(高线不含活套,棒线不含活套起套辊)的维护与检修。
(2)、承担车间内部所用机床等辅助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5、精整车间(1)、承担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剪断机、风机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6、高线轧钢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高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换辊小车、液压剪、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7、棒线热轧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棒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三、管理要求1、车间领导在组织生产时,应把设备维护作为经常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并督促各岗位点巡检,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归口部门安排处理,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设备事故。
轧钢厂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设备前期管理制度为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本厂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设备的前期管理第一条: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规划到设备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
包括:设备计划编制,设备选型购置,设备设计制造,设备的安装调试整改,设备试运行期使用效果分析,设备投资评价和信息反馈等管理工作。
第二条:我厂应制订各时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装备水平升级,以提高我厂装备水平,我厂的装备升级注重下列内容:1.结合大、中修所进行的重要改造,包括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
2.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在制定改造更新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1)与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相结合。
(2)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结合。
(3)与节能降耗相结合。
3.经预测大修后设备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
第二章技术论证与购置第三条:主要生产设备技术改造,应在厂长、设备副厂长主持下,机动处、技术处、设计院、安环处、计划处、本厂机动科、生产技术科等部门共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工作。
项目负责部门应负责做好设备技术经济论证工作,设备技术经济论证分析与可行性报告等资料编制整理工作,重点搞好设备的选型工作。
第四条:通过多种规划方案的调查研究和经济分析,再做出结论,提供最佳方案,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及考察均应有机动处等相关部门参加。
第五条:凡属安全、环保、能源、计量等有特殊要求的特种设备的制造与购置,应按有关部门规定办理。
搞好设备的选型工作和制造单位生产许可证审查工作。
第六条:开展大、中修所需的设备计划由机动科提出,经机动处设备管理部门汇总审核后办理订货手续,凡属基建工程、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设备应由设计院、技术处、计划处汇总审核,机动处等设备管理部门参与讨论,进行审核会签工作。
第三章设备安装第七条:设备安装必须按施工图及技术文件实施。
如需修改,必须由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轧钢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轧钢厂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轧钢厂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轧钢厂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锅炉、电梯等。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1. 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管理计划,组织安全培训,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
三、设备采购与安装1. 采购特种设备时,必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并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 设备安装前需进行严格的检查,安装过程应由专业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进行。
四、设备使用与操作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五、设备维护与检修1. 制定特种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2.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未排除前不得使用。
六、设备检验与安全评估1. 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定期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七、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1.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2.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八、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2. 新员工在操作特种设备前必须接受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九、监督检查与违规处理1. 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操作规程或管理不善造成事故的行为,应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安全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并报上级批准后执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其符合轧钢厂的具体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钢厂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设备管理目标按照厂提出的“主动协作、快速、高效”、“讲标准”的要求,通过“超前维护、精细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
1、设备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与检修并重”的方针,严格经济责任制,做到定人、定机、定职责;2、对设备的维护实行分工制,并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要做到“三无”[设备周围和本体清洁整齐,无油物、无积尘、无垃圾],“四清楚” [设备技术状况清楚,维护等级清楚,设备缺陷清楚,润滑点清楚]。
3、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达到设备最佳运行效果。
第二章、轧钢厂设备组织体系一、设备管理网络分厂厂长主管厂长设备安全科机水准精高棒械电备整轧轧车车车车车车间间间间间间二、单位管理职责1、设备安全科(1)、设备安全科是分厂设备管理主管单位。
负责全厂设备操作、使用维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监督检查责任制和各规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负责编制全厂设备检修计划、技改技措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4)、负责编制、汇总备件材料计划以及落实;(5)、负责分厂计量设备管理工作;(6)、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工作,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7)、负责各项设备管理考核2、机械车间(1)、承担轧钢厂流体设备、轧线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3、水电车间(1)、承担轧钢厂所有电器设备、自动控制部分和水系统(循环水泵房、化学除油器、板框压滤机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承担明确维护责任设备的维护及检修;(2)、负责分厂计量能源设备检测维护;(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4、生产准备车间(1)、承担轧钢厂轧线工艺设备(高线不含活套,棒线不含活套起套辊)的维护与检修。
(2)、承担车间内部所用机床等辅助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5、精整车间(1)、承担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剪断机、风机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2)、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6、高线轧钢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高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换辊小车、液压剪、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7、棒线热轧车间(1)、负责加热炉本体的维护与检修;(2)、负责棒线轧线设备按规程操作使用及维护,及时反馈设备隐患和故障;负责车间内部所用辅助生产设备(风机、发电机、干油泵等)的日常维护及保养(3)、负责贯彻上级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实分厂各项设备管理制度;三、管理要求1、车间领导在组织生产时,应把设备维护作为经常性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并督促各岗位点巡检,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通知归口部门安排处理,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设备事故。
2、凡已投产使用的设备必须定人、定机、顶班人员必须是本岗位的合格人员,并经车间进行操作培训后方可操作,否则考核100元/次。
3、新工人(新招、变岗)在固定岗位正式操作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对其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合格并具备操作能力方可进入岗位,否则考核100元/次.人。
4、焊接时二线搭接位置尽可能靠近焊接位置,严禁焊接时电流通过设备本体。
5、各个车间应根据分厂设备管理制度要求,相应建立本车间内部管理制度,并有一名中层领导负责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此项工作纳入设备检查评比工作中;第三章、设备点巡检管理一、分厂设备点检由岗位操作工、维修工、车间主管主任、及设备安全科主管科长分别实施;二、点检项目以及内容由设备安全科与各个车间共同分析确定,明确各个车间的点检职责划分;各个车间负责点检表格的印制管理;三、设备安全科负责全厂设备点巡检的管理工作;四、各级点检人员的点检:1、岗位操作工按照岗位点检的内容、要求及时进行岗位设备检查。
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必须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到调度室,调度室负责通知机械或电气维修工前来处理;2、维修钳(电)工按要求进行所有设备点检,对本班操作工询问,并做好点检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车间、分厂调度安排处理;3、车间主管主任每天对本车间关键工序设备及重点设备进行必要的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同时对车间内各级人员点检状况进行检查,对关键设备隐患及时向设备科反馈;4、设备安全科主管科长每天对分厂重点设备、关键工序设备、易发生故障设备进行抽查式点检,并对车间各级点检落实情况,发现明显隐患而车间主管、维修工未查出的分别考核相关人员50~200元;5、对点检作业中发现的故障隐患不及时处理的,每次考核责任车间100元/次。
对执行点检工作不力,由此造成设备故障或事故的,按照责任事故考核,责任车间主管领导承担连带责任;6、以上各个车间的关键设备及工序重要设备由设备安全科和车间分析确定,并明文规定,出现设备故障的考核,按照各级点检负责制进行考核连带;7、车间对厂下达的点检通知,必须及时组织处理,按期完成,如无特殊原因未完成的,每次考核责任车间50元/次;8、每周各车间要对设备运行信息做分析总结,并上报设备科整理备案。
每周设备科要对全厂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分析总结,上报厂领导。
9、严格执行按照分厂设备隐患“闭环管理模式”。
具体如下:(1)、岗位点检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和填写交接班记录。
对当班不能处理的隐患,填写班组“设备隐患记录”,并在其“处理安排”栏内填写“已报车间”,并填写“设备隐患反馈表”交车间,车间主管主任在班组“设备隐患记录”的结果栏内签收。
(2)、车间主管主任点检发现设备隐患当天及时处理和填写交接班记录。
当班不能处理的设备隐患填写车间“设备隐患记录”,并在其“处理安排”栏内填写清楚安排意见,待到设备隐患处理完后在相应的结果栏内认真填写。
车间不能安排处理的设备隐患,在其“处理安排”栏内填写“已报设备科”,并填写车间“设备隐患反馈表”交设备科,设备科主管科长在车间“设备隐患记录”的结果栏内签收。
(3)、设备科主管科长点检发现设备隐患当天及时处理和填写相关记录。
当班不能处理的设备隐患填写设备科“设备隐患记录”,并在其“处理安排”栏内填写清楚安排意见,待到设备隐患处理完后在相应的结果栏内认真填写。
把车间上报的设备隐患填写到设备科“设备隐患记录”,,并在“处理安排”栏内填写清楚安排意见,待到设备隐患处理完后在相应的结果栏内认真填写。
设备科不能安排处理的设备隐患,在其“处理安排”栏内填写“已记录”,并填写“设备隐患反馈表”交主管厂长,进行下步安排;(4)、“设备隐患反馈表”一式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留底。
上述条款如有违反每项考核50元/次。
第四章、设备定修管理考核1、日修、月修项目由各车间根据点检情况汇总后在日修会上提出,设备科负责填写《轧钢厂日修计划及实施记录》或编写《轧钢厂月检修计划及实施记录》。
2、各个车间检修计划上报时必须认真进行技术方案讨论,以及检修安全措施制订,上报设备科检修计划时必须具有上述两项内容,否则,设备科按照每项100元进行车间主管考核;3、检修结束后,由设备科组织按照《试车方案》试车(试车方案需经主管厂长审核通过),试车结束后相关人员在《试车验收表》上签字。
4、检修结束后,所有检修项目相关责任人必须按《轧钢厂日修计划及实施记录》、《轧钢厂月检修计划及实施记录》的有关内容认真填写签字确认。
一次没填写考核责任单位50元。
5、检修项目实施记录由设备科在检修后的第二天统一回收保管。
6、检修安排(1)高线和棒线原则上每月各安排一次小修,时间6个小时;(2)高线换规格时间1小时,小修30分钟,日修超过1小时必须经厂领导批准;棒线检修按照《生产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3)调度室应保证计划检修时间和日修时间。
(4)、外界原因引起的临时性停修,由当班调度组织相关车间进行项目实施;(5)、生产组织过程当中因突发故障及事故的处理,由当班调度组织处理,在事故时间内考核事故单位,其他单位不考核,超出事故时间考核超出单位非计划时间;(6)、对于日修会提出2次或2次以上的,而无正当理由完不成的每项200元考核责任车间,影响生产的按责任事故考核。
(7)、日修会对每天的日修情况进行小结,对日修主线延时进行分析,对责任人提出考核,由于工艺责任事故而延时的由调度室提出考核决定。
7、白班设备(含工艺设备)的检修人员检修前必须到达检修现场,作好检修的一些准备工作,及时点检所负责设备并根据点检情况及时补充日修项目,如估计处理时间会超过定修时间,应及时报告设备科或调度室,服从统一安排,否则检修超时将按责任事故考核。
8、安全员根据检修情况,重点安排检查落实交叉作业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安全措施,日修开始后检查是否更换检修牌,日修结束前是否及时更换检修牌。
未换牌者按安全规定考核,未及时更换每块扣50元/次。
9、检修所需备件材料,责任车间必须提前准备。
由于备件质量问题引起超时检修,超时一律进入事故考核。
10、常规检修项目,检修人员对检修质量负全责,并确保检修后24小时不出故障,24小时内出的故障按责任事故考核。
11、所有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和开轧后10分钟内不得离开检修现场,只有确认设备生产正常后方能回班组。
12、计划检修时间中进行的作业,一律不考核。
超出计划的检修时间,由调度室执行2元/分钟考核。
13、同一设备事故连续2日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的,由设备主管厂长对责任单位按责任事故进行考核,同时考核车间主管50元,设备科主管连带考核30元。
14、对于辅助生产设备(天车、打包机、液压剪、校直机等)以及在线有备用机的设备,要求维护单位按照分厂辅助设备管理规定进行,必须保证随时可以投入生产,影响生产一律按责任事故考核。
第五章、设备事故管理一、轧钢厂实行设备零故障考核,所有计划检修之外的停机时间均纳入考核范围。
一般性设备事故按2元/分钟考核,责任性设备事故按5元/分钟考核。
较大以上设备事故根据事故性质及公司、分厂有关会议分析结果执行;二、设备事故定义及分类:1、定义:设备发生事故造成停产或修理费用达到一定数额的为设备事故。
2、分类:(1)、小型事故。
未影响生产或停机1小时以内,维修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2)、一般事故。
停机4小时以下或设备事故修理费用在1000~40000元者;(3)、较大设备事故。
停机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或设备事故修理费用4万元~20万元者(4)、重大设备事故。
停机8小时以上、16小时以下,设备事故修理费用20万元~50万元者;(5)、特大设备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