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拆线换药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换药拆线ppt课件
![换药拆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430cc9a76e58fafbb00397.png)
换药法
操作步骤 4、覆盖敷料
– 选择合适大小的敷料
伤口覆盖单层纱布至少6-8层 敷料应完全覆盖切口,且距离切口至少2-3cm
– 底层敷料
干洁切口可直接覆盖纱布(光面向下)
– 中层敷料、外层敷料
视切口分泌情况选择纱布或棉垫覆盖(光面向上)
– 粘贴胶布:顺皮肤纹理或与肢体纵轴垂直 – 包扎:注意松紧要适度
拆线法
拆线指征
无菌手术切口,已到拆线时间,局部及全 身无异常表现,切口愈合良好者
– 面颈部4-5天 – 下腹及会阴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 – 减张缝合14天
切口红、肿、热、痛或明显感染者,需要 提前拆线
拆线法
操作步骤
穿工作服、洗手、带口罩帽子 按换药术拆除原敷料并消毒切口 拆线
敷料浸湿或有出血倾向 敷料松脱或被污染 伤口内引流物需拔除 愈合伤口拆线
换药法
基本技术 树立无菌观念 原敷料的拆除 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敷料覆盖、包扎及胶布固定 污物的处理
换药法
换药室环境良好
准备工作
穿工作服,洗手、带口罩帽子
备物
– 无菌治疗碗2个(分别盛放棉球及无菌敷料) – 无菌镊子2把,剪刀1把 – 弯盘1个(盛放污物)
3.2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换药法
操作步骤
3、消毒及清洁伤口
3.3特殊伤口的清洁 分泌物多且创面深,可用NS冲洗 坏死组织多,可用双氧水或碘伏等冲洗 高出皮肤或失活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修整或 碘酒烧灼 组织或肉芽水肿明显,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开放创面及肉芽可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料保护
外科换药法
换药术又称为更换辅料,其目的是为创 面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6cdf9250e2524de5187ebf.png)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 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 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 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 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 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 第二次打结。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
士林纱布、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 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
粘连,要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 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 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 子(污染镊子),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 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外口科基及本操边作打结缘缝合部换药分拆线 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 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结扎止血术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 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 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 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 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 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 第二次打结。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
士林纱布、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 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
粘连,要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 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 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 子(污染镊子),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 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外口科基及本操边作打结缘缝合部换药分拆线 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 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8f46ddc77da26925c5b0af.png)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之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胡韬
ppt课件
1
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2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ppt课件
3
换药指征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剪线
•靠 •滑 •斜 •剪
ppt课件
22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8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11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胡韬
ppt课件
1
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2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ppt课件
3
换药指征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剪线
•靠 •滑 •斜 •剪
ppt课件
22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8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11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
![外科学课件:换药及拆线](https://img.taocdn.com/s3/m/6664e1f652d380eb62946df6.png)
四、换药常用药品
6. 0.02%高锰酸钾溶液:分解释放氧缓慢,但 作用持久,具有清洁、除臭、防腐和杀菌的 作用。用于洗涤腐烂、恶臭、感染伤口,尤 其适用于疑有厌氧菌感染、肛门、会阴部伤 口。临床上常用1:5000溶液进行湿敷。
7. 0.1%雷拂奴尔、0.02 %呋喃西林溶液:有抗 菌和杀菌作用。用于感染创面的清洗和湿敷。
15. 凡士林纱布:对切开的化脓伤口还有止血作 用,多用于渗血创面和脓腔,但需防止引流 不畅。
16. 碘仿纱条:具有抗菌、防腐、收敛、去臭和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用于腺体分泌的 慢性窦道,碘仿有毒性,不宜长期使用。
五、换药操作
(一)一般换药法 1.去除敷料 (1)先用手取下伤口外层的胶布或绷带及敷料。 (2)伤口内层敷料及引流物用无菌镊取下,揭
保湿、保温和保护创面的作用。 2.可吸收敷料 3.新型敷料(VSD)
四、换药常用药品
1. 酒精:褥疮防护(50%)、皮肤及器械消 毒(70%)。表皮完整的伤口可以用酒精 换药,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了,一 般选用碘伏。
2. 碘伏: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 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不过出血多的伤 口,效果不好,创面过大也不宜应用。
10.测量伤口表皮增生情况。 11.测量伤口周围的硬度。
二、伤口的分类和评估
12.测量愈合嵴。(只用于缝合的外科伤口, 开放伤口没有愈合嵴。指在手术伤口缝合 后5-8天内形成的胶原蛋白组织,通常在手 术后7-8天内戴无菌手套去触摸伤口缝线四 周各1cm宽部位是否会出现弹性的硬组织 出现,如果有的话,就可以拆线,如没有, 就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或伤口裂开)
三、换药用品
(一)常用的换药器械及其使用 1.持物钳:使用时其下端保持向下,钳上药液未
脓肿切开、换药、拆线ppt课件
![脓肿切开、换药、拆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ef8d4f90f76c661371a97.png)
[注意事项]
1.切口设计应兼顾有利引流、减少术后瘢 痕和神经损伤。 2.手术仅为达到脓液充分引流,分离脓腔 时避免损伤已形成屏障的其他各间隙脓腔 壁,以减少感染扩散的可能。 3.脓肿切开引流后局部及全身症状无明显 缓解多系脓液引流不畅或另有脓肿未能引 流,应探明原因以补救。
4.切开引流虽为脓肿治疗最直接有效的方 法,但手术必定有不同程度局部感染扩散 的可能,故应注意术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和水电解质平衡。有条件者切开引流时应 送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其结果对进一步 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5.对疖痈中央形成黄色脓点,或痈有多发 性脓肿,难于穿破皮肤者,可考虑在不损 伤周围红肿区的前提下,由变软区做保守 性切开、剪去坏死组织和脓栓,借助术后 高渗盐水持续湿敷引流,切忌术中钝性分 离。
天,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根据引流情况决 定引流物的拔出时间。 一旦有感染症兆,应及时拆开部分缝线, 及时分离伤口以利引流,并放置引流条。并 延迟拆线时间
3、感染伤口:
目的:充分引流,积极控制感染。 原则: ① 早期:以充分引流浓液,每天更换敷料,必 要时扩 大伤口或行对口引流或多点引流; ② 中期:引流物开始减少,用盐纱引流,以促 进肉芽 生长。 ③ 后期:限制肉芽生长,可用5%的盐纱以减少 肉芽水
方法:早期予以充分引流;一般采用盐纱引流,脓
腔过大也可用烟卷或血浆管引流。
注意盐纱一定要放道脓腔底部,但不能填塞 过紧。每天应更换盐纱引流条和敷料。感染基本 控制后可隔日或隔两日更换。刮除水肿的肉芽组 织,以促进肉芽的生长。当肉芽基本填满伤口应
修剪多余的肉芽组织,帮助伤口收缩,以利上皮
各种引流物的应用 1、烟卷引流:
3.固定敷料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与肢体或躯体的长轴垂直 绷带或胸腹带的应用: 胶布过敏的处理: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841800029bd64783e2c29.png)
脓性分泌物 多时:用纱 条或塑胶引 流管。 引流管、引流条应 放于伤口底部,松 紧适度,保持伤口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 缝合法
1、目的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 缝合法
1、目的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30b6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2.png)
04 特殊伤口的处理
CHAPTER
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控制感染源
及时发现并移除感染源,如异物、坏死组织 等。
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 脓液和坏死组织。
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伤口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敏感的抗菌药 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伤口红肿、疼 痛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去 除残留的线头和分泌物。
伤口拆线后的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避免接触水、污垢等,防止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拆线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或出血 。
观察伤口情况
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
定期换药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回诊换药,以确保伤口 正常愈合。
03 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 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基本知识 • 伤口拆线操作流程 • 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 特殊伤口的处理 •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基本知识
CHAPTER
伤口拆线的时机
手术切口的拆线时间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来说,头面部、颈部术后4-5天 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术后6-7天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术后7-9天拆线,四肢手术10-12天拆线(近关节处适当 延长),减张缝合线14天拆线。
如果切口愈合不良,如发生感染或有渗出等,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
伤口换药的注意事项
01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和 干燥,避免污染和二次 感染。
02
观察伤口周围是否有红 肿、疼痛、渗出等异常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cf72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c.png)
时,应湿敷后再揭。 • 观察伤口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遍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遍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9aeb7f482fb4daa48d4b19.png)
结扎止血术
单纯结扎止血 缝扎止血
单纯结扎止血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 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 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 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 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 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 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 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 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 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 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换药频率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 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缝扎止血术
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
操作方法: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 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 8字形缝扎。
注意事项
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 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 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物脓液;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换药指征
缝合伤口需拆线者;
伤口放置引流,需松动 或拔除者;
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 者;
引流液、渗出液、血液 湿透敷料者;
原有敷料移动或脱落;
因消化液、便液等污染 切口敷料者;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PPT课件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3236d7fab069dc5022018c.png)
适应症
1.需要观察伤口情况者。 2.伤口敷料被渗出分泌物浸湿,或有出血倾向
者。伤口敷料松脱或被污染者。 3.伤口内放置引流物需拔除者。 4.伤口已愈合需拆线者。
操作步骤
1.一般伤口换药: (1)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夹持无菌棉球、敷料,另
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粘染伤口分泌物的敷料 等。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结成痂,可用无菌盐水浸 透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组织引起创面出血。 (2)消毒:用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 ,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 (3)覆盖敷料:覆盖无菌纱布、粘贴胶布。如需 用绷带者可其包扎,注意松紧要适度。正确的胶布 粘贴应与肢体纵轴垂直。
不同伤口的处理
(1)缝线反应:可常规消毒后用75%乙醇纱布 湿敷。
(2)针眼脓庖:较小者可先用无菌镊子夹破并 用干棉球挤出脓液,再用碘酒和乙醇消毒;较 大者则拆除缝线。
(3)化脓性感染:及早部分或全部拆除缝线, 清除脓液、异物,清创后放置引流。
(4)积血、积液:可用注射器从正常皮肤处潜 行穿刺抽除,或用探针、镊子由伤口缝合处稍 加分离引流。
应提前拆线。
操作步骤
1.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六 步洗手法洗手。
2.消毒皮肤:用碘伏等消毒皮肤。
3.拆线方法:用镊子提起缝线的线头,使埋于 皮肤的缝线露出少许,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 拉出缝线
4.拆完全部缝线后,用碘伏再消毒一次,覆盖 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正确方法
正确方法
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 迫神经
三 包扎操作要点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 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换药和拆线ppt课件
![换药和拆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aac05165ce0508773213bf.png)
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拆线操作方法
1、常规消毒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
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 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带 固定。
血或感染倾向而放置的负压引流,拔除时间要 看引流量的多少而定,多在术后24h拔除,也 可视引流物的情况推迟பைடு நூலகம்-5天。拔管前注意解 除负压。
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是否通畅,慢慢向 外拔出。
拆线
伤口拆线时间:头颈面部4-5天,下腹会阴6-7 天,胸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骨科四肢10-12 天,减张缝线10-14天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一次 3、新鲜肉芽创面,每隔1-2天换药一次 4、严重感染伤口或置引流条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
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管3-7天更
换或拔除
换药的基本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办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敷料固定
引流管口的换药
注意固定的部位,是否牢固,注意低位放置, 不引起疼痛等不适,不可影响患者的活动,不 可扭曲导致引流不通畅
引流物拔出/引流管拔管
引流物是为引流积液、积血,预防感染而设置 的。如:橡皮片、条,烟卷引流,T管引流, 负压引流等。
1、橡皮片、管引流,一般术后24-48h拔除 2、负压引流,对于手术后局部死腔大,有出
换药步骤:(一〕评估伤口
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渗液/出血/脓液?需要 敷料种类、数量,有无引流物〔管)?
拆线操作方法
1、常规消毒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
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 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带 固定。
血或感染倾向而放置的负压引流,拔除时间要 看引流量的多少而定,多在术后24h拔除,也 可视引流物的情况推迟பைடு நூலகம்-5天。拔管前注意解 除负压。
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是否通畅,慢慢向 外拔出。
拆线
伤口拆线时间:头颈面部4-5天,下腹会阴6-7 天,胸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骨科四肢10-12 天,减张缝线10-14天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一次 3、新鲜肉芽创面,每隔1-2天换药一次 4、严重感染伤口或置引流条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
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 6、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管3-7天更
换或拔除
换药的基本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办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敷料固定
引流管口的换药
注意固定的部位,是否牢固,注意低位放置, 不引起疼痛等不适,不可影响患者的活动,不 可扭曲导致引流不通畅
引流物拔出/引流管拔管
引流物是为引流积液、积血,预防感染而设置 的。如:橡皮片、条,烟卷引流,T管引流, 负压引流等。
1、橡皮片、管引流,一般术后24-48h拔除 2、负压引流,对于手术后局部死腔大,有出
换药步骤:(一〕评估伤口
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渗液/出血/脓液?需要 敷料种类、数量,有无引流物〔管)?
2024版外科换药术ppt课件
![2024版外科换药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8e46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8.png)
37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2024/1/30
38
2024/1/30
15
传统敷料优缺点分析
缺点
2024/1/30
容易与伤口粘连,造成换 药时疼痛。
需要频繁更换,增加医护 人员工作量。
不具备抗菌功能,易引发 感染。
16
新型敷料介绍及适用范围
泡沫敷料
具有吸收性和保湿性,适用于渗出液较多的伤口。
能够减轻换药时的疼痛感。
2024/1/30
17
新型敷料介绍及适用范围
2024/1/30
5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 染
使用无菌镊子、棉球等物品,避免直 接用手接触伤口
2024/1/30
换药前需清洁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口罩和帽子
换药过程中注意保持无菌区域,避免 污染
6
患者沟通与心理支持
换药前向患者解释换药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配合 鼓励患者表达情绪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02
模拟操作
学员在指导下进行模拟换药操作, 熟悉换药流程和注意事项。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员的操作过程进行点评和 总结,强调关键点和易错点。
04
32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30
3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无菌术原则
在换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术原则,避 免交叉感染。
换药步骤
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换药,注意伤口清洁、消 毒、敷料更换等环节。
出血、血肿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4/1/30
形成原因
手术操作不当、止血不彻底、术后 过早活动等。
应对措施
立即压迫止血,局部冷敷减少出血, 血肿较大时需切开引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换药适应症
4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 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 次数。
5.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 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 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 拔除。
6. 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 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橡皮管。
5
拆线换药基本技术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用手揭开外层 敷料,勿用镊子,胶布条应有伤口的外侧 向伤口方向揭去。再用镊子轻揭内层敷料, 若敷料与伤口粘连较紧,也可用生理盐水 湿润后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 创面出血揭去内层敷料时应和伤口创面。 揭去内层敷料时应和伤口纵向保持一致, 以免伤口哆(chi,张口)开。(演示)
14
•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 • 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15
• 2.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 出血,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 注意 创面皮肤、粘膜、肉芽组织的颜色 变化,手术后缝合伤口应注意风险 周围皮肤反应,有无皮肤积血、积 液,伤口有无感染,感染伤口应注 意感染的进展或是否消退,脓液的 性质及量,引流是否通畅,伤口愈 合情况等。
• 6.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氧, 具有杀菌、除臭作用。多用于冲洗污染较重的外伤性伤口、 严重感染化脓性伤口,腐败或恶臭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 染的伤口。去除伤口敷料时,若敷料与伤口粘结过紧,也可 用双氧水湿润后再揭除。对组织用一定烧灼性,不能用于眼 部冲洗。
8
7.高锰酸钾溶液(0.025%)有缓慢释放氧的作用,能除臭、 防腐、杀菌。常用于化脓性感染的伤口合创面的湿敷。应于临用前 配制。 8.呋喃西林溶液(0.01-0.02%)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 杀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方法:湿敷或冲洗。 9.新洁尔灭(0.1-0.5%)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点是杀 菌力、穿透力强,刺激性小。用于手部、皮肤粘膜和器械的消毒及 深部伤口的冲洗。注意勿与肥皂、洗涤剂合用,以免降低其灭菌效 力。 10.攸锁溶液(漂白粉硼酸溶液)一般用于化脓腐烂伤口,可溶解 坏死组织,使其脱落。
7
3.乙醇(酒精) 常用制剂为70%溶度,可使细菌蛋白体 凝固而起到杀菌作用,多用于皮肤消毒。
• 4.生理盐水(0.9%),无刺激性。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 口敷料时,若敷料与伤口粘连较紧,也可用生理盐水湿 润后再揭除,以减轻疼痛。
• 5.高渗盐水(3-10%)具有较强的局部脱水作用,可用其制 成高渗盐水纱布,用于水肿创面的湿敷,具有减轻肉芽水肿 的。对组织有刺激作用,不能用于新鲜伤口。
2. 碘酊 常用制剂溶度为1-3% 碘与细菌的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使 细菌迅速失去活力,起到快速杀菌的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 的刺激作用,杀菌作用与溶度高低成正比。不宜用于新生儿皮肤。 忌用于会阴、阴囊、口腔黏膜,破溃皮肤,因可造成皮肤损伤; 禁用高溶度碘,因其对组织有腐蚀性;忌与红汞同用,以免产生 碘化汞而烧伤皮肤。穿透皮肤较深,杀菌作用强,多用于皮肤消 毒,消毒时先用碘酊涂擦皮肤,待其自然晾干后,再用70%酒精 擦去(脱碘),否则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可刺激局部皮肤,发生 水泡。
外科基本操作—— 换药拆线
1
概念:
所谓外科换药, 是指包括检查伤口、 处理创面、更换敷料 以及包扎的一系列临 床操作过程,是观察、 干预和促进组织愈合 的重要外科诊疗手段, 也是外科临床医生素 质的重要考核标准。
2
1、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2、保持创面清洁,
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引流 通畅; 3、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促进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是 最终目的;无菌技术是基本原则!
3
换药适应症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 反应,一般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 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在 规定时间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若 愈合不良,应延迟拆线。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 天换药一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 一次。
常用换药引流:橡皮引流片,烟卷引流 管,橡胶引流管,纱布引流管
9
换药操作基本要求和基本技术
• 1.基本要求 • (1)无菌原则 即“不接触原则”,指操作时
一般用左手持取物钳或镊子夹取无菌物品再传 递到右手钳夹,右手持镊子直接接触伤口,传 递过程中双手所持器械不得接触,传递时注意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演示) • (2)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 (3)保持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4)促进伤口愈合。
• 换药时间:一般在晨间护理或换药室清洁工作后半 小时
12
换药前准备
2. 物品准备
• 换药包及所需物品:包内含无菌弯盘2个 (1个盛无菌敷料、消毒棉球、盐水棉球、 引流物,1个盛污物)或治疗碗2个,镊 子2把(1把用于伤口周围皮肤消毒,另 一把用于处理创面);一次性消耗品临 时放入换药包内。
13
换药操作步骤
11
换药前准备
1.人员准备
•
(1)患者准备——消除紧张情绪,排空膀胱,舒
适的体位,充分暴露伤口,天冷时注意保暖等。
• (2)医生准备——充分了解伤口的情况:创面的 大小、深浅、有无引流物及是否要拔除或更换,是否需 要扩创或冲洗,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病人的精神状 态、全身情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评估所需 的器械及敷料的数量、种类,准备好换药的物品。操作 者应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洁双手,必要时戴 手套(无菌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方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6
常用换药药品和引流管
常用换药药品
1.碘伏 以碘为主要成分,与皮肤接触后,缓慢释放出碘而起消毒作 用,适用范围较广,对粘膜刺激性小,无腐蚀及致敏作用。无需 乙醇脱碘。可用于外科洗手、手术皮肤,黏膜和创口消毒。
10
• 2.基本技术 • (1)无菌技术(包括准备用物时打开换
药包的顺序,持无菌持物钳的手法,无菌 容器打开后盖子放置在桌上的朝向,拿无 菌容器的手势等,逐一演示) • (2)解除敷料的方法 •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无菌技术) •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无菌 技术) • (5)包扎固定方法 • (6)污物、辅料的处理
换药适应症
4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 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 次数。
5.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 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 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 拔除。
6. 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 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橡皮管。
5
拆线换药基本技术
1.揭开敷料,暴露创面:用手揭开外层 敷料,勿用镊子,胶布条应有伤口的外侧 向伤口方向揭去。再用镊子轻揭内层敷料, 若敷料与伤口粘连较紧,也可用生理盐水 湿润后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 创面出血揭去内层敷料时应和伤口创面。 揭去内层敷料时应和伤口纵向保持一致, 以免伤口哆(chi,张口)开。(演示)
14
•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 • 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15
• 2.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 出血,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 注意 创面皮肤、粘膜、肉芽组织的颜色 变化,手术后缝合伤口应注意风险 周围皮肤反应,有无皮肤积血、积 液,伤口有无感染,感染伤口应注 意感染的进展或是否消退,脓液的 性质及量,引流是否通畅,伤口愈 合情况等。
• 6.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与组织接触后分解释放氧, 具有杀菌、除臭作用。多用于冲洗污染较重的外伤性伤口、 严重感染化脓性伤口,腐败或恶臭伤口尤其适用于厌氧菌感 染的伤口。去除伤口敷料时,若敷料与伤口粘结过紧,也可 用双氧水湿润后再揭除。对组织用一定烧灼性,不能用于眼 部冲洗。
8
7.高锰酸钾溶液(0.025%)有缓慢释放氧的作用,能除臭、 防腐、杀菌。常用于化脓性感染的伤口合创面的湿敷。应于临用前 配制。 8.呋喃西林溶液(0.01-0.02%)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 杀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方法:湿敷或冲洗。 9.新洁尔灭(0.1-0.5%)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点是杀 菌力、穿透力强,刺激性小。用于手部、皮肤粘膜和器械的消毒及 深部伤口的冲洗。注意勿与肥皂、洗涤剂合用,以免降低其灭菌效 力。 10.攸锁溶液(漂白粉硼酸溶液)一般用于化脓腐烂伤口,可溶解 坏死组织,使其脱落。
7
3.乙醇(酒精) 常用制剂为70%溶度,可使细菌蛋白体 凝固而起到杀菌作用,多用于皮肤消毒。
• 4.生理盐水(0.9%),无刺激性。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伤 口敷料时,若敷料与伤口粘连较紧,也可用生理盐水湿 润后再揭除,以减轻疼痛。
• 5.高渗盐水(3-10%)具有较强的局部脱水作用,可用其制 成高渗盐水纱布,用于水肿创面的湿敷,具有减轻肉芽水肿 的。对组织有刺激作用,不能用于新鲜伤口。
2. 碘酊 常用制剂溶度为1-3% 碘与细菌的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使 细菌迅速失去活力,起到快速杀菌的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 的刺激作用,杀菌作用与溶度高低成正比。不宜用于新生儿皮肤。 忌用于会阴、阴囊、口腔黏膜,破溃皮肤,因可造成皮肤损伤; 禁用高溶度碘,因其对组织有腐蚀性;忌与红汞同用,以免产生 碘化汞而烧伤皮肤。穿透皮肤较深,杀菌作用强,多用于皮肤消 毒,消毒时先用碘酊涂擦皮肤,待其自然晾干后,再用70%酒精 擦去(脱碘),否则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可刺激局部皮肤,发生 水泡。
外科基本操作—— 换药拆线
1
概念:
所谓外科换药, 是指包括检查伤口、 处理创面、更换敷料 以及包扎的一系列临 床操作过程,是观察、 干预和促进组织愈合 的重要外科诊疗手段, 也是外科临床医生素 质的重要考核标准。
2
1、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2、保持创面清洁,
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引流 通畅; 3、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促进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是 最终目的;无菌技术是基本原则!
3
换药适应症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 反应,一般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 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在 规定时间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若 愈合不良,应延迟拆线。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 天换药一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 一次。
常用换药引流:橡皮引流片,烟卷引流 管,橡胶引流管,纱布引流管
9
换药操作基本要求和基本技术
• 1.基本要求 • (1)无菌原则 即“不接触原则”,指操作时
一般用左手持取物钳或镊子夹取无菌物品再传 递到右手钳夹,右手持镊子直接接触伤口,传 递过程中双手所持器械不得接触,传递时注意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演示) • (2)清除失活坏死组织。 • (3)保持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4)促进伤口愈合。
• 换药时间:一般在晨间护理或换药室清洁工作后半 小时
12
换药前准备
2. 物品准备
• 换药包及所需物品:包内含无菌弯盘2个 (1个盛无菌敷料、消毒棉球、盐水棉球、 引流物,1个盛污物)或治疗碗2个,镊 子2把(1把用于伤口周围皮肤消毒,另 一把用于处理创面);一次性消耗品临 时放入换药包内。
13
换药操作步骤
11
换药前准备
1.人员准备
•
(1)患者准备——消除紧张情绪,排空膀胱,舒
适的体位,充分暴露伤口,天冷时注意保暖等。
• (2)医生准备——充分了解伤口的情况:创面的 大小、深浅、有无引流物及是否要拔除或更换,是否需 要扩创或冲洗,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病人的精神状 态、全身情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评估所需 的器械及敷料的数量、种类,准备好换药的物品。操作 者应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清洁双手,必要时戴 手套(无菌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方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6
常用换药药品和引流管
常用换药药品
1.碘伏 以碘为主要成分,与皮肤接触后,缓慢释放出碘而起消毒作 用,适用范围较广,对粘膜刺激性小,无腐蚀及致敏作用。无需 乙醇脱碘。可用于外科洗手、手术皮肤,黏膜和创口消毒。
10
• 2.基本技术 • (1)无菌技术(包括准备用物时打开换
药包的顺序,持无菌持物钳的手法,无菌 容器打开后盖子放置在桌上的朝向,拿无 菌容器的手势等,逐一演示) • (2)解除敷料的方法 •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无菌技术) •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无菌 技术) • (5)包扎固定方法 • (6)污物、辅料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