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理论综合概述(doc 9页)

合集下载

第九讲现代管理理论综述

第九讲现代管理理论综述

第九讲现代管理理论综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一切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对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许多管理学者结合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思想,产生了多种管理学派。

西方现代管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关于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战后经济的重建现代管理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对现代管理理论有重大影响。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得到了繁荣,成为超级大国,而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的国家。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二次大战以后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1)蒸汽机的发明,是能源的第一次革命,将人类领进了工业文明时代。

(2)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

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对管理理论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3)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

给工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4)人类的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

科学革命从以下三方面推动工业生产力的发展:①科技革命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科技革命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③科技革命开辟了广阔工业品的国内外市场。

科技革命带动着整个世界的前进,它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学术界一般认为,二战以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调整和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现代管理理论介绍

现代管理理论介绍

X-Y理论简评⏹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一方面严密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做出贡献⏹麦克雷戈发现现实组织的结构、政策、制度均以X理论为依据⏹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因此,X-Y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两个极端超Y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的洛尔施和莫尔斯提出。

⏹其主要观点有:对不同的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环境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比如,有的员工愿意用正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愿意完成自己的额定工作,但不愿过多地参与决策或承担责任,那么,这种人通常应以X理论为基础来管理。

⏹反之,当员工有愿意承担责任的愿望且有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期望得到较多的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时,则应以Y理论为指导来实施管理。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P.Herzberg)等人于50年代末期在匹兹堡地区对20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大规模的访问谈话,调查被访者对工作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各是什么,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以下假设:人类在工作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需要,即作为动物要求避开和免除痛苦,作为人要求在精神上不断发展、成长。

赫茨伯格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主要反映在《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年)和《工作与人性)>(1966年)两部著作中。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简单评价:⏹双因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工作丰富化,其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增加工作中的激励因素,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赫茨伯格所调查的对象代表性不够第五节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决策科学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一管理科学学派⏹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学者伯法(E S.Buffa) 、布莱克特(P.M.S.Blacktto) 等。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和组织有效运作的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演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现代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在那个时代,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复杂的组织架构,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于是,一批学者和管理者开始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逐渐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雏形。

科学管理理论是早期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强调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他提出了工作定额、标准化操作、差别计件工资制等概念,旨在使工人的工作更加高效和有规律。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制造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帮助企业大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理论逐渐从单纯关注生产效率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它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士气、人际关系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一理论促使管理者更加重视员工的需求和感受,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构成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职能的有效执行和协调,可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这一学派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管理框架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系统管理理论则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管理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考虑系统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环境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

这一理论提醒管理者要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现代管理中,战略管理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环境。

通过对自身优势、劣势的分析,以及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评估,企业可以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管理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现代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和其他组织运行的重要知识体系,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现代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当时,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泰勒主张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标准化,以实现最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这种方法在当时的制造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理论逐渐多元化。

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

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关系对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这一发现促使管理者更加注重员工的满意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系统理论则将组织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组织不仅要关注内部的各个要素,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权变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而应根据具体的情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

在现代管理中,战略管理占据着重要地位。

组织需要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和战略方向,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包括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等,以及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评估,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规划。

同时,战略的执行和监控也是关键环节,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战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领导理论的发展也为现代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从传统的领导特质理论到行为理论,再到权变领导理论,对于领导者的角色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优秀的领导者不仅要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还要能够激励员工,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领导方式。

质量管理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初的质量检验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越来越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已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管理理论作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提供了丰富的指导和策略。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当时,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和直觉,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催生了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

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早期代表之一。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强调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致分析和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

他主张将工作分解为简单的任务,为每个任务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并对工人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监督。

这种方法在当时的制造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行为科学理论则将关注的焦点从工作流程转移到了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上。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对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理论促使管理者更加重视员工的需求和满意度,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沟通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管理科学理论则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决策。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管理者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组织不仅要关注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如生产、营销、财务等,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组织的影响。

这种观点促使管理者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制定更加全面和适应性强的管理策略。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应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而灵活调整。

例如,在稳定的环境中,结构化的管理方式可能更为有效;而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灵活的、适应性强的管理方式则更能适应变化。

在现代管理中,战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它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现代管理理论提倡实施人本管理,注重员工的培训、激励和关怀,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现代管理理论还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它认为,企业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而存在,还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现代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创新被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管理者被鼓励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并建立创新机制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

这种创新文化有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现代管理理论还强调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经营理念的集合体,它对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运营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风险管理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这包括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加强风险控制等。

同时,现代管理理论还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存在,还应该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通过实施社会责任战略,企业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以促进知识的创造、共享和应用。

这包括建立知识库、实施知识共享平台以及加强员工的知识培训等。

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管理理论概要

现代管理理论概要
毛泽东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 般号召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只有领导者的积极性,没有 群众的积极性,事业是不能成功的;只有群众的 积极性没有领导者的积极性,事业是不能持久的。
只有一般号召,没有具体指导是官僚主义的领导; 只有具体指导,没有一般号召是事务主义的领导。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把政府管辖的公共管理事务私营化。政府 采用出租招标的方式。在政策上控制,而 不直接经营。
把市场规则引进到公共管理之中,政府提 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出优质服务的要求。 达不道的取消资格。
精简政府人员,减少行政开支。
成立跨职能部门的监督机构。
第37页/共40页
36
20世纪管理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
人。 摸着石头过河的科学态度。没有胆量搞不成现代
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
第18页/共40页
17
排除干扰的不争论原则。争论坏过大事、 有些事情不宜争论和不必争论、时间也不 允许争。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
社会动乱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是失误造成 的。
先扶强,再扶弱,扶弱但不抑强。效益优 先兼顾公平。
第35页/共40页
34
新公共管理理论
8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财政危机、 效率危机和信任危机。
表现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政府机构膨胀、 管理成本上涨,而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 义和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新公共管理是做蛋糕的另一种配方,解决 不了政府的问题。
第36页/共40页
35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形成了各种关系,要 区别对待。
人的行为既有合乎逻辑的行为,又有不合逻辑行 为。
第30页/共40页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28
(二)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 个过程、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 统研究的过程。 统研究的过程。
人的行为的研究 正式组织 单个因素 组织、制度和规范 组织、 非正式组织 系统
表明了管理学呈现综合性、 表明了管理学呈现综合性、系统规范性的特点
29
(三)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 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
借助数学、 借助数学、计算机和运筹学 等自然科学方法
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 管理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
30
(四)从学派分化到渗透融合,相 互借鉴吸收的过程。
学派的产生和分化
分化和融合
现代管理学派则呈现学派不断分化 和融合两种趋势并存的状态, 和融合两种趋势并存的状态,使管 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第二章
管理理论和原理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inciple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原理
1
第二章管理理论与原理结构框图
管理理论 管理原理
系 统 原 理 人 本 原 理 动 态 原 理 效 益 原 理
古典理论
行为理论
现代理论
科 学 管 理
一 般 管 理
行 政 管 理
人 际 关 系
需 要 层 次
2. 价值取向: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价值取向: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 3. 管理导向:从企业主体性到市场与社会主体性; 管理导向:从企业主体性到市场与社会主体性; 4. 管理目标:从最求经济指标到创造整体价值; 管理目标:从最求经济指标到创造整体价值; 5. 管理中心: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管理中心: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6. 市场竞争:从你输我赢到竞争合作; 市场竞争:从你输我赢到竞争合作;

现代管理理论精品文档24页

现代管理理论精品文档24页

管理学原理第一篇管理学概论管理的概念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高效(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美国兰德公司管理的载体——组织组织:在一起工作,通过协调其各自行动达到特定目标的人群。

管理的重要性伴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作业活动的复杂化而日益明显。

组织的三大共性目标:一个组织力图达到的未来的某一结果结构人管理的对象——资源资源是指能为组织发展创造价值与效益的所有要素的统称。

除一般意义上的原材料资源之外,组织资源还包括产品资源、再生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智力资源及能成为生产力的要素和潜在要素的其他资源。

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概念能力:指纵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即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能力。

人际能力:指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技术能力:与特定岗位有关的能力管理者层次与技能要求:全球化环境下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建立竞争优势维护企业道德标准管理多元化的员工应用新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建立竞争优势维护企业道德标准管理的手段——五大职能计划职能控制职能组织职能激励职能领导职能管理的目的——有效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效率(Do the thing right)效果(Do the right thing)管理各要素关系及管理的过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的特性一、综合性学科心理学、生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历史学、法学等等二、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艺术性三、不精确性学科管理的内容横向分析:从管理涉及的方面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

一般来说,管理工作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业务管理:业务的内容选择,业务活动的条件管理,业务过程管理,业务成果管理(2)人事管理:选聘,合理使用和考核,业务培训和教育(3)财务管理:资金的筹措管理,资金使用的管理纵向分析:(1)计划:管理的前提,包括研究活动的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2)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3)领导: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树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4)控制: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组织和协调人类资源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

管理可以看作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学科体系由许多学科交叉而成,如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

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近两百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和系统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和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和主要内容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管理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机械时代对管理学的一种重要贡献,是由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并发扬光大的。

泰勒通过对工厂管理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提出了“科学化管理”、“作业分析”、“工作标准化”等管理方法,使得劳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分工、审判、规范、效率”,主张以规定时间和运动为基础,使简单而又重复性的工作与雇员分离,实现工作分工和标准化,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理论的缺点是它将人视为一种不能思考和感受的笨重机器,忽视了作业操作员的人性和价值,以及长期来看所带来的缺点是工作生产量大、人的愤怒与压力增大。

2. 人文管理理论人文管理理论是以关注和尊重人性为核心的一种思想体系,是相对于科学管理理论而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

它的代表人物是梅奥,梅奥认为管理应该关注和尊重员工的感受、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和贡献,实现工作满意度和激励度的提高。

人文管理理论主张管理要关注人的内心和需求,并强调参与、沟通、参与决策、尊重员工等。

它是一种开放性和灵活性较强的组织管理方法,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规范管理的一种思想。

相对于科学管理的缺点来说,人文管理的优点是可以激发员工的灵感和创造力,提高组织活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和弹性。

3.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系统思维进入了组织管理领域,系统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于企业和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现代管理理论是一个广泛而丰富的领域,涵盖了众多的观点、方法和原则,旨在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领导和运营组织。

现代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一批管理学者开始对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科学管理理论是早期的重要贡献之一。

泰勒的科学管理强调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他主张对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测量,确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激励。

这一理论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过于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可能忽视了工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则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管理。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强调了管理原则的普遍性。

这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管理框架,有助于他们系统地思考和处理管理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这一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梅奥的霍桑实验揭示了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团队合作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此后,一系列关于激励、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的研究不断丰富了行为科学管理的内容。

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

它认为组织不仅要关注内部的运作,还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权变管理理论则进一步指出,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

在现代管理中,质量管理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戴明和朱兰等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如持续改进、质量控制和顾客导向,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

战略管理理论帮助组织制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管理理论综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一切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对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许多管理学者结合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思想,产生了多种管理学派。

西方现代管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史》第九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 .战后经济的重建现代管理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对现代管理理论有重大影响。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得到了繁荣,成为超级大国,而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的国家。

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二次大战以后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推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 1 )蒸汽机的发明,是能源的第一次革命,将人类领进了工业文明时代。

( 2 )计算机的诞生、应用及发展。

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对管理理论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 3 )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应用。

给工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 4 )人类的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与发展,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

科学革命从以下三方面推动工业生产力的发展:①科技革命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科技革命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③科技革命开辟了广阔工业品的国内外市场。

科技革命带动着整个世界的前进,它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3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学术界一般认为,二战以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调整和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到20 世纪 70 年代初,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从 1973 年末爆发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从这时开始资本主义世界进人了经济滞胀时期,这也是对经济结构、经济政策进行重新调整的时期。

4 .企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中化工业和新型的工业部门的建立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垄断资本的统治也和战前不一样,资本主义世界企业发生了如下的一些变化:( 1 )垄断企业规模朝着大型化发展。

( 2 )垄断企业混合合并。

( 3 )大中小企业协作化发展。

( 4 )企业的股份高度分散化。

( 5 )企业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各种变化企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管理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应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巨型的企业?如何进行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的管理?管理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如何把环境因素的变化融合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中去?由于人们心理、行为的多样性和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广度不同,管理大师们所采用的分析模式也是多视角的,使得管理理论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流派,它们构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主流。

(二)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方法论基础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活动的历史进程而不断演变。

管理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管理理论是过去事实的总结,隐含着对过去的管理现象所总结出的规律,同时又有它的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所以管理者在应用管理理论时既不能否认已有的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也不能完全照搬管理理论。

而且随着管理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多变性,对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就越来越科学化、定量化,这就要求管理理论要有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要有科学工具来支持。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建立在其他学科提供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科学也是如此。

现代科学理论“老三论”和“新三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理论。

“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是指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理论。

“新三论”对于管理学上的意义在于将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对这一系统加以认识是进行管理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很好地把握了管理对象这一演变过程。

所以这些科学方法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认识论基础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 1961 年 12 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指出,在西方,只是到了本世纪,特别是到了 40 年代,才对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

最早的一批著作都是由一些富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员写出来的,如泰罗、法约尔等人。

可是,到了 60 年代初期管理方面的学术论著却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带来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

泰勒对车间一级管理所进行的有条理的分析和法约尔从一般管理观点出发对管理经验进行的深刻总结等,到 20世纪 60 年代初期已萌发得过于滋蔓,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

孔茨在他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二是关于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和内容(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

现代管理理论的共性实质上也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它们可概括如下一些方面。

1 .强调系统化。

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

现代管理论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

2 .重视人的因素。

人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的,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管人。

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

4 .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样以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5 .加强信息工作。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通讯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所以如何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以促进管理的现代化,成为现代管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

6 .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

7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管理理论来自众多的人们的实践,把实践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不断发展。

8 .强调“预见”能力。

社会是迅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现代管理论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以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9 .强调不断创新。

管理就是创新。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变革,从而使组织更加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10 .强调权力集中。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现代管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趋向于集中。

管理者通过有效的集权,把组织管理统一化,以达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目的。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战以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生产力迅速增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国际化进程加速,这一切都给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工作的普遍重视。

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筹学、电子计算机等与管理紧密结合。

除管理工作者和管理学家外,其他领域的一些专家,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纷纷加人了研究管理的队伍,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这一切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出现了研究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

呈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已故的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形象地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961 年孔茨把当时西方的管理学派分为 6 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群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理学派。

1980 年孔茨又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 11 个学派:经验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尽管学术界还有其他对西方现代管理论学派的划分方法,但纵观主要观点,国内外多数学者同意将《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的诸家观点归纳划分为六大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以便于在理论上对它们进行归纳和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六个学派是彼此独立、截然分开的。

( 1 )它用在历史的渊源和论述的内容上都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彼此交叉、融合。

其中管理科学学派就是对古典管理理论中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都体现了管理动态的特点,它们都认为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因此都强调管理模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但经验学派注重案例的研究。

而权变学派试图建立起理论上的权变管理模型。

最后,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系统管理学派之间的联系体现在它们都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社会系统学派强调组织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应用社会学的观点去分析管理问题。

( 2 )从研究方法来说,社会系统学派与人际关系学说有着密切关系。

它们都建立在相同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历史背景也几乎相同。

而决策理论学派强调了决策在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系统管理学派则突出用系统观去分析管理问题,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重点在于建立适合于现代系统的组织结构。

由此可见,各个学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各自有自己的研究特色,这就构成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是关于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一)现代管理理论在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现代管理理论在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对人的看法上。

从“科学管理”到后来的“管理科学”,都将人看作是“经济人”;行为科学将人看作是“社会人”;而现代管理论将人看作是“复杂人”,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入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 .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素上。

“管理科学”主要是计划与控制方面,涉及的主要要素是技术、组织机构和信息;行为科学的范围主要是组织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了人和团体的,所涉及的组织要素主要是人、组织机构和信息;现代管理理论适用的管理范围是组织的整个投入——产出过程,涉及到组织的所有要素。

3 .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

“管理科学”多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采取逻辑与理性的分析、准确衡量等手段,行为科学多取自社会科学的方法,采用影响、激励、协调等手段来诱发绩效;现代管理理论综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运用系统与权变的观点,采取管理态度、管理变革、管理信息等手段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一体化,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