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有一妻一妾》导学案(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之《齐人有一妻一妾》导学案(教师版)

编写:黄晓娉审核:岳春柳(2016/3/21)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明事理的说理方法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刻画。

3.树立正确的礼义荣辱观。

【教学课时】 2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说到“战国时期”你们的头脑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战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社会混乱”。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也孕育出了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奔走游说,希望统治者能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改变混乱的局面。孟子就是其中的一位。孟子不仅对社会、人生有独到的洞察,而且善于用生动、诱人的形式,把思想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听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寓言故事《齐人有一妻一妾》。

【知识存盘】

1.孟子其人及其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成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地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劝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

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的文学价值

与孔子的沉稳内敛不同,孟子持才自傲,擅长论辩,因而为文坦荡,嬉笑怒骂流露笔端,文章气势磅礴,富于鲜明的个性特征。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叠叠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长于论辩,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3.寓言

阅读课本p44相关链接,了解孟子寓言的特点

【自主学习】熟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读准字音,理解重点文言词词义,翻译全文。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处【chǔ】室瞷【jiàn】墦【fán 】讪【shàn 】施【yí】从良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

..【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出,则必餍.【满足、饱食。】

酒肉而后反.【通“返”,返回】。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

..【形容词作名词,有钱有地位的人】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窥视,暗中看。】良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之.【动词,到】也。”

蚤.【通“早”】起,施.【通“迤”,斜行。】从.【跟随】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最终】之东郭墦.【坟墓】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大概】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

..【依靠、指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讥

笑怨骂】其良人,而相泣

..【喜悦自

..【相向涕泣,面对面哭】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

得的样子】从外来,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意动用法,以……为羞】也而不

相泣者,几希

..【不多,一丁点儿】矣!

3、古今异义

(1)仰望古义:依靠、指望

今义:抬头向远处看,敬仰而有所期望。

(2)良人古义:丈夫

今义:好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哪种特殊句式

(1)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判断句 ) (2)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判断句 )

(3)而良人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 ) (4)而相泣于中庭。( 状语后置 )

【合作探究】

1、梳理故事情节

序幕:齐人与妻妾共处

开端:齐人餍酒肉而后反

发展:齐人之妻起疑跟踪

高潮:齐人于坟间寻乞酒食

结尾:齐人之妻妾相泣中庭

2、找出文中描写“良人”形态、动作等的词句,试分析概括“良人”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从语言、行为、神态等方面找】

答:尽富贵(虚伪地吹嘘,自欺欺人)

连续三个“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交代了齐人的一系列行动,走到外城东边的坟墓之间,走向在坟前祭祀的人,乞讨祭祀剩下的酒肉,不够吃的,又走向其他在坟前祭祀的人),乞(乞求),顾(回头看,环视,寻找新目标),厚颜无耻,贪得无厌

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骄其妻妾(轻视,在自己妻子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人物形象分析: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

(点名学生回答:企图不劳而获,骄傲自满,爱慕虚荣,不知廉耻,老师板书后总结概括)人物形象概括:“良人”是那种为钻营富贵利达而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

3、思考这个故事的寓意并概括出孟子寓言的一般特点

寓意:讽刺了那些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手段钻营富贵利达而抛弃人格尊严的人们。

孟子寓言的一般特点:

(1)情节简单,形象丰满,语言幽默。

①情节简单: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但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②形象丰满:突出一个主要人物并描绘其动作、情态和对白。

③语言幽默:情节可笑、夸张、荒诞,形成了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

(2)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①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坟场的“乞”——妻妾面前的“骄”;内在委琐——外表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