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专练
托物言志的散文十篇
托物言志的散文十篇编者按: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命题点多,一直是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宠儿”。
散文主要有托物言志、议论明理、叙事等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
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命题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本期将按散文类型组织文章,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散文阅读题。
从内容上看,托物言志类散文主要有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近六年,在湖南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有2023年出现了托物言志类散文――《云南看云》,该文是湖南本土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
针对这篇文章,命题者设计了五个题目:16.“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句中“俨然”的含义是_____;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
300字左右。
对于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题,考生可以考虑以下答题策略。
2.抓住议论抒情语句,归纳“志”的主要内容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所托之物大多被赋予象征意义。
理解了“物”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志”。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所托之物的象征意义呢?第一,要全面分析文中对所托之物进行描写的句段,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的句子,从而概括出“物”的特征。
要理解“云”的象征意义,考生首先要了解“云”的特征,这一步在前面已经完成。
其次,找出关键的议论抒情句。
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如:“……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3篇
托物言志的名家散文3篇篇一: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一)阅读《病槐树》,完成第15-17题。
(共13分)病槐树行为社①母亲说:“院子太空了。
”于是就移来一株小槐树植在院心。
水肥施得勤,没多少年光景,圆蓬蓬的树冠遮出了半座房子的阴凉。
初春时候采了嫩叶下锅,槐叶小米汤熬得浸出了油汁,吃了能败火明目;酷暑天,树阴里放定了小桌小凳,不用摇开芭蕉扇,就遍体清凉;槐树扬花时,清香随风漫出,沁润百家;枝叶繁茂时,小鸟结巢其间,亮亮地啼着,声如垂珠。
邻家满院奇花异木,可偏馋我家的槐树,常端着饭碗过来挤占阴凉,与我们共消受。
母亲常向人夸口:“想不到呢,这树有多风光!”②但有一年闹虫灾,又细又小的绿虫们一下子成了精,或桑或榆,叶全被噬得只剩下几丝老叶筋脉。
我家的槐树也难逃此劫。
只几天,绿虫从天而降,密密匝匝蠕动一树,被挤满的虫还悠着长长的吊丝在空中翩跹作舞,老叶被食掉了绿肉而成了透明的虚影儿,嫩叶则仅留下米粒大小叶柄,如浓云垂覆的树冠被削成伞骨一样的枝枝丫丫。
母亲目光直直地说: “刨掉它吧,怕是活不成了。
”③我们都挺痛惜。
正是生长的季节,劫难来了,一夜间毁掉了它的全部生机,虽有阳光普照,可它却失去了拥抱阳光的手臂,枝桠纵有千千万万,又怎禁得住烈日的炙烤热风的熏?尽管劫难来时它从容得近乎无知,劫难过后又坦然得仿佛无识,但被毁掉的结局却是终难逃脱的定数了,我们都这样想。
④一连许多日子,它都是这样木然立在那儿。
鸟儿带着毛羽新丰的雏鸟留下空巢迁徙去了。
起初,我们每日里还都要念叨几遍这棵槐树呵这颗槐树,追念它的好处,赞叹它的风光,疼它惜它哀它。
但渐渐地,我们都不再挂系它了,觉得生活中什么也不曾少,就像没栽这棵树之前一样,风来了雨落了日出了星现了,只见这些,也只想这些。
⑤又过了很多日子。
有一天,突然听母亲在院子里自言自语什么,都跑了出来,见母亲仰面看着这棵早已形同虚设的槐树,说:“它真能耐呢!”看时,它竟泛绿了!树冠上又染上了新绿,但只是一团淡淡的绿影儿,这绿淡得只剩下一个绿意,定睛看时空无一色,无意瞥它时却在眼梢透出虚虚的绿影儿。
托物言志类阅读题
秃的梧桐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似一棵棕榈树。
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
哦,可恶!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⑽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ùi( )了。
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g(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
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
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
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训练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训练
本文旨在提供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训练的指导。
这类文章通过生动形象地借物抒发情感与思想,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些训练策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类文章。
1. 阅读前的准备
在阅读托物言志类文章之前,首先要了解基础的文学修养和热爱阅读。
此外,也要对相关主题和意象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达。
2. 理解寓意
托物言志类文章常常通过物象来寓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时,要注意物象的选取、描绘和象征意义。
从中找出作者想要传递的寓意,而不仅仅是字面的意思。
3. 分析修辞手法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时,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阅读感受。
在阅读时,要留意并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4. 解读作者用意
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目的是传达作者的观点和价值观。
阅读时要关注作者的意图和目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 思考与思辨
在阅读托物言志类文章之后,要进行个人思考和思辨。
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与自己的观点一致。
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的训练策略,您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托物言志类文章。
希望这些指导对您的阅读训练有所帮助!。
托物言志的作文加文章主旨
托物言志的作文加文章主旨
《我的小绿萝》
哎呀呀,今天我要来讲讲我的小绿萝呀。
我桌上这盆小绿萝,那可是我的宝贝哟。
想当初我把它买回来的时候,它就那么小小的一盆,几根细细的藤蔓,叶子也不是很多。
可是我呀,就一眼看中了它。
我把它放在我的桌子上,每天呀我都会瞅瞅它。
看着它一点点地长呀长,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它居然抽出了新的枝条,那嫩绿嫩绿的样子,真让我欢喜得不行。
我会给它浇点水,还会跟它说说话,“小绿萝呀,你可得好好长呀”。
感觉它就像能听懂我的话似的。
有一回呀,我不小心把水浇多了,我就特别担心它会不会被我给淹坏了。
我那一天都心神不宁的,时不时就去看看它,幸好呀,它没啥事,还是那么精神。
慢慢地,它的藤蔓越来越长,都垂到桌子边了。
我觉得呀,这小绿萝虽然普通,可是它那努力生长的样子真的好励志呢。
它不管环境咋样,就自顾自地生长,默默努力着。
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嘛,
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就像小绿萝一样,我们也得坚持下去,努力往上爬。
我的小绿萝哟,我会一直陪着你长大,我也要像你一样,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呢!这就是我托小绿萝所要表达的志呀!
嘿嘿,我的小绿萝,我可稀罕你啦!。
(完整word版)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专练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1 题。
(18 分)向一棵树鞠躬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八下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含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综合训练课后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
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
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
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
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
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
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
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绝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
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
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
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
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
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
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中考托物言志-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
2008年各地中考哲理性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访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
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怒。
以后又进山去,可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使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住了。
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我说:“这里的好!”“怎么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
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七年下托物言志的散文训练题(含答案)
七年语文阅读训练(一)时间:3.6心田上的百合花林清玄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
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
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
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3分)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
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通用25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篇1一池浮萍,青青绿绿,其中也有点点水色,无风时它像一块布平铺塘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皱纹,又像一块天然的青绿铜镜浮在池中。
其中也有几支树杈直插过池面,萍面略显得有些破痕——可是却不能完全划破,这之中更显示出了它的生机。
杂草和翠鸟也时不时地打扰着萍面,一漾一漾的,鱼波纹是不能不出现的,使浮萍更显得拥挤和紧张。
狂风大作,起皱折的是浮萍;弯身摆头的是杂草;早已无踪影的是翠鸟,皱折只是一刻,风稍微小时,萍面又恢复了原状。
尔后,又是皱折,浮动不定。
有时也有鱼儿的“拜访”。
风是魔鬼,杂草是细菌,然而却破坏不了它。
风后,萍面依然是完整的——除了少许的杂物。
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文天祥的诗句“身世浮沉雨打萍”。
是啊,人生又何尝不像浮萍,平静的人生里时刻都有风波;而风浪又蕴藏着平静的人生。
曲折的人生,又何尝不是风中生存的浮萍,浮萍是为了生根于水中,而人是为了在大千世界中生存。
坎坎坷坷,漫漫人生,对着苍天长叹,叹已逝人生;对黄河咏赞,赞黄河雄姿;对着小草低泣,泣小草无人知晓;站在高山上高唱,唱高山的威武;对小河低吟,吟小河的涓涓……若人生只有浮萍的平静,没有狂风,那人生就是一杯淡水无味可言;若只有小河的自私,那人间处处是冷若冰霜;若只有大山的高傲,那人间没有无私的爱……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道路,都在自己的脚下,由自己掌握。
人生!浮萍!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篇2离开家乡在外地读书已近一年,故乡的一切无时无刻不使我怀念,其中使我怀念最深的是故乡江堤上的小草。
春节刚过,故乡的万物还在沉睡,是它——小草,第一个给故乡送来了春天的信息。
清晨,打开门一看:堤坡上冒出了星星点点嫩嫩的淡黄的小芽,一个个像刚落地的娃娃,挤眉弄眼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不几天,再看,它们一个个又像魔术师玩魔术似的变了:多了、绿了、高了,在徽风的吹动下,欢快地抖动着身子向你点头微笑呢!散在这草丛中的各种各样的花,像星星一样调皮地朝你眨着眼睛。
(完整版)托物言志(含答案)
托物言志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技巧[经典篇目]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中考真题链接㈠】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
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
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
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
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亼,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
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
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釆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八年级语文下册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揣摩表现手法,分析句段作用课后练习(含详解)新人教版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
子方不为礼。
子击怒,谓子方曰:“荣华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医生而骄人则失掉家。
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推测表现手法,剖析句段作用题一:菜花孙犁①每年春季,昨年冬天储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枯竭了,做饭时,经常只用上边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搁置在那边。
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孕。
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充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
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布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斋中的一种开春光观。
②菜花,亭亭玉立,明媚自然,淡雅清净。
它没有香味,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异味。
色彩单一,所以也就没有斑驳。
平时得很,就是这种黄色。
但普天之下,除掉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③可爱,原来想把它雕琢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经常做的那样。
也由于琐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
一开春,它竟一花独放,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好多的花,还招来许多蜜蜂儿。
④这也是一种菜花。
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
正当花开得茂盛之时,被邻家的儿童,揪得乱七八糟。
花的风采,人的赏识之情,差不多完整丧失了。
⑤今年春季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日,刮得暗无天日,厨房里的光芒,特别不好。
有一天,天明朗了,我发现桌案下边,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
它不是从菜心那边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
有些花蕾已经开放,刺眼地光明。
我快乐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
这是天赐之物。
⑥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
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
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
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
PPT《托物言志》 【中考高考语文阅读技巧系列讲解】含两篇同步训练及答案
⑥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 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 真让人心惊肉跳。
1.“诗言志,文表情”,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 写作手法来抒写不一样的人生观?(3分)
作者在文中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借几种花的不同的凋零方式 隐喻着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点评:
⑦曾经养过一盆茶花,就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 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还有那种自杀式的悲壮。不知那么温和淡 定的茶树,怎会开出如此惨烈的花。
⑧只有乡间那种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 凋谢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 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的萧瑟里,和整个 季节一起老去。
托物言志在诗词、文章中的使 用,常常源于作者对某一特定事物 内在意义的直觉顿悟,之后再将这 种直觉的顿悟进行提炼并完善,最 终形成单一而明显的主旨。
因此,作者必须置身于现实生 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 或特性进行观察、体验、比较的基 础上,进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 的品性或品质。
考查形式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 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 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 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 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 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 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 故记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把握要点,读懂文章,感知形象 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把握要点,读懂文章,感知形象题一: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练习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练习
托物言志类文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通过生动的事物形
象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以下是一篇托物言志类文章的阅
读练。
文章标题:《月亮的坚持》
月亮是夜空中最明亮的存在,它承载着无数人们的思念和希望。
然而,我们是否曾想过,一轮明月的存在并非那样容易。
在那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月亮每晚都孤独地升起。
它孤独地
辗转于黑暗的空间,伴随着夜空中的星星和流动的云彩。
然而,尽
管孤独和困难常常伴随着它,月亮却坚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月亮的光芒启迪了无数的诗人和艺术家,他们被月亮的坚持感
悟到了人生的意义。
月亮象征着坚守和执着,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
黑暗的时刻,也要坚持自己的光芒。
正如月亮那样,我们每个人也会遇到许多艰难和困难。
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强和有力量,让我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月亮的坚持是一种鼓励和启示,它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无论我们处于怎样的环境和境遇,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总结一下,文中提到了月亮的孤独和困难,但它始终坚持自己的光芒。
这种坚持和执着向我们传递了一种鼓励和启示,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信念。
以上是对《月亮的坚持》这篇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简要阅读练。
通过阅读此类文章,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信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紧扣特征,赏析语言课后练习(含详解)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紧扣特征,赏析语言题一:丁香赋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类文章阅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7~11 题。
(18 分)
向一棵树鞠躬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
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
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
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
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
8.文章第⑦段划线句把老人的发、脸、须比作树的枝、干、根。
除了外在的相似之处外,他们还有哪些隐性的相似之处呢?试写出两条。
(2分)
9.下面的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10.这篇文章题为"向一棵树鞠躬",笔者仅只是向"一棵树"鞠躬吗?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1.从下面几句话中选一句你喜欢的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
①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②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枫叶礼赞
孟超
①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②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
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③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
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
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
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
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
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④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
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
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
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
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⑤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⑥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
《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因情而生发的。
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⑦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
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⑧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
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⑩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另1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