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
盾构管片破损修补方案技术交底
盾构管片破损修补方案技术交底
一、破损原因分析
盾构施工发现管片出现裂缝、破损等质量问题时,需要对其进行修补。
破损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原因:盾构施工时操作不规范、工艺不合理、设备损坏等因素导致管片破损。
2. 地质原因:隧道穿过复杂地质条件,如岩石、软土、水位高等,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管片的破损。
3. 管片质量原因:管片生产制造过程中技术不过关、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或者管片运输、堆放等环节不当导致管片损坏。
二、破损修补方案
针对盾构管片出现不同形式的破损,可采用以下不同的修补方案:
1. 缝隙破损
缝隙破损一般是由于管片接口处的螺栓松动或者接口处间隙填充不足造成。
当发现管片接口处出现空隙时,可采用注浆修补的方法:
(1)用钻头在管片的破损处钻孔,间隔30~50cm为好。
(2)将注浆设备的注浆针头沿着钻孔放入破损处,进行注浆。
(3)等待注浆固化后,将注浆部位打磨平整即可。
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
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是构成隧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盾构施工中管片出现裂缝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可能会导致隧道的稳定性降低,甚至引发严重事故。
本文将探讨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盾构施工的重要因素,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的稳定性。
当地基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或者岩体裂隙较多时,管片易受到地下水压力和岩体活动的影响而发生裂缝。
2.施工工艺:盾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合理与否对管片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盾构机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过快,施工面附近土壤的累积应力将会超过其承载能力,造成管片的变形和破裂。
此外,施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管片裂缝的产生。
3.材料质量:管片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其抗压和抗弯强度,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存在生产缺陷,就有可能出现管片的裂缝问题。
二、应对策略1.加强勘察设计:在盾构隧道施工前,要加强对地质条件的勘察,对地下水位、岩层裂缝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合理选取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2.严格质量控制:管片的制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
同时,要提高制作工艺的质量控制,保证管片的精度和几何尺寸的一致性。
3.施工监控与调整:盾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工艺参数的监控和调整。
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和分析数据,对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4.加强风险防范:在盾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片裂缝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加以实施。
比如,可以通过加固或者预支护方式来减少管片裂缝的发生,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引进先进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技术也被引入到盾构施工中。
例如,可以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对管片的质量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在施工中及时发现裂缝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处理的原因及对策
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处理的原因及对策提纲:一、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二、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处理方法探讨三、化学充填剂防止管片裂缝出现的有效性分析四、管片接口处的特殊施工措施及其防止管片裂缝出现的实效性分析五、盾构施工过程中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一、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概述:随着盾构施工的不断深入,管片在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管片及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对于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机械因素:盾构施工过程中机械故障、加劲板调整不及时等因素可能导致管片产生裂缝。
2、地质因素:地层情况、地质变化等因素,对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产生的裂缝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3、盾构机梁之间的连接处的渐进收敛: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因为盾构机梁之间的连接处发生变形,导致管片产生了拉裂现象,增大了管片发生裂缝的可能。
4、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造成量变: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加固体的硬化、边界热膨胀等因素也可能对管片产生裂缝,同时温度变化还会对管片的尺寸和水泥的物性产生影响。
5、其他因素:差异测量、材料的强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管片的质量、精度和强度,从而导致其出现裂缝。
二、盾构施工时管片产生裂缝的处理方法探讨概述:对于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处理措施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损失。
1、加固处理:盾构施工时,通过加固板、加固筋等措施将管片的承载能力加强,从而避免了其继续产生裂缝。
2、抢修处理:裂缝出现后,及时对管片进行抢修处理是避免其出现更严重问题的必要措施,包括局部加固、堵缝、填充裂缝等措施。
3、更换处理:在管片裂缝出现较为严重或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考虑对其进行更换的处理方法。
4、强化管子接口处:加强管子接口处采用新型的施工工艺、材料等措施进行强化处理,有效地避免了管子接口处位裂缝现象的发生。
5、设备优化改造:对于运行不良的盾构机进行优化改造,增加控制技术,提高运行性能和精度。
区间隧道管片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总结_secret
****区间隧道管片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总结一、基本概况****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中,盾构掘进260环~380环时,部分管片在隧道拱顶邻接块位置出现裂缝(图1),其中在260环~330环中裂缝产生较多,经现场调查,管片出现裂缝是在管片拼装完成后,盾构开始掘进时,在已拼装完成管片的后1环或后2环上发生,裂缝从前向后延伸至管片中部发生。
图1 管片裂缝位置图二、项目部对管片裂缝的原因分析、调整措施管片出现裂缝后,我单位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为管片环面不平整,根据现场观察的结果,进行贴片施工(图2),找齐环面。
按下图施工后,效果不明显,管片裂缝仍有出现。
左线管片贴片(石棉橡胶板)图封顶块在左侧时封顶块在右侧时2mm 1mm 1mm 2mm 1mm 1mm图2 左线管片贴片图三、设计院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我单位邀请设计院到现场查看,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管片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设计院根据管片裂缝的情况,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措施,详见附件。
四、****地铁施工专家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邀请上海地铁施工专家***教授和广州地铁施工专家***教授到现场,对管片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教授提出在*****的盾构施工中也出现同样情况,管片产生裂缝的原因为:管片拼装中,最后一块封顶块插入时,管片橡胶密封条错位并凸出管片环面,在封顶快两侧对下一环的邻接块管片形成两个支点,管片之间不密贴,盾构机推进时,千斤顶对管片的力形成一个弯矩,在支点处弯矩最大,出现裂缝。
下步盾构掘进中,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裂缝的发生:⑴管片拼装时,做好管片上部的超前量。
同时两侧腰部位置管片要外放。
⑵检查封顶块橡胶密封条是否粘牢,并在密封条上涂润滑剂,减少磨阻力,防止密封条凸出管片环面。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对隧道的安全性没有影响,管片暂不处理,随着时间管片上的裂缝会慢慢收敛,并出现钙化现象,待隧道贯通后,对管片上裂缝进行堵漏处理。
盾构管片破裂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根 据破 损 的位置 主要分 为 : 外 弧 面破裂 、 边 角 破裂 、 螺 栓孑 L 处破 裂 。
3 破 裂原 因分析 及对 策措 施 3 . 1 外弧 面破 裂 3 . 1 . 1 原 因分析
( 3 )盾 构纠偏 要做 到及 时 、 连续 , 严格控
区 间隧 道 采用 土 压平 衡 盾 构 进 行施 工 , 宽 1 . 2 m 的钢 筋 混凝 土管 片衬 砌 。管 片外 径
( 1 )管 片生 产 过 程 中 , 由于 生产 工 艺 的 原因. 管片外 弧 面 的浮 浆厚 度过 大 . 造 成管 片 外弧 面成 为一个 薄弱 点 : ( 2 )盾 构机 千 斤 顶 总 推力 较 大 , 养 护 不 到位 , 且配 筋小 的管 片易 开裂 ; ( 3 )盾 构 纠偏 不 及 时 , 使 得 累 计偏 差 较 大. 导 致管 片环 面与 隧道设 计轴 线不 垂直 , 后 续拼 上 的管片受 力不 均匀 ,管 片 的表面会 出
盾构管片破裂原 因分析及对 策措施
三航 南京分 公 司 周 晓鹏
[ 摘
卢 生 才
要 ] 盾 构 管 片 在 盾构 施 工 时经 多 次 倒 运 、 翻转 、 拼装 等 过 程 中难 免 会 出 现一 些 破 损 。 本 文 主要 根 据 厦
门地 铁 1 号 线 高 集 区间 盾 构 施 工 过 程 , 对 管 片破 裂 的 原 因进 行 分 析 , 并 总结 出 施 工 过 程 中针 对 管 片破 裂 的 对 策
① 盾 构纵坡 最大 纠偏 量
j = ( j 一 i H ) ≤…
式中: j 一 盾构 与管 片相对 坡度 : j , ^ 一 盾构 推进 后实 际纵坡 ; j ”一 已成 隧道 管片纵 坡 ; 【 j 】 一 允许坡 度差 值 、
盾构施工中管片损坏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盾构施工中管片损坏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前言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缓和交通拥挤的状况,城市交通纷纷向空中和地下发展。
地下铁道具有快速、便利、运输量大、无污染、无噪声及不占用地面空间等优点,正迅速成为缓解交通拥挤的首选方案。
我国的广州、深圳等许多城市也在近几年开始地铁建设。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管片破碎、隧道渗水、漏浆、轴线偏差超标、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管片破损现象是施工中常见的现象。
由于管片破损,不仅会引起隧道渗水、漏浆,而且会影响隧道的使用性能,因此是隧道施工过程中较棘手并且也是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之一。
1 管片破损发生的部位管片破损现象在隧道衬砌的内外两侧均有发生。
衬砌外侧,一般发生在管片与盾构机外壳的接触部位(以拱底块、标准块与邻接块接缝处、封顶块居多);内侧一般发生在管片的角部(以标准块、邻接块和封顶块居多),管片中部少有发生。
2 管片破损的几种常见原因①搬运和堆放时造成的破损:在搬运、堆放过程中的碰磕,经常导致在碰磕位置处产生小块破裂。
②管片选型不当引起的管片破损。
③管片拼装操作时造成的损坏:油缸撑靴顶在两个相邻的管片上时,由于管片环面之间及相邻两块管片间的接触面达不到理想的平行状态,使得撑靴角部先受力而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管片角部破碎。
④盾构机姿态与管片姿态相互关系不一致造成的破损。
⑤推进时管片受力不均匀造成的破损。
⑤同步注浆浆量分布不合理造成的破损。
⑥管片本身质量问题造成的破损。
3 管片损坏的防治措施管片损坏常常是以上一种或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过仔细分析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管片损坏现象的发生。
3.1搬运堆放时的针对性措施①按要求贴好防水橡胶条、软木衬垫。
②在搬运过程中轻吊慢放,着地时要平稳;堆放时不宜超过3层,并正确摆放垫木。
③选、摆放好垫木,在管片车上管片搁置部位摆放垫木,以起到缓冲作用。
见图1管片堆放布置图。
图1管片堆放布置图3.2管片选型3.2.1管片选型的重要性及考虑因素①管片选型错误会导致以下问题。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1 施工阶段管片受力分析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管片衬砌受到的主要荷载有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上浮力、盾壳作用力、拼装荷载等。
(1)千斤顶推力千斤顶推力是盾构隧道掘进的驱动力,它反过来作用在管片上,是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在轴线方向最大的外力。
在目前国内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淤泥质黏土层中总推力一般为8~12 MN,细沙土地层中总推力为12~15 MN,全断面砂土地层推力则为15~20 MN,复合地层推力有时候达到20 MN以上,大型跨江海盾构隧道千斤顶推力通常都在30MN以上。
(2)注浆压力依据盾构工法的特性:拼装好的衬砌脱离盾尾后,由于盾壳原来占据的空间、为衬砌的拼装操作所留空隙、盾构推进时带走的部分粘附于盾壳上的土体所形成的空隙等,在衬砌环背面与实际开挖洞壁间存在环形空隙,使土体暂时处于无支护状态,该空隙即为盾尾间隙。
盾尾间隙的大小是由盾构钢壳的厚度和盾尾操作空间决定的,一般为8~16 cm。
盾构工法施工中,对盾尾间隙的处理,即壁后注浆是施工的关键。
壁后注浆在填充盾尾间隙、加固土体的同时,对管片也产生了一定压力,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管片局部或整体上浮、错台、开裂、压碎或其他形式的破坏。
(3)上浮力盾构隧道的壁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般需要5~7h的初凝时间,而通常情况下这期间盾构一直在向前掘进,如果周围地层满足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未能及时握裹住管片,那么在这几个小时内有一段管片是悬浮在注浆浆液中的(或者是水、泥浆等),这就产生了管片上浮力(浆液浮力扣除管片自重)。
(4)盾壳作用力管片与盾壳之间存在着一定摩擦力,盾尾密封刷对管片环也存在一较为均匀的环向压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荷载不会对管片结构造成影响。
但是,当盾构在曲线段掘进、纠偏,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盾构长时间停止掘进(造成盾构机“栽头”发生)时,盾壳对管片造成的荷载尤其是挤压荷载就变得不可忽视,如图1所示。
盾构隧道管片破裂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盾构隧道管片破裂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由于目前盾构隧道的衬砌普遍采用单层装配式管片衬砌,盾构隧道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拼装管片的质量控制,包括管片生产质量、拼装质量二个方面。
下面针对我单位承建的新海大道站~盾构区间隧道成型管片破损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1、管片破损情况分类已成型隧道内管片破损情况根据破损的位置主要可以分为:管片纵缝破裂、管片环缝破裂、管片边角崩裂、管片环向螺栓孔处砼崩裂等几种情况。
2 破裂原因分析2.1 管片纵缝环缝破裂在初始掘进过程中,我们发现管片在从盾尾脱离的时候,盾尾密封刷将管片弧面破裂的砼碎块带自盾构机拼装部位,碎块发现的部位大都在管片环的下部,但进一步观察发现,破裂的部位并不一定在管片环下部,而是任何一个点位,而且发生管片纵缝破裂的同时,总是在盾构机线路纠偏微调的时候,有的管片边角破裂引起了渗漏水。
经过对破裂点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管片纵缝环缝破裂;(2)管片间止水密封条及软木衬垫的形式,见右图。
2.2 管片边角崩裂边角崩裂在隧道掘进中发生较少,且都发生在管片错台、拼装质量不好的管片上,见右图。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边角破裂的原因是拼装质量不好引起的,由于管片间边角吻合不好,在下一环管片拼装千斤顶施加顶推力时,在边角应力集中,造成管片砼破碎脱落。
2.3管片环向螺栓孔处砼崩裂由于管片从盾尾脱离后进入土层,周边荷载模式改变,并随着时间逐步稳定。
在未稳定之前,管片间剪力、拉力主要由管片间螺栓承受,并传递至螺栓孔周边的砼。
在管片砼破裂统计中,管片环向螺栓孔处砼崩裂占大多数,见右图。
原因分析:⑴同步注浆量不足,管片在脱离盾尾后下沉,管片环之间剪力增大,引起螺栓孔附近砼破裂;⑵拼装质量不好造成管片错台,管片间剪应力集中至螺栓孔附近造成砼破裂;2.4其他破损原因①盾构姿态与管片姿态出现偏差,管片的环面与盾构推进方向存在夹角,其合力作用方向部位的管片发生破碎;②施工初期,由于工人经验不足,管片安装速度很慢,有时发生管片错台大、在管片边角或在螺栓孔处破裂的问题;③封顶块安装时,由于先行安装的5块管片圆度不够,两邻接块间的间隙太小,封顶块强行顶入,导致封顶块及邻接块接缝处管片破碎,破碎部位发生在邻接块上部及封顶块两侧;④螺栓初紧、复紧不及时或者螺栓拧的不够紧,管片受力后,环向螺栓由垂直方向变倾斜,造成管片产生错台,从而出现边角部位的破碎以及裂缝等问题;3、处理及预防措施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我们针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的处理及预防措施见下表。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1 施工阶段管片受力分析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管片衬砌受到的主要荷载有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上浮力、盾壳作用力、拼装荷载等。
(1)千斤顶推力千斤顶推力是盾构隧道掘进的驱动力,它反过来作用在管片上,是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在轴线方向最大的外力。
在目前国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淤泥质黏土层中总推力一般为8~12 MN,细沙土地层中总推力为12~15 MN,全断面砂土地层推力则为15~20 MN,复合地层推力有时候达到20 MN以上,大型跨江海盾构隧道千斤顶推力通常都在30MN以上。
(2)注浆压力依据盾构工法的特性:拼装好的衬砌脱离盾尾后,由于盾壳原来占据的空间、为衬砌的拼装操作所留空隙、盾构推进时带走的部分粘附于盾壳上的土体所形成的空隙等,在衬砌环背面与实际开挖洞壁间存在环形空隙,使土体暂时处于无支护状态,该空隙即为盾尾间隙。
盾尾间隙的大小是由盾构钢壳的厚度和盾尾操作空间决定的,一般为8~16 cm。
盾构工法施工中,对盾尾间隙的处理,即壁后注浆是施工的关键。
壁后注浆在填充盾尾间隙、加固土体的同时,对管片也产生了一定压力,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管片局部或整体上浮、错台、开裂、压碎或其他形式的破坏。
(3)上浮力盾构隧道的壁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般需要5~7h的初凝时间,而通常情况下这期间盾构一直在向前掘进,如果周围地层满足一定条件,一定围的土体未能及时握裹住管片,那么在这几个小时有一段管片是悬浮在注浆浆液中的(或者是水、泥浆等),这就产生了管片上浮力(浆液浮力扣除管片自重)。
(4)盾壳作用力管片与盾壳之间存在着一定摩擦力,盾尾密封刷对管片环也存在一较为均匀的环向压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荷载不会对管片结构造成影响。
但是,当盾构在曲线段掘进、纠偏,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盾构长时间停止掘进(造成盾构机“栽头”发生)时,盾壳对管片造成的荷载尤其是挤压荷载就变得不可忽视,如图1所示。
图1 盾壳作用力(5)拼装荷载拼装荷载主要是管片拼装过程中作用在管片上的装配器荷载。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整治技术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整治技术提纲:1.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成因分析2.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检测方法3.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整治技术4.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整治的应用实例5.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整治的发展方向1.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成因分析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成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缺陷: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所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病害的产生。
如果材料存在缺陷,例如内部有小裂纹,组织不均匀,存在夹杂物等,都会导致管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
(2) 设计问题:盾构隧道的设计是十分复杂的,如果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不恰当的工程参数、过小的弯曲半径、管片相互间的接合缺陷等,都会加深病害产生的程度。
(3) 施工问题:盾构隧道施工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操作不当、质量检测不严格、材料不均匀等,都会让管片出现裂痕。
(4) 检修问题:在盾构隧道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的话,产生病害的风险就更大,例如水泥材料结构的侵蚀、热胀冷缩数字以及管片设备损坏等,都会导致管片产生裂痕。
(5) 环境问题:盾构隧道是由众多的管片组合构成的,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环境,例如土壤下沉、高温潮湿、地震等都会给管片的使用带来风险。
2.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检测方法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裂纹病害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视检查:通过望远镜和高空等视来检查管片表面是否出现裂纹,以及裂纹的大小和长度等。
(2) 音探检查:利用超声波检测仪等检测管片内部有无空心化和隐性损伤等质量问题。
(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盾构隧道管片进行显微结构分析,发现管片材料中的微小裂纹,便于发现裂痕的发生位置。
(4) 直接测量:通过测量管片外表面的距离、厚度等指标,来科学的衡量管片的质量问题。
(5) 磁粉探伤:利用磁粉探伤仪等工具,对隐性缺陷进行检测。
盾构区间管片开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二部分 管片开裂情况说明
二、管片开裂情况说明
从现场管片开裂的情况来看,管片开裂地面位置主要集中在盾构机穿越拔桩 区域,开裂位置主要集中在管片顶部和底部方位的内弧面的凹槽部分,主要是是 封顶块(F)和连接块(L1和L2)。主要原因是管片凹凸槽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开 裂。管片开裂区域平面位置见图2,管片主要开裂位置示意图见图3。
一、工程概况
1.2盾构隧道设计
本标段区间隧道设计均为双线圆形隧道,工程管片设计内径为5500mm, 外径为6200mm,宽度为1200mm,分为6块。管片采用C50防水钢筋混凝土, 抗渗等级P10。管片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管片设计情况表
项目 管片内径 管片厚度 管片宽度 管片分块 管片拼装方式 封顶块插入方式 管片连接 榫槽设置
管片开裂原因分析: 1)在盾构进入左、右曲线段施工时 ,两侧千斤顶推力受力不均匀,分区推力 差过大导致盾尾挤压管片造成开裂。 2) 盾构区间在掘进至曲线施工时,为保证盾构姿态,强行纠偏导致盾构轴线 与管片轴线不重合 ,形成夹角 , 且夹角较大 ,造成局部盾尾与管片之间没有间隙 , 管 片单侧受力集中造成的管片开裂。 3) 在拼装管片时,管片螺栓复紧程度不够 ,出现同环相邻的 2 片管片相互位置 发生错动 ,造成管片出盾尾后 ,在外部压力下形成错台,在千斤顶的推力下 ,受力 不均匀造成碎裂。
第四部分 总结与建议
四、总结与建议
管片开裂归结到底都是由于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受到径向分力影响,从 而导致管片剪切破坏碎裂。而分力的产生大多是在施工过程中管片错台、上浮、 盾构机与管片姿态不啮合、同步注浆(不均匀、不饱满、与推进速度不匹配)以及 拼装技术等施工主要因素造成(管片本身质量问题也可能造成管片开裂),所 以在盾构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本身不同地质条件、线路线型设计特点、工程周边 环境等情况,合理选择盾构机、优化施工参数及资源配置、加强过程管控就能 有效降低管片开裂现象出现,保证工程质量。
盾构隧道管片破损修复及渗水堵漏处理
盾构隧道管片破损修复及渗水堵漏处理盾构隧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通过盾构机将土壤挖掘并同时支撑开挖面,然后在开挖面上安装预制好的隧道管片,最后形成一条完整的隧道。
在隧道使用过程中,管片可能会出现破损和渗水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修复和堵漏处理。
本文将针对盾构隧道管片破损修复及渗水堵漏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盾构隧道管片破损修复1. 破损原因分析盾构隧道管片的破损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地下水压力、地质条件、管片材质和制作质量等因素。
地下水压力是导致管片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地下水的渗透会给隧道管片带来巨大的压力,长期挤压会导致管片的破裂;地质条件也会对管片造成一定影响,例如遇到特殊地质条件或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管片的破损;管片材质和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管片的强度和耐久性,如果管片材质不合格或者制作质量不良,也容易导致管片破损。
2. 修复方法盾构隧道管片破损后,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复,以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
修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补丁修复、喷浆修复和更换修复。
(1)补丁修复:对于小面积的管片破损,可以采用补丁修复的方法,即在破损处进行表面处理后,粘贴补丁材料,并进行加固,使其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2)喷浆修复:对于大面积的管片破损和渗水较为严重的情况,可以选择喷浆修复的方法。
首先在破损处进行清洗和处理,然后进行预埋钢筋并进行模板固定,最后进行喷浆充填,以加固和修复破损的管片。
(3)更换修复:如果管片破损严重,无法通过补丁修复和喷浆修复来解决,就需要进行更换修复。
更换修复的方法是将破损的管片拆除,并使用新的管片进行更换,然后再进行固定和密封处理。
二、盾构隧道管片渗水堵漏处理盾构隧道管片渗水是指地下水或者地面附近的水渗透到隧道管片内部,造成隧道的渗水问题。
管片渗水的原因主要包括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质量变化、管片接缝渗漏和管片破损等情况。
地下水位上升是造成管片渗水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通过管片的接缝部分渗透到管片内部,造成渗水问题;地下水质量变化也会影响管片的渗水情况,如地下水中含有硫酸盐等腐蚀物质,就会对管片造成腐蚀而导致渗水;管片接缝渗漏和管片破损也是导致管片渗水的重要原因。
隧道工程施工:盾构管片碎裂怎么处理.doc
隧道工程施工:盾构管片碎裂怎么处理1、现象拼装完成的管片有缺角掉边和裂缝,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且产生渗漏。
2、原因分析(1)管片在脱模、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管片的边角缺损。
(2)拼装时管片在盾尾中的偏心量较大,管片与盾尾发生磕碰现象,以及盾构推进时盾壳卡坏管片。
(3)定位凹凸榫的管片,在拼装时位置不准,凹凸榫没有对齐,在千斤顶靠拢时会由于凸榫对凹榫的径向分力而顶坏管片。
(4)管片拼装时相互位置错动,管片与管片间没有形成正面接触,盾构在推进时在接触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管片的角碎裂。
(5)前一环管片的环面不平,使后一环管片单边接触,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形同跷跷板,管片受到额外的弯矩而断裂。
在封顶块与邻接块的接缝处的环面不平,也是导致邻接块两角容易碎裂的原因。
(6)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如强行插入将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
(7)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
3、预防措施(1)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
在起吊的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损坏管片的边角。
(2)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
(3)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度、纵缝偏差等质量问题。
(4)拼装时将封顶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能顺利的插入。
(5)发生管片与盾壳碰撞,要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偏。
4、治理方法(1)因运输损坏的管片要进行修补后才能使用,修补需采用与原管片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
(2)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条的部位的,应予以更换。
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
(3)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保证止水效果。
(4)內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要与原管片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
盾构法施工中隧道管片开裂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上一 环管 片 的环 面平整 度 。
破损。
2 千斤 顶 撑靴 重 心 与管 片 中心 线 位 置不 吻 合 时 , )
3 在 曲线 掘 进段 , ) 由于过 量 的蛇 形运 动 造 成 频繁
管 片 由于受 力 不均 造成 管 片 开裂 。造成 千 斤顶 撑 靴重 的 纠偏 , 要控 制 好 转弯 地 段 的盾 构 姿 态 , 宜缓 慢 掘 进 , 心偏 位 的因素 有 : 管片 没有 居 中拼装 、 尾 刷结块 硬化 慎重 纠偏 。 盾 以及盾 构姿 态控 制不好 等 。 其相 应对 策有 : 更换 千 斤顶 致, 同时争 取做 到 居 中拼装 【, 图 3所 示 。 3如 J
Ca e us sAna y i nd Co t r e s e orLi ngSe m e a k ngi l ssa un e m a ur sf ni g ntCr c i n Sh ed nnei il Tu lng
W u Kun. a e we Lu n W n i
接关 系 到 隧道 的整 体质 量 和 安全 , 响隧 道 的防水 性 影 能及 耐 久 性 能 。在 盾构 施 工 中 , 常会 遇 到 盾 构 管 片 常 结构 上 浮 、 道轴 线偏 移 和管 片错 台等 问题 【 隧 1 l 。此类 问
题 除 了会 影 响 隧道 走 向 、 空 外 , 会 引 起 管 片 破 裂 净 还 型 隧道 管 片 的上 浮 和错 台 以及 由其 引 起 的管 片 破 裂
摘 要 : 筋混 凝 土 管 片 作 为 盾 构 隧道 最 基 本 的 结 构 单 元 , 片 的 质 量 关 系 到 隧 道 的整 体 质 量 和 安全 , 响 隧 道 的防 水 钢 管 影 及 耐 久性 能 。 管 片 生产 中 , 工 工 艺 的 选 取 对 管 片 的 质量 尤 为重 要 ; 道 施 工 中 由于 管 片 运输 、 装 不 当 , 片 结 构 受 力 施 隧 拼 管 不 均 以 及 管 片 上 浮 、 台等 均 可 能 引 起 管 片 缺 陷 的产 生 。 析 了盾 构 法 施 工 中隧 道 管 片 破 损 、 裂 产 生 的原 因 , 讨 了其 错 分 开 探 应对 措施 。 关 键 词 : 构 隧 道 ; 片 开裂 ; 片 上 浮 ; 片错 台 盾 管 管 管 中 图 分 类 号 : 5 .3 U 4 5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0 9 7 6 ( 0 1 0 — 0 3 0 10 — 7 72 1 )2 0 9 — 3
盾构隧道开裂、渗漏原因分析与对策
300
80
25
50
外加剂 3
胶凝材料A料
施威英注浆泵
4. 如何避免盾构隧道管片开裂、渗漏水?
(1)控制管片上浮的关键核心技术措施
——同步注浆用新型高抗剪惰性浆液
主要性能指标:
坍落度 比重 泌水量
cm T/m3 ml
0h
屈服强度KPa
8h
1d
10~12 >1.9 <15ml >0.3 >0.8 270
名称
水
细沙
粉煤灰(Ⅱ)级
A料
水泥
膨润土
重量(kg) 290 1180
300
80
25
50
外加剂 3
胶凝材料A料
施威英注浆泵
4. 如何避免盾构隧道管片开裂、渗漏水?
(1)控制管片上浮的关键核心技术措施
——同步注浆用新型高抗剪惰性浆液配合比:
名称
水
细沙
粉煤灰(Ⅱ)级
A料
水泥
膨润土
重量(kg) 290 1180
3. 工程案例:大直径盾构隧道规律性开裂渗漏
(1)先后采取了:
① 缩短浆液初凝时间; ② 调低盾构机姿态; ③ 及时开始二次注浆等措施,仍无济于事;
(2)分析认定:同步注浆的水泥砂浆在地层中被快速稀释;环形间隙填充不 饱满;初凝时间长造成管片上浮失控,引起开裂渗漏; (3)最后尝试同步注浆改水泥砂浆为新型高抗剪惰性浆液后,管片上浮得到 有效控制,开裂渗漏彻底杜绝。
5、小结
① 大部分盾构管片开裂、渗漏是由于管片脱出盾尾 后上浮控制不当引起的;
② 同步注浆采用新型高抗剪惰性浆液可有效控制管 片上浮,避免开裂渗漏;
③ 曲线段盾构姿态取曲线内侧30mm为宜; ④ 盾构纠偏应控制在10mm/环,油缸行程差宜控
盾构成型隧道管片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盾构成型隧道管片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管片作为盾构隧道的主体结构,其开裂必将造成隧道的质量问题,并最终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隧道管片在盾构掘进施工中产生的破损、开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指导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裂损;处理措施Abstract: of shield tunnel segment as the main body structure, and its cracking caus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tunnel will question, and ultimate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unnel. Through the tunnel segments of shield tunneling construction in from breakage, cracking reas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Keywords: shield tunnel; Segment lining crack damage; Processing measures在盾构施工中,隧道成型的管片是重要的水泥预制品,肩负着隧道成型、止水、挡土的功能。
本文以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出现管片开裂破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因,并就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1盾构成型隧道管片缺陷及原因分析1.1管片缺陷种类1)宽度小于0.2mm的非贯通性干缩裂缝;2)两相邻管片外表面混凝土毁损、掉角;3)管片棱角磕碰、翘曲不平;4)少量几处深度过密封槽且宽度大于0.2mm 的裂缝。
现场发现的管片破损、开裂的情况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隧道施工期管片开裂原因和相应对策1 施工阶段管片受力分析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管片衬砌受到的主要荷载有千斤顶推力、注浆压力、上浮力、盾壳作用力、拼装荷载等。
(1)千斤顶推力千斤顶推力是盾构隧道掘进的驱动力,它反过来作用在管片上,是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在轴线方向最大的外力。
在目前国内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淤泥质黏土层中总推力一般为8~12 MN,细沙土地层中总推力为12~15 MN,全断面砂土地层推力则为15~20 MN,复合地层推力有时候达到20 MN以上,大型跨江海盾构隧道千斤顶推力通常都在30MN以上。
(2)注浆压力依据盾构工法的特性:拼装好的衬砌脱离盾尾后,由于盾壳原来占据的空间、为衬砌的拼装操作所留空隙、盾构推进时带走的部分粘附于盾壳上的土体所形成的空隙等,在衬砌环背面与实际开挖洞壁间存在环形空隙,使土体暂时处于无支护状态,该空隙即为盾尾间隙。
盾尾间隙的大小是由盾构钢壳的厚度和盾尾操作空间决定的,一般为8~16 cm。
盾构工法施工中,对盾尾间隙的处理,即壁后注浆是施工的关键。
壁后注浆在填充盾尾间隙、加固土体的同时,对管片也产生了一定压力,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管片局部或整体上浮、错台、开裂、压碎或其他形式的破坏。
(3)上浮力盾构隧道的壁后注入的水泥浆液一般需要5~7h的初凝时间,而通常情况下这期间盾构一直在向前掘进,如果周围地层满足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未能及时握裹住管片,那么在这几个小时内有一段管片是悬浮在注浆浆液中的(或者是水、泥浆等),这就产生了管片上浮力(浆液浮力扣除管片自重)。
(4)盾壳作用力管片与盾壳之间存在着一定摩擦力,盾尾密封刷对管片环也存在一较为均匀的环向压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荷载不会对管片结构造成影响。
但是,当盾构在曲线段掘进、纠偏,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盾构长时间停止掘进(造成盾构机“栽头”发生)时,盾壳对管片造成的荷载尤其是挤压荷载就变得不可忽视,如图1所示。
图1 盾壳作用力(5)拼装荷载拼装荷载主要是管片拼装过程中作用在管片上的装配器荷载。
管片拼装器在拼装管片的过程中需要来回调整拼装位置以安装纵横向螺栓,若上一环管片断面不平整,管片位置不精确,会导致下环管片的受力不均匀,在带来螺栓安装困难问题的同时,亦在管片内部产生了不均匀次生应力。
盾构隧道管片在施工期受到的其他施工荷载还有诸如后备套设备自重、管片运输车自重以及真圆保持器千斤顶荷载等。
2 施工荷载对管片结构的影响2.1 管片裂缝施工期管片裂缝原因分析(1)盾壳集中力作用在前文所述“盾壳作用力”的情况,盾构机械在姿态调整过程中会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应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即会在管片表面产生裂缝,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管片在筒体内时会受到盾壳筒体约束,但管片一旦脱离筒体,应力就会立刻释放,所以离开筒体最近的一环管片最有可能破裂。
图2 盾构机姿态调整产生裂缝(2)千斤顶的不良顶力盾构掘进过程中最为理想的状态是管片环中线轴线与盾构机中心轴线重合,而实际掘过程中这两轴线的偏差时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盾构掘进的过程也是盾构机的轴线不断调整的过程。
因为两轴线的偏差,经常会造成千斤顶的中心没有作用在管片环的中心上,造成管片偏心受压,产生轴向弯矩,当此弯矩达到一定程度,亦会产生管片裂缝,如图3 所示。
图3 千斤顶偏心荷载致使管片裂缝通常情况下,为加大千斤顶与管片环端面的作用面积,在千斤顶与管片接触处都设置有撑靴,当撑靴损坏或其他原因致使撑靴倾斜地作用在管片的接头面上时,会对管片结构造成局部较大剪应力,也可能产生管片裂缝,如图4 所示。
图4 千斤顶集中荷载致使管片裂缝(3)管片错台所致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片错台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而其反映在结构上则是减小了该处的受力厚度,改变了管片结构的受力状态,造成应力集中,通常也会造成管片裂缝,如图5所示。
图5 接缝错台致使管片裂缝(4)拼装间隙所致盾构隧道管片拼装管片时,一部分千斤顶需要缩回,即产生了局部应力释放,造成已拼装好的管片发生局部位移,产生拼装间隙,使得环向接头面上的不平整,在千斤顶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产生管片局部裂缝,如图6所示。
图6 管片拼接间隙产生裂缝2.2 管片局部破损盾构隧道管片的局部破损多发生于连接螺栓的手孔处、定位孔边缘以及管片周边位置,也是盾构隧道施工期经常遭遇的一类破坏形式。
一般是因为在吊装、运输或拼装中遭受了冲撞、磕碰、摩擦、挤压所致,图7为某盾构隧道管片在定位孔位置的破损现象。
图7 管片局部破损2.3 止水条损坏,管片渗漏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本文前面所提到的管片间的错位(错台)会使得相邻管片的止水条不能正常吻合,导致管片渗漏水。
各种裂缝,尤其是贯穿性裂缝,也会引起管片渗漏水。
连接螺栓未拧紧会使得管片在停止掘进后呈松弛状态,造成接缝的扩张,让止水条无法紧密结合,也是造成管片渗漏的原因。
掘进中千斤顶撑靴摆放位置不对,致使止水条损坏,也是管片渗漏的潜在因素。
此外,拼装过程中不慎将止水条擦挤错位或脱落,也会造成管片的渗漏(尤其是在插入封顶快时)。
图8 为管片拼装过程中止水条脱落的图片,图9为拼装好的管片发生较大面积的渗漏水现象的图片。
图8 拼装封顶块时止水条脱落图9 管片渗漏水2.4 管片错台前已提及,管片错台是盾构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图10),错台和本文前面所分析的管片裂缝往往相伴而生,发生大的错台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管片裂缝或破损。
对于管片错台的原因,注浆压力、上浮力、拼装荷载、千斤顶荷载、盾构机的姿态调整以及管片的制造误差等,都可能造成管片错台。
图10 管片错台3 施工期管片破损保护3.1 掘进千斤顶控制3.1.1 盾构掘进姿态的合理纠偏盾构姿态是指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盾构机与设计隧道的相对形态,片姿态是指在掘进过程中,所拼装的管片与设计隧道的相对形态。
二者主要表现为左右偏移和上下偏移4 种形态,具体表现在盾尾间隙、盾构掘进时油缸行程差、管片错位以及盾构轴线偏移等。
纠偏时,纠偏半径一定要大于偏移半径,即R纠>R偏,即盾构机的纠偏角必须小于已偏移的角度,如图11所示。
图11 盾构纠偏示意图盾构机纠偏不能很快地把盾构机调整到正确的姿态上去,一般要通过数环管片的渐进性修正。
纠偏时,先将盾构机偏角缓慢变小,但盾构机仍为偏离状态,控制盾尾间隙为微小变化,经过一段距离后,盾构机姿态才纠偏完成。
切忌一次性纠偏到位,如果采用一次性纠偏到位,首先管片可能无法拼装,即使能够拼装,一定会造成管片上应力集中,从而使管片推出盾构筒体后产生爆裂;其次,若急剧纠偏,盾构机将立即出现另一个姿态偏移。
而且,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当盾尾间隙和行程器出现偏差时,应先及时测量监控,确定是管片姿态出现问题还是盾构姿态出现问题,然后再考虑纠偏。
盾构纠偏时为防止纠偏过急及产生内裂,应采取如下措施:①盾构机偏移方向使用较多油缸的同时,在纠偏方向使用适当数量的油缸,用以防止纠偏角度过大,减小应力集中②适当调节油压,形成合适的油压差以防止应力过于集中。
3.1.2 逐步应力释放及时将千斤顶顶进过程中施加给管片的预应力予以释放,通过在应力集中部位发生一定位移,让应力在拼装好的管片中再次调整,重新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起到一定预防施工期管片破损的作用。
3.1.3 地层对应不同的地层对油缸的选择反应灵敏程度有所不同。
比如,在软地层中掘进时,加上一支顶进油缸盾构姿态就会有很明显的变化,而在围岩情况较好的风化岩层中掘进时,由于盾壳筒体受到较大的径向摩擦,即便是加上几支油缸,盾构机整体反应程度也比较小。
所以,盾构机的姿态控制是经验性较强的一门技术,不光需要操作手高度的责任心、较好的业务素养,还需要果断而灵敏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3.2 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是施工过程中管片所受到的一重要施工荷载,若该压力过大,经常会造成管片的变形和错台,严重时甚至会剪断连接螺栓,尤其是封顶块,注浆压力经常会使得封顶快有向隧道内部空间发生位移的趋势。
所以,施工过程中对注浆压力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3 螺栓二次预紧管片拼装时,每拼装一块管片都会立即安装上连接螺栓,一环拼装完成时,一般该环能够安装的螺栓也会安装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盾构机不断向前推进,已拼装好的管片由于受千斤顶荷载作用,会发生沿盾构轴线方向向后的位移,该位移的发生会使得已安装的螺栓出现松弛现象,随着盾构机的持续推进,千斤顶推力对后方已拼装好的管片的荷载效应会越来越小,此时,螺栓的松弛效应即显现出来,便会出现管片错台、接缝位置渗漏水等现象。
实践证明,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及时对已拼装好的管片的连接螺栓进行二次预紧(甚至多次预紧),对保证拼装精度、防止管片错台、渗漏等问题都有积极作用。
4 管片的修补4.1 材料的选用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Mpa,质量要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质量标准。
本工程采用42.5号二级白色硅酸盐水泥,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洁净无污染的中砂,细度模数2.3-3.0,含泥量≯3%,其他技术指标符合TB10210-2001标准要求。
外加剂:胶黄粘补剂、“丙乳”液(二烯、苯乙烯共聚勿乳液)。
4.2配合比设计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求砂浆的强度,还要要求修补后的砂浆颜色于管片的颜色一致。
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配和现场反复试验来确定较为理想的配合比,实际施工可跟据现场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试配调整,一般可分为水泥浆和水泥沙浆两种。
水泥浆主要用于修补管片小蜂窝,小气泡;水泥沙浆主要用于修补裂缝及大于2毫米的气泡、气孔、蜂窝、孔洞、缺角等。
水泥浆和水泥沙浆配合比如下所示:注:水泥砂浆掺入适量的“丙乳”液(“丙乳”液为:丙乳:水=1:1)4.3材料的运输由于所用材料的量较少,不需要用电瓶车运输,只须在地面人工拌合好修补材料后,人工搬运至施工点即可,如遇须高空作业,可搭设能移动的简易脚手架及施工平台。
工具、设备的运输必要时利用隧道内电瓶车运输。
4.4主要方法与步骤1、对管片外表面的少量裂缝或表面少许破损均可采用“丙乳”液拌合的水泥浆填补,用灰匙压平,且使用厚泡沫海棉块蘸浆表面抹平。
2、对管片外表面有裂纹的,要沿缝凿程“V”形斜坡槽,槽深10毫米,再用水冲洗后,再用素水泥浆打底、水泥砂浆压实抹干。
3、对外观损坏稍深的崩裂管片,可按以下步骤修补:用钢凿和铁锤,人工凿除已破裂松动的砼,要求打出新断面并凿毛,不允许有松动的砼块残留,再用钢刷清理已打出的新断面,并用压力水冲洗。
采用水泥砂浆填补之前,先涂素水泥浆(1:1水泥浆掺10%107胶薄涂一层),再采用水泥砂浆填补崩裂缺陷处,完成初步成形修补。
为更好地控制水泥砂浆的密实度及与凿出的新断面结合良好,必须注意每次填补砂浆的厚度应控制在2cm左右,待已填补的砂浆达到一定的强度后(约一天后)再进行下一次的填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