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7剖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 义
3、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夫文,尚矣,三才各有文。 天之文三光首之;地之文五材首之;人之文 《六经》首之。 就《六经》言,《诗》又首之。何者?圣人感 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 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上自贤圣,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 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 情交而不感者。”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蒙田:“对一个人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是如何保持自 我。” 林肯:“你确实可以在某一个时代欺骗所有的人,你甚至可 以 永远欺骗某一些人,但你却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 的人。” 卢梭:“让孩子们享用其与生俱来的自由吧,这种自由至少 在某一个时期内可使他免受奴 役的戕害。” 加缪:“今天的写作是一种信奉。”
陈言务去
3、陈言务去 《答李翊书》:“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 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 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 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难哉!” 在《答刘正夫书》中他还说:“或问为文宜何 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 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 师其意,不师其辞。” 实际上“陈言务去”不只局限于语言,还应包 括内容、立意、构思等方面的内容。
思与境偕
2、思与境偕 《与王驾评诗书》:“河汾蟠郁之气, 宜继有人。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沉渍 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 家之所尚者。” “思与境偕”,是说诗人的情思与外界 的境相合,大致也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 这是对刘勰“神与物游”说的发展。
诗境与风格
3、《二十四诗品》对诗境与风格的研究 二十四品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乃是不同意境与风格。 其共同特征是老庄与禅宗的精神境界与理想人格在具 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作品中的体现。 《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 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 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此与《庄子· 天地篇》之“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 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相通。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特点
可以说白居易是全面继承了汉儒的诗教理论, 并且更明确地提出了教化目的论,使诗成为押 韵谏书,比汉儒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一方面,白居易以此更否定了文学的其他本 质特征,汉儒尚讲“温柔敦厚”,白则只讲 “质而径,直而切”; 第三,他完全否定了南朝文学,只讲国风六义, 表现出僵固的文学发展观,否定了文学的进步 和发展。
“诗可以怨”的传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不平则鸣说 来源:从孔子开始,就有了“诗可以怨”的传统;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钟嵘的“使穷贱易安,幽 居靡闷,莫尚于诗”说,进一步地发扬了这一传统; 盛唐时期,也有作家注意这个问题,如王昌龄(见 《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就说过:“是故 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气来不适,心 事或不达,或以刺上,或以化下,或以申心,或以序 事,皆为心中不快,众不我知。” 在这一背景之下,韩愈接着提倡“不平则鸣”说,其 内在的精神与前面所引的说法是一贯的。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此与《庄子· 大宗师》之“真人”“其寝不梦, 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不知悦 生,不知恶死”,“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相 通。
实境品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 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 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 自天,泠然希音。 此实境即为真境、道境。
第二节、 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 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中唐时期,在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开展的同时, 韩愈也倡导了古文革新运动。 韩愈(768─824)是唐代古文理论和实 践的领军人物。其理论择其要有三: 一 、 主张古文,反对骈文,倡导文道合一 所谓古文,是与句式整齐、讲究偶对的骈文相 对而言。西汉文章以散行为主,东汉以后骈偶 成分渐多,到南朝后期和初唐,臻于极致。 中唐时期这种风气依然如故,韩愈认为这种骈 偶的形式有害于世用,故提倡恢复西汉、先秦 的散行文体,故称“古文”。
第三节、 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 之味”、“象外之象”、“景外 之景”
司空图是晚唐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 他的诗论文章,影响较大的有《二十四诗品》、 《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 浦书》、《题柳柳州集后序》等。 他的诗论和审美好尚体现了中晚唐诗歌审美旨趣 的走向,表现在三个方面: 1、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2、思与境偕 3、《二十四诗品》对诗境与风格的研究
不平则鸣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见于他的《送孟东野 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 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 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 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 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 有弗平者乎!”
比较:说话的权利
比较:诗人的职责
茨威格:人有坚守“异端的权利”。 索尔仁尼琴:“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 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和恐惧,不 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 —这样的文学是不配称作文学的。” 川端康成:“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 就决不会泯灭。” 罗素:“有三种简单的但及其强烈的情感统治 着我的生活:对爱 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 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韵外之致、味外 之旨的意思是一样的。 《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 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谭哉? 然题纪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 也。” 司空图所倡导的这类审美趣味,偏重于读者的 美感体验,所以与钟嵘《诗品》欲显优劣定品 第是不一样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件7
章会垠
第九章 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 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
第一节、白居易和社会学派的文学理论 批评 第二节、 古文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韩愈、 柳宗元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观风俗和补时政
白居易(772· 大历7年─846· 会昌6年)的 生平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拯世济民的远大抱负, 后期(约在元和12年以后的30年,白时年45 岁)则是独善其身的阶段。他的诗论主要集中在他 生活的前期,这是白居易怀抱理想的时期。 其诗论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 功利主义的诗歌主张 1、 提倡诗歌的观风俗和补时政的作用。
高古品与飘逸品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此与《庄子· 大宗师》之“畸人者,畸于人而侔 于天”相通。 《飘逸》: “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叶,泛彼无 垠。” 此与《庄子· 逍遥游》之“御风而行,泠然善矣” 相通。
自然品
柳宗元兼融佛老、旁通百家
柳宗元(773-819)思想以儒学为主却兼融 佛老、旁通百家,这使他的文学思想与韩愈有 了同中之异。 他们都强调文章以“明道”为旨归,但柳宗元 对道的理解较为宽泛: “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 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 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因此对于文学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柳宗元有 一定的认识并予以肯定。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1、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 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这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诗歌的“味外味”要 求。又谓:“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 工,即知味外之旨矣。” 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是指诗歌中所表现出的能给 人以感发回味的韵味。它与皎然所说的“文外之旨”、 “情在言外”的意思是一样的。 既然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自然还应该有一个味内之味, 韵内之韵。味内之味,韵内之韵,即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味 和韵,而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则是因作品内在韵味的引 发,而引起读者所感受到的超出了作品内在之韵味的韵味。
气盛言宜
2、 “气盛言宜” 《答李翊书》:“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 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的“气盛言宜”,是孟子养气说的继续。这里的 “气”指的是作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它不是纯物质的 东西,而是象孟子所说的“配义与道”的“气”,即 “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 之源”的“气”。 比较:韩愈的养气是孟子的养气说和曹丕的养气说 (《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合二为一的东西。 在接受曹丕以气论文的同时,孟子养气说的道德化内容 也顺理成章地被韩愈引入到他的文气说中来。
采诗以补察时政
《采诗以补察时政》: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 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故闻《蓼萧》之诗,则知泽及四海也;闻《华黍》 之诗,则知时和岁丰也;闻《北风》之诗,则知 威虐及人也;…… 故国风之盛衰,由斯而见也;王政之得失,由斯 而闻也;人情之哀乐,由斯而知也。 然后君臣亲览而斟酌焉,政之废者修之,阙者补 之;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
二、修辞立其诚,气盛而言宜, 陈言之务去
1、修辞立其诚 《答李翊书》:“生所谓立言者是也。……抑不知生 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于古之立言者 邪?……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 蔼如也。” 《答尉迟生书》:“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 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揜。本深而根茂, 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 优游者有余。” 强调内在的德行修养为文章之本。
含蓄品、典雅品、形容品
其他如《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形容》: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 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等等,皆具道、玄、禅之色彩。
倡导古文之原因
《答陈生书》:“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 辞。” 《答李秀才书》:“然愈之所志于古道,不惟 其辞好,好其道焉尔。” 《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为古文,岂独取 其句读不类于今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 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此皆明言对古文的热爱以及何以热爱古文。
诗不为文而作
2、 诗乃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 为文而作。 《新乐府序》: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 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 戒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 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 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寄唐生》: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 子知。”
明道、传道:古文写作之目的
又称其写文章是为了明道、传道: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 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 韩愈所说的道,是指由尧、舜、禹、汤、文、 武、周公、孔、孟以来世代相传的儒家之道, 其内容既包括了自古流传下来的社会实践的生 生之道,又包括了儒家的礼乐行政及伦理之道。 而后者更是韩愈所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