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课件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b938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9.png)
3
应对策略
跨国公司应了解东道国法律法规,遵守当地法律,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培训和法律咨询, 降低法律风险。
05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可 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选择
全球扩张战略
通过跨国投资、并购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实现资源、 技术、市场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区域集中战略
将业务集中在特定地区,通过深耕细作,实现对该地区市场的深 度开发和长期占据。
全球资金管理
跨国公司通过集中管理全 球资金,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税务筹划
跨国公司通过合理规划税 务,降低税务风险,提高 税务效益。
风险管理
跨国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 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经营 风险,保障公司稳健发展。
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调研
跨国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消费 习惯、竞争状况等信息,为制定
汇率风险
01
指因汇率波动给跨国公司带来的资产损失或业务收益的不确定
性。汇率风险类型来自02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营风险。
应对策略
03
跨国公司应采取多元化货币结算,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加
强外汇风险管理,降低汇率波动对经营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
指因东道国税收政策的变化或税收征管的差异, 跨国公司可能面临的税务纠纷或处罚。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通过制定全球战略,以实现 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目 标。
创新战略
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市场创新等方式,不断保持竞争优势。
适应性战略
跨国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制定适应性战略, 以应对不同市场的挑战。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cb18d4240c844769eaeeb3.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越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子啊国际范围内不断的运动的过程。
2、股权式合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按照所在国的法律联合起来,由各方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知识、共同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3、技术咨询是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或者技术论证方案提供咨询和论证等技术性服务4、公司的外汇风险是表示汇率变动造成公司价值的变动性,也可以说货币变动改变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预期数字的可能性。
5、交叉许可指交易双方将各自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的使用权相互许可使用,6、出口信贷是由出口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发放的贷款。
7、买方信贷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贷款并要求此项贷款只能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8、卖方信贷指出口国银行提供给出口商的信贷。
9、国有化10、许可证贸易是指快过公司在获得一定的收益的情况下,授权东道国企业使用某种工业产权或者技术11、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项目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规定的价格。
12、知识产权13、非股权经营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企业中不参与股份,而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服务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与报酬。
14、合同安排是指跨国公司以承包商、代理商、销售商和经营管理者的身份,通过承包工程、经营管理等方式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经营活动,获取一定的报酬的经营方式。
15、对外证券投资分析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企业和政府的中长期债券,或者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的外国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二、简答题1、采取收购方式的有利之处有哪些?(1)、可以迅速取得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推行其跨国经营的意图。
(2)、可以直接接管和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人才资源。
(3)、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应(4)、可以吸收当地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5)、可以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崔日明徐春祥第.pptx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崔日明徐春祥第.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236e4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第4页/共24页
二、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性质
• 合作竞争性 • 组织创新性
4
第5页/共24页
三、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类型
(一)按联盟企业的主体地位差异划分
(二)按联盟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划分
(三)按联盟企业的产业合作方向划分
(四)按联盟企业的资产注入情况划分
(五)按战略联盟的性质划分
(六)按联盟企业所在价值链位置不同划分
12
第13页/共24页
第二节 战略联盟理论
一、战略联盟理论模型 二、战略联盟产生与存在的种种解
释
13
第14页/共24页
一、战略联盟理论模型
(一)“战略缺口”假 说
(二)技术协调论
(三)市场权力论
(四)交易成本论
(五)技术创新论
(六)资源基础论
(七)战略管理论
14
第15页/共24页
二、战略联盟产生与存在的种种解释
一、目标 二、动因
17
第18页/共24页
一、目标
• 拓展新的市场 • 优化生产要素组合 • 分摊研究与开发成本 • 最大限度的消除无谓竞争
18
第19页/共24页
二、动因
• 有效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 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 实现资源互补 • 实现强强联合,寻求更高资本收益
19
第20页/共24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概述 第二节 战略联盟理论 第三节 战略联盟的目标与动因 第四节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
1
第2页/共24页
第一节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概述
一、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含义 二、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性质 三、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类型
2第3页/共24页来自一、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含义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fbe4f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6.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参考答案1、跨国公司对世界、对母国、对东道国的影响?1.对整个世界的影响(1)跨国公司推动资本、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2)跨国公司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3)跨国公司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4)跨国公司推动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5)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且,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2.对母国的影响利益:(1)提高技术成果的产出;(2)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3)获取创造性资产;(4)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危害:(1)加快成熟产业的衰退,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2)可能加剧本国的失业。
3.对东道国的影响:利益:(1)获得建设资金;(2)有助于接触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解决就业问题;(4)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危害:(1)加剧污染;(2)自然资源可能被掠夺性开发;(3)危害产业安全。
2、跨国公司管理与国内公司管理有何联系和区别?1.相同点:自然属性2.不同点:(1)环境异质性;(2)潜在市场规模更大。
3.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何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1)竞争市场和特定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2)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企业没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3)如果企业没有特定优势,那么,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4)企业必须依靠特定优势,以克服国外劣势,在东道国取得竞争优势。
贡献:区分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首次正式地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不足:(1)无法完整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优势的跨国转移经常困难重重。
(3)建立在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基础上的能力很难被模仿、移植。
(4)具有社会复杂性的资源较难转移、培育。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材课件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ba75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e.png)
02
矩阵式组织结构
03
网络式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管理
文化融合 文化敏感度 文化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化人才招聘
01
人才本土化
02
员工培训与发展
03
04
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
政治风险管理
政治风险评估
风险规避策略
危机管理预案
外汇风险管理
汇率波动监控
01
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02
资金集中管理
03
法律风险管理
法律法规遵守
合同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保护
合
跨国公司的社会益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教 材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跨国公司概述 • 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 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 • 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
01
跨国公司概述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点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与趋势
01 02 03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与趋势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与趋势
01 02 03 04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
01
推动经济全球化
02
促进国际贸易
03
推动技术创新
04
创造就业机会
02
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市场进入策略
出口进入策略 契约进入策略 投资进入策略
国际化经营策略
多国化策略 全球化策略 跨国化策略
全球化经营策略
标准化策略
1
区域化策略
2
网络化策略
3
03
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
组织结构类型
01
全球化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04edea81c758f5f61f67d7.png)
正文
第一节 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演进方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
一、跨国公司的起源(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初期(19世纪60年代中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19 世纪末及20世纪初) 四、早期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 五、早期跨国公司发展的特点
5.联合国用跨国化指数来综合评价企业国际化程度,即 跨国化指数越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6.跨国公司的特征是有统一的中央决策、对外直接投资 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 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 7.按经营项目分类,有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加工制造 型跨国公司和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按经营结构分类, 有横向型跨国公司、垂直型跨国公司、混合型跨国公 司;按决策行为分类,有民族中心型公司、多元中心 型公司和全球中心型公司资。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跨国公司的迅速发 展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十几年内,美国半数以 上的大公司都开始向海外投资, 在国外设立工厂 或分公司。 如国际收割机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西方联合利华公司(Unilever)、 贝尔电话公司(Bell Operating Company)、爱迪 生电器公司(Addison Electronics)等。 同时,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生产经营也相继增多, 如英国的尤尼来弗公司、瑞士雀巢公司(Nestle)、 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等。
一、跨国公司的起源(公元16世纪末17世 纪初)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总结
![自考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19ff7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7.png)
跨国公司与管理第一章跨国公司概述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直到197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57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文件中,才正式采用了“跨国公司”这一名称。
3.跨国公司的判断标准用那些?结构性标准:即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
营业实绩标准:主要是通过研究一家公司在国外经营的资产额、销售额、官员人数和利润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否属于跨国公司。
行为特性标准: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应有全球性经营战略。
4.经营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不设在某国,但其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都是全球性的。
5.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4技术内部化6、绝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包括三种基本单位:母公司: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经母公司直接投资而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分公司:母公司的分部。
7、跨国公司的类型1按经营项目分类:(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领域和经营范围出发,跨国公司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
二是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
三是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
2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从决策上分类)一是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主要考虑母公司的权益。
二是以多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众多子公司的权益为主。
三是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公司在世界各地权益的统筹考虑为依据。
3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一是横向型跨国公司。
二是垂直型跨国公司。
三是混合型跨国公司。
8、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
9、近代的跨国公司始于德国的拜尔化学公司。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中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
11、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1加速生产国际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e4f8f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f.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学分: 4分总学时: 72适用类型: 高职高专适用专业: 国际贸易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 出口流程及模拟, 信用证出口单证, 外贸函电等专业必修课。
后续课程: 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和毕业实训。
二、课程概述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阐述有关跨国经营管理方面的根本知识和一般原理, 介绍外国直接投资的动态和跨国公司的开展现状, 使学生初步理解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跨国经营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跨国的经营与管理方式有一定的系统性认识, 并加深对中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战略的理解。
课程的教学要求:〔1〕、系统掌握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及其相关知识;〔2〕全面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运行规律;〔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讲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完本钱课程的学习任务后, 能够自觉地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三、教学条件1.教学场所要求 : 一般教室2.教学仪器设备要求: 黑板、教材四、学时分配方案第1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2.了解跨国公司形成和开展的阶段;3.熟悉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4.熟悉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跨国公司的类型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难点: 跨国公司构成与非跨国公司的区别。
【学时分配】1. 理论课时: 3学时2. 实训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征二、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开展三、跨国公司的类型四、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分析 : 沃尔玛公司第2章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的成长战略和经营战略;2.了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演变, 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https://img.taocdn.com/s3/m/90119c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4.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引言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其经营和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财务、文化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跨国公司需要面临并克服这些差异,以实现全球化经营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决定其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在制定经营策略时,跨国公司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国际市场分析:跨国公司需要对目标国家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需求趋势、竞争情况等,以确定市场潜力和自身的竞争优势。
2.本地化战略:跨国公司可以采取本地化战略,即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法律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价和营销策略,以适应本地市场。
3.全球一体化战略:另一种战略是全球一体化,即通过标准化产品、全球供应链和统一品牌形象等方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
4.地区战略:在一些特定地区,跨国公司可能面临着地缘政治、文化差异等特殊挑战。
因此,制定地区战略是必要的,以适应这些变化。
跨国公司的管理挑战跨国公司在管理方面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管理挑战:1. 跨国文化管理跨国公司由于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员工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公司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工作环境。
跨国文化管理包括培训员工,促进跨文化沟通和理解,并建立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2. 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劳动法律和雇佣制度。
管理跨国人力资源涉及到招聘、薪酬、员工关系和绩效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公司需要制定一套全球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并根据具体国家的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跨国运营管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供应链活动,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规、运输和物流等问题。
管理跨国运营涉及到资源调配、流程优化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考虑。
4. 跨国合规风险管理不同国家的法律和监管要求不同,跨国公司需要遵守各国的法规,以确保合规经营。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3026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3.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和管理组织的跨国企业。
这些企业在不同国家拥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
开展业务活动。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 国际市场策略:跨国公司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制定适当的策略。
这包括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环境,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和定位策略,制定适应当地文化、法律和商业规则的营销策略。
2. 跨国组织结构:跨国公司需要建立适应不同国家环境的组织结构。
这可能包括设立区域总部和国际团队,进行跨国协调和管理,同时
也要保持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 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跨国公司需要管理多国籍员工和跨文化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要考虑招聘、培训和发展员工的国际化需求,解决文
化差异、语言障碍和法律规定等问题,以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和高
效能的全球团队。
4. 跨国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需要管理全球供应链,包括物流、库存、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等方面。
这需要协调不同国家的供应商和分
销商,确保及时交付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5. 跨国法律和财务管理:跨国公司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和财务
规定。
这包括合规性、税收、财务报告和审计等方面的管理,以确
保合法经营和正确的财务信息披露。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需要跨越不同的国界和文化,面对挑战和机遇。
它需要灵活性、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建立成功的全球业务。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d2f16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1.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引言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其经营与管理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市场等因素。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道。
经营策略1. 国际市场分析与选择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首先需要进行国际市场分析与选择。
通过对不同国家市场的调研和评估,确定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进而制定适合当地市场的经营策略。
国际市场分析涉及到对市场规模、竞争环境、消费习惯等因素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2. 国际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需要具备国际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能力。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将生产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实现产品的优化生产和供应。
同时,要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系统,确保产品的流通顺畅,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 多元化经营与市场细分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法律、经济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通过多元化经营和市场细分,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策略1. 跨国文化管理跨国公司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国文化管理,需要加强员工的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培养跨国文化意识和素质。
同时,建立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组织文化,提供多元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促进员工的跨国文化融合与发展。
2. 跨国团队的组建与管理跨国公司往往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组成,因此,合理组建和管理跨国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在组建跨国团队时,需要考虑到团队成员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素,以确保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此外,建立跨国团队的沟通渠道和协作平台,加强团队的信息交流和整合。
3. 法律合规与风险管理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跨国公司需要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规避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869bc7f242336c1fb95e66.png)
1986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的《跨国 公司行动守则》( United Nations Code of Conduct o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是对 跨国公司的定义进一步规范化。
(三)跨国公司的划分标准
跨国公司的划分可概括为三种标准。 1. 业绩标准 2. 结构标准 3. 行为标准
(二)分公司
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法人资 格,在法律上和经济上都不具有独立性。不 能独立承担责任,只是总公司的一个组成部 分。
(三)子公司
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家公司 拥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个公司实际控 股的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既存在“所 有权”的关系,也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但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在业务上可以独立 经营,自主权较大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一、早期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其经营活 动有两大特征:
第 一是业务活动的重心由各自的殖民地向 其他国家扩张;
第二是由经营商品买卖转向投资生产活动。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 (一)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二战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到 21世纪初,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处 于领先地位,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跨国公司在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挤进前10名。荷兰、瑞 士、瑞典和比利时等国的跨国公司,也进入大 公司的行列。日本的跨国公司发展也很快。
(四)避税地公司
避税地公司是指设在避税地或避税港的公司。
避税地必须具备有利于跨国公司的财务调度 和业务活动的条件。其具体条件包括:
对其境内公司所得税一律实行低税率或免税; 取消外汇管制,允许自由汇回资本和盈利;对企 业积累不加限制,不征租税;具备良好的财务服 务、通信、交通条件以及健全的商法等。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322aabba0d4a7303763a3c.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 三、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
“国际化”指: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国际生产,在世界范围3、企业兼并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直接的重要5、亚洲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崛起,并逐渐成为区域二、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三、扩大了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四、促进技术进步,加快国际技术转移第五节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一、有利的影响1、跨国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2、跨国公司带给发展中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
3、提供丰富的管理现代化大企业的经验4、带给发展中国家较为成熟的营销技能和营销渠道。
5、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部分就业机会二、不利影响 1、发展目标的不一致造成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利益上的矛盾2、跨国公司有可能控制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某些行业,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目标。
3、某些跨国公司会把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产业或工艺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
第一节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跨国公司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一、新古典国际资本流通理论• 新古典国际资本流通理论应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
• 该理论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各国利率的差异,而利率的差异又取决于各国资本存量的相对充裕程度。
•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存量相对充裕的国家利率比较低,而资本存量相对稀缺的国家利率比较高。
只要后者的利率绝对高于前者的利率,那么,肯定会发生部分资本从前者向后者的流动。
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有根本的不同:(1)直接投资不是单纯的资本国际流动,还包括技术、管理和其他有垄断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
(2)对“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弄清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条件和决定因素;弄清楚为什么它们不通过出口贸易和许可证贸易的方式利用其知识资产,• 第二节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首先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648e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1.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引言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以上国家开展业务活动的公司。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复杂。
本文将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探讨其挑战和成功因素。
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活动的公司。
它们通常具有总部和分支机构,可以在多个国家进行生产、销售和营销等活动。
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
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进口与出口:跨国公司通过进口和出口商品进行贸易,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和市场。
2.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以获得市场份额和资源。
3.特许经营:跨国公司将品牌和经营权授予其他国家的企业,以获取特许经营费用和品牌推广。
4.全球化战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一致的市场战略和产品定位,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经营挑战跨国公司面临许多经营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跨国公司需要适应这些差异,并在经营中加以考虑。
2.法律和政策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和政策,跨国公司需要遵守这些规定,并与政府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3.跨国管理: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需要进行跨国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4.语言沟通:跨国公司需要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包括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客户的交流等。
5.风险管理:跨国经营意味着面临更多的风险,包括汇率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跨国公司需要有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的特点跨国公司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相比有其特点和难点:1.多元化:跨国公司面临多个国家和市场,需要管理多样化的人员、文化、法律等因素。
2.组织结构: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必须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管理要求,同时实现整体协调与灵活性。
3.知识管理:跨国公司需要有效管理不同国家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和竞争力。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17e1146c175f0e7cd1379a.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名词解释:跨国公司:它按其统一的全球性计划在多个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有一个集中的决策体系和全球化的经营动机与一体化的经营战略目标,其遍布全球的各个分支季候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应的责任。
一体化成长模式:指企业有目的地连续考法经营一个产业内的一个、几个或多个紧密相连的生产环节,并加以全盘控制和协调,最终形成经营内容密切相关且多样化的综合性跨国企业,加快企业成长。
跨国战略联盟: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一种合作安排,联盟各方仍保持着本公司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彼此之间通过达成各种形式的协议、契约,结成一个优势互补、风险分担的联合体,遵循平等互惠、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原则。
独资经营:跨国公司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独享经营利润、独自承担风险,拥有其海外子公司的管理权、控制权和90%以上的股权,进行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决策,将子公司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都完全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战略中。
合资经营:指跨国公司与目标市场国家的企业联合投资,共同经营、共同分享股权及管理权、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属于股权经营方式,利益按照股权结构进行分配。
母公司:指通过拥有其他分支机构一定数量的股权,或通过协议方式能够实际控制其他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权的公司。
国际市场营销:简称国际营销,是指企业为满足国外市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要以获取利润所进行的跨国界的整体营销活动。
国际营销渠道:指产品从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消费者或最终用户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
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重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进行配i、评价、发展和调整等一体化管理,创造出一种既能为东道国员工所接受,又有利于跨国公司异国发展的企业文化。
简答and 选择:跨国公司的特征:①全球性战略②对外直接投资③生产经营规模巨大④内部一体化⑤内部交易多样化成长模式的形式:同心多样化、水平多样化、综合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特点:①全局性②长远性③抗争性④纲领性跨国公司制订全球性经营战略的原则:①现实性和长远性②系统化和合理化③数量化和指标化④包含具体政策措施建立跨国战略联盟的条件:①共同的信念②跨文化交流的意识③充分的信息保障跨国战略联盟的原则:①平等互惠②建立适于协调的组织结构跨国战略联盟的趋势:①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从产品联盟逐渐演变成为以技术创新合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技术联盟。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35a66e1eb91a37f1115c7c.png)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三、跨国公司的特征1、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
“国际化”指: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国际生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销售2、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基本手段。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在外国进行的伴有经营控制权的投资。
3、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实行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内部一体化”:跨国公司一般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管理体制。
公司内部实行统一指挥,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形成一个整体。
4、技术内部化跨国公司一般把主要的研究机构设在母公司所在国,使研究成果牢牢掌握在公司总部手中,并且首先在公司内部使用,推迟扩散,以尽可能保持自身较长时间的领先地位。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构成和类型一、跨国公司的构成1、母公司指负责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接受投资的经济实体进行控制的公司。
2、子公司母公司直接投资在母国内外设立的经济实体。
其所在的国被称为东道国。
•子公司一般是所在国政府机构注册的法人组织,在法律上独立于母公司,在公司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与资金构成等方面,表面上与母公司没有明显的联系,但实际上受母公司的控制和管理。
3、分公司、是母公司的分部,利用母公司的名称和章程,在公司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经营活动,财产所有有权属于母公司,资产与负债通常直接反映在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分公司一般不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动态1、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继续占主导地位2、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趋势3、企业兼并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直接的重要内涵投资(1)企业并购规模巨大,(2)并购领域广泛。
(3)跨行业并购;(4)跨国并购。
4、跨国公司担当了技术创新的发动机5、亚洲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崛起,并逐渐成为区域内投资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f5e8696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7.png)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1. 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 跨国公司的特征:① 跨国公司是“国际化”了的企业;③ 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②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化的根本手段;④ 技术内部化。
3. 跨国公司对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的影响:(1) 有利影响:① 跨国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资金;② 跨国公司带给开展中国家较为先进的技术;③ 跨国公司可以提供丰富的管理现代化大企业的经验;④ 跨国公司带给开展中国家较为成熟的营销技能和营销渠道⑤ 跨国公司也为开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局部就业时机。
(2) 不利影响:① 开展目标的不一致造成跨国公司与开展中国家东道国利益上的矛盾;② 跨国公司有可能控制开展中国家东道国的一些行业,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展目标;③ 某些跨国公司会把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产业或工艺过程转移到开展中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
4. 企业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而外国企业无法获得或拥有的有利经营条件、资产及其所有权。
5.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所有权特定优势的利用内部化而拥有最大利益的优势。
6. 垄断优势理论:(1) 观点: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
(2) 评价: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最大的奉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者研究开天辟地。
7. 内部化理论:(1) 根本思想:市场是不完全的,各种交易障碍和机制的缺陷阻碍了许多交易及大量贸易利益的取得;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交易活动改在公司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局部的取代外部市场,借以克服市场交易障碍和机制缺陷,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
(2) 奉献:① 关于市场不完全属于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观点;② 关于市场不完全可以利用内部化途径来消除的观点;③ 关于跨国经营是市场内部化跨越国界的表现的观点;④ 关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跨国经营优势的主要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跨国公司:是指发达国家一些大型企业为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
垄断优势理论:世纪年代初,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一个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总体效益的最优化,即在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在科学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长远的谋略。
.技术咨询服务:是东道国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方案论证等向跨国公司提请咨询,跨国公司则为之提供有效的服务;包括收集信息,预测趋势,拟定计划,制订方案,帮助决策,承包任务,组织实施等,并相应取得报酬。
股权投资:以资金形式投资国外,经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投资,一般来说,所有权与控制权成正比关系。
技术转让:实际上是指知识的转让。
技术的生产与发展使应用知识的结果,技术是知识的表现形式,知识能够以多种方式保存、传播和转让,当然技术也具有同类性质。
许可贸易: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技术供应方和技术接受方之间,通过签订许可合同,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授权方对其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产品制造权和销售权。
销售策略是指跨国公司为尽快地将产品销售出去,完成销售目标和计划所采取的一系列市场营销对策。
多中心政策:是指企业聘用东道国当地人员担任子公司的管理要职,而总部的要职仍由母国人员担任。
全球中心政策:是指在整个企业中任用最适当的人选来担任最重要的职务,而不考虑其国籍。
这种人事政策与国际经营中跨国公司的优势相一致。
简答题跨国公司的类型按经营项目分类:以经济资源为主的跨国公司、以经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以提供服务为主的跨国公司按公司决策中心进行分类:以民族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多元化为中心的跨国公司、以全球为中心的跨国公司按公司内部经营结构分类:横向型跨国公司、垂直型跨国公司、混合型跨国公司。
关于产品周期理论的评价:产品周期理论运用动态分析技术,从技术产品垄断的角度解释了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特征,尤其解释了“何时”和“去哪儿”投资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个理论不仅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有指导意义,对发展中国家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战略制定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因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要生产的只是标准化的、已进入衰老阶段的产品,所以,发展中国家不能放松本国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
这一理论也有缺陷,例如,仍局限于对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只是进行经验的分析与描述,缺乏抽象的实证分析,因此,其结论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于小岛清理论的评价:存在的问题()所谓日本式贸易创造性投资,主要是指世纪年代末年代初,在“贸易立国”方针指导下,日本集中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的资源开发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
()小岛清关于“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时将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
()小岛清理论全盘接受了完全竞争的假设,闭口不谈垄断因素子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是实现不了的。
()小岛清理论回避了“边际生产扩张”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过于美化了国家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掩饰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来维护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维护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垄断优势和领袖地位的真实意图。
合理之处:向对方国家转移边际产业的观点、顺贸易导向投资模式的观点、从技术差距小的产业开始依次不断移植新技术的观点、把比较优势原理作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里理论的共同基础的观点等,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都有不可否认的作用。
关于内部化理论的评价:贡献()关于市场不完全属于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观点()关于市场不完全可以用内部化途径来消除的观点。
()关于跨国经营是市场内部化跨国界的表现的观点()关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跨国经营优势的主要来源的观点。
缺陷: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在探讨建立跨国公司一般理论时形成的,虽有较高综合性,但不少学者认为它并未涵盖一切,仍不足以拥有“一般理论”之雅称。
它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地理方向及其与跨国经营战略的联系,缺乏对世界经济环境或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和基本观点:特点()吸收了过去年中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尤其是继承和发扬了内部化理论()与直接投资的所有形式都有关系()能够解释企业进行国际经济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许可证交易基本观点()企业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垄断优势,如技术知识优势()企业通过内部市场来扩大对这些优势的利用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公司更有利()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拥有垄断优势比利用母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的基本观念:)全球创新观念。
求新求善,创造新的国际需求;)全球竞争观念。
国际市场竞争是激烈、复杂的,但又是不平衡的。
必须从全球出发,选择对自己经营最有利的市场;)全球时效观念。
时间是经营的生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要从全球角度考虑整体、长远的经济效益;)全球系统观念。
制定战略时,要把全球作为总体研究,考虑全球性的发展规律和方向,着眼于整体的动态平衡和全球的协调、控制。
简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类型依照公司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划分)退却型战略,以退为进;失败性的退却战略)稳定型战略又称防制型战略,积极防御;消极防御)发展型战略()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劳务战略()密集型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多样化发展战略:公司应当选择最佳产品投资组合;按战略主要涉及的地区范围来划分:)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指导下制定战略计划,总部中拥有众多且有实力的计划人员,上游部门活动的增加价值比重大)多元中心战略:以一个地区为主,特别是从东道国需要出发,从财务上监督控制全球战略,总部计划人员很少,下游部门活动的增加价值比重大)全球中心战略:全球性系统决策,产品与地区结合按战略成功关键因素的不同来划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按战略符合主、客观条件程度来划分:保守型战略:可靠型战略:风险型战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明确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预测市场对这种产品的可能需要量。
()货源分析()“市场渗透”程度. 生产技术条件分析:资源、原材料、能源供应是否可靠,价格如何,交通运输能力,供水能力,环境保护,职工福利设施和基础设施是否方便优否越,技术工艺是先进,厂址选择是否合适,协作配套是否落实,工程造价是否合理,这个项目对技术力量的要求、来源和培训方法等。
.投资效益分析)建设投资的计算)经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经济分析.总体配置能力分析:配套能力:消化能力:偿还能力: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对国外投资收益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税收抵免()税收减让.政府向投资者提供资金和技术协作)资金方面的帮助()政府出资和贷款,直接参与投资活动()政府设立特别基金,资助投资者在国外投资()设立由政府资助的金融开发公司。
)在技术援助方面的帮助设立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提供投资信息及促进投资活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及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合理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方式::()许可交易: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许可、商标许可()技术协助: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管理合同:管理通常分为两种:一为全面经营管理,即由技术供应方派员出任企业总经理和其他部门经理,负责技术、商业与行政管理;另一种是主要承担技术管理,即技术供方派出技术人员对企业协助管理。
()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这种方式,跨国公司不仅将资金、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而且连同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及商标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知识一起输入海外子公司。
国际合作经营、国际合资经营()成套工程承包方式:是指技术受方委托技术供方承包某项建设工程。
技术价格的要素和技术定价的影响因素)技术研究开发费用的分摊,也就是对技术开发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补偿)增值成本:供方为转让技术而花费的费用)利润补偿或分享:一项转让技术的采用,能大量节约原材料、能源,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价格的确定是在双方所能接受的最低额和最高额之间浮动,价格的确定往往受一些影响因素的制约:)技术的性质)供受双方相互的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市场的竞争结构)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条件跨国公司的非股权经营方式技术授权又称许可证贸易,授权使用的专有的工业产权或技术,以此作为商品实行作价转让。
()序言部分,确定协议当事人及所申请或授予的权利等()主条款部分,确定所授予的权利范围及当事人双方承担的义务()有关权利部分,规定权利金计算方法明确支付权利金的条件和基础()其他必要条款;合同安排)制造合同)工程项目合同)交钥匙项目合同)管理合同)国际分包合同)劳务输出合同;技术咨询).政策咨询)工程咨询)方案讨论)人员培训)企业诊断)技术服务跨国战略联盟与合资经营的比较:()协议形式:合资企业协议对于资源的承担、出资比例、管理结构和利润分享等规定,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而跨国战略联盟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无限制性的“意向备忘录”。
()合伙关系:合资企业的合伙者之间,按出资额的多少,有主次之分。
而在跨国战略联盟中,合伙者一般处于平等和相互依赖关系()资源及能力贡献:合资企业对合资方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在资金、劳力、技术、融资来源、市场渠道等方面的贡献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跨国战略联盟的合伙人之间,保持独立经营的地位。
()管理:合资经营都有一套健全的经营管理体系,跨国战略联盟不建立任何形式的管理体系()战略实施:合资企业对既定经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由健全的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的内部行政控制,跨国战略联盟因不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所以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制约基本上是通过市场力量来进行的()风险承担:合资经营的合伙人要共同分担一切经营风险,跨国战略联盟的合伙人各自承担自己的经营风险()价值实现:合资经营的战略目标产品时由内部附加值生产链不断加值后,再在市场上统一实现其价值的,跨国战略联盟的战略目标产品是通过合伙人之间外连型相互衔接的附加值生产网络,而逐步增加其价值的()利润分配:合资经营的利润分配是根据各自的投资比例来确定详尽的利润分配方案的,跨国战略联盟都是自己从事的那一环节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
.全球产品结构优点和弱点)优点:①强调产品和技术②加强统一管理③最大限度地缩小国内和国外的业务差别)缺点①削弱了有国外业务知识和专长人员的职责②不利于中央层的集中统一③机构设置重叠④地区性功能被削弱了转移价格策略的目的和转移价格策略的实施障碍目的)调节子公司的利润:①支持子公司的商业信誉,使其能在当地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