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书评兼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人的精神阉割
——《李莲英》所感所评
不知怎的,我偏爱旧版的书籍,发黄的纸张散发出的独有书香总让我如痴如醉,在慵懒的下午捧着它,再呷一口咖啡,于我而言简直就是最美好的时光。你可能认为这真是个怪癖,但我敢肯定,这些黄黄的纸张当中绝对藏着不少饶有趣味的秘密,一些你在现代粗制滥造,迎合大众快餐式阅读的书籍当中无法发现的秘密……它们会令你遐想无边,引发你的深思。《李莲英》便是这样一本有味道的旧书。假如说《李莲英》是味道浓厚的老火靓汤,那么张德强先生就是以史实作汤底,以适当想象充当作料,再以戏谑活泼的文字为载体,不瘟不火地熬出了李莲英一生的故事,颇有《明朝那些事》的作风。
清朝式微,一个无根的男人却倚仗着主子的势力平地而起,达到权力的巅峰,位极人臣,他就是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我最初是从姜文主演的同名电影中得知李莲英这个名字,那时只知道他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丑角,但看过此书,这个形象才更加清晰丰满,才知道,除了丑,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一个人为了摆脱贫苦的命运甘愿失去男性的尊严,原是气拔山河的威武男子,偏偏拿捏着细嗓儿,蹒跚着碎步儿;为了得到慈禧的宠爱,他不惜入窑子苦练梳头绝技,数月衣不解带侍奉在主子床前;挪用军费建颐和园也“多亏”他出谋划策……太多太多画面,不能用一个单纯的字眼儿来评判此人,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不符合史实真相。读了书才会明鉴历史,只有自己真正细细咀嚼过了,才能体会每个片段,每个人物的个中韵味,而不仅仅是人云亦云,片面地给历史作结。我想,这大概也是张德强先生希望我们能从他的静态文字中发现的动态道理……《李莲英》一书总让人从句句戏谑的语言中若有所思。
看过一部好的电影,我总会心潮澎湃,各种感想禁不住从脑中满溢而出;读过一本好书,亦有异曲同工之理。太监如同旧中国女人的三寸金莲,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但21世纪,为了生存为了竞争,每年仍有数之不尽的人重蹈着这条不归路,唯一的区别只不过在于李莲英阉割的是肉体,而我们阉割的却是精神。愚以为自尊自爱,廉洁修身,正义勇敢云云精神自古以为就是我们灵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不幸的是,凡人眼中生存才是头等大事,即便是魏晋竹林七贤的高风亮节,放在21世纪,哪怕只是多数人装饰丑陋灵魂的品牌外衣。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为了生存甘愿同流合污,为了明哲保身选择置身事外,为了当人上人不惜先学做哈巴狗,印证了李莲英常常向徒弟传授的心经“要想做人,先学做狗”,……太多太多这般血淋淋的例子。假如上帝真的存在,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讶异,为何当下这畸形的人间中,飘着的都是片片残缺的灵魂?
钱学森老先生之问——“为何当代出不了大家”铿锵有力地给我们当头一棒,但我们却依然苦无头绪。即便是封建的古代,战乱中的民国,都或多或少涌现了一批学术,思想,科学上的“大家”,唯独我们现代化高度发展的21世纪,偏偏找不出这样一位“家”?我不能提出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只能说,是过于安逸的时代阉割了我们的勇敢,促成了我们的鼠胆;是无情的社会潜规则撕裂了我们原本完好的灵魂;是历历在目的不公平消磨了我们伊始对社会满满的信心。连完整的灵魂都不具备,又何谈成为“大家”。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错误选择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社会的黑暗环境才是万恶的根源,21世纪下的人们是在无可奈何中选择阉割灵魂的,正如李莲英被道士言中,“若要逢凶化为吉,不入空门入皇门!”,社会只允许人们在生存与保节中抉择其一!
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在给人们过足跌宕起伏的“情节瘾”之余,还能发人深省,或多或少地激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这大概就是《李莲英》一书最大的精妙之处。所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且不说百回,但至少,此书值得看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