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小结

合集下载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8篇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8篇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8篇篇1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报社编辑,积极参与工作,努力完成各项编辑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工作的小结:一、工作内容概述在报社编辑工作中,我主要负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新闻稿件的编辑和审核。

2. 报纸版面的设计和排版。

3. 专题报道的策划和撰写。

4. 新闻图片的选取和修改。

5. 与记者、摄影师的沟通协调。

二、工作亮点和成果1. 新闻稿件编辑方面,我严格把控稿件质量,确保每一篇稿件都经过精心编辑,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同时,我注重对新闻事实的核实,避免出现虚假新闻或误导性报道。

2. 在报纸版面设计方面,我充分利用有限的版面空间,合理安排新闻报道的位置和大小,使报纸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美观、舒适。

同时,我注重版面的创新和变化,避免读者产生视觉疲劳。

3. 专题报道策划方面,我紧密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策划了一系列有深度、有见解的专题报道。

这些报道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4. 在新闻图片选取和修改方面,我注重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递效果,精心挑选和修改每一幅图片,使其更好地配合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氛围。

5. 在与记者、摄影师的沟通协调方面,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遇到问题时,我及时与他们沟通,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三、工作不足和改进措施1. 在新闻稿件审核方面,有时由于时间紧迫或个人疏忽,导致一些稿件存在细微的错误或遗漏。

因此,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审核力度,确保每一篇稿件都经过仔细审查。

2. 在报纸版面设计方面,有时由于版面限制或个人设计风格过于保守,导致版面显得过于单调或缺乏创新。

因此,我需要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3. 在专题报道策划方面,有时由于缺乏深入调查或与相关部门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报道不够深入或全面。

因此,我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力度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担任编辑的工作岗位。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收获,并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了稿件的审读、排版和修订等。

通过不断地与作者沟通和修改,我提高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稿编辑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准确传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修改来提升文章的质量。

我也深入了解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并且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

我很注重自己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编辑工作中,及时高效地处理稿件是非常重要的。

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且遵循自己的计划来进行工作。

我也提高了工作的复核能力和见识,通过多次的修改和修改,不断提升稿件的质量和可读性。

在处理稿件时,我会仔细审阅每一个细节,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养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编辑工作中,与他人的配合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积极与作者、审稿人和排版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相互支持和帮助。

我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乐于接受反馈和指导。

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更好地理解了编辑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取得了更好的工作效果。

与此我也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

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在与作者进行沟通时,表达不够明确和准确,导致作者理解偏差。

这需要我对自己的表达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我在处理多个任务时,可能会有一些优先级不清晰的情况出现,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我需要学会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我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和追踪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编辑工作,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在文字表达能力、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做好每一个编辑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加工培训总结范文

编辑加工培训总结范文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对编辑加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编辑加工水平,我单位于近期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编辑加工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业内资深编辑和专家学者授课,旨在帮助编辑们掌握编辑加工的基本技能和规范,提高稿件质量。

二、培训内容1. 编辑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本次培训首先对编辑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了讲解。

培训老师详细阐述了编辑加工的定义、目的、意义以及编辑加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使编辑们对编辑加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稿件审读与校对培训重点讲解了稿件审读与校对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如何快速识别错别字、语法错误、标点符号错误等,以及如何根据稿件内容和风格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

3. 稿件格式规范与排版要求针对稿件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培训老师详细讲解了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并对常见格式错误进行了案例分析。

此外,还介绍了排版软件的使用技巧,使编辑们能够熟练掌握排版操作。

4. 学术规范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培训还就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防范进行了讲解。

强调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以维护学术界的良好风气。

5. 互动交流与案例分析在培训过程中,编辑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在编辑加工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

同时,培训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对编辑加工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指导。

三、培训成果通过本次培训,编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升了编辑加工的基本技能,掌握了稿件审读、校对、格式规范和排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2. 增强了学术规范意识,提高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

3. 增进了编辑队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今后共同提高编辑加工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编辑加工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编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加工水平,为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期待在今后的培训中,能够邀请更多业内专家和优秀编辑,为编辑们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助力编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_编辑工作总结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_编辑工作总结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_编辑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作为报社编辑,我一直在不断努力,尽力做好我的工作。

我深知作为编辑,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新闻嗅觉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的编辑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收获:1. 新闻敏感度提高:在这段时间内,我通过不断参与新闻策划、采编、编辑工作,让自己对于新闻敏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和记者同事们的密切合作,我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热点新闻,并及时将其编排发表。

2. 编辑思维转变: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编辑能力,通过不断参与各类编辑讨论会、学习提高自己的编辑思维。

这让我在编辑工作中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3. 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我在这段时间里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编辑部的同事们共同策划新闻编辑布局、稿件编辑方面,我都能与大家合作融洽,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

二、工作挑战:1. 时间紧张:在编辑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时间紧迫的情况。

面对大量的稿件,需要尽快编排发表,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但在这样的挑战下,我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作顺利完成。

2. 风险把控:在一些新闻编辑工作中,我们常常要面临一些风险,如新闻准确性、道德问题等。

在这段时间里,我遇到了一些类似的挑战,但通过与同事们的充分讨论,我都能够很好地把控风险,确保了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三、未来发展规划:1. 提高自身能力: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对新闻敏感度的训练,提升自己的编辑思维,学习更多的新闻编辑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2. 加强团队合作:未来我将继续加强与同事的合作,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编辑部的整体工作水平。

3. 探索新领域:未来我还会不断尝试与尝试新的编辑工作模式,深入了解新的媒体运营模式,与时俱进,满足读者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尽力做好编辑工作,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希望报社能给我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让我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2篇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2篇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精选2篇(一)报社编辑工作小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报社担任编辑的职位。

这份工作需要我负责审查和编辑所有的文章,并确保文本的准确性、连接性和易读性。

以下是我在这个职位上的工作小结:1. 进步编辑效率:通过学习和掌握专业的编辑软件和技能,我可以更快速和准确地完成编辑工作。

我还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工作流程,以确保及时处理和审查所有文章,并按照期限进展分发。

2. 保证文本质量:我深化研究了编辑标准和新闻写作标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我的编辑工作中。

我仔细校对所有的文章,纠正错别字、语法错误和其他不正确的表达。

我还确保所有的事实和信息都是准确的,并在必要时进展调查和核实。

3. 改良编辑流程: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些编辑过程可以更加高效。

我与同事合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良方案,以简化编辑工作并减少错误。

我们施行了新的编辑流程,并通过培训和共享经历来推广这些变化。

4. 与作者合作:作为编辑,我与作者亲密合作,以确保他们的意图和观点得以准确传达。

我主动与作者进展沟通,在必要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改良文章质量。

我还鼓励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展自我编辑,以进步他们的写作才能。

5. 持续学习和开展:在这一年中,我积极参加行业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以与编辑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开展保持同步。

我还持续阅读和学习新闻写作和编辑技巧,以进步自己的专业素质。

总的来说,我的工作小结是积极的。

我通过高效的编辑工作和保证文本质量,为报社的开展和成功做出了奉献。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自己的编辑技能,并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报社带来更大的价值。

报社编辑工作小结范文精选2篇(二)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报社编辑,我参与了很多新闻报道和编辑工作,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首先,我参与了许多重要新闻报道。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很多重大事件发生,我积极参与了这些事件的报道工作。

我每天都关注国内外的新闻,不断跟进最新动态,确保我们的报道准确、全面、及时。

出版应用写作课堂笔记整理第五章

出版应用写作课堂笔记整理第五章
护封采用了黑、红、白三种反差较大的颜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内封则用柔和的牛皮纸质,左上角一支玫瑰傲然开放。内柔外刚、亦庄亦谐的搭配,雅俗共赏、恰到好处。
在我们图书编辑工作接近尾声时,欣闻以本书故事为原型的电影将由美国华纳兄弟公司于2005年搬上银幕,所以在图书版式上,我们采用了看似电影胶片的设计,并根据每章的内容配以手绘插图,使整个版式生动活泼又大方得体。
例文分析: 这个编者按言简意赅,思路明晰。先交代发表该文的原因,进而提出社会各方面应予关注,启发读者广泛讨论,找出症结,以期尽快解决问题。
编者按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最常见的一般置于文章标题之下正文之前,主要对文章作一些说明或揭示,包括指出背景和要义;或谈论联想和观点;或揭示文章中心和意义,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运用按语,明确地告诉读者编辑部的意图,以期针对性更加鲜明。
指失射的式
对文中反映的某些错误的、荒谬的、偏颇的、片面的说法、观点、做法,编者用按语加以批驳。
批判反驳式
借报道反映的事实,议另外要讲的问题,起到由此及彼,由小见大的作用。
借题发挥式
在必要的情况下,“编者按”对稿件所反映的内容从政策上、理论上以至哲学原理上加以阐述和说明。
1997、1998年之交,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上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这就是藏族青年作家阿来所著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它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稿、出版,随即被《小说选刊·长篇小说增刊》慧眼选中,刊发于该刊的年终号。
1
2
《尘埃落定》是藏族封建土司制度走向溃败毁灭的独特而又凄婉美丽的挽歌。当神秘浪漫的康巴土司制度在人民解放军进军的炮声中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深处时,读者除了由于欣赏了真正的艺术品而带来的阅读快感之外,还不由得会伴随着对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产生深沉、凝重的思索。这是因为小说借独特、新鲜的藏族社会生活题材表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主题。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

编辑工作个人总结范文_编辑工作小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编辑工作,我的编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编辑技巧,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组织和安排编辑工作。

我能够根据工作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灵活安排优先级,并合理分配工作量。

我也学会了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提高编辑效率。

我熟练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文本编辑,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并修正错误。

我还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必要的调研,提供有关文本内容的反馈和建议,使得编辑的质量更高。

在团队工作中,我与其他编辑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了多个项目。

在合作过程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我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我也乐于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愿意帮助其他团队成员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其他编辑进行互助和协作,共同解决难题,使得整个团队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编辑技巧,也有了不少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不同的作者和客户进行交流,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和回应。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段时间的编辑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我通过实践培养了较强的编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和专注,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为团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4篇

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4篇

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4篇Processing work summary template document汇报人:JinTai College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4篇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

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

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2、篇章2:大学生半年文档3、篇章3:新参加工作的会计下文档4、篇章4:肉制品加工厂工作总结文档篇章1:加工工作总结模板文档毕业报到后,公司对我们新进大学生进行了培训,培训后我们对于公司的历史、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公司内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我们适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公司“求变、求进、求强”企业精神很好的融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注入的活力。

作为一名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我很明白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我有学习力、执行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岗位技能更学会了如何和同事们相处。

尽力做到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从心态上适应工作。

为期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在此对这段时间做下工作小结:我很幸运分配到了与自己所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对口的岗位上工作。

首先是跟着车间指定的师傅熟悉生产现场和岗位技能知识。

在师傅耐心指导电气故障处理方法和悉心分析故障原因的实践氛围下,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我深知不仅要巩固已有的工作实践能力更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

现在我已独立上岗工作,我很清楚还有很多未知的电气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加工记录“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全稿译文200余万字,加工量很大,所需处理的各类问题很多。

统一问题1)guinea pig 有的译作“豚鼠”,有的译作“荷兰猪”,甚至有错译成“几内亚猪”的,现统一为“豚鼠”。

2)syndrome,其释义有“综合征”、“症候群”等,现统一为“综合征”。

3)entity,其释义有“实体”、“病种”等,“实体”义用得多,此词条似乎无法统一,要根据上下文,该作何解就作何解。

医学名词规范: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等专业名词的统一规范、准确译出也很重要。

在本稿中,这不单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还涉及科学性。

一般参照所属学科援用国家标准译法,如“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名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和《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为准。

1)Chagas’disease,是一种在中美洲、南美洲比较常见的锥虫病,在本稿相关各章多处提到,在我国则未见,因此国人不太熟悉。

这又是一个以人名命名的疾病,翻译只能是音译,各部分翻译的人不同,译法也五花八门,查加斯、沙加斯、查各斯、沙加斯……,计有五六种译法。

现在根据《英汉医学辞典》(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统一译作“恰加斯病”。

2)“暴(爆)发流行”的“暴(爆)发”也是稿中反复出现的词,究竟是“暴发” 还是“爆发”呢?本稿“暴”、“爆”不分,两者混用。

《辞海》1999年版“暴发”的第一个释义:突然发作。

医学上称疾病流行过程的一种表现,指在一个短期内某种疾病的病例突然大增。

因此,这里宜用“暴发”。

3)focus在流行病学上应作“疫源地”,在临床医学上应作“病灶”,而不能笼统地译成“焦点”。

4)prolapse of the anus应作“脱肛”,而不是“肛下垂”。

5)rhinorrhea应作“鼻漏”,而不是“鼻液溢”。

6)hypertrophic rhinitis应作“肥厚性鼻炎”,而不是“肥大性鼻炎”。

7)eclampsia在产科应作“子痫”,而不是“惊厥”。

8)“heroic” therapies应作“极端”疗法,而不是“英雄式”疗法。

9)Manic-depressive behavior应作“躁狂-抑郁行为”,而不是“抑郁型疯狂行为”。

10)Glaucoma应作“青光眼”,而不是“糖昏迷”。

11)Regional iodine deficiency应作“地方性碘缺乏”,这是一种地方病而不单单是“饮食中碘缺乏”。

12)Stomach acidity应作“胃酸度”,而非“肠胃酸度”,肠道pH小于7,呈碱性,而非酸性。

13)说到痢疾的症状时,frequent watery stool仅译作“水样便”,漏译“频繁”,而“频繁”水样便才是痢疾的特征性疾状。

14)Phagocytes规范译名为“吞噬细胞”,而非“噬菌细胞”。

15)Midgut在节肢动物译为“中央管”,而在脊椎动物就应译为“中肠”。

16)Temephos应译作通用药典名“替美磷”,而不是“硫甲双磷”。

17)Measles应作“麻疹”,而不是“麻风”。

18)“恶液质”改为“恶病质”。

“垂体前叶”改为“腺垂体”。

专有名词:在英文中很多首字母大写的专有名词,或是地名,或是机构名等,有其特定的译法,不可擅自改动。

1)United Nation误作“美国”。

2)the Creator为专用名词,有特定的含义,意为“造物主”,误作“创世者”。

3)Fundamentionlism汉译为“基要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基督教新教一些自称“保守”的神学家为反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圣经评断学而形成的神学主张。

不能译作“正经基督教”。

4)The Grand Canyon特指“科罗拉多大峡谷”,而非其他峡谷可用。

5)Hemisphere首字母大写,应作“地球半球”解,而不是“范围”。

6)Koran应为“古兰经”,误作“朝鲜”。

7)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应译作“泛美卫生组织”,而不是“潘神卫生组织”。

固定词组:英语中固定词组的搭配很有特色,像put、take、stick这样的big word正是在与不同介词与副词的组合中衍生出千变万化的意思来,这是英语的魅力所在,也是英语学习乃至翻译的难点。

而本稿的译著中有不少地方未注意这一点,简单地按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举例如下:1)t ake advantage of… 应作“利用”,而不是“利用…的优势”。

2) a host of…应作“一些,一群”,而不是“…的宿主”。

3)as late as 1850应作“迟至1850年”,而不是“最迟在1850年”。

4)in question 应作“有疑问的”,而不是“本质问题”。

5)in terms of 应作“用”,而不是“用…的术语”。

6)in all but 10 cases,应作“除了10个以外的所有病例”,而不是“几乎10个病例”。

其他不妥之处1)Population decline in the southern highlands of Peru, for example, was not asprecipitous as in coastal Peru(Cook 1981) or central Mexico.误译作“同时秘鲁南部高原的人口也有所下降,不再像秘鲁沿海(Cook 1981)或墨西哥中部人口数量那么多”;应作“例如,秘鲁南部高原的人口下降,不再像秘鲁沿海(Cook 1981)或墨西哥中部人口数量那么猛跌”。

2)When an epidemic spread by A.gambiae erupted with particular virulence in Brazil.误译作“1930年,冈比亚爆发了由巴西特异病毒引发的疟疾大流行”;应作“1930年,巴西暴发了由冈比亚按蚊传播的有特殊毒力的疟疾大流行” 。

3)The question--one that has only recently burst upon the developed world in epidemicproportions.这是一个插入语,误译作“这是一个刚刚进入快速发展世界的问题”;应作“这是一个最近才在发达国家各种流行病中暴发出来的问题”。

4)…Who had a great following among the Greek colonists in southern Italy, …误译作“(毕达哥拉斯)曾经追随希腊殖民者到了意大利南部的许多地方”;应作“他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者中也有很多追随者”。

5)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anorexia nervosa has more than doubled during the 1970s and1980s.误译作“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发病率超过了1倍”;应译作“现在报道的发病率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的2倍还要多”。

6)Owe the latter’s taxes误作“替…缴税”;应作“欠缴税款”。

7)Areas of sylvan yellow fever误译作“森林的黄热病高发地”;因前文有yellow fever(inboth its urban and sylvan forms),即黄热病(以其两种城市和森林两种形式),故应译作“森林黄热病的发病区”。

8)yellow fever(in both its urban and sylvan forms) sweep through译作“侵袭”,似译作“横扫”更妥,既暗合了sweep的意思,又对疾病的肆虐有更形象的描绘。

9)but in the 1980s the deteriorating economies of South America have stifled publichealth…原译作“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改变了公共卫生计划”。

原作者意思指公共卫生计划等受到很大影响,用“改变”这样一个中性的词显然并不妥当,改作“抑制”,而且《新英汉大词典》也有“抑制”释义,而无“改变”之义。

同样,improve译作“改善”比“改变”更妥。

10)Unquestionable 有无可争议、无可非议之意,用于品德等,当选后者;用于表述事实(fact),则应该用“无可争议”解。

11)Incredulity 应译作“不相信”,误译作“深信不疑”。

12)Preventable 应译作“可预防的”,误译作“预防性的”。

13)receptive audience 误作“听众承认同意…”,主谓结构,应为“接受能力强的听众”,偏正结构。

14)Unfortunately 许多地方根据上下文似应译作“遗憾的是”,但遗憾的是,多数作者都译作“不幸的是”。

15)in the third decade of life原译及校译者误作:①30岁以后,②30岁,③30岁左右,似应为“20多岁”,也可译为“20~30岁”。

16)median age原译作“平均年龄”,应译为“中位数年龄”。

17)pocket of infection原译作“隐性感染”,应译为“受感染的小块地区”。

18)“deposed” from the breast,原译作“从乳房边被废黜”,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很难理解,似译为“被断了奶”好。

19)for the first time in over a half-century原译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似应译为“在半个多世纪里第一次”。

20)As partial differential carbon-13 values—the standard transformation used in suchstudies—become more positive,the presence of maize in the diet is more likely.原译为“当部分不同的13C的含量——研究其含量水平的转化——愈显著,食物中就愈可能含有玉米”,不知所云。

似乎应译为“当13C偏微分的值——用于此类研究的标准转换——为正,且愈大,食物中就愈可能含有玉米”。

下面就加工作一归纳,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严格按翻译体例(二稿)加工。

2.统一体例。

字体字号、格式等能借鉴原著的,一般都从原著,不作改动。

3.加边码(原书的页码),边码应置于原版每页第一行对应的译文所在的行,使主题索引与人名索引仍然沿用原版的页码,以减少差错。

4.译作者漏译处特别是图注、图题、图说明或嘱其补上,或责编代为补译。

5.通读全篇,要求语句通顺,上下文连贯,逻辑严密,符合科学性,改正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