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佑襄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4篇),希望大家可以爱好并共享出去。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我能认得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好词佳句。

我能充足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并积累语言。

学问链接: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显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相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更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更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

它包含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预习任务:1、正确高声的朗读课文。

2、自同学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合作、探究: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

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身的感受。

我来闯关:1、洛()矶瓦()废()()抖()炸()乱2、解释词语:往日、废墟、疾步、无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3、课文叙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究()的感人的故事。

学习收获:学问延长: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学问。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a、我能领悟捉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b、我能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学习重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气力。

预习任务:正确流利的高声读课文。

小学5年级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5年级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5年级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和坚定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教学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位父亲在地震后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挖掘废墟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资源:文章的电子版地震救援的图片和视频(用于情境创设)相关亲情和信念的资料和案例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地震救援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整体感知:学生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自学生词新词。

深入探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父爱的伟大和坚定的信念。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总结延伸: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亲情和信念的重要性,并进行写作练习。

评估方式: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检查:通过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课后训练设计:读拼音,写词语。

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所表达的亲情和信念的理解。

课外延展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是马克·汉林(Mark Victor Hansen),美国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演讲者。

他的作品通常以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来启发读者,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马克·汉林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参考】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解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位置走去。

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也不怕别人误解,坚持抢救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播放音乐:《生死不离》,渲染气氛。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放录像) 1994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

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

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家?谁再来深情地读一读;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地震中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生: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收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2、课件出示出示地震后的图片。

(教师一边指导学生看图,一边提问)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脑海会出现哪些词语?生: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砸碎颤抖师:地震后,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痛哭绝望(学生看着画面读词语;去掉画面读词语)3、理解词语:昔日疾步混乱废墟瓦砾(指名回答)4、师小结: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优秀6篇)四年级下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质疑: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初读课文(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洛杉矶、阿曼达、地震、安顿、坚定、疾步、挖掘、破烂不堪、绝望、叹息、悲痛、砸着、颤抖、拥抱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句子1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30万人”“ 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词感受这是一场大地震;找好关键词感情朗读突出大地震)句子2:“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A、观看地震后的图片出示生字词: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从画面中可以理解混乱:乱七八糟,这就叫做混乱废墟:房子倒塌后成了废弃的地方,那就叫------瓦砾:废墟里面看到有许多碎的瓦片、砖块,这就是-----)(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你看,我们学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画面,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所见所闻。

读书就是这样,要做个有心人。

)除了了解这些词语,还有其他词语的意思希望大家运用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理解。

3 、在这场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刚学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今天这节棵课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一篇谱写爱子、子爱父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能吸引同学们。

板书:19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师板书,学生小声读课文)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生字、新词1.读课文,在文中圈画会写字(昔、漆、拐、挖、掘、控、辟、拥),画好后再读读带生字的词语。

2.记忆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考察学生的认读。

4.拿出练习本重点练习漆、挖、掘三个生字。

5.把生字带入课文用心朗读,读准本课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1至3自然段(1)指名朗读1至3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讨论:父亲的心理、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相机理解下面的两个句子,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句子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教师提问:句子中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如果换成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跑去,会怎样?句子2:他一边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一边跪在地上大哭起来。

这个句子写出父亲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果让你来读,你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教师鼓励学生用心带着绝望和悲痛的感情读)(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并快速默读课文像这样的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找到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父亲心理、感情的变化。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20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十七、教学拓展活动
1.地震知识竞赛:组织地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震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父爱主题班会: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父爱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的感人故事。
3.观看相关电影:推荐学生观看与地震或父爱主题相关的电影,如《唐山大地震》、《父亲》等,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十八、教学资源补充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3.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或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主旨和人物性格的理解程度。
十一、教学延伸
1.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探讨地震中的父爱主题。
2.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地震、父爱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4.测试评价:通过定期的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生字词的记忆情况。
十六、教学反思与总结
1.教师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教训。
2.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感受,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3.教学总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5.情感体验(5分钟)
-学生模拟地震现场,体验故事中的紧张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
6.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旨。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十、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在课堂上讨论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注意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3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单元主题导入1、老师引语:同学们,父母之爱,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父母之爱,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希望。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入第六组课文,去感受浓浓的父子之爱。

2、播放地震视频。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无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灾难都显现出人性的光辉。

同样,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也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今天就要我们走进这对父子,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辅导。

交流三、细读课文,品悟父亲了不起1、读完全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了不起,读这句话。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在一起。

2、看到这句话,你会产生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学习提示:1、画一画,画出表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2、读一读,在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品一品,体会作者采用的描写方法,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生读文,师巡视。

交流。

a“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自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6小时是多长时间?为什么不直接说他挖了36小时?动作描写坚强执着3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个“再”字,你明白了什么?曾经有人阻挡他。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相关地震危害的资料。

2、学生谈感受。

3、揭示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读懂课文大意,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1、体会父亲在救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四、课后拓展,课堂练笔1、想一想,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阅读短文《回忆中的家》(节选),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体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用心体会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又饱含父爱、母爱真情的事。

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写一篇体现与父母间感情的记叙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时学习新字词,对于不懂的借助字典或者小组讨论等各种方法,解决难题。

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梗概3.积累描写人物佳句,初步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认识八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如:“曼墟砾爆”等生字。

教学难点:积累描写人物佳句,初步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入情入境1.PPT展示一系列有关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感人照片,特别是关于地震中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人照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

2023年《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地震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

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

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3、学生读课题二、初读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2、检查字词阿曼达砸着血迹3、引出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⑵挖了多久?(38小时)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__句子比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陕西省石泉县饶峰镇中心小学:陈艳【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

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

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

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深入理解“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1、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情景渲染、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

【重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从而理解父子为何了不起。

【难点】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父子为何了不起。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

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情境,强化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素材包括:电影《洛杉矶大地震》视频片段,震后废墟图片,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技术处理),音乐《神秘园之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还记得5、12地震吗?说一说你眼中的5.12大地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5篇)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宏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终一句话的含义。

4、使学生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宏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醒课题1、板书“地震”,让学生汇报所搜集的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

2、播放教师搜集的影片资料,学生谈感受,(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是很大的)3、提醒课题:19xx年,当巨大地震地危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曾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

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补全板书)二、自由读文感知内容1、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文,自己读课文,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做出答复。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布置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方面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对语言的抽象概括力量和表达力量)2、小组间沟通学习收获。

三、品读精华感悟亲情1、学生进展角色扮演式朗读,在读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把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2、学生尝试续写(师: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信任他们之间肯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鄙视之情融入其中。

)(这个环节一方面学生对词语的综合运用力量,另一方面训练写作力量)3、学生汇报。

四、感情升华:设计两个和结尾不同的可能发生的结局:A:挖出了孩子,但是孩子已经死了。

B:父亲在挖孩子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父亲也和孩子“在一起”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和理解相关词语。

2、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心中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奇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非同寻常的深沉父爱以及蕴藏其中的巨大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认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积累活的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父子心中的坚定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以及力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它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3、经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的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场怎样的地震?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词句。

从哪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地震?4、情境学词。

出示洛衫矶地震废墟图,师描述地震过后的惨状。

地震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是废墟,还有瓦砾,还可能会发生大爆炸,还有不幸被瓦砾砸着的人和物。

5、看到这片“废墟”,你有什么感觉?人们会怎样面对这片大地震后的废墟呢?二、通读全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

释疑。

2、指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跟大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思路:“六要素”??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品读“了不起”的父亲(3-12自然段)1、引读:在整件事情的发展中,有两个人会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是??父与子。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父亲,看到这片大地震后留下的废墟,他的感受与表现跟别的父母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快速默读文段3-11自然段。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6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6篇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肯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作为教师的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解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

文章讲述了美国洛杉矶一次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明知儿子生存机会渺茫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生死,凭一己之力在废墟上坚定不移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同样坚定不移等待救援的儿子及他的同学。

就在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父与子之间浓浓的爱。

全文没有提及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浸润着的是父与子之间难以割断的深情。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一次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就是这样朴实的话给了孩子爱的力量,让孩子对父亲无比信赖,在灾难面前勇敢、镇定,从容应对,充满生的希望。

所以,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文章就是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三、目标定位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联系本课教材,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杨琴弦子学习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父爱的伟大,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震后画面。

地震过后,不仅仅留下了满地的废墟,还让许多父母失去孩子,也让许多孩子变成了孤儿。

但是,也有人通过与灾难顽强地搏斗,最后活了下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地震中的父与子。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

师:打开书93页,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生:课文什么地方体现了父子了不起?三、学生自主学习(一)学生自学。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先去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

请看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1至11自然段,找一找能体会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课件2)(二)学生汇报。

父亲的了不起:1、师:你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父亲了不起。

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读: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他一边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一边跪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于是,他坚定地站起来,向那片废墟走去。

(课件4)①师:你体会到了什么?生1:特别悲伤、特别绝望。

生2:特别难过,想着儿子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②师:是什么让这个极度悲伤的父亲坚定地向废墟走去呢?生: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

(板书)师:不错。

③师:这段话作者是抓住父亲的什么来描写?生:语言、心理活动和动作。

师:谁能迅速找出有关动词。

生:喊、跪、哭、站、走④师: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从这些词语感受父亲由绝望到坚定。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1994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 38 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亲情也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

但是,他们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对于文中父亲在极其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挖掘救子的行为,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背景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地震的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震的可怕和父亲的坚定。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地震的可怕和破坏力。

2、提问:在这样的灾难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地震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墟、砾、颤”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教学设计1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教学设计1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热身:1、查阅资料,了解收集有关地震的知识,尤其了解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地震的情况。

2、回忆、观察和父亲在一起生活的情景,了解父亲是怎样关心、疼爱自己的。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情等具体的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朋友的帮助,父亲的关爱,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而这个信念,能帮助你平安的度过灾难”。

三、教学重、难点:1、从文章具体的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2、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整个教学由“知父爱——议父爱——演父爱——说父爱”构成。

七、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问题导入: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灾难。

当灾难真的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时,我不知道同学会想起些什么?怎样去面对眼前的灾难?(教师引导学生议论到父爱。

)2、设置悬念:1989年,在美国的洛杉矶,一次8.2级的大地震几乎铲平美国,在短短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3万多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但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却有一对父子幸免于难。

这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我不知道这对父子靠什么死里逃生?请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学完后你就会明白。

(板书课题:22.地震中父与子)二、师简单介绍这次地震的有关资料,并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出示课件一)师:什么叫“传奇”故事?请同学们查词典找答案。

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二)四、合作学习。

(教师相机指导:课文写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子靠着相互间坚定的信念,父亲终于救出自己的儿子,还救出14个同学的故事。

)分小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情节离奇”或者“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地方,用“~~~~”划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孙菊艳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孙菊艳
4)“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前文,哪些人曾阻拦过他?他们阻挡他,是因为——?(没希望、太危险了)
师:到底会发生M.html
5)师生分角色读——【课件出示】
6)这么危险,为什么父亲还是不顾一切的挖呢?
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内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pic/item/15815059a5743d042934f050.jpg【MP3】/yinyue/354559/
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学生汇报;
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自信。)【课件出示】板书:坚信。
2)“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你也抓住了儿子语言读出了儿子的勇敢。)【课件出示】
2、请同学们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
(二)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过渡:在地震中,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内容,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在哪里。
1、请同学们细细默读课文,思考: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画出重点词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情节-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进行书面表达和文学作品分析2.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生命的珍贵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和爱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品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家庭,关爱身边的人二、教学内容1.《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情节3.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4.小说的主题和内涵5.小说的阅读分析和评价三、教学过程1.导入启发学生对地震的理解和感受,引入小说主题。

2.学习与讨论分段阅读小说,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情节,学习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分组练习设置小组讨论和分组展示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和文学评论,提高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和亲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意识。

6.总结与评价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应用。

四、课堂设计1.多媒体辅助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激发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2.角色扮演设置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3.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综合能力。

五、课堂效果经过教学和学习,学生将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提高了对文学作品和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家庭和人生,培养出积极、乐观、勇敢和有责任心的品格。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两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两例

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透过冰冷的文字,再现冰冷的灾难教师板书课题,揭题。

教师开课导语: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是一次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当时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在这一次大灾难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无数桥梁被折断,无数房屋被摧毁,无数人无家可归……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中对这一场大地震也有所描写,请找到这几个句子投入地读一读,感受一下这场大地震。

1.指名学生读一读画出来的句子。

教师相机提示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2.教师板书“30万人、4分钟、混乱、废墟”四个词语。

指导正音:混乱、废墟。

师:仅仅是短短的4分钟,30万人的一生从此改变!30万个或喜或悲的故事陆续上演!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的大地震之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一边读,一边想,与冷酷无情的灾难相比,你读到的这些人,这些事,带给你的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二、再读课文:关注“小人物”,发现“好心人”师:读了课文后,你从中看到了哪些人,哪些事?指名汇报自学后的发现,要求能够用课文里的句子读的,就不要用自己的话来说。

教师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试着读得自信、正确、流利,感受灾难无情人有情。

2.指名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归纳。

三、细读课文:“和你在一起”,“了不起”的“幸福”(一)说好我们要“在一起”。

师:在课文中的这些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这个人———年轻的父亲。

1.出示句子: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来向身后那片废墟走去。

指名多位同学读一读这段话,教师做适当的范读指导。

2.关键词语简析。

(1)读“不论发生什么”一句,说说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父亲是否明白他这一决定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2)“坚定”这个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人教版9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大屏幕上有一段话,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我睡觉时极不安分,每天晚上盖着的被子都会被我踢到床下去,这时爸爸总会及时出现在我的床边,轻轻地拣起地板上的被子,小心翼翼地盖在我的身上,然后轻轻地走出去。

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我心中荡漾起无限的感动……
2.这段话抓住了爸爸的什么进行描写?从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再一次去感受一下伟大的父爱。

请大家齐读课题。

4.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与地震有关的资料。

大家都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它使房屋倒塌,使桥梁断裂。

把一座美丽的城市变为废墟。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因为灾难无情,人有情。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概括。

师:听了课文朗读,你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被浓浓的、真真切切的父爱感动着,带着你得理解和感悟,再把课题读一次吧。

(三)品读课文,感受伟大的父爱。

抓重点词句,找出阿曼达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这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呀?(板书;父子)课文中有一句话是描写这对父子的,请找出来。

画上波浪线。

(抽读,齐读。

)板书:了不起
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2.“了不起”是什么意思?(超出常人的举动、非常伟大。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课文是通过对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来表现的,快找找吧!
(课件出示:学法指导:抓住文中父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3.学生找相关的语句。

在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下面画“——”在描写父亲动作的句子下面画“======”在语言描写的句子下面画“~~~~~~”。

4.全班交流,读法指导。

语言描写:
“阿曼达,我的儿子!”(悲伤)
“谁愿意来帮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急切)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阿曼达!我的儿子!”
惊喜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关心)
“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呼喊)
“出来吧!阿曼达。

”(颤抖)
师:读着读着,浓浓的父爱汇聚在心头。

动作描写紧拎11自然段。

想一想:
1.38小时是多长时间?(两天零一夜,还多两小时)
2.在长达38小时的时间里,父亲会遇到哪些困难?(手打起了血
泡,非常饥饿,面目全非……)尽管这样,父亲却没有放弃。

3.师:引读:师:十二小时过去了,父亲没有放弃,因为他对儿子说过(生补)“_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着我!”24小时过去了,父亲仍然没有放弃,,因为他对儿子说过……(生补)因为这位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生补)36小时过去了,父亲已是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可以说此时的父亲已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精疲力尽,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因为他对儿子说过……(生补)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补)这是一个______的父亲啊!
(课件:大屏幕出示重点句:(1)这位父亲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 说一说:
这真是一个_________的父亲。

(有爱心、信守诺言、不怕累、有坚定信念、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尸体不放弃、有责任感……)师:是啊!这是一个坚韧不拔,绝不放弃的父亲,这是一个信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这是一个临危不惧,爱儿子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父亲,这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父亲。

师:同学们,如果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父亲没有救出儿子,你还认为父亲了不起吗?
(四)紧拎重点段,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

1.文中仅仅只是父亲了不起吗?还有谁也了不起?为什么阿曼达也了不起?请找出课文中的相关的句子体会。

2.想象阿曼达他们在瓦砾堆下,遇到了那些困难?(饿了,没有食物,渴了,没有水,困了,没法睡觉。

)这时他们心中只有恐惧、只有害怕。

请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学生想象说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在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法睡觉非常恐惧的时候,他们最需要什么?(鼓励、需要勇气)有一个小朋友能给他们这种力量,他
就是阿曼达。

这时阿曼达会怎么想?他又是怎么说的?(学生找出相关句子.。

抽人读、齐读。

)
4.师:在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惧怕和危险,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样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真是了不起呀!当父亲来救援时,他首先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让同学先出去。

在危险时刻,七岁的阿曼达能先人后己,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所以阿曼达的确很了不起。

5.师:当危险来临时,阿曼达能鼓励同学不要害怕,当父亲来救他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同学而不是自己,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源于对父亲的真诚诺言的信任,来源于父亲对他深深的伟大的爱。

)板书:信任
6.师: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创造了奇迹呢?这奇迹来源于父亲说过的一句话。

读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是儿子在困境中的力量源泉。

多次出现,更能表现父亲的责任感和父爱的伟大。

说明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四)妙笔生花,书写父爱。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对父子真了不起,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就是爱的力量。

是啊,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

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你的父亲又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能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例简要说说吗?
师: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都有关心你、照顾你、爱你的好父亲,他们给你们献出了无私的爱,你爱你的父亲吗?快快拿起笔,把你对父亲浓浓的爱意,倾诉于笔端。

温馨提示:
写一个片段。

恰当运用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用上一种描写, 得一颗心☆
用上两种描写, 得两颗心☆☆
用上三种描写, 得三颗心☆☆☆
如果你书写工整,文从字顺,就是小作家!
(四)习作展示,多元评价。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五)总结延伸,推荐读物。

1. 总结。

同学们,你们是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都能感受爱、得到爱、享受了爱,但我们也应该回报爱。

让我们大声对自己说:“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大声对同学说:“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我们大声对社会上所有的人说:“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推荐读物。

课后去读读《感悟父爱》《父亲》《我的父亲手记》等与父爱有关的书籍。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挚爱
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这课的教学,突出了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爱的。

”很好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锁定典型语段,扣住语料细节,掘出空白处,师生的认知发生审美共鸣,不仅让学生感悟父亲很了不起,还让学生感悟了阿曼达也很了不起。

体现了“四度”:在深情朗读中,让语用训练有温度。

在补白想象中,让语用训练有宽度;在句式训练中,让语用训练有高度;在迁移练笔中,让语用训练有深度。

练笔评价时采用了“方法引路+标准对照”的策略,让教看得见,让写摸得着,效果较好。

但整堂课在课堂开合上还不够大气,有些地方教学细节的处理还显得不够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