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

合集下载

第3节_平面镜成像_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节_平面镜成像_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 3 节 平面镜成像
新课导入
水面好像镜面,国家大剧院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 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
镜子中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猫”,镜子中的“小猫” 称为像。
像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问题情境 观察,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新知探究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 问题 1:平面镜所成像的像距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问题 2:平面镜所成像的像高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问题 3:平面镜所成像的像高与物高有什么关系?
演示实验
平面镜后面的像真实存在吗?
我们在平面镜后面没有看到像。
演示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用光屏并没有承 接到蜡烛的像,这样的像叫作虚像。
演示实验
我们怎么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演示实验 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发光体 A 放
在镜前,另一个发光体 B 与像 A′ 的位置完全重合, B 的位置 就是像的位置。
学生实验
探究 3:平面镜所成像的像高与物高有什么关系?
结论 3:平面镜所成 像的像高与物高相等。
物高 h/cm 10 11 12 13 14 15 像高 h′/cm 10 11 12 13 14 15
发现问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所成像的像高与物高相等。 2. 平面镜所成像的像距与物距相等。
确定像的位置
演示实验
将发光体 B 放到像的位置,调节 B 的高度,直到与像 完全重合,B 的高度即是像的高度。
确定像的大小
实验器材
薄玻璃板,两个完全 相同可以调节高度的发光 体 A、B,坐标纸,直角三 角板,刻度尺,笔。
实验设计
探究 1:平面镜所成像的像距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解析版)含答案

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相等__;(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光的反射__.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3. 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 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 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15. 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

完全重合 __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 不能 面观察光屏,____________(填“能”、“不能”)观察到玻璃板
前点燃蜡烛的像.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 像距/cm 12.0 15.0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12.0 15.0
等大
等大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 相等 等于 离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 桌面 玻璃 上竖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
镜后的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是 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 .
5.池塘水深5米,月球到地球距离为3.8×108
3.8 ×108米 米,水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6.天上的太阳在平静的湖水中成的像是 虚 像
像和天上的太阳大小相等 .
课堂小练习
• 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 时钟图,则当时的时刻是 • A.2:25 • B.2:35 • C.9:25 • D.9:35
巩固练习:
1.下面不是利用凹面镜的是( A ) A.汽车观后镜 B.太阳灶 C.手电筒 D.探照灯
2,下面关于球面镜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面镜对光有发 散作用 B 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会聚太阳光的 C 汽车上的观后镜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 野 D 汽车头灯用凹面镜作反射面,使光线近 似平行地射出
图 2-3-3 答案:如图 3 所示.
图3
第 2 课时 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
球面镜 [例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面镜反射光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反射光时不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
解:小芳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的像 与她相距2m;若她远离平面镜0.5m,则镜中的 像与她相距3m;镜中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3.京剧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京剧演员通过平面 镜看到的A点和B点的像。

A'
┌B '
解: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 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①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
S
②在垂线上截取S'点,让S'点到镜 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 M
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S'即S的像。
S'
注意标垂 直符号
N
随堂演练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表盘,此时实际 时刻是( B )
A.5点40分 C.8点27分
B.5点20分 D.6点40分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
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两条 M 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N
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S
的像。
S'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③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3)记数据录
次数
1 2 3 …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
离/cm
距离/cm
4.6
4.3
6.6
6.8
9.2
9.2
(4)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课件

(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是由反 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虚 像是不能呈现在光 屏上的。
P
P′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练习
•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
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 ;
缩小)
2
3
实验中 的问题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程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
实验要领:玻璃板一定要竖直;别忘记录 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 验时要注意玻璃板轻拿轻放。
第二步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器材: 薄玻璃板、支架、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一
张、刻度尺、笔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设计表格
次数 1
物到平面镜的 像到平面镜的 像与物大小比较
距离/cm
距离/cm (等大、放大或Fra bibliotek说一说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虚像 2.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 .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总之:
实验中注意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成像》课件PPT模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成像》课件PPT模板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反思
问题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提示:玻璃板既能看到所成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 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问题2:为什么要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提示: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问题3:为什么要让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提示:使像和物在同一水平高度,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 于比较像和物的关系。
A

C
D
课堂练习
4.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5m,则小鸟在湖里 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2_0__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____像 ( 填“虚”或“实”)。 5.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 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 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 )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成倒立的实像
正立的虚像
P
P′
1.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2.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示例: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
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M A
A
A`
B N
作图步骤:画垂线
B 标直角
N 找等距
标符号
B` 画虚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成像
四、平面镜的应用— 改变光路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知 道哪些地方有平面镜?
五、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的应用
2.凸面镜的应用
拐弯处的反光镜可以扩大视野
汽车后视镜
超市防盗镜
课堂小结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选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 玻璃板不能太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课件
不至于蜡烛成的像偏上或偏下,保证移动过程中,蜡烛B总能与像重合
8、用物体遮挡玻璃板后侧,是否还能成像? 能
三、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实像
小孔成像中,景物的像可以呈现 在塑料薄膜上
胶卷照相机中,胶片记录的就是景物 经过镜头所成的实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做实像。
虚像
.S′
.S




O1
N1
光屏上_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 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虚_____像。
4、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 间是( D )。
A、7:25 C、5:25
B、6:35 D、4:35
5、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反__射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正__立__等__大__的__虚__像___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 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4__m;若他逐渐远离穿 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不__变___。(选填“变大”、“变小”、“不 变”)
A.人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2.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C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楚地映出
“倒影”,它是 (D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
三、平面镜应用
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
铜古 镜代 梳妇 妆女
对 着
45˚
潜 望 镜
45˚

4.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3.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返回目录
【典例分析1】 (2023·陕西西安模拟)如图4-3-2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 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 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玻璃板前后两侧的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 的蜡烛A,进行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3-7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可知,蜜蜂在镜子中的像大小 不变,B正确。
返回目录
本课结束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将蜡烛B也点燃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图4-3-2
C.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
会使得玻璃板后面太亮,蜡烛A的像不容 易观察,且两支蜡烛火焰晃动难以完全重合,A错误;为了使水平桌面上的蜡 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B错误;选择两支完全相 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C正确;玻璃板成的是虚像, 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玻璃板后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 响成像,D错误。
返回目录
2.(2024·陕西西安期末)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壁上
电子钟的示数如图4-3-6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B )。
A.15:20
B.21:05
C.21:02 D.02:12
图4-3-6
返回目录
3.西安昆明池的夜景中,石桥在光影的点缀下十分美丽,凸显出古城不同寻 常的魅力。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石桥上的装饰灯带是光源 B.石桥在池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C.池中石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在有遮挡的地方看不到发光的石桥,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在玻璃片的另一侧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 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 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 体的 大小 相等.
4.读出两支蜡烛到玻璃片的距离,验证物象到镜面的 距 离 相等。
实验数据记录
次 蜡烛到 蜡烛的像 蜡烛的像 蜡烛与像 像是倒 是否能
(1)手影
(
)
(2)水中倒影 (
)
(3)吹糠见米 (
)
(4)杯弓蛇影 (
)
6、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反__射___而形 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正__立_等__大
_的_虚__像_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他站 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 像高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4__m;若 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 将_不__变__。(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回忆探究实验的步骤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像 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 等。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将一支蜡烛和玻璃片安装在光具座上。 2.在玻璃片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
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一张纸在像的位置接收,看在 纸上不能接收到火焰的像,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 像并不是 实像 ,是 虚 像.
数 平面镜 到平面镜 与蜡烛的 的连线与 立的还 用纸接
的距离 的距离 大小关系 平面镜的 是正立 到像
/cm /cm
关系

1
2
3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像叫虚像. 虚像可以用眼睛视察到,但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35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35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塔在水中的倒影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平静水面
像 玻璃面
像 漆面地板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 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 刻度)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 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 纸接到像?)
s’
虚像用 虚线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形成的像叫虚 象.
虚象可以用眼 睛观察到,但不能 被光屏接收到,在 作图时虚象用虚线 表示。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A
2、取等距离 A’ 3、画虚像
B
B’
N
四、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为什么要用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 物体?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可以反射成 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靠得越近,可 以看作一个像。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
s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
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数 /cm /cm 小关系
面的夹角
1
2
3
㈤分析论证、得到结论
★ 像与物体的大小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__直_
★ 像与物左右__相__反__

4.3平面镜成像(课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课件)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烛代替点燃的蜡烛的像,这样方便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
② 实验中应该选用薄玻璃板。若选用的玻璃板较厚,实验
中就有可能在玻璃板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
③ 实验中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若玻璃板与白纸不垂直,
则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④用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明亮,便于观察。
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平面镜成
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倒影
感悟新知
例 2 [中考·泰州]如图5 所示,请根据平面镜 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对 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
⑤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感悟新知
知1-讲
(3)准确比较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白纸用于标注玻璃 板、蜡烛以及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及像到玻 璃板的距离。
(4)本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防止出现 偶然性。
感悟新知
方法技巧
知1-讲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征和关系)相同的前提
拓展延伸
知3-练
◆潜望镜的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
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
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上面
的、远处的物体。
◆潜望镜所成的像比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远,远的距离
等于两平面镜中心的距离。
课堂小结
平面镜成像
成像特点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

物理八年级上册4.3平面镜成像课件(31张PPT)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四、实验步骤: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 离,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新知讲解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特点
五、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1 2 3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解析: 作图方法: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2. 改变光路
潜望镜
塔式太阳能电站
新知讲解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例题3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以前,小明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不
到自己所开车的车身,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B )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新知讲解
知识点4 凸面镜和凹面镜
2.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可以把焦点处发来自的光变成平行光。太阳灶
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课后总结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 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新知讲解
知识点2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作图
光源发出的发散
光线进入人眼
s
s
经过镜面反射后, 人感觉这些光是光 线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S '发出来的。
s'
新知讲解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4.3 平面镜成像
从镜子中看到的钟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 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 什么关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3.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纸、刻度尺、火柴。
4.进行实验: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 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视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视察光屏上 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视察像与蜡烛的 大小关系。
(4)移动蜡烛的位置,视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改变点燃的蜡烛与玻璃 板的距离,多做几次实验。
虚像
眼睛认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过来 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8:15:18
你能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出河岸上 的山在水中成的像,是山峰离水面近,还是 山脚离水面近呢?
山脚离水面近。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山脚 比山峰离水面近,所以,成的像离水面也近。
18:15:19
请你自己回答
1.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像是实像
B.像是虚像
C.像比物体小 D.像是倒立的
请你的好朋友来回答
2、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视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
刻是( )。 D
A.2:25
B.2:35
C.9:25
D.9:35
3、画出下图在平面镜中的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小孔成像光路图
1.作出箭头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要求: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A 点的像 A′ 点。 ——垂直、等距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 B 点的像 B′ 点。 ——反向延长线
uA A
B
A′ B′
注意: 1.光线用带箭头
的实线。 2.法线、延长线、
辅助线用虚线。 3.虚像用虚线。
2.平面镜成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虚像的成因和辨别方法
4.球面镜
凸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凹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趣味制作 潜望镜 要求: (1)制作一个潜望镜。 (2)画出人眼看到的像的位置。
等效
棋子 A 和棋子 A 的像比较大小。
B
等效替代法
4.实验 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设计实验: ①将玻璃板竖立在桌面上作为平面镜,把棋子 A 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②把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比较棋子 B
和棋子 A 的像的大小关系,观察二者是否能完全重合(从各个方向观
x = 0.5 m u = 1 m
v=1m
2.假设一厚玻璃板的厚度为 1 cm,则物体在玻璃板中的两个像的 位置相距__2__cm。
Δx = 2( u+d )- 2u = 2d
u u+d
交流与讨论 我们能看到平面镜里的像,是因为像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吗?
实验与观察 1.用光屏在镜面后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仍然能看到像。 2.用光屏在镜面前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不能看到像。 3.进入眼睛的光来自哪里? 进入眼睛的光来自镜面的反射。 4.能否像小孔成像那样,用光屏承接到像?

平面镜成像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2.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3 .平面镜所成像为 虚像 。
课堂探究
平面镜成像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假设 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位置也相同。
课堂探究 实验器材
玻璃板
两个完全一样的蜡烛
刻度尺
课堂探究 想一想 为什么使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 使用玻璃板成像时,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
解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 的. 故选B
本课小结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镜子、潜望镜、塔式太阳能电站
拓展练习
1、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下列对该现象的 描述正确的是(C ) A.所成的像是实像 B.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C.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楚 D.透明玻璃比茶色玻璃成的像清楚
课堂探究
记录数据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1
10
2
15
3
20
10 15 20
等大 等大 等大
课堂探究
分析论证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不能用光屏承接。
课堂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A、人向平面镜靠近,平面镜中的像也靠近平面镜.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物像大小相等,人靠近平面镜,人的像大小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的大小和人大小相等,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 变.符合题意. D、人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的虚像,物像大小相等,所以镜中像与人是等大的正立的虚像.不符合题 意.故选C.

4.3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4.3平面镜成像(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4.3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_____的大小与______的大小______;;(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4)物、像左右______;(5)所成像为_________像,物与像关于平面镜______。

【答案】(1)像,物体,相等;(2)相等;(3)垂直;(4)相反;(5)虚,对称.【详解】(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体左右相反。

(5)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简单说就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 m,他的像高______ m,当他向后退0.5 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 m,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3,1.7,2,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1.5m+1.5m=3m,他的像高1.7m,当他向后退0.5m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2m=4m,像的大小将不变。

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B.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答案】C【详解】A.如图所示,为了使实验更明显,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B代替点燃蜡烛A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故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不变,故C正确;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巩固练习
4.3 平面镜成像
4、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素养目标
4.3 平面镜成像
5、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 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C )
A
B
C
D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3 平面镜成像
6.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 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素养目标
4.3 平面镜成像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反_射___而形成。物体在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是_正__立__等_大__的_虚__像__。若小明同学身高1.5m, 他 站 在 大 衣 柜 的 穿 衣 镜 前 2m 处 , 他 在 镜 中 的 像 高 __1_.5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 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不__变__。(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没有实际光线的汇聚
虚像
眼睛认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过来的
导入新知
4.3 平面镜成像
素养目标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3 平面镜成像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4.3 平面镜成像
例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 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 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C)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视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3平面镜成像

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3平面镜成像

知3-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 面镜距离相等”的知识作图。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 的端点A、B 关于平面镜的 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如图8 所示)。
解:如图8 所示。
知3-练
知3-练
技法导引:(1)任知物、像和平面镜三个要素中的两个, 就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找到第三个要素。 (2)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实质上就是利用数学中的 轴对称知识进行作图。
知5-练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面镜的特点进行判断与分析。 解析: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够增大驾驶 员的视野范围,使驾驶变得更安全。
特别提醒: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同学们游戏 时看到自己在其他同学眼中的像就是通过对方眼球外表 面这个凸面镜所成的像。
知5-练
5.[中考·青海] 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 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阳燧”是我国光学史上的一项重 要发明,其作用相当于凹面镜,可以用来点火,俗称古 代“打火机”。由此可知“ 阳燧”对光有__会__聚__(填 “发散”或“ 会聚”) 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凹 面镜的一个例子:_太__阳__灶__(_合__理__即__可__) 。
答案:B
知4-练
知4-练
拓展延伸:潜望镜的成像原理是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 面的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就能从低处看 见上面的、远处的物体。
知4-练
4.为了摸清学生的视力情况,某学校对学生的视力进行 了测试。因受到场地限制,学校设计了让测试者辨别平 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试视力(如图),
知3-讲
深度理解 ●作图应注意:(1)实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

平面镜成像(八年级物理)

P
P′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例1 水里的“月亮”是真实的吗?它是怎么形成的?
不是。 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例2 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 m,井水水 深5 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 .8×108 m
例3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 在 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交流讨论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
目的是 便于确定虚像的位置

②使用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

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_面__镜__的__距_ 离_的关系。
④用薄玻璃板的目的__防__止__前__后__两__个面_成__两_个_____。 像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01 02

成平






1.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难点)
什么是平面镜
练 功 房 矫 正 舞 姿 的 镜 子
光滑的瓷砖表面
平滑且能够反光的 表面——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⑤反复做多次实验的目的_避__免__实__验__结__论__的__偶__然_ 性__。
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 s
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
s
物(发光或反光)点,
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
虚像用虚线。
s'
虚像用
虚线
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 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的。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认识平面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像这样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镜前的真实物体称为“物” 镜中看到的“该物体”叫做“像”
思考: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镜子中的我是 什么样的呢?
A
B
C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问题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吗?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吗?
猜想假设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章 光现象
【引入新课】魔术浇不灭的蜡烛 思考:这个魔术中谁起了关键作用?
1、玻璃板在这个魔术中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 玻璃杯中其实没有蜡烛 看到的是前面蜡烛在玻 璃板后面成的像。
2、生活中还有什么也能像玻璃板这样成像?
【讲授新课】
一、认识平面镜
照镜子
一、认识平面镜
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地板 这些物体表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进行实验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
(物距 cm)
(像距 cm) 大小关系
第1次 第2次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① 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②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③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平面镜、蜡烛、刻度尺、白纸、笔
两只完全一样
思考: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设计实验
思考: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替代蜡烛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光一失足,就是满地枯叶。老根在仁慈和创伤的深处开口说话:神灵在上,我以内心的宽容替你们壮美的憔悴开辟再生的空间。 是月光的叶,还是老根的伤口,成为一生的足印? 2,风骨犹存的残碉,像一个淡青色的意会,饱含被石头击落的光阴,与自己的阴影应答。 在哨楼皮包骨头的形象里,我回归了这些一再怀孕绿色语汇的地方。尘埃照亮的高处,死亡的关节在绿色的眼光里冷漠地舞蹈。 3,彼岸,一个人的脸被月光切割成一座酷似诗歌是那么的可亲可敬,是他们把我的父母生下并养大,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我的母亲和父亲。我身上流着的,是他们的四分之一的血缘,血浓于水,虽然没 有任何的感情培养,可是血浓于水,任何的阻隔都不能切断我们的血缘关系。也许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亲情吧。足球水位分析口诀 虽然我和舅婆没有血缘关系,可她是爸爸的养母,是一直关心着我们的亲人啊,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烛光燃燃,照亮整个湖面。花灯越飘越远,越飘越远,在那灯火阑珊处,我仿佛看见她们的脸,从清晰到朦胧,只因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下来,可他们的模样,会永远占据着我心灵的一角、回忆的一 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