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

3. 能够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2.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信息。

2. 学习和探讨:
(1)辛亥革命的背景:介绍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腐败、民族危机和改革思潮。

(2)辛亥革命的过程:解说辛亥革命的策划、发起和进展过程,包括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建立等重要事件。

(3)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3. 活动和讨论:
(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辛亥革命的各个方面,展示给全班。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种角色,模拟辛亥革命的情景。

4. 总结与评价: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提出展望。

四、课后作业:
写一篇500字的文章,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五、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1. 背景:政治腐败、民族危机、改革思潮。

2. 过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3. 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结束】。

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预习学案

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预习学案

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学案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纲:辛亥革命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影响;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自主探究)要求:依据学案提供的材料和教材P62-63页相关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组织、武装起义、有利条件等方面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材料二: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

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系列措施。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0年,清政府缩短预备立宪期为五年。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争存争斗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

——邹容《革命军》须知事到今日,断不能再讲预备救中国了。

只有死死苦战,才能救得中国……要革命的,这时可以革了,过了这时没有命了。

一刻千金,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亲爱的同胞,快醒!快醒!不要再睡了!——陈天华《警世钟》材料四兴中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华兴会: 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湖南发难,各省响应,直捣幽燕。

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五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广东惠州起义广西镇南关起义1908年安徽安庆新军起义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导学案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导学案

第19课辛亥革命(学案)1.了解辛亥革命建立的背景及过程。

2.理解辛亥革命的建立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条件1.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条件:(1)经济、阶级: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组织、思想: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20日,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并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3)实践:以广州黄花岗起义为代表的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4)群众: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5)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兵力空虚。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历程1.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2.发展: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3.高潮:(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3)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失败: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1.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意义(功绩):(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新课标人教版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二、【自主先学】(1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读导入栏(小红字部分)明确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时间、。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那些起义?每次起义的时间、地点?明确每次起义的结果?(2)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3人物:推举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历史意义:三、【展示点拨】(15分钟)(一)分组探究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4.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6.革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其成果一夜间全部变色?7.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能说出理由吗?8.从这场革命的结局中你得出什么启示?9.总结本课内容。

(二)展示点拨。

四、【知识整合】(5分钟)兴中会:1894年。

创建地点。

创建革命党时间:年,地点:。

纲领:“”同盟会影响:。

机关报:《》武昌起义:年10月10日。

初中辛亥革命历史教案

初中辛亥革命历史教案

初中辛亥革命历史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并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一、辛亥革命的起因1. 了解清朝末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情况2. 掌握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剥削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 介绍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活动和思想2. 分析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发展过程3. 讲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战役三、辛亥革命的影响1. 理解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改变和影响2. 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2. 提出问题:你知道辛亥革命是什么吗?为什么会爆发?二、学习内容展开1. 宣讲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2. 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并做笔记三、小组合作1. 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所学内容制作辛亥革命的时间轴或思维导图2. 学生展示并交流各自的成果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阐述辛亥革命的影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2.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辛亥革命提出问题五、总结回顾1. 总结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2. 强调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作业布置:1. 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读后感或感想2. 学生自选一幅图片或视频,用以展示辛亥革命的某一重要事件或人物扩展阅读:1. 推荐学生阅读《辛亥革命史》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细节2.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关于辛亥革命的资料并进行学习板书设计:主题:辛亥革命起因:清朝政治腐败、外国列强侵略过程:革命先驱活动、重要事件和战役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变反思:本节课中,我认为学生需要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和进行课堂讨论,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和推荐扩展阅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版历史8年级上册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萍乡、浏阳、澧陵萍浏醴起义2.广西起义3.文学社共进会4.君主专制制度三、合作探究1.(l)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初中历史课辛亥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课辛亥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课辛亥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2. 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辛亥革命的发生原因;2. 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3.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2. 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等;2. 辛亥革命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辛亥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信息;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辛亥革命吗?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二、讲述辛亥革命的起因和过程(15分钟)1. 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起因:晚清政府的腐败、外国列强的侵略、民众的不满等;2. 讲述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宣统退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等。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鼓励学生提出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

四、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10分钟)1. 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总结:终结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等;2. 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今天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鼓励学生在家中复习,深化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分组讨论、总结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和意义,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今后的历史学习中,应继续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增强历史学习的实效性。

辛亥革命学案

辛亥革命学案

第8课辛亥革命【知识链接,走进课堂】温故知新: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以、为口号,掀起了一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起了运动,结果失败。

【了解目标,学有方向】知识目标:记住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理解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辛亥革命成败的分析,初步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自主探究,重点突破】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做了怎样的阐释?(在书上标出)2、思维延伸:你是怎样认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的?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二、武昌起义1、观看录相,说出武昌起义的下列基本内容:2、中华民国成立:(请认真阅读课本38页大字内容,找出并记住下列问题)1)时间: 年,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这一革命果实被 窃取,在中国建立起 的统治。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请在书上标出并记住)(温馨提示:意义可是本课的重点啊!请在2分钟内记牢!)【合作交流,感悟提升】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结合课本38-39页内容和背景材料)【自我总结,整体感知】(构建知识结构或知识树)【牛刀小试,自主检测】(相信自己,你一定很棒!) 基础知识(必做题)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 .强学会B .兴中会C .同盟会D .保国会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3.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迹,这一地点是()A.广州B.南京C.东京D.武汉能力提升4.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学案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时空定位】【知识脉络】活动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材料一 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如果满人始终执迷,仍然要把持政权,制驭汉族,那就汉族一日不死,一日不能坐视的! ——《孙中山选集》材料二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

当社会改变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活动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任务一:结合时代背景和以下材料思考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

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美】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材料二:1905年10月,清廷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10月,除新疆奏明缓办外,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预备立宪骗局被揭穿,清廷空前孤立。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这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

辛亥革命学案

辛亥革命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课时:辛亥革命【考点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1.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过程。

2.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临时约法》。

3.全面认识评价辛亥革命。

【史料探究一】材料一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 )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根据材料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

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2.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3.据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史料探究二】材料一孙中山生于内忧外患的清朝末年,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西式教育后,他选择了从医,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病人的爱戴。

然而“上医医国,其次疾人”这一理想,使他从医人走上医国之路,并对中国历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马堪温《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的医学生涯》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幸亥革命教案初中

幸亥革命教案初中

《辛亥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民众疾苦,清政府腐败无能。

在这种背景下,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

二、自主学习1. 请学生翻到教材第8课,自主阅读“辛亥革命”部分内容,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三、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四、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补充和完善。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 完成教材第8课“思考与练习”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案11:第13课 辛亥革命

学案11: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梳理】一、武昌起义1.背景(1)经济基础:清政府的“新政”和“____________”,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____________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章炳麟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____________、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基础①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___________。

2.酝酿(1)武装起义:发动了_______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广泛宣传:革命党人深入____________做宣传,________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3)有利条件: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____________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3.过程(1)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________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________,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___。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确立____________。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____________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原因①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策划南北议和。

②列强通过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替袁世凯撑腰。

《辛亥革命》教案

《辛亥革命》教案

《辛亥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等。

(3)学生能够初步欣赏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关注现实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辛亥革命的基本情况,如背景、过程、影响等。

(2)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辛亥革命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辛亥革命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词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课文内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课文。

3. 深入探讨(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如清朝的腐朽、民族危机等。

(2)辛亥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的过程和重要事件,如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如推翻封建帝制、开创民主政治等。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经典学案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经典学案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经典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能力目标: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情感目标: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机关刊物?3、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4、武昌起义:时间,地点,进展,结果(武昌起义形势图)5、辛亥革命的意义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一)动手查字典同盟会的16字纲领,你知道其中的“鞑虏”,“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什么意思吗?(二)学会看图。

读武昌起义形势图,你有什么发现?最后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革命果实最后又被袁世凯窃取了,这说明了什么?(三)大胆亮剑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发表你的意见。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当今光(风)气日开,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政理之日,每欲以管见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之采。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惟深望于我中堂有以玉成其志而已。

”──孙中山(1)此上书写于哪一年?是孙中山写给谁的上书?反映了他当时的什么主张?(2)在文中,孙中山提出的“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指的是什么?(3)此次上书结果如何?对孙中山有何影响?2、材料一: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9课辛亥革命【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了解革命党人的奋斗过程,体会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意义。

时空观念: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革命志士的武装斗争,感悟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知识梳理】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完善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事件时间领导人结果萍浏醴起义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袭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岗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赵声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是役也”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1)事件:黄花岗起义。

(2)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指的是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二、辛亥革命1.填写完善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夺取军械库→攻占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2.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思想: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思想指引: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课堂训练】1.史学家对辛亥革命有成功论、失败论、妥协论等不同的评价。

以下史实能佐证“成功论”的是()A.临时政府承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B.清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C.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D.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1911年冬《职官录》收录的全国各省州县地方行政长官中完全没有本省籍为官者,但辛亥革命后,绝大多数省份都出现了众多本省籍的地方行政长官。

辛亥革命学案教案

辛亥革命学案教案

辛亥革命学案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8课辛亥革命课型:新授执笔:王志勇审核:郑碧丽目标导航1、学习目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学习重点:辛亥革命.3、学习难点: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0-43页的内容,填写下列空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2、辛亥革命的经过及其结果1高潮:武昌起义:①时间:_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___2结果:成立___________:①时间:__________②地点:________③总统:_____④颁布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3性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意义: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人心.课堂探究1、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用你所学的知识说说理由.2.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2、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地点在A.广州 B.武汉 C.法国巴黎 D.日本东京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民主科学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4、某中学要组织学生开展纪念辛亥年间首次成功的反清武装起义参观活动.他们应该到哪里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A.广州 B.南京 C.武昌D.日本东京5、很多同学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6、“废两千年旧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中“先行者”是指A.林则徐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梁启超7、200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校为此举办了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请你想一想,下列事件不是孙中山先生直接参与的是A.兴中会成立 B.领导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建立 D.中国同盟会成立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A.(LI)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D.邓小平10、下列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从1912年到现在,中华文明处于一个关键的现代转型时期,它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社会,不断在探索中吸收中西文明要素,以现代化为最高目标,努力实现文明的转型.这一历史阶段分为两个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在第二时期,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重塑辉煌.——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问题:1从1912年到现在,中华文明经历了哪两种性质不同的现代化历程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并说明理由.B、选做题一、选择题1、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其核心是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二:“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革命政党的纲领它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目标2、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指出以上材料二、三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3、哪些规定体现了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4、材料二、三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那么怎么设计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5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设计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川教版教材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3课《辛亥革命》。

本学习主题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课共分有三目:革命的酝酿,武昌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背景——爆发——结果——意义。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分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在导学案设计中,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清帝退位等史实,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说明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别归纳辛亥革命结局是成功或是失败的依据,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规划教学流程、设计问题情景、讲解等方式方法,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如阅读思考法)、表述(如根据材料介绍中华民国成立等)、合作(如讨论法,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探究(独立地思考、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学生通过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和结果,初步认识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3)学生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铺垫而成的,认识到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重点难点:重点: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转型所起的“里程碑”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有些知识可以简化或让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这一课涉及的辛亥革命概念,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的,老师需要通过知识体系构建来帮助学生理解。

2、高一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设计学生活动的时候,可以更多的偏重思维活动。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归纳教学、探究教学。

2、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角色扮演。

五、教学流程第一部分:导入:武昌起义视频导入。

【分小组汇报课前自主学习成果,汇总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分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一、中华民国成立1.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以为国旗。

2. 年春天,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具有的进步意义。

二、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年月日,帝宣布退位,朝覆灭。

同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手里。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

他推翻了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建立起,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得权利。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得朝廷”,客观上打击了侵略势力,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生的困惑:第二部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思考探究1】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第六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问题:(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三、四、五、六章中是什么政治制度?(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有何进步意义?材料一: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今天改选总统,把革命大业,让渡于一个老奸巨猾的官僚,这是我很痛心的事,也是我很不放心的事——蔡寄鸥《鄂州血史》材料二:孙中山让权给袁世凯之后,“占据要职的是一些既没有纲领,又没有帝王权威的无耻的、反动的武夫,新生的共和国形同虚设”——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问题:阅读以上两则材料,思考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根本缺陷是()。

A.没有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C.没有规定分权原则D.没有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思考探究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请根据下列评价标准中的任意一个,谈谈你的看法(“成功”或“失败”)。

标准(一):根据《政治学辞典》的解释:资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动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革命。

标准(二):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扫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即要以推翻封建统治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来衡量资产阶级革命是否成功。

标准(三):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完成了这一任务,革命就算成功。

标准(四):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界。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施压材料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仍然存在并发挥着巨大的反动作用,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大背景中,先天的畸形发展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革命性的同时,也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这是袁世凯能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强有力的君主专制的影响却依然根深蒂固。

支持封建统治的军事、官僚机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这场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许多封建官僚、地主、旧势力乘机混进革命队伍,成为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并控制了一部分基层革命政权,这就造成大量的封建残余被保留下来。

这些人迫切的要否定革命,希望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封建中央政府为其利益提供保护。

同时,中国广大民族资产阶级醉心于1913年以后民族工商业大发展的丰厚利润之中,他们轻信袁世凯“保护民商”“振兴实业”的上台承诺,厌倦和害怕新的社会动荡和无休止的战乱,不再支持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武装斗争。

这些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提供了稳定的阶级和经济基础。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

”请阅读并完善以上材料,思考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及教训。

阅读课本65页结合以下材料,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所起的“里程碑”意义。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材料五: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自觉意识是在近代各民族共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在求生存和发展中揭示了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于是各民族走向自觉联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整体。

……“中华民族”这一称谓,同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有直接的联系,它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也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

【思考探究3】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原因有哪些?第三部分:从《临时约法》谈“视人立法”【材料补充】:倘若孙中山执政,必集权于总统,分三期、九年缓行宪政;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

开创了中国所谓制宪史之恶例。

武昌起义,各省响应,起事者先争都督,后争立法,出现了一种“视人立法”的现象。

从《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百日之间,波云诡谲,立法,成了各派争权夺利的第二战场。

议和成功,被孙中山视为控制袁世凯权力法宝的、匆匆制定的《临时约法》反倒成了南北决裂、遗害民国的利器,个中缘由,发人深省。

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时代之政府”,革命政府制定的约法是为当时服务的法律规程,既然是“临时”的,临时参议院根据当时的国情设定自己的政治体制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所谓总统制与内阁制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他无所谓哪个“优”,哪个“劣”,只要人民大多数能够接受,采取哪一种都可以。

第四部分:【我的所得及课后反思】1、如何处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

本课对初中涉及的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归纳的形式予以落实,对辛亥革命概念,通过知识体系构建来帮助学生理解,从教学效果来看,是达到预期目标的。

2、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

本课通过表格形式让学生自主归纳辛亥革命的经过,通过扮演讲解员介绍的形式了解中华民国建立这段历史,通过上台演练的方式学会计算民国纪年,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探讨辛亥革命的背景,通过辩论的形式探讨辛亥革命的结果判断,有效的调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主要知识有效落实,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